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铣削加工中铣刀、镗刀、钻头三种刀具各能达到的精度是
楼上回答的很详细了。
铣削加工就加工精度而言,对主轴刚性和主轴的跳动精度有比较大的关系;一般主轴的跳动精度要求要在3u以内;
铣刀加工而言。如果只是做平面的铣削;平面的精度和铣刀的尺寸,高低刃,你的机床主轴的精度有关;表面光洁度与你的进给,刀具齿数有关;
如果是壁或者孔的加工这个取决于你床台的精度,主轴刚性,精度,刀具尺寸精度。有关系‘
搪刀而岩,在主轴OK的情况下,粗搪的精度国内应该在可以在5丝以内;精搪的刀具国内的大多在1丝到2丝之间;国外的一般能在1丝以内;
钻头一般来说;如刀片式钻头,硬质合金钻头;孔的公差多少在IT9或者IT10;基本上也就是在0.1mm左右。不过这个也要月主轴刚性,还有你加工的孔的尺寸有关;
你要是有什么刀具上面的问题;可以联系我,随时为你解答;
联系网络HI;或者其他如QQ
❷ 铣刀在铣床加工中的状态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铣刀在加工中的状态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在理想状况下,铣刀直径应比工件宽度大,铣刀轴心线应该始终和工件中心线稍微离开一些距离。当刀具正对切削中心放置时,极易产生毛刺。切削刃进入切削和退出切削时径向切削力的方向将不断变化,机床主轴就可能振动并损坏,刀片可能碎裂而加工表面将十分粗糙,铣刀稍微偏离中心,切削力方向将不再波动——铣刀将会获得一种预载荷。我们可以把中心铣削比做在马路中心开车。
铣刀刀片每一次进入切削时,切削刃都要承受冲击载荷,载荷大小取决于切屑的横截面、工件材料和切削类型。切入切出时,切削刃和工件之间是否能正确咬合是一个重要方向。
当铣刀轴心线完全位于工件宽度外侧时,在切入时的冲击力是由刀片最外侧的刀尖承受的,这将意味着最初的冲击载荷由刀具最敏感的部位承受。铣刀最后也是以刀尖离开工件,也就是说刀片从开始切削到离开,切削力一直作用在最外侧的刀尖上,直到冲击力卸荷为止。当铣刀的中心线正好位于工件边缘线上时,当切屑厚度达到最大时刀片脱离切削,在切入切出时冲击载荷达到最大。当铣刀轴心线位于工件宽度之内时,切入时的最初冲击载荷沿切削刃由距离最敏感刀尖较远的部位承受,而且在退刀时刀片比较平稳的退出切削。
对于每一个刀片来说,当要退出切削时切削刃离开工件的方式是重要的。接近退刀时剩余的材料可能使刀片间隙多少有所减少。当切屑脱离工件时沿刀片前刀面将产生一个瞬时拉伸力并且在工件上常常产生毛刺。这个拉伸力在危险情况下危及切屑刃安全。所以在操作要时刻的关注铣刀的情况。
❸ 数控机床上铣刀5mm操作时最佳转速和进给速度是多少
刀具的转速与进给速度,要看加工什么材质的产品,比如铝件它的转速就要求很高;
钢件也要看材质的硬度来给,所以这些没有一定的转速,
并且一定这个还得看是什么类型的机器,高速机,加工中心,龙门,这些又不一样
❹ 铣削加工能达到什么样的精度标准
铣削新设备加工尺寸精度普通的可以到一个丝(0.01MM),而普通的铣削车床,比方说CA6140A,出厂精度为0.02mm。
铣削振动是因铣削加工断续的切削特点、铣削方式和工艺系统的刚性引起的,铣削振动直接影响铣削加工精度。铣削加工中引起振动的原因如下:
1、铣刀是多刃刀具,断续切入工件的加工表面,切削力不断变化,引起工艺系统周期性振动;
2、逆铣时铣刀在切入工件加工表面时有一段滑移距离,使得刀杆抬起,切入加工表面后刀杆又被拉下,引起周期性铣削振动;
3、铣床的主轴、工作台导轨、传动机构等存在间隙,能够引起铣削振动;
4、铣床夹具在铣削过程中因为刚性不足能引起铣削振动;
5、铣刀刀杆较长、铣刀直径或长度尺寸较大能引起铣削振动;
6、工件刚性不足,或定位、夹紧不当也能引起铣削振动。
针对产生铣削振动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控制和避免振动。尽可能选用刚性足够的工艺系统,如足够的机床功率、刚性好的夹具、合理的铣刀结构尺寸、合理的夹紧方式、夹紧力等;铣削操作前合理地调整机床各部位的间隙,加工中注意锁紧不使用的进给方向;合理选择刀具的切削角度和铣削用量等。
(4)机床铣刀加工到什么程度扩展阅读:
铣削加工的精度校准:
1、铣床X轴校正
稍微放松4根螺栓,但需确定4根螺栓仍存有部分的磨擦阻力,此时利用头部旋转螺栓调整左右角度。过程中须置百分表于主轴端面以测量工作台之正确位置。
2、铣床Y轴校正
稍微放松3根螺栓,但须确定3根螺栓不能太松,以利做微调的工作,此时利用臂旋转螺栓置一百分表于主轴端面以测量工作台之正确位置。
4、铣床水平校正
放置水平仪在工作台面上,检察水平仪A点和B点,容许值在0.06mm/m,如果需要可安置垫片在机床下。
❺ 直径12合金铣刀铣加工多少转速
根据现今数控机床的发展,已经形成高精度,高转数。
从而也对零件加工形成高转数,小切深,大进给。
从你提出的问题,如是数控加工中心,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
加工铸铁转数S=1500-2000 切深AP=2-5 进给F=300-500
加工钢件转数S=1200左右 切深AP=2-5 进给F=400左右
加工有色金属S=3000-4000 切深2-10 进给F=750-1000
当然也需要根据情况而定,仅供参考!!!
❻ 铣刀的切削功率在机床的范围内啥意思
铣刀直径的选用视产品及生产批量的不同差异较大,刀具直径的选用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规格和工件的加工尺寸。
(1)平面铣刀
选择平面铣刀直径时主要需考虑刀具所需功率应在机床功率范围之内,也可将机床主轴直径作为选取的依据。平面铣刀直径可按(d位主轴直径)选取。在批量生产时,也可按工件切削宽度的1.6倍选择刀具直径。
(2)立铣刀
立铣刀直径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工件加工尺寸的要求,并保证刀具所需功率在机床额定功率范围以内。如系小直径立铣刀,则应主要考虑机床的最高转数能否达到刀具的最低切削速度(60m/min)。
(3)槽铣刀
槽铣刀的直径和宽度应根据加工工件尺寸选择,并保证其切削功率在机床允许的功率范围之内。
❼ 数控铣刀加工参数如何选择
你好,夹具、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
夹具的选择、工件装夹方法的确定
1.夹具的选择
数控加工对夹具主要有两大要求:一是夹具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刚度;二是夹具应有可靠的定位基准。选用夹具时,通常考虑以下几点:
1)尽量选用可调整夹具、组合夹具及其它通用夹具,避免采用专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
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3)装卸工件要迅速方便,以减少机床的停机时间。
4)夹具在机床上安装要准确可靠,以保证工件在正确的位置上加工。
2.夹具的类型
数控车床上的夹具主要有两类:一类用于盘类或短轴类零件,工件毛坯装夹在带可调卡爪的卡盘(三爪、四爪)中,由卡盘传动旋转;另一类用于轴类零件,毛坯装在主轴顶尖和尾架顶尖间,工件由主轴上的拨动卡盘传动旋转。
数控铣床上的夹具,一般安装在工作台上,其形式根据被加工工件的特点可多种多样。如:通用台虎钳、数控分度转台等。
3.零件的安装
数控机床上零件的安装方法与普通机床一样,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注意以下两点:
1)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这样有利于编程时数值计算的简便性和精确性。
2)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二、刀具的选择及对刀点、换刀点的设置
1.刀具的选择
与普通机床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刚性好、精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耐用度高,断屑和排屑性能好;同时要求安装调整方便,这样来满足数控机床高效率的要求。数控机床上所选用的刀具常采用适应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超细粒度硬质合金)并使用可转位刀片。(1)车削用刀具及其选择 数控车削常用的车刀一般分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以及成型车刀三类。
1)尖形车刀 尖形车刀是以直线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这类车刀的刀尖由直线形的主副切削刃构成,如90°内外圆车刀、左右端面车刀、切槽(切断)车刀及刀尖倒棱很小的各种外圆和内孔车刀。
尖形车刀几何参数(主要是几何角度)的选择方法与普通车削时基本相同,但应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如加工路线、加工干涉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应兼顾刀尖本身的强度。
2)圆弧形车刀 圆弧形车刀是以一圆度或线轮廓度误差很小的圆弧形切削刃为特征的车刀。该车刀圆弧刃每一点都是圆弧形车刀的刀尖,应此,刀位点不在圆弧上,而在该圆弧的圆心上。
圆弧形车刀可以用于车削内外表面,特别适合于车削各种光滑连接(凹形)的成型面。选择车刀圆弧半径时应考虑两点:一是车刀切削刃的圆弧半径应小于或等于零件凹形轮廓上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免发生加工干涉;二是该半径不宜选择太小,否则不但制造困难,还会因刀尖强度太弱或刀体散热能力差而导致车刀损坏。
3)成型车刀 成型车刀也称样板车刀,其加工零件的轮廓形状完全由车刀刀刃的形状和尺寸决定。
数控车削加工中,常见的成型车刀有小半径圆弧车刀、非矩形车槽刀和螺纹刀等。在数控加工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成型车刀。
(2)铣削用刀具及其选择 数控加工中,铣削平面零件内外轮廓及铣削平面常用平底立铣刀,该刀具有关参数的经验数据如下:
1)铣刀半径RD应小于零件内轮廓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min,一般取RD=(0.8~0.9)Rmin
2)零件的加工高度H≤(1/4-1/6)RD,以保证刀具有足够的刚度。
3)粗加工内轮廓时,铣刀最大直径D可按下式计算(参见图2-10):
式中
D1——轮廓的最小凹圆角半径;
Δ——圆角邻边夹角等分线上的精加工余量;
Δ1——精加工余量;
j——圆角两邻边的最小夹角。
4)用平底立铣刀铣削内槽底部时,由于槽底两次走刀需要搭接,而刀具底刃起作用的半径Re=R-r,如图2-11 所示,即直径为d=2 Re=2(R-r),编程时取刀具半径为Re=0.95(R-r)。
对于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用球形铣刀、环形铣刀、鼓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铣刀。如图2-12所示。
(3)标准化刀具 目前,数控机床上大多使用系列化、标准化刀具,对可转位机夹外圆车刀、端面车刀等的刀柄和刀头都有国家标准及系列化型号;对于加工中心及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机床,刀具的刀柄都已有系列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如锥柄刀具系统的标准代号为TSG—JT,直柄刀具系统的标准代号为DSG—JZ。
此外,对所选择的刀具,在使用前都需对刀具尺寸进行严格的测量以获得精确数据,并由操作者将这些数据输入数据系统,经程序调用而完成加工过程,从而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2.对刀点、换刀点的设置
工件装夹方式在机床确定后,通过确定工件原点来确定了工件坐标系,加工程序中的各运动轴代码控制刀具作相对位移。例如:某程序开始第一个程序段为N0010 G90 G00 X100 Z20 ,是指刀具快速移动到工件坐标下 X=100mm Z=20mm处。究竟刀具从什么位置开始移动到上述位置呢?所以在程序执行的一开始,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下开始运动的位置,这一位置即为程序执行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所以称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此起始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对刀点。
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是:
1)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2)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
3)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例:以外圆或孔定位零件,可以取外圆或孔的中心与端面的交点作为对刀点。
实际操作机床时,可通过手工对刀操作把刀具的刀位点放到对刀点上,即“刀位点”与“对刀点”的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车刀的刀位点为刀尖或刀尖圆弧中心;平底立铣刀是刀具轴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球头铣刀是球头的球心,钻头是钻尖等。用手动对刀操作,对刀精度较低,且效率低。而有些工厂采用光学对刀镜、对刀仪、自动对刀装置等,以减少对刀时间,提高对刀精度。
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动换刀时的位置,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换刀时不碰工件及其它部件为准。
三、切削用量的确定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1.主轴转速的确定
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
n=1000v/πD
式中
v----切削速度,单位为m/min,由刀具的耐用度决定;
n-- -主轴转速,单位为 r/min;
D----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单位为mm。
计算的主轴转速n最后要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的转速。
2.进给速度的确定
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
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
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200mm/min范围内选取。
2)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
3)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
4)刀具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设定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
3.背吃刀量确定
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0.2~0.5mm。
总之,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用类比方法确定。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能相互适应,以形成最佳切削用量。 18375希望对你有帮助!
❽ 车床在切削的时候刀具所受到的压力有多大
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的材料的强度、硬度不同,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吃刀量的大小不同,吃刀的宽度不同,走刀的速度不同,刀具的角度不同,刀具的锋利程度不同,不会得出一个标准的答案的。
❾ 加工中心铣刀切削表面速度什么意思
提高切削效率的途径?
(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当前以高速切削为代表的干切削、硬切削等新的切削工艺已经显示出很多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制造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实践证明,当切削速度提高10倍,进给速度提高20倍,远远超越传统的切削“禁区”后,切削机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结果是:单位功率的金属切除率提高了30%~40%,切削力降低了30%,刀具的切削寿命提高了70%,大幅度降低了留在工件上的切削热,切削振动几乎消失;切削加工发生了本质性的飞跃。根据目前机床的情况来看,要充分发挥先进刀具的高速加工能力,需采用高速加工,增大单位时间材料被切除的体积(材料切除率Q)。?
在选择合理切削用量的同时,尽量选择密齿刀(在刀具每英寸直径上的刀齿数≥3),增加每齿进给量,提高生产率及刀具寿命。有关试验研究表明:当线速度为165m/min,每齿进给为0.04mm时,进给速度为341m/min,刀具寿命为30件。如果将切削速度提高到350m/min,每齿进给为0.18mm,进给速度则达到2785m/min,是原来加工效率的817%,而刀具寿命增加到了117件。?
(2)选择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在数控机床切削加工中,金属切削刀具的作用不亚于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制造刀具的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高温硬度和耐磨性,必要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化学惰性,良好的工艺性(切削加工、锻造和热处理等),并不易变形。
目前国内外性能好的刀具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硬质合金涂层刀具、陶瓷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和立方氮化硼(CBN)刀具等。它们各具特点,适应的工件材料和切削速度范围各不相同。CBN适用于切削高硬度淬硬钢和硬铸铁等,如加工高硬钢件(50~67HRC)和冷硬铸铁时主要选用陶瓷刀具和CBN刀具,其中加工硬度60~65HRC以下的工件可用陶瓷刀具,而65HRC以上的工件则用CBN刀具进行切削;PCD适用于切削不含铁的金属,及合金、塑料和玻璃钢等,加工铝合金件时,主要采用PCD和金刚石膜涂层刀具;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现在只用作锉刀、板牙和丝锥等工具;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如涂层TiN、TiC、TiCN、TiAIN等)虽然硬度较高,适于加工的工件范围广,但其抗氧化温度一般不高,所以切削速度的提高也受到限制,一般可在400~500m/min范围内加工钢铁件,而Al2O3涂层的高温硬度高,在高速范围内加工时,其耐磨性较TiC、TiN涂层都好。?
此外,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对切削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高速切削时的刀具前角一般比普通切削时小10°,后角大5°~8°。为防止刀尖处的热磨损,主、副切削刃连接处应采用修圆刀尖或倒角刀尖,以增大局部刀尖角,增大刀尖附近切削刃的长度和刀具材料体积,以提高刀具刚性和减少刀具破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