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精密机床必须具备的关键部件有哪些
超精密机床的必有的基本部件包括以下几点
一、精密的直线或圆弧的滑动系统,就是俗称的导轨导套
二、精密的传动系统,例如精密的丝杠和丝冒
三、精密的主动系统,例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四、位置的精密检测机构,例如直线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等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都决定着整体的精细程度,一般的成套装置或现成的数控加工设备,其精度都已经达到0.001毫米了
⑵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什么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数字控制系统的简称,英文名称为(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根据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执行部分或全部数值控制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利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开关量。
参考网络《数控系统》,链接:
http://ke..com/link?url=tv1LpS6ON4OlKs_--ZbvOHmKexwacx_18POfv399zUKARw3
⑶ 我国的高端机床制造技术与德国日本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
如果说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和命脉,那机床则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没有机床,就没有电掣风驰的高铁;没有机床,就没有鹰击长空的战斗机;没有机床,就没有飘洋远行的航母。
这十八家企业默默支撑着我国当时整个装备制造业乃至工业的发展,到1965年底,这些企业累计掌握的高精度精密机床品种达26种。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先进的技术和机床流入中国,受外来技术的冲击,原本落后的机床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十八家企业经历了破产、兼并、重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厂,民营机床企业也正式进入市场。
事实上,虽然这些机床产业发达的国家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却一直禁止出口到中国。比如用于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密机床,1990年已经制造出来,而这种机床对于加工航空发动机叶面卓卓有余,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企业还在苦苦探索。
再比如控制器,控制器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相当于电脑的CPU,是制造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以日本FANUC和德国SIEMENS为首的控制器巨头的产品垄断市场80%以上,高端产品不仅垄断,而且限制中国进口。日本人称“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这些话虽然有些狂妄,但中国在工业产生领域的弱项却是事实。
这些国家还有一些惯用套路,在中国还生产不出五轴机床的时候,只在中国卖三轴机床,当中国研发出五轴机床的时候,他们的五轴机床立刻在中国倾销。这样一来既禁止了高端机床技术进入中国,又阻碍了中国机床企业的发展。
二、
可以说,中国机床企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不仅高端机床和技术被限制进口,而且市场也在被外来企业不断蚕食中。
中国的高端机床市场,一直被日本的FANUC、MAZAK、大隈、牧野,德国的DMG、哈默,美国的哈斯这样的国际一线机械生产企业凭借着顶级的技术和一流的品质牢牢把控;而在中低端市场,台湾地区的丽驰、友嘉、东台、台中精机等又成为大陆企业最强的对手。
大量的国产企业因为缺少技术只能沦为最低端机床的生产商,机床价格低廉、品质规范化管理方面差、故障率高,甚至有一些企业只是代装组装机床,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机床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只能凭借着相对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比如数控系统,我国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大部分来自于日本FANUC、德国西门子、德国海德汉等企业。虽然我国也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研发国产数控系统,但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始终有所差距。
而在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则使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这些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还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以丝杠为例,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产国,但是在基础材料科学上的差距,国内根本生产不出制作优秀丝杠的钢材。
“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一位知名国产机床企业的负责人曾说道,“和国外设备比,国产机床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国产设备不行;国外机床1秒可以加工1个零件,国产设备可能要1.5秒。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开始做高端机床的集成,但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里。”
⑷ 什么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是决定机床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国外对我国至今仍封锁限制,成为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⑸ 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是什么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由输入装置、控制器、运算器、输出装置等组成。其功能是接收输入装置输入的加工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逻辑电路进行译码、运算和逻辑处理后,发出相应的脉冲送给伺服系统。它包括微型计算机的电路、各种接口电路、cRT显示器、键盘等硬件以及相应的软件。
⑹ 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数控装置主要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部分构成。而所有这些工作都由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进行工作。
1、输入装置:将数控指令输入给数控装置,根据程序载体的不同,相应有不同的输入装置。主要有键盘输入、磁盘输入、CAD、CAM系统直接通信方式输入和连接上级计算机的DNC输入。
2、处理装置:输入装置将加工信息传给CNC单元,编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由信息处理部分按照控制程序的规定,逐步存储并进行处理后,通过输出单元发出位置和速度指令给伺服系统和主运动控制部分。
3、输出装置:输出装置与伺服机构相联。输出装置根据控制器的命令接受运算器的输出脉冲,并把它送到各坐标的伺服控制系统,经过功率放大,驱动伺服系统,从而控制机床按规定要求运动。
(6)高端机床核心是什么扩展阅读
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
1、坐标轴控制:能同时联动控制3,4和5个坐标轴。能达到较高的切削速度和加工质量。
2、刀具偏置补偿:现代数控系统往往具有三维空间直线的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3、编程功能:系统提供某些编程功能。通常可以使用系统的彩色图形显示终端,人工编制由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平面轮廓件的加工程序,系统配有软件自动计算轮廓的交点与切点。
4、平行作业:系统可以平行地实现两种工作模式,机床受控模式和编程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控机床
⑺ 请问一下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是啥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1.制造精度;
2.自动化程度;
主要是这两点,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设备只有华中数控和广数及沈数比较好点,其它的厂家都受制造技术难题的困扰;(数控系统多为日本法兰克和西门子居多)
在制造精度上更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些国家把高精密的数控机床列为国家级战略设备,封锁对我国的技术输出。有些虽然卖给我们可拆卸(哪怕移动位置)机床类都有密码自锁功能
⑻ 什么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位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是决定机床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国外对我国至今仍封锁限制,成为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⑼ 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数控装置
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⑽ 为什么说机床是机械制造装备的核心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机床工业。“装备振兴,机床先行”。没有强大的机床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其中作为机电一体化装备的数控机床,集高效、柔性、精密、复合、集成诸多优点于一身,已经成为当下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加工设备和机床市场的主流产品,其拥有量的多少及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因此,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控机床行业自身未来就面临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它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是国际技术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构成,工业发达国家把数控机床视为具有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的重要出口产品,世界贸易额逐年增加。而采用数控技术的典型产品——数控机床是机电工业的重要基础装备,是汽车、石化、电子等支柱产业及重矿产业生产现代化的最主要手段,也是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