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规冷水机制冷量计算方法是什么
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20kw就可以勒计算方式:
1、体积(升)×升温度数÷升温时候(分)×60÷0.86(系数)=(w)
2、体积(吨或立方米)×升温度数÷升温时候(时)÷0.86(系数)=(kw)
数据带冷水机制冷量的计算方式,冷水机制冷原理就可以计算出来:
4小时10000l×(15-7)÷4h÷0.86=23255w=23.255kw
5小时10吨×(15-7)÷5h÷0.86=18.604kw
(1)氨制冷循环的质量流量怎么算扩展阅读:
选用工业冷水机和小型冷水机的方法:
其实很简单有一个选型公式:
制冷量=冷冻水流量*4.187*温差*系数
1、冷冻水流量指机器的工作时所需冷水流量,单位需换算为升/秒;
2、温差指机器进出水之间的温差;
3、4.187为定量(水的比热容);
4、选择风冷式冷水机时需乘系数1.3,选择水冷式冷水机则乘系数1.1。
5、根据计算的制冷量选择相应的机器型号。
一般习惯对冷水机要配多大的习惯用P来计算,但最主要的是知道额定制冷量,一般风冷的9.07KW的样子的话选择用3P的机器,依此类推。所以工业冷水机的选用最重要的是求出额定制冷量。
Ⅱ 已知压缩机排气量与制冷剂类型,如何计算其在一定工况下的制冷量
通过(热力计算)公式,就能算出某种制冷剂在一定工况下的制冷量。
Ⅲ 制冷剂流量 V=Q/(1.163∙∆T) ,中的1.163怎么得到的帮忙详细推导一下
看你所列出的计算公式,制冷剂流量应该是体积流量。Q/△T得出的质量流量,然后再除以制冷剂的密度1.163g/ml,就得出制冷剂的体积流量了。
Ⅳ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怎么确定
利用制冷剂的压焓图,在压焓图上标出各个状态点。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即为实际冷量除以蒸发器进出口制冷剂的比焓差。
Ⅳ 请问质量流量(kg/h)如何换算成流速(m/s)
质量流量(kg/h)可以换算成流速(m/s),流量=流速×管道内径×管道内径×π÷4。但必须要知道流道的截面积S,液体的密度ρ。
流量与管道断面及流速成正比,三者之间关系: Q=SV
其中 Q — 流量(m3/ h);
S — 截面面积(m2);
V — 流体平均速度(m / s)。
或将S拆分后,变成:Q =(πD2)/ 4 * v *3600 (m3/ h )
式中 Q — 流量(m3/ h);
D — 管道内径(m);
V — 流体平均速度(m / s)。
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关系为:Qm=ρQ
式中ρ——液体的密度(kg/m3,t/m3);
常温清水—ρ=1000kg/m3。
可以得到质量流量和流速的关系:Qm=ρ(πD2)/ 4 * v *3600 (m3/ h ) 。
注意:体积流量用Q表示,单位是:m3/s,m3/h,l/s等。质量流量用Qm表示,单位是:t/h,kg/s等。
根据上式Q =(πD2)/ 4 * v *3600 (m3/ h ),当流速一定时,其流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在施工中遇到管径替代时,应进行计算后方可代用。
例如二根DN50的管并不能取代一根DN100管,从公式得知DN100的管道流量是DN50管道流量的4倍,因此必须用4根DN50的管才能代用1根DN100的管,如此类推。
管道的流速不是任意设定的。从流体力学可知当管内介质流速越大则阻力越大。当流速越小时,虽然流动阻力小了,对于同样的流量所需要的管径却大了,造成设备成本的升高。
于是人们考虑到这两条因素取了一个合理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人们根据流量选择管径就是依靠经济流速计算得出的。
Ⅵ 大型氨制冷系统中所需要的制冷剂多少怎么计算出来的
制冷剂充注量初始值的确定
电冰箱制冷剂充注量取决于制冷系统管道内部容积大小即压缩机排气量大小、蒸发器大小、冷凝管长短及储液器大小等 。目前尚无一准确计算公式可借鉴,对于CFC-12制冷剂,可采用下述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 G—制冷剂的充注量(g);Ve—蒸发器等低压部分内容积之和(cm3);Vc—冷凝管等高压部分内容积之和(cm3)。
将上述算出的G再加30g作为试验电冰箱的初始制冷剂充注量。
或者与一台制冷量、有效容积相当的旧型号电冰箱进行比较,在旧型号电冰箱制冷剂充注量的基础上加30g作为试验电冰箱的初始制冷剂充注量。确定时需要考虑直冷、间冷电冰箱不同,往复式、旋转式压缩机不同,CFC-12、HFC-134a与HC-600a制冷剂不同等因素具体有所增减,如对HC-600a系统,以加10g为宜。
试验原理
本方法基于以下原理:先按上述方法确定试验电冰箱的初始充注量并充注制冷剂,置电冰箱于25℃环境温度下空箱不停机运行,待电冰箱运行达到平衡状态后,通过阀门每次减少5g制冷剂,而每次均要使电冰箱运行2小时以使电冰箱达到平衡状态,然后检测蒸发器入口、中部、出口、冷冻室、冷藏室、吸回管、冷凝器、压缩机表面温度及冰箱整机运行功率等参数,并列表进行比较。试验过程中,会有如图1所示情形出现,即制冷剂量按5g递减时,在蒸发器温度下降一个数值时,吸回管温度同时也上升一个数值。从某个充注量数值开始,会在连续30g的变动范围内,蒸发器的温度变化很小,而吸回管的温度变化也很小,此时冷冻室和冷藏室温度、压缩机表面温度及电冰箱整机运行功率均在合格范围内。而再减少5g制冷剂,则会出现蒸发器入口、中部和出口三个部位温度明显变化,而且三者从低到高依次排列。那么,该电冰箱的制冷剂充注量就在这30g内蒸发器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数值范围内,其最佳充注量数值的确定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制冷剂最佳充注量=MAX-5g-3g
其中 MAX—30g内蒸发器温度不变的最大充注量;5g—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3g—充注制冷剂时的机械误差。
如图1所示的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为155-5-3=146(g)
试验装置
本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每次放出制冷剂量由所放制冷剂气体排出量筒中水的容积来确定。如在25℃环境温度下,放出5g制冷剂CFC-12气体,则由状态方程PV=MRT/Pμ可以求出其所排出水的容积为
Ⅶ 如何确定制冷装置中每小时制冷剂液体的总循环量
如果是小型设备没这必要,查下压缩机的功率就大概了解了,要是大型设备可以在旋环管道液体流动的地方加装“液体流量计”可以测出分钟内的液体流量,但流量计的价格很高,一般不会考虑去测。
Ⅷ 我只想知道氨制冷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基本的排气温度是怎样算的,求公式
查资料,查出氨的比热容,压缩机的功率,流量,压缩机的机械能85%以热量的形式被氨气体带出去,可以大致算出温升多少,进口温度是蒸发温度,
Ⅸ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Q=W*C*ΔT
即:制冷量Kacl/h=物料重量*比热*温差(这里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换算)
例:1M³的水从20℃降到10℃
1M³=1000L=1000KG
Q=1000L*4.2*10℃/860Kcal/h(转换为KW)
Q=42000Kcal/h
Q=48.8KW
如果不确定物料的体积重要,如果是液体可以按水泵的流量来计算,公式:Q=L*ΔT*1.163
L是流量,计算时的单位是M³
,然后温差,1.163是行业内的缩略公式值。
如上所说,这二种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是可以应用到大多数的冷冻机选型计算中,但是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及应对不同的物料降温时,所需要把各种各样的因素考虑在内。
制冷量是指空调等制冷机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网络-制冷量
Ⅹ 空调质量流量怎么算
分辨空调匹数主要是以制冷量为依据,如23W表示23机,也就是2300W的制冷量,量属小一匹机。25W即2500W属正一匹机,大于25机、如26机就是大一匹机了。根据计量标准,1P=2326W,假如一台空调标注制冷量为7000W,那就是7000W÷2326W=3P,同样标注制冷量2500W÷2326W=1P。
1P:2300W-2500W
1.5P:3000W-3600W
1.25P:2600W-2800W
2P:4000W-5200W
2.5P:5800W-6200W 3P:6500W-72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