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的两种状态变化
空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是什么?
通过使制冷剂的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制冷的效果。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经过的部件及状态如下:压缩机(把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气态)——冷凝器(冷却高温的液态制冷剂)——干燥瓶(吸收制冷剂中的水份,并起制冷剂储存瓶的作用)——膨胀阀(使液态的制冷剂降压,制冷剂开始雾化)——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从液态变为气态)——压缩机。
属于物理变化。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毛细管膨胀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总的来说,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内就是一个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一个循环。
② 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的两种状态变化
空调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是什么?
通过使制冷剂的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制冷的效果。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经过的部件及状态如下:压缩机(把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气态)——冷凝器(冷却高温的液态制冷剂)——干燥瓶(吸收制冷剂中的水份,并起制冷剂储存瓶的作用)——膨胀阀(使液态的制冷剂降压,制冷剂开始雾化)——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从液态变为气态)——压缩机。
③ 冰箱的制冷剂为何能从低温处吸热、在高温处放热
冰箱中的热量是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错了!是从高温传给低温!!从原理说起:制冷剂被冰箱压缩机压缩成接近常温的高压强液态。
④ 制冷剂在制冷设备的各阶段都是什么样的状态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变化过程是由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变化过程是由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
制冷剂在经济器中的变化过程是由中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变成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
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的变化过程是由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湿蒸汽;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变化过程是由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湿蒸汽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
⑤ 空调制冷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
⑥ 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指出各过程制冷剂状态、温度、压力的变化)
汽车空调的制冷过程
汽车空调和其它空调制冷都一样。把温度通过人为的方式使它下降(或者说把温度从较高的物体转移给较低的物体)叫做“人工制冷”,简称“制冷”。 蒸汽压缩循环式制冷(空调)系统都是通过四个过程来完成的。即:节流过程——蒸发过程——压缩过程——冷凝过程。 节流,通过节流装置,即节流阀(也称调节阀或膨胀阀,在汽车空调中通常叫膨胀阀或孔管)。制冷剂的高压液体经过阀的狭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压力得到节流变小而成为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虽然变了,但形态未改变。 蒸发,通过热交换装置,即蒸发器。低压液体在其中与外界(驾驶室)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即传热,实际为吸热)而产生沸腾(汽化)现象。从而使空间的温度不断得到降低。沸腾(汽化)后产生低压制冷剂气体,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压缩,通过气体压缩装置,即制冷压缩机。低压低温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经过压缩,变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出。 冷凝,通过热交换装置,即冷凝器(也称散热器)。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其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实际为放热)而冷凝(冷却)成高压液体,从而又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整个制冷过程就是通过这四个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来完成的,系统用管道将此连接,制冷剂在此系统中如此反复循环,从而不断使温度得到降低。 为了使制冷能正常进行,系统在冷凝器通向膨胀阀之间加设了储液干燥器(通常称干燥过滤器或干燥瓶)。干燥和过滤制冷剂中的水份和杂质,并储存制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剂。 此外还有一些附属装置,如冷凝器用的散热电子风扇,蒸发器用的鼓风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在低压侧蒸发器至压缩机之间还加设了气液(油)分离器等。 为了使空调系统能安全自动运行,系统在高低压侧分别设置了压力控制器(压力开关);低压侧的蒸发器上设置了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或传感器);整个电气系统由电脑或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
⑦ 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有何变化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空调就是据此原理而设计的。今天空调网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区分家用空调制冷制热原理,看其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 家用空调的制热原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内换热器中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加热,达到使室内温度升高的目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在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外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低温低压的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空调的制冷原理 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sd1-9ys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通过冷凝器冷凝)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热量通过室外循环空气带走),中温高压的中央空调维修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相关产品查询: 请登录
⑧ 汽车空调制冷剂温度变化问题
压缩机压缩出来的高压高温制冷剂先进入干燥罐,再进入冷凝器冷却,一般是电子风扇风冷。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不可能让一风扇吹成冷的,只是比刚出来是温度要低一些。通过风冷之后,高温制冷剂多半有气体变为高压液体状冷媒。现在制冷剂再进入蒸发箱,会先通过膨胀阀这关,膨胀阀的作用是让高压冷媒变成低压气态,膨胀过程就会制冷。蒸发箱就是转换室内热空气的,但这个过程不足以带走全部的热量,热交换率不和能达到100%,所以感觉蒸发箱出来的冷媒还是冷的,这样它还有个作用就是给压缩机降温。
⑨ 制冷剂温度,压力,形态的变化
格力空调R32制冷剂制冷时底压压力是多少和怎样计算压力与室外温度关系?
R32制冷剂压力与R410A制冷剂压力相近,低压在0.8~1.0MPa左右。计算压力和室外温度的关系有点困难,我不知道,当你知道的时候请PASS给我。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告诉我。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如果您满意,请接受。谢谢你!
空调压缩机制冷剂压力
有一个关系。但制冷剂压力的大小并不是根本问题。当空调系统运行在排气压力、吸气压力过高时,或者排气压力高,吸气压力过低时,压缩机本身的运行负荷就会很大,也就是属于压缩机处于过载运行状态,压缩机容易频繁过载保护或直接烧毁。但是,空调系统压缩机排气压力或吸气压力过高,只是系统运行的一种症状。根本原因是其他异常引起的异常现象。对于空调系统下的静压值对空调压缩机燃烧的影响很不直接,因为静压值与空调系统下的环境温度值直接相关,如果空调环境温度较高,空调系统静压会更高,如果环境温度较低,静压会更低,所以空调系统的静压值并不是空调系统异常的直接原因,关键是制冷剂的绝对用量是否合适,空调室外机周边通风是否顺畅,空调室内外风机电机运行是否正常等。
求详解空调运行中,压缩机压出的冷媒变化
制冷剂压缩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变成室温高压液体,然后经过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在低压蒸发的情况下吸收热量进入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再次吸回,这样循环
制冷剂温度,压力,形态的变化
我们所说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他们的商业代码f代表氢氟碳化物,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的数量- 1(如果省略零),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的数量+ 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的数量,不包括氯原子。氯氟烃的使用受到限制,因为它们可能对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损害。地球上的臭氧层有一些空洞,有些比非洲的面积还大,这主要是由于一种叫做氟氯烃的化学物质造成的。氟利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燃、易爆、化学稳定的制冷剂。不同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氟利昂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热性能,可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满足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氟利昂水溶性小,制冷装置进入水中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此外,为避免氟利昂与天然橡胶作用,装置应采用丁二烯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常用的氟利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和R1341A,因为其他制冷剂已经停止或禁用。这里没有解释。氟利昂12 (CF2CL2, R12):是应用最广泛的氟利昂制冷剂之一。主要用于中小型食品库、家用冰箱、水、路冷藏运输冷藏设备。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制冷压力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R12为中温制冷剂,适用于中小型活塞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大型离心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冰箱的替代制冷剂为R134A.5。氟利昂22 (CHF2CL, R22):是应用最广泛的氟利昂制冷剂之一。主要用于家用空调、低温冰箱。R22的热力学性质与氨相似。标准气化温度为-40.8℃,冷凝压力一般不超过1.6mpa。R22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专用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体积比R12高约60%,其单位体积制冷量和低温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r134A被用来替代大型空调冷水机的制冷剂。氟利昂502 (R502): R502是由R12和R22组成的共沸溶液,比例分别为51.2%和48.8%。与R115和R22相比,R502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合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似。在相同工况下,单位体积制冷量大于r22,排风温度低于r22。R502适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一些中小型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至-55℃。R502更常用于冷藏柜氟利昂134A (C2H2F4, R134A):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类似于R12,而且它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它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环保制冷剂,但它会造成温室效应。是R12的理想替代制冷剂。氟里昂和水:氟里昂和水几乎完全不溶,对水的溶解度很小。从低温侧进入设备的水处于水蒸汽状态。它与氟利昂蒸汽一起压缩,进入冷凝器,然后冷凝成液态水。水在液滴中与氟利昂液体混合,由于温度较低,在膨胀阀处结冰,堵塞膨胀阀,使制冷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水还能使氟利昂水解而产生酸,使冷却系统中出现“镀铜”现象。氟利昂与润滑油的关系:氟利昂一般溶于冷冻油,但在高温下,冷冻油会分解。在大型冷却器中,水箱里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