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及電動工具的使用遵守如下規定:
(1)電工應經安全技術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內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方容可獨立作業。非電氣專業人員不得私自裝拆電氣設備,亂接電線;
(2)電工作業時必須穿戴好絕緣鞋、工作服,配備常用絕緣工具和驗電筆。嚴禁赤膊或穿拖鞋作業;
(3)不得超負荷運行,不得用銅絲代替保險絲,不得用醫用膠布代替絕緣膠布;
(4)設備的電源線絕緣必須完好無損,對於移動設備的電源線更應該做好保護,防止受外力損壞絕緣;移動電氣設備時先切斷電源,以防觸電;
(5)使用攜帶型電動工具時應由電工接好線後再用,並要穿戴絕緣鞋和絕緣手套;
(6)帶電作業、倒閘操作和登桿作業必須有人監護,並按要求懸掛標志牌,登高帶電作業時不得使用金屬扶梯,應使用合適的木扶梯;
(7)設備安裝、檢修中接線必須緊密、牢固,多股線一般應經搪錫或用線鼻子壓接後與設備連接;新裝或檢修後的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測量設備絕緣電阻,符合要求的方可通電試運行;
(8)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切斷電源。
㈡ 化工廠內活動的注意事項
在化工企業生產廠區內,為完成產品從原料到產品的生產全過程。隨時處理著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如管理不善或突然故障都可能發生物料外逸或聚積,而導致災害發生。再加上塔、台、設備與管線工藝裝置連通,壓力容器、電氣裝置、運輸設備、檢修作業、排放管溝等等不利因素,均對人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在生產廠區的職工,必須自覺地遵守有關規章制度,才能保證安全生產。
一、加強明火管理,廠區內不準吸煙
明火是一種引起燃燒、爆炸的常見激發因素。按化工企業防火防爆的特點,對使用明火要嚴加控制和管理,對必須在生產廠區動火的動火作業,首先要辦動火手續,並要採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另外,廠區內不準吸煙。
二、生產區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化工生產區域內是有毒有害物質密集的地方,進入必須熟悉有關安全制度及生產操作、設備及環境。未成年人不準進入生產企業。
三、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
職工在公司上班時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完成各項生產任務指標,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只在上班集中精力,才能掌握本職崗位責任目標,隨時注意設備運轉、上下工序之間工藝物料平衡和不同的狀況,調整處理異常情況,保障安全生產。諸如上班時間看雜志、串崗閑談等干與生產無關的事,會造成事故發生。
四、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酒能刺激、麻醉人的神經,這是人所共知的。喝酒能使神志不清,喪失正確處理指令的能力而導致事故發生。
五、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
由於汽油等揮發性強的可燃性液體的去污能力強,長期以來被用作清洗劑,但往往因使用不當而引起火災、爆炸等事故,用汽油擦洗設備、衣物和用具是很危險的,禁止使用。
六、不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是對安全生產、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傷害築起的第二防線。日本人把穿戴好防護用品,稱為「人的安全化」。
七、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工具不準使用
八、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
操作生產設備、工具須具備專業技術。不了解設備、工具的性能就動用或者雖然是自己熟悉的設備,但由於不當班,不了解工作現狀和現存缺陷動用設備而發生事故者亦不在少數。
九、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化工生產設備與一般的設備不同,檢修前需要拆除保溫填料,與生產系統隔絕才能清洗置換設備內化學物質。同時一邊生產一邊檢修,檢修危險性大。如不按規定辦理檢修作業證、停送電聯系單等各種作業票證等就會發生事故。檢修中的事故,占所有化工生產事故中有較大比例。
十、停機後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化工生產設備都相互連通,又很高大笨重,尤其在停機後,內部情況多有異常變化,安全措施不落實,極易發生事故。因此,必須按開車程序全面檢查後確認無誤,才能啟動開車。
十一、未辦高處作業證,不帶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業
我國規定一般離地2m以上屬高處作業,栓好安全帶,一旦有墜落發生,可保護作業者生命安全。腳手架、跳板是登高作業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它牢固與否,對高空作業安全起著重要作用。
十二、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準作業
人們都知道石棉瓦是一種輕型建築材料,不能承重,只能用於臨地建築和防爆廠房的泄壓頂蓋。因此在石棉瓦上作業需固定跳板,防止墜落事故發生。
十三、未安裝觸電保安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
移動式電動工具使用廣泛,易產生漏電現象。觸電保安器是為了防止漏電觸電的保護儀器如果在系統中出現漏電或觸電事故,可以立即發出報警信號,迅速切斷電源,起到保護人身安全作用。
十四、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
㈢ 化工廠里該用哪類手持電動工具而且老外指明要帶三腳插頭的,即接地保護的。
敗軍之將
銖積寸累
割席分坐
zVrQ
㈣ 化工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1、裝置檢修須有專人負責,並建立大檢修指揮部。制定詳細的檢修方案,方案中應有具體的職業安全衛生防範保障措施內容。
2、對檢修的裝置要進行危害識別、風險評價和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對一些重大項目,須制訂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吹掃方案、盲板位置、工作進度等),並應做到「五定」,即定施工方案、定作業人員、定安全措施、定工程質量、定工作進度。
3、參加裝置檢修的外來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關資質,遵守化工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4、參加裝置檢修的有關人員,須進行同作業內容相關的安全教育。凡二人以上作業,須指定一人負責安全。特種作業人員(電工、焊工)應按國家規定,持證上崗。
5、施工前,項目負責人應向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具體項目交底時,須交待清楚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作業前,應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確認。
6、檢修項目作業,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包括停開設備、加拆盲板和施工、檢修、動火、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等票證)制度和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
7、裝置檢修工作前,須進行吹掃、清洗、置換合格。
(1)、設備容器和管道的吹掃、清洗、置換要指定專人負責。
(2)、凡含有可燃、有毒、腐蝕性介質的設備、容器、管道應進行徹底的吹掃、置換,使內部不含有殘渣和余氣,取樣分析結果應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3)、要做到不流、不爆、不燃、不中毒,確保吹掃、置換質量。
8、盲板的加、拆管理。
(1)、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統一管理。
(2)、加、拆盲板要編號登記,防止漏堵漏拆。
(3)、對塔、罐、管線等設備容器內存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的,其出入口或與設備連接處應加裝盲板,並掛上警示牌。
9、凡需檢修的設備、容器、管道,必須達到動火條件,以保證施工安全。
(1)、動火管理實行動火作業許可證制度,動火作業必須持有效的動火作業許可證。
(2)、凡在含有可燃介質的的設備容器、管道上動火,應首先切斷物料來源加堵盲板,經吹掃、清洗、置換後打開人孔通風換氣,並氣體檢驗儀檢測合格後,方可動火。
(3)、動火前應由專人進行檢測分析,並做好記錄。(可燃氣探測儀)
(4)、高處動火作業應採取防止火花飛濺的遮擋措施,應對地溝、閥門井、下水井進行水封處理,對低層的設備、管道、閥門、儀表等應採取遮擋或封閉措施。
(5)、明火作業周圍必須清除一切可燃物,作業周圍不允許排放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
10、檢修期間各級安全負責人、專(兼)職安全人員必須到裝置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監督。對各個作業環節進行現場檢查確認,使之處於安全受控狀態。
11、動火、用電、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等各類作業監護人,必須履行安全職責,認真監護,對作業和完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如:消滅火種、切斷電源、清理障礙等)。
12、進入裝置現場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有關勞動保護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攜帶煙火。
13、須對施工作業所用工機具、防護用品(腳手架、跳板、繩索、葫蘆、行車、安全行燈、行燈變壓器、電焊機、絕緣鞋、絕緣手套、驗電筆、防毒面具、防塵用品、安全帽、安全帶、消防器材等)安全可靠性進行檢查、確認。
14、檢修期間,對裝置現場固定式報警儀探頭,要進行妥善保護。
15、對存有易燃、易爆物料容器、設備、管線等施工作業時,須使用防爆(如:木、銅質等無火花)工具,嚴禁用鐵器敲擊、碰撞。
16、打開設備人孔時,應使其內部溫度、壓力降到安全條件以下,並從上而下依次打開。在打開底部人孔時,應先打開最底部放料排渣閥門,待確認內部沒有殘存物料時方可進行作業,警惕有堵塞現象。人孔蓋在松動之前,嚴禁把螺絲全部拆開。
17、對損壞、拆除的欄桿、平台處,須加臨時防護措施,施工完後應恢復原樣。
18、要保證漏電開關、電纜、用電器具完好。
(1)、臨時用電的配電器必須加裝漏電保護器,其漏電保護的動作電流和動作時間必須滿足上下級配合要求。
(2)、移動工具、手持式電動工具應一機一閘一保護。
(3)、電焊機接線要規范,電焊把線就近搭接在焊件上,把線及二次線絕緣必須完好,不得將裸露地線搭接在裝置、設備的框架上,不得穿過下水或在運行設備(管線)上搭接焊把線。
19、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在特別潮濕的場所或塔、罐等金屬設備內作業的臨時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12V。
20、高處作業人員應系用與作業內容相適應的安全帶,安全帶應系掛在施工作業上方的牢固構件上,安全帶應高掛(系)低用。
21、禁止高空拋物件、工具和雜物,工機具、材料和工業垃圾等物品要按指定地點擺放。
㈤ 化工廠安全用電須知PPT版的
化工廠安全用電須知
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1 化工廠觸電事故的發生,主要原因有三 :
一是電氣安全的組 織措施不健全;
二是電氣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
三是電氣安全教育不 落實。 因此, 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就必須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 不可偏廢。
2 健全電器安全組織 電工是化工廠的特殊工種,也是容易發生事故的]種之一,所以, 電工必須有豐富的電氣安全知識。電工必須經過正規的學習和培訓, 考試合格、取得電工作業證後,才能上崗操作。化工廠安全技術部門 和電氣部門都應配備要有經驗豐富的電工擔任或兼任車間安全員。 電氣安全員的主要職責是: 負責貫徹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落實各項安 全技術措施, 並負責與安全技術部門和電氣部門聯系解決重大的電氣 安全問題。
3 電器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1)檢查電氣線路和設備的絕緣是否完好, 必要時還應測量其絕緣 電阻值是否合格; (2)各類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否可靠,保護裝置是 否符合要求;
(3)檢查各項移動電器(如手電筒鑽、低壓行燈、移動式風機等)的 觸電保安器和使用電壓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要求;
(4)新安裝的
電器設備,其安裝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安全可靠
(5)絕緣手套、絕緣 靴、絕緣墊等安全用具是否齊全,必要時應進行耐壓檢查;
(6)電氣滅火器材是否齊全、有效;
(7)檢查各班組的電氣安全制度的執行情況是否得到落實
4 完善電器安全防護設施 電氣安全防護設施包括電氣設備的安全屏蔽、安全防護,以及設 計和安裝時對電氣的選型等等, 都應符合電氣安全技術的要求。 因此, 如在電氣安全專業檢查中發現存在不安壘因素時,應及時整改,消除 隱患。
5 落實職工的用電安全教育 除了電工的專門培訓外,全廠的職工都要定期進行用 電安全教育。 用電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廣大職工都懂得用電的基 本知識,能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安全用電的 重要性。
6 對化工工人的用電安全教育,除對電的基本知識、車問常用庖 氣的安全操作、以及觸電事故的嚴重性進行教育外,還要求做到用電 安全「十不準」 , (1)任何人不準玩弄電氣設備和開關; (2)非電工不準拆裝、修理電氣設備和用具,發現破損的電線、 開關、燈頭及插座應及時與電工聯系修理; (3)不準私拉亂接電氣設備,更不準將電器電源線直接插入插 座內。 (4)不準使用絕緣損壞的電氣設備; (5)不準私用電氣設備和燈泡取暖;
(6)不準用水沖洗電氣設備,也不要用濕手和金屬物扳帶電的電 氣開關;
(7)熔絲熔斷,不準調換容量不符的熔絲;
8)不準擅自移動電氣安全標志、圍欄等安全設施;
(9)不準使用檢修中機器的電氣設備;
(10)不準在帶電導線、帶電設備附近使用火爐或噴燈, :也不要 靠近暖氣設備或蒸汽管等。在帶電設備周圍不能使用鋼捲尺、皮捲尺 進行測量工作。
7 觸電事故的規律
1.觸電事故的季節性 一般夏季發生的觸電事故明顯多於其他季節發生的, 事故。據統計,在 6~9 月份發生的觸電事故中,低壓 觸電事故約佔全年低壓觸電事故的 80%;高壓觸電占 全年高壓觸電事故的 40%。在高、低壓觸電事故爭, 均以八月份為全年的最高月。 之所以有季節性,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夏季氣溫高,工 作人品所穿的衣服單薄, 人體皮膚外露的面積大, 有衣服遮護的部分, 由於人體出汗潮濕,或空氣濕度大使衣服潮濕,都會使觸電的機會增 大,後果也較嚴重。
(2)因夏季晚間休息不好,造成工作中思想不集 中或操作失誤導致觸電,
(3)夏季也是電氣設備故障率較高的季節。 往往因高溫、潮濕、大雨、雷電、冰雹等因素的影響,使設備及線路 等出現故障的機率增高;因此維修工作量加大,也使觸電機會增加;
(4)大多數化工廠的停車大檢修都是選在 6~l0 月之間進行,因此觸 電的機會增多。 2.低壓觸電事故高於高壓觸電事故
(1)由於對低壓設備的使用與維修的機會多於高壓,故觸電機 會增加;
(2)使用或操作低壓電器設備的人員,大多是非電工,而且人 數眾多, 因此觸電機會增加; 而高壓設備的操作人員大多是專業電工, 人數也少,事故率也低;
(3)使用低壓設備的人往往對安全防護工作重視不夠,因此觸 電機會也增加。
3.非電工觸電事故多餘電工
(1)直接操作電設備的大多是非電工,因其人數眾多觸電機會 也較多;
(2)非電工人員的電氣知識、安全意識相對不足,使觸電的後 果更趨嚴重。
3.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及移動電氣設備時發生的觸電故障率多 於使用固定式電氣設備
(1)手持式電動工具在使用時,往住震動較大,易造成絕緣的 損壞或結構上的損壞而引起觸電事故,
(2)手持式電動工具其電源線在引出部位易磨損,一旦芯線導 體外露或碰到金屬外殼會引起觸電事故;
(3)許多手持式電動工具其金屬外殼接地(接零)保護未能真正
起作用。如插頭部位有保護接線,在插座部位沒有接保護線,或保護 線本身斷線或從接線端脫開,都易引起觸電事故;
(4)工具停用未切斷電源或移動式電氣設備在移動時未切斷電 源,該電源線被拉斷或碾傷後引起觸電事故;
(5)這些工具或設備在使用時往往握持很緊,一旦觸電不易擺 脫,後果更為嚴重;
(6)設備本身雖無缺陷, 但在使用時由於對施工部位情況不明, 使工具觸及帶電導體而造成觸電事故。 如牆面或樓板打孔暗敷設的配 線上都易造成觸電事故。
二、車間常用電器的安全知識 化工企業的車間電氣設備品種繁多,簡單介紹常用電器設 備,如電動機、保護電器、開關電器及照明裝置等的安全知識。
1.電動機、保護電器及開關電器 電動機的種類較多,有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交流電動機 分為同步電動機和非同步電動機。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必須正確選用電 動機, 並按照工況環境選擇適當的防護形式。 如在惡劣環境下火戶外, 選用封閉式電動機;易燃易爆的環境,選用防爆電動機。常有短路保 護、過負荷保護阻及失壓保護措施。當電動機發生短路故障時,電路 中流過很大的短路電流,熔斷器中的熔體自動熔斷,切斷電源,保護 電動機、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 低壓開關電器一般是指額定電壓在 1200v 以下的開關電器: 低壓 開關電器種類繁多,主要作用是用來接通和斷開電路,刀開關、自動
開關、 接觸器、 起動器等都屬於開關電器。 起動一般設備的電動機時, 操作匆用力過猛,不準用錘桿敲打來代替手動,以免損壞電器開關; 起動大型設備的電動機,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注意不要起 動過載引起跳閘 ,生產中要防止酸鹼對電器的腐蝕。 2.照明裝置 照明裝置包括白熾燈、目光燈、新型電光源,開關、插座、掛線 盒及附件。照明裝置安裝必頻安全日靠,符合安裝質量,盡可能照顧 美觀大方,而又經濟合理。 所有燈具拉線插座等照明用裝置的環境必需良好。 如果在塵接 然塵挨多又潮濕的場所,可採用防潮燈,有腐蝕性氣體的房間,可采 用耐腐蝕的防潮燈或密閉式燈具,有爆炸危陸的場所,按防爆等級選 用防爆燈,易發生火災的場所,可採用各種密目式燈具等等…… 。。 3.移動工具的安全使用 移動工具種類很多,例如各種手電筒鑽、手提電砂輪、電風扇、 移動 式風機,行燈、電焊機、電烙鐵、電爐、電吹風等等都是移動 工具。 由於移動工具攜帶方便,又能減輕勞動強度,所以化工企業廣泛 使用,但如果使用前不檢查,使用不當,保管不善,維修不及時,接 地不良,則很容易發生觸電等傷亡事故。所以要做到安全使用移動電 具,除應採用觸電保安器外,要從下面機箱抓起
(1)移動電具應配備專用配電盤,其盤子上應設專線控制開關,熔斷器及漏洞保護器
(2)室外使用時,器專用配電盤應設置在具有水、防雨功能的 配電箱內;
(3)移動電具的金屬外殼課可靠的接零 或接地保護;防護蓋、手炳等防護裝置應嚴格檢查確無損壞和 變 形和松動後才能使用;
(4)構件上的操作開關應靈敏、可靠、 安裝 要牢固;
(5)電源線應採用橡皮軟電纜絕緣層無破損和龜裂想 象 象,單相用三芯電纜,三相用四芯電纜;
(6)每月應搖測一次 移動電具的絕緣電阻,應不超過 1Ω 三. 電氣安全防護技術 電器事故是以不同形式出現的,按照災害形式,可分為人身事 故、設備事故、火災及爆炸等。為防止意外,用電時需採取以下主要 措施。
1 絕緣 採用絕緣物將帶電體封閉起來,使人體不能觸及帶電物體。但絕 緣物常因受潮,受高溫、受日曬老化或受化工生產中的腐蝕性物質的 浸蝕而降低其絕緣性能,因此需定期進行檢測,保證電氣絕緣的安全 可靠。
2 屏護 用屏障或圍欄把帶電體隔離開來,使人體不能觸及電體。
3 安全電壓
(1)在化工廠的檢修工作中,常要求檢修人員進入設備內進行 檢修,由於場地狹小,環境潮濕,手持的點動工具和電照明燈容易造 成觸電。為了確保人身安全,必須使用低電壓作為電氣的設備的安全 工作電壓。 安全電壓是按人體允許承受的最小的擺脫電流和人倒電阻值決 定的。中國對工頻安全電壓規定了五個等級,安全電壓值及其使用范 圍是: 42V 用於手持式電動工具; 36V 和 24V 用於一般場所的安全燈或手提燈; 12V 用於特別潮濕場所及在金屬容器內使用的照明燈 6V 用於水下工作的照明燈
(2)在使用安全電壓時,還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
a 安全電壓的上限值在任何情況下,兩導體間或任一導體與地 之間,均不得超過交流有效值 50V。
b 安全電壓供電必須採用隔離變壓器,實現輸入與輸出的電路 的隔離。工作在安全電壓下的電路,必須與其他電氣系統和任何無關 的可導電部分,實行電氣上的隔離。
c 保護措施 當用電設備呆用了超過 24V 的安全電壓時,必須采
取防止人體直接接觸帶電休的保護措施。
4 保護接地 採用保護接地措施是在電器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大 地間作良好的金屬聯接。 凡是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 而發生故障時可能帶危險電壓的 金屬部件,均應進行保護接地。
5 保護接零 採取保護接零措施是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變壓器中性點引 出的工作零線或保護零線相連接,稱為保護接零
6 重復接地 指的是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三相四線或三相五線制供電系統 中;當電氣設備採用保護接零時,將工作零線或保護零線一處或多處 通過接地體與大地作再一次連接。 作用在於:
a 降低漏電設備外殼的對地電壓;
b 減輕零線斷線後的觸電危險
c 減輕零線斷線後由於三相負荷不平衡引起中性點電位偏移,能 保三相電壓基本平衡 d 防止零線斷線後,單相用電設備燒毀;
e 縮短故障持續時間; f 改善防雷性能。
三觸電急救
1 當發現有人觸電後,如果觸電人尚未脫離電源,
設法使觸電人迅速地脫離電源。與此同時,還應防止 觸電人在脫離電源後可能造成的第二次傷害(如倒地後 l 摔傷或從高空落下),對此應採取有效地預防措施,以 免觸電事故的擴大。 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
2 如果觸電人自主脫離電源 即說明不會有生理傷害,但是在擺 脫電源時,因擺脫動作可能碰到附近物 體形成外傷,這時所需要的是治療可能出現的外傷;
3 如果觸電人脫離電源後,僅是神志不清,呼吸及心臟^ 無異常,應使其平躺在環境較好空氣清新的處所,保 持環境的安靜,將衣服解開,使呼吸通暢及血液循環 不發生障礙,並密切觀察,請醫生診治。必要時可使 其嗅一點氨水。
4 如果觸電人呼吸停上, 在使其脫離電源後要立印進行人工呼吸。 若心臟也停止跳動,還應該進行胸外心臟擠壓以助其血液循環,若有 外傷也應及時予以治療.世首要的仍是採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等急 救措施,並及時請醫生,以利救護工作的進行 觸電人如果呼吸停止、心臟也不跳動,但沒有致命的外傷,只 能認為是假死.假死的觸電人生命能否得救,絕大多數情況下取決於 能否使其迅速脫離電源並及時正確地施救,這期間任何遲疑、中斷都 可能增加觸電人死亡的機率. 事實證明, 觸電後一分鍾內即開始施救, 90%的觸電人都能救活;經過六才施救時,只有 10%的才能救活;六分鍾後才施救的,能救活的寥寥無幾。
5 在低壓系統中,是人脫離電源可採取如下措施:
(1)觸電人所觸及的電輯必須切斷;
(2)觸電人所觸及的電源插頭迅速拔下;
(3)觸電人所觸及的電源是明敷設導線絕緣損壞,用絕緣物將導 線挑開,並應防止可能存在的跨步電壓
(4)觸電人是在梯子上觸電, 特別應防止其脫離電源後造成損傷
(5)觸電人是在架空線路上觸電,使其脫離電源應拉開符合總開關
6 在高壓系統中發生觸電,要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要求停電,但要 特別注意:
(1)設法盡快使觸電人脫離電源;
(2)救護人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可再觸電,
(3)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觸電人脫離電源後造成二次傷害 使觸電人脫離電源後,要立即採取急救措施,常採用的急救方法 有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兩種。 不要因打電話叫救護車而延誤 搶救時間,即使在救護車上,也不能中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