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飛機可以托運電動工具嗎
飛機可以托運電動工具,電動工具不是禁止托運物品。
民航旅客禁止隨身攜帶和托運物品如下:
1、能夠發射彈葯(包括彈丸及其他物品)並造成人身嚴重傷害的裝置或者可能被誤認為是此類裝置的物品。
2、能夠造成人身嚴重傷害或者危及航空器安全的爆炸或燃燒裝置(物質)或者可能被誤認為是此類裝置的物品。
3、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管制器具。
4、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危險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1)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如氫氣、甲烷、乙烷、丁烷、天然氣、乙烯、丙烯、乙炔(溶於介質的)、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氣、氟利昂、氧氣、二氧化碳、水煤氣、打火機燃料及打火機用液化氣體;
(2)自燃物品,如黃磷、白磷、硝化纖維(含膠片)、油紙及其製品;
(3)遇濕易燃物品,如金屬鉀、鈉、鋰、碳化鈣(電石)、鎂鋁粉;
(4)易燃液體,如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丙酮、乙醚、油漆、稀料、松香油及含易燃溶劑製品;
(5)易燃固體,如紅磷、閃光粉、固體酒精、賽璐珞、發泡劑;
(6)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鈉、過氧化鉀、過氧化鉛、過醋酸、雙氧水;
(7)毒害品,如氰化物、砒霜、劇毒農葯等劇毒化學品;
(8)腐蝕性物品,如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汞(水銀);
(9)放射性物品,如放射性同位素。
5、其他能夠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對航空安全和運輸秩序構成較大危害的物品,包括但不限於:
(1)傳染病病原體,如乙肝病毒、炭疽桿菌、結核桿菌、艾滋病病毒;
(2)火種(包括各類點火裝置),如打火機、火柴、點煙器、鎂棒(打火石);
(3)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鋰電池(電動輪椅使用的鋰電池另有規定);
(4)酒精體積百分含量大於70%的酒精飲料;
(5)強磁化物、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或者容易引起旅客恐慌情緒的物品以及不能判明性質可能具有危險性的物品。
(1)電動工具讓不讓上船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規定:
第九十五條 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應當以保證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良好服務為准則,採取有效措施,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應當教育和要求本企業職工嚴格履行職責,以文明禮貌、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認真做好旅客和貨物運輸的各項服務工作。
旅客運輸航班延誤的,應當在機場內及時通告有關情況。
第一百條 公共航空運輸企業不得運輸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禁運物品。
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未經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運輸作戰軍火、作戰物資。
《公共航空旅客運輸飛行中安全保衛規則》中規定:
第七條 航空安全員在機長的領導下負責維護航空器內的秩序,制止威脅民用航空飛行安全的行為,保護所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航空器客艙實施保安檢查;
(二)根據需要檢查旅客登機牌及相關證件;
(三)對受到威脅的航空器進行搜查,妥善處置發現的爆炸物、燃燒物和其他可疑物品。
第十六條 航空安全員及其他機組成員應當按照航空器客艙保安檢查單,對執勤的航空器,在旅客下機後、登機前進行客艙保安檢查,確保航空器上沒有未經授權的武器、爆炸物以及其他危險物品。
航空安全員在旅客登機前實施的保安檢查,還應當填寫客艙保安檢查單,與執勤日誌一並提交。
B. 乘船 安檢時什麼東西不準帶乘船豆油讓帶嗎
乘船安檢時,各種管制刀具及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是不許攜帶的,豆油也是屬於易燃品,是不可以攜帶上船的。
C. 船上為什麼不裝漏電保護器
船上可以裝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主要是用來在設備發生漏電故障時以及對有致命危險的人身觸電保護,具有過載和短路保護功能,可用來保護線路或電動機的過載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況下作為線路的不頻繁轉換啟動之用。
船上用電安全注意:
1.從事電氣作業的人員未持有有效的電工安全技術考試合格證。
2.在船上架設電源線時亂拉亂放,未作明顯標志。轉向點及與其它物體接觸處未採取適當措施,以防止損壞電源線絕緣層。
3.在船上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時違反下列規定:在一般場所必須使用Ⅱ類或Ⅲ類工具,如使用Ⅰ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30毫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倉室作業的手持行燈必須使用12V電壓,倉室作業的手持式電動工具必須使用Ⅲ類工具,如果使用Ⅱ類工具,必須使用額定漏電動作電源不大於15mA,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在倉室使用非手持式用電設備必須安裝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mA,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非手持式用電設備必須在倉室固定好,未斷電前任何人不得移動,Ⅲ類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漏電保護器及控制箱和電源聯接器等必須放在外面,同時應有人在外監護。
4.使用非手持式用電工具、設備,未將其固定好,未停電私自移動。
5.除電焊作業外,上船使用的用電線路未裝有漏電保護器;電器設備線路不符合規格;電源線未採用三芯或四芯,多股銅芯橡皮套軟纜或護套軟線;違規使用花線。
6.未審批私自安裝臨時用電;用電完畢未立即拆除。
7.班組未對船上使用安全電壓電源進行監察。
8.船上使用非安全電壓未報車間安全員或車間工程主管監察。
9.在危險場所用電,未填寫《危險作業申報監察單》報車間安全員監察後報安管部監察。
D. 坐飛機可以攜帶電動工具產品嗎
回答如下:
不可以,但是可以辦理托運。
E. 帶鋰電池的手電筒鑽能帶上飛機嗎,或者能托運嗎
托運
F. 飛機上可以帶電動工具嗎
在乘飛機之時,電動工具像行旅包一樣隨身帶的話,不可以,但是電動工具箱可以在登機前搞隨機托運。
G. 新能源車不能上船的原因
新能源車是可以上船的。可以乘坐擺渡船的,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安裝非常規范的,是不擔心沾水的,可以坐船的。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
H. 乘坐交通工具有哪些安全常識
現代交通工具日益多樣,過去有馬車、牛車,現在則有汽車、輪船、地鐵和飛機,也許將來還會出現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交通工具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每年因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損失也很慘重,對個人和國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一)自行車
我國交通法規明文規定,12歲以下兒童不能騎車,但城市騎車的12歲以下兒童不少。由於中小學生年齡較小、路況條件等原因,他們騎自行車已經成為我國交通事故的一個高發點。因此,有必要認真做好防範。
1.不要騎快車、追尾或超車等。青少年的賽車、山地車等比較多,在道路上出現車速過快、相互趕超的情況,容易發生惡性交通事故。因此,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才能降低日益增多的事故比例。
2.過馬路時要下車,應走人行橫道。要學會估測往來車輛與自己之間的安全距離,當車輛正在行駛或者疾速行駛時,你與來車距離15米內時不能搶道,25米以上才較安全。通過郊外馬路時,要與來車的距離大於40米以上才能通過。在公路上騎車,千萬不要抓住正在行駛的機動車或者緊跟在其後,以免車速過快、不穩而摔倒,或因機動車突然剎車而被撞傷。
3.騎車不慎將要跌倒時,盡可能地做好防護。遇到意外時,迅速地把車子拋掉,人向另一邊跌倒。此時,全身肌肉要綳緊,盡可能用身體的大部分面積與地面接觸。注意:不要用單手、單肩或單腳著地,以免造成嚴重的挫傷、脫臼或骨折等後果。
做到「九不」:不打傘騎車;不脫手騎車;不騎車帶人;不騎「病」車;不騎快車;不與機動車搶道;不平行騎車;不在惡劣天氣下騎車;不滿16周歲的公民,不在道路上騎電動車、摩托車。
總結騎自行車時應注意的事項:
馬路學車很危險,車來車往不安全。
僻靜操場人少處,家長陪同慢慢練。
年齡不滿十二歲,不能上路亂騎車。
平衡掌握不完全,情況緊急就危險。
騎車之前嚴檢查,注意車鈴和車閘。
車況完好危險少,生命安全才不怕。
騎車要走車行道,若無劃分靠右邊。
不得逆行、闖紅燈,路口、轉彎要減速。
騎車速度要適中,不要乘機逞英雄。
打鬧、帶人危險大,雙手撒把瞎胡鬧。
雨天騎車穿雨衣,不要打傘把車騎。
別為趕路車速快,注意暗井和溝渠。
雪天騎車要注意,車胎別充太多氣。
輕捏車閘不急拐,碰到險情提前避。
在搭乘他人,尤其是同學的自行車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嬉笑打鬧、不顧交通安全催促他人橫沖直撞,與其他通行的騎車同學互相追逐玩耍;搭乘時要始終側坐或者朝前坐,不能沖著後面坐,以防前方出現危險時,反應不及。盡可能地不要搭乘年紀小的同學的自行車,可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的方式上學和放學。
(二)汽車
1.依次候車,待車停穩,先下後上;
2.不準在行車道上招呼出租汽車;
3.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乘坐公共汽車或者出租汽車;
4.在機動車行駛中,不準將頭、手伸出車窗外;
5.在車輛尚未停穩前,不得跳車或扒開車門;
6.手應抓牢車上固定的物體或安全帶。
同學們在乘坐公共汽車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停靠站,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台,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後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於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夾住。
(3)上車後不要擠在車門邊,往裡邊走,見空處站穩,並抓穩扶手,注意頭、手、身體不能伸出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到老弱病殘者及孕婦、帶小孩的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6)乘車時不要用手機發簡訊,否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症狀,也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發生盜竊事件。
讓我們記住:
乘坐公共汽車時,上車下車要注意。
等車停穩別著急,先下後上守秩序。
下車以後過馬路,來往車輛要注意。
人行道上左右看,確定沒車才過去。
各種車輛速度快,前排應系安全帶。
頭手胳膊要管好,不要伸出車窗外。
卡車、拖拉機安全差,小孩最好別坐它。
特殊情況不得已,蹲在車廂別站起。
搭乘摩托戴頭盔,堅決不坐酒鬼車。
遇到事故車翻滾,雙手抱頭緊縮身。
平時打車要耐心,計程車站慢慢等。
不要著急把路趕,機動車道把車攔。
(三)輪船
船票分普通船票和加快船票,普通船票又分為成人票、兒童票(1.10~1.30米的兒童)和殘廢軍人優惠票。
青少年身高在1.10米以下的,不需要購票;在1.10~1.30米之間的,購買兒童票;身高超過1.30米以上的,則需購買成人票。
乘坐輪船等水上交通工具時,不要嬉戲、打鬧;不要靠近船舷;不要將身體伸出船隻外;不要攀爬。
下列物品不準攜帶上船:
1.法律明令限制運輸的物品;
2.有臭味、惡腥味的物品;
3.能損壞、污染船舶和妨礙其他旅客的物品,如爆炸品、易燃品、自燃品;
4.腐蝕性物品、有毒物品、殺傷性物品以及放射性物質。
(四)火車
乘坐火車時,要聽從隨行家長和列車乘務人員的安排,不要擅自行動,以防走失或受傷。
站台候車要注意,站在安全白線內。
來往列車速度快,卷下站台把命丟。
乘坐火車要記住,別停車廂連接處。
容易夾傷和扭傷,易生事故不安全。
易燃易爆危險品,不要全往列車帶。
一旦燃燒或爆炸,害人害己罪不輕。
(五)飛機
民用航空飛機一般是比較安全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視了安全問題。乘坐飛機時,應遵守以下安全常識:
1.進入隔離區時,要遵守規定,自覺地接受安全檢查;
2.隨身攜帶的物品中,不得夾帶禁運、違法和危險物品,包括易燃物、易爆物、腐蝕物、有毒物、放射物品、可聚合物質、磁性物質、成癮葯物及其他違禁品;
3.在候機廳要遵守秩序,不得追跑、打鬧;
4.要按順序登機和下機;
5.進入機艙內對號入座坐好,聽從機組工作人員安排,系好安全帶,不要隨意更換座位;
6.要認真閱讀飛機上的(安全須知),了解機上的安全設施、設備及其位置;要弄清所坐位置到安全出口的路線和距離。
7.飛機在起飛和飛行過程中,禁止使用電子電氣設備(包括行動電話、尋呼機、游戲機、手提電腦、調頻調幅收音機等),禁止吸煙。
8.在正常情況下,不得擅自動用飛機上的應急出口、救生衣、氧氣面罩、防煙面罩、滅火器材等救生應急設施、設備和標有紅色標識的設施。
此外還要記住:不要為陌生人捎帶行李物品。
(六)地鐵
現在大城市的交通十分擁擠,因此地鐵開始在各大城市中逐漸盛行,作為一種較新的交通工具,地鐵以其快捷的速度為廣大乘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地鐵站內,乘客應該:
1.留意車站及列車導向標志;
2.留意車站通告及廣播,並遵守指示;
3.正確使用進、出站閘機,待前面的乘客通過及閘門關閉後方可使用;
4.在安全線以外候車,先下後上,上下車時不要擁擠;
5.給老弱病殘孕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讓座;
6.留意列車廣播,提前做好下車准備;
7.小心照顧同行的小孩和老人;
8.按照提示,正確使用安全及緊急設施;
9.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立即通知車站工作人員。
在地鐵內,乘客嚴禁:
1.吸煙;
2.奔跑、嬉戲、翻越閘機和欄桿;
3.進入地鐵隧道、高架線路等非公眾區域;
4.不得攜帶過大的物件或貨物、寵物及其他禽畜或危險類物品。
(七)電梯
電梯是人們日常的垂直交通工具,作為乘客,在電梯正常運行時要做到安全文明使用電梯;在電梯發生故障時則必須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危險發生。
1.電梯正常運行時的乘坐程序:
(1)等候電梯時,正確按下門口的上行或下行呼梯按鈕,切忌同時按下「上/下行」兩個按鈕,這樣會讓電梯做「無用功」,浪費你和他人的時間和電能。等待電梯到來,如果是多台並聯電梯組,可能不是你面前的一台電梯來接你,任何一台電梯的到站燈閃亮並發出到站鍾響,便是邀請你到它的入口處等待。
(2)電梯開門後,乘客先下後上,如果有乘客從梯廂走出,你應往一邊站,以方便他們疏散,然後進入梯廂。
(3)如果梯廂滿載,等待下一台電梯。
(4)電梯關門時,不要把手或其他物體伸到兩個門扇之間。
(5)發生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立即通過樓梯通道疏散,因為萬一電梯電源被破壞,乘客可能被關在電梯梯廂里。
2.出入梯廂時的程序:
(1)安全快速出入梯廂,切忌在門口處停留。站在門口的乘客應先離開梯廂。
(2)正確按下目的樓層選層按鈕,以保證不錯過你的樓層。
(3)如果梯廂內乘客人數適中,你可以向梯廂深處移動,以方便其他乘客。
(4)帶寵物的乘客要防止寵物單獨活動。
(5)與電梯門保持距離,開關門時要特別注意防止衣物或其他隨身物品被電梯門擠住。
(6)需要電梯門保持開門狀態,應該按住開門按鈕。如果自己需要搬運物品,可以請求其他乘客幫你按住開門按鈕。
3.進入電梯後的程序:
(1)靠近電梯的轎壁站立,有扶手時把手放在扶手上。
(2)注意觀察樓層顯示器,提前做好離開梯廂的准備。
(3)到站後電梯不開門可按下開門按鈕。如果還不開門應使用報警按鈕或梯廂內對講系統或電話與中控室或物業管理部門聯系,等待專職人員救援。
4.文明使用電梯要做到:
(1)不在電梯里亂寫亂畫;不在呼梯面板和轎壁上刻畫。
(2)不亂按電梯樓層按鈕;不拿呼梯按鈕當玩具。
(3)不在電梯里嬉戲打鬧;防止傷害事件的發生。
(4)愛護電梯,不損壞其中的各種設備。
(5)電梯候梯廳是乘客的安全通道,應該保持候梯廳清潔暢通;不應在候梯廳堆放雜物或停放自行車。
(6)發現電梯故障及時通知房管部門或電梯維修公司。
安全提示:
(1)電梯傷人事故大多發生在門口(人員被運動中的梯廂擠壓)或空井道(人員墜落)。電梯門口(廳轎門地坎處)是很危險的地方,切記不要在此停留。電梯發生故障時,遠離這兩個地方,你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2)電梯在修理過程中,萬一工作人員疏忽忘記放警告標志和護欄而開著電梯門作業,你千萬不可出於好奇往井道里探頭。大樓的住戶應記住,永遠不要靠近開著門的電梯井道,防止墜落。
(3)如果你被關在梯廂里,唯一的正確出路是設法請求救援。千萬不可強行扒門出逃,停在兩個樓層之間的梯廂和扒開的廳門會把你置於雙重危險中。在你向外爬的過程中,萬一電梯運行,人即刻會被門框和梯廂擠壓!即使你僥幸爬出了梯廂,當你試圖向下跳到樓層地面時,身體也極易失去重心而墜入空井道!
I. 使用電動工具的注意事項登高作業,國家安全規程上有什麼要求
電動工具安全操作規程
1. 設備安全注意事項
1.1 切勿在雜亂的工作場所或凌亂的工作檯面上使用本工具否則可能導致以外事故。
1.2 切勿讓電動工具淋雨。切勿在潮濕的環境中使用電動工具。請使工作場所保持充足的
照明。切勿在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的場所使用電動工具。請避免與接地表面接觸。
1.3 切勿讓無關人員接觸本工具或電源線。不得讓任何外來人員進入工作場所。
1.4 當不使用時應將工具保存在乾燥、兒童觸掛不到、較高或上鎖的地方。
1.5 在設計范圍內可更安全、更有效地使用本工具。
1.6 切勿勉強使用小負荷工具或附件完成重負荷操作。切勿將本工具用於設計范圍以外的
用途如不要用圓鋸切割樹枝或原木。
1.7 果備有連接吸塵和集塵系統的設備請確認是否已正確接通這些設備。
1.8 切勿通過電源線提工具或從電源插座中拔出時直接拉拔電源線。請務必避免電源線受
熱、油或尖銳邊角的影響。
1.9 請用夾具或老虎鉗固定工件。
1.10 保持好切割刀片的鋒利和清潔以確保更安全的操作和更好的性能。遵照有關說
明進行潤滑和更換附件。請定期檢查工具的電源線。若有破損請立即送至授權的服
務中心修理。請定期檢查電源延伸線如有破損即時更換。請務必保持手柄乾燥、
干凈不得粘有油污或潤滑油。
1.11 當工具不使用時或進行維修、更換刀片、鑽頭和刀具等附件時請關掉工具電
源開關拔出電源插頭確保斷電。
2. 操作注意事項
2.1 切勿穿戴寬松的服裝或佩帶飾物否則可能會捲入旋轉的工具內。室外操作時建議
穿戴橡皮手套和防滑工作鞋。長發操作者須戴頭發護套以包住頭發。
2.2 當進行多粉塵的切割作業時還必須戴面罩或防塵口罩。
2.3 切勿將手伸得太遠自始至終保務必站穩並保持身體平衡。
2.4 請養成在打開工具電源之前檢查所有調節用具和扳手等是否已從工具上取下的習慣。
2.5 手持接插在電源上的工具時切勿將手指放在開關上。當工具插在電源插座上時請
務必關掉電源開關。
2.6 在室外使用電動工具時只能使用室外專用電源延伸線。
2.7 要專心於工作。工作時務必保持頭腦清醒。疲勞、酒後切勿操作使用工具。
2.8 繼續使用工具之前當護蓋或其它部分有損壞時請仔細檢查以確定它是否能正常
工作或完成正常功能。檢查可移動部分的對位狀況、可移動部分是否可自由移動、零
件的破損情況、安裝情況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其正常使用的狀況。除非使用說明書有特
殊說明對損壞的護蓋或其它部分必須由授權的服務中心進行妥善修理或更換。損
壞的開關必須請授權的服務中心更換。當開關無法正常開閉時切勿使用工具。
2.9 警告禁止使用說明書或產品樣本中所建議以外的配件或附件否則可能導致人身傷
害。
高處作業及登高架設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 從事高處作業及登高架設作業的人員要定期體檢。經醫生診斷,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他不適於高處作業及登高架設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及登高架設作業。
2. 高處作業及登高架設作業前,必須對有關防護設施及個人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不得在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強令或強行冒險作業。
3. 作業時衣作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按規定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掛設點必須安全、可靠。
4. 高處作業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不得妨礙作業,並制定防止墜落的措施;使用工具應有防止工具脫手墜落傷人的措施;工具用完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5. 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處及登高架設作業、起重和打樁作業。
6. 使用梯子登高作業,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如需接長使用,應有可靠的接地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一處。梯子橫擋間距以300mm為宜。使用時上端要固定牢固,下端應有防滑措施。
7. 單面梯工作角度以75°±5°為宜;人字梯上部夾角以35°~45°為宜,使用時第一檔或第三檔之間應設置拉撐。禁止兩人同時在梯子上作業。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腳手架上禁止使用梯子登高作業。
8. 沒有安全防護設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撐、桁條、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構件上行走或作業。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設通訊裝置,專人負責。
9. 乘人的外用電梯、吊籠,應有可靠的安全保護裝置。除指派的專業人員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繩索或隨同運料的吊籃、吊裝物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