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冷专业有什么发展前景
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制冷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耍学科。近年来,制冷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大中型冷库,各式民用和公共建筑的空气调节,商业及家用电冰箱,商业冷藏柜等。
制冷在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天然气和石油气液化以及气体分离等过程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制冷技术应用于土壤冻结,为采矿及隧道工程挖掘提供了安全保证和良好的经济的效益。 制冷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医疗卫生和医药制品的生产和发展。某些疾病的医疗效果。低温为生物器官的保存、移植提供丁保证。低温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该专业还可以从事制冷行业的设备制造。
“制冷”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一物体或空间达到比周围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维持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这里所谓环境介质,就是大自然中的空气和水。为了使某一物体或空间达到或维持一定的低温,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连续不断地取出物体或空间内的热量,并把这一热量输送到外界环境中去。这样的热量“转移”过程就是“制冷过程”。
『贰』 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用CFC与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就,使全世界的这一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CFC与H 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制冷技术步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段。
太阳能制冷具有很好的季节匹配性,即天气越热,太阳辐射越好,系统制冷量越大。这一特点使太阳能制冷技术受到重视和发展。实现太阳能制冷有“光-热-冷”、“光-电-冷”、“光-热-电-冷”等途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来驱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实现热能传递的特殊制冷方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光伏效应和帕尔贴效应。
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制冷系统,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做成小型化的*冷装置。它具有使用维护简单,安全性能好,可分散供电,储能比较方便,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另外,利用帕尔贴效应的半导体制冷系统与一般的机械制冷相比,它不需要泵、压缩机等运动部件,因此不存在磨损和噪声。它不需要制冷剂,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也省去了复杂的传输管路。它只需切换电流方向就可以使系统由制冷状态变为制热状态。这些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人们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的效率还比较低,系统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但它必是以后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叁』 制冷机组工作原理 浅析制冷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制冷是指用机械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取出热量,使该处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制冷技术是一项工艺极其复杂,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它涉及机械学、材料学、热力学、电工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气体,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属冷库设备的构造、结构、性能、特点、分布情况、运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并具备查患排险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制冷运行工作。下面就制冷剂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和看法。
制冷从实质上讲就是让空气中分子运动减慢,形象点说就是让空气冷却。应用自然冰等自然源过渡到人工制冷,是制冷技术开展的初始阶段。1777年,NairneE.Gerale的硫酸吸水制冰实验;1810年,J.Leslie的硫酸-水吸收式制冰安装;1859年,F.Carre制成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并与1860年申请专利。C.Munters和B.VonPlate制成氨-水-氢扩散式吸收式冰箱,与1920年获得专利。
20世纪中期,电念头驱动的紧缩式制冷机在常规制冷范畴占领了统治位置。近30年,吸收式制冷和热泵技术进入了蓬勃开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JOULE方案列入的对吸附式制冷的研讨剖析项目使得吸附式制冷研讨到达了新的热潮。制冷机组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由4个根本部门即紧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组成。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次第衔接成一个封锁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普通的空调用制冷剂为氟里昂,以往通常采用的是R22,如今有些空调的氟里昂曾经采用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剂R407。以上是蒸汽紧缩制冷系统。以制冷为例,紧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紧缩成高温高压的氟里昂气体,然后流经热力收缩阀(毛细管),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汽液两相物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又被紧缩机吸人。室内空气经由蒸发器后,释放了热量,空气温度降落。如斯紧缩-----冷凝----节流----蒸发重复轮回,制冷剂不时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制热时,经过四通阀的切换,改动了制冷剂的活动方向,使室外热交流器成为蒸发器,吸收了室外空气的热量,而室内的蒸发去成为冷凝器,将热量披发在室内,到达制热的目的。
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吸收式制冷是用热能作动力的制冷方法,它也是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来实现制冷的。因此,它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两者实现把热量由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所用的补偿方法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用机械功补偿,而吸收式制冷用热能来补偿。同时给出了吸收式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吸收式制冷机中所用的工质是由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混合物(溶液)。低沸点的物质是制冷剂,高沸点的物质是吸收剂。吸收式制冷机中有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随制冷剂,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主要有氯二氟甲烷-二甲替甲酰胺(R22-DMF)、氯二氟甲烷-四甘醇二甲醚(R22-E181)、氯二氟甲烷-酞酸二丁酯(R22-DBP)等。在高发生温度和低冷凝温度下采用R22-DMF较有利,对于较低发生温度和较高冷凝温度,如太阳能制冷系统则以采用R22-E181为好。
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压缩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制冷剂压缩机和一台8ASJ10型双级制冷剂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制冷剂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该机活塞行程为100毫米,转数960转/分,标准制冷量为29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制冷剂做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制冷剂气转化为高压制冷剂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制冷剂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它不断的吸回和输出制冷剂,起着主导和中枢的作用。一旦压缩机在运转中发生故障而停止工作,则整个制冷系统工作就会随之而中断。
综上所述,熟练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其制冷工作原理是做好制冷工作的基础。必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作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制冷工作人员,首先掌握制冷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安全、低耗、高效的搞好冷库运行。
『肆』 什么叫制冷
制冷指的是:
冷冻,指降低温度,使物体凝固、冻结。也叫“制冷”,是应用热力学原理,用人工制造低温的方法,冰箱和空调都是采用制冷的原理。
从化工的角度,一般都是采用一种临界点高的气体,加压液化,然后再使它汽化吸热,反复进行这个过程,液化时在其他地方放热,汽化时对需要的范围吸热。
发展:
冷冻技术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技术。早在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经懂得利用冰窖冷冻储藏食品;而希腊人和罗马人则会在地窖中放入压碎的雪块用以食品的冷冻。
我国的冷冻食品商品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随着家用冰箱、冰柜和冷藏柜的普及,推动了冷冻食品的发展;90年代,我国冷链初步形成,品种不断增加,生产企业大幅度增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制冷
『伍』 制冷的发展史
人类最早是将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这在我国、埃及和希腊等文化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1834年在伦敦工作的美国发明家彼尔金斯(,}}CO}I氏论1I1'd)正式呈递了乙醚在封闭循·环中膨胀制冷的英国专利申请。这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空气制冷机的发明比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稍晚。美国人戈里(JohnG orrie介绍了他发明的空气制冷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的空气制冷机。
法国卡列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制冷机。在各种型式的制冷机中,压缩式制冷机发展较快。从1870年美国人波义耳发明了氨压缩机,德国人林德(tirade)建造第一台氨制冷机后,氨压缩式制冷机在工业上获得了较普遍的使用。
随着制冷机型式的不断发展,制冷剂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从早期的空气、二氧化碳、乙醚到抓甲烷、二氧化硫、氨等。1929年随着氟利昂制冷剂的出现,使得压缩式制冷机发展更快,并且在应用方而超过了氨制冷机。
随后,于2世纪印年代开始使用了共沸混合制冷剂,加世纪60年代又开始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直至2D世纪80年代关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CR二问题正式被公认以前,以各种卤代烃为主的制冷剂的发展几乎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
降温和空气调节在工矿企业、住宅和公共场所的应用也愈来愈广。空气调节分为舒适空调和工艺空调。舒适空调是用来满足人们舒适需要的空气调节,而工艺空调是为满足生产中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需要而进行的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意味着受控的空气环境对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和保证产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工业生产中的精密机械和仪器制造业及精密计量室要求高精度的恒温恒湿;电子工业要求高洁净度的空调;纺织业则要求保证湿度的空调。同时,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装有空调机的宾馆、酒店、商店、图书馆、会堂、医院、展览馆、游乐场所日益增多。
此外,在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中,也不同程度地安装有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技术包括制冷、供暖、通风和除尘,其中制冷降温是空气调节的一项关键技术。
『陆』 制冷专业有什么发展前景
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制冷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耍学科。近年来,制冷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如,大中型冷库,各式民用和公共建筑的空气调节,商业及家用电冰箱,商业冷藏柜等。
制冷在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天然气和石油气液化以及气体分离等过程都离不开制冷技术。制冷技术应用于土壤冻结,为采矿及隧道工程挖掘提供了安全保证和良好的经济的效益。 制冷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医疗卫生和医药制品的生产和发展。某些疾病的医疗效果。低温为生物器官的保存、移植提供丁保证。低温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该专业还可以从事制冷行业的设备制造。
“制冷”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一物体或空间达到比周围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维持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这里所谓环境介质,就是大自然中的空气和水。为了使某一物体或空间达到或维持一定的低温,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连续不断地取出物体或空间内的热量,并把这一热量输送到外界环境中去。这样的热量“转移”过程就是“制冷过程”。
『柒』 制冷机是谁发明的它的发展过程和影响是什么呢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开始在冬季采集,储藏天然冰,并把它于冰窖中,这些兵是在夏季用于食品冷藏和防暑降温的,这是最早时代人们的制冷技术。随着制冷技术的研发出现了后面的制冷机。那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是谁发明出来的吗?它的发展过程又经过了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讲一讲制冷机的发明史。
在1960年左右,法国的卡雷兄弟先后研制成功,他们制造的制冷机是以硫酸和水为主要工质。吸收式制冷机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在此之后,又出现了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氟利昂制冷剂,压缩式制冷机等。
以上就是制冷机的发明史,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仍然不断地继续进行研发改造,一直到现在。制冷机的发现,让我们的食物有了更好的储备场所。制冷剂的研发也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冰箱做了基础。因为在它发明之后,科学家们不断地对它进行研究和改造,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用的冰箱。这就是制冷机的影响。
『捌』 制冷技术的发展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人们很早已懂得冷的利用。我国古代就有人用天然冰冷藏食品和防暑降温。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制冷和造冰窖的方法有详细的记述。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在普冷方面,1834年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从此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开始占有统治地位。
在此期间,空气绝热膨胀会显著降低空气温度的现象开始用于制冷。1844年,医生高里用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空气制冷机使他一举成名。威廉•西门斯在空气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器,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1859年,卡列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申请了原理专利。1910年左右,马利斯•莱兰克发明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
到20世纪,制冷技术有了更大发展。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研制成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米里杰发现氟里昂制冷剂并用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伯宁顿发明回热式除湿器循环以及热泵的出现,均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制冷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生活中,制冷广泛用于食品冷加工、冷贮藏、冷藏运输,适性空气调节,体育运动中制造人工冰场等;工业生产中,为生产环境提供必要的恒温恒湿环境,对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利用低温进行零件间的过盈配合等;农牧业中,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等;建筑工程中,利用制冷实现冻土开采土方;现代医学也离不开制冷,深低温冷冻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手术中的低温麻醉等;制冷技术还在尖端科学领域如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现代技术进步是伴随着制冷技术发展起来的。
『玖』 空调制冷技术详细介绍
空调制冷技术是什么呢?空调是现在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家用电器,在家里和商场都有使用这种电器。那么大家对于空调制冷技术的了解有多少呢?空调是怎么样进行制冷的呢?空调的制冷技术是怎样的呢?空调使用的是氟利昂,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这一点的。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空调制冷技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空调制冷技术的介绍。
一、空调简介
空气调节器,与过去的制冷空调有了很大的区别了!现代的空调主要参数有:对温度的控制,对气流流速的控制,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以及空气质量的洁净度的设置。其他的参数有:空调的噪音,能耗比,外观等。
二、制冷技术之一压缩制冷技术
物质是能量交换的载体,而这里的的物质就是制冷剂,空调实际上也是一个热循环交换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减压器)等主要器件。首先,压缩机吸气,此时制冷剂(此时的制冷剂是气体,从蒸发器过来的)从进气阀门进入压缩机,然后阀门关闭压缩机压缩气体使之成为高压气体(注意:高压气体容易向外排放热量)。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排气阀门会打开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就是使高压气体向外排热(此时能量向外转移了),高压气体经过冷凝器后就会变成液体,因为这一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所以此时的液体还保持一定的压力,因此要对液体进行减压(为什么要减压呢?原因是:只有当液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液体才会更容易沸腾即吸收热量),所以要让液体经过节流器(减压器)。
此后减压的液体会再次经过蒸发器对内吸收热量(带走房间内的能量)再变成气体,接着气体又会进入压缩机,就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在这一过程实现了内外的能量交换。
三、制冷剂的命名
一般以R开头,R7****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如:乙醚,氨等,由于氨是有害气体所以一般只用于大型的冷库进行间接制冷(工作场所,家庭,餐厅等一般不用)。
现代发展起来主要有氟利昂系列(以HCFCF**,CFC***,HC**开头),这主要是因为氟利昂系列的制冷剂在单位体积内冷却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但由于氟利昂系列产品对地球的臭氧层有害!因此现在各国政府都在逐渐禁止氟利昂系列产品,新的制冷剂正在探索研究中。
以上,就是空调制冷技术介绍。空调主要是使用一些可以吸收热气的气体进行运作的,最常见的制冷的气体就是氟利昂,大多数人会将这种气体叫做雪种。任何的制冷设备里面都是有制冷剂,而且使用的制冷技术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选择空调的时候最好是看看制冷的技术是怎样的,因为不同制冷技术的空调设备使用的电能消耗是不一样的,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