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山流水 的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高山流水》原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高山流水》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內心想著高山。鍾子期贊嘆道:「好啊,高聳的樣子就像泰山!」伯牙內心想著流水。鍾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盪盪就像長江大河一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鍾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遊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傷,就取琴彈奏起來。起初他彈了表現連綿大雨的曲子,接著又奏出了表現高山崩坍的壯烈之音。
每奏一曲,鍾子期總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長嘆道:「好啊,好啊!你聽懂了啊,彈琴時您心裡想的和我想表達的一樣。我到哪去隱匿自己的心聲呢?」
《高山流水》注釋:
1、善:擅長,善於。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贊美之詞,即為「好啊」。
4、峨峨:高聳的樣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樣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領會,聽得出
10、之:代詞 或是結構助詞"的「
11、陰: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
13、援:拿,拿過來
14、鼓:彈
15、操:琴曲名。
16、窮:窮盡。
16、舍琴:丟開琴。意思是停止彈琴。
17、逃:隱藏。
18、逃聲:躲開。隱藏自己的聲音,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隱藏自己的心聲。逃,逃避
此文出自戰國·列禦寇所著《列子》《高山流水》
寫作背景: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餘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系。
派別概略:
《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並與古琴曲無傳承關系,一般認為是民國以後古箏藝術家所創作。其曲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
2. 高山流水是什麼
高山流水
讀音:為gāo shān liú shuǐ
意思: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
出自:《列子·湯問》。
3. 什麼是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著名的古琴曲。最早記載見於先秦著作《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可見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這首曲子了。該曲的最早傳譜見於明代的《神奇秘譜》,該譜在解題中寫道:「《高山》、《流水》二曲本為一曲,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宋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
只有《天聞閣琴譜》所載張孔山傳譜,把《流水》分為九段,增加了幾乎全用滾、拂、綽、注演奏的第六段,這就是琴家所稱的「七十二滾拂流水」。對它所表示的意境,張孔山的弟子歐陽書唐闡述道:「起首二、三段疊彈,儼然潺湲滴瀝,響徹空山。四、五兩段,幽泉出山,風發水涌,時聞波濤,已有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七、八、九段,輕舟已過,勢就淌洋,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
從以上記載可知,分《高山流水》為二曲絕非偶然,或為充分發揮琴的特點,或為渲染氣勢,琴家歷來均把重心放在《流水》上,以致其完美遠勝《高山》。
《流水》的結構布局為:第一段,引子;第二、三段,主題一及其變奏;第四、五段,主題二及其變化;第六段,高潮;第七段,餘音;第八、九段,主題二重復。主題一活潑輕快,有如山澗暢流的小溪,充滿生機。主題二旋律悠揚婉轉,造成高潮、激流涌進的聲勢,有若滔滔江水,一瀉千里。全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浩瀚的氣勢中,讓人感受其深邃的意境和高山江河的博大胸懷,餘味無窮。
4. 高山流水閱讀理解答案
1.答案示例:概括主要內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鍾子期和俞伯牙彈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題,從高山和流泉中探尋生命的意義。評分:一點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答案示例:興致勃勃 後悔莫及評分:一空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3.答案示例:不可以。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極寫
「趲路」之苦,為下文看到清泉後的喜悅心情蓄勢鋪墊,起到了對比映襯之作用。評分:一點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4.答案示例:
①採用排比、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出了流泉的種種音韻美。
②先設問後反問,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擬的靈秀、晶瑩和活力。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5.答案示例: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藉助鮮明具體的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性。
評分:2分,意思對即可。
6.答案示例:要取得輝煌的成績,須耐得住寂寞,並付出艱辛的代價。以柔可以克剛。生命在於運動。
評分:3分。
5. 高山流水結構設計工具箱對結構設計有什麼用
天…驕3並向玩家透露了一些相關資訊後,天…驕3就憑借著精緻的游戲畫風與獨樹一幟的游戲內容,瞬間引起了玩家的廣泛關注
6. 高山流水怎麼對下聯
高山流水明月清風 細雨和風喜雨瑞風玉露金風綠柳紅花碧海長天 PS:高山流水屬並列式結構,本身形成自對,對句注意到也要並列式結構,且山、水屬名詞需對名詞,再有就是對句的平仄。
7. 和「高山流水」結構相同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自然的:
依山傍水
騰雲駕霧
春去秋來
移花接木
一草一木
人山人海
月明風清
非描寫自然的:
心明眼亮
心靈手巧
眼高手低
前仰後合
此起彼伏
家喻戶曉
天長地久
等
8. 高山流水,清風明月,海闊天空詞語結構相同嗎
高山流水和清風明月是結構相同的。海闊天空。這個詞語是偏正式的。
9. 高山流水是什麼意思
有一種,做
愛的招數,就是高山流水。
回答者:
峰羲狂
-
大魔導師
十二級
12-29
15:20
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巍巍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示例:清·袁於令《西樓記·病晤》:「清音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閑情淑女解琴書
近義詞:知音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