㈠ 国产加工中心什么品牌的比较好
国产的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还有齐齐哈尔的第二机床还可以。
㈡ 三机重工数控车床6150质量怎样
数控机床的概念
数控机床就是在数字控制下,能在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方面完成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形状的工作母机的总称。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一、国产数控机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年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可提供市场1,500种数控机床,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产品种类可与日、德、意、美等国并驾齐驱。特别是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超重型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领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五轴(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的制高点标志之一。
它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是发电、船舶、航天航空、模具、高精密仪器等民用工业和军工部门迫切需要的关键加工设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应用,其加工效率相当于2台三轴机床,甚至可以完全省去某些大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投资,大大节约了占地空间和工作在不同制造单元之间的周转运输时间及费用。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日趋增多,国际强手对中国限制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数控铣床、五轴龙门铣床、五轴落地铣镗床等均在国内研制成功,改变了国际强手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垄断局面。
二、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还比较落后,数控机床的性能、水平和可*性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尤其是数控系统的控制可*性还较差,数控产业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加速进行数控系统的工程化、商品化攻关,尽快建成与完善数控机床和数控产业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主要问题有:
1.核心技术严重缺乏
统计数据表明,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数控系统,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中国90%需要国外进口。如在上海设厂的德国吉特迈集团和意大利利雅路机床集团,在烟台建厂的韩国大宇综合机械株式会社,所有的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掌握。国内能做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国产数控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真正大而强的企业并不多。目前世界最大的3家厂商是:日本发那客、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其余还有法国扭姆、西班牙凡高等。国内有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国内的数控系统刚刚开始产业化、水平质量一般。高档次的系统全都是进口。华中数控近几年发展迅速,软件水平相当不错,但在电器硬件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一些大厂还没有采用华中数控的。数控功能部件是另外一个薄弱环节。
㈢ 中国有国产数控机床吗
肯定有啦。
做数据系统的和做机床的都有。
国内比较有名的机床厂,像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之类的,反正还有几家比较成规模的。
不过相比于日、德的机床而言,国产机床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还差了点。尤其是多轴的。差不多一个是百分精度的,一个是千分精度的差距吧。
国产机床在国际上差不多属二流档次的吧。美、英、日、德的机床都是一流的,不过美、英的机床似乎没什么出口,买得到的主要是日、德的为多。
不过国内自用的机床,尤其像军工等领域,需要精密金属加工的,都还是用德、日进口的。
㈣ 国产机床和国外差距
中国什么床子都能做得出,但是高档机床很难产业化,虽然现在是
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但是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差得远了。
国产数控机床:系统,轴承、丝杠也基本上是以进口为主的,所以这一快不会相差太大。
首先热处理这一块与国外是有差距,如床身,看起来是一块铁,但很有讲究的。导轨吧,
特别是硬轨硬度什么都是达不到要求的,但有时候为了销量,恶性竞争等原因,只能偷
工减料。床身根本没有去消除应力等。
工艺设计:还是缺乏改进,工艺设备很重要的,有时候通过简单得测绘,是很难盗版好的。
装配技术:标准是有了,但是一般都不是很按规矩执行。
国产机床目前很少有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出口的都基本上次一些低档机床,都是出口
到一些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像日本有森精机,mazak、大隈、三井、丰田等都是响当当的牌子,全世界都有用,都不错。
国产机床和国外差距有时候很难用落后多少年等数字还表达,核心部分肯定都还是被国外品牌
控制了,系统有fanuc和西门子,轴承NHK等。 总之一句话,要追赶,真的要下很大功夫和时间
㈤ 国产数控机床与进口机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在机床行业,一般把数控机床以轴数为标准,三轴以下的为低档,三至五轴为中高档,五轴以上为高档。对工业来说,生产设备传统与现代区别的标志是传统机床和数控机床,这已成为行业共识。机床单机智能化和自动化即数控机床是机床工业的方向,其高精、高细、高速、柔性、智能,是现代工业的标志。现代装备业正在向极端制造方向发展,一是越来越高大,二是越来越细小,三是越来越复杂,生产工艺高度集成。
中国机床行业经过几代人的拼搏,从1949年只能生产简易皮带机床1600台到2008年机床生产到达61.7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机床生产国,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机床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国外的高端机床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只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差距。比如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国外产品连续1500H没有故障,国产大约1000H,相差1/3。
其二,数控系统的差距。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德国西门子、利勃海尔和日本的马扎克、法拉克掌握着数控系统的最高水平,利勃海尔数控系统16个软件包的费用接近母机费用,软件和母机一起卖,不分开出售,软件利润非常高。目前国内机床企业使用的中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基本都是国外进口。
其三,其他关键配套件差距。大连机床可以向国际先进水平追平95%,但剩下的5%不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能够做到的,包括钢铁原料、标准件、螺钉、螺帽等,需要提升国家工业整体水平。此外,工艺、检测等环节目前也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
㈥ 为何中国的机床如此落后,军工发展却如此迅速呢
没有高端的机械装备,绝对制造不出来高端的武器。
人气不足,迎难而上。弯道超车是不可能,只有脚踏实地,更多的投入和付出才能追上脚步,f22都是35年前研发的产品的了,想弯道必翻车,我们就是太聪明了,都想投机取巧走捷径。中国第一代重工业来自前苏联的援助,大家都知道苏联的印象就是老大粗,东芝事件中偷偷卖给苏联的还不是最先进的机床,结果苏联就有巨大进步,能理解苏联机床和日本的差距吧。咱们的机床也是学习苏联的(后面高端机床也是走仿制的路,实际机床肯定不是拆就能学会的,毕竟不是老大粗的装备),所以实际差距可想而知。
中国机床、发动机、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前沿医学、基础理论等在世界上基本处于二流甚至三流水平,中国制造应该说中国组装更合适,企业经营也是短期行为,极少有像华为那样大量资金投入研发、考虑长远的企业!中国的机床很落后吗?
从综合实力看,只落后德国、日本,中国的80%的企业,是使用国产机床赚钱,中低端机床是国产货为主,产量很大,不要想象中国什么都有要拿第一,人家是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如果我们的机床、汽车也拿世界第一,那人家怎样活?要知道整体环境上,我们的工业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到一百年,中国的政府和大多数人都太好面子了,不能正确地面对事实,甚至还在鼓吹中国制造,不能给我们的年轻人和小孩子给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让我们年轻的一倍奋发图强,努力发展工业制造。
㈦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数控车床的质量如何
希望你对中国制造业有个总体(正确)认识!
1.现在国内大企业全是组装,如:数控系统大多是德国西门子840D或DE.丝杠中小长度的是THK,尚银,较长的是西班牙速通.导轨一般是THK,尚银.主轴轴承啊一般是德国货,日本货,美国货什么法格,光阳,铁木肯,依娜......
国内就是生产一些简单的东西,再就是装配,装配精度还是大厂子好一点!
2.国内大企业也是以赚钱,赢利为目的,所以到售后服务的时候就是”打乒乓球”推来推去
3.沈阳机床厂生产的数控产品,有以下特点(个人观点):加工精度中,偏下,寿命一般,连续工作时间不是很长,就得修一次,得新测机床精度.
国内大型数控机床生产厂依本人看,较有实力的是北一,齐二,济二,武重,沈阳.像上重,昆机,齐一,海天紧随其后.
但个企业生产的主打产品不一样,这样类比也不太合理.如,沈阳机床主要生产车,镗,钻床.
北一生产铣床,加工中心.
上重生产磨床.
个人感觉你单纯问沈阳机床的数控车好不好.感觉不是很好回答的.只能说”中国的机床行业就这样!”
㈧ 我现在在一家机床厂工作,主要是组装的,这项技术发展前景怎么样啊求强人详解!!本人正在纠结是否继续干
主要取决于你了,你自己权衡利弊,考虑那些方面比较多,是否值得干,组装机床我个人觉得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因为我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活计,但是你可以考虑一下机床售后,就是修理机床 比呆在厂子里面干要强,如果是数控机床那就更来钱了,曾经我们学校一台数控机床坏了,从武汉请来一位技术员,就是快电路板坏了,给人家5000大洋修理费,因为你做组装 一些机械原理 组装结构都比较了解,修理机床自然不在话下了!相对来说比组装要轻松 而且更来钱!
㈨ 机床被称为制造之母为何中国的机床如此落后,军工发展却如此迅速
我国自行研制的重型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了0.008毫米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0.005毫米还有差距。而导致中高端机床国内的不如国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卖不出去,待遇低,成本高等等。事实上军工对重型机床的需求比较高,而我国的重型机床与国外的差距不算大,此外,国内的军工企业也有进口国外的机床。可以说,在国产重型机床和进口机床的作用下,我国的武器装备才有了这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