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標准《安全電壓》(GB3805-83)是不是作廢了新的標準是什麼
國家標准《安全電壓》(GB3805-83)已經作廢了,新的標準是《特低電壓(ELV)限值》GB/T3805-2008。
《特低電壓(ELV)限值(GB/T 3805-2008)》為方便使用,在原版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第3章中增加定義「接觸電流」和「接觸電壓」。
《特低電壓(ELV)限值(GB/T 3805-2008)》由全國電氣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全國電氣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 25)歸口,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負責起草,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參加起草。
安全特低電壓的特點:
電流強度越大,致命危險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能引起人感覺到的最小電流值稱為感知電流,交流為1mA,直流為5mA。
人觸電後能自己擺脫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交流為10mA,直流為50mA。
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電流稱為致命電流,如100mA的電流通過人體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電流為50mA。
在有防止觸電保護裝置的情況下,人體允許通過的電流一般可按30mA考慮。
⑵ 電磁兼容性認證 安全認證
一.中北電磁兼容聯合實驗室(中國電磁兼容認證中心內設檢驗機構)
聯系人:張林昌、楊盛祥
電話:010-64276009
地址:北京市北三環東路18號
郵編:100013
核准檢驗項目:
1。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2。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
執行標准:GB13836-1992
3。金融和貿易結算電子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
4。電動工具及類似電器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二.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家用電器研究所)
聯系人:吳尚傑
電話:010-63150307
傳真:010-63013391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下斜街29號
郵編:100053
核准檢驗項目:
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
2.電動工具及類似電器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三.國家電子計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十五研究所)
聯系人:符榮梅
電話:010-62325864
傳真:010-62325851
地址:北京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11號
郵編:100083
核准檢驗項目:
1.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2.電源
執行標准:GB4824-1996、GB17625.1-1998
四.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三研究所)
聯系人:岳天心
電話:010-64380109
傳真:010-64382911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九號
郵編:100015
核准檢驗項目:
1.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
執行標准:GB13837-1997、GB17625.1-1998
2.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設備與部件
執行標准:GB13836-1992
3.照明電器
執行標准:GB15734-1995、GB17743-1999、GB17625.1-1998
4.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五.電子工業安全與電磁兼容檢測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四研究所)
聯系人:陳俐
電話:010-64007687
傳真:010-64063595
地址:北京1101信箱EMC室
郵編:100007
核准檢驗項目:
1.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2.電源
執行標准:GB4824-1996、GB17625.1-1998
3.火花點火發動機的驅動裝置
執行標准:GB14023-1992
六.國家通信計量站(信息產業部通信計量中心)
聯系人:王南
電話:010-62301646
傳真:010-623041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40號
郵編:100083
核准檢驗項目:
1.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YD1032-2000
2.電源
執行標准:GB4824-1996、GB17625.1-1998
七.國家家用電器無線電干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聯系人:沈小華
電話:020-84420606
傳真:020-84420604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南村路泰山廟前3號
郵編:510220
核准檢驗項目:
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類似電器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2.照明電器
執行標准:GB15734-1995、GB17743-1999、GB17625.1-1998
3.低壓電器
執行標准:GB16916.1-1997、GB16917.1-1997
八.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質量檢測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聯系人:樊文琪
電話:020-87237178
傳真:020-87236171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東莞庄路110號
郵編:510610
核准檢驗項目:
1.聲音和電視廣播電視接收機及有關設備
執行標准:GB13837-1997、GB17625.1-1998
2.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3.電源
執行標准:GB4824-1996、GB17625.1-1998
九.國家日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日用電器檢測所)
聯系人:柳榮貴
電話:020-84451692
傳真:020-84183160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郵編:510302
核准檢驗項目:
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
2.電動工具及類似電器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十.機械工業產品電磁兼容性監督檢測中心(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聯系人:龔增
電話:021-62574990-278
傳真:021-62545928
地址:上海市武寧路505號
郵編:200063
核准檢驗項目:
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2.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3.低壓電器
執行標准:GB16916.1-1997、GB16917.1-1997
4.電動工具及類似設備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十一.國家電動工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聯系人:丁聯平
電話:021-64378405
傳真:021-64332334
地址:上海市寶慶路10號
郵編:200031
核准檢驗項目:
1.電動工具及類似電器
2.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3.照明電器
執行標准:GB15734-1995、GB17743-1999、GB17625.1-1998
十二.福建省中心檢驗所
聯系人:陳子彪
電話:0591-3710691
傳真:0591-3710867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楊橋西路祭酒嶺
郵編:350002
核准檢驗項目:
1.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
執行標准:GB13837-1997、GB17625.1-1998
2.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3.低壓電器
執行標准:GB16916.1-1997、GB16917.1-1997
十三.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所
聯系人:呂惠政
電話:0531-2603694
傳真:0531-2964412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東路28號
郵編:250014
核准檢驗項目:
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電熱器具及類似電器
執行標准:GB4343-1995、GB4343.2-1999、GB17625.1-1998
2.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十四.國家計算機外部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第五十二研究所)
聯系人:王偉雄
電話:0571-8828284
傳真:0571-8076069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馬塍路36號
郵編:310012
核准檢驗項目:
1.信息技術設備
執行標准:GB9254-1998、GB17625.1-1998
2.電源
執行標准:GB4824-1996、GB17625.1-1998
十五.浙江省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
聯系人:高是
電話:0571-5022045
傳真:0571-5121983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66號
郵編:310013
⑶ 國家標准CSBTS/TC 是什麼意思啊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每個技術委員會均應冠以專業名稱。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代號分別冠以TC、SC,對外可用CSBTS/TC×××,CSBTS/TC××/SC××,各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順序號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注。
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
--------------------------------------------------------------------------------
http://www.sina.net 2005年12月19日 17:02 中國信息驗證網
發布機構:國家技術監督局
發布日期:1990.08.20
生效日期:1990.08.20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為了充分發揮生產、使用、科研、教學和監督檢驗、經銷等方面專家的作用,更好地開展各專業技術領域的標准化工作,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劃和組建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技術委員會,下同)。
第三條 技術委員會是在一定專業領域內,從事全國性標准化工作的技術工作組織,負責本專業技術領域的標准化技術歸口工作,所負責的專業技術領域,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四條 屬於綜合性的、基礎的和涉及部門較多的技術委員會,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和管理;屬於產品方面的技術委員會,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有關主管部門負責領導和管理。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主管部門領導和管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情況,必要時,可對委託的主管部門進行調整。
第二章 工作任務
第五條 遵循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本專業標准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技術措施的建議。
第六條 按照國家制定、修訂標準的原則,以及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方針,負責組織制訂本專業標准體系表,提出本專業制定、修訂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建議。
第七條 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計劃,協助組織本專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復審工作。
第八條 組織本專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送審稿的審查工作,對標准中的技術內容負責,提出審查結論意見,提出強制性標准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
第九條 受標准制定部門的委託,負責組織本專業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宣講、解釋工作;對本專業已頒布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作出書面報告;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本專業標准化成果獎勵項目的建議。
第十條 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承擔國際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等相應技術委員會對口的標准化技術業務工作,包括對國際標准文件的表態,審查我國提案和國際標準的中文譯稿,以及提出對外開展標准化技術交流活動的建議等。
第十一條 受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認證和評優等工作中,承擔本專業標准化范圍內產品質量標准水平評價工作。受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可承擔本專業引進項目的標准化審查工作,並向項目主管部門提出標准化水平分析報告。
第十二條 在完成上述任務前提下,技術委員會可面向社會開展本專業標准化工作,接受有關省、市和企業的委託,承擔本專業地方標准、企業標準的制定、審查和宣講、咨詢等技術服務工作。
第十三條 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辦理與本專業標准化工作有關的其他事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十四條 技術委員會的組成應以生產、使用、科研、經銷等方面的科技人員為主體,其中,各級行政管理機構的科技管理人員一般不得超過八分之一,使用和經銷方面的科技人員不得少於四分之一。
每屆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期為五年。
技術委員會的組成方案,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第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一般設委員二十五人左右,分技術委員會設委員二十人左右,其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一至三人,秘書長一人,必要時可設副秘書長一人。正副主任委員和正副秘書長以及委員應由在職工作人員擔任,分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一般應由技術委員會委員擔任。需要時可聘請在本專業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一至三人擔任技術委員會的顧問。
第十六條 技術委員會委員(簡稱委員,下同)應由本專業生產、使用、經銷、科研、教學和監督檢驗等方面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豐富實踐經驗,熟悉和熱心標准化工作,能積極參加標准化活動,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擔任。正副主任委員、正副秘書長、委員和顧問的產生,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其中正副主任委員和正副秘書長應各有一名從秘書處所在單位推薦,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聘任,頒發聘書。委員可以連聘連任。對不履行職責,無故兩次以上不參加技術委員會活動,或經常不能參加技術委員會活動及因工作變動,不適宜繼續擔任委員者,技術委員會可提請有關主管部門重新推薦人選,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聘任。
委員應積極參加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如對本專業技術標準的審查,對國際標准提案提出意見等)。委員在本技術委員會內有表決權,有權獲得本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七條 技術委員會可設單位委員,單位委員人數包括在委員總數中,但不得超過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本專業有關的企業、事業單位中,技術力量較強、標准化工作較突出的單位,可提出申請作為單位委員,其代表須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推薦,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聘任、頒發聘書。
單位委員應選派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技術人員為代表參加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單位委員的代表在本技術委員會內有表決權,並有權獲得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八條 技術委員會還可設通訊成員。通訊成員由本專業有關的企業、事業單位提出申請,技術委員會批准。通訊成員人數不限。
通訊成員的代表可被邀請列席技術委員會的會議,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但無表決權。通訊成員有權獲得本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九條 單位委員和通訊成員應向技術委員會交納信息、資料費,交費辦法由各技術委員會規定,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條 技術委員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應設在本專業標准化技術歸口單位,或有能力承擔秘書處工作的單位。該單位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委託,領導和管理秘書處的工作,委派工作人員擔任秘書,為秘書處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秘書處的工作應納入該單位的工作計劃。
秘書處在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秘書長領導下,負責處理技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技術委員會和秘書處的印章,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必要時,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對秘書處承擔單位進行調整。
第二十一條 專業范圍較寬的技術委員會可建立分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設置和組建,由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與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協商提出方案,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分技術委員會應遵守本章程。分技術委員會委員聘書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分技術委員會及秘書處印章,由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頒發。
各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由技術委員會進行領導和協調。
分技術委員會,應定期向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報告工作。
第二十二條 根據工作需要,技術委員會可建立標准制定工作組(簡稱工作組,下同),負責標準的制定、修訂的具體工作。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派聯絡員負責與技術委員會保持聯系。
專業范圍有交叉,或專業范圍聯系較密切的技術委員會,可互派聯絡員參加技術委員會的活動,以加強彼此工作的協調。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二十四條 技術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制定、修訂標准計劃的要求,提出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制定、修訂計劃項目的建議。行業標準的計劃建議,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經行業標准歸口部門協調後列入行業標准制定、修訂計劃。國家標準的計劃建議報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經協調後,
列入國家標准制定、修訂計劃。
第二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協助組織計劃的實施,指導和督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進行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第二十六條 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在調查研究、試驗驗證的基礎上,提出標准徵求意見稿(包括附件),分送技術委員會有關委員以及有代表性的單位和個人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一般為兩個月。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對所提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後,對標准進行修改,提出標准送審稿,報秘書處。
第二十七條 秘書處將標准送審稿送主任委員初審後,提交全體委員進行審查(可用會議審查、也可用函審)。
秘書處應在會議前一個月或投票前兩個月,將標准送審稿(包括附件)提交給審查者。審查時原則上應協商一致。如需表決,必須有全體委員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為通過(會審時未出席會議,也未說明意見者,以及函審時未按規定時間投票者,按棄權計票)。
對有分歧意見的標准或條款,須有不同觀點的論證材料。
審查標準的投票情況應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作為標准審查意見說明的附件。
第二十八條 審查通過的標准送審稿,由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按要求提出標准報批稿及其附件,送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應對標准報批稿的技術內容和編寫質量負責。
第二十九條 標准報批稿經秘書處復核,秘書長簽字後,送主任委員或其委託的副主任委員審核簽字報下達標准項目計劃的主管部門審核。國家標准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行業標准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批准發布。
分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標准報批稿,送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按本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技術委員會對分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標准報批稿,有權提出復議和修改意見。
第三十條 技術委員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可與審查標准結合進行),總結上年度工作,安排下年度計劃,檢查經費使用情況等。技術委員會應每年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一次工作。
第五章 經 費
第三十一條 技術委員會的活動經費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籌集和開支。
第三十二條 技術委員會的活動經費由以下幾方面提供:
(一)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活動經費;
(二)單位委員和通訊成員交納的費用;
(三)開展本專業標准化的咨詢、服務工作的收入;
(四)有關方面對本專業標准化工作的資助。
第三十三條 技術委員會的經費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技術委員會會議等活動經費;
(二)向委員提供資料所需費用;
(三)有條件可對制定、修訂標准提供補助;
(四)標准編寫審查費。
第三十四條 制定、修訂標准所需經費,按財政部的有關規定辦理,主要由計劃項目的主管部門提供必要的標准補助費。
第三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應指派專人對技術委員會的經費進行管理。經費的預、決算應由技術委員會審定,秘書處執行。秘書處應每年向全體委員作經費收支情況報告,並書面報告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每個技術委員會均應冠以專業名稱。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代號分別冠以TC、SC,對外可用CSBTS/TC×××,CSBTS/TC××/SC××,各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順序號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注。
第三十七條 各技術委員會可根據本章程,結合本專業的具體情況,制定本專業技術委員會的章程和秘書處工作細則以及內部的規章制度。
第三十八條 本章程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章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國家標准局1986年10月15日頒發的《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即行廢止。
CSBTS
SC
技術委員會和
分技術委員會名稱
秘書處所在單位
秘書處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對應IECTC
TC
1
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首都體育館南路2號 100044
TC8
2
微電機 西安微電機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西郊桃園路 710077
TC2
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 510302
TC50、75
1
機械環境試驗 電子部第5研究所 廣州市1252信箱 510610
2
氣候環境試驗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9
防爆電氣 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 河南省南陽市 473000
TC31
16
2
電學、磁學量和單位 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司單位制辦公室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4號 100088
TC25
23
電聲學 電子部第三研究所 北京市743信箱 100015
TC29、60
24
電工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維修性 電子部第五研究所 廣州市1252信箱 510610
TC56
25
電氣安全 中國標准化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 北京市朝陽區育慧南路3號 100029
ACOS
26
旋轉電機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市武寧路505號 200063
TC2
27
電氣文件編制和圖形符號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首都體育館南路2號 100044
TC3
1
簡圖用圖形符號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首體南路2號 100044
SC3A
2
文件編制 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SC3B
3
設備用圖形符號 郵電工業標准化所 北京新外大街28號 100088
SC3C
4
元器件資料庫用數據集 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SC3D
36
帶電作業 武漢高壓研究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關山 430074
TC78
44
變壓器 沈陽變壓器研究所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 110025
TC14
47
印製電路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市1101信箱 100007
TC52
60
電力電子學 機械部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朱雀大街202號 710061
TC22
65
高壓開關 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大慶路8號 710077
TC17A、C
67
電器附件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TC23
1
器具開關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上海市寶慶路10號 200031
68
電動工具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上海市寶慶路10號 200031
TC61FJ
69
鉛酸蓄電池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 沈陽市鐵西區北二馬路33號 110026
TC21
77
鹼性蓄電池 電子部第十八研究所 天津市296信箱 300381
TC21A
78
半導體器件 電子部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7
1
集成電路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7
2
半導體分立器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79
無線電干擾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市武寧路505號 200063
CISPR
1
無線電干擾測量與統計方法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工、科、醫射頻設備無線電干擾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武寧路505號 200063
3
架空高壓線及設備的無線電干擾 武漢高壓研究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洪山區 430074
4
5
無線電接收設備干擾特性 電子部第三研究所 北京743信箱 100015
6
電動機、家用電器、照明電器及類似電器的干擾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7
系統間電磁兼容 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 西安翠華路115號 710061
8
信息技術設備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81
避雷器 西安電瓷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西郊大慶路 710077
TC37
82
電力遠動通信 電力部南京自動化研究院 江蘇省南京市323信箱 210003
TC57
89
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 電子部第九研究所 四川省綿陽市105信箱 621000
TC51
90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 電子部第18研究所 天津市第296信箱 300381
TC82
104
電工儀器儀表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TC85、13
1
電能測量和負載控制設備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2
模擬指示和數字電表及附件磁測量儀器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3
交直流儀器測量電源檢驗裝置和記錄電源 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 上海市龍江路225號 200082
153
電子測量儀器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4、66
154
繼電器、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 機械部許昌繼電器研究所 河南省許昌市建設路77號 461000
TC95
1
有或無繼電器 電子工業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靜態繼電保護裝置 電力部南京自動化研究院 南京市蔡家巷24號 210003
165
電子設備用阻容元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0
1
電阻器 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 北京554信箱 100015
2
電容器 成都宏明無線電器材廠 四川省成都82信箱 610058
166
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8
1
低頻連接器 華豐無線電器材廠 四川省綿陽204信箱 621000
2
開關 電子部四十所 安徽省蚌埠320信箱 233010
167
電真空器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39
176
原電池 中國輕工總會化學電源研究所 江蘇省蘇州葑門外庄先灣7號 250006
TC35
182
頻率控制和選擇用壓電器件 國營晨星無線電器材廠 北京120信箱 100015
TC49
189
低壓電器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武寧路505號 200063
TC17
190
電子設備用高頻電纜及連接器 電子部第23所 上海市逸仙路25號 200437
1
射頻連接器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射頻電纜 電子部第23所 上海市逸仙路25號 200437
202
架空線路 電力部電力建設研究所 北京良鄉 102401
TC11
205
建築物電氣裝置 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設計院 北京廣安門外蓮花河胡同1號 100055
TC64
207
有或無電氣繼電器 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協會 北京石景山路23號 100043
TC94
213
電線電纜 上海電纜研究所 上海市軍工路1000號 200093
TC20、7、55
222
互感器 沈陽變壓器研究所 沈陽鐵西北二中路18號 110025
TC38
224
照明電器 北京電光源研究所 北京市朝外呼家樓 100020
TC34
232
電工術語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首體南路2號
⑷ 電氣規范絕緣電阻的檢測標準是多少
電器設備絕緣電阻的檢測標准主要有下面內容:
1.
高壓配電裝置絕緣電阻測試
1.1
可動部分絕緣電阻,用2500V搖表測試,不低於1MΩ。
1.2
高壓主迴路的絕緣電阻,不低於250MΩ。
2.
交流電動機絕緣測試
2.1
定子額定電壓在1000V以上的,用2500V搖表測量,定子不小於1MΩ,轉子電阻不小於0.5MΩ。
2.2
定子額定電壓在1000V以下的,用1000V搖表測量,絕緣值不小於0.5MΩ。
2.3
定子額定電壓在500V以下的,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值不小於0.5MΩ。
3.
交流電動機修復後絕緣電阻測試
3.1
修復後電機測量繞組相與相、相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
500V以下的電機,修復後的絕緣電阻不低於1
MΩ,500V以上的電機,修復後繞組的絕緣電阻不低於5
MΩ。
4.
電纜絕緣電阻測試
4.1
新安裝敷設的電纜,其絕緣電阻不低於50
MΩ;
4.2
運行中高壓電纜絕緣電阻不小於2
MΩ,低壓電纜不小於0.5
MΩ。
4.3
測量電纜的絕緣電阻時,應斷開電源及負荷側,測量完後電纜三相對地放電。
⑸ 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屬單位
出資、監管單位(48家)
1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2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6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7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8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9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0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11上海城建(集團)公司
12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13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14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15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17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1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19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20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21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22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23上海久事公司
24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25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6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2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28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29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0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1上海電纜研究所
32上海化工研究院
33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
34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35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36上海發電設備成套研究所
37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38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
39上海工業鍋爐研究所
40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42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43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44上海建築材料(集團)總公司
4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46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47上海錦江航運有限公司
48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
集體所有制企業(2家)
49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50上海市生產服務合作聯社
事業單位(3家)
51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52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公室
53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機關本部(1家)
54
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⑹ 國標三八零五安全電壓的規定
你好,標准全文已上傳到回答附件,滿意請及時採納。
標准簡介
本標准規定了GB/T 18379中定義的I區段電壓等級的限值,用以指導正確選擇人體在正常和故障兩種狀態下使用各種電氣設備,並處於各種環境狀態下可觸及導電零件的電壓限值。
各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在考慮了一些重要因素之後,如經驗表明能達到合理的安全水平,可以選取本標准之外的電壓限值本標准不涉及醫學用途中病人接觸用的電壓等級。
本標准不涉及任何絕緣系統或防護方法。IEC 60050-826中定義的電源自動切斷用的常規接觸電壓限值不屬本標准范圍。本標准首次發布於1985年,1993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 本標准參考了IEC61201:1992《特低電壓(ELV)限值》。
本標准代替GB/T3805—1993。本標准與GB/T3805—1993的差異如下:
a)規范性引用標准中增加以下標准:
GB16895.21—2004建築物電氣裝置第441部分:安全防護電擊防護
GB/T18379—2001建築物電氣裝置的電壓區段
GB/T13870.1—1992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第一部分:常用部分(第三章:15~100 Hz正弦交流電流的效應;第四章:直流電的效應;第五章:人體電阻抗)
GB/T13870.2—1997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第二部分:特殊情況(第四章:頻率100 Hz以
上的交流電流的效應;第五章:特殊波形電流的效應;第六章:短時間單向脈沖電流的效應)
IEC60050826國際電工詞彙第826章建築物的電氣裝置
b)第3章中增加定義「接觸電流」和「接觸電壓」。
c)本次修訂後,在6.5中圖4的表述上,明確穩態電壓限值按圖中下方的截止線選取,單故障狀況的電壓限值按圖中上方的曲線選取。
英文名稱: Extra-low voltage(ELV)—Limit values
替代情況: 替代GB/T 3805-1993
中標分類: 電工>>電工綜合>>K09衛生、安全、勞動保護
ICS分類: 環保、保健與安全>>13.260電擊防護
采標情況: 參照IEC 61201-1992
發布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日期: 2008-01-22
實施日期: 2008-09-01
首發日期: 1983-07-27
提出單位: 全國電氣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
歸口單位: 全國電氣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
主管部門: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起草單位: 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起草人: 劉江、曾雁鴻、方曉燕、李邦協、包革、張萍
計劃單號: 20061227-T-469
頁數: 11頁
出版社: 中國標准出版社
書號: 155066·1-31218
出版日期: 2008-05-01
⑺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的介紹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建立於1955年,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的科技開發類研究所。
⑻ 上海較大的壟斷、半壟斷性國有企業具體有哪些(名稱)
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路橋等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管理
水的生產供應、污水及垃圾處理
土地儲備與房地產開發
上海久事公司
交通運輸投資、運營與管理
資產經營管理(經典樓宇為主的房地產、國際賽事、實業股權)
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電力、燃氣為主的能源產品生產與供應
投資與資產管理(能源及相關服務業、金融企業股權)
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
投資與投資服務(重大產業、科技創新、產權經紀與財務顧問)
資產經營管理(股權管理、資產整合與處置)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實業投資與經營(國際經貿、醫葯、房地產)
資產經營管理(基礎設施、消費品、金融股權)
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投資與投資服務(股權投資、證券投資服務)
資產經營管理(資產整合與處置、基金管理、不動產開發與經營)
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投資與投資服務(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航空、物流)
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黃浦江兩岸土地儲備與基礎設施、公益性和功能性項目投資建設
資產經營管理(旅遊碼頭運營、房地產)
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區投資與投資服務(物流集成、產業聯動、配合中小城市開發)
資產經營管理(物流、房地產)
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機場運營與投資
機場相關配套服務
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投資、綜合開發和資產管理
航運服務、物流及相關業務
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園區投資、開發與經營
園區相關配套服務
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服務
會展、傳播、貿易服務及相關投資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集成電路製造、研發、設計、應用及相關銷售和服務
集成電路及相關高技術產業的投資和資產經營
上海電纜研究所
電線電纜及其相關領域研究與試驗發展
電線電纜及其相關領域產品製造、檢測及技術服務
上海化工研究院
化工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
化工產品製造、檢測及技術服務
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
建築工程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
建築工程咨詢、檢測、監理技術服務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以市政工程為主的工程設計、咨詢及相關建設工程總承包、
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服務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電氣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及相關國家標准研究制定
電氣技術研究產品產業化,電氣產品的安全試驗和認證服務及電動工具行業技術服務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發電設備關鍵技術與節能環保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
發電設備與節能環保領域產業化及技術服務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自動化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
儀表產品與自控系統技術產業化及技術服務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
水利、電力、環境、市政(給排水工程)、水運工程全過程服務
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計算機系統服務、應用軟體開發服務及配套產品製造
信息技術外包服務
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土地儲備前期開發和灘塗造地建設管理
房地產開發經營和服務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
專業設計及建築工程全過程咨詢
工程總承包及項目管理
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糧油儲備
糧油物流
糧、油等食品加工與貿易
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遠洋漁業及水產品精深加工
水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與管理
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酒店業
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貨物貿易及相關投資和服務(包括紡織服裝、機電、輕工產品、大宗原材料、化工產品、醫療器械、礦產資源、機械設備等)
現代物流及相關投資和服務(包括以口岸物流為主的國際貨代、倉儲、中轉、分撥、拼箱、堆場、國際航運、國際船代、第三方物流等)
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貨物貿易(五金礦產、輕工產品、醫葯保健品等)
第三方物流
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海外工程總承包、機電設備進出口及國際國內招標
國內外工程、項目策劃的投資及經營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運輸(貨運和客運)與航空維修、航空食品和航空物流等相關配套業務
旅遊服務和酒店業
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蔬菜等農產品批發及市場經營管理
蔬菜等農產品配送與零售
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
集裝箱運輸和相關運輸服務
上海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平板顯示器件及上游組件與材料、下游整機業務
衛星直播電視業務(DTH)電子與器件業務
信息服務業務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汽車及相關零部件、整機製造 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製造
汽車服務貿易(汽車物流、汽車金融、汽車租賃、汽車信息、汽車銷售及服務等)
與汽車相關的系統集成增值服務(車載信息系統服務、汽車供應鏈管理服務等)
汽車二手車及汽車零部件售後市場相關的業務
與汽車相關的循環經濟業務(報廢汽車回收、零部件再製造等)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電力設備生產製造及系統集成(發電設備和輸配電設備等)
軌道交通設備生產製造及系統集成
通用設備生產製造(高精度數控機床、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機械基礎件、電梯、泵機閥等)
環保設備生產製造及系統集成
專用設備生產製造(大型冶金裝備及船舶機電、印刷包裝機械、空調壓縮機、新型紡織機械等)
大型煤礦機械設備生產製造
以技術服務、工程設計與工程總包、系統集成與設備成套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煤基多聯產產品及清潔能源產品製造 化工品物流及化工工程服務
高分子材料及輪胎橡塑產品製造 生物醫葯及生物化學品製造
精細化學品製造
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品牌紡織品生產及貿易 時尚產業
新型功能性化纖及材料製品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集裝箱裝卸 港口物流
散雜貨裝卸 港口服務
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建築工程和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構件製造 基礎設施投資與經營房地產開發經營
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運輸業與物流服務 水上旅遊服務
汽車零部件製造與汽車後服務
上海城建(集團)公司
城市基礎設施設計施工總承包及運營管理 盾構等地下施工設備研製及營銷
基礎設施投資經營和房地產開發經營
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都市農業 食品物流
食品製造與加工業
食品零售及品牌代理、批發分銷業
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酒店管理及投資
旅行服務及相關運輸服務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超商業務 物流配送業務
綜合百貨業務 商業置業業務
生產資料貿易業務 電子商務業務
以上企業是上海市國資委直接出資監管的所有大型企業(集團)
⑼ 手持電動工具絕緣等級怎麼分類各等級的要求是多少兆歐標準是怎麼測量的
GB3787-93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 有規定,附:
【 標 准 編 號】 GB3787-93
【標准中文名稱】 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
【標准英文名稱】
【ics 分 類 號】
【 中標分類號 】
【 代替標准號 】
【 實 施 日 期】 1994-08-01
【 發 布 日 期】 1993-12-28A
【 采 標 情 況】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手持式電動工具(以下簡稱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的安全技術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
2 引用標准
CB2900.28 電工名詞術語 電動工具
GB3883.1-3883.12 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安全
3 生產、銷售、選購和貯運
3.1 工具及其附件的設計、製造必須符合GB3883.1-3883。12的相應規定。
3.2 工具及其附件必須經國家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取得安全認證後,方能生產、銷售。
3.3 工具在出廠時,必須附有詳細的產品使用說明書,說明書中應有獨立的章節說明工具使用時的安全要求,其內容應包括必須注意的事項,可能出現的危險和相應的預防措施等。
3.4 工具的銷售和使用單位所經銷和使用的工具必須具有安全認證標志。
3.5 在正常運輸中,必須保證工具的安全技術性能不受震動、潮濕等的影響。
3.6 工具必須存放在乾燥、無有害氣體或腐蝕性物質的場所。
4 管理
4.1 工具的管理必須包括:
a.貫徹執行本標准和其他有關安全管理的要求;
b.監督、檢查工具的使用和維修;
c.對工具的使用、保管、維修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
d.對工具引起的觸電事故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提出預防措施,並上報有關部門;
e.按照本標准和工具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及實際使用條件,制訂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4.2 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至少應包括:
a.工具的允許使用范圍;
b.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c.工具使用前應著重檢查的項目和部位,以及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和相應的防護措施;
d.工具的存放和保養方法;
e.操作者注意事項。
4.3 使用單位(部門)必須建立工具使用、檢查和維修的技術檔案。
5 使用
5.1 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應認真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或安全操作規程,詳細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確使用的方法。
5.2 在一般作業場所,應盡可能使用Ⅱ類工具,使用Ⅰ類工具時還應採取漏電保護器、隔離變壓器等保護措施。
5.3 在潮濕作業場所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應使用Ⅱ類或Ⅲ類工具。
5.4 在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等作業場所,應使用Ⅲ類工具,或裝設漏電保護器的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Ⅱ類工具的漏電保護器及Ⅱ、Ⅲ類工具的控制箱和電源聯接器等必須放在作業場所的外面,在狹窄作業場所應有人在外監護。
5.5 在濕熱、雨雪等作業環境,應使用具有相應防護等級的工具。
5.6 1類工具電源線中的綠廣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線。
5.7 具的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或拆換。當電源離工具操作點距離較遠而電源線長度不夠時,應採用耦合器進行聯接。
5.8 工具電源線上的插頭不得任意拆除或調換。
5.9 插頭、插座中的接地極在任何情況下只能單獨聯接保護線。嚴禁在插頭、插座內用導線直接將接地極與中性線聯接起來。
5.10 具的危險運動零、部件的防護裝置(如防護罩、蓋)等不得任意拆卸。
6 檢查、維修
6.1 具在發出或收回時,保管人員必須進行一次日常檢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須進行日常檢查。
6.2 工具的日常檢查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
a.外殼、手柄有否裂縫和破損;
b.保護線聯接是否正確,牢固可靠;
c.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
d.電源插頭是否完整無損;
e.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f.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g.工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h.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6.3 工具必須由專職人員按以下規定進行定期檢查。
6.3.1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
6.3.2 在濕熱和常有溫度變化的地區或使用條件惡劣的地方還應相應縮短檢查周期。
6.3.3 在梅雨季節前應及時進行檢查。
6.3.4 工具的定期檢查,除6.2條的規定外,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不小於表1規定的數值。
表1
測量部位 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 I類工具 Ⅱ類工具 Ⅲ類工具
絕緣電阻 2 MΩ 7 MΩ 1MΩ
注:絕緣電阻用500V兆歐表測量。
6.4 長期擱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小於表l規定的數值,必須進行乾燥處理或維修,經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
6.5 工具如有絕緣損壞、電源線護套破裂、保護線脫落、插頭插座裂開或有損於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進行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
6.6 工具的維修必須由專門指定的維修部門進行,同時應配備必要的檢驗設備或儀器。
6.7 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工具的原設計參數,不得採用低於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部件。
6.8 在維修時,工具內的絕緣襯墊、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漏裝,工具的電源線不得任意調換。
6.9 工具的電氣絕緣部分經修理後,必須進行下列測量和試驗。
6.9.1 絕緣電阻測量按表1。
6.9.2 絕緣耐壓試驗按表2。
表2 V
試驗電壓的施加部位 試 驗 電 壓
Ⅲ類工具 Ⅱ類工具 I類工具
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
僅由基本絕緣與帶電零件隔離 380 950
由加強絕緣與帶電零件隔離 2800
注:①波形為實際正弦波,頻率50Hz的試驗電壓施加1min,不出現絕緣擊穿或閃絡。
②試驗變壓器應設計成:在輸出電壓調到適當的試驗電壓值後,在輸出端短路時,輸出電流至少為200mA。
6.10 工具如不能修復或修復後仍達不到應有的安全技術要求必須辦理報廢手續。
附錄A
工具的分類
(補充件)
工具按觸電保護方式分為:
A1 I類工具
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包含一個附加的安全預防措施,其方法是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已安裝的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連接起來,以這樣的方法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的事故中不成為帶電體。
A2 Ⅱ類工具
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預防措施和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
Ⅱ類工具分絕緣外殼Ⅱ類工具和金屬外殼Ⅱ類工具,在工具的明顯部位標有Ⅱ類結構符號 。
A3 Ⅲ類工具
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電壓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提出。
本標准由上海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繆正榮。
本標准於1983年6月首次發布。
⑽ 上海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是什麼
1、上海理工大學的王牌專業是什麼 學科建設: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光學工程
ESI全球前1%學科(2個):工程學、材料科學
機械工業部重點學科(7個):動力機械及工程、系統分析與集成、熱能工程、光學工程、製冷與低溫工程 、工程熱物理、系統工程
國家國防特色學科(3個):光學、能源、控制
上海市重點學科(8個):系統分析與集成、系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醫療器械工程、光學工程、印刷出版、製冷與低溫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5個):動力機械及工程、經濟系統運作與調控、建築環境工程與節能、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6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機械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6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6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認證專業(4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2、上海理工大學簡介
上海理工大學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是一所上海市屬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2016年7月,學校成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國防特色高校。2018年,學校成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
學校辦學文脈源於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學校包融了滬江大學的美麗校園及其教育國際化的思想、視野、格局,也包融了滬江商科的發展思維;學校傳承了德文醫工學堂以來的百年工程教育傳統,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和志士仁人,滋養了一大批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社會翹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餘萬優秀專業人才,享有中國「製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學校傳承發展「信義勤愛、思學志遠」校訓,以校訓涵養,培養具有學識抱負的合格公民。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7000餘人,研究生7500餘人;設有15個學院、2個教學部,有56個本科專業,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2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在學科建設方面,工程學科、材料學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擁有1個上海市Ш類高峰學科,4個上海市I類高原學科,1個學科參與上海市IV類高峰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平台方面,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級平台51個,擁有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以及省部級科研平台26個。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1693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42人,博士生導師186人,教學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歷教師佔比33.7%。學校擁有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雙聘);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50人;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等各類省部級人才127人。
學校長期依託、服務和引領行業產業發展,是裝備製造、醫療器械、出版印刷行業骨幹高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長期居於國內領先地位,依託在醫療器械和出版印刷兩大領域深厚的行業基礎,積極建設生物醫學工程和數字傳播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急需的學科。伴隨工程教育的時代發展,對接中國製造2025、軍民融合、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等國家和地方重大戰略,學校聚焦健康、軍工產業,學科交叉融合、協同創新,形成了太赫茲光子學、新能源、增材製造、康復工程、微創醫療器械、復雜系統科學、系統調控大數據等多個特色邊緣學科和前沿研究方向;與原隸屬機械工業部的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上海電纜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上海工業鍋爐研究所、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機械工業共性技術上海研究院」和「機械工業上海研究生院」,加強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建成以「軍工三證」為主的軍工科研資質體系,光學、能源和控制三個領域被國防科技工業局批准成為國防特色學科。
學校大力提升科技競爭力,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近三年,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項57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1項,獲得國家級科研項目269餘項,ESI高被引論文63餘篇,授權發明專利902餘項。學校有較強技術轉移能力,國家大學科技園全國排名第6,技術轉移中心全國排名第7,科研經費和發明專利長期名列全國高校50強。
學校發揚依託行業、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厚基礎、強實踐的工程型、創新性、國際化高素質人才。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持續貫徹「對接行業,改造專業,引導就業」的理念,本科教育強調「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學科、重創新、貼行業」。與 南京工業大學 、 浙江工業大學 共建「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與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共建「上海智能製造工程師學院」。學校在2004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2017年順利完成了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持續推進專業國際認證、中國工程教育認證等,2013年在國內首個以純本土專業通過德國工科專業權威認證ASIIN認證,學校共有8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5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1個專業通過住建部行業協會專業認證。
學校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在工程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蓋的「課堂教學-創新實驗-項目訓練-企業孵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國內率先開設創業實驗班和創業管理第二專業,作為上海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首批四家受理點之一,累計培育146個項目,成活率近62.3%,獲得了一大批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及全國性大獎,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學生創業者。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是國內最早開辦國際合作辦學的高校之一,建有中英國際學院和中德國際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愛爾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在校留學生1000餘人、學歷留學生500餘人。與ASIIN合作成立中歐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國際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開展高等教育專業認證的方法和標准。在電子商務領域,參與聯合國有關網上爭議解決文件的起草工作。學校大力引入國際創新資源和創新力量,建設國際實驗室,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漢堡大學成立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與莫斯科大學共建太赫茲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與德國工業4.0孵化器——弗勞恩霍夫協會IPK、IPA、IKTS研究所推進共建智能製造國際實驗室,引進海外院士團隊啟動大飛機增材製造項目建設,與英國考文垂大學共建先進製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國周邊經濟研究中心」。學校將優秀歷史建築群改造成滬江國際文化園,成為國際文化交流新地標。
在國家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上海市建設地方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上海理工大學正以未來光學、智能製造、醫療器械與康復工程3大國際實驗室和系統管理1個特色平台為載體,建設光學工程、系統科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5大一流學科。學校將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促進內涵發展,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