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流發貨流程
物流發貨流程:
接到成品庫管的發貨通知後,由物流專員負責根據包裝掃描人員填寫的《發、返貨記錄表》的發貨情況和貨運詳情制定每天的發貨計劃。
每天上午根據成品庫主管提交的《發、返貨記錄表》,安排發貨司機發貨或通知貨運站到公司庫房提貨。
通知的貨站、快遞提貨人到庫房提貨時,由提貨人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並留有提貨人簽字的返貨托運單,以便查詢。 四、 屬於快遞業務的發貨,由物流專員負責包裝好,並負責在快遞托運單上填寫好收貨人和發貨人信息、並並稱重,註明投保情況、所裝成衣數量、發貨日期,同時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由物流填寫的物流公司、運單號及提貨人簽字。
屬於威遠、遠成、優速、中鐵等合作物流提貨的業務,由物流專員負責填寫相關的托運單,並將運單號填寫在《發、返貨記錄表》上;並要求提貨人在托運單上和《發、返貨記錄表》上簽字方可!
屬於公司司機提貨發出的,司機必須在《發、返貨記錄表》提貨欄內進行簽字確認;司機發貨返回後,必須將發貨運單全部轉至物流專員,並由物流專員負責在《發、返貨記錄表》上登記備查。
貨物發出後,由物流專員負責向每個收貨人傳遞發貨信息,提醒客戶准備收貨。
物流專員對所有發出的在途商品進行跟蹤,出現異常或貨損時,隨時予以溝通解決!
每天發貨業務結束後,負責統計發貨完成情況並進行夕會匯報。如:已發出包數、未發出包數,未發出原因、異常問題的解決處理辦法、實效等等。
每天下班前,物流專員負責檢查所有運單的正確性,如:是否投保?、收貨人信息是否正確?貨運單據是否登記無誤?發貨包數和未發包數與實際配貨數量是否吻合?、發貨信息是否傳遞?代扣代、代繳的扣款單是否完成等的檢查工作。
整理發貨運單並負責與月結的貨運合作單位進行運費對賬,結算運費。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後,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准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 英文名稱:logistics 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