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教电脑各部件怎么保养,如何清洁卫生,要用到哪些工具材料
显示器的维护与保养
现在的电脑显示器都是彩显了,彩显的维护与保养分机外和机内两部分.机外的维护主要指擦拭显示屏幕表面,机内的维护则需要打开显示器外壳,到于保养那就看个人的所为了.在平时我们只要做到下面几点就可以.
(1): 在搬运显示器时,应将信号电缆和电源线拔下,长途搬运时应放回原包装箱.
(2): 不要将盛有水的的容器放在机壳上,以防水流入机内,引起损伤.勿使任何异物掉入机壳内.
(3): 拔插电源线各信号电缆线时,应先关掉显示器,以锡烧坏接口元件.
(4): 不要将显示器靠近散热器放置,显示器工作时,不要阻塞其散热孔。 .
(5): 不要使显示器接近水源,例如不靠近浴缸、脸盆等,不要放在潮湿表面等。
(6): 不要放置在不平稳的桌面上或小孩能够挪动的地方。
(7): 不要在非正常状态下使用显示器,如有烟雾、异味和异常声响时。
.
(8): 避开电磁场的干扰(如不防磁的音箱、扬声器等)
.
(9): 信号电缆长度不可随意加长或缩短,以免影响起分辨率。
.
(10): 显示器如果是靠墙放,那就要保证显示器与墙的距离不少于10厘米。
.
(11): 在对显示器除尘时,必须拔下电源线和信号电缆线。平时用湿的软布(要拧干)经常除去屏幕和机壳上的灰尘,用力不能过大。另外还要注意不可用酒精一类的化学溶液擦拭(因为彩显屏幕表面涂了一层极薄的防眩光、防静电化学物质兴层),也不要用粗糙的布、纸类的物品擦拭显示器。
.
(12): 机壳内部除尘,这步可以隔一定的时间进行,切不可频繁。如果看到显示屏上字迹模糊不清,这就说明需要为显示器内部除尘了。另外请注意切断电源后至少要30分钟才可打开机盖,以便让显示器的大容量电容器件充分放电,不至于放电愚味人。除尘重点部位是显象管、高压包和显象管尾部电路板。
.
(13): 为保护视力和显象管,显示器的亮度不要调得过大。
.
(14): 当显示器电源和主机电源单独接在电源的插座上时,启动电脑时要求先开显示器电源开关,然后再打开主机电源开关,以防瞬间的电流脉冲影响主机。关机时则恰好相反。
软盘的维护和保养
. 软盘主要用于备份一些重要的数据或者文件。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重要数据的破坏甚至丢失时,软盘的作用也就非同一般了。因此对于它的维护与保养也不可等闲视之。
.
1、 不要用手去摸显露的磁介质表面(三寸盘的有滑动式塑料片保护,但也应注意),以免手上的油脂和灰尘污染盘片和划伤盘片。
.
2、 要在贴于软盘上的标签上书写时,最好用签字笔。如果要用铅笔或其它笔,也要轻轻地写,不可用力,以免划伤磁盘记录面。
.
3、 不可用橡皮擦标签上的字,以防擦下的碎屑进入软盘内损坏磁盘和驱动器。
.
4、 不要把书籍等重物压在软盘上。
.
5、 不要随手将软盘放在磁铁、电视机、录音机或其它带磁物体附近,以免软盘上数据丢失,也不要将软盘放在高热环境中。
.
6、 不要弯曲软盘,盘片一旦变形,就很难保证正常的读写功能。
.
7、 长期不用的软盘要放在防静电盒内(即塑料盒),而且垂直存放,以防磁盘表面受压丢失信息。
.
8、 为防止软盘信息丢失,开关主机电源时,应将软盘从软盘驱动器中取出。
.
9、 软驱指示灯亮时,勿将软盘取出或关闭计算机,否则未保存的数据将丢失。
.
10、 使用软盘时最好让其处于写保护状态,这样可以防止因误操作而带来的麻烦(即不慎改动软盘里的数据)。
.
11、 间隔半年到一年,应重写软盘上的数据,以恢复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磁性减弱。
.
键盘的维护与保养
.
键盘比任何其它设备都容易受到“虐待”。因为硬盘和CD-ROM安全地呆在PC机箱内,显示器则“静坐”桌上不动,而键盘则在前面中央,有时得与咖啡、可乐和食物分享桌面空间,另外灰尘的侵害也是不可小看的。因此键盘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必要的话还得及时或定时地对其进行清洁。
.
1. 定期对键盘除尘,但要注意不要让水流入键盘。操作时可用干净的湿布擦拭,灰尘可用吸尘器吸净或压缩空气吹去。必要时可将按键键帽拔出,方法如下:关机;选好要取下的按键,用小的螺丝刀轻轻地撬动,小心不要损坏其它键;如果取下了多个键,要记住位置恢复。然后可以对按键键槽周边除尘,去纸屑、头发,注意切不可让污物或液体掉入键槽中。
.
2. 键盘有电容耦合式的无触点开关按键,也有采用触点开关按键的,无论哪种,操作时都不要用力击打键盘,以免损坏。正确的击键方式是弹击或点击,且按键时间不宜过长。
.
3.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游戏软件很多,不少游戏软件要求猛烈敲击键盘,用户应少玩或不玩这类游戏,爱惜使用键盘。
.
4. 如果不小心把水倒在了键盘上,那么要立即做如下处理:(1)立即拔下键盘,不要犹豫!(2)用鼠标关机。(3)把键盘翻过去,尽量将液体排出来。(4)使用吹风机或风扇对着键盘表面吹,注意一定要把吹风机设成冷风――不要烤键盘,只是将其弄干。(5)让键盘放置12小时,最好在阳光下晒干。(6)重新接好电源并启动机器。
.
5. 上面的方法仅对水有效,如果万一倒了其它液体在键盘上,那只好“对症治疗”了,即利用互溶的原理将液体除去。
6. 不用时,可用罩子罩住键盘,以防灰、防水
光驱的维护与保养
光驱是多媒体电脑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在实际使用中,光驱出故障的时候较多。而平时做好了光驱的维护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
(1) 注意防震。因为CD-ROM驱动器(光驱)光头中的透镜和光电检测器非常脆弱,经不起大的撞击和震动,因此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跌落、碰撞。在安装到计算机系统中时,一定要在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以防止工作过程的震动。
(2) 注意防尘。CD-ROM驱动器是靠光束在盘片信息轨道上的良好聚集和正确检测反射光强度来实现信息拾取的,所以其光学系统灰尘的敏感性很强。一定要注意工作环境的防尘。在计算机电源风扇和系统主板风扇的所流直接作用,以免气流夹带空气中的灰尘通过驱动器时,将污物沉积在透镜和棱镜上,影响驱动器的寿命。
(3) 不要随意拆洗驱动器。因为CD-ROM驱动器内光学透镜非常精密,各组件的机械安装精度也很高,而且驱动器内部的电子部件和电缆也都非常敏感和脆弱,随意地拆洗驱动器会影响其内部光、机、电组件的位置精度,使驱动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驱动器损坏。
(4) 操作时要轻。CD-ROM驱动器的托盘托架机构非常单薄,因此在托盘上存取盘时要小心,不能用力向下压托盘,也不能有异物碰撞弹出的托架,否刚托架会变形或断裂。放置或取出盘片后应及时按下EJECT按键将托盘缩进驱动器内,防止托架的意外损坏。在将托架缩回驱动器具内部时,一定要通过按EJECT按键由控制电路自动将托架收回, 而不应用手强行将托架推回驱动器具内,以防托架机械损坏和内部装盘机构电气失灵。
(5) 不用时一定期要及时将盘片从驱动器内取出。因为CD-ROM驱动器在检测到托盘上装有盘片时,将控制光学拾取头对盘片进行正确的聚集,驱动盘片以恒定期的速度转动并正确循迹于盘片的信息轨迹,也就是说驱动器所有的部件都在工作,时刻准备读取数据。所以不用时应及时将盘片从驱动器内取出,以降低驱动器机械系统的磨损和减少激光二极管的使用时间,延长CD-ROM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6) 不要使用质量差的光盘。质量不好的光盘,如盘片变形、表面严重划伤和污染以及盗版光盘等,在驱动器内进行读取时,光学拾取头的物镜将不断地上下跳动和左右摆动,以保证激光束在高低不平和左右偏摆的信息轨迹上实现正确聚集和循迹,加重了系统的负担。CD-ROM驱动器对不能正确读取的信息轨迹会重复聚集迹动作,从而也加快了机械磨损。
(7) 不要经常用CD-ROM驱动器来长时间地播放VCD影碟。以减少驱动器的磨损,延长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8) 使用CD-ROM 驱动器时要注意散热。否则容易出现不能读盘子的现象,而且也会损坏其内部电路和有头元件。
(9) 在读盘时,不要忽然地弹出CD-ROM驱动器仓门。在关机前也应检查是不还有盘片在光驱内,因为当你突然弹出仓门或在开机时CD-ROM驱动器内有盘片的话,CD-ROM的忽然停止或忽然的转动对激光头都会造成很大的损伤。
鼠标的维护与保养
.
鼠标是当今电脑必不可少的输入设备,因此对它的维护与保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
(1) 保持桌面的平整和清洁,建议使用专用鼠标垫并经常保持鼠标的平整和清洁,以防影响鼠标的精度。
.
(2) 对于机械鼠标,还要保持流动球的清洁。
.
(3) 按鼠标键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容易使按键失灵。
.
(4) 流动球如果不干净,可取出来用温水或肥皂清洗,然后用干布擦干并晾干。取流动球的方法如下:将鼠标翻过来,用手轻压鼠标的底部流动球外圈的塑料盖,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位,即可取下塑料盖,拿出流动球后,可用手指指甲刮去鼠标内部两根转轴和一只轩轮上的污物,同时应避勉污物落入鼠标内部。如果经上述处理后鼠标移动还是不灵,特别是某一方向鼠标指针移动不灵时,大多数是光电检测器被污物挡光导致。此时则须打开鼠标上盖,用棉签清理光电检测器中间的污物。
.
2. 南阳师院公选课-计算机维护试题
1、对 2、错 3、4、5对
二:1、简述CPU、主板、硬盘、CRT显示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保养。
答:CPU使用尽量不要超频,且注意夏天时CPU的温度。主板要定期除尘(尽量通过专业人事)。硬盘注意整理随片(要看个人,如果你经常装删文件的话)一个月整理一次。显示器使用完成后要记得点显示器下方的电源按钮。
2、对于查杀计算机病毒,为什么在windows正常模式下杀毒没有在windows安全模式下和DOS模式下杀毒效果好?
答:因为很多病毒都是通过进程插入发,和启动服务,在DOS和安全模式下这些服务和进程不会被启动,所以杀毒效果好.
3、某CD-ROM光驱正面上有“52X”字样,“52X”代表什么数据,其实际值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答:“52X”字样的意思是支持读取光盘的速度,如果你买的是刻录碟那么你可以用52倍速来刻录,如果你买的只有48或者低于52这个倍速,那么你的刻录机不支持52速刻录。
4、一张CD-ROM光盘最大容量大约为多少MB?一张单面单层DVD-ROM光盘容量为多大?
答:一张CD-ROM光盘最大容量为650M,也有大一点的,DVD单盘容量是3个G。
5、电脑在开机的时候主机内常有“嗡嗡”或“吱吱”的噪音,造成噪音的原因主要由哪些设备引起的,有什么较好的处理办法?
答:是因为CPU风扇和电源风扇,还有硬盘引起的。定期处理风扇上的灰尘,硬盘就没办法了。
6、简述光盘刻录原理。CD-RW是什么类型的光盘,它和CD-ROM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CD-RW是一种可擦写式光盘,意思就是你用这样的光盘刻完文件,用完了就象磁带一样可以擦除光盘上的数据。CD-ROOM则没有这个功能。区别就是一个是可以擦写,一个不支持擦写
7、电脑中软件种类繁多,其故障原因也多种多样,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电脑专家也不能保证能了解所有软件故障的内在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死记某一软件故障的处理办法,但我们还是能掌握大部分软件故障的一般规律,若某一软件不能正常运行,可能会由哪些原因造成,如何处理?
答:若某一软件不能正常运行,可能会由你不小心删除了它的控件或者动态连接库(.DLL文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毒破坏和杀毒勿杀,也可能是文件错误或路径错误,文件错误;
8、请说明BIOS和CMOS的联系。
答: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 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 RAM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 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因此完整的说法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9、显卡的作用是什么,显卡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答:显卡的作用是处理显示信息,它的核心部件的名字也叫CPU和内存。
10、常见的显示器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的,其中“英寸”指的是显示器屏幕的大小,实际上“英寸”具体指的是什么的尺寸,为什么同样是17英寸的LCD显示器和CRT显示器,LCD显示器的屏幕明显要比CRT显示器的屏幕大?
答:实际上“英寸”具体指的是对角的尺寸。大小那可能是感官上的错误,也可能是宽屏的原因。
11、DDR333内存的数据传输率为多少MB/S?(只要求写出计算公式,不需要计算具体值)
12、一块硬盘的磁道数为1024,磁头数为255,扇区数为63,柱面数为1024,请计算该硬盘的容量为多少GB(可只写出计算公式,不需计算结果)。
答:容量 C= 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这是格式化的容量
容量 C= 最大密度数*最内圈磁道周长*总磁道数,这是非格式化容量
13、Ghost软件是美国著名公司Symantec推出的硬盘复制工具,能对整个硬盘或某一个分区进行备份和还原,大大节省了重新安装系统的时间。问题:
(1)若要两块硬盘之间对拷(备份或恢复),应在Ghost主界面中选择Local菜单中的哪个子菜单?(disk还是partition) 答:disk
(2)若要将某电脑的C盘备份到该电脑的其它盘里,应在Ghost程序主界面中选择local->Partition菜单下的哪个命令进行操作?(to image 还是from image) 答:to image
(3)若已给C盘做过备份,现在要恢复系统,应选择local->Partition菜单下的哪个命令,然后再具体操作。(to image 还是from image) 答:from image
14、在windows 系统下,若想使用注册表编辑器,应选择“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_____________命令,然后回车,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window 98/XP下,若要禁止开机自动启动程序,可以利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进行修改,要打开该程序,可以选择“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____________命令,然后回车即可。
答:regedit.exe gpedit.msc
15、1.清除尘埃
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是计算机一大杀手,使用一段后就可能因主板等关键部件积尘太多而出现故障,即便是在专用机房中也会如此。所以,对于使用了较长时间的计算机,应首先进行清洁,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或无灰尘,故障仍然存在,就表明硬件存在别的问题。
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
随便说一句,键盘使用日久往往会出现漏电、按键卡死等故障,此故障应及时处理,否则在输入文件时将会键入一些错误的字符。处理时应把键盘用一个托架托起来,按键向下,打开键盘的后盖,用酒精清洗线路板及按键的触点,并把卡死的按键下面的弹片适当撬起,使之恢复原有的弹性。
注意:软盘使用中,脏污或被划伤的软盘插入软驱时会划伤读写头,损坏软驱。清洗磁头时一定要十分谨慎,长时间不用的软驱,可能在磁头上会有锈蚀,此时不可使用清洗盘,具体做法是打开机箱将清洗剂滴在磁头上,浸泡半小时后,用脂棉小心地擦拭干净。如果盲目地使用清洗盘势必导致软驱读写头的损伤,使软驱报废。
2.看、听、闻、摸
“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当然了,不用说您也知道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这将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在事故发生前即时采取措施。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
“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3.拔插检测
前面说过,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发生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拔插检测时,还能从另一个方面排除计算机故障: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在重新正确插入可以解决因安装接触不当引起的微机部件故障。
4.交换检测
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也可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判断故障部位,无故障芯片之间进行交换,故障现象依旧,若交换后故障现象变化,则说明交换的芯片中有一块是坏的,可进一步通过逐块交换而确定部位。如果能找到相同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5.比较检测
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类型相差不大的计算机,根据正常计算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6.振动敲击检测
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若故障排除了,说明故障是由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并排除之,只是此类故障难以检测到确切的部位。
7.升温降温检测
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以检验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温情况,因而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降低运行环境的温度后,如果故障出现率大为减少,说明故障出在高温或不能耐高温的部件中,此举可以帮助缩小故障诊断范围。
事实上,升温降温法是采用的是故障促发原理,以制造故障出现的条件来促使故障频繁出现以观察和判断故障所在的位置,只是具体实施时要注意控制好加热方法,温度也不可超过摄氏40度。
8.运行检测程序
随着各种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越来越复杂,仅靠一般的维修手段往往很难找出故障所在,而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检测,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测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应用的前提是CPU及总线基本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
选择时诊断程序时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并能显示出错记录。
六.如何诊断电脑故障
很多初学者刚接触电脑时都有一种恐惧感,认为电脑的故障一定是难以逾越的大问题。其实,多数电脑故障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方面的问题就好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并不需要你具备太多电脑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几招诊断电脑故障的快捷方法。
环境检查法
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硬件故障,如开机无显示等。我们先不要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往往我们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看看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有没有接通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电源插座有没有通电?是不是所有的接线都连接上了?或许问题的根源就在其中。
CMOS还原法
有些用户往往会因为好奇而改动主板CMOS里的一些设置,而这恰恰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电脑故障因此而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还原CMOS的设置来解决问题。方法非常的简单,开机后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主板的CMOS,选择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缺省设置),按“Y”键确认,保存退出CMOS即可。
注册表恢复法
有些用户喜欢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达到对系统的优化设置或进行个性化设置,也有的用户在上网浏览时被恶意程序改动了注册表,一些故障就是因为对注册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的。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下,在C盘根目录下输入并执行“scanreg/restore”进入注册表恢复界面,然后选择一个电脑完好时的注册表文件,进行“Restore(还原)”,即可实现对注册表的恢复。
精简启动法
部分计算机故障是在我们安装一些软件后出现的,如果此时计算机还可以进入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始菜单中,运行“msconfig”程序,关闭启动菜单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如果故障不再出现,那么问题多半是由某个自启动的软件造成的。
logged跟踪法
如果计算机已无法进入到Windows中或进入后不正常,那么我们可以采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启动计算机,这样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够记录下故障出现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启动的方法是,在系统启动时按下键盘上的F8键,会出现启动菜单,选择以Logged方式启动,故障出现后,用Windows启动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将C盘根目录下的Bootlog.txt文件复制到软盘上,在其他计算机上打开该文件,你会发现上面记录了Windows启动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
设备替换法
所谓设备替换,就是当你怀疑哪个设备有问题时,用同样功能(最好是同一型号)的设备替换它,如果替换后问题消失了,那么多半就是这个设备出现了问题。
最小系统法
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哪个硬件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最小系统法来判断。最小系统法就是去掉系统中的其他硬件设备,只保留主板、内存、显卡三个最基本的部件,然后开机观察是否还有故障。如果有,则可排除其他硬件的问题,故障应来自于现有的三个硬件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他硬件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个硬件后出现故障,发现故障所在后,再针对这个硬件进行处理即可。
程序升级法
很多人对驱动程序重视不够,认为随便装一个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在购买硬件时已经有了驱动程序,为什么硬件厂商还要不停地发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厂商自己的产品更加的完善。
由于现在的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数硬件厂商的硬件研发先于软件研发,因此与硬件配套的驱动程序在刚发布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过不断更新驱动程序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升级驱动程序也是解决硬件故障的一项有效方法。
软件测试法
诊断硬件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件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没有记录硬件信息的习惯或不知该怎样记录。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可能会无法进入系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在DOS下测试硬件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它的大小只有582KB,放在软盘里可以随身携带,借助于它就可以随时诊断硬件故障了。
三、1 开机显示屏黑屏,仅指示灯亮,主机没任何反映.手伸主机背后感觉不到风扇在转.测各路电压皆无.拆下发现电源调整管坏,换之正常.
2 开机长声报警,应为内存故障.拔下内存,清金手指,插入正常.
3 开机电源和cpu风扇都正常,但屏幕无任何反映,且无自检声.此机采用slot1结构,cpu易接触不良,重装正常.
4 开机自检正常,但屏幕不亮.据机主介绍,拔过后面的显示信号线.拔下一看,一插针被顶弯.
5 开机屏幕不亮.机器不自检.用表针短接主板上的启动端,正常启动.原来是面板上的启动开关坏了.
6 开机不自检,检查电源正常.采用最小系统法,当拔掉光驱时,机器能正常启动.再安上故障再现.说明光驱出现了问题引起机器不能启动.此例应引起同行的注意.
7 开机不启动,据机主说,他动过bios,想通过软跳线超频cpu,导致此故障的出现.打开机器,给主板放电(主板上有两个插针用于清除bios设置)后正常.原来,过高的超频导致cpu罢工.
8 故障同7,机主进入bios,把机器设成了"最优化设置",导致黑屏.处理同上.
9 开机有自检声,但屏幕不亮.用检测卡检测主机无障.打开显示器见主机过来的信号线在显示器主板上出现需焊.重焊正常.
10 同上.显示器开关电源输出原低于正常值,查电源开关ic坏.
3. 为什么擦硬件要用酒精而不用水,有什么不一样吗,请说具体点
硬件电路采用金属作为导电线路,而普通水由于含有大量电解质与杂质,因此会造成对金属线路的腐蚀,如果水份没有完全挥发还会导致短路。而无水(注意一定要强调无水)酒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由于硬件设备上大部分的污渍是油渍等,因此酒精这种有机溶剂具有更好的去污效果。实际上如果能保证水的纯净的话(蒸馏水、去离子水),用水洗+干燥来清洗时没有问题的。半导体制造都要经过水洗的过程的。
4. 电脑硬件如何正确保养23个重点
2. 在安装硬件设备时,如果接口一直插不进,应检查连接的接口有无方向插反,插错,因错误的连接是无法插入接口的。
3. 根据PC99规范,主板厂家在各接口中都标注了相应的颜色,这些颜色分别和鼠标,键盘、音箱线接头的颜色相对应,这样方便用户拔插。
4. 当你想打开机箱面板对主机内硬件进行维护维修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并将手放在墙壁或水管上一会儿,以放掉自身静电。
5. 硬件中断冲突会导致黑屏,当更换了显卡、内存后仍无法点亮机器时,可考虑更换插槽位置。
6. 在重新安装显卡驱动或重新拔插显卡后,应重新设置显示器的刷新率,否则刷新率可能因显卡出错而自动设定为优化(对眼睛有害的50MHz)。
7. 在安装CPU风扇时,最后动用钳子等工具进行辅助安装,这样可控制力度和方向。
8. 面对超频过度带来的黑屏故障,我们可以更改主板中的CMOS跳线,让BIOS恢复到出厂状态。
9. 安装各硬件时,应充分避免PCB板上金属毛刺带来的伤害,注意手拿方向。
10. USB设备不要在站起来后才进行拔插,这样容易损害USB的接口,发生物理变形。
11. 对于由灰尘引起的显卡、内存金手指氧化层故障,大家应用橡皮或棉花沾上酒精清洗,这样就不会黑屏了。
12. 当主机面板上的硬盘灯在闪烁时,千万不要重新启动电脑,这样容易让硬盘产生坏道或导致分区表出错。
13. 光驱、硬盘、软驱、刻录机等硬件设备在安装时一定要上足螺丝,上稳螺丝,以避免读盘或其他振动对硬件的不良影响。
14. 当只需要安装一根内存时,应首选和CPU插座接近的内存插座,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内存被CPU风扇带出的灰尘污染后可以清洁,而插座被污染后却极不易清洁。
15. 清洁光盘和显示器屏幕千万不要用酒精,只能使用镜头纸和绒布。
16. 光驱不退盘时,可用针刺光驱面板上如同针眼大的小孔,可强制退盘。
17. 关于显示器的底座,在安装的时候可把显示器倒置,这样装起来方便,效果稳定。
18. 当显示器使用后有了不易清除的污垢后,可对着被污染部位用嘴哈热气,紧接着配合用绒布去擦拭清洁,效果明显。
19. 主机内部杂乱的数据线,电源线可用扎丝或橡皮筋扎起来,这样不但给人整洁的感觉,还方便主机散热。
20. 光电鼠标勿在强光条件下使用,也不要在反光率高的鼠标垫下使用。
21. 在安装CPU散热风扇的三针电源插口时,应连接主板上的CPU风扇接口,这样在BIOS中才能侦测并显示出风扇转速。
22. 手机不要放在显示器或者音箱旁边,因为短信或来电时,会干扰音箱和显示器的工作,发出杂音和显示出波纹。
23. 电脑使用久了,最少应该一季度清洁维护一下主机内部,对显示器进行一次消磁。液晶除外!
5. 电脑清洁问题
电脑保养三部曲
一、天天保养
1.保证安置电脑的房间干燥清洁。清洁是最重要的,保持电脑清洁可以有效防止“职业杀手”——灰尘对电脑的破坏。当然,清洁的范围越大越好,显示器、音箱、主机的周边清洁也要保持好,因为这些东西对空气中的粉尘有很强的吸引力。而诸如显示器之内的东东,一旦内部灰尘日积月累,再加上房间比较潮湿的话,难免不出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显示器内部短路,损坏显示器。
2.了解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如开关机顺序,开机时“先外设(显示器,打印机)后主机”,关机时“先主机后外设”。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说通过“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不就行了?不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关机,但是,如果软关机失败了呢(这种事情你迟早会碰上的)?这时候,你怎么办,如果你先关外设,再关主机,那就可能使系统在下次启动时无法识别相关硬件,或者丢失已装载设备驱动程序,从而使系统受到不必要的破坏。
3.安全第一,查杀病毒先行。在使用软盘或光盘前,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来查查毒,并注意随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经常上网的朋友一定要安装病毒防火墙,并最好设置每天定时杀毒。同时,学会用Ghost备份系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旦系统遭病毒破坏,就用Ghost来快速恢复备份时的系统。
4.硬盘保养。一般正品硬盘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有些水货硬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对此,如果阁下的电脑由于种种原因时常断电或非正常重启,那就到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磁盘的错误,尽量避免坏道的产生。同时,给自己的机器配个好点的电源。当然,由于病毒等种种原因,小虾建议你最好给你的硬盘备份好分区表,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减小数据的损失。
二、月月保养
1.隔绝病毒侵害:用启动盘启动机器,拿尽量新一点版本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病毒扫描,对于诸如CIH之流的恶性病毒,更要小心再小心(变种太多,防不胜防)最好装个CIH的免疫程序。并且,检查日常重要的数据有无备份,小虾建议你在平时最好把数据备份在C盘以外的驱动器,病毒一般都是格C盘的嘛。
2.查看“设备管理器”(系统属性中)中有没有带黄色或红色“!”的设备选项,如果有,表明硬件设备有冲突,可以先删除该设备,然后进行刷新或“新硬件检测”,按照安装向导重新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或进行必要的驱动程序升级,以解决系统的冲突问题。如果“设备管理器”各项列表正常,就可以放心了。
3.如果磁盘显示的容量有问题,就运行“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修复一些磁盘错误;如果系统正常运行日益减慢,就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在运行中输入“defrag”或在系统工具中启动运行)来整理硬盘因读写产生的各类临时文件、无效文件等。不过此工具的速度需要你有较强的忍受力,所以小虾建议用Vopt整理,整理速度来得快,效果也不错。
4.使用魔法兔子等软件对日渐庞大的注册表进行“清洗”。当然,事先一定要备份好注册表,这是由于注册表是Windows对程序进行管理的“账本”,如果你对兔子不放心的话,可以在桌面上点击“开始”/“运行”/“regedit”,接着首先点击“导出注册表文件”,随后再点击“引入注册表文件”。因为在“导出”时系统会将注册表多余的内容删除,所以这一进一出,注册表就会苗条点。
5.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信息”,打开“系统信息”窗口,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注册表检查程序”(或在运行中输入“scanreg”),检查注册表文件正误(如果出错且无法自动修复,请用备份恢复);接着运行“工具”/“系统文件检查器”(或在运行中输入“sfc”),来核对Windows系统文件的完整性。
三、季季保养
1. 工具准备
a.梅花螺丝刀(顾名思义,下螺丝的了,如机箱螺丝,电源螺丝,显卡螺丝等)
b.小毛刷(小是小,作用大,除尘必用)
c.酒精加棉花(把适量的酒精沾在棉花上,对清除板卡上的氧化层有奇效)
d.镜头纸,吹气球(除尘),回形针???
2. 身体准备
把手放在自来水管或墙上,清除身上所带的静电,呵呵,静电和灰尘可是电脑的两大“全职杀手”哦,所以先来除尘。
3. 切断电源,将主机与外设之间的连线拔掉,用梅花螺丝刀打开机箱面板,取下电源。这时,你会看到在板卡上积落着灰尘,用吹气球去吹吹看,特别是面板进风口的附近和电源盒(排风口)的附近,以及板卡的插接部位,更要用心吹,如果有小型风扇的话,除尘效果就更好了。
4.将电源“分尸”,打开“内胀”你会看到黑黑的电源风扇,不要犹豫,这就是电源里里灰尘的大本营,用吹气球和棉纸仔细的清扫干净后装上。
5.将回形针展开,插入光驱前面板上的应急弹出孔,稍稍用力,光驱托盘就打开了。用镜头纸将所及之处轻轻擦拭干净,注意不要探到光驱里面去,而且,千万不要使用诸如影碟机机上的“清洁盘”来清洁光驱,除非你有对光驱升级的打算,嘿嘿。
6.下开软驱,用吹气球清除软驱中的灰尘。
7.拆下内存和显卡,检查金手指部分是否干净,如果不干净,可用酒精对其进行清洁。清洁完后,再装回原来的插槽,但要注意位置是否准确、与插槽接触是否良好。
8.用镜头纸将显示器屏幕擦拭干净,如果显示器太脏了,就用镜头纸蘸上少许的清水(千万不能用酒精或其他清洁剂)由内圈向外圈进行清洁。
9.将鼠标的后盖拆开,取出小球,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并清除鼠标内部滑杆积蓄的灰尘,然后复原。
10.用吹气球将键盘键位之间的灰尘清理干净并用棉花粘适量酒精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平时保持,可经常进行清洗消毒
6. 关于电脑硬件的清洗,用些什么工具, 多长时间清理一次合适
一点也不要奇怪,在PC内部很快就会充满灰尘。在下一页给出的图片是一副系统"以前"的照片,而这个照片中的系统仅在六个月前才清理过。污垢降低了气流通过机箱的速度,使得机箱内部的温度大增,甚至可能会使得某些组件过早被破坏。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引起火灾。
PC 清理工具箱
在开始拆卸PC进行清理之前,要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具。当然,使用一些常用的普通工具也可以实现最基本的清理,但是如果真的想要把清理工作做好,还是值得为一些清理工具进行投资的。购买一些工具会使得你的工作更容易。我们建议你不要去购买那些价格便宜的"一体化"PC清理工具,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些工具箱中并没有多少真正有用的工具。
迷你真空吸尘器
小型的手持式电池动力的真空吸尘器大约需要5英镑,但是它的吸力并不大--大吸力的是为汽车专门设计的。另外,不要忘了购买一个防尘面具,因为在你的系统中还是有很多令人讨厌的灰尘的。
毛刷
对于清扫系统中的污垢来说,一个小型的用于刷油漆的毛刷是非常好用的,从当地的DIY商店中购买一个12mm 或者25mm的乳剂毛刷就可以。对于清洗键盘来说,一个扁平的糕饼刷也是非常有用的。
清洗布
旧的棉麻毛巾是非常理想的工具,尽量避免使用人造化纤制品,因为这些东西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吹风拂尘器
可能这是需要你购买的最有用的东西了。他们都是一些简单的用于压缩空气的盒子,你可以用它们来吹走灰尘。他们大小各异,并且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有一个延长管,用于清理那些难以接近的区域。
清洗液
避免使用可溶解的、泡沫型清洗液以及其他可能类似的东西,它们的价格很昂贵,并且它们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对于清洗塑料和金属器件等物品来说,一个用温水打湿的棉布以及一点肥皂粉或者中性的清洁剂是最好的选择。
磁盘清洗工具箱
对你来说,软盘驱动器清洗器以及CD 光碟清洗器都是必备的,这些设备除了可以在外部用一块干布进行清洁外无法使用其他的方法对其内部进行清洁。
其他工具
另外需要挑选一些十字螺丝刀,而且可能还需要一套珠宝商专用的螺丝刀。针头钳以及微型的高精密模型钳(用于线缆连接)也需要时刻放在手边备用。如果可能的话,不要使用带有磁性的螺丝刀。最后,不要忘了将所有的螺丝刀和回形针都放入到一个盒子中,使用几个塑料口杯并在上面贴上标签。你还需要对小的扎线带进行分类,以便能够替换那些需要去掉的扎线带。
系统单元和主板
在开始清理之前还是应该完全断开PC上所有的电源线,并且拔下所有的辅助线缆,虽然这不需要提醒,但是如果系统刚刚运行结束,还是需要让其大约有一个小时的冷却时间。
在厨房的工作台上整理出一个干净的工作区,当然也可以在任何你喜欢的地方。但是不要使用有复杂图案的桌布,否则的话你有可能找不到卸下来的另外半个螺丝。如果你原来从来没有看到过PC的内部结构,在开始工作之前,最好花上一段时间来熟悉机箱内所有的东西。如果你对于机箱内所有的器件没有任何头绪的话,最好将机箱盖上并且找一个比较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来帮助你。
最好是从外到里进行清洗,所以在打开机箱之前,用吸尘器好好打扫一番并且用一块湿布在外面好好擦一擦。
不要使用砂纸或者溶剂。去掉相关的面板(如果明显的标明了如何去掉的话),并将其放在一侧,以便能够单独进行清洗。
虽然不用移动任何组件你也可以进行很多有用的清理工作,但是要想进行彻底的清理,最好还是要拆卸整个系统。最英明的做法是将所有的内部组件、线缆以及连接器的位置以一个图表的方式记录下来,如果不是自己安装的机器或者你没有仔细熟悉内部器件的话,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拆卸所有组件之前,最好使用吹风拂尘器将机箱内部的拂尘尽可能的清理一下。不要试图在PC机箱内部用湿布或者任何液体,你将会后悔的。拂尘被清理之后,检查一下所有的组件以确定从何处下手。
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冷却风扇以及系统底盘上的散热设备、CPU、图形卡以及电源。最好的清理风扇的方法是使用一个粗糙的硬糕饼刷或者小的乳剂毛刷。将刷子上的毛扎入风扇中并且轻轻的转动叶片,让刷子轻轻清理风扇的叶片。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吹风拂尘器则不适于完成这项工作。不要试图拆开风扇,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如果风扇的轴承看起来好像粘住了或者已经损坏,那买一个风扇将这个有问题的风扇换下来,因为试图修理他们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能够将底盘上的风扇从底盘上卸下来的话,它的清理工作最简单。但是CPU和图形卡的风扇通常则不容易从下面的散热设备上卸下来。你只能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清理工作。要记住你卸下来的所有风扇的方向(通常在他们的外包装上都有箭头指示旋转方向以及气流方向)。
我们建议不要拆卸电源,但是电源上的风扇确实很脏。使用毛刷从外面进行清理(通常会有一个风扇保护装置,但是你可以卸下这个装置以便于更好的清理),然后使用空气拂尘器从空气进入一侧吹向整个程序存储单元(PSU)就可以从内部去掉灰尘(在程序存储单元中的灰尘和绒毛真的具有一定的火灾风险)。
使用空气拂尘器或者一个长的软刷可以很好的清理散热设备。如果你卸下了散热设备/风扇结合体的话,记住在替换这些设备之前在散热设备的基座上涂上一些热的润滑油。
不要试图卸下图形卡或者芯片(以及一些CPU)上的散热设备,通常情况下他们焊接在一起,因此可能会不可避免的损坏卡或者主板。如果无法轻轻的取下来的话,让它去吧。
内插的附加卡应该拆卸下来并且需要清理卡上的灰尘--如果在金色的接触边缘上有任何腐蚀标记或者有污垢的话,可以用干净的白橡皮轻轻的摩擦进行清理。对于内存模块来说这个方法也适用。另外,不要忘了用空气拂尘器清洗卡上的外部I/O端口。
除了空气拂尘器以外,清理主板时不要试图使用其他任何工具(即使是轻轻的擦拭也可能会弯曲或者损害组件)。DVD/CD 以及软驱还是值得拆卸下来进行外部清理,但是除了使用合适的专门清理磁盘的工具--这些东西并不昂贵,不要使用清洗液对其内部进行清理。既然你已经将驱动器拿出来,那就除去驱动器仓内部以及外围的灰尘吧。
并且要考虑更换标准的EIDE内接排线,这样有助于改进PC内部的气流而且可以让其内部更为整洁。一旦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在按照一开始你所画的图表重新安装所有组件之前,再将机箱内部好好清理一下。
键盘和鼠标
对于这些你可能洒在PC上的脏东西--咖啡、饼干、巧克力、三明治、软饮料或者其他更脏的东西来说,键盘直接处于被破坏的最前沿。粘住或者死键常常是键盘出错的第一征兆。
幸运的是,键盘的清理工作相当简单。有很多种结构不同的键盘,所以我们按照最常用的键盘结构来解释。首先要记住的是键盘也是一个电子产品,它不喜欢液体。
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将键盘浸入水中然后将其烘干的故事(它将无法工作)。如果你不慎将咖啡或者其他液体撒到了键盘上,你最好还是买一个新键盘--如果它没有损坏主板的话你就为之感到庆幸吧。
谢天谢地,表面的污垢很容易就可以去掉。首先,使用硬的窄刷将键之间的拂尘去掉--微型的吸尘器或者空气拂尘器就可以清理这些拂尘碎片。用半湿的布来轻轻擦洗键帽。通常情况下,这两步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对于某个键不起作用的键盘,在进行更多的操作之前做好牺牲键盘的准备。取下键盘上所有的螺丝,并且轻轻撬开键盘,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此时你就会很清晰的看到键盘的构造:一边位于键下面凹下去的橡皮隔膜板,这些橡皮隔膜板搁置在塑料电路板上,另外一部分是固定在每个键下面的橡皮帽。
然而,键盘的种类繁多,从简单键盘到复杂的无法想象的键盘,无所不包。通常说来,键盘越陈旧,其结构就越复杂。
将键盘拆开的唯一真正好处在于:在清理键盘的时候降低了电子器件受潮的可能(只要你将其上面全部烘干即可)。然而,除非你自己非常的勇敢,否则不要卸下所有的键帽。他们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更换他们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在下面带有支撑合叶的大键,并且你有可能会破坏某个键。
对于键盘来说,使用小的硬刷子以及一些潮湿的棉签你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于球状鼠标,卸下来并洗一洗小球,然后再清理空洞中的小滚筒--潮湿的棉签通常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另外,用湿布清理一下鼠标底部的塑料摩擦表面(这个地方很快就会积累脏东西)。对于光电鼠标,不要清洗用于摩擦的衬垫(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你去维护)。
最后要提及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没有介绍如何清理外围设备如监视器以及打印机等,因为这些设备在用户手册中通常都有特定的清理说明,你只需要严格按照他们的说明就可以实现清理工作。特别的,一般情况下,监视器屏幕可能都会有一层不同的防静电或者防辐射的涂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用家用的玻璃清洗产品来清理。通常说来,一块潮湿的清洗布就足够了。
相似的,对于这些设备的外表面来说,干净的干布是你最好的朋友。到目前为止,你的计算机应该相当干净、声音很小、散热性能好。举例说来,在这副照片中显示的PC在空转时的CPU温度为46-48 摄氏度,系统温度为30度。在清理之后这些参数各自降低到40-42度以及26-27。每两个或者三个月进行一次定期的检查和清理将会延长你的PC的寿命,而且从长远来看可以为你节约费用。
7. 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一,定期开机,特别是潮湿的季节里,否则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经常用的电脑反而不容易坏。但如果家居周围没有避雷针,在打雷时不要开电脑,并且将所有的插头拔下。
二,夏天时注意散热,避免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长时间用电脑,冬天注意防冻,电脑其实也怕冷的。
三,不用电脑时,要用透气而又遮盖性强的布将显示器、机箱、键盘盖起来,能很好的防止灰尘进入电脑。
四,尽量不要频繁开关机,暂时不用时,干脆用屏幕保护或休眠。电脑在使用时不要搬动机箱,不要让电脑受到震动,也不要在开机状态下带电拔插所有的硬件设备,当然使用USB设备除外。
五,使用带过载保护和三个插脚的电源插座,能有效的减少静电,若手能感到静电,用一跟漆包线(就是外面是塑料,里面是铜丝的那种),一头缠绕在机箱后面板上,可缠绕在风扇出风口,另一头最好缠绕在自来水管上,如无法碰到自来水管,就近找吧,只要是金属物体能同大地(土壤)接触的就行。
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尽量减少装、卸软件的次数。
七,遵循严格的开关机顺序,应先开外设,如显示器、音箱、打印机、扫描仪等,最后再开机箱电源。反之关机应先关闭机箱电源。(目前大多数电脑的系统都是能自动关闭机箱电源的)
八,显示器周围不要放置音箱,会有磁干扰。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亮度越暗越好,但以眼睛舒适为佳。
九,电脑周围不要放置水或流质性的东西,避免不慎碰翻流入引起麻烦。
十,机箱后面众多的线应理顺,不要互相缠绕在一起,最好用塑料箍或橡皮筋捆紧,这样做的好处是,干净不积灰,线路容易找,万一家里有小动物能避免被破坏。
十一,每过半年,对电脑进行一次大扫除,彻底清除内部的污垢和灰尘,尤其是机箱,但要在有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对硬件不熟悉,还是少碰为妙。
十二,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不要通宵达旦的玩电脑,对电脑的使用寿命不利,而对于身体的伤害则更大,显示器、机箱、鼠标和键盘都是有辐射的,键盘上的辐射量实际上更大。
13、天天保养
1. 保证安置电脑的房间干燥清洁。清洁是最重要的,保持电脑清洁可以有效防止“职业杀手”——灰尘对电脑的破坏。当然,清洁的范围越大越好,显示器、音箱、主机的周边清洁也要保持好,因为这些东西对空气中的粉尘有很强的吸引力。而诸如显示器之内的东东,一旦内部灰尘日积月累,再加上房间比较潮湿的话,难免不出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显示器内部短路,损坏显示器。
2. 了解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如开关机顺序,开机时“先外设(显示器,打印机)后主机”,关机时“先主机后外设”。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说通过“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不就行了?不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软关机,但是,如果软关机失败了呢(这种事情你迟早会碰上的)?这时候,你怎么办,如果你先关外设,再关主机,那就可能使系统在下次启动时无法识别相关硬件,或者丢失已装载设备驱动程序,从而使系统受到不必要的破坏。
3. 安全第一,查杀病毒先行。在使用软盘或光盘前,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来查查毒,并注意随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经常上网的朋友一定要安装病毒防火墙,并最好设置每天定时杀毒。同时,学会用Ghost备份系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旦系统遭病毒破坏,就用Ghost来快速恢复备份时的系统。
4. 硬盘保养。一般正品硬盘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有些水货硬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对此,如果阁下的电脑由于种种原因时常断电或非正常重启,那就到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磁盘的错误,尽量避免坏道的产生。同时,给自己的机器配个好点的电源。当然,由于病毒等种种原因,小虾建议你最好给你的硬盘备份好分区表,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减小数据的损失。
14、月月保养
1. 隔绝病毒侵害:用启动盘启动机器,拿尽量新一点版本的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病毒扫描,对于诸如CIH之流的恶性病毒,更要小心再小心(变种太多,防不胜防)最好装个CIH的免疫程序。并且,检查日常重要的数据有无备份,小虾建议你在平时最好把数据备份在C盘以外的驱动器,病毒一般都是格C盘的嘛。
2. 查看“设备管理器”(系统属性中)中有没有带黄色或红色“!”的设备选项,如果有,表明硬件设备有冲突,可以先删除该设备,然后进行刷新或“新硬件检测”,按照安装向导重新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或进行必要的驱动程序升级,以解决系统的冲突问题。如果“设备管理器”各项列表正常,就可以放心了。
3. 如果磁盘显示的容量有问题,就运行“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修复一些磁盘错误;如果系统正常运行日益减慢,就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在运行中输入“defrag”或在系统工具中启动运行)来整理硬盘因读写产生的各类临时文件、无效文件等。不过此工具的速度需要你有较强的忍受力,所以小虾建议用Vopt整理,整理速度来得快,效果也不错。
4. 使用魔法兔子等软件对日渐庞大的注册表进行“清洗”。当然,事先一定要备份好注册表,这是由于注册表是Windows对程序进行管理的“账本”,如果你对兔子不放心的话,可以在桌面上点击“开始”/“运行”/“regedit”,接着首先点击“导出注册表文件”,随后再点击“引入注册表文件”。因为在“导出”时系统会将注册表多余的内容删除,所以这一进一出,注册表就会苗条点。
5. 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信息”,打开“系统信息”窗口,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注册表检查程序”(或在运行中输入“scanreg”),检查注册表文件正误(如果出错且无法自动修复,请用备份恢复);接着运行“工具”/“系统文件检查器”(或在运行中输入“sfc”),来核对Windows系统文件的完整性。
15、季季保养
1. 工具准备
a. 梅花螺丝刀(顾名思义,下螺丝的了,如机箱螺丝,电源螺丝,显卡螺丝等)
b. 小毛刷(小是小,作用大,除尘必用)
c. 酒精加棉花(把适量的酒精沾在棉花上,对清除板卡上的氧化层有奇效)
d. 镜头纸,吹气球(除尘),回形针
2. 身体准备
把手放在自来水管或墙上,清除身上所带的静电,呵呵,静电和灰尘可是电脑的两大“全职杀手”哦,所以先来除尘。
3. 切断电源,将主机与外设之间的连线拔掉,用梅花螺丝刀打开机箱面板,取下电源。这时,你会看到在板卡上积落着灰尘,用吹气球去吹吹看,特别是面板进风口的附近和电源盒(排风口)的附近,以及板卡的插接部位,更要用心吹,如果有小型风扇的话,除尘效果就更好了。
4. 将电源“分尸”,打开“内胀”你会看到黑黑的电源风扇,不要犹豫,这就是电源里里灰尘的大本营,用吹气球和棉纸仔细的清扫干净后装上。
5. 将回形针展开,插入光驱前面板上的应急弹出孔,稍稍用力,光驱托盘就打开了。用镜头纸将所及之处轻轻擦拭干净,注意不要探到光驱里面去,而且,千万不要使用诸如影碟机机上的“清洁盘”来清洁光驱,除非你有对光驱升级的打算,嘿嘿。
6. 下开软驱,用吹气球清除软驱中的灰尘。
7. 拆下内存和显卡,检查金手指部分是否干净,如果不干净,可用酒精对其进行清洁。清洁完后,再装回原来的插槽,但要注意位置是否准确、与插槽接触是否良好。
8. 用镜头纸将显示器屏幕擦拭干净,如果显示器太脏了,就用镜头纸蘸上少许的清水(千万不能用酒精或其他清洁剂)由内圈向外圈进行清洁。
9. 将鼠标的后盖拆开,取出小球,用清水洗干净,晾干,并清除鼠标内部滑杆积蓄的灰尘,然后复原。
10. 用吹气球将键盘键位之间的灰尘清理干净并用棉花粘适量酒精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平时保持,可经常进行清洗消毒。
8. 有什么使用电脑的技巧或者保护电脑硬件的习惯
有很多可以让你使用电脑更轻松更安全的小技巧。但是,很多方式比较适合专业人士,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些常用的、便捷实用的技巧有以下:
1、系统要注意清理垃圾,可以使用一些安全软件或者安全管家一类的软件,清理软件垃圾或者不必要的信息。一般建议1个月左右一次。
2、对于硬盘来说,我们长期反复的读写内容,也会对硬盘造成伤害,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磁盘碎片清理,能有效的保护硬盘,也能解决一小部分因硬盘数据碎片导致的卡顿问题。一般建议3个月左右清理一次。如果经常下载或删除软件或电影,建议1个月清理一次。
3、不论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其实很多故障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散热不良导致的,而灰尘是一部分散热不良的原因。建议台式电脑可以半年至1年左右,做一次清理灰尘,是清理机箱内部灰尘,如果没过保修期可以拿到维修站进行申请清理。如果是笔记本建议从新机使用2年以后开始,每年清理一次。
9. 电脑维护有哪些小常识
第一部曲:日常软硬件维护
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将家里的桌子擦干净一样,电脑也需要你每天对它略施“温存”,并且要养成“习惯”:
习惯一:保持安置电脑的房间干燥和清洁,尤其是电脑工作台要每天(或两三天,视房间的清洁程度而定)除尘。要知道,显示器是一个极强的“吸尘器”。笔者就遇到过因为环境不良,显示器内部灰尘厚积,天气转潮时,导致线路板短路打火损坏显示器的事故。
习惯二:正确开机(先外设,后主机)和关机断电。其实这本不应该算是“保养”的内容。但是很多用户对此总不以为然,甚至错误地认为现在的电脑连软关机都有了,还要“老生常谈”。但是这绝对是有必要的:“先外设、后主机”的顺序如果搞反了,就有可能使系统无法识别相关硬件,或者无法装载设备驱动程序。
习惯三:使用不“保险”的软盘或光盘前,一定要先查毒;安装或使用后也要再查一遍毒,因为一些杀毒软件对压缩文件里的病毒无能为力。
习惯四:系统非正常退出或意外断电后,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错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硬盘的某些簇链接会丢失,给系统造成潜在的危险,如不及时修复,会导致某些程序紊乱,甚至危及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二部曲:每月软件系统维护
其实电脑的维护周期不一定非得按月来做,如果短时间内电脑的使用很频繁,常有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也应该进行这类维护。下面请跟我来:
第一步:用干净的系统盘启动机器,选择新版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检测,确保在没有病毒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重新启动机器,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看有没有带黄色“!”或是红色“�”的设备选项,如果有,说明硬件设备有冲突,可以先删除该设备,然后进行“新硬件检测”,按照安装向导重新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或进行必要的驱动程序升级,以解决系统的冲突问题。如果“设备管理器”各项列表正常,或者问题已经解决,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打开“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程序”,搜集硬盘中的各类临时文件、中间文件、衍生文件以及无效文件,此工具比较保守,用户尽可大胆地将这类文件彻底删除。一般来说,每个硬盘分区的剩余空间不应小于该分区容量的15%,对于C盘则越大越好!
第四步:使用CleanSwap或类似的工具软件对Windows的dll动态链接库进行扫描,删除多余无用的库文件。这类软件大都提供恢复功能,若无十分把握,建议不要轻易进行彻底删除,可以“留用查看、以观后效”。
第五步:使用RegClean或类似工具对日渐庞大的注册表进行“减肥”。当然,事先一定要做好备份,以防不测。鉴于注册表是Windows的“命根子”,对不太熟悉它的用户倒也有个较简单的“减肥”措施:在桌面上点击“开始/运行”打开注册表编辑器(c:\windows\reg-edit.exe),首先点击“导出注册表文件”,随后再点击“引入注册表文件”。因为在“导出”时系统会将注册表多余的内容删除,所以这一进一出,注册表就会“瘦”许多,效果虽然不如专用工具,但也差强人意了。
第六步:运行“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工具/注册表/检查程序”,确保注册表文件正确无误(如果出错且无法自动修复,请用备份恢复);接着运行“工具/系统文件检查器”,确保Windows系统文件的完整性。
第七步:运行“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扫描程序”,修复错误、交叉链接等磁盘错误;运行“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最好选定“重新安排程序文件以使程序启动得更快”选项,虽然花的时间长一些,但也是值得的。
第八步:重新启动机器,注意观察运行速度是否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稳定性得以进一步加强,在下个月里,你的工作、学习、娱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第三部曲:每半年硬件系统维护
特别提示:对于部分品牌家用电脑,不得随意拆封机箱,请勿违规。
要进行硬件维护,家庭用户不可能拥有专业工具,其实专业工具也没什么,我们用以下工具就可将其轻松搞定:十字螺丝刀、镜头拭纸、吹气球(皮老虎)、回形针、一架小型台扇。
第一步:切断电源,将主机与外设之间的连线拔掉,用十字螺丝刀打开机箱,将电源盒拆下。你会看到在板卡上积落着灰尘,用吹气球或者皮老虎细心地吹拭,特别是面板进风口的附近和电源盒(排风口)的附近,以及板卡的插接部位,同时应用台扇吹风,以便将被吹气球吹起来的灰尘和机箱内壁上的灰尘带走。
第二步:将电源盒拆开,电脑的排风主要靠电源风扇,因此电源盒里积落的灰尘最多,用吹气球仔细清扫干净后装上。
第三步:将回形针展开,插入光驱前面板上的应急弹出孔,稍稍用力,光驱托盘就打开了。用镜头拭纸将所及之处轻轻擦拭干净,注意不要探到光驱里面去,也不要使用影碟机机上的“清洁盘”进行清洁(对于一般用户,不要擅自将光驱拆开。如有必要,请参考电脑报刊中有关光驱拆解的文章。
第四步:用吹气球清除软驱中的灰尘。
第五步:如果要拆卸板卡,再安装时要注意位置是否准确、插槽是否插牢、连线是否正确等等。
第六步:用镜头拭纸将显示器屏幕擦拭干净。
第七步:将鼠标的后盖拆开,取出小球,用清水洗干净,晾干。
第八步:用吹气球将键盘键位之间的灰尘清理干净。
10. 电脑硬件维护:长时间不用 清擦哪些部位 另:风扇吼声比以前大很多 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谢谢指教
机器长时间不用,要维护时需要把内存条上的灰尘用毛刷清除,也可以用大功率的吹风机吹(不要开热源),把显卡和处理器的风扇积尘也清除,再有,你所说的风扇声音大,你可以把风扇中间的标签稍微揭开一点,露出轴承,然后在里面滴一点机油,最好稍微粘稠一点的,不要太粘稠也不要太稀了,然后再把标签贴好,就可以了!电源风扇和显卡(如果有风扇的那种)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