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是几轴的,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多少轴不能说先进,机械手很多轴也有,但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就效先进,先不先进要看NC的运算速度,是否同时动,再看机床精度,切削力。最後看编程工力.
㈡ 中国的机床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的机床目前还走量阶段,性能基本满足工业加工要求,但是高端的航空业和军事设备上的加工工艺,国产机床厂生产的不能满足,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国产数控系统,国产系统起步比较晚,都是仿照国外系统基础上自己开发的,而且都是国外淘汰的系统,一般国外高端系统是对中国实现出口限制的,主要是运动轴的控制算法上,在国内还是难题,轴越多插补的算法越复杂,国外已经实现几十轴同时动作的系统控制,二是,国内传动件,比如滑块导轨丝杆等精密件,由于生产工艺打不到,也无法满足精密度,长时间使用易变形,驱动电机也制约着机床的精度等
㈢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因为中国的数控技术起步很晚,所以中国的数控机床目前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您可以留意一下,身边的国产数控设备,基本上都是搭载日本,德国的数控系统,包括台湾的设备都是,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虽然广数近几年发展比较快,可实际上他没多少东西是自己的,而且广数系统大多用于经济型数控车床上面,所谓经济型,就是打价格战的流量型产品,利润很低。相对而言,为啥日本的和德国的系统贵,为啥还那么多人买呢,值得数控从业人员深思,至于机床本体,跟国外也存在差异,中国追求的是量,国外很多机床厂不是追求品质,他们一年可能生产一千台产品,但每台的附加值高,中国机床厂就是一年生产十万台,一台基本无附加值,利润低,所以靠量取胜,看起来是有不少钱,但实际上是浪费钢铁资源,时间一长,如果原材料一涨价,就歇菜,跟着涨价吧,消费者不买账,不涨价吧,生存不下去,所以很尴尬
㈣ 机床被称为制造之母为何中国的机床如此落后,军工发展却如此迅速
我国自行研制的重型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了0.008毫米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0.005毫米还有差距。而导致中高端机床国内的不如国外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卖不出去,待遇低,成本高等等。事实上军工对重型机床的需求比较高,而我国的重型机床与国外的差距不算大,此外,国内的军工企业也有进口国外的机床。可以说,在国产重型机床和进口机床的作用下,我国的武器装备才有了这么大的提升。
㈤ 中国有国产数控机床吗
肯定有啦。
做数据系统的和做机床的都有。
国内比较有名的机床厂,像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之类的,反正还有几家比较成规模的。
不过相比于日、德的机床而言,国产机床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还差了点。尤其是多轴的。差不多一个是百分精度的,一个是千分精度的差距吧。
国产机床在国际上差不多属二流档次的吧。美、英、日、德的机床都是一流的,不过美、英的机床似乎没什么出口,买得到的主要是日、德的为多。
不过国内自用的机床,尤其像军工等领域,需要精密金属加工的,都还是用德、日进口的。
㈥ 中国的PLC和数控机床处于什么水平
低于德国,日本,美国等重工业国家。中国没有一款主打的PLC 使用的都是日系,德系。
台达,信捷都是仿日系
㈦ 我国数控机床和欧美的差距
差距?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用什么具体的概念解答你。只能用一个实例告诉你,我们单位有一台1962年意大利生产的钻床。现在还在服役,不能说国产的没有相同的床子。是因为国产的故障率太高。不稳定 。而且刚性不足。
国产的床子主要在材料和设计理念上和欧美的机床差距太大。
材料上,虽然在规格和功能上和国外的机床一致,但刚性太差,吃刀量一大,机床就会发生故障,不是齿轮碎了 就是闷车。各种各样的故障。真是这个原因,我们国家很多工厂还在使用 上个世纪苏联淘汰的二手货。虽然不是数控的,操作不方便,但是皮实抗造。偶尔进行一下数控改造,也比国产的机床 刚性好。在机床改造方面 我门国家还是有一手的,不管什么破烂,都能改的让他干活。
还有一个就是设计理念的差距,在欧美国家都在追求无人化工厂,柔性加工中心时,我们国家的机床 还是在追求能用就行这个概念。床子造的很大,但是没有附件 没有道具库。什么都需要人工完成。这还是很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我见过从德国进口的床子, 我们把道具库给费了 。人工装刀。本来是个很好的加工中心,就当铣床用 。这样的例子很多。主要还是
在一个就是工艺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对符合加工不了解。老人问换刀程序出错的几率高。这都是现实
总体来说,我们的机床水平从功能上达到了德国70年代的水平,从性能上来说还不如70年代的床子。
㈧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看一台机床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重复定位精度,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如果能达到0.005mm(ISO标准.、统计法),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在0.005mm(ISO标准.、统计法)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要有最好的轴承、丝杠。
谈到数控机床的“精度”时,务必要弄清标准、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日本机床生产商标定“精度”时,通常采用JISB6201或JISB6336或JISB6338标准。JISB6201一般用于通用机床和普通数控机床,JISB6336一般用于加工中心,JISB6338则一!
㈨ 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如何
机床可分为车、磨、刨、铣、钻
在磨床和铣床方面,中国和世界水准差异并不大,尤其是大型卧式铣床方面,基本无差距
现在差距最大的,就是车床和钻床
钻床的差距主要是深孔钻和多孔钻,尤其是多空钻,控制系统要控制不同钻头的转速、深度,目前这个数控系统还是进口为主,差距在10-15年左右
车床,差距在15-20年,高端机床的总体精度大致是世界2流的水准,但关键的导轨、控制系统还依赖进口
㈩ 中国的数控机床到底处在世界上什么样的水平
总的来说,中,高端产品是国外的天下,那里没有国产系统。加工中心也极难见到国产系统。基本上FANUC多。国产的广数和KND,广泰,都 集中在低端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上,还有数控立钻上面。华中也是(基本可以忽略,市场占有太少),大森是三菱的复制版(忽略)。
进口系统FANUC占很大市场,特别是中,低端。基本上是FANUC的地盘。
国产广数做的最好。就拿它举例吧!
主要用户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经济简易数控车床和数控立钻上面。这么多年,一直在模仿FANUC,并且终于在980TDB中实现了内置PLc。目前广数是国产数控产品最全的了,并且成功普及的伺服主轴驱动(值得表扬),KND的伺服和电机全部代工。华中主要用户是学校。
目前格局就是大把利润给FANUC等拿走。国产系统只能在低端杀价。一般10万以上的数控车床,极少有人用国产系统。特别是最近的西门子的808D。直接挤占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国产数控10万以上的机床的市场。
一句话,FANUC和西门子如果捋起袖子和国产杀价。那么国产将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