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为了提高、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版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权,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什么?
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设定检查方法
定标——制定检查标准
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按点检周期分
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
重点点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按分工划分
B. 什么是设备的点检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设备点检制度就是为了确保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按照设备的特征版,对重点设备的规定部权位(点),按预先设定好的技术标准和观察周期,进行精心的、逐项的检查。
设备点检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设备点检应明确人员和地点,按照点检规范对设备的点检部位进行检查。在点检时,要把技术诊断和倾向性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和腐蚀等减损量的点,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化管理,以测定其劣化倾向程度,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
(2)设备点检应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沿着规定的路线去实行作业。点检人员应做好完整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
(3)设备点检应按照规定业务流程作业,遇到急需处理的设备隐患和不良点,由点检员直接通知维护人员立即处理;不急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中加以解决。
(4)要定期分析检查记录内容,找出设备薄弱环节或难以维护部位,提出改进意见。有关部门根据意见,组织实施对设备薄弱环节的改进工作。
C. 设备巡检的内容有哪些
1、正常情抄况下巡检时间提前或退后不得超过半小时。不得有补记和超前记录的情况。
2、巡检时需带巡检内容的常备工具。
3、做到眼见、耳听、鼻闻、手摸。防患与未然。
4、加强对巡检设备内容关键内容的巡检力度。
5、设备车间交接班记录。
6、设备巡检记录表。
D. 请问设备运行八定是什么啊
一、定区域
为切实推进车间TPM工作,增大外环卫生区域及设备维修区域管理的透明度,实现目视化管理,对外环卫生区域、设备检修维护区域采取定界方法。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工段班组负责区域,从而用八种颜色明确了区域之间的边界。即用红色代表甲班11#炉机台的设备承担区域和卫生承担区域;用蓝色代表乙班12#炉机台和南大沟的设备承担区域及卫生承担区域;用紫色代表丙班13#炉机台和转运站集中操作室等设备及卫生承担区域;用绿色代表丁班14#炉机台和北大沟的设备及卫生承担区域;用橙色代表机车班承担的设备、厂房及卫生承担区域;用黄色代表电工班承担的设备、变电所、厂房及卫生承担区域;用桔红色代表调瓦承担的设备、库房及卫生承担区域;用灰色代表焦筛班11-14号焦炉机台的设备、马路及卫生承担区域。
二、定设备
良好运行的设备是车间赖以维持生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设备综合效率,按照“台台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管理思路,把各区域内的设备机台具体划分到工段、班组,落实到人头。
如图表7-1所示(略)。
三、定系统
车间TPM管理推进系统如图表7-2所示。(略)
四、定工作内容
所谓工作内容就是在岗人员对其所负责的设备机台每日必须进行的工作:
1、保持设备的基本状况,对设备机台进行清扫,把灰尘污秽、油迹污物清除掉,通过清扫达到熟悉掌握设备机台的自然情况,如机械构造外观造型。
2、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条件:通过每日点检,把设备机台暴露出来的磨损、瑕疵、漏油、松动、裂纹、变形等设备缺陷逐一清除,并做到对设备及时加油润滑以达到设备良好运行的条件。
3、保持标准化的操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标准和设备机台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实现生产操作的标准化。
4、确保设备的检修时间: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在每隔2小时50分钟的操作时间后,实现2小时对设备机台的检修,调整各设备机台,修复操作过程中的劣化部分和操作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清理操作后的现场,保持区域的原有状况。
5、填写点检记录,坚持持续改进。
五、定点检人
建立设备机台的自主维修体系,严格从人的观点、技术、追求三个要素来把关,确定各设备机台的点检负责人,确定各区域的点检负责人,确立全系统的点检负责人,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方法和要求进行点检作业。如图表7-3所示。(略)
六、定标准
1、定区域卫生标准
·车间所有区域内卫生无杂物、无油污、无烟头。
·各区域内物品摆放有序、有类,道路畅通。
·大车道、炉上端台、间台要班班清扫,无焦粉、焦块。
·职工在区域内劳保品穿戴规范标准。
·垃圾箱内垃圾要及时装袋清运,无外溢现象。
·各区域内各种安全定位标识要规范整洁清晰。
·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严禁混放。
2、定设备机台标准
·各部减速机运转无异声,油位不低于油尺中线。
·各部螺栓无松动,轴承温度不高于50℃。
·各部电机运转无振动,温度不高于65℃。
·设备结构架无腐蚀现象,无开焊。
·岗位机台马达亮、机械光,各处无尘灰,着色清晰。
·各空压机声音正常,润滑良好,无油污泄漏。
·各处管道着色标准,保温整齐,无跑、冒、滴、漏。
七、定制度
1、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是设备工作中的一项基本责任制度,正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有效的计划维修、维护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机件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2、日常点检制度
3、定期短周期点检制度。
4、定期长周期点检制度,其中包括在线解体检查和离线解体检查制度。
5、精密点检制度。
6、重点点检制度。
7、区域卫生管理制度。
八、定考核
三炼焦车间根据八色八定管理办法,制定《员工绩效考核细则》
1、考核原则:主要对职工在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考核方案:主要在工作目标、安全防火、生产操作,设备、能源、动力方面,材料管理,环保管理,劳动纪律,环境卫生。
E. TPM设备管理的点检制如何实施
TPM设备管理里有一个点检制,点检顾名思义就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设备故障预防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点检制度。
1、“三位一体”点检制及五层防护线的概念
“三位一体”:指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者结合起来的点检制度。
五层防护线是:
第一层防护线: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
第二层防护线: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
第三层防护线: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第四层防护线:对出现问题进一步通过技术诊断等找出原因及对策
第五层防护线:每半年或一年的精密检测
2、点检制的特点:
点检制的特点就是八“定”
①定人:设立操作者兼职和专职的点检员
②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③定量:对劣化侧向的定量化测定
④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⑤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⑥定计划:作出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规定的路线作业
⑦定记录:定出固定的记录格式
⑧定流程:定出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3、点检制的要求:点检制共有6项要求,这里不多讲
4、点检的分类:
按点检的目的分:倾向点检、劣化点检
按是否解决分:解体点检和非解体点检
按周期和业务范围分:日常点检、周期点检、精密点检。
简言之,就是建立设备保养维护的体制,根据公司状况不同可不同定义,如日常点检(现场),定期点检(点检人员),精密点检;或者,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还有公司建立:一级、二级、三级;等等。总之,是建立一套系统的设备维护体制。
设备点检制给生产提供极大的方便,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故障的发生,提前预防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缓了其使用寿命,两全其美,都是对设备的保养措施。
F. 什么是设备点检,点检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能及时的处理!设备检点是很多地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没有设备检点工人在工作中很可能出问题,这会给工人,给公司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设备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
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设备点检运用运行岗位的日常点检、点检员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五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
(6)设备点检的定义是什么和八定扩展阅读:
设备点检: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1、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2、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3、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4、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