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焊缝熔深大小如何确定
焊缝熔深与 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有关,焊接电流增大,熔深相应增加,焊接电压减小,熔深相应增加,焊接速度增加,熔深相应增加,当然这些都是一个相对值。
『贰』 超声波探伤仪怎么使用如何操作
超声波探伤仪在焊缝探伤中怎么用?
1、探测面的修整:应清除焊接工作表面飞溅物、氧化皮、凹坑及锈蚀等,光洁度一般低于▽4。焊缝两侧探伤面的修整宽度一般为大于等于2KT+50mm,(K:探头K值,T:工件厚度)。一般的根据焊件母材选择K值为2.5探头。例如:待测工件母材厚度为10mm,那么就应在焊缝两侧各修磨100mm。
2、耦合剂的选择应考虑到粘度、流动性、附着力、对工件表面无腐蚀、易清洗,而且经济,综合以上因素选择浆糊作为耦合剂。
3、由于母材厚度较薄因此探测方向采用单面双侧进行。
4、由于板厚小于20mm所以采用水平定位法来调节仪器的扫描速度。
5、在探伤操作过程中采用粗探伤和精探伤。为了大概了解缺陷的有无和分布状态、定量、定位就是精探伤。使用锯齿形扫查、左右扫查、前后扫查、转角扫查、环绕扫查等几种扫查方式以便于发现各种不同的缺陷并且判断缺陷性质。
6、对探测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内部缺陷对其进行评定分析。焊接对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规定,来评判该焊否合格。如果发现有超标缺陷,向车间下达整改通知书,令其整改后进行复验直至合格。
『叁』 测量焊接熔深的深度如何测量
我们角焊缝熔深一般就是用金相,测量的。
『肆』 焊接里面的熔深熔宽怎么测量
熔深和熔宽需要将焊缝切开,然后做宏观金相才可以看清焊缝的形态。
熔深分角焊缝熔深和对接熔深,角焊缝的熔深看根部的融合情况,测量熔池融入母材的深度,对接的就是看根部焊缝与顶部母材平面的距离了。
熔宽就是焊缝宽度。
『伍』 无损检测中的超声波检测缺陷怎么计算他的深度一次波和二次波怎么分辨
1 单个气孔波形:可以用直探头检验,当围绕最大波高略微移动探头时,由于气孔表面光滑,多呈现球形,所以波形通常为水平不变,波高不变.
2 单个夹杂:可以用直探头检验,当围绕最大波高略微移动探头时,水平不变,波高稍稍变小.
3 裂纹:种类比较多,如单条,一般为厚度方向,直探头检查时当量很小很难看出.当用斜探头
可以测出厚度方向的宽度,宽度有变化,波高变化明显.围绕缺陷旋转斜探头,裂纹延长方向
波高基本看不到.焊缝中与条形夹杂有些相似,条形夹杂用单直探头波高还是比较明显的.同
时斜探头检测时,条形夹杂宽度在厚度方向变化不大,长度方向末端波高变化比裂纹小.
如多条,比如炸开形状的裂纹,常出现大缺陷的补焊处.缺陷用直探头就能分辨,缺陷波高明
显,占宽大,底波衰减厉害有时候无底波.和缩孔波形相似,但中心移动探头波高高度变化比
缩孔大,一般缩孔位置为中间和热结处,而多条裂纹则位置不固定,由于应力原因多不在工件
中间.
4 未融合:位置出现在母材与焊材的熔合线上,同时由于斜探头角度的原因,熔合线两侧波高明显不同.
5 未焊透:和焊接坡口有关,检测时通过深度来判断,此缺陷出现在坡口狭窄处,同时两侧波高相差不明显.
以上浅见,不能绝对,仅供参考.探伤总有确定不准的时候,当无法确认种类,建议按严重的种类评定,宁枉勿纵.
『陆』 超声波检测遇到的问题
12mm深度的波应该是中间允许未焊透部位的反射波,17mm深的波可能是深度12mm的变形波(入射纵波,反射出横波,其深度大概是1.4倍)。
『柒』 超声波无损检测如何测角焊缝熔深
稳定回波最远处就是熔深吧
『捌』 超声波焊接 熔深 可以调吗
可以通过合理的调节电弧电压来控制熔深,电压越大,熔深越浅,焊缝宽度越宽。反之熔深大,宽度窄。
『玖』 焊接熔深怎么检测
穿孔等离子弧焊的熔深检测
小孔型等离子弧焊具有热输入能量集中,焊缝深宽比大,焊接效率高以及可以在中厚管、板材料焊接时实现一次焊透,单面焊双面成形等特点。
但小孔的不稳定使等离子弧焊不能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大大限制了等离子弧焊的广泛应用。在等离子弧熔透控制、小孔控制方面,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先后提出了多种小孔行为的检测方法,如尾焰电压、电弧弧光强度、声音信号、熔池图像信号、多传感信息融合等;
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些方法仅能提供小孔是否穿透的信息,而不能够或不能很清晰、很准确地反映熔池熔深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简单、实用、可靠且低成本的等离子弧熔透控制传感器,成为等离子弧熔透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9)超声波探测焊缝溶深怎么看扩展阅读
检测标准
为了避免在过程中对这种情况出现误判,在焊透的判断过程中应预设一定的判断裕量。
根据实际情况取工件厚度的8%,即焊缝熔深的监测值不小于工件厚度的1.08倍时,认为工件是完全焊透的,否则认为工件未焊透。
实验结果证明,在工件焊透状况判断过程中考虑一定的判断裕量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焊缝熔深监测值和实验测量值的比较表明,工件未焊透时,焊缝熔深的监测值和实验测量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监测误差一般不超过12%;
而工件完全焊透后,焊缝熔深的监测值明显大于工件厚度。
在工件是否焊透的判断中,通过预设工件厚度的8%为判断裕量提高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在工件刚刚焊透对焊缝背面不连续成形出现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