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幼兒園中班有趣的工具箱的教案

幼兒園中班有趣的工具箱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2-10-03 13:00:14

『壹』 幼兒園中班有用的工具,工具的寶庫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區的常見的工具如下:1. 磁鐵套裝—分子電流;2. 放大鏡5倍—物體放大;3. 昆蟲觀察器—動物觀察;4.量杯—液體體積和形態;5. 量筒—液體體積和形態; 6. 探索靜電—磨擦起電;7. 天平組—杠桿原理;8. 重力軌道車—慣性;9. 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10. 棉花生長史—植物標本;11. 玉米生長史—植物標本;12. 花生生長史—植物標本;13. 磁懸浮—磁鐵同極相斥;14. 種子發芽—種子和發芽;15. 鑷子;
16. 滴管;17. 降落傘—風的作用; 18. 紅綠燈—電流;19.拋接球-重力作用 ;20.漏斗 ;21.地球儀(地理發現);22. 齒輪—輪軸原理;

『貳』 《工具箱》幼兒園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工具箱》幼兒園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具箱》幼兒園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工具箱里的常見工具

2、了解小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3、避免因好奇拿工具玩耍發生意外。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准備: 1、工具箱一個:內含扳手、鉗子、螺絲刀、鋸條、錐子。

2、材料投放:壞的桌椅、掉了螺絲的玩具、木條、鐵絲、錘子。

3、光碟:錄有工作人員正確使用工具的畫面片段。

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工具

1、幼兒參觀工具箱,知道小工具的名稱。

(1)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小工具的名稱。

(2)記住自己不熟悉的小工具的名稱。

2、引導幼兒說說使用小工具的方法。(板子、鉗子、螺絲刀、鋸條、錘子)

3、教師逐一示範講解小工具安全的使用方法。

二、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

活動室周圍投放相關工具及材料,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教師觀察、指導幼兒的操作過程。

三、幼兒交流使用小工具的感受。

1、教師播放錄像片段,讓幼兒了解小工具的用途及安全使用方法,並使幼兒感知正確的操作過程。

2、設置問題情境,加深幼兒對正確使用小工具的認識。

借用故事《三隻小豬》片段,設置小豬蓋木房子的情境,必要時可加一些合理的情節,讓幼兒幫小豬選擇合適的小工具。

四、實踐活動,正確使用小工具

幼兒再一次操作,嘗試正確使用小工具。

小結:小工具也有它自己工作,我們需要幫忙時才能把它拿出來,用完後要把它送回工具箱,不正確的使用會給我們造成傷害,在使用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請幼兒打開幼兒畫冊,教師指導幼兒做畫冊的練習

《工具箱》幼兒園中班教案2

設計思路

工具箱里究竟裝了些什麼?它們是怎麼樣的?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幼兒對此感到好奇。該活動從出示大小迥異的三個工具箱開始,引導幼兒看看、猜猜裡面會是什麼;這么大、這么小的工具箱里有幾件工具:嘗試感受工具的大小和重量等。引導幼兒在討論和嘗試中了解工具箱的基本功能。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發現周圍生活中的各種工具箱和它們的`功用,知道這些工具箱和我們的生活有緊密聯系。再讓幼兒觀看視頻(與幼兒生活經驗比較遠的工具箱與工具等),拓展幼兒新的經驗。

另外,本次活動的主旨是讓幼兒了解工具箱的收納功能和用途等,並不強求幼兒認識所有的工具,活動最後讓幼兒玩整理工具箱的游戲,需要幼兒在操作、擺弄的過程中將各種不同的工具按照功用或形狀放進合適的工具箱里,這個過程需要幼兒觀察、比較與摸索,能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體驗工具及工具箱的便利。

活動目標

1.了解工具箱的用處,知道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2.嘗試分一分、擺一擺不同的工具。

活動准備

1.各種工具箱:120急救醫療箱、工人用的大工具箱(內有錘子、鉗子、電鑽等)、迷你指甲鉗盒。

2.PPT課件:美工工具箱、理發工具箱、美容師工具箱:視頻:鍾表工具箱、裝修工具箱。

3.各種工具箱:美工工具箱、化妝工具箱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看看、說說不同的工具箱)

逐一出示三種工具箱,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它們的特點並討論。

1.120急救醫療箱:

(1)這個箱子是誰的?裡面藏了什麼(重點認識血壓計)?

(2)小結:這是120急救醫療箱,裡面放著針筒、聽診器、血壓計等醫生用的工具。

【設計意圖:120急救醫療箱里的工具大多是幼兒見到過的。用120急救醫療箱作為導入部分,能引起幼兒的再認,順利地進入活動。】

2.工人用的大工具箱:

(1)誰來提一下這只箱子(感受重量)?感覺怎麼樣?裡面會裝什麼?

(2)教師逐一出示錘子(重點感受)、鉗子、電鑽,讓幼兒拿一拿,感受其重量。

(3)小結:這是工人叔叔的工具箱,裡面藏著好多工具。

【設計意圖:工人用的大工具箱里裝的都是幼兒不容易看到的大工具,能讓幼兒產生視覺沖擊,再讓幼兒拿拿、搬搬體驗這些大工具的大和重,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

3.迷你指甲鉗盒:

(1)這也是一個工具盒,猜猜它的肚子里能藏幾件工具(教師從口袋裡取出工具盒,讓幼兒感受大工具箱與小工具盒的差異)?

(2)別看這個工具盒小,它的肚子里可以藏七件工具呢。

【設計意圖:幼兒在打開工具盒數數、看看裡面有幾件工具時,會驚嘆小小的工具盒裡居然能擺放那麼多的工具,與大工具箱形成鮮明的對比,能進一步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經驗分享(交流生活中的工具)

1.交流:平時你們還看到誰也用工具的?他們會用什麼工具?

預設:(園丁會用什麼工具?媽媽做飯時除了用刀,還會用到什麼工具?修理工會用到什麼工具?老師會用什麼工具?你們除了會用剪刀,還會用什麼工具?)

2.出示PPT(美工工具箱、理發工具箱、美容師工具箱),幫助幼兒梳理經驗與信息。

3.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工具能幫我們做好多事。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PPT及讓幼兒互相交流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和自己用過的工具,明白這些工具的功能,以及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4.播放視頻,了解一些新工具。

(1)修手錶:叔叔在干什麼?修這么小的手錶,要用到的工具肯定很精細。

(2)裝修房子:工人叔叔在干什麼?他用的是鋸子、電鑽。

(3)小結:工具一般都是放在工具箱里的,這樣拿取方便,要出門工作的時候,拎起來就可以走了。

【設計意圖:這兩段視頻中的信息對幼兒來說比較新奇,拓展了他們的經驗,同時,能引起幼兒進一步了解各類工具的興趣。】

三、操作整理(分一分、理一理工具箱)

1.出示多個工具箱及各類工具,要求:把工具分別整齊地擺放到工具箱里,並蓋上蓋子。

2.幼兒操作:每人整理一個工具箱。

【設計意圖:整理工具箱的活動,要求幼兒仔細觀察、對應操作,學習將工具擺放到合適的工具箱里。操作活動能讓幼兒有興趣和快樂地游戲,並鞏固經驗。】

『叄』 幼兒園中班工開課:職業秘密箱

活動目標
1.了解工具箱的用處,知道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回帶來便利。
2.嘗試分一答分、擺一擺不同的工具。
活動准備
1.各種工具箱:120急救醫療箱、工人用的大工具箱(內有錘子、鉗子、電鑽等)、迷你指甲鉗盒。
2.PPT課件:美工工具箱、理發工具箱、美容師工具箱:視頻:鍾表工具箱、裝修工具箱。
3.各種工具箱:美工工具箱、化妝工具箱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看看、說說不同的工具箱)
逐一出示三種工具箱,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它們的特點並討論。
1.120急救醫療箱:
(1)這個箱子是誰的?裡面藏了什麼(重點認識血壓計)?
(2)小結:這是120急救醫療箱,裡面放著針筒、聽診器、血壓計等醫生用的工具。
【設計意圖:120急救醫療箱里的工具大多是幼兒見到過的。用120急救醫療箱作為導入部分,能引起幼兒的再認,順利地進入活動。】

『肆』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優秀方案5篇

運用科學 方法 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促進其智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說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說明:啟蒙 教育 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為了給幼兒今後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於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於中班幼兒要通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准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布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並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並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後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麼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塗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塗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塗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塗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後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 經驗 ,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製作活動,讓幼兒通過製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慾。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在奔跑、跳躍、 游泳 等方面的高超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本領的興趣,樂於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1、收集關於動物本領的圖片、圖書等資料。

2、體育活動場景圖1張,不幹膠粘紙一張。(幼兒資源活動包)

3、《動物的超級本領》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己觀察掛圖,說一說這些動物在干什麼並自由模仿。

2、引導幼兒交流「動物運動之最」。

鼓勵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並互相講一講這些動物中誰最有耐力?誰跳的?誰是大力士?誰是最有名的「雜技演員」?

3、玩游戲「動物本領大比拼」。

(1)和幼兒一起商討動物運動會的項目,並確定適合不同動物參加的運動項目。如: 長跑 、跳躍、游泳、舉重、雜技等項目。

(2)結合幼兒資源包中有關「動物的超級本領」的操作卡,引導幼兒按「比賽項目」對各種動物進行粘貼分類。

4、教師和幼兒一起交流,初步了解人們運動和動物運動的關系。

(1)請幼兒想想 說說 ,自己了解人類的哪些運動項目是從動物那兒學來的。

(2)教師小結:人們從動物的運動中得到啟發,創造了很多運動項目,如:游泳、 拳擊 、賽跑、 跳遠 等。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搜集有關動物本領方面的圖片或圖書並與同伴交流、分享。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發現並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細致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幼兒事先採集的葉子

2、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4、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採集葉子的成果。

(幼兒的桌上陳列有採集來的各種葉子)

教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採集到了什麼葉子,它是什麼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1)教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並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葉子。

教師小結: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教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徵嗎?

教師小結: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

(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為什麼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並製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情況。

4、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

(1)了解可以吃的葉子。

教師:葉子可以吃嗎?你吃過什麼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了解有特殊本領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麼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著特殊的本領。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 種植 物葉子的特殊本領。

5、 總結 性談話。

教師:你看了那麼多有趣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

活動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葉子的經驗。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4

設計意圖:

「幫手」這一話題內涵廣泛,包羅萬象,孩子們畫畫用的筆,吃飯的筷子,上幼兒園坐的各種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們的好幫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樣樣離不開幫手。

《綱要》中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我從孩子身邊最熟悉的活動入手,選擇孩子們愛不釋手的螺絲玩具、每天接觸到的圖書、多種繪畫用具等,巧妙組合設計生成本節活動。讓孩子們身邊常用的生活用品成為他們認識生活、動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資源。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日常用品,知道這些日常用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通過發現、討論、驗證,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工具組:組裝玩具汽車,冒釘的小椅子,螺絲刀,錘子;

修補組:破舊圖書,訂書器,剪刀,膠帶,固體膠;

裝飾組:白裙,印章,彩紙,水彩筆,油畫棒;

課件,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火車車箱,螺絲,繩子,夾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師扮演「小工人」出場,引起幼兒興趣

師拎著工具箱邊走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拿起一張椅子,師表演釘子軋了手,掏錘子,釘;拿出一個掉了螺絲的玩具,用工具擰緊。)

(2)出示工具,幫助幼兒認識

師:哎,你們誰家有困難需要幫忙嗎?(指箱)我這里有許多寶貝,一準能幫上你的忙。你們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麼寶貝?(想)

師:箱子上有鉛絲擰著打不開,怎麼辦?可以請什麼來幫忙?(啟發幼兒說出請鉗子來幫忙,同時師操作鉗子擰開鉛絲,打開箱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形象的情境表演,並通過與幼兒的互動,很自然地演示錘子、螺絲刀、鉑子這些幫手的作用,.讓幼兒產生躍躍欲試的情感態度。

2.參觀「動物新村」,幼兒尋找、發現動物們遇到的困難

(1)師生乘坐小火車邊唱邊去動物新村參觀

師:聽說動物新村的一些動物遇到了困難,你們願不願意去幫助它們?好,坐上我們的小火車出發!

設計意圖:本環節所提供的小火車的車身是用一隻只紙盒通過螺絲連接而成的,車輪是用螺絲將陵棄光碟固定在紙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為接下來的活動埋下伏筆。

(2)通過創設的場景,引導幼兒發現動物遇到的困難

場景一: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麼困難?(凳子冒出釘子,玩具上的螺絲掉了。)

場景二:熊貓家裡圖書怎麼了?(圖書破了。)

場景三:小鴨碰到了什麼難題呢?(小鴨的白裙子不漂亮。)

設計意圖:將動物的家布置成相關問題場景,讓幼兒自己去觀察並發現小動物遇到的困難,調動他們的動手操作熱情。

3.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動物所需的工具,並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

(1)利用課件,討論動物遇到的困難及幫忙所需的工具

師:小狗家汽車壞了、凳子上的釘子冒出來了,我們怎麼幫助它?

師:熊貓遇到什麼困難了?怎麼幫助它?

師:小鴨碰到什麼難題了?用什麼來幫它?

設計意圖:將幫助小狗、熊貓、小鴨所需的工具通過f|asn課件一一呈現在屏幕下方,讓幼兒進行選擇。幼兒在選擇相應「幫手」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組、修補組、裝飾組,幫助幼兒建立了分類概念。

(2)幼兒分組,根據動物所遇困難選擇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師:剛才大家說的這些工具都在這三隻盒子中呢,待會請大家用這些去幫幫小動物,你想幫助誰就選誰的照片貼在身上,貼好之後,到這邊選上你認為合適的工具去幫忙!

設計意圖:由於中班幼兒的年齡原因,不會自由分組,採用選貼動物照片的形式能幫助幼兒自由、快速地分組。

4.藉助課件,幼兒交流、總結自己的好辦法

師:請你們告訴大家,你們用了哪些工具幫助小動物的?

藉助課件畫面配音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用錘子、螺絲刀、訂書機、彩筆、印章這些寶貝當幫手,幫我們修好了汽車、圖書,還讓白裙子變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們的這些好幫手真是太神奇了,謝謝你們!

設計意圖:通過小明友的實際操作及講述,幫助幼兒鞏固「幫手」與物品的匹配經驗。

5.合作 修理 火車,拓展經驗,體驗成功快樂

(1)檢修火車,引導幼兒討論修理的辦法

師:我們苗苗愛心隊今天又幫助了別人,真開心!(看錶)工作了一天,該下班了,苗苗愛心隊的隊員們,坐上我們的火車!

師:哎呀,我們的火車怎麼了?(好幾節車箱都掉了,還少了幾個輪子。)

師:好險哪,怎麼辦?用什麼來修呢?(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提供幼兒所需的「幫手」,鼓勵幼兒合作修理火車

師:這邊有你們需要的夾子、螺絲、繩子、膠帶,我們大家一起動手趕緊修好。

火車修好後,師生坐上小火車返回。

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

設計意圖:中班幼兒需要不斷的情境刺激,孩子們在老師創設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著自己修理好的長長的一列火車,孩子們歡呼雀躍,再次體驗勤了成功的快樂。

延伸:

在活動過後將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並繼續鼓勵孩子關注身邊的許許多多的其他好幫手,比如清潔工具、交通工具、勞動工具等等。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注意用眼衛生,逐步養成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想像力 。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准備:

自編 故事 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論題,說說眼睛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 謎語 ,要讓大家猜一個我們身上的器官:"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猜出是什麼了嗎?

師:對,它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有什麼作用?

師: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除了我們人身上有眼睛,動物身上也有,你看,小貓咪咪就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卻碰上了大麻煩,我們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一聽--聽故事,說說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提問:

1、小貓為什麼會眼睛疼?

2、它後來怎麼去做的?

3、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將會怎麼樣?(變成近視眼,無法看清東西,沒有辦法看好書)

小結:眼睛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她。那麼,到底有哪些辦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預防近視呢?

三、說一說--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衛生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

小結:"二要"——看書、看電視、看電腦姿勢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將胳膊肘撐在桌上,將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點到鼻尖或額頭,即距離30厘米左右)--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 保健操 。

"二不要"——不要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腦。

——不要在過亮或過暗的地方、晃動的車廂看書、畫畫。(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線過強、過弱,不宜看書畫畫)。

總結: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看看誰看的最遠。

活動 反思 :

教育活動內容選材非常重要,它直接關繫到活動的成功與失敗。本次教育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與他們的身體息息相關,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內容,卻蘊含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對「眼睛」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體的器官,時時刻刻都能接觸到,陌生的是對眼睛的認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通過這次活動,不但讓幼兒細致地了解了眼睛的構造及其作用,而且糾正了幼兒用眼方面的錯誤,同時學習了用眼衛生知識。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對活動的高度興趣和關注,課堂氣氛活躍而民主,他們對眼睛的構造還是用眼衛生,都能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活動結束時,許多孩子都能說出不少保護眼睛的方法,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優秀方案5篇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優秀案例5篇

★ 2020最新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教學方案5篇

★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教學方案優秀案例合集

★ 精選5篇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匯總

★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教學方案精選方案集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方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5篇

★ 小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優秀案例參考5篇

★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精編5篇匯總

★ 優秀小班科學領域活動方案5篇範文參考

『伍』 幼兒園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學習把毛巾打開,把臉上的部位都洗到的正確方法,把耳朵、脖子兩個部位也洗到。

2、提高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准備:

小兔、小象玩具、兒歌、自編故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看,誰來啦?向小兔、小象問好

二、通過故事進行活動

1、講故事(一)

(1)提問:a怎樣把臉洗干凈?大家討論

我們要做好什麼准備工作?

(2)老師用兒歌中的語言邊講邊示範洗臉

(3)老師幫小象洗臉,小朋友學

2、講故事(二):

(1)提問:怎樣把耳朵、脖子擦乾凈呢?

(2)老師示範,幼兒學習

三、學念兒歌

現在小象的臉洗干凈了,耳朵、脖子也擦乾凈了,小兔又和它一起玩了,它很高興,送給小朋友一首兒歌。

老師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

四、幼兒實踐,一組一組去練習

附兒歌:小毛巾,四方方,

打開放在手心上。

左擦擦,右擦擦,

上擦擦,下擦擦,

耳朵脖子別忘記,

臉兒洗的真干凈。

附故事(一):

小象和小兔是好朋友,他們每天在一起玩。有一天,小象又高高興興來找小兔玩,可小兔不願意和它玩,說:「你的臉太臟了,我不和你玩。」小象聽了小兔的話急的都哭了,誰來幫幫小象啊?

附故事(二):

洗好了,小象又來找小兔玩,小兔看了看還是不和它玩,說:「你的臉洗干凈了,可耳朵、脖子都是泥,我不和你玩。」小象又哭了,誰來幫助它呢?

活動反思:

手在人的個體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活動:洗臉的一系列活動中,我創設了一些具體、生動的故事情景,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手,並能自覺地、有意地運用自己的小手來學做任何事。讓幼兒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手,更自覺的運用手,並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我們的小手可以學做任何的事,並且再通過兒歌的學習讓幼兒正確掌握洗臉的方法,從而提高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願意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較高,都很樂意用自己的小手來學做一些事,孩子們通過邊念兒歌,邊動手操作,洗臉的方法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小網路:洗臉,是對臉部的清潔活動,指通過清潔使皮膚處於盡可能無污染和無侵害的狀態中,為皮膚提供良好的生理條件。是保養之前的重要步驟,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正確的洗臉方法,可以讓面部血液循環更快,加速有害物質的排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來園活動:

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玩沙包,鼓勵他們一物多玩。

2、帶領幼兒動作有力,有節奏地做好韻律操。

3、觀察幼兒在活動中出汗情況和活動量情況,及時提醒幼兒擦汗和調整活動量。

活動准備:

1、沙包人手一份,

2、小毛巾數量與人數相同

活動指導:

1、檢查幼兒衣服、鞋子等情況,為活動做准備。

2、引導活動,放鬆關節

轉轉轉,我們小手轉起來;扭扭扭,我們身體扭起來;

跳跳跳,我們小腳跳起來;跑跑跑,大家一起跑起來!

3、觀察幼兒是否會用沙包一物多玩。

4、提醒出汗的幼兒用小毛巾擦汗,減少活動量。

5、鼓勵幼兒

介紹並演示自己玩了什麼新花樣。

6、教師領操,引導幼兒有精神動作有力,合拍做操。

7、隨機練習個別做得不到位的操節。

二、生活活動(盥洗、點心)

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用正確方法洗手。

2、引導幼兒吃點心時一口餅干一口牛奶吃干凈。

活動指導:

1、幼兒盥洗:觀察幼兒洗手情況,是否手心手背搓干凈,是否在水槽中將水甩乾等等,並隨機指導。

2、幼兒點心:觀察幼兒吃點心情況,及時指導個別幼兒一口餅干一口牛奶吃點

三、活動名稱:自由活動

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自選玩具、自由結伴,玩自由的游戲。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交往。

活動准備:

1、幼兒自帶小玩具

2、幼兒園提供玩具

活動指導:

1、 觀察幼兒與誰結伴,玩怎樣的游戲。

2、 引導幼兒玩健康的、安全的游戲。

3、 鼓勵個別較內向的幼兒與其它幼兒交往,並學說簡單交往語:我們交換玩具好么?我們一起玩好么

?等。

4、簡單講評:根據幼兒實際游戲情況簡單講評。

四、集體學習與游戲

(一)活動:快樂的小動物

活動目標: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像智力。

活動准備:

1、電腦製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並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背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來的?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大,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麼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並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

「看花蝴蝶飛來的時候,在後面留下了一條痕跡,是怎樣的呀?」(一圈一圈的)

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螺旋線。

「那金魚游來的時候,會在後面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呢?」(一彎一彎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波浪線。

「那螃蟹來的時候又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呢?「(一折一折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折線。

3、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願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先幫它粘在畫紙上,然後想想它們走路會留下什麼樣的痕跡,用勾線筆在動物的後面畫下來。

提醒:手臟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一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麼樣是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培養幼兒的理解智力、發現慧力等。

(二)區域活動

生活區

1、過生日:

提供娃娃四個,各類食品

第一層次,提供叉子若干

第二層次,提供調羹若干

第三層次,提供筷子若干

2、 包糖果:提供糖果、糖紙

第一層次,提供貼有實物的糖罐

第二層次,提供貼有數字的'糖罐

3、給娃娃子

智游區:

1、拼拼搭搭:

第一層次:提供簡單的8塊拼圖

第二層次:提供比較復雜的範例:高樓、汽車拼圖

第三層次:提供復雜的範例:直升機、大風車

2、配對游戲:食物、動物、衣物、用具配對

美工區:

1、 做糖果

第一層次:用糖紙包裹

第二層次:搓圓做糖並選擇紙張包裹

2、 給球球穿新衣(塗色)

語言區:

看看講講:提供圖片、圖書若干

第一層次:提供小幅圖片

第二層次:提供2幅圖片

第三層次: 提供3幅圖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有趣的筆,知道其名稱,特徵以及使用方法。

2、初步體驗嘗試作畫的樂趣,樂意參加玩色活動。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叮叮圖片,工具箱。

2、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畫家圖片)今天有一位小畫家叮叮來我們教室做客了,我們和叮叮打個招呼吧!

2、(出示工具箱)小畫家叮叮有個工具箱,他的工具箱里裝了很神奇有趣的東西,想不想看一看?

二、介紹各種筆。

1、介紹蠟筆寶寶。

(1)(出示蠟筆)你們看這是什麼呀?

(2)這里有什麼顏色的蠟筆寶寶呀?

(3)你們知道蠟筆寶寶有什麼本領嗎?(畫畫)

(4)那怎麼來使用這些蠟筆寶寶呢?(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使用)

(5)蠟筆寶寶還有一個本領,因為它是油的,所以它不怕水(教師把蠟筆畫過的紙放入盤子里實驗)

小結:我們要愛護蠟筆寶寶,畫的時候不能把蠟筆寶寶的外衣脫掉,也不能隨便亂扔。還有我們在畫畫的時候不能將蠟筆塗到桌子上和衣服上。

2、介紹水彩筆寶寶。

(1)(出示水彩筆)這筆有個小帽子,真可愛呀!「hi,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水彩筆)

(2)那我們怎麼來使用水彩筆寶寶呢?

小結:畫畫的時候要把小帽子拿掉,然後畫好後,要把小帽子蓋上,不然水彩筆就會幹掉,所以我們要愛惜它們。

(3)教師示範繪畫。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蠟筆、水彩筆,每種畫筆都有各自的本領。

三、塗色與整理。

1、老師這里紙上的梨子還沒有好看的顏色,要請小朋友們幫忙給他們塗上好看的顏色。

2、要求:我們小朋友可以選擇一種筆來把梨子塗上顏色,但是在塗的時候不能把顏色塗到黑線的外面去。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欣賞作品,教師評價:你喜歡誰的畫?為什麼?

5、整理物品:下面我們一起把畫筆寶寶們整理好,把它們送到各自的家裡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小班:感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帶給自己的快樂,培養積極主動、樂意與人交往的情感,願意參加活動。

2、大班:感受作為哥哥姐姐一起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會主動找弟弟妹妹交朋友。體驗交好朋友的樂趣,培養幼兒主動關愛同伴的情感。

3、中班:感受當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參與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能主動找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交朋友。

4、通過大帶小水果快樂串活動,感受一起動手、親自製作、品嘗水果的快樂情緒。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小二班教室前)

2、切好的水果(如蘋果、香蕉、西瓜、菠蘿、小番茄等)、小竹簽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

1、相互介紹、聊一聊

教師帶各班孩子到操場集合,引導大班孩子主動找弟弟妹妹做朋友,中班孩子主動找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做朋友,相互介紹,認一認、聊一聊。鼓勵小班幼兒大方地與哥哥姐姐交談。

二、嘗一嘗

1、品嘗切好的水果:請哥哥姐姐帶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兩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品嘗好吃的水果。

2、自由交流:相互講講自己最愛吃哪樣水果?味道怎麼樣?

三、串一串

1、出示小棒簽並交代串水果的要求:

一手拿棒簽,一手將自己想吃的水果慢慢地串在棒簽上,象個「糖葫蘆」一樣,成了「快樂水果串」了。

哥哥姐姐串給弟弟妹妹吃:弟弟妹妹喜歡吃什麼,哥哥姐姐就串什麼。使幼兒懂得與小年齡同伴一起玩時,要謙讓,有禮。

好朋友(哥哥姐姐與弟弟妹妹)一起串:先給弟弟妹妹串一串,嘗一嘗;再以同樣的排序方法為自己串一串,嘗一嘗。

四、結束活動

快樂水果串串串,串一串給爸爸和媽媽吃,要求哥哥姐姐幫助有困難的弟弟妹妹。

活動觀察記錄(一)

午睡起床後,小中大三個班的小朋友都聚集到了我們小(2)班的教室前,只聽見大班的仲昱培對劉琪說:「劉琪,你的鞋子穿反了,你看,你先把鞋子放在地上分清左右放好,再把兩只腳穿進去就對了。」劉琪照著姐姐教的方法做,結果穿對了。劉琪說:「謝謝姐姐。」仲昱培說:「不用謝!」,孩子們不光學會了穿鞋的方法,同伴間友情也增進了一層,還培養了孩子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

活動觀察記錄(二)

在操場上,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要找好朋友了,我們就讓大班的哥哥姐姐要找兩個朋友(一個小班的弟弟妹妹和一個中班的弟弟妹妹),很順利,孩子們很快就手拉手地在一起了。「老師,沒有小班的弟弟妹妹了。」大班的吳越走過來說。原來是只剩下幾個中大班的小朋友了,所以她就不知所措了。於是,我就提醒她說兩個也可以結伴,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們快樂地去品嘗水果了。

活動觀察記錄(三)

品嘗水果時,中大班幼兒始終忠於自己的責職,照顧好弟弟妹妹,邊吃還能向弟弟妹妹介紹水果的名稱。濮曉嫻對小班的夏佳奕說:「你要吃什麼?我幫你去串,多吃點!」她從教室走到操場,一次又一次的幫妹妹串水果,在活動中表現得很細心周到。夏佳奕樂滋滋地品嘗著姐姐的勞動成果。

活動後反思:

本次混齡活動,我們通過大帶小串喜歡吃的各色水果來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感受一起動手、親自製作、品嘗水果的快樂情緒。

在活動中,中、大班的幼兒都能夠帶著弟弟妹妹去製作快樂水果串,他們在玩伴關系中認識自己和他人,也一下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變得能幹了,從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自信。孩子們嘗到了交往合作的成功,體驗到了交往合作的快樂後,進一步激發了交往合作的動機,願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行為。在活動中,活潑開朗的孩子一般都能較快的找到好朋友,我們也發現有些孩子在一起彼此間的交流很少。活動開展後,有很多幼兒來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再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活動啊?」孩子變得越來越願意交往合作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認識陽台的作用。

2、跟隨歌曲進行表演。

3、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准備:

1、 幼兒用書《美麗的陽台》。

2、 歌曲《小小陽台客人來》

3、 黑板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陽台。

1、導入語:「小朋友,老師想問一個問題,你們家有陽台嗎?陽台上都種有花嗎?有什麼花呢?」(請幼兒一一回答)

2、出示圖書:「看看這書里邊的陽台上的花漂亮嗎?」

教師:「這個陽台上,小女孩和小男孩在陽台上種滿了許多花朵,它們可漂亮啦,都露出了好看的笑臉,還請來了許多小動物做客。」

3、教師小話:「噢,小朋友家裡都有陽台,我們可以在陽台上種許多花,可以養小動物,可以曬衣服,還能看風景,我們的陽台真美麗。」

二、欣賞歌曲《小小陽台客人來》

1、拿出黑板,邊朗誦歌詞邊畫出圖畫。

2、教師:「小朋友看,這畫裡面都請來了哪些客人呀?」

幼兒:「有太陽公公,月亮婆婆,鮮花姑娘,還有蝴蝶和蜜蜂都來到美麗的陽台里做客了!

3、教師朗誦,幼兒跟讀。

4、教師彈鋼琴,帶領幼兒朗誦,瓶學習表演動作。

教師:「我家有個小陽台,小小陽台客人來,太陽公公清晨到喲,月亮婆婆傍晚來,鮮花姑娘排排坐,蜜蜂蝴蝶飛上來,小鳥飛來不想走喲,和我一同唱起來,口來口來口來,口來口來口來,小小陽台客人來。」

三、全體幼兒與教師齊歌唱。

3 4 5 5| 5 6 4 5 3|1 2 3 5|4 3 2 —|3 4 5 5|

我家 有個 小 陽台,小小陽台 客人來, 太陽 公公

5 6 4 5 3|2 3 4 0 5|3 2 1 —|4 5 6 6 | 7 6 5|

清晨 到 喲,月亮 婆 婆 傍晚來, 鮮花姑娘 排 排 坐,

4 5 6 i|7 6 5 —|5i 5 3 |4 5 4 3 2|1 2 3 5|

蜜蜂蝴蝶 飛上來, 小鳥飛來 不想走 喲,和我一同

3 2|1 — —|3 4 5 —|3 4 5 —|2 3 4 5 |3 2 i —‖

唱起 來, 口來口來口來 口來口來口來, 小小陽台 多可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搖搖猜猜的過程中,讓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了解到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並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發展聽覺能力。

2.進一步感知物體的特性與聲音的關系,並引導幼兒在日後的生活中有探索的習慣,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產生求知的慾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孩子們跟根據自身經驗進行講述和討論,從孩子們的回答中選出教育內容,切合孩子們的回答讓幼兒知道瓶子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准備:

1.空瓶子、豆子、大米、布、餐巾紙等。

2.音樂《幸福拍手歌》。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 聽聽搖搖。活動開始,教師出示一個鈴鼓,搖一搖,請幼兒聽聽這是什麼聲音,請幼兒拍鈴鼓,感受到聲音。

2. 出示空瓶,聽聽有沒有聲音,然後請幼兒說說怎麼樣可以讓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孩子們能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回答。

基本環節

3. 幼兒討論結束後,出示幾個裡面裝有東西的瓶子,請幼兒閉上眼睛聽聽,瓶子發出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然後再睜開眼睛看看裡面裝的是什麼?

4. 幼兒了解了不同的東西所發出的聲音是不同並有了初步的經驗後,我請幼兒聽聲音猜猜裡面裝的是什麼,孩子們對猜很感興趣,都為自己能猜對裡面的東西而興奮不已。

5. 聽了能發出聲音的瓶子後,請幼兒思考「是不是往瓶子放了東西都能發出聲音?」一開始孩子們都很肯定,然後我做了一個示範,放了餐巾紙在瓶子里,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孩子們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有的說放布沒有聲音,有的說放棉花沒有聲音。針對孩子們的回答,我請幼兒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試試,放什麼東西放入瓶中可以發出聲音,什麼東西放入瓶中不能發出聲音。

結束環節

5.音樂游戲《幸福拍手歌》。

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可以發出聲音的瓶子,然後跟著音樂的空拍處搖動瓶子發出聲音,游戲幾次後結束活動。

活動策略:

科學區的重點在於幼兒的主動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注意力集中並且具有自主的自發性的猜測和探索,孩子們的好奇心是有效開展活動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運用到了示範法、談論法以及討論法,幼兒積極參與其中,使得課堂活動有效進行。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對周圍事物感興趣,但相對比較單一,選擇與孩子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聲音,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將教育目標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們在真實再現的生活情景中,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表達,提升經驗。活動中,在討論在瓶子里放什麼東西能發出聲音的時候,孩子們的回答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經驗過的,而家長們一般在瓶子里放的都是各種豆子或米,這容易導致幼兒思維的限制,也沒能讓幼兒很好的進行思考。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要結合孩子們的已經經驗和擴展孩子們的經驗,發揮孩子的想像與發散思維想結合,讓活動更能體現教育價值!

『陸』 《工具箱》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工具箱》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了解家裡常見的工具並對這些工具的形狀、作用等感興趣。

2、能比較區分一些常見工具,按一個以上的標准進行分類。

3、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能區分一些常見工具並按標准分類。

活動准備:

1、幼兒完成了以「我家裡的工具」為主題的調查問卷並將收回的結果粘貼在大展板上。

2、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工具實物,一部分工具放在桌子上展覽。

3、櫃子4張,箱子4個,4種工具標志各1張。

4、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

1、看一看:引領幼兒參觀「調查問卷大展板」和「工具展覽區」。

師提出參觀要求: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寶寶們進去以後要仔細地觀看,還要記住你看到的東西,看的'時候不要推擠,可以和同學小聲地討論。

2、說一說:引導幼兒集體交流「我知道的工具」。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東西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工具」。「工具」有一個很大的家,「工具」的家裡有很多的工具寶寶。你剛才看到了哪些工具寶寶呢?你還知道哪些工具寶寶呢?(幼兒自由發言討論後請一兩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說一說)

3、摸一摸:出示箱子,請2-3名幼兒從「工具寶盒」里摸出一樣工具寶寶,邊摸變猜是什麼,再拿出來,說一說在什麼地方見過,是用來做什麼的。

二、了解工具的作用

1、播放幻燈片,師:工具寶寶可真好,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孩子們,你們瞧!這幾個哥哥姐姐准備干什麼,什麼工具寶寶才能幫助他們呢?教師示範用菜刀的那幅圖:這個哥哥在干什麼,哪個工具寶寶能幫助他?

2、出示幼兒用書和粘貼卡,師:請孩子們從「工具寶庫」里取出一件工具寶寶送到哥哥姐姐的手中,好嗎?(注意不要撕爛,看準後再貼上去,記得把工具寶庫放好。)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整理卡片,小結操作情況:孩子們為哥哥姐姐找到了需要的工具寶寶,你們很棒!哥哥姐姐謝謝你們!哥哥姐姐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是什麼秘密呢?我們來聽一聽!(錘子能錘東西是修理工具家裡的寶寶,掃把能掃干凈地板是清潔工具家裡的寶寶,菜刀能切東西是廚房工具家裡的寶寶,還有鉛筆能寫字是學習工具家裡的寶寶。)

師:哦,原來工具寶寶還有不一樣的朋友和家呢。剛才姐姐說了哪幾個家呀?(引導幼兒復述修理工具、清潔工具、廚房工具、學習工具)

三、嘗試按一個標准分類擺放工具。

1、學習按工具的用途分類。

播放幻燈片,師:孩子們,你們看,這里就有哥哥姐姐說的四個家,都是什麼工具寶寶的家呢?(孩子們肯定會看到什麼說什麼,老師要引導孩子理解每件工具寶寶屬於哪類工具。引導他們理解修理工具、學習工具、廚房工具、清潔工具是按用途分類的工具。)他家裡現在有誰?沒回家的工具寶寶在那裡呢?還有那些工具寶寶沒回家呢?(引導幼兒觀察粘貼卡)請你把工具寶寶送回家。

2、出示幼兒用書和粘貼卡,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粘貼卡上的工具都要送回家)

3、小結操作情況:孩子們真好,把工具寶寶都送回了家,工具寶寶謝謝你們!

四、用工具實物按用途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四個櫃子上貼的標志,師:這里有四個家,我們來看看都是什麼工具的家。(引導幼兒看標志)你們想知道工具寶寶在家做什麼嗎?(掀開遮布)呀!工具寶寶不在家,他們去哪了,孩子們快找一找!

2、找出工具實物,師:請孩子們把工具寶寶送回他們自己的家裡去吧!(是學習工具的就送回學習工具的家裡……)

3、幼兒分類,老師指導(他們的家有好幾層,好多房間,工具寶寶在哪個房間都可以)。

4、小結分類情況:孩子們真厲害,工具寶寶都回家了。

活動延伸:

1、我們的身邊還有好多的工具,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我們每天都要用很多工具,對嗎?孩子們課後到教室里找一找,回到家以後也找一找:這些工具寶寶可以幫助我們做什麼,是哪個家裡的工具寶寶,好嗎?

2、但是有些工具比如刀很鋒利、釘子很尖、有些要插電使用有危險,所以孩子們用工具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好嗎?

課後反思:

整堂課上下來,孩子們積極參與的熱情和成功快樂的心情讓我感覺這次活動是他們喜歡的,預期的目標也順利達成了。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我設定了具體、全面、科學、准確的活動目標,教學內容緊扣目標,幾個環節緊密相連,探索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採用了多種有效的科學方法,讓孩子們在輕松、安全的環境中自主、大膽探索,通過情感的激發讓幼兒情緒活躍起來,增加了活動的氣氛,對幼兒的情感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們在做中學,玩中學。

1、選材:遵照《綱要》精神,選擇了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感興趣的身邊的事物進行探索。

2、在教學理念上遵循以幼兒為主體,老師為支持者、組織者、參與者的原則,孩子們在輕松、自由的氛圍里體驗探索的快樂。

3、遵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根據中班孩子年齡特點,設計各種情景來不斷地吸引幼兒,讓幼兒學習興趣持續不斷。

4、不足:人數太多,場地太小,操作時出現擁擠現象。

5、課前設計的糾結:小組自己討論分類還是有老師指定標准分類,老師指定標准分類會不會限定孩子的探索自由。考慮到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我們班孩子實際情況,還是採用了後一種方案。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有很多問題我可能看不到,請領導和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柒』 中班科學《生活中的工具教案》

活動目標:1.在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小工具(篩子、漏斗、鑷子),初步體驗和認識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2.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這三種常見的工具,用時注意安全。3.嘗試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體驗操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一籃黃豆、大米混合的豆子;五個裝著棉球的小口瓶子;米和小口瓶。

2.鑷子、篩子、漏斗等工具。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一個用透明膠帶密封的大紙箱,引發思考。

(聽說大三班的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大箱的東西想請你們幫幫忙。都是些什麼呢?)

(2)在幼兒期待中,教師努力想徒手打開箱子,引導幼兒回憶相關生活經驗。

(誰有好辦法能幫老師打開箱子?)

(可以用小刀、剪子……)

(3)教師使用小刀打開了箱子,幼兒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小工具還真有用,果真幫了我大忙)

(活動一開始,教師努力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兒科學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2.發現問題,大膽猜想。

(1)教師從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並一一介紹(混合的黃豆和大米、裝有棉球的玻璃瓶),請幼兒幫忙分別把黃豆和大米裝進玻璃瓶儲存起來,那我們要做些什麼?

1、把棉球從瓶子中取出,

2、把黃豆和大米分開,

3、把黃豆和大米分別裝進瓶子。」

請你們自由選擇一項任務去試一試,當音樂停止了,就馬上回來。

(播放一段三分鍾的音樂計時。)

(材料:一籃混合著黃豆、綠豆的豆子,幾個裝有棉球的小口瓶子,豆子和小頸瓶。)

(2)幼兒分小組自由選擇一項任務,徒手操作。

(活動結束,沒有一組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3)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完成任務了嗎?為什麼我們沒能完成任務?」

(4)鼓勵幼兒大膽猜想:「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能比較容易地完成這些任務呢?」

(幼兒在徒手操作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問題和疑惑,教師適時引導幼兒分析面臨的問題,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是否敢於大膽猜想和假設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活動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中班有趣的工具箱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油泵軸承加什麼油 瀏覽:872
驗證動量守恆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瀏覽:844
製冷劑行情怎麼樣 瀏覽:333
物探測試檢測設備是什麼 瀏覽:746
日本軸承代號是什麼意思 瀏覽:955
在使用電動工具時要經常移動 瀏覽:624
倒檔鎖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174
什麼機械可以列入固定資產 瀏覽:345
做滴灌帶的機械多少錢一套 瀏覽:287
鑄造鐵什麼意思 瀏覽:239
機床主軸前端的錐孔什麼錐度 瀏覽:508
機械鑽孔一天可以鑽多少樁 瀏覽:919
一套潛水設備大概多少錢 瀏覽:962
重錘料位計不會自動測量裝置價格如何 瀏覽:627
如何書寫機械設備設計的方案書 瀏覽:652
怎麼測超聲波換能器 瀏覽:89
沒有儀器怎麼測產品的絕緣 瀏覽:689
哪裡有廢水處理設備批發市場 瀏覽:640
用什麼方法能開供熱閥門卡 瀏覽:664
煙台冰輪鑄造怎麼樣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