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器材知识 > 设备布置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设备布置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4-23 04:34:09

A. 装置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2)工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3)应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
(4)应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装置主管廊和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及有关装置、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的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6)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在管廊两侧按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处理腐蚀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设备宜按物性分别紧凑布置;
(7)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8)设备基础标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标高,应结合装置的坚向布置设计确定;
(9)在确定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时,应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础不超出装置边界线;
(10)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应在设备布置设计时统筹规划。

B. 车间设备应该如何布置

(一)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
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位置,确定场地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尺寸、确定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通风管道的走向为止。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个优良的设备布置设计应做到:经济合理,节约投资,操作维修方便安全,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要做到上述各点必须充分地利用有关的国家标准与设计规范,特别是利用积累的敬仰和经过实践考验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正确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可以提高设计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也能大大节约设计工时,设备布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1)在布置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对于有压差的设备,应充分利用高位差布置,以节省动力设备即费用。在不影响流程顺序的原则下,将较高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充分利用空间,简化厂房体形。这样既可利用位差进出物料,又可减少楼面的负荷、降低造价。但在保证垂直方向连续性的同时,应注意在多层厂房中要避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过多地往返与楼层之间。
(2)凡属相同的几层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这样可统一管理,集中操作,还可减少备用设备,即互为备用。
(3)设备布置时,除了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位置外,还必需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4)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换食用的可能性,设备排列要整齐,避免过松,过紧。
(5)要尽可能地缩短设备间管线。
(6)车间内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和包装材料的空地,以及必要的运输通道切尽可能避免固体物料的交叉运输。
(7)传动设备要考虑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位置。
(8)要考虑物料特性对防火、防爆、防毒及控制噪声的要求。对噪声大的设备宜采用封闭式隔间等。
(9)适当留有扩建余地
(10)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大小虽无统一规定,但设计者应结合布置要求及设备大小、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管径的细粗、检修的频繁程度等因素,再根据生产经验决定安全距离。

C. 化工制图中的设备布置主要包括哪些设计内容

平面布置,将主要设备、厂房、构架、管架、装置外道路表的相对位置标注出来,回并确定地面标高,建北与答实北,现实所有实体要素名称与位号(字母表示)。如果构架分层,则需要分层布置出图,图中也需要将以上提到的要素体现出来,每层标高要表现出来。设备:反应器、塔器、泵、换热器、压缩机、空冷器、加药装置、撬式过滤器等体积大的在工艺过程中重要的设备。
竖面布置,将上诉实体纵向告诉相对位置标注出来,所有实物高度尺寸要表现出来。构架分层,需要将梯子位置表现出来。
这是设备布置图,不需要将细节管线和小型设备表现出来,但如果有大直径管线和特殊作用的小型设备和管件,则需要表现出来。

D. 怎样绘制设备布置图

1、设备布置首先要有工艺提出,应满足生产、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
2、根据版设备来确定各权管线接口种类、位置、标高;
3、如没有设备技术资料,则由工艺或生产人员提出对各专业的基本通用要求(如:水、电、汽、风、油等),不能确定详细尺寸时,可预留管线接口到设备附近,在设备安装就位后再精确定位与设备连接段;
4、按照各专业设计规范(也可参照已有的设备管线),作出施工图,明确材料、安装位置、工艺,并对重要事项作进一步说明;
5、为避免各专业安装图纸中管线矛盾,应先提出设备布置图,各专业图完成后进行管线平衡审核(最好在CAD中分图层进行)。
补充:施工图不同于装配图,不必全面,实际安装有规范套用。设计出图符合图纸深度要求就行。

E. 机械加工车间布局都有哪些形式原则

根据车间设备布置原则,按所划分的生产线和零件工艺流程布置设备,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自动线及流水线。

2、按工艺流程相对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流水生产线及成批生产线。

在布置时应尽量避免回流及迂回。以上两种布置方式生产线的入口端及出口端,一般在两个相对的方向。

3、U形布置。U形布置是一种新颖的布置形式,特别适合于采用多机床管理的流水生产线上。

4、揉性生产系统。揉性生产系统一般是由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更换主轴机床、自动输送装置、自动检测装置、自动仓库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布置十分紧凑,相关要素结合紧凑,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床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原则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组成生产单位,由于同类型的工艺装配及同类型的加工方法集中在一起,该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对象专业的原则

对象专业的原则就是以产品(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为制造该产品所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负责对产品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个生产单位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不需求助于其它生产单位。

3、混和原则

为了集中上述两种原则的优点,避免其缺点,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它们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称之为混合原则。在这样的车间里,有些工段或班组可能是按工艺专业化的原则建立的,而另一些工段或班组可能则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

如对一些大的或需隔离起来的锻压机、电镀、热处理设备,就要采用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对于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就要采用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

(5)设备布置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车间布局指对车间各基本工段、辅助工段、生产服务部门、设施、设备、仓库、通道等在空间和平面上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车间布置旨在最有效地利用厂房空间,一方面方便于工作操作,避免生产设备的过度拥挤;另一方面,注意厂房的通风和防火防爆,确保安全生产。其具体内容包括:

1、在纵跨、横跨、高跨、露天跨建筑面积上的安排;

2、在厂房内空间分层的安排;

3、在多层建筑内的安排。

车间的平面布置要根据工厂的生产大纲和车间分工表、生产流程、工艺路线、生产组织形式、机器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好的车间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搬运路程,让物料从进入车间依次流经各个工位后流出车间。

F. 100千瓦发电机发电机组机房的布置方法

G. 机械加工车间的机械加工车间的布局

一、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纲领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纲领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工厂生产纲领,通过车间分工表来确定的,是机械加工车间布局设计的基础。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纲领的编制有两种形式:概略纲领和详细纲领。
二、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类型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类型是由该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纲领的大小决定的。车间的生产类型不同,其工艺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也不同。车间的生产类型按生产批量划分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根据批量不同,成批生产又可划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
三、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组织形式
机械加工装配的生产可组织成为独立的机械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或由机械加工部门和装配部门联合组成机械加工装配车间。在工厂设有几个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或几个机械加工装配车间时,则每个车间应专门生产一定的产品、零部件。机械加工装配生产的组织取决于生产产品的结构、工艺特征、生产类型等因素。
四、机械加工车间的组成
机械加工车间的组成一般是根据车间的生产类型和产品的工艺特点等因素来确定的,车间类型不同,其车间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基本组成为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两大部分。
1.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是指完成产品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的部门,它由各个机械加工工段、机械加工设备等构成,是车间的主要部分,有的车间还包括部件装配工段。
2.辅助部门
辅助部门指车间中那些不直接从事产品零件制造而只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工作地,一般由工具部门、维修部门、仓库部门、油料切削液配置部门、车间管理部门等其它部门组成。
(1)工具部门包括工具分发室、夹具室和磨料室、检定站、工夹具修理站和磨刀部。
(2)维修部门其组成包括中间修理服务和个别类型的修理工作用的修理站。
(3)仓库部门包括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仓库,仓库的大小取决与生产类型。
(4)油料切削液配置部门其任务是配置和供应车间各类机床所需的油料和切削(磨削)液。
(5)车间管理部门如车间办公室、车间技术室、资料室等。
车间生产类型不同,车间辅助部门的设置也不相同。对于大批大量生产的车间,为了规范化管理,要求辅助工作细化,辅助部门齐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小型车间。 一、机械加工车间的区划与布置
为了合理确定车间内各生产工段(线)、各辅助部门及主要通道和大门的位置,在进行设备平面布置之前,编制技术设计用的区划图。它要求生产部门的布置要符合生产工艺的流程,尽量缩短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路线,辅助部门的布置要便于向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如:机械加工车间的工具室应设在工人领取工具方便的位置,并与磨刀间靠近。车间内过道设置要考虑到物料运输与安全的需要,主要过道的两边应设有明显的标志等。
在制订车间区划时要遵循下列原则。
1.最短运距原则。车间区划应使生产过程中物料运输及流动距离最短。
2.流程原则。按产品流程的顺序来布置设备,确定各部门的位置。
3.空间利用原则。在车间布置及区划时,应注意有效地利用空间,可采取一些措施(如地下室或平台)将一些设施、部门布置在空间,以节约占地面积。
4.保证工人工作方便、安全原则。
5.有利今后发展和具有调整灵活性的原则等。
车间区划图一般采用1:200或1:400比例绘制,区划图上要指明各生产部门、辅助部门、公用动力部门、车间生活间及办公室的大小、相互位置及名称、车间主要通道、各种起重机运输设备、主要工艺流程的流向等内容。
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原则
在遵循制订车间区划原则和物流分析的基础上,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一般按下列原则进行。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组成生产单位,由于同类型的工艺装配及同类型的加工方法集中在一起,则具有以下优点。
(1)产品的制造顺序有了一定的弹性,比较灵活,能较快地适应产品品种转化的要求。
(2)便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个别设备短时间内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生产进程的影响较小。由于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所以相应地减小了设备的投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3)便于进行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及技术指导工作,有利于培养技术力量,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由于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不能独立完成产品(零件)的全部加工任务,一件产品必须通过多个生产单位后才能完成,这样就存在着不足之处。
(4)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较长,增加了运输费用。
(5)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积压了流动资金。
(6)要求生产单位之间有较强的协调性,使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产品配套性工作比较复杂。
为了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劳动量和产品停放及等待间,各机群的布置顺序应以车间内主要产品(零件)的性能,或生产批量最大的工艺流程来布置。
综上所述,该布局方式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对象专业的原则
对象专业的原则就是以产品(零部件)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为制造该产品所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负责对产品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每个生产单位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不需求助于其它生产单位。由于生产工艺过程是封闭,所以大部分加工、装配、实验等工艺过程在一个车间里完成,如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等。
按照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成生产单位,由于相同的劳动对象集中在一起,顺序进行各种不同方法的连续加工,可具有以下优点:
(1)大大缩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节省运输的各种费用,减少仓库和生产面积的占用;
(2)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停放、等待时间,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流动资金;
(3)有利于按期、按质、按量、成套地完成生产任务;
(4)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流水线、生产线、成组加工等);
(5)减少车间之间的协作联系,简化了各项管理工作及程序。
其缺点为:
(1)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能力较差:
(2)设备投资费用大,利用率低,往往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工作;
(3)不便于工艺进行专业化指导和管理。
总的来看对象专业化组织生产单位是一种优点较多,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组织形式:它适用于企业的专业方向已定,生产结构、品种、产量比较稳定,工种、设备齐全配套,生产类型为大批大量生产的工厂企业。
3.混和原则
为了集中上述两种原则的优点,避免其缺点,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它们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称之为混合原则。在这样的车间里,有些工段或班组可能是按工艺专业化的原则建立的,而另一些工段或班组可能则是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如对一些大的或需隔离起来的锻压机、电镀、热处理设备,就要采用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对于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就要采用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
三、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形式
根据区划布置图进行车间设备的布置,采用何种的设备布置形式由所采用的生产组织形式而定,一般采用平面布置法。平面布置法就是把全部设备、没有设备的工作地、各种平台(划线平台、装配平台等)、起重机运输设备、通道、过道等部门和场所按1:100或1:200的比例布置在平面图上。并通常用厚板纸或塑料布仿照所有的设备外型按比例制成样板,然后在平面图上进行布置,以寻求合理的方案。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便于移动比较,所花费的精力和费用较少。
1.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内容。
(1)车间厂房的平面图、横剖图、位置区划图、图例、指北针及必要说明。对采用连续自动输送的流水线、自动线应有生产线的纵向剖视图。
(2)厂房及厂房内外地上、地下建筑物,建筑物的柱网、墙、门、窗及天窗形式,厂房大门应注明宽度和高度。
(3)厂房总平面尺寸,柱网尺寸及编号,厂房高度尺寸,地面地下室、地沟及地坑的标高。
(4)厂房内各部门的位置及名称。
(5)全部工艺设备的平面图形及位置,预留设备位置,全部工艺设备均标注设备型号及平面图号。
(6)各种工作台、划线台、钳工台、检验台、操纵台的位置。
(7)工人操作位置。
(8)各种工作地、存放地、备用地。
(9)各种起重运输设备的位置,设备名称或型号、规格、上下起重机的扶梯、起重机及电葫芦的轨道。
(10)各种通道。
(11)用图例表示给水、排水、各种动力及用管线供应的冷却液、润滑液、油料的供应点。
2.车间设备布置形式
根据车间设备布置原则,按所划分的生产线和零件工艺流程布置设备,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自动线及流水线。
(2)按工艺流程相对布置设备,这种布置适合于流水生产线及成批生产线。
在布置时应尽量避免回流及迂回。以上两种布置方式生产线的入口端及出口端,一般在两个相对的方向。
(3)U形布置。U形布置是一种新颖的布置形式,特别适合于采用多机床管理的流水生产线上。
U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
①生产线的入口及出口相互靠近,并在同方向,使之成为U形;
②相邻的两排设备正面操作距离小,两设备背面距离大,使每排机床背面都有较宽的通道。
U形布置具有以下优点:
①每条生产线都组成一个U形单元,布置灵活;
②采用多机床管理时,工人操作路线短,有利于扩大多机床管理数量;
③机床背面有较宽的距离和通道,消除切屑、维修及挪动机床方便。
(4)揉性生产系统。揉性生产系统一般是由各种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自动更换主轴机床、自动输送装置、自动检测装置、自动仓库及其它辅助设施组成,整个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布置十分紧凑,相关要素结合紧凑,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床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四、机床间距
机床之间和机床与厂房墙壁和柱子之间都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工作时的安全和机床操作及维修的方便。
当设备为独立基础时,其设备离墙和柱的距离,除满足上述表中的距离外,还要使设备基础与建筑物的基础不发生干涉。
当操作人员面对主要通道时,设备背面极限轮廓通道距离不应小于300 mm,当操作人员背对通道时,设备布置要留有足够的操作距离。设备正面极限轮廓尺寸距通道不应小于800 mm。当机床垂直通道布置时,机床侧面轮廓距通道最小距离应不小于300 mm。
划线平台和检验平台与机床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300 mm,与墙的距离应保持200~800mm。

H. 企业该如何进行工厂设备的合理布局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1、设备的合理布置

天行健咨询发现,设备的快速换型调整为满足后工序频繁领取零部件制品的生产要求和“多品种、小批量”的均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这种频繁领取制品的方式必然增加运输作业量和运输成本,特别是如果运输不便,将会影响精益生产的顺利进行。可见,生产工序的合理设计和生产设备的合理布置是实现小批量频繁运输和单件生产单件传送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丰田公司改变了传统的设备布置方式,采用了U型生产单元,即按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把功能不同的机器设备集中布置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的加工单元。这种设备布置方式可以简化物流路线,加快物流速度,减少工序之间不必要的在制品储量,减少运输成本。


U型单元中,由于作业员是属于可以操作很多不同工作站的多技能作业员,所以不但能缩减人员成本也可以使生产线变得更有弹性;同时也因为作业员之间的距离较近,若系统中有问题发生,作业员可以很快地反应并相互配合解决问题,进而减少损失。图1所示的U型生产单元物料的投入和成品的产出由同一个作业员1控制,可以有效控制U型单元的生产节拍和中间在制品数量,实现标准化作业。

2、多技能作业员

多技能作业员(或称“多面手")是指那些能够操作多种机床的生产作业工人。多技能作业员是与设备的单元式布里紧密联系的。在U型生产单元内,由于多种机床紧凑地组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并且便于生产作业工人能够进行多种机床的操作,同时负责多道工序的作业,排除了工序间不必要的在制品,加快了物流速度,有利于生产单元内作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等。特别是,多技能作业员和组合U型生产线可以将各工序节省的零星工时集中起来,以便整数削减多余的生产人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I. 企业设施布置的类型有哪些

工艺导向布置(Process layouts)

也称车间或功能布置,是指一种将相似的设备或功能放在一起的生产布局方式,例如将所有的车床放在一处,将冲压机床放在另一处。被加工的零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流程顺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每项操作都由适宜的机器来完成。医院是采用工艺导向布局的典型。

产品导向布置(Proct layouts)

也称装配线布局,是指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来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布局方式。鞋、化工设备和汽车清洗剂的生产都是按产品导向原则设计的。

混合布置(Hybrid layouts)

混合布置是一种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法。指将两种布局方式结合起来的布局方式。比如,一些工厂总体上是按产品导向布局(包括加工、部装和总装三阶段)在加工阶段采用工艺导向布局,在部装和总装阶段采用产品导向布局。这种布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产品产量不足以大到使用生产线的情况下,也尽量根据产品的一定批量、工艺相似性来使产品生产有一定顺序,物流流向有一定秩序,以达到减少中间在制品库存、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混合布置的方法又包括:一人多机、成组技术等具体应用方法。

定位布置(Fixed-Position layouts)

固定位置布局是指产品由于体积或重量庞大停留在一个地方,从而需要生产设备移到要加工的产品处,而不是将产品移到设备处的布局方式。造船厂、建筑工地和电影外景制片场往往都采用这种布局方式。

阅读全文

与设备布置设计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化学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浏览:894
大众新速腾仪表盘怎么看 浏览:81
承压管道阀门水压试验记录 浏览:959
定子调压装置的作用 浏览:213
谷轮制冷液多少钱一瓶 浏览:998
汕头裕丰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浏览:975
铃木雨燕仪表盘灯亮怎么回事 浏览:383
给水入户时一般设什么阀门 浏览:794
c4l机械钥匙多少钱 浏览:587
名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194
机械专业可以为国防做什么 浏览:531
宝马330排气阀门好加装吗 浏览:639
6轴机械手原点参数怎么校正 浏览:429
水族器材在国外怎么样 浏览:693
22314轴承的老型号是多少 浏览:378
温州轴承skf价格多少 浏览:489
自动加热除湿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浏览:882
装暖气片室内留阀门 浏览:658
超声波除了b超还有什么 浏览:22
什么医美仪器可以改善眼袋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