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工工藝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
電工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電工安全專用工具的絕緣性能、機械強度、材料結構和尺寸應符合規定,妥善保管,嚴禁他用,並應定期檢查,校驗。工作前應詳細檢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須的防護用品,以防工作時發生意外。
2、在施工現場施工必須有兩人以上方可作業。電氣操作人員應思想集中,電器線路在未經測電筆確定無電前,應一律視為「有電」,不可用手觸摸,不可絕對相信絕緣體,應認為有電操作。
3、使用各類電動工具,應符合《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GB 3787)及附件和中小型施工機具的規定。
4、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或斷電,禁止帶電作業。維修線路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在開關手把上或線路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電。
5、使用測電筆時要注意測試電壓范圍,禁止超出范圍使用,電工人員一般使用的電筆,只許在五百伏以下電壓使用。
6、工作中所有拆除的電線要處理好,帶電線頭包好,以防發生觸電。
7、工作完畢後,必須拆除臨時地線,並檢查是否有工具等物漏忘在檢修場所。檢查完工後,送電前必須認真檢查,看是否合乎要求並和有關人員聯系好,方能送電.
8、工作結束後,必須全部工作人員撤離工作地段,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儀表等隨之撤離,原有防護裝置隨時安裝好。
9、多台配電箱(盤)安裝時,手指不得放在兩盤的接合處,也不得觸摸連接螺孔。
10、有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急救,電氣著火,應立即將有關電源切斷,使用滅火器或干砂滅火。
Ⅱ 電刷作用
電刷
電刷的材料大多由石墨製成,為了增加導電性,還有用含銅石墨製成,石墨有良好的導電性,質地軟而且耐磨。
電刷可以用於直流電機或交流換向器電機,比如通用電動工具上,象手電筒鑽和角磨機上,皆用到它。他是用來和換向器配合來實現電機電流換向的,
電刷是電機(除鼠籠式電動機外)傳導電流的滑動接觸體。在直流電機中,它還擔負著對電樞繞組中感應的交變電動勢,進行換向(整流)的任務。實踐證明:電機運行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電刷的性能。
根據電刷的生產方法,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色電刷,即金屬石墨電刷。一類是黑色電刷。有色電刷中,含有色金屬,主要是銅粉、銀粉、其次是鉛粉、錫粉、氧化鉛粉等,餘量為鱗片石墨粉。各種金屬粉末含量多少隨電刷的技術要求而定。當金屬含量達到!"#以上時,可不加粘結劑,將粉末混勻後直接壓製成型。否則要加入粘結劑(煤瀝青、煤焦油或樹脂孝圓陵等)。黑色電刷選用石油焦、瀝青焦、炭黑、木炭以及天然石墨粉等,加入部分粘結劑(如煤瀝青、煤焦油和人造樹脂等)製造的。採用樹脂粘結劑經固化製造的電刷為高電阻電刷,而焙燒後的產品稱炭刷和石墨刷(以天然石墨為主要原料)經石墨化後的產品稱電化石墨刷
製造電刷所使用的原料分三類,一是金屬粉末;二是炭和石墨粉末;三是粘結劑。由於電機的使用工況條件不同,所以電刷的種類繁多。不同牌號的電刷,其技術性能上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需要在配方和工藝中進行調整。配方組成包括:腔豎!)選用不同的原料和所佔比例;")乾粉的粒度組成;#)粘結劑的種類、性質和所佔比例。製造電刷所使用的原料較多,它們具有不同的物質結構和性能,將這些不同性質的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混勻,則得到與單一原始原料性能完全不同的綜合效果。乾粉粒度組成,影響它的堆積密度,由於顆粒間的相互搭接的差異,產生不同程度的孔隙(氣孔)。巧戚顆粒越細,表面積也越大,需粘結劑多。顆粒的長寬比不同,成型後電刷具有各向異性。煤瀝青、煤焦油粘結劑的組成十分復雜,它的生產方法、技術指標以及加入量的多少,均直接影響產品的最終性能。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根據電刷性能要求,採用理論計算的方法,設計產品配方。一般是根據理論計算和實際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確定。當生產工藝和原料質量改變時,原來的配方便不一定適用,此時應修改工藝與配方,才能達到原定的質量標准和使用要求。對於使用信譽較高的產品,應盡量維持配方和工藝的穩定。
1 具我所知,目前電機所用電刷大部分是碳刷,如銀石墨、銅石墨、電化石墨等;也有直接用金屬片作電刷的,比如說手機震動電機中的圓柱震動馬達的刷片大多用金屬材料,好像是鈹鎘銅(不一定記得准確了哈)!
2 電刷型號、技術性能、及試驗條件符合JB4003-85標准規定 型號電阻率μΩm洛氏硬度體積密度 短路換向器試驗推薦工作條件基本值載荷Vg/cm3一般電刷的接觸電壓降
天然石墨類
S313776001.702.10.200.25112519600-24500
樹脂粘合石墨類
R05135904002.043.70.150.2584014700-19600R155160961.854.0R163100801.703.5R373300851.754.0R453480801.665.35R127012001.706.8
電化石墨類
D104101002001.642.40.250.20124014700-19600D172131031.602.70.200.2570D172F1.65D20220916001.582.50.15104519600-24500D213298910001.652.64019600-39200D21428821.642.4D214R1.600.25D21530681.502.80.15D25215856001.632.5124519600-24500D308408610001.592.6104019600-39200D308L43951.653.0D30939781.602.9D36460996001.560.251250D364N621.570.200.2060D374D457010001.562.60.2550D374DL901.693.40.15D464F4010001.252.51040D46724874001.502.00.2512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子器件換向的無刷直流機也開始廣為出現,並發展成熟。其它的電機,(非同步電機和同步電機)均為交流電機,沒有電刷結構。
電刷的形狀各異,在電機上使用的多為長方形,安置在電刷架上。電刷和換向器或滑環之間有一定的壓力,大型的電刷結構比較復雜,小型電刷就比較簡單。
電刷的電流導出也不一樣,大型電刷上有導線,小型的經常由彈性導電片引出。
起重天車的和地鐵,城鐵用的集電靴,也可以歸於電刷,但是材料和結構和石墨電刷就很不一樣。
碳刷運行中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為保障電機的正常運行,正確選擇電刷型號是十分重要的,由於製造電刷時所選用的原材料和工藝不同,其技術性能也有差異。因此在選擇電刷時,應該綜合考慮電刷的性能和電機對電刷的要求。電刷使用性能良好標志應該為:
a 在換向器或集電環表面能較快形成一層均勻、適度和穩定的氧化薄膜。
b 電刷的使用壽命長,並不磨損換向器或集電環
c 電刷具有良好的換向和集流性能,使火花抑制在允許的范圍內,並且能量損耗小。
d 電刷運行時,不過熱,噪音小,裝配可靠,不破損。
2.電刷裝入刷握內要保證能夠上下自由移動,電刷與刷握內壁的間隙在0.1-0.3毫米之間,以避免電刷和刷握之中因間隙過大產生擺動。刷握下邊緣距整流子表面的距離應該保持在2毫米左右。如距離過小,刷握容易觸傷換向器,距離過大,電刷易顫動而導致破損。
3.在同一台電機上,原則上應該使用同一種型號的電刷,但對於個別換向特別困難的大中型電機,可採用雙子電刷,其滑入邊採用潤滑性能好,滑出邊採用抑止火花能力強的電刷,從而使電刷的運行得到改善。
4.電刷磨損到一定程度要更換新的電刷,電刷最好一次全部更換,如果新舊混用,可能會出現電流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對於大型機組,停機更換電刷,勢必影響生產,可以選擇不停機,我們通常建議客戶的做法是每次更換20%的電刷(即每台電機的每個刷桿的20%),每次間隔時間為1-2周,待磨合再逐步更換其餘電刷,以保證機組的正常連續運行。
5. 為了使電刷與換向器接觸良好,新電刷應該進行磨弧度,磨弧度一般在電機上進行。在電刷與換向器之間放置一件細玻璃砂紙,在正常的彈簧壓力下,沿電機旋轉方向研磨電刷,砂紙應該盡量粘緊換向器,直至電刷弧面吻合,然後取下砂紙,用壓縮空氣吹凈粉塵,再用軟布擦拭乾凈。研磨電刷不宜採用金剛砂紙,以防金剛砂顆粒嵌入換向器槽內,在電機運行時,擦傷電刷和換向器表面。磨弧後,電機先20-30%以負荷運轉數小時,使電刷和換向器磨合,並建立均勻的氧化薄膜。再逐步提高電流至額定負荷。
6. 施於同一台電機各電刷的單位壓力應力求均勻,以免電流分配不均,導致個別電刷產生過熱和火花。電刷的單位壓力應按「電刷技術性能表」來選擇,對於轉速較高的電機或在振動條件下工作的電機,應適當提高單位壓力,一保證正常工作。打個比方:牽引機電機的電刷單位壓力為0.4-0.6kgf/cm2。
通常電刷單位壓力過高,是電刷的磨損加劇,單位壓力過小,接觸不穩定,容易出現機械火花。
電刷的火花產生的原因和排除的方法
導致原因 處理方法
a 附加極調整不良----------用分流或調整附加極氣隙,或改換電刷型號。
b 雲母突出-------------下刻雲母或使用磨蝕性較大的電刷
c 換向器升高片連接處斷開------ 重新焊接
d 電刷位置不正確---------- 調整刷握至正確位置
e 刷握的間距或排列不勻------- 糾正刷握的間距和排列
f 換向器或集電環偏心---------最好在額定轉速下車削或重新研磨
g 換向器松動,換向片有高低------ 緊固一下,車削或重新研磨
h 換向片有油污------------ 清掃換向片和密封軸承
i 電刷粘附或滯留在刷握里--------檢查電刷尺寸是否正確,清掃電刷和刷握除去任何毛刺
j 電刷磨合不佳-------------磨合電刷
k 電刷型號不適合電機
關於電刷的顫震
原因 處理方法
a 換向片或雲母突出-----------緊固換向器,下刻雲母
b 刷握離開換向器或離集電環太遠-----調整刷握至換向器的距離為2毫米
c 換向器或集電環橢圓----------車削或重新研磨換向器或集電環
d 刷握安裝松動-------------安裝緊固片
e 電刷在刷握內太松-----------如果刷握磨耗,需更換新的
f 電刷型號不合適
關於電刷磨損不均勻的問題
故障 處理方法
a. 電機過載--------------- 降低和限制電機負荷
b. 換向器或集電環上有油污--------清掃換向器或集電環
c. 電刷和刷桿間的電阻不均等-------清掃和緊固連接處
e. 電刷接觸面有磨蝕粒子---------重新磨合和清掃電刷表面
f. 電流分配不均勻------------調整電刷壓力
g. 電刷型號混用-------------只可安裝一種型號的電刷
Ⅲ 電鑽的標准
電動工具標准體系,以產品為龍頭,安全標准、電磁兼容標准為主體的綜合標准化與回層次答結構相結合的標准體系,電磁兼容標准,技術管理標准、產品標准、零部件和附件標准、工藝標准及相關標准。
(1)電磁兼容標准
電磁兼容性是指產品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騷擾能力。
國際:歐洲89/336/EEC電磁兼容指令於1996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許可證制度,開展EMC認證。
中國:GB4343—199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電動工具以及類似電器的無線電特性測量方法和允許值》。
(2)安全系列標准
電動工具安全系列標準是機械工業標准重點實施項目,是電動工具產品安全認證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依據,至2001年9月已有77家企業,300多個電動工具及附件產品通過認證、獲得「長城」標志,認證產品的產量占行業總產量的90%以上。
(3)GB3883《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安全》系列國家標准。由18項、27小類產品的要求與安全一般要求構成。
(4)國際電工委員會IEC745標准。
Ⅳ 什麼是一類、二類手持電動工具有什麼區別
Ⅰ類工具classⅠtool指這樣的一類工具:它的防觸電保護不僅依靠基本絕緣、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而且還包含一個附加安全措施,即把易觸及的導電部分與設備中固定布線的保護(接地)導線連接起來,使易觸及的導電部分在基本絕緣損壞時不能變成帶電體。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連接器的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工具也可認為是I類工具。
Ⅱ類工具classⅡtool指這樣的一類工具:它防觸電保護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依靠提供的附加的安全保護措施,例如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但即不提供保護接地也不依賴安裝條件。
二類工具和一類工具的區別是:二類工具提供的附加的安全保護措施,例如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但即不提供保護接地也不依賴安裝條件。
(4)電動工具生產技術要求擴展閱讀:
在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必須使用Ⅱ類或Ⅲ類工具。如果使用Ⅰ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30毫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電器。
如果使用Ⅱ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毫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電器。Ⅲ類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Ⅱ類工具的漏電保護電器及Ⅱ、Ⅲ類工具的控制箱和電源聯接器等必須放在外面,同時應有人在外監護。
在特殊環境如濕熱、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符合相應的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
對軟電纜或軟線的安全要求:Ⅰ類工具的電源線必須採用三芯(單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其中,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接地或接零線。
Ⅳ 移動電纜線屬於電動工具嗎,有什麼安全技術要求
如果是電動工具上的電纜線,屬於電動工具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用橡套軟電纜線,安全要求:1.電纜線絕緣良好,不得有破皮現象;2.必須插頭完好,不應將電纜線的線頭直接插到插座上;3.不應強行拉扯電纜線,防止斷線。
Ⅵ 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施工項目生產活動中,根據工程特點、規模、結構復雜程度、工期、施工現場環境、勞動組織、施工方法等採取的安全技術措施。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措施,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配電箱、開關箱使用與維護的安全技術要點
1.施工現場所有配電箱、開關箱都要由專人負責(專業電工),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配鎖,並標明其名稱、用途,作出分路標記。
2.開關箱操作人員應熟悉開關電器的正確操作方法;施工現場停業作業lh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
3.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放置任何雜物,不得掛接其他臨時用電設備;使用和更換熔斷器時,要符合規格要求,嚴禁用銅絲等代替保險絲。
4.所有配電箱和開關箱每月必須由專業電工檢查、維修一次,電工必須穿戴絕緣防護用品,使用電工絕緣工具;非電工人員不許私自亂接電器和動用施工現場的用電設備。
5.配電箱的進線和出線不得受外力,嚴禁與金屬尖銳斷口和強腐蝕介質接觸。
自備發電機組的安全技術要點
1.大型橋梁施工現場、隧道和預制場地,應有自備電源,以免因電網停電造成工程損失和出現事故。
2.施工現場臨時用自備發電機組的供配電系統應採用三相五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並須獨立設置,與外電線路隔離,不得有電氣連接;自備發電機組電源應與外電線路電源聯鎖,嚴禁並列運行;發電機組應設置短路保護和過負荷保護。
3.發電機控制屏宜裝設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有功功率表、電度表、功率因素表、頻率表和直流電流表。
4.發電機組的排煙管道必須伸出室外。發電機組及其控制配電室內嚴禁存放儲油桶。
5.在非三相五線制供電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做接地保護,其接地電阻不大於4n,並不得在同一供電系統上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電動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要點
1.塔式起重機、拌合設備、室外電梯,滑升模板、物料提升機等需要設置避雷裝置的井字架等,除應做好保護接零外,電動機械的金屬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措施或臨時接地裝置,防止電動機械的金屬外殼帶電,電流就會通過地線流人地下,從而避免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
2.電動機械的供電線路必須按照用電規則安裝,不可亂拉亂接。
3.電動施工機械的負荷線,必須按其容量選用無接頭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其中綠/黃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零線或重復接地。
4.每一台電動機械的開關箱內,除應裝設過負荷、短路、漏電保護裝置外,還必須裝設隔離開關。以便在發生事故時,迅速切斷電源。
5.大型橋梁外用電梯,屬於載人、載物的客貨兩用電梯;要設置單獨的開關箱,特別要有可靠的極限控制及通信聯絡。
6.塔式起重機運行時,要注意與外電架空線路或其他防護設施保持安全距離。
7.移動電動機械須事先關掉電源,不可帶電移動電動機械。
8.電動機械發生故障需停電檢修。同時,須懸掛“禁止合閘”等警告牌,或者派專人看守,以防有人誤將閘刀合上。
9.電動機械操作人員要增強安全觀念,嚴格執行機電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在操作時,應穿工作服、絕緣鞋等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嚴禁用手和濕布擦電動機械設備或在電線上懸掛衣物。
電動工具使用的安全技術要點
1.施工現場使用的.電動工具一般都是手持式的,如;電鑽、沖擊鑽、電錘、射釘槍、電刨、切割機、砂輪、手持式電鋸等,按其絕緣和防觸電性能可分為三類,即I類I具、Ⅱ類工具、ⅡI類工具。
2.一般場所(空氣濕度小於75%)可選用工類或Ⅱ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其金屬外殼與PE線的連接點不應少於兩處。裝設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於0.1s的漏電保護器。
3、在潮濕場所或金屬構架上操作時,必須選用Ⅱ類或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Ⅱ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嚴禁使用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金屬外殼Ⅱ類手持式電動I具時,其餘屬外殼可與PE線相連接,並設漏電保護。
4,在狹窄場所(鍋爐內、金屬容器、地溝、管道內等)作業時,必須選用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
5.手持電動工具應配備裝有專用的電源開關和漏電保護器的開關箱,嚴禁一台開關接兩台以上設備,其電源開關應採用雙刀控制;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前,必須檢查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等是否完好無損,接線是否正確(防止相線與零線錯接)。
6.手持電動工具開關箱內應採用插座連接,其插頭、插座應無損壞,無裂紋,且絕緣良好;發現手持電動工具外殼、手柄破裂,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進行更換。
7.手持式電動工具的負荷線應採用耐氣候型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並且不得有接頭,在使用前必須作空載檢查,運轉正常後方可使用。
8.作業人員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操作時握其手柄,不得利用電纜提拉。
9.長期擱置不用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應由電工測量絕緣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現場照明電器的安全技術要點
1.一般場所選用額定電壓為220V的照明器,特殊場所必須使用安全電壓照明器,如隧道工程、有高溫、導電灰塵或燈具距地高度低於2.4m等場所,電源電壓應不大於36V;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內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於24V;特別潮濕場所,導電良好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管道內工作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於12V。
2.臨時照明線路必須使用絕緣導線。臨時照明線路必須使用絕緣導線,戶內(1棚)臨時線路的導線必須安裝在離地2m以上支架上;戶外臨時線路必須安裝在離地2.5m以上支架上,零星照明線不允許使用花線,一般應使用軟電纜線。
3.在坑洞內作業,夜間施工或作業工棚、料具堆放場、倉庫、辦公室、食堂,宿舍及自然採光差等場所,應設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在一個工作場所內,不得只設局部照明。
4.停電後作業人員需及時撤離現場的特殊工程,如夜間高處作業工程、隧道工程等,還必須裝設由獨立自備電源供電的應急照明。
5.對於夜間可能影響飛機及其他飛行器安全通行的主塔及高大機械設備或設施,如塔式起重機外用電梯等,應在其頂端設置醒目的紅色警戒照明。
6.正常濕度(≤75%)的一般場所,可選用普通開啟式照明器。
7.潮濕或特別潮濕(相對濕度>75%)的場所,屬於觸電危險場所,必須選用密閉性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燈頭的開啟式照明器。
8.含有大量塵埃但無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屬於觸電一般場所,必須選用防塵型照明器,以防灰塵影響照明器安全發光。
9.有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亦屬觸電危險場所,應按危險場所等級選用防爆型照明器。
10.存在較強振動的場所,必須選用防振型照明器。
11.有酸鹼等強腐蝕介質場所,必須選用耐酸鹼型照明器。
12.一般220V燈具室外高度不低於3m,室內不低於2.4m;碘鎢燈及其他金屬鹵化物燈安裝高度宜在3m以上。
13.任何燈具必須經照明開關箱配電與控制,應配置完整的電源隔離、過載與短路保護及漏電保護電器;路燈還應逐燈另設熔斷器保護;燈具的相線開關必須經開關控制,不得直接引入燈具。
14.進入開關箱的電源線,嚴禁用插銷連接。
15.暫設工程的照明燈具宜用拉線開關控制,其安裝高度為距地面2~3m,職工宿舍區禁止設置床頭開關。
施工現場安全用電技術檔案八個要點
1.施工現場用電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
2.修改施工現場用電組織設計資料。
3.用電技術交底資料。
4.施工現場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
5.電氣設備試、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
6.接地電阻,絕緣電阻,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
7.定期檢(復)查表。
8.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觸電事故的原因分析
1.缺乏電氣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2.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3.不使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4.電氣設備安裝不合格
5.電氣設備缺乏正常檢修和維護
6.偶然因素
;Ⅶ 手持電動工具分為幾類
手持電動工具分為三類。
依據GB3787《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將手持式電動工具分為三類:
手持電動工具的分類:
1、I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絕緣外,還採用接零保護; I類工具為金屬外殼, 電源部分具有絕緣性能,適用於乾燥場所;
2、II類工具。工具本身具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不採取保護接地等措施;II 類工具不僅電源部分具有絕緣性能,同時外殼也是絕緣體,即具有雙重絕緣性能,工具銘牌上有「回」字標記,適用於比較潮濕的作業場所;
3、III類工具。由安全特低電壓電源供電,工具內部不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Ⅲ工具由安全電壓電源供電,適用於特別潮濕的作業場所和在金屬容器內作業。
注意事項
1、I類工具的電源線必須採用三芯(單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銅芯橡皮護套線,其中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都只能用作保護接地或接零線。
2、III類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II類工具的漏電保護器,以及II、III類工具的控制箱和電源轉接器等應放在外面,並設專人在外監護。
3、手持電動工具自帶的軟電纜不允許任意拆除或接長,插頭不得任意拆除更換。
4、使用前應檢查工具外殼、手柄,接零(地),導線和插頭,開關,電氣保護裝置和機械防護裝置,工具轉動部分等是否正常。
5、使用電動工具時不許用手提著導線或工具的轉動部分,使用過程中要防止導線被絞住、受潮、受熱或碰損。
6、嚴禁將導線線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掛在開關上使用。
Ⅷ 電機檢修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電機的使用范圍十分的廣,由於電機的使用時長也相對的長,也會容易使得電機出現故障,那麼都有哪些維修的技術要求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電機檢修的技術要求,希望能幫到你。
一.電機檢修前的准備
1. 參檢人員應了解本企業性質,須經安全培訓合格的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
2. 檢修人員入廠後應盡快檢查現場狀況,制定檢修方案;
3. 檢修負責人應對檢修過程中的人員配備、所需吊裝器具、車輛,配合工種等做好安排和
協調工作:
1) 准備好檢修用工器具、測量儀器、備品備件、相應耗材、記錄本等;
2) 對檢修前狀況(振動、竄動、溫度、電流等)存在問題做好記錄。
二.電機解體檢修
1. 電機移位
電機移位檢修前應先確認停電隔離工作已做,打開接線盒用接地銅線短接電纜接頭使電纜頭充分放電,拆線時應做好標記,測量電機及電纜絕緣電阻值並做好記錄,拆線過程中電纜頭不得彎折和受機械損傷,拆下的電纜頭應包繞絕緣防止進水受潮,電機移位時將拆下的電機底腳螺栓、底腳墊片對原位保存好或交所屬機械部門收存。
2. 拆聯軸節
需要火焊加熱拆下的對輪,現場作業前須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加熱時應使其受熱均勻,時間不可過長,局部軸的溫度不得超過200℃。拆卸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勿使聯軸節跌落碰傷及受到其他外力傷害,鍵和對輪的位置應做好標記並收好。
3. 拆電機端蓋
做好軸承蓋與端蓋、端蓋與機座的位置標記,拆卸時用頂絲對角頂開端蓋,過程中勿損傷電機防爆面和電機止口。使用撬杠時要注意不可碰到定子線圈,要防止端蓋下落時對軸造成傷害。
4. 抽轉子
抽轉子時選用工具應與電機軸徑相吻合,軸上要包好襯墊物以防軸受損傷,作業中應做好間隙監視以防碰觸鐵芯、線圈、風葉等。 5. 檢修定子
1) 檢查鐵芯
鐵芯應無變形、無損傷、無熔點、無銹斑、無松動,有銹斑時應用鋼絲刷刷除並塗硅鋼片漆,通風孔槽應暢通無阻,有堵塞物需清除。
2) 檢修線圈
線圈絕緣應良好漆面光潔無變色無剝落,尤其是槽口處發現異常需及時處理;綁線、墊塊、槽契等緊固無松動,松動時須重綁並刷絕緣清漆;各焊接點應焊接飽滿包括引出線線鼻焊接良好無過熱現象,有虛焊及過熱現象時需重新焊接;引出線套管應清潔無脫膠開裂現象;檢修時須用無水清洗劑清洗線圈表面油污;測量線圈絕緣及直流電阻,要求電機絕緣電阻值每千伏≥1兆歐(高壓電機用2500伏搖表,低壓用500伏搖表)吸收比R60/R15≥1.3,三相直阻100KW以上電動機誤差≤最小直阻值的2℅,無中性點引出電動機三相直阻誤差≤最小直阻值的1℅。
(1)當電壓超過電動機額定電壓10%以上,或低於電動機額定電壓5%以上時,電動機在額定負載下輕易發熱,溫升增高,應檢查並調整電壓。
(2)三相電源電壓相間不平衡度超過5%,引起三相電流不平衡,使電動機額外發熱,應調整電壓。
(3)一相熔絲斷路或電源開關接觸不良,造成缺相運行而過熱,應修復或更換損壞的元件。
(4)繞組接線有錯,誤將星形接成三角形,或誤將三角形接成星形,在額定負載下運行,都會使電動機過熱,應檢查糾正。
(5)定子繞組匝間或相間短路或接地,使電流增大,調損增加而過熱。若故障不嚴重,只需重新加包盡緣,嚴重的應更換繞組。
(6)定子一相繞組斷路或並聯繞組中某一支路斷線,引起三相電流不平衡而使繞組過熱。
(7)籠型轉子斷條或繞線轉子線圈接頭松脫,引起維修網電流過大而發熱。可對銅條轉子作焊補或更換,對鑄鋁轉子應更換轉子。
(8)軸承損壞或磨損過大等,使定子和轉子相碰擦,可檢查軸承是否有松動,定子和轉子是否裝配不良。
(9)負載過大,應減輕負載或換用大功率的電動機。
(10)被帶作業機械有故障而引起過載,應檢查被帶機械,排除故障。
(11)起動過於頻繁,應減少起動次數。
(12)使用環境溫度過高(超過40℃),使電動機進風太熱,散熱困難,應採取降溫措施。
(13)電動機內外積塵和油污太多,影響散熱,應消除灰塵和油污。
(14)電動機風道阻塞,透風不暢,進風量減小,應消除風道口雜物及污垢。
(15)電動機內風扇損壞,裝反或未裝,應進行正確安裝,損壞的風扇應修復或更換。
傳統的電機教科書上,介紹用鐵錘擊打鐵棒沖擊滾動軸承內套來安裝,在實際的操作中,這種工藝費工、費力,很容易傷到修理人員,常將滾動軸承損壞、損傷。由於軸承內套受到的沖擊力是不均勻的,常將內套沖碎或變形,使內、外套之間的滾珠、滾柱加快磨損,軸承會過早損壞,造成電機掃膛,也常將全密封、半密封的潤滑脂擋圈沖掉或變形(目前電機以安裝使用全密封滾動軸承為主)。軸承在工作時,潤滑脂受到壓力、溫度的作用,會外溢到繞組上,尤其在高速、重載,高溫等條件下最為明顯,這些隱患,最終因掃膛或繞組過臟而燒毀電機,既影響生產生活,又會造成經濟損失。所以滾動軸承的安裝不容忽視,必須提高滾動軸承的安裝工藝。
電機所用的滾動軸承分全密封型、半密封型和非密封型,以使用全密封軸承為主。在電動工具電機上,常用:608、629、200、201、202、203等型號;在家用微電機上,常用:608、629、200、201、202、203、204、205等型號;在汽車電機上,常用:201、202、203、204、303、304等型號;在單、三相中小型電機上,常用:203、204、205、208、303、304、305、306、308、309等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