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森林防火預警監控系統 是什麼 有哪些
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先進技術。。
國際森林防火技術
1,德國:FIRE-WATCH森林火災自動預警系統 德國投入使用的FIRE-WATCH森林火災自動預警系統,正常監測半徑10公里,安裝該系統每套需7.5萬歐元,而在勃蘭登堡州安裝需要120-130套,約1000萬歐元。 2,美國:護林飛機和紅外遙感火災預警飛機巡邏 美國利用「大地」衛星在離地面大約705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探測地面上的高溫地區、濃煙地帶以及火災遺址。美國使用無人駕駛林火預警飛機進行24小時監測,雖獲得了成功,但耗費了巨額資金。 3,加拿大:加拿大採用衛星巡迴監測系統 加拿大採用從衛星上發射電磁射線檢測林區溫度,當檢測出某一林區局部溫度上升到150℃~200℃,紅外線波長達3.7微米時,便是火災前兆,立即測定具體溫度,採取措施及時防火.同時,加拿大林區採用多架配備先進的直升飛機輪流監測森林火災,飛行費每小時需5000-6000加元。 國外的技術有的雖然可靠,但需要藉助高空衛星,且施工太復雜;有的技術方案基礎實施投資太大,多達幾十萬美元,投入成本過高,這些難以滿足我國森林資源監測的實際需要。
(三)國內採用的監測方法
1,地面巡護 地面巡護,主要任務是宣傳群眾,控制人為火源,深入瞭望台觀測的死角進行巡邏。對來往人員及車輛,野外生產和生活用火進行檢查和監督。存在的不足是巡護面積小、視野狹窄、確定著火位置時,常因地形地勢崎嶇、森林茂密而出現較大誤差;在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偏遠山區,無法進行地面巡護,需用各種交通工具費用及人員工資費用,只能用視頻監測方法來彌補。 2,瞭望台監測 瞭望台監測,是通過瞭望台來觀測林火的發生,確定火災發生的地點,報告火情,它的優點是覆蓋面較大、效果較好。存在的不足:是無生活條件的偏遠林區不能設瞭望台;它的觀察效果受地形地勢的限制,覆蓋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觀察不到,對煙霧濃重的較大面積的火場、余火及地下火無法觀察;雷電天氣無法上塔觀察;瞭望是一種依靠瞭望員的經驗來觀測的方法,准確率低,誤差大。另外瞭望員人身安全受雷電、野生動物、森林腦炎等的威脅。 3,航空巡護 航空巡護,是利用巡護飛機進行林火的探測。它的優點是巡護視野寬、機動性大、速度快同時對火場周圍及火勢發展能做到全面觀察,可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但也存在著不足:夜間、大風天氣、陰天能見度較低時難以起飛,同時巡視受航線、時間的限制,而且觀察范圍小,只能一天一次對某一林區進行觀察,如錯過觀察時機,當日的森林火災也觀察不到,容易釀成大災,固定飛行費用2000元/小時,成本高,租用飛機費用昂貴,飛行費用嚴重不足,這就需要用定點視頻監測來彌補其不足。 4,衛星遙感 衛星遙感,利用極軌氣象衛星、陸地資源衛星、地球靜止衛星、低軌衛星探測林火。能夠發現熱點,監測火場蔓延的情況、及時提供火場信息,用遙感手段製作森林火險預報,用衛星數字資料估算過火面積。它探測范圍廣、搜集數據快、能得到連續性資料,反映火的動態變化,而且收集資料不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影像真切。 存在的不足:NOAA-AVHRR准確率低,需要地面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核實,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火情核實十分重要。當熱點達到3個像素時,火已基本成災。
[編輯本段]二、國內主流的防火監控技術其不足及發展
森林火災危害大,撲滅困難,於是在火災還在萌芽狀態立即撲滅它就顯得尤為重要。 森林火災因為常常處在深山老林中,不易發現,故而發現火災對於早撲滅火災具有重要意義。 1,興建瞭望塔 國內目前存在較多的技術落後方式。 瞭望台監測,是通過瞭望台來觀測林火的發生,確定火災發生的地點,報告火情,它的優點是覆蓋面較大、效果較好。存在的不足:是無生活條件的偏遠林區不能設瞭望台;它的觀察效果受地形地勢的限制,覆蓋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觀察不到,對煙霧濃重的較大面積的火場、余火及地下火無法觀察;雷電天氣無法上塔觀察;瞭望是一種依靠瞭望員的經驗來觀測的方法,准確率低,誤差大。另外瞭望員人身安全受雷電、野生動物、森林腦炎等的威脅。 2.,建立視頻監控系統 目前國內主流的監控方式。 這是傳統城市監控的簡單延伸,將採集視頻圖像通過微波匯總,由人工完成集中監視; 人工監視易造成肉眼疲勞,視頻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覺,造成漏報; 監控中心的視頻線路較多,人工監視也無法一一監看,易造成漏報。 所以,傳統視頻監控的最大缺點是漏報率非常高。 傳統視頻監控是非數字化系統,許多智能應用無法實現。 3,建立智能預警系統 這是森林防火的發展方向,實現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 利用無縫融合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面向對象的3D GIS技術、大型網路監控技術等高新技術,利用多項專利技術,結合林業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林業防火的經驗,建立林業防火智能監測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從而實現林區視頻的自動監控、煙火准確識別、火點精確定位、火情蔓延趨勢推演、撲救指揮的輔助決策、災後評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業務鏈,並針對性地解決用戶的各種個性化需求。 如「森林衛士365」系列產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和後端應用系統構成。 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包括重型數字雲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煙火識別智能處理器等;
利用無縫融合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面向對象的3D GIS技術、大型網路監控技術等高新技術,利用多項專利技術,結合林業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林業防火的經驗,建立林業防火智能監測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從而實現林區視頻的自動監控、煙火准確識別、火點精確定位、火情蔓延趨勢推演、撲救指揮的輔助決策、災後評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業務鏈,並針對性地解決用戶的各種個性化需求。 如「森林衛士365」系列產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和後端應用系統構成。 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包括重型數字雲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煙火識別智能處理器等; 後端應用系統包括海普聯網監控管理平台、基於ArcGIS平台的森林防火輔助決策及應急指揮系統。
「森林衛士365」系列產品申請國家專利七項; 「森林煙火智能識別技術」通過了國家科技成果鑒定,其鑒定意見表明該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編輯本段]2.2 影響
上海世博會,「森林衛士365」作為代表重慶信息產業的四大產品之一,參加重慶館的展出。 國內唯一通過省級以上科技成果鑒定的森林煙火識別軟體; 國內唯一榮獲省級以上重點新產品稱號的森林煙火識別軟體;
[編輯本段]2.3 案例
重慶市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指揮系統 四川省九寨溝森林防火指揮系統等
② 雲飛科技測報工具箱的作用是什麼
病蟲害對林業和農業的影響比較大,雲飛科技的測報工具箱是為了給植保工作者工作檢測病蟲害提供便利;植保工作者工作本來要攜帶很多工具,可能會忘記或少帶一樣工具,但是測報工具箱像哆啦A夢的口袋一樣,工具都在箱子里,方便攜帶,避免忘帶。
③ 森防站是什麼機構
應該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有森林有害生物的測報、防治、檢疫、科研及生態監測等職能。
④ 速生楊樹干里的蟲子怎樣防治
速生楊樹干里的蟲子防治方法:
防治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要加強對苗木或林木的撫育管理措施,提高抗病蟲的能力。利用益鳥、益蟲的天敵作用,掌握病蟲發生的規律,及時採用適宜的葯物進行治療。
天牛
成蟲咬食嫩枝皮層·造成枝枯,雌蟲喜在植株下部咬破樹皮後產卵,產卵處皮層多裂開突起;幼蟲在枝皮下蛀不規則蟲道,繼而蛀入木質部。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成蟲和錘卵;
(2)對侵入楊樹的幼蟲及時用毒扦插入新鮮排糞孔防治幼蟲,也可從蟲孔中注入50倍敵敵畏毒殺幼蟲;
(3)用氧化樂果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200倍液噴霧殺卵或尚未注入木質部的初齡幼蟲。
(4)保護和招引啄木鳥,用長50厘米、粗25厘米左右的腐木捆掛在離地3r4米高的樹干或主枝北面上,招引啄木鳥來啄洞建巢食蟲護林,按每300--400畝林地內設置巢木一組,每組4—5根。
食葉害蟲楊扇舟蛾
防治方法:(1)在冬季和早春,結合積肥清掃收集樹下落葉漚凼或燒毀滅蛹;1--3齡幼蟲有群集危害或結苞的習慣,可用高枝剪或竹桿將有蟲葉片及蟲苞鉤下,集中燒毀;
(2)用甲胺磷1000倍噴霧殺死尚未結苞的1--2齡幼蟲;
(3)成蟲乳化期,安裝黑光燈誘殺蛾子。
食芽害蟲
食芽害蟲主要有蒙古象甲、大灰象甲、黑絨金龜子、楊扇舟蛾、楊尺蠖、美國白蛾等,主要為害新植苗。
防治方法為:在苗木發芽期用50%辛硫磷乳劑、樂斯本、滅幼脲等殺蟲劑1500倍液噴苗根毒殺成蟲,或用甲拌磷拌毒土撒於苗根周圍,驅避害蟲。
蛀干害蟲
蛀干害蟲主要有楊干象、白楊透翅蛾、青楊天牛及光肩星天牛等。楊干象主要為害2、3年生幼樹,防治方法為:4月中、下旬,用40%樂果乳液、50%殺螟松、50%辛硫磷乳劑等1%至2%的溶液刷干,刷干高度為2厘米左右。白楊透翅蛾主要為害1、2年生幼樹,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間用40%樂果乳液、 50%殺螟松、50%辛硫磷乳劑等1500至2000倍液噴4至5次,每次間隔15天左右,重點噴枝乾和主梢。或者用磷化鋁片劑堵蟲孔,殺死干內幼蟲。青楊天牛主要為害4年生以上大樹,在5月中、下旬向枝條噴灑80%敵百蟲、50%敵敵畏、40%樂果1000至1500倍液液1至2次。光肩星天牛主要為害 5、6年生以上大樹,可在4月中、下旬開始防治,在干基鑽孔,深達髓心,每株注入殺蟲劑3至5毫升,然後用泥封孔。
楊樹潰瘍病
防治方法:
(1)病苗是傳播病菌的主要來源,造林時精選苗木,重病株剔除燒毀,輕病株可用托布津400倍液清苗;
(2)發病高峰期在主幹上噴灑代森鋅100倍液,另外可用10倍鹼水或50%托布津200倍液進行防治。
⑤ 院子噴打辛硫磷和樂果的混合制劑對孕婦有影響嗎
盡量避免,避免不了就不要瞎操心了,畢竟待的時間不長,長時間聞氣味肯定是不好的
⑥ 請問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這個單位怎麼樣,謝謝啦,請認真回答
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為當地所屬相當處級事業單位,是一個很好的單位,其實就是以前的森防站。
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和《植物檢疫條例》以及有關政策法規,負責編制全區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檢疫和防治的近期計劃和長遠規劃並組織實施;擬定重點防治、測報對象、研究提出對策並組織實施·
能進去這個單位工作蠻輕松,雖然主要做檢驗檢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監督以及病蟲害防治演練工作,但除了工資,還有不同的補貼。
⑦ 蟲害的調查方案
保護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成果,做好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特製訂此方案。 一、建立測報網點 1、分類設立測報點 全省有楊樹種植的縣均需設立測報點,測報點分兩類,一類進行系統測報,根據地理位置和楊樹種植情況,在全省選擇永修、上饒、余江、袁州區、吉水、信豐等6個縣作為系統測報點,主要任務是參照國家頒布的《楊樹星天牛監測、預報辦法》和《楊樹舟蛾監測預報辦法》,對楊樹主要病蟲害進行系統觀察,以掌握楊樹病蟲害在我省的發生發展規律。另一類進行一般測報,除做系統測報的縣之外其它有楊樹的縣均需開展,主要任務是調查掌握面上的蟲情。 2、監測調查的重點 一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通道綠化種植的楊樹,二是種植在老楊樹林、桑樹、柳樹等蟲源地的楊樹,三是造林大戶種植的楊樹,四是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的楊樹。 二、開展監測調查 系統測報按國家頒布的監測預報辦法進行,一般測報按如下方法進行。 1、監測區域的確定 各縣以鄉為單位,把種植楊樹的區域確定為監測區,按每110株楊樹摺合1畝的比例折算成楊樹種植面積,以此作為監測調查的基數。 2、調查方法 1)燈誘 燈誘是指利用蟲情測報燈、殺蟲燈誘捕楊樹趨光性害蟲,通過對誘捕到的楊樹害蟲種類和數量的觀察,分析害蟲的發生量和發生趨勢。每縣選擇十塊楊樹種植地各掛一台殺蟲燈,從5月11日起至10月底進行燈誘,每周開燈不得少於4天,統計當天燈下誘集的害蟲數量,填入表1。 2)抽樣調查 每個鄉選擇一塊臨時標准地(全縣不得少於十塊臨時標准地)每周進行抽樣調查,每塊標准地抽取的樣株不得少於30株。抽樣方法:栽植多排的通道、溝渠隔10行取一行、栽植單排的通道和農田林網或四旁散生木隔10株取1株、片林按對角線或平行線法進行抽樣。對抽取的樣株參考附件1中的危害狀、調查要點和分級標准進行逐株調查,填寫表2。 3)踏查 各鄉(鎮、場)根據楊樹種植情況設計踏查路線,要求在楊樹病蟲害的發生期內每月進行一次踏查,范圍涉及栽植楊樹的每個路段和地塊,通過踏查確定楊樹病蟲害的發生范圍和發生程度。當踏查的監測區內楊樹被害程度與抽樣地塊一致時,以抽樣地塊的危害程度為標准統計監測區內楊樹病蟲害的發生面積。如果踏查時發現監測區內楊樹被害程度不一致時,需抽樣調查不同的發生類型,並分別統計楊樹病蟲害的發生面積,填寫表3。 4)針對性的調查 各縣森防部門與造林大戶間要建立緊密聯系,即互留電話,一是便於大戶發現病蟲危害後及時向縣站報告;二是利於通報大戶蟲情,指導防治。當大戶報告病蟲發生後,縣站需與鄉鎮測報員一起到現場進行針對性的調查,以掌握情況。 三、數據上報 1、各縣在每周調查結束後,於每周二、周四通過電子郵件將表1,周四將表2同時上報至省、市二級森防站(局),省森防局專用郵箱為[email protected]。每周實行零報告,且在文字中予以說明。 2、各縣每月統計匯總各鄉鎮楊樹病蟲害發生情況,填寫表3,附上文字說明於4至10月的每月30日前以電子郵件形式同時報省、市二級森防站(局)。 3、由縣森防站測報員進行蟲情核查,將造成危害的楊樹病蟲害區分到種(楊樹病蟲害種類鑒別特徵詳見附件2),每年二次通過「防治軟體」逐級上報發生防治情況。 四、發布預報 1、病蟲災害預報 全省各級森防機構根據燈誘和調查的結果,結合病蟲發生規律,分析病蟲害的發生期及發生趨勢,定期或不定期向當地黨政領導、林業部門領導、經營者發布楊樹病蟲防治預報,不斷提高預報准確率,減少病蟲災害損失。 2、預報種類 主要分三種,一是「楊樹病蟲災害動態」,報告對象主要是領導,內容是楊樹病蟲害發生現狀、發生種類和組織管理,要求文字簡練,表述准確。二是「楊樹病蟲情預報」,報告對象主要是業務部門分管領導、上下級森防部門及有關專家、部分造林大戶,內容主要是依據調查的數據,作具體的技術分析,對未來可能的發生地點、危害程度和發生趨勢進行預報,要求內容專業、詳細具體;三是「楊樹病蟲害防治預報」,報告對象主要為林農和造林大戶,內容是即將發生的病蟲信息、防治最佳時間和防治方法等( 三種預報樣式見附件3)。 3、發布途徑 1)在防治關鍵時期,以簡報的形式及時向經營者和分管領導發出楊樹病蟲情預報。 2)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路等多種視聽媒體向社會公布病蟲情。 3)利用手機簡訊群發蟲情簡報。省局負責向省廳督導組片長和5萬株以上的種植大戶發送;市站(局)負責向市級分管領導和1~5萬株以上的種植大戶發送;縣站負責向縣、鄉(鎮)分管領導、村幹部和1萬株以下的種植戶發送。 4)利用各村的「科技專欄」張貼楊樹病蟲情簡報,指導林農開展防治。 五、組織管理與職責 1、省森防局負責全省業務指導,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監督、檢查楊樹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全年省級要在電視台天氣預報欄目播出病蟲情預警信息10次以上,發布病蟲情簡報15期以上,廣播電台播出蟲情信息10次以上。 2、設區市森防站(局)指導、檢查轄區內各縣(市、區)楊樹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督促各地及時發布楊樹病蟲信息。全年市級要在電視台播出病蟲情預警信息8次以上,廣播電台8次以上,根據各縣上報數字及病蟲情調查情況分析,發布病蟲情簡報5期以上。 3、縣級森防站負責全縣楊樹病蟲害的監測調查,按要求每周上報病蟲情。全年縣級在電視台發布病蟲情預警信息10次以上,廣播電台10次以上,災害動態要及時發出,病蟲情預報10次以上,防治預報10次以上。 六、技術支撐 1、專家解答 市、縣森防部門負責常見楊樹病蟲害的種類鑒定;省局負責楊樹新發生病蟲種類的鑒定,方法是基層對鑒定不出的種類,用數碼相機(500萬像素以上)將保存完整、鱗片未脫落、顏色斑紋清晰的昆蟲標本或卵、幼蟲、蛹、病害等以特寫鏡頭的方式拍攝成數碼相片,寫上採集時間、地點等基本情況,將照片一是直接上傳到江西省林業廳網「政務互動」欄目下的「專家在線」( http://www.jxly.gov.cn/zwhd/zxzj/sfzj/) ;二是通過QQ加入「江西森防」群(群號:8618310),上傳圖片以尋求幫助。 2、資料提供 省局已在江西森防信息網 http://www.jxsfw.gov.cn/ 上開設了「楊樹病蟲害防治專欄」,所有的資料和文件將在欄目下掛出,請各地自行登陸查詢。 3、蟲情會商 省局定期組織林業有害生物專家咨詢組的專家和部分市、縣森防專家對楊樹病蟲害的發生趨勢進行會商,為楊樹病蟲害防治決策提供指導。 七、獎懲措施 1、每月通報制 省森防局根據每月各縣楊樹病蟲害周報上報的情況,在全省進行通報,並將通報呈送廳領導。每月通報情況作為年終考核獎勵的主要依據。 2、年終考核與獎勵 設楊樹病蟲害監測預報先進單位獎,年終按照測報工作的開展和信息發布的准確程度進行評獎,評出楊樹測報優秀市3個、先進縣30個,給予一定的獎勵。缺報或預報不準,造成大的災害損失的由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設辦公室在全省范圍進行通報批評。楊樹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納入年終目標管理考核。
⑧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林業局 概況
2010年9月17日,涼山州喜德縣林業局召開2010年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培訓會,參會人員由兩個林場、公司、工作站負責人和專職測報員共計48人。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州林業局森防站站長趙謙,高級工程師劉勇軍。州站站長趙謙做了動員,著重就松材線蟲病的危害性進行了講解,劉勇軍就如何採集標本和表格的填寫等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全體參會人員通過此次培訓,提高了對松材線蟲病的認識,對今後工作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基礎。
涼山州喜德縣結合縣情,提出大力發展「六大林帶」的總體部署,經過近幾年的努力,白楊林帶、直干桉林帶、花椒帶的建設已初具規劃,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截至2005年底,該縣已擁有白楊林6.3萬畝,630萬株,年產值達到594.8萬元;直干桉5萬畝,550萬株,年產值達到115.4萬元;花椒4.6萬畝,230.1萬株,年產值達到801.6萬元。其它如核桃、板栗、蠟蟲、蠶桑等年產值達到450餘萬元。
2006年,該縣規劃林業產值達到2500萬元,農民民均增收30元。計劃種植花椒200多萬株,使全縣花椒種植突破8萬畝,新造白楊1000畝,油橄欖3000畝。
「十一五」期間,該縣准備以六大林帶為依託,以白楊、直干桉、花椒為重點,大力推進林業產業發展。計劃營造白楊林7萬畝700萬株,使全縣白楊林達到13.3萬畝1330萬株;營造直干桉3萬畝330萬株,全縣直干桉達到8畝880萬株;花椒達到8萬畝400萬株;油橄欖達22000畝72.6萬株。屆時,林業產業年產值將達到5000餘萬元,農民人均林業產業收入年均將達400多元。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林業局辦公地址設在東溝街2號,局長巴且瓦莫,注冊資本未知,在職員工42名。
機關注冊地址:涼山東溝街2號。
局長:巴且瓦莫。
企業類型:企業單位。
行政區號:513432
郵政編碼:616750
座機電話:0834-7442918
主要職責及服務范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林業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決制訂全縣林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林業信息的收集,進行林業生產建設總體布局。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森林資源消長和綜合利用規劃的實施。組織指導全縣植樹造林行業綠化、國土綠化、防風固沙、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的建設;對全縣林業單位即:兩場一司一圃、林木材檢查站和片區林業工作站等實行強化管理、指導監督森林採伐跡地更新;積極爭取外援,外資造林項目和環境、建設、水土保持的業務指導;組織編制、審核或轉報林業基礎建設等方面造林綠化項目的實施。主管全縣森林資源:組織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嚴格執行限額採伐制度,加強木材憑證採伐、運輸、銷售等林政管理工作;執行林地、林木權屬管理;負責本縣與毗鄰縣的林權糾紛的調查處理;協調各鄉鎮間的林權糾紛的調查、合理開發利用、負責國有森林資源管理;加強陸地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負責對木材採伐、運輸、收貯、加工、綜合利用等進行管理和業務指導;組織編制、審核或轉報林業基礎建設,多種經營、技術改造、轉產項目並指導實施;指導監督檢查行業生產、安全、技術操作之間的關系。負責規劃林業綜合開發,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農村能源發展等組織指導工作,並協調林農、林牧、林煙矛盾。歸口管理林業執法體系有關部門負責指導建設和林業執法工作;會同林業公安工作和林業公安隊伍建設;指導、監督、協調處理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案件的查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