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圳最好的表殼廠是哪一個
深圳市金珠五金胚廠
主要生產製造:銅表殼胚、帶粒、皮帶扣、手袋箱包五金配件、銅制工藝品、銅製品五金雜件。種類規格齊全,質量可靠。本廠成立十幾年來,不斷加強和深化生產管理,開拓進取,提高產品質量,業務分布在廣東深圳、廣州、東莞、惠州、香港、台灣、印度、印尼等地。
『貳』 五金製品包含哪些
五金製品,是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使用的輔助性、配件性製成品。主要包含金、銀、銅、鐵、錫等等的金屬材料。
1、金:
它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是Au,原子序數是79。金的單質(游離態形式)通稱黃金,是一種貴金屬,在自然界中,金以單質的形式出現於岩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
2、銀:
它是過渡金屬的一種,化學符號Ag。銀是古代就已知並加以利用的金屬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貴金屬。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於銀礦石中。銀的理化性質均較為穩定,導熱、導電性能很好,質軟,富延展性。
3、銅:
它是一種金屬元素,也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
4、鐵:
它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為26,鐵單質化學式:Fe,英文名:iron。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55.845。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
5、錫:
它是一種金屬元素,無機物,普通形態的白錫是一種有銀白色光澤的的低熔點金屬,在化合物中是二價或四價,常溫下不會被空氣氧化,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物(錫石)和各種硫化物(例如硫錫石)的形式存在。
『叄』 五金廠到底是做什麼的
五金廠是製造五金製品的。
五金:傳統的五金製品,也稱「小五金」。五金一般是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經人工加工可以製成刀、劍等藝術品或金屬器件。現代社會的五金更為廣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築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3)高州荷塘鎮銅制五金製品擴展閱讀
五金產品:
一、鎖類
(1)外裝門鎖 (2)執手鎖(3)抽屜鎖 (4)球型門鎖 (5)玻璃櫥窗鎖 (6)電子鎖 (7)鏈子鎖 (8)防盜鎖(9)浴室鎖 (10)掛鎖(11)號碼鎖(12)鎖體(13)鎖芯
二、拉手類
(1)抽屜拉手 (2)櫃門拉手 (3)玻璃門拉手
三、門窗類
(1)合頁:玻璃合頁、拐角合頁、軸承合頁(銅質、鋼質)、煙鬥合頁 (2)鉸鏈:天地軸鉸鏈、扭矩鉸鏈 (3)軌道:抽屜軌道、推拉門軌道、折疊門軌道、隱藏門軌道、弧形軌道、吊輪、玻璃滑輪(4)插銷(明、暗) (5)門吸 (6)地吸 (7)地彈簧 (8)門夾 (9)閉門器 (10)板銷 (11)門鏡 (12)防盜扣吊 (13)壓條(銅、鋁、pvc) (14)碰珠、磁碰珠
四、家庭裝飾
(1)萬向輪 (2)櫃腿 (3)門鼻 (4)風管 (5)不銹鋼垃圾桶 (6)金屬吊撐 (7)堵頭 (8)窗簾桿(銅質、木質) (9)窗簾桿吊環(塑料、鋼質) (10)密封條 (11)升降晾衣架 (12)衣鉤、衣架
五、水暖類
(1)鋁塑管 (2)三通 (3)對絲彎頭 (4)防漏閥 (5)球閥 (6)八字閥 (7)直通閥 (8)普通地漏(9)洗衣機專用地漏 (10)生膠帶(11)泵閥
六、建築裝飾
(1)鍍鋅鐵管 (2)不銹鋼管 (3)塑料脹管 (4)拉鉚釘 (5)水泥釘 (6)廣告釘 (7)鏡釘 (8)膨脹螺栓 (9)自攻螺絲(10)玻璃托 (11)玻璃夾 (12)絕緣膠帶 (13)鋁合金梯子 (14)貨品支架
七、工具類
(1)鋼鋸 (2)手用鋸條 (3)鉗子 (4)螺絲刀(一字、十字)(5)捲尺 (6)克絲鉗 (7)尖嘴鉗 (8)斜嘴鉗 (9)玻璃膠槍 (10)直柄麻花鑽頭 (11)金剛石鑽頭 (12)電錘鑽頭 (13)開孔器(14)開口扳手和梅花扳手(15)拉鉚槍(16)黃油槍(17)錘子(18)套筒(19)活動扳手(20)鋼捲尺、盒尺、米尺。
八、衛浴類
(1)洗面池龍頭 (2)洗衣機龍頭 (3)延時龍頭 (4)花灑 (5)皂碟架、皂蝶 (6)單杯架、單杯 (7)雙杯架、雙杯、(8)紙巾架 (9)廁刷托架、廁刷 (10)單桿毛巾架、雙桿毛巾架 (11)單層置物架 (12)多層置物架 (13)浴巾架 (14)美容鏡 (15)掛鏡 (16)皂液器 (17)干手器
九、廚房家電類
(1)廚櫃拉籃 (2)廚櫃掛件 (3)水槽、水槽龍頭 (4)洗滌器 (5)抽油煙機(中式、歐式) (6)燃氣灶 (7)烤箱(電、燃氣) (8)熱水器(電、燃氣) (9)管道、天然氣、液化罐 (10)燃氣採暖爐 (11)洗碗機 (12)消毒櫃 (13)浴霸 (14)排風扇(頂式、窗式、牆式) (15)凈水器 (16)干膚器 (17)食物殘渣處理機 (18)電飯煲 (19)烘手器 (20)冰箱
參考資料:網路——五金
『肆』 五金製品的簡單介紹
導語:五金製品在中國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五金製品是用於工業產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已經製作完成的一些做配件的,輔助性的小器具,五金製品之所以稱為「五金」,是因為五金製品主要是由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製成,現在也增加了一些塑料,纖維製品。五金製品在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金製品的使用范圍非常得廣泛,現在就在傢具,水暖,木材等眾多的行業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別看五金製品只是一個小小的部件,但是是必不可或缺的一樣器具,起著起承轉合的作用。五金製品的種類非常的多,分類也有很多,現在五金製品主要有萬能角鋼、槽鐵、扁鐵、鐵絲、工字鐵、鋼板、鋼絲剪、板筋、鎖類鐵釘、白鐵皮等等,非常之多的種類。在我們的建築,生活輔助行的作用用非常的強。特別是在機械方面的用處很多,每一部機械都是有許多的小五金零部件組成的。因此五金的用處是非常強大的。
五金製品現在有許多的品牌,現在比較著名的五金品牌有很多,伍爾特是一家比較著名的五金品牌,在很多的五金企業中都脫穎而出,主要做緊固件,汽車維修,工業維修等部件。能夠將產品做的精確,不差分離,質量品質很好。伍爾特的五金產品在全球很多的國家都有分布,在中國也有很多的銷售點,遍布全球各地,售後維修服務很完全,能夠給你提供優質的產品保證。伍爾特的五金產品主要是專注於汽車配件方面的,在汽車配件方面是很有競爭力的。
吉多瑞是一家德國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具製造商之一。吉多瑞主要是做工具台、工具箱、工具車、套筒扳手、扭矩扳手、螺絲起子、花鍵、錘子、分離拉馬等許多的產品,是一家非常大的工具生產企業。吉多瑞的售後維修的費用採用特別的計算方式,能夠節省你維修的費用,並且能夠將你維修的用具一一列舉出來,吉多瑞的售後維修不僅僅是維修費用計算的清明,而且售後維修服務的質量也是非常好的,能夠給你的東西做最好的維修和保養。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五金製品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五金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項非常精微的器具的結合。希望這些內容能對你有用。
『伍』 五金製品有UL黃卡嗎
沒有。
UL黃卡是指UL試驗並認證的安全性評價數據表卡片。五金製品(hardware proct)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使用的輔助性、配件性製成品。早期多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因而得名。現除採用各種金屬材料,還廣泛採用塑料、玻璃纖維等非金屬材料製作。據《中國五金製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五金製品行業全年快速恢復性增長。總體來說,五金製品行業運行良好,內外銷增長勢頭明顯,進出口高速增長,各項經濟指標快速提升,行業整體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陸』 全銅水龍頭好還是不銹鋼的好
一半都是會選擇銅芯的吧,因為不銹鋼不好彎曲,不能做很精細的部件,但是外面殼是可以用不銹鋼的會比那種生鐵和茶鋅的耐用
『柒』 黃銅一般是指銅和什麼金屬的合金
黃銅是以鋅為主要合金元素的銅基合金,因顏色偏黃而得名。黃銅具有漂亮的顏色,良好的工藝和機械性能,高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在大氣、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蝕,易於切割和拋光,良好的可焊性和低廉的價格。常用於製作導電導熱元件、耐腐蝕結構件、彈性元件、日用五金和裝飾材料等。,並被廣泛使用。
大約從公元1230年開始,黃銅製品在歐洲流行了大約300年,因為它們比大型雕塑便宜得多。始於1231年的威爾普大主教銅像是已知最早的黃銅銅像。黃銅製品的鑄造工藝是:先將碎鋅礦和木炭與銅塊混合加熱,使鋅和銅結合,然後加熱熔化合金,再將銅液倒入模具中。英國最早的黃銅製品是進口的,主要來自圖爾內。客戶可以從Tourne訂購一個完整的墓碑,它已經安裝在一個漂亮的基板或大理石底座上。青銅墓碑的製作方法是先鑄一尊銅像,一般是四周華蓋的剪影,然後放入預制好的石板中,用小刀在銅像上刻出人的細節。有時雪花石膏或其他鑲嵌材料被用於青銅雕像的手和臉。銅像製作完成後,用鉛栓中的暗銷固定在石基上。銅像本身被放置在一層瀝青上。大型青銅雕像是分段鑄造,然後連接在一起。
『捌』 廚房閥門水龍頭等五金如何選為何不用全銅芯的材質
家用的閥門,尤其是熱水閥門,確實比較常用銅制的,主要是因為銅不容易腐蝕,另一點就是,銅有抑菌效果。稍微詳細一點說。
此外,近些年來,不銹鋼和PPR的管道閥門也在逐漸普及。未來家用閥門中,PPR材質的很可能還會提高比例,因為銅制的也不是絕對不腐蝕,銅離子對人體也有一定危害,而PPR的密度更小,加工也更容易,耐腐蝕性強,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也將會越來越普及。
『玖』 日用五金有哪些 日用五金包括哪
日用五金是在吃、穿、住、用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五金製品。多用金屬材料製作。鐵和青銅製作的鍋、盆、刀、剪、針、油燈等是日用五金產品體系。
希望被採納哦
『拾』 高州的地理環境
高州市位於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22.8℃,最高溫度為37.6℃,最低溫度零下1.5℃。1月平均氣溫為15.1℃,7月平均氣溫為28.4℃,年溫差明顯,為13.3℃左右。年積溫約8176℃,無霜期361天。年均降雨量為1892.7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干濕季,雨季為4月—9月,以南風為主;旱季10月至次年3月。
高州市氣候區劃大致可分為如下四個區:
1、東北部山區冷涼氣候主區。本區大部分地勢較高,山嶺重疊,形成冬冷夏涼的小氣候。1月平均溫度14℃,7月平均溫度27℃。夏季降雨多。氣象災害有秋季寒露風,冬季低溫霜凍。
2、西部中部丘陵溫熱氣候主區。本區大部分為丘陵地帶,亦有較開闊的小盆地、小平原和低矮群山。本區1月平均溫度14.4—16.3℃,7月平均溫度28—28.7℃。本區西部大多數年份有春旱和秋旱現象。
3、南部低丘台地溫熱氣候主區。本區除少量低丘外,大部分地勢平坦,為台地平原區。1月份平均溫度16℃,7月份平均溫度28.2℃。陽光資源豐富,熱量條件優越,但降雨不足,常有春秋旱,冬季偶有冷害。
4、高山冷涼氣候副區。本區以等高線為區劃原則,海拔700米以上。區內多高山密林,終年溫度較低,年平均溫度15.9—20℃,有嚴重的低溫陰雨、寒露風、霜凍。 高州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分布著一江十河,及眾多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錯,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十分之一以上。高州土壤由變質砂岩、花崗岩、混合岩、凝灰岩風化物和淺海沉積物及河流沖積物發育而成。花崗岩、片麻岩及其風化物分布在市內的東北、西北、中部,是高州山區和丘陵區結構主體。砂頁岩及其風化物分布在西南部,淺海沉積物及河流沖積物,是西南淺丘平原的結構主體。高州東近南海,南踞鑒江平原,西連廣西,北靠雲開大山,扼粵桂六縣市(陽春、信宜、陸川、化州、茂南、電白)要沖,近代為廣東下四府(高州、雷州、瓊州、廉州)之首。
高州位處熱帶和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分布著一江十河,及眾多的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錯,其中,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為種植樹農作物的和經濟作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高州市地形復雜,地勢大體是東北高,西南低。從高空腑瞰,南狹北寬,像展翅飛翔的彩蝶。境內東北部是連綿的山地,中央腹地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的台地、小平原,山地及河谷小盆地相互交錯,山川糾結。錦山地面積佔51.5%,丘陵面積佔31.9%,平原面積佔16.6%。地勢最高點是東北部的棉被頂,海拔1627.3米,最低點是西南部祥山鑒江河床,海拔11.5米,高低相差1615.8米。
雲霧大山、雲開大山和大榕山伸延入來,構成大體為東北—西南走向的7條山脈:尖峰嶺—馬頭嶺山脈,棉被頂—大細垌山脈,棉被頂—青山嶺山脈,尖峰嶺—崩山嶺山脈,王江坑嶺—蜈蚣塘大嶺山脈,大近嶺—那射嶺山脈,雞公嶺—豆腐嶺山脈。高州市地貌類型可分為如下5個區。(1)東北淺切割低山區。海拔500—1627米,相對100—1000米,包括馬貴鎮、古丁鎮、深鎮鎮、大坡鎮以及長坡鎮、石龍鎮(2005年時劃歸長坡鎮管了)、雲潭鎮、新垌鎮等4個鎮交界區。(2)東北高丘陵區。海拔300—500米,相對100—200米,包括大潮鎮北部,深鎮鎮、古丁鎮西南部,平山鎮東部,石龍鎮東北、東南、西南部,新垌鎮東部、雲潭鎮北部及大坡鎮一部分。(3)中部中丘陵區。海拔50—300米,相對50—100米,包括東北高丘陵區以西,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東地區。(4)西北部中丘陵區,海拔100—300米,相對50—200米,包括竇江—鑒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西地區。(5)西南淺丘平原區,海拔11—50米,相對5—40米,包括分界鎮、泗水鎮、石鼓鎮、祥山鎮、鎮江鎮大部及頓梭鎮、沙田鎮南部。其中石鼓小平原是高州主要的平原地區,與茂南相接。 高州市林業用地面積286萬畝。10年綠化廣東大地時開展綠化達標活動,人工造林110多萬畝,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全市森林資源進一步發展。高州市處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帶,植物地理分布大體和氣候帶等自然環境相適應,多為亞熱帶常綠季雨林。由於高州地形復雜,丘陵台地、山腳和山頂的氣溫和水溫都不同,所以森林資源分布也有較為明顯的區劃分布特點。
東北部山區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西南部丘陵台地有熱帶樹木如樟樹、橡膠、椎樹等。全市森林資源分布大致可劃分為如下三個區劃林帶:東北部山地林區。屬雲開山脈南向伸延地帶,多高山密林。林業用地200多萬畝,植物繁茂。用材林以杉、松、竹、闊葉樹為主。北部山地有一望無際的松林,現有松林面積150多萬畝,年產松脂4000多噸。經濟林有油茶、橡膠、紫膠等。大力發展多層次、立體綜合開發山地林業,搞「林果葯」、「林畜果」立體種養,綜合開發,集約經營大林業。西北部闊葉林區。此區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及信宜縣山區。屬丘陵地帶,林業用地較多,植物繁茂。用材林有松、桉、紅椎、白椎、楠、竹等。其中石板鎮和頓梭鎮的楠木聞名全省,楠木種植面積近萬畝,是廣東省的楠木生產基地。荷花鎮的紅椎、白椎優質用材林面積數千畝,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經濟林有油茶、橡膠。木本水果有荔枝、龍眼、芒果、柑橙、菠蘿蜜等。中部西南部低丘台地糧果林多種經營區。屬中低丘台地、平原地帶。林業以經濟林和木本水果為主。用材林有松、桉、竹等。主要經濟林是橡膠。至2013年為止,全市國有、民營橡膠達30多萬畝,年產干膠6000多噸。成為廣東省主要橡膠生產基地之一。西南低丘台地平原地區是高州市主要糧油糖漁區。大力發展水果生產,已建成東部(根子、分界、泗水)荔枝生產基地、西部(沙田、鎮江、荷塘、頓梭、荷花、南塘)優質龍眼生產基地、中部香蕉生產基地、北部黃欖生產基地等。目全市水果總面積100多萬畝,總產量80萬噸,產值25億多元,成為「全國水果第一市(縣)」。 高州的水果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迄今已有2000多年。據史載,荔枝、龍眼始於秦,世界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年樹齡的古荔枝樹就生長在高州。早在唐朝,高州荔枝就被列為朝廷貢品。漢代,龍眼成為重要的貢品,《漢書和帝記》有「舊南海(沙田)獻龍眼」的記述。早在清朝高州就有將桂圓加工成桂圓肉的傳統,自古深受人們喜愛,高州桂圓肉已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高州香蕉栽培歷史久遠,最早產於曹江一帶,古代民間《竹枝詞》中曾有「郎君欲問曹江路,只依蕉蔭綠里行」的詩句,可見此地當年種植香蕉的盛況。高州香蕉為廣東四大香蕉優良品種之一,久負盛名,上世紀五十年代,高州香蕉被國家列為出口農產品出口到蘇聯,是解放後茂名地區最先的出口農產品。
高州盛產南亞熱帶優質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到鮮美的水果。水果品種資源豐富,質優味佳,早熟,產量高,飲譽國內外。高州出產的遁地雷香蕉、白糖罌荔枝、儲良龍眼均為全國特有的優稀品種,獲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水果業是高州一大特色產業,是高州農業的重要支柱和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高州已成為龐大商品性集中生產的水果基地。主要盛產的傳統特色水果及品種有:
荔枝(三月紅、妃子笑、白糖罌、中華紅、白臘、黑葉、桂味、鑒江紅糯荔枝、糯米糍、進奉、馬貴荔等);龍眼(儲良廣眼、雙孖木龍眼、石硤龍眼、大烏圓龍眼、紅核龍眼、青皮龍眼);香蕉(遁地雷香蕉、巴西蕉、泰蕉、梅花蕉)、大蕉、粉蕉、菠蘿蜜、橄欖(黃欖、烏欖)、芒果(關堂芒果、象牙芒、紫花芒、雞蛋芒、仙桃)、黃皮果(紅陽無核雞心黃皮果)、楊桃(中國紅陽桃、劉十楊桃)、柑橙、山楂、三華李、油甘子、柿子、桃子、地菠蘿、香木瓜、番石榴、柚子、檸檬、台灣青棗等等。
儲良龍眼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榮獲「嶺南十大佳果」稱號,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A級綠色食品。
雙孖木龍眼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銅獎」。
遁地雷香蕉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蕉類總分第一名。
白糖罌荔枝被評為廣東省早熟優質荔枝品種第一名。
鑒江紅糯荔枝在第二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牌。
白臘荔枝在第二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銀牌。
儲良龍眼、雙孖木龍眼、石硤龍眼、白糖罌荔枝、鑒江紅糯荔枝、白臘荔枝、桂味荔枝、黑葉荔枝和桂圓干品榮獲「中囯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 1986~1993年,全縣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使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農業方面,全縣根據市場需要,抓好農業生產布局的調整,大力發展「名、優、特、新」產品,建立起一批集約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基地,創出一條具有高州特色的「三高」農業路子。199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32.81億元,比1992年增長3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1億元,比上年增長25.8%;第二產業增加值8.93億元,增長69.2%;第三產業增加值9.21億元,增長54.8%。1993年,農業總產值為24.14億元,比1992年增長11.37%,比1985年增長6.87倍。工業方面,進一步加強工業企業改革,推行承包責任制,使工業生產迅速增長。199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25.13億元,比1992年增長70.14%。
2014年高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固定資產投資135.53億元,增長35.6%;新增規上企業34家,規上工業增加值67.5億元,增長38.3%;外貿進出口總額4.51億美元,增長43.2%;實際吸收外資3967萬美元,增長48.4%;財政總收入45.88億元,增長1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5億元,增長6.2%。 1991年冬開始,全縣農村執行「不放鬆糧食生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在西南部8個鎮和北部古丁鎮等9個鎮實施「8+1」鄉鎮調整作物布局。是年,這9個鎮的早稻面積從上年的20.4萬畝減為15.5萬畝,減24%;而主要經濟作物(花生、糖蔗、黃煙、蠶桑等)面積從上年的7.14萬畝增至9.14萬畝,增加了28%。水果種植從上年的15.18萬畝擴至1992年的22.7萬畝,增長49.4%。
到1993年,全縣形成東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龍眼、北部雜果的區域化生產基地。是年,全縣水果面積達99.27萬畝,產量達44.08萬噸,產值達10.45億元,分別是1980年的19.23倍、85.53倍和229.62倍,糧經作物面積比例由1980年的8.1∶1.9調到1993年的4.5∶5.5。
2012年,高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8.47億元,增長3.3%。新發展一批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64個、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4家,在茂名市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 高州工業源遠流長。據出土文物考證:商周時期,高州先民已懂得陶器製作;隋唐時期,已能燒制半陶瓷及瓷器;青銅器的製作,可遠溯至戰國年代,南塘鎮一座戰國墓葬中出土一件具有典型的百越文化特徵的青銅短劍,東岸、平山等鎮出土的10多面大型銅鼓,也是漢至隋唐期間的青銅文物。東岸鎮良村發現的一處開采滑石礦的坑道及附近出土的滑石量具和製作工場,經考證是西漢文物。據《唐書》載,唐代潘州剌史馮子游曾以當地開采和冶煉的黃金進貢唐高宗,可見當時高州冶煉技術已達相當水平。長坡鎮白淦村遺存有宋代的煉鉛、煉鐵遺址。明、清時期,日用品及生產工具的製作,農副產品的加工,多數仍依附於農村家庭作坊進行,只有極少數的匠鋪、作坊在集鎮從事專業生產。清末,高州城及各大墟鎮的手工作坊逐漸增加,但規模都很小,一般只幾個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高州知府在城郊秋林開辦高州瓷器廠,先後雇請江西、湖南瓷業技工來作技術指導,生產瓷器用品。同年九月,高州知府設立官紙局高州分局,專司印製契據、票據和賬簿等印刷品。清宣統二年(1910年),官府又在縣城北較場開辦貧民習藝所,購置有織布機、印刷機,這是高州活字印刷和機械織布的近代工業之開端。
辛亥革命(1911年)後,私營工業有所發展,棉麻紡織、服裝、印刷、食品、鐵器鍛鑄、火柴和日用玻璃製品等行業紛紛興起,經營方式逐漸由單家獨戶式的經營轉向以師帶徒、僱用工人或小股合營;由農工兼營轉向專業經營,但規模仍然很小。民國後期,日寇入侵,政局動盪,賦稅加重,通貨惡性膨脹,私營企業處境困難,難以發展。民國32年(1943年),縣城興辦了一間小型火力發電廠(由廣南醫院基金會及縣商會出資興辦),後因虧損嚴重於民國38年(1949年)6月停辦。1949年11月茂名縣解放時,全縣有私營小工業企業24戶,個體手工業396戶。此外,農村還有許多兼營紡紗織布的農戶,一些土紙作坊以及季節性的糖寮、磚瓦窯、石灰窯。當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7.28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6%(按1952年不變價計)。
新中國成立後,縣政府開始注意發展工業。剛解放不久,就把解放前停辦了半年的電力廠修復投產,增添設備,提高發電供電能力。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興辦了一間製革廠。同時,發放貸款,扶持手工業生產,組織原材料供應,對其產品進行訂貨,統購包銷,切實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至1952年底,工業戶數(含國有、私營和個體戶)由1949年的421戶增至730戶,工業總產值由177.28萬元增至413.18萬元,增長133%。
1953年國家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開始後,縣先後建起了糧食加工廠、松香廠、酒廠和大井陶器廠。又對私營工業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組成了秋林陶器廠、印刷廠、玻璃廠、火柴廠、機械廠、鍋廠等六家公私合營廠。對廣大手工業勞動者,則動員他們按自願互利原則,組織生產合作社(組),到1956年,實現了合作化。1957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044.7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4.8%,比1952年增長152.8%(按1952年不變價計)。
1958年,在「大躍進」、「大煉鋼鐵」、「大辦工業」口號鼓動下,全縣建起了小土高爐2000多座,辦起了石鼓煤礦、石油廠、繅絲廠等一批國營工礦企業,將公私合營工廠和手工業社(廠)轉為國營企業。1958年底,國營工業企業增至36個,職工增到9371人。一些新建單位在原材料供應、技術和管理工作上存在很多問題,難以維持。後來,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調整壓縮,關閉了一批條件不好的企業,縮小了一些過於膨脹的企業規模,把一些轉國營的集體企業退回原來體制。至1962年底止,全縣國有工業企業壓縮為24個,職工人數減縮到1648人。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34.08萬元,比1957年增長56.41%。手工業社也按照中央和省有關條例和規定進行了整頓。1965年,全縣國有和集體工業企業共有112家,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708.88萬元,比1962年增長65.77%(均按1957年不變價計)。
「文化大革命」初期對高州縣工業生產的沖擊和破壞頗大,尤以國有工業為甚。1969年國有工業總產值比1966年下降32.7%。「文革」中、後期,重建生產管理秩序,生產逐步回升,全縣還增建了10多間工廠,其中國有5間,二輕系統2間,街道工業5間,其產品多數都是當時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迫切需要的,如氮肥、農機、自來水、自行車和人力車的內外胎、麵粉及其製品等。同時,一些企業還把目光瞄向國際市場,開發了日用瓷器、塑膠、皮革製品、彩色燈泡和特級松香等出口產品。1978年,全縣工業企業共有288個,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1億元,比1970年增長193.5%(按1970年不變價計)。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工業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在體制上,打破了公有制一統天下的局面,發揮各種經濟成份的作用,私營聯合體和個體工業、外商投資企業蓬勃興起;在產業結構上,克服了單純為支農的狹窄思路,從本地實際出發,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新行業、新企業和新產品紛紛出現;產品方面,有些產品已由粗加工轉向精加工,由單一產品向系列化方向發展。橡膠製品、化肥、松脂化工、燈泡、瓷花等項目發展較快,一些產品已步入全國或全省先進行列。從1981~1985年,全縣新建鎮以上工業企業30家,其中經委系統企業4家,二輕、街道、鄉鎮和部門企業共26家。
1993年底,全縣鎮以上工業企業達267個,比1985年增69個。全縣工業企業達到9340個,其中輕工業企業8411個,重工業企業929個,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化工、建材、采礦、橡膠製品、皮革製品。造紙、製糖、印刷、食品、飲料、五金製品、傢具、服裝、電器儀表、工藝美術雕刻為主體的多門類的工業灣系。全縣工業總產值25.13億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5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工業總產值為5.83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3.2%;集體工業總產值為5.14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0.5%;其他類型工業總產值為14.15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6.3%。其他類型工業總產值超過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之和。 2012年,高州工業總產值197.2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6.33億元,分別增長42.3%和74.3%。新增規模企業19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46家。 歷史上高州的商業貿易比較發達。從高州的出土文物中考證,西漢時期的滑石量具製作已成規模,銷往鄰近各縣;外地的天然瑪瑙珠飾等藝術品也銷往高州。唐代,高州的商業貿易擴展至境外及海外國家。在高州境內,可見到湖南長沙窯出產的貼花壺和東南亞一帶國家的銅質昆侖奴人像雕塑等藝術品;高州境內出產的茶葉、香蕉、紅煙等產品也大批輸往鄰近各省及海外國家。清代,縣城及各墟鎮商店林立,其中在縣城開設的振大林筆鋪,前店後廠,所產毛筆遠銷兩廣。民國時期,縣城和墟鎮之間開通了公路,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同期,由於工業、金融業的發展,推動了商業的發展,被稱為「小佛山」的石鼓墟,成為粵西一帶商賈雲集中心,當地生產的土紗、土布、蚊帳布、織帶、毛筆、火石以及小五金製品等遠銷海南、廣西一帶,還出口越南、泰國、緬甸等國家。
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組建了國營商業機構,設置了商業管理制度,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統一生產、統一調撥、統一物價、統一市場的商品流通體制。1953年,國家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逐步把糧、油、布、糖和主要工業用品統管起來。1955年,對私營商業實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鞏固國營商業和供銷集體商業的主導地位,使整個商業活動完全納入國家經濟計劃之中。1956年,對商業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減少商業網點。1958年,將公私合營商店和合作商店改為國營商店,取消個體商店;把供銷社並入國營商店,關閉農貿市場,商業只由國營商店獨家經營。1959年,國家對糧食、食油、副食品、棉製品和耐用消費品實行憑票供應。1961年,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分開,恢復合作商店和個體商店。
「文化大革命」初期,供銷社又和商業局合並。不準農村社員做買賣,關閉農貿市場,商品網點大減。1973年,恢復商業局、供銷社,增設對外貿易機構,商業渠道逐漸暢通。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商業體制,開放農村貿易市場,放寬商品購銷限制,實行統購統銷、計劃收購、合同訂購、選購、代銷、展銷、聯營等多種商品流通形式,逐漸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把計劃編制、選點進貨、物價管理、費用開支、勞動管理和獎金分配等下放到各類專業公司,擴大商業企業的自主權。國營商業伸展到農村,農村供銷社進城設店,農民進城經商,工廠、農場也經營商業。1984年,實行商店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允許租賃經營。1985年,取消糧食統購統銷,實行合同訂購;取消生豬派購,實行自由貿易;允許商品價格在國家規定的標准價內按一定幅度上下浮動;基層供銷社可以到外縣設點經營;集體、個體商販和農民均可長途販運。各種所有制形式的商業迅速發展。1986年,全面推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使各商業公司、商店成為自由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7年以後,實行聯銷聯利計酬的浮動工資制,經營方式和規模日趨靈活,國營、集體、個體商業企業全面發展,貿易成交活躍。1993年,全縣共有各類商店1.57萬個,從業3.21萬人。商品購進總額15.64億元,銷售總額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