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制冷剂的作用
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应该叫车用冷媒。传统使用的是氟(R12),后来改为环保冷媒(134A),也有采用R404A和R407C的,其实这两种也是环保冷媒,但汽车的采用的大部分是134A环保冷媒。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的物理变化带走车内热量。在高压的情况下,冷媒形成液态,同时释放热量。当回流到膨胀阀位置时,受压力差影响,瞬间由液态变为气态,吸收大量热量,就像水变为蒸气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一样,所以吸收了蒸发箱周边的大量的热,被压缩机吸到气缸内进行压缩,再由气态变为液态,再次释放热量,流经冷凝器时利用风扇散热。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制冷循环。也是冷媒的作用。
Ⅱ 汽车空调常用的制冷剂主要有哪几种并写出各种制冷有哪些特点
总体来说,汽车空调制冷剂有两类,一类叫做CFC12(二氯二氟甲烷),也就是所谓的R12;另一类叫做HFC134a(1,1,1,2-四氟乙烷),也就是所谓的R134a。由于R12对环境不友好,所以世界各国基本都停止在车载空调上使用。
1987年,联合国的26个会员国签署了《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作出承诺,在未来停止使用R12作为空调制冷剂,并寻找新的替代品。
这个替代品,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R134a。按照承诺,我国自2002年起下线的新车,已不再使用R12空调系统,而采用更加环保但成本更高的R134a系统。
R134a最初是由杜邦公司研发而成的,它的最大优势是ODP值为零(ODP指对臭氧层的破坏潜力)。此外,R134a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与R12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其热传导性能也比R12好,可以减少制冷剂的用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R134a作为制冷剂,有50%以上被应用到了汽车空调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R134a的需求量还会相当大。
汽车空调制冷剂多久加一次?答案是:建议每两年进行检查,但这个并没有固定规律,因为一般情况下制冷剂是不会失效的,它只有可能发生泄露。
由于行车工况的复杂性,在各种震动下空调系统的管路可能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造成了制冷剂外泄。所以,到底多久加一次制冷剂,实际上没有固定说法。只能说,在正常损耗下,每隔两年进行检查、补加。
可以说,只要制冷剂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可能发生泄露。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整个循环下来,压缩机、蒸发箱、冷凝器、高压管、低压管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密封不严而导致制冷剂逃逸。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是不是制冷剂逃逸了呢?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检查漏油痕迹。在空调系统中,除了制冷剂外,还有一种冷冻油。冷冻油的作用是润滑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各个轴承,以及起到油封的作用。
在空调的循环中,部分冷冻油会跟制冷剂一起进入管道。如果发现某个部位有漏油迹象,那么也就存在制冷剂的泄露。
Ⅲ 汽车空调制冷过程怎么解释
(一)组成:: 汽车空调装置的制冷系统都是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件组成,并用管路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为了改善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保证制冷系统正常可靠地工作,在制冷系统中还设置一些辅助的部件,如排气缓冲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易熔塞、制冷剂观察视镜、蒸发压力调节阀、液体分离器、高低压力继电器、防霜继电器等。
(二)制冷原理
1 压缩过程:
压缩机将蒸发器低压侧(温度约为0℃、气压约为0.15MPa)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约70℃~80℃)、高压(约1.5MPa)的气态制冷剂,送往冷凝器冷却降温。
2冷凝过程:
送往冷凝器的过热气态制冷剂,在温度高与外部温度很多时,向外散热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被冷凝成中温,压力约为1.0Mpa~1.2Mpa的液态制冷剂。
3膨胀过程:
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使制冷剂流过空间体积增大,其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变成低温(约-5℃)、低压(约为0.15MPa)的湿蒸汽,以便进入蒸发器中迅速吸热蒸发。在膨胀过程同时进行流量控制,以便供给蒸发器所需的制冷剂,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3蒸发过程:
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变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经蒸发器不断吸热汽化转变成低温(约为0℃)、低压(约为0.15MPa)的气态制冷剂,吸收乘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蒸发器流出的气态制冷剂又被吸入压缩机,增压后泵入冷凝器冷凝,进行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将制冷剂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对乘室内空气进行制冷降温。
4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和原理
(1)压缩机:
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使系统内产生低压,二是把气态制冷剂从低压压缩至高压,并使其温度提高。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转换装置,其正常工作时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汽车空调常见压缩机的主要类型有:曲柄连杆式压缩机、斜盘式压缩机、摇盘式压缩机、旋叶式压缩机、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目前汽车常用压缩机类型有旋转斜盘式压缩机、旋叶式压缩机两种,其结构特点是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工作平稳、振动噪声小。
轴向活塞摇板式压缩机主要由缸体、前后缸盖、活塞、吸排气阀片、斜盘及摇板等组成。斜盘与压缩机轴制成一体,摇板经连杆与活塞连接。汽缸均匀地分布在刚体内部的圆周上。电磁离合器线圈固装在皮带盘内,当接通电原时,电磁离合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磁化铁心产生吸力,将衔铁吸附在皮带盘端面,经弹簧片、结合盘驱动压缩机轴旋转。当压缩机轴旋转时,斜盘驱动摇板轴向反复摇摆,从而带动活塞作轴向往复运动,驱动制冷剂流动,其工作原理如图3—3所示。
当切断电源时,电磁离合器线圈中电流消失,铁心吸力消失,衔铁在弹簧片作用下回位,压缩机停止工作,此时的压缩机皮带轮只是受发动机驱动而空转。
Ⅳ 汽车空调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分哪几个过程现在空调用的制冷剂是什么
您好
空调系统是由蒸发箱,冷凝器,干燥瓶跟管路,压缩机组成!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就是冷媒在空调系统内高低压之间进行转换!
压缩机打到高压,经过冷却降温通过膨胀阀节流,高压变低压从而吸收热量,带有周围热量,使温度降低,鼓风机将冷风吹出,低压的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
现在车型上采用的冷媒都是134a
希望能帮到您,祝您用车愉快!【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Ⅳ 汽车上的冷媒是什么
汽车空调制冷剂也叫汽车冷媒,汽车冷媒俗称雪种、冰种,分为环保的(134a)和非环保的(R12很少车型使用)。
工作原理:
压缩机将从蒸发器吸回的制冷剂进行加压,以提高制冷剂温度,并将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汽态制冷剂。
高温高压汽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由于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所以想环境散热,将制冷剂变为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
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出冷凝器后进入储液干燥器进行过滤及水分吸收,同时将一部分制冷剂储存在此处。
经过过滤的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行减压。此时的制冷剂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
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进入到蒸发器中。由于蒸发器中的空间突然间增大使得压力降低,制冷剂此时压力更低温度更低,由于远远低于环境温度,因此吸收环境温度使制冷剂汽化的同时将经过蒸发器外部的空气降温,通过鼓风机送入到汽车车厢中。
此时,空调制冷系统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制冷系统周而复始地使制冷剂如此循环下去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5)汽车流过冷凝器的是什么制冷剂扩展阅读:
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Ⅵ 汽车冷凝器是什么`
汽车冷凝器是空调的机件,作用是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散热降温,使其凝结为液态高压制冷剂。
Ⅶ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什么组成
1.压缩机: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持续吸入蒸发器中吸热汽化产生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冷媒蒸汽,排至冷凝器,为冷媒在冷凝器中持续凝结放热创造高压条件。同时,克服冷媒在制冷回路中的循环流动阻力。
2.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蒸汽所含热量释放给流过冷凝器的车外空气,并将冷媒蒸汽凝结成带一定过冷度的冷媒液体。冷凝器大多布置在车头散热水箱前,由冷却风扇和汽车行驶产生的迎风气流进行冷却。
3.储液干燥器:当制冷系统运行时,对液态冷媒进行过滤、干燥吸湿和临时储存。其上方常装有视液镜,用以观察所充冷媒是否足够以及流动是否正常(冷媒应无泡沫且平稳流动)。
4.膨胀阀:将来自储液干燥器的高压冷媒液体节流降压降温,形成低温低压的雾状冷媒,喷入蒸发器。喷入蒸发器的冷媒流量可根据蒸发器的出口冷媒蒸汽温度自动调整。
5.蒸发器:低温低压冷媒液体持续蒸发汽化,吸收流过蒸发器空气的热量,冷却车舱内的空气。蒸发器布置在车室内,通常由离心风机送风。
6.空调管路:由铝制硬管和橡胶软管扣压而成,连接制冷系统各部件。
7.冷媒:冷媒在蒸发器中的汽化吸收车舱内空气的热量,实现制冷,在冷凝器中的凝结向车外空气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