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MATLAB神經網路工具箱configure函數使用
你想要什麼解釋?這句話是在為你的神經網路(net)配置每個RTDX緩沖channel中的位元組位數版(p)和緩沖權channel的數量(t)。RTDX(real time data exchange)實時數據交換。如果你懂低級計算機編程語言的話應該很好理解。這句話基本可以大致理解為為你的神經網路劃出一個計算的空間。神經網路演算法本身極其復雜,甚至有很多conference是專門討論該演算法的。matlab作為高級程序語言,出發點是把所有演算法打包好使用戶方便使用。要做到這個對一些基礎演算法來說並不難。但是神經網路本身就是一大堆演算法的集成,簡單打包演算法不太可能。使用這個工具箱你只需要知道大致原理,再找幾個模板依樣畫葫蘆練習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全弄明白
㈡ win7右下角的網路有紅叉,連不上wifi,請問怎麼辦
電腦鍵盤按下Windows+R鍵打開運行選項。然後在運行欄輸入:services.msc
然後按鍵盤Enter確認鍵。
02
進入服務系統後在右側找到: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選項。用滑鼠雙擊進入設置頁面。
03
在彈出的設置頁面點擊下面的「停止」選項。之後點擊下面的確定鍵
04
耐心等待5-10秒停止後點擊旁邊的啟動選項,來再次啟動服務。啟動好之後點擊下面的確定鍵。
05
接著突然發現紅叉還在,但是網還是可以上的。這個時候重啟電腦紅叉就會消失。
06
還有種軟體的解決方法不用重啟電腦。在電腦桌面打開安全衛士。點擊軟體主頁右下角的「人工服務」
07
在人工服務主頁點擊電腦故障下面的「圖標顯示異常」。進入方案頁面
08
在出現的工具修復選項里點擊第一個方案後面的「立即修復」。工具就會自動閃屏一下修復好。
㈢ matlab工具箱中的神經網路和遺傳演算法要怎麼調用
都是有兩種調用方法,一種圖形界面的,這個從開始菜單,然後工具,然後從裡面找神經網路
neural
network,遺傳演算法工具是
全局優化工具箱裡面的,global
optimization。
另外
一種通過命令行調用,這個需要你理解你都要做什麼,我用神經網路舉例。第一步需要先整理出輸入變數和輸出變數,第二步設計並初始化神經網路,第三部訓練,第四部獲得結果。
如果你想結合這兩者,就會更加復雜,詳細的你可以再問。我曾經做過用遺傳演算法優化神經網路的工具。
㈣ 網路不穩定,是哪裡的問題
可以引起網路不穩定時好時壞的可能性比較多,這里主要分兩種上網環境:
家用環境
這種網路環境比較簡單,家庭寬頻是運營商線路進入家庭,例如現在常見的光纖入戶(也有網線入戶)。
這種上網方式出現不穩定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有人蹭網,現在家用基本都會使用路由器可以滿足多台電腦,手機,ipad等設備同時上網。
1、打開瀏覽器,輸入路由器地址並且登錄路由器。
2、點擊設備管理,可以看到連接到路由器的用戶設備,將可疑用戶直接刪除並且加入黑名單。
3、既然有人蹭網那麼也說明wifi的密碼不夠安全,可以設置一些復雜的密碼,這樣的話路由器會更加的安全。
二、電腦中病毒導致,這種情況需要使用殺毒軟體全盤殺毒了,首先排除病毒原因導致的網路不正常,大部分的木馬還會劫持DNS導致網速變慢或者根本無法上網。
三、路由器本身有故障,這種情況可以去掉路由器,直接撥號上網看看是否掉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四、運營商網路問題,如果直接連接電腦還是會出現不穩定情況,那麼多半是由於運營商的鏈路問題導致,可以先ping下網路,看看是否丟包嚴重。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可以撥打運營商電話報修網路。
公司區域網環境
這種網路環境會相對復雜一些,除了排除自己電腦本身問題以外還需要排查區域網內是否有病毒,過量的下載。
一、檢查網內是否有ARP病毒(或有人在網內使用一些類似工具)。
1、打開電腦管家工具箱,找到ARP防火牆,進行雙擊操作;
2、安裝後進入arp防火牆設置。
設置連接後,每次如果有arp攻擊,那麼就會提示對方的mac地址和ip地址,可以通過mac地址查找區域網內中毒的電腦,將其下線即可恢復正常網路。
二、有大量下載。
這種情況可以登錄路由器的管理端或者核心交換機查看網路的流量是否過高,可通過管理端查找大量下載的主機。
三、網路內有環路導致。
這種情況比較難排查,需要具體檢查每一個交換機的cpu是否過高。
1、使用終端工具(或者遠程)連接到交換機。
2、進入交換機全局模式使用show cpu查看cpu的佔用率。
如果佔用率低,則可以排除環路問題,如果高於40以上就得檢查設備上是否有環路現象了。
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排除網路不穩定等現象。
㈤ 網路分析系列之一 網路數據包分析基礎知識
在高速發達的計算機網路世界,網路和系統運維者每天都可能面對成千上萬的故障問題,從簡單的終端病毒感染,到復雜的網路配置,甚至更為復雜的應用架構。當問題出現,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立即解決所有的,而良好的知識儲備和系統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快速的響應形式多樣的錯誤。
網路數據包分析的意義
所有的網路問題或基於網路的應用問題,都源自應用的數據包,無論應用設計的有多完美,但其訪問的終端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別,或者應用本身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為了更好地了解網路,快速解決相關問題,我們需要進入到網路傳輸的最小單元數據包中。數據包不會撒謊,在這里,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脫我們的視野。通過分析數據包,信息傳輸不再存在秘密(即使有些加密通信在特定環境下也無法避免)。我們對網路數據包進行深入分析,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網路是如何運行的,數據包是如何被轉發的,應用是如何被訪問的,有了這些了解,當再次出現網路故障或網路應用問題,就能夠很快的解決。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分析網路數據包,也就是分析網路數據包的意義所在。
從現在開始,網深科技將開展一系列關於數據包分析的主題文章,帶你領略神奇的數據包世界。你將學習如何查看網路使用情況,如何解決網路訪問速度慢的問題,定位識別應用的性能瓶頸問題,分析感染病毒的終端系統,發現被攻擊的伺服器,甚至追蹤存在於真實場景中的黑客。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你應該能夠掌握並使用先進的網路數據包分析技術來解決日常自己網路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哪怕起初感覺極為復雜或難以解決的問題。
網路數據包分析與數據包嗅探器
網路數據包分析,就是通常所說的抓包分析,其它類似網路分析、協議分析、數據包分析或數據包嗅探的說法,都是指採集和解碼網路上實時傳輸數據的過程,分析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能更好地了解網路上正在發生的事情。網路數據包分析過程主要由抓包軟體來捕獲數據包。
使用網路數據包分析技術,一般能夠實現如下目的:
[if !supportLists]� [endif]了解網路工作原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查看網路使用情況及網路上的通信主體;
[if !supportLists]� [endif]確認哪些應用佔用帶寬;
[if !supportLists]� [endif]識別網路中存在的攻擊或惡意行為;
[if !supportLists]� [endif]分析定位網路故障和延時大小;
[if !supportLists]� [endif]查看用戶訪問應用的快慢情況;
[if !supportLists]� [endif]優化和改進應用性能
當然,這些功能可能只是最常見的使用之一,通過數據包分析可做的事情遠遠不止這些。
目前全球最流行、使用最廣泛的數據包分析軟體為Wireshark,本系列關於網路分析的主題,主要介紹如何使用該軟體。其中可能會提及或使用更為智能的商業產品,如NetInside系列性能管理系統,但僅作為參考,或對比學習。
另外,較為常用的網路數據包分析軟體有基於命令行的tcpmp,Wildpackets的Omnipeek(這家公司後轉向於安全取證領域分析,改名Savvius,被LiveAction收購),國內也有家做網路流量分析的廠商,早期的產品也與Omnipeek頗有淵源。
(續更) 點擊查看更多
㈥ 怎麼使用matlab系統辨識工具箱
如果是系統自帶的,你可以直接用,如果是外部的或者是自編的你需要先把文件夾拷貝到tools文件夾下,再設置路徑。
Matlab常用工具箱介紹(英漢對照)
Matlab Main Toolbox——matlab主工具箱
Control System Toolbox——控制系統工具箱
Communication Toolbox——通訊工具箱
Financial Toolbox——財政金融工具箱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系統辨識工具箱
Fuzzy Logic Toolbox——模糊邏輯工具箱
Higher-Order Spectral Analysis Toolbox——高階譜分析工具箱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圖象處理工具箱
LMI Control Toolbox——線性矩陣不等式工具箱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oolbox——模型預測控制工具箱
μ-Analysis and Synthesis Toolbox——μ分析工具箱
Neural Network Toolbox——神經網路工具箱
Optimization Toolbox——優化工具箱
Partial Differential Toolbox——偏微分方程工具箱
Robust Control Toolbox——魯棒控制工具箱
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信號處理工具箱
Spline Toolbox——樣條工具箱
Statistics Toolbox——統計工具箱
Symbolic Math Toolbox——符號數學工具箱
Simulink Toolbox——動態模擬工具箱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系統辨識工具箱
Wavele Toolbox——小波工具箱
例如:控制系統工具箱包含如下功能:
連續系統設計和離散系統設計
狀態空間和傳遞函數以及模型轉換
時域響應(脈沖響應、階躍響應、斜坡響應)
頻域響應(Bode圖、Nyquist圖)
根軌跡、極點配置
較為常見的matlab控制箱有:
控制類:
控制系統工具箱(control systems toolbox)
系統識別工具箱(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
魯棒控制工具箱(robust control toolbox)
神經網路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
頻域系統識別工具箱(frequency domain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
模型預測控制工具箱(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toolbox)
多變數頻率設計工具箱(multivariable frequency design toolbox)
信號處理類:
信號處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濾波器設計工具箱(filter design toolbox)
通信工具箱(communication toolbox)
小波分析工具箱(wavelet toolbox)
高階譜分析工具箱(higher order spectral analysis toolbox)
其它工具箱:
統計工具箱(statistics toolbox)
數學符號工具箱(symbolic math toolbox)
定點工具箱(fixed-point toolbox)
射頻工具箱(RF toolbox)
1990年,MathWorks軟體公司為Matlab提供了新的控制系統模型化圖形輸入與模擬工具,並命名為Simulab,使得模擬軟體進入了模型化圖形組態階段,1992年正式命名為Simulink,即simu(模擬)和link(連接)。matlab7.0里的simulink為6.0版本,matlab6.5里的simulink為5.0版本。
MATLAB的SIMULINK子庫是一個建模、分析各種物理和數學系統的軟體,它用框圖表示系統的各個環節,用帶方向的連線表示各環節的輸入輸出關系。
啟動SIMULINK十分容易,只需在MATLAB的命令窗口鍵入「SIMULINK」命令,此時出現一個SIMULINK窗口,包含七個模型庫,分別是信號源庫、輸出庫、離散系統庫、線性系統庫、非線性系統庫及擴展系統庫。
1.信號源庫
包括階躍信號、正弦波、白雜訊、時鍾、常值、文件、信號發生器等各種信號源,其中信號發生器可產生正弦波、方波、鋸齒波、隨機信號等波形。
2.輸出庫
包括示波器模擬窗口、MATLAB工作區、文件等形式的輸出。
3.離散系統庫
包括五種標准模式:延遲,零-極點,濾波器,離散傳遞函數,離散狀態空間。
4.線性系統庫
提供七種標准模式:加法器、比例環節、積分環節、微分環節、傳遞函數、零-極點、狀態空間。
5.非線性系統庫
提供十三種常用標准模式:絕對值、乘法、函數、回環特性、死區特性、斜率、繼電器特性、飽和特性、開關特性等。
6.系統連接庫包括輸入、輸出、多路轉換等模塊,用於連接其他模塊。
7.系統擴展庫
考慮到系統的復雜性,SIMULINK另提供十二種類型的擴展系統庫,每一種又有多種模型供選擇。
使用時只要從各子庫中取出模型,定義好模型參數,將各模型連接起來,然後設置系統參數,如模擬時間、模擬步長、計算方法等。SIMULINK提供了Euler、RungeKutta、Gear、Adams及專用於線性系統的LinSim演算法,用戶根據模擬要求選擇適當的演算法。
當然,不同版本的Matlab/Simulink內容有所不同。
另外,Simulink還提供了諸如航空航天、CDMA、DSP、機械、電力系統等專業模塊庫,給快速建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㈦ 如何使用matlab中的工具箱
使用matlab中的工具箱方法:
MATLAB自帶工具箱
查看方式:
我們首先詳細介紹一下MATLAB自帶工具箱的使用。
在我們不熟悉一些調用工具箱的命令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如下圖所示:
在MATLAB主窗口中,點擊左下角start--toolboxes,就會羅列出你的MATLAB已經安裝的所有工具箱,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選擇你將要使用的工具箱。我們可以看到有擬合工具箱、金融工具箱、最優化工具箱等等。
調用(打開)方式: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如何打開一個工具箱。
我們以調用擬合工具箱為例,進行詳細的示例。
調用方式一:
按照如下圖所示的步驟:
點擊主窗口左下角start--toolboxes--curve fitting--curve fitting tool 單擊,就可以打開擬合工具箱.
調用方式二:
在上一步中,我們在start--toolboxes--curve fitting--curve fitting tool ,到這里的時候,會看到在其後面有一個簡寫 cftool 如下圖,這就是我們的擬合工具箱調用命令函數。在MATLAB主窗口中輸入cftool ,回車,同樣可以打開擬合工具箱。
工具箱的使用:
擬合工具箱打開之後,如下,我們就可以進行多種曲線擬合了。
關於MATLAB擬合工具箱等,一些工具箱的詳細用法,由於篇幅的有限,在我的其他經驗中都會陸續給出,有興趣的可以查看。
非自帶工具箱
非自帶工具箱,需另外下載,然後按照一定的步驟導入,導入後一般不能像上面工具箱一樣,通過界面操作,一般都通過函數使用。由於工具箱的導入有幾個小的細節需要注意,所以在我的其他經驗中,關於如何導入工具箱,我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㈧ 網路丟包&網路延遲排查
網路問題往往都是比較復雜的,並且通常定位問題後也無能為力,只能推動相關運營商解決;
常見網路丟包的原因:
ICMP是一個網路層的協議,用來測試網路的連通性,因為ICMP非傳輸層,所以不需要埠號, ping 、 traceroute 、 mtr 都使用的是ICMP協議, 這也是 ping 命令不能指定埠號的原因;ICMP只能搭配IPv4使用,如果是IPv6的情況下, 需要是用ICMPv6;
ICMP協議可以用來:
ICMP協議的實現,是內嵌在IP包里的,IP包頭部有固定的20個位元組,如果IP包頭裡面協議欄位設置為ICMP,則IP包的包體里是ICMP包體;
ICMP包體可以簡單理解為 type 加 content , 有2個位元組用於標識是什麼類型的ICMP包,剩下的位元組存儲內容;ICMP的具體使用,舉例如下:
ping命令會先發送一個 ICMP Echo Request給對端,對端接收到之後, 會返回一個ICMP Echo Reply,若沒有返回,就是超時了,會認為指定的網路地址不存在。
ping能驗證網路的連通性,並會統計響應時間和TTL(IP包中的Time To Live,生存周期),也可以用於查看網路丟包率;
traceroute也是基於ICMP協議實現的。可用於列印執行主機到目標主機之前經歷多少路由器。
mtr 命令實際是集成了 traceroute 、 ping 的功能;
mtr 底層首先利用 traceroute 計算出所有的路由器節點,然後針對每個路由器節點發送 ping 命令,最後對數據做了匯總和展示;
如何分析MTR報告?
tcpmp本身是排查tcp/ip 網路問題的大殺器;
tcpmp可以單獨使用,但結合 wireshark.app 等可視化軟體來使用會更加直觀;
tcpmp使用本身較為復雜,可以參考相關官方文檔;
這里舉例說明如何使用tcpmp抓取ICMP包:
ICMP協議
網路丟包分析
網路排查工具mtr使用
㈨ 【干貨】這16款網路故障排查工具,總有你用的到的
網路故障排除對於網路技術專家和網路工程師是頗具挑戰的工作。每當添加新的設備或網路發生變更時,新的問題就會出現,而且很難確定問題出在哪裡。每一位網路工程師或專家都有自己的經驗和必備工具,能讓他們快速定位網路故障。以下的這些工具,是否是你的工具箱中的選項。
1. Nmap
Nmap是開源工具,它被稱作網路故障排除的「瑞士軍刀」。它基本上是使用超級功能Ping,廣播數據包來識別主機,包括主機的開放埠和操作系統版本。這些信息被集成到網路地圖和清單中,從而使分析人員能夠確定連接問題,漏洞和流量。
2. Netstat
隨著網路復雜性的增加,需要簡化網路管理讓網路管理員的時間和輸入更加有效。Netstat在類似於Unix的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上很有用。在處理網路安全性時,最好了解與企業網路的入站和出站連接。
3. tcpmp
tcpmp是網路專家必備的故障排除工具。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它,那麼可以在不影響無關應用程序的情況下快速查明網路問題。
4. Ping
Ping是快速排除網路問題的最基礎工具。可以輕松檢查伺服器是否已關閉,並且它在大多數操作系統中都可用。
5. TRACERT和Traceroute
對於任何網路團隊而言,TRACERT和Traceroute都是重要的工具。他們可以深入了解數據採用的路徑以及中間主機的響應時間。即使是最少量的信息也可以幫助闡明當前的問題。因此,在進行故障排除時,TRACERT和Traceroute無疑十分重要。
6. My Traceroute (MTR)
MTR是診斷網路問題或僅探索網路性能的最佳工具之一。MTR將Ping和Traceroute的優點結合到一個工具中。是同時觀察數據包丟失和等待時間的好方法。
7. Mockoon
Mockoon是新的工具。它允許網路專家創建模擬API並針對它們構建前端,而無需使用後端。通過將Mockoon與Charles結合使用,甚至可以在系統的某些部分中使用實時API,而在其他部分中使用模擬API,而來回切換的工作量很小。
8. Wireshark
Wireshark是可用的最佳數據包捕獲工具之一,並且是網路分析的必備工具。它用途廣泛,速度快,並提供了廣泛的工具和篩選器,可准確識別網路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9. OpenVAS
每個網路專家都應使用某種主動式漏洞掃描軟體來檢測網路威脅,在潛在威脅進入系統之前對其進行故障排除,而不是試圖修復造成的破壞。建議使用Wireshark和OpenVAS之類的工具作為免費的開源工具,任何網路團隊或專家都可以使用它們來識別對關鍵數據或系統的威脅。
10. Grey Matter
Grey Matter是通用網格。它是下一代的3、4、7網路層,利用基於C的代理實現零信任安全性,證據鏈審計合規性,目標細分和低級報告,並且它是開源工具。如果試圖找出「服務網格」的用例,可進行一些研究。
11. Linux系統Dig命令
Linux中的dig工具非常適合幫助解決站點可能位於的位置,關聯的IP以及負載均衡後面的問題。
12. DNS和NS查找工具
今天,DNS和NS查找工具應該出現在每個網路專家的工具箱中。從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到物聯網設備和網路設備,我們使用的每個設備都使用IP和DNS地址。IP和設備之間的沖突一直在網路上發生。可靠的查找工具可以幫助隔離有問題的設備,並縮小要採取的故障排除步驟。
13. Speedtest-Plotter
速度和敏捷性對於生產力至關重要,尤其是隨著遠程工作的增加。Speedtest-Plotter是一款不錯的網路故障排除工具,可使用附近的伺服器來測量互聯網帶寬。可以跟蹤一段時間內的速度(而不僅僅是一次分析),同時確定連接性的相關變化。
14. Batfish
強烈建議你將網路配置分析添加到故障排除工具包中。雖然Ping可以告訴你某些設備或連接存在問題,Traceroute/MTR可以告訴你它在哪裡出了問題,但是像Batfish這樣的開源工具可以告訴您它為什麼出現了故障。更好的是,可以使用Batfish或類似的驗證工具來確保網路故障不會發生。
15. Fiddler
當考慮網路故障工具時,現在可用的SaaS很多。雖然如此,Wireshark和Fiddler是SaaS網路故障排除必不可少的工具。
16. New Relic And Pingdom
從兩個方面監控每個系統。首先,從系統/伺服器本身到外部進行監控,推薦New Relic。而從數據中心外部監控計算機的IP。推薦Pingdom。這種雙向方法可以即時了解要在哪裡找到問題。
㈩ 小小強pe工具箱pxe
小小強PXE版Pe使用說明
.PE的安裝:
服務端是標準的WinRar自解壓包,DIY是相當方便的。你只需在網路上的某台機安裝服務端即可供同一網路的所有客戶機PXE啟動並使用本PE的全部功能!
服務端在安裝時會自動執行一個設置程序,按提示設置後即建立好一個完整的PXE伺服器;
(如沒有自動執行,可手動運行安裝文件夾中的「setup.cmd」)
然後,在客戶機(要求網卡支持PXE啟動)的BIOS中設置從網路啟動即可。
注意:如服務端主機或其線路上裝有防火牆,為了能讓客戶端順利PXE啟動,最基本地要開放UDP的67(DHCP)和69(TFTP)入站埠;如果要使用共享外置載入模式,還要開放相關的文件共享。
.PE的卸載:
運行安裝文件夾內的「反安裝.CMD」等其執行完成後手動刪除服務端所有文件即可。
.服務端的常規設置:
本PXE服務端的核心組件是「haneWIN DHCP Server」,因此一些常規設置都要在裡面進行。例如:DHCP的IP地址、TFTP的路徑等。
.grub4dos和syslinux雙重PXE引導:
服務端同時具備grub4dos和syslinux的PXE引導相關文件,它們有各自的兼容性,默認是grub4dos引導。
如引導時出現兼容性問題,可手動設置更改為syslinux引導,設置方法為:
在「haneWIN DHCP Server」中依次選菜單「選項」——》「standard」——》「引導」,將其中的「引導文件」修改一下即可。
注意:grub4dos的引導文件為「zjqpe」,而syslinux的引導文件為「pxelinux.0」。
.靈活地部署服務端:
本PE核心中內置網路組件,通過PXE啟動後自動載入網路組件並通過DHCP獲取IP地址,然後執行一個網路連通性的測試,如果測試通過就嘗試從TFTP下載配置文件並根據配置文件的設置載入外置程序。這是一個頗為復雜的載入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很容易受網路環境的影響,導致整體載入失敗!
因此,在伺服器端「User」文件夾下設定了幾個配置文件。合理地設置這些文件,可讓本PE盡可能地適應各種復雜的網路環境!至於各個配置文件的具體作用和設置方法請參閱「User」文件夾中的說明文檔。
最後,還要說明一下內核中「WXPE\外置程序\PE_OUTERPART\START_NET.CMD」這個文件,在此文件的開頭定義了幾個變數,適當設置它們能使本PE適應更復雜的網路環境,只是需要對內核動手才行。其中的「PINGIP」和「TFTPIP」變數要注意一下,它用於手動指定網路連通性的測試IP和TFTP伺服器IP,如果設置了,程序會優先使用該變數的設定。詳細設置方法見該文件中的注釋。
.共享和TFTP雙重外置載入模式:
本PE外置程序的載入分為「共享模式」和「TFTP模式」兩種:
1.共享模式:程序會根據配置文件的設置自動映射伺服器上共享的外置程序為網路驅動器Y盤,並從中載入外置程序。該模式載入外置程序的結果與光碟版的一樣,有功能齊、節省內存和使用方便等優點;而它的缺點就是需要伺服器開啟共享且指定的可連接用戶必須是空密碼!這對安全要求較高的伺服器就不適用了。
2.TFTP模式:程序會根據配置文件的設置從TFTP伺服器下載並載入基本的外置程序;且為其它的外置程序創建指向TFTP伺服器的快捷方式,當客戶端使用某個程序時,會先從TFTP將程序下載到本地,然後再運行。該模式的優點就是對伺服器的設置沒有要求,只要能順利通過PXE引導就能順利載入外置程序;而缺點就是有少部分外置程序不能使用且運行時耗內存較多。
默認情況下,程序會先嘗試載入TFTP模式。你也可手動設置默認載入共享模式,方法為:
在伺服器端「User」文件夾下的「startmode.cmd」就是配置文件,文件的開頭定義了一個變數「STARTMODE」,只要修改其值即可。詳細請看「startmode.cmd」內的注釋。
.PE登錄密碼的設置(非啟動菜單密碼):
在伺服器端「User」文件夾下有個「PASSWORD.INI」的文件,設置其中的「LOGINPASSWORD」變數即可給PE加上登錄密碼。詳細請看「PASSWORD.INI」內的注釋。
(注意:這里的密碼只是PE登錄密碼,而啟動菜單仍會被顯示,所附帶的DOS工具也可照常使用。另外,在伺服器端「其它」文件夾下有對密碼進行MD5處理的工具。)
.啟動菜單密碼的設置:
grub4dos的PXE引導,分兩個步驟:
1.在伺服器端「WXPE\CFG」文件夾下有個「PASSWORD」的文件,用記事本修改其中的兩條「password --md5」語句,將該語句後面的字串改為你的密碼。具體用途請看「PASSWORD」文件內的注釋。
2.將伺服器端「WXPE\CFG」文件夾下原有的「default」改名為「default1」,然後將「PASSWORD」文件改名為「default」。
syslinux的PXE引導,也分兩個步驟:
1.在伺服器端「syslinux\cfg」文件夾下有個「PASSWORD」的文件,用記事本修改其中的「MENU MASTER PASSWD」和「MENU PASSWD」兩條語句,將語句後面的字串改為你的密碼。具體用途請看「PASSWORD」文件內的注釋。
2.將伺服器端「syslinux\cfg」文件夾下原有的「default」改名為「default1」,然後將「PASSWORD」文件改名為「default」。
(注意:所有密碼必須用「for grub」MD5處理的,在伺服器端「其它」文件夾下有對密碼進行MD5處理的工具。)
.精簡內核:
在伺服器端「WXPE」文件夾下的「WINPE.IMG」就是PE內核,它內置了網路組件,位於內核的「WXPE\外置程序\PE_OUTERPART」文件夾內,網卡驅動為DPS的驅動包,應該很全面的了。如果你將本PE應用於固定的網路中,建議你根據網路的實際狀況自己DIY一下驅動,以減少核心鏡象的大小,畢竟核心鏡象越小,伺服器的負擔就越輕。
注意:「WINPE.IMG」文件必須用VDM來進行修改,此軟體在外置程序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