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吸蟲器」如何使用原理是什麼
不要管樓上的說了那麼多廢話,簡單的說吸蟲器就是在樣本調查時用的抓捕昆蟲的工具,最簡單的吸蟲器就是一個帶有管子的塑料罐。
② 病蟲測報的發展的方向
病蟲測報要向規范化、標准化和引進新技術方向發展,概括起來有六條:監測工具標准化,調查統計規范化,預測方法科學化,預報內容數量化,發布預報制度化,信息服務現代化。
監測工具標准化
它們的標准化程度還比較低。除了上述少數工具外,基本上就靠眼觀手查了。這就大大限制了調查資料的准確性和可比性。測報工具的標准化是提高測報准確率最基本的條件。一方面,我們要抓好傳統工具的標准化,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引進高新技術,像昆蟲性信息素等生物、化學技術,衛星遙感、雷達監測等可用於自動採集病蟲信息的電子技術,都應盡快移植到病蟲監測上來,發明出新的測報工具,並在應用中使之標准化。
調查統計規范化
我國從1996年實施首批15種重要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調查規范的國家標准,這是全國測報及科研人員幾十年辛勤勞動的結晶,應該認真貫徹。病蟲害測報調查規范是支撐和服務農業的七個標准體系之一,它與監測工具一樣,都是奠基的工作,省級以上測報站應主持抓好本地區(或全國)重要病蟲害調查規范的地方標准(或國家標准)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原始資料的統計是應用資料、積累資料的前提。許多測報術語的內涵不清楚、不科學,比如發生程度。即使常用的統計方法在某些地方應用中也有差錯。
預測方法科學化
病蟲害預測方法有三類:一類是完全根據病蟲與環境互作規律做預測,如期距法、物候法、流行速率法;一類是數學或系統科學方法,如多元統計分析、模糊數學、灰色系統理論;第三類是指在調查研究基礎上以邏輯判斷為主的預測方法,多用來做定性預測,主要有:集思廣議法、特爾斐法、主觀概率法、相互影響分析法、調查推斷法、相關分析法、相似類推法。
經典的多元統計方法、時間序列方法、馬爾柯夫方法在病蟲測報中有廣泛應用,效果比較理想。以專家經驗為基礎的定性預測方法主要用來做大區超長期預報,但有些地方在應用中操作不夠規范。不同機理預測方法的組合預測可以更好地擬合歷史預測未來,唐小我教授推導出的經濟預測領域不同方法組合預測的最優加權系數計算公式,在病蟲測報上也有較好效果。
總之,科學的預測方法能夠更好地發掘原始數據的內涵,更好地利用專家的經驗。我們要積極引進相關學科的預測方法,為提高測報准確率服務。
預報內容數量化
預報內容主要包括發生程度、發生量、分布范圍、發生面積、發生期,甚至還要根據當時危害情況和防治水平,作出危害損失預報和防治效益預報。預報內容合理的量化,是我們永遠的努力方向。
③ 請問如何做昆蟲標本
兩樣都是大型昆蟲,可以採用針插法 製作標本.
首先要准備以下用具:
昆蟲針:昆蟲針是製作針插昆蟲標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採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為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號碼,00號的直徑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銹鋼製品為最佳。針插蝶類標本,常購置5、3、1三種號碼。
三級台:三級台可用一塊木板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台,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號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台是用來針插標本的,它可以使所有製作的標本及其標簽的高度統一。
此外,還需要標簽、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現在我們要正式製作標本了。
針刺法:有些昆蟲如天牛、朱象、瓢蟲等,成蟲不能展翅,或者體形較大,可以用昆蟲針,直接插在適當的位置,這樣可不妨礙對其形態特徵的觀察,插針時可以將昆蟲放在三極板(刺蟲台)上,也可以利用泡沫塑料板來進行。針插的位置,因昆蟲種類不同而異。一般鞘翅目的昆蟲可以用針插在右翅的正基部;直翅目的昆蟲,像蝗蟲,前翅狹長,稍硬化,後翅膜質,宜插在前翅基部的背中線稍右部位;半翅同成蟲,如稻蝽象,前翅基部是革質,端部的一半是膜質,後翅是膜質,宜插在前胸中央或小盾板的中線偏右方;其它昆蟲宜插在中央。這樣能使昆蟲保持平衡。針插完畢後,把標本放在軟木或高粱桿上,進行整型工作,然後放入烘箱。烘箱的溫度保持在3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蟲體硬化後可以將針拔出。也可置於通風處陰干。待蟲體內臟等全部乾燥,即可將標本取出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