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和益電動工具

和益電動工具

發布時間:2021-02-09 15:04:57

⑴ 揚州和益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江蘇省注冊資本:432.18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潘朝霞企內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容法人獨資)登記狀態:在業登記機關:揚州市高郵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高郵市經濟開發區金橋北路3號
法定代表人:潘朝霞
成立時間:2003-04-09
注冊資本:2432.1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00040000464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高郵市經濟開發區金橋北路3號

⑵ 急!!!求「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淺析船舶建造的安全現狀及改善措施

1. 引言
目前,浙江船舶已出口至全球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出口歐盟市場的浙江船舶附加值較高。 浙江海關統計分析認為,盡管出口勢頭強勁,但是浙江造船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在機遇面前由於浙江民營資本在造船業的過熱投資,目前,浙江的溫州、台州、寧波、舟山等主要造船基地相繼出現低水平擴大投資、小規模生產發展、造船民企散亂等「低、小、散」一哄而上的局面。相關數據顯示,浙江雖然有造船企業500多家,但是規模以上的企業卻只有76家。浙江民營造船廠「低、小、散」的格局,導致船廠投入資金低,創新能力有限,設備更新緩慢,安全事故頻發。小型企業或作坊式、家族式管理生產企業。造船企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呈高發趨勢。制約了企業發展,損失生命財產。

2. 船舶建造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風險
2.1 高空作業的危險
船舶建造過程高處作業量很大,出現事故較多。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帽,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並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作業過程中傳遞工具時沒有使用工具袋。高處作業位移時,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以為是瞬間完成的事,存在僥幸心理。如電焊的工作人員在桿塔上作業,雖然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但對桿架作業危險性重視不夠,對工作條件、工作環境認識不足,存在著麻痹思想,上落桿塔過程均沒保護措施。上桿架前不檢查登桿工具、防墜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
2.1.1梯子的使用
生產現場使用梯子的場合較多,也較頻繁較普遍,因而,也常常被作業人員忽視一些基本安全要求:需用梯子登高作業時,見到梯子隨手搬用,用前沒有認真檢查梯子是否符合基本安全要求。下梯子時,背向梯子而下。上下梯子時,手中持帶工具或設備。梯子不夠高時,臨時找墊物墊高使用。梯腳底部不堅實,梯腳沒有採用防滑橡膠套、橡膠墊或加以包紮。使用立梯時,梯子太陡,在梯子上作業時,將工具放置不妥。
2.1.2腳手架的使用
腳手架使用前未經嚴格驗收,腳手架上鋪設的踏板沒有綁扎固定,可以活動。導致施工人員從沒有綁扎固定的腳手架上失足墜落,腳手架的安全應引起高度重視。高處作業搭設的腳手架,有空隙和探頭板,跳板中部沒有支持物,兩頭綁扎松動。腳手架相互間連接不牢固,腳手架踏板厚度不符合要求。使用銹蝕的材料。不能夠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員和材料等的重量,不具備足夠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在施工期間發生變形、搖晃、傾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在高處上下層同時作業時,中間應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以防落物傷人。傳遞工具應使用工具袋。高處作業下方應設置圍欄或遮欄,並懸掛警告牌,不準人員通行和逗留。
2.2火災的控制與觸電
火災是企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危險。由於船舶建造環境特殊,尤其修船、拆船環境更為復雜,有些焊工的安全意識比較差,對所焊割的設備、裝置或管道的性質了解不清,盲目動火,結果在焊割過程中釀成重大火災或爆炸事故。
下面一些情況常常會引起火災:
1、場地混亂,焊割炬隨處亂扔。有些焊工工作途中因其他原因離開艙室或工作結束,焊割炬沒有帶出,閥門又不嚴密,造成漏氣,可燃氣體泄出和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工人點火發生爆炸。
2、維修油輪時,作業前不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測爆。單憑操作人員的經驗處理問題,造成在操作時發生爆炸。 此種現象的發生在一些小船廠,尤其是一些私人修船廠、拆船廠比較常見。
3、作業現場有與明火相抵觸的工種同時作業。焊接是明火作業,周圍不應有禁火工種,如船體噴塗,以避免同時進行操作時發生爆炸。
4、由於艙室內空氣狀況差,為了改善內部條件直接向艙室內通入氧氣,而富氧狀態是誘發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
觸電傷害主要表現為人體接觸或接近帶電物體時對人造成的電擊或電弧灼傷,一般發生在電氣設備的使用、維修時,或者相關電源供應、斷開等操作。
造成觸電的原因常常是由於絕緣的老化,修理不及時;使用不合格的電動工具,電路或電氣未安裝或安裝不合格的過載或漏電保護裝置,作業人員與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夠、缺乏必要的電氣安全常識。
2.3壓力容器的爆炸
氣瓶使用不當或維護不良可以直接或間接造成爆炸、著火或中毒傷亡事故。開啟或關閉瓶閥時,未用手或專用扳手,使用錘子、管鉗、長柄螺紋扳手,損壞閥件。開啟或關閉瓶閥的速度過快,產生摩擦熱或靜電火花,從而帶來危險。
使用可燃氣體檢查氣瓶時存在的疏忽: 氣瓶上沒有粘貼氣體充裝後檢驗合格證的;氣瓶的顏色標記與所需的氣體不符,或者顏色標記模糊不清,或者表面漆色夜蓋在另一種漆色之上的;瓶體上有不能保證氣瓶安全使用的缺陷,如嚴重的機械損傷、變形、腐蝕等;瓶閥漏氣、閥桿受損、側接嘴螺紋旋向與所需要的氣體性質不符或螺紋受損的;在氧氣或氧化性氣體氣瓶上或瓶閥上有油脂物的;氣瓶不能直立、底座松動、傾斜的;氣瓶上未裝瓶帽和防震圈,或瓶帽和防震圈尺寸不符合要求或損壞的。在進行上述檢查時,對發現有缺陷的氣瓶,未隨時在氣瓶上用粉筆簡要註明,並向充氣單位或儲存單位交代清楚,給他人使用帶來危害。
氣瓶受熱爆炸:不慎將氣瓶靠近熱源。安放氣瓶的地點周圍lM范圍內,有明火或可能產生火花的工作。氣瓶在夏季使用時,未進行避光處理。瓶閥凍結時,處置方法不當:解凍溫度超過401℃的熱源對氣瓶加熱。盛裝易於自行聚合反應或分解的氣體的氣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氣瓶未使用時,一般沒有立放,氣瓶滾、滑、翻的過程瓶壁受熱引發危險。
氧氣瓶和氧化性氣體氣瓶,瓶內氣體混人其他氣體或雜質,液化石油氣瓶向其他氣瓶倒裝,瓶體進行挖補、焊接修理。使用氧氣瓶和氧化性氣體氣瓶時,操作者未檢查自己的雙手、手套、工具、減壓器、瓶閥等有沽染油脂,凡有油脂的,必須脫脂干凈後,方能操作。
裝運罐車的停放靠近火、電區域,罐體受到利器撞擊後泄漏,自身管道內發生大量泄漏時未進行緊急止漏。裝運罐車未必須設置可靠的導靜電接地裝置,在停車和裝卸作業時,沒有進行充分接地。罐車的定期檢查不徹底,罐車發生重大事故重新使用前未全面檢驗。罐車的罐體外表面顏色應滿足規定的要求,一般汽車罐車罐體外表面顏色應為銀灰色,低溫型汽車罐車罐體外表面顏色應為鋁白色。
2.4起重設備的危險
船廠大量使用特種設備,例如起重機、高空作業車、廠內運輸車輛(叉車、運輸車)起重設備在使用上較為廣泛,同時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安全站位
在起重作業中,有些位置十分危險,如吊桿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區、導向滑輪鋼繩三角區、快繩周圍、站在斜拉的吊鉤或導向滑輪受力方向等等,如果處在這些位置上,一且發生危險極不易躲開。所以,起重作業人員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時刻注意,還需要互相提醒、檢查落實,以防不測。
2.吊索具安全系數小
起重作業中,對吊索具安全系數理解錯誤,選用往往以不斷為使用的依據,致使超重作業總是處在危險狀態。
3.拆除作業中留下隱患
由於種種原因,切割不徹底,拽拉物多,拆除件受擠壓增加荷重,連接部位未被發現強行起吊等等,造成吊車、吊索具驟加荷重沖擊而導致意外。
4.誤操作
起重作業涉及面大,經常使用不同的吊車、龍門吊。人員操作習慣不同,再加上指揮信號的差異影響,容易發生誤操作等事故。
5.綁扎不牢
高空吊裝拆除時對被吊物未採取「鎖」的措施,而用「搭」的方法;對被吊物的尖銳稜角掛擦其他物體。成束材料垂直吊送捆縛不牢,致使吊物空中一旦顫動、受刮碰即失穩墜落或「抽簽」。
6.臨時吊鼻焊接不牢,載荷增加或受到沖擊,在空中運送的過程中被起吊物體進行旋轉、下滑形成慣性,從而對發生斷裂。
7.吊裝工具或吊點選擇不當
貪圖方便,非專職人員操作。吊裝工具的性能和操作技術盲目靠經驗操作,一處失穩,導致危險。
2.5機器工具傷害
機器工具傷害事故是指機械性外力所造成的事故,一般表現為人身傷害或設備的損壞。船舶修理作業中所使用的機器設備,包括冷加工所需的金屬加工設備(如 車床、銑床、鑽床、刨床、磨床、沖床、砂輪機等)及機械熱加工所需的焊接設備以及搬運過程中所需的超重機械設備。
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各種情況:
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或管理不善,對操作者缺乏基本功訓練,操作者不按規程進行操作,沒有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符合國家標準的防護工具。由於機器在運轉時敞露的部分較大,切屑和金屬絲、刀具、工件及零件,若不加防護或防護不當,工作地點布局不合理,使用管理不當就會發生工傷事故。
機械設備在非最佳狀態下運轉,機械設備在設計、結構和製造工藝上存在缺陷,機械設備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護裝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導致傷害事故。
工作場所環境不好,場所環境混亂。如工作場所照明不良,溫度及濕度不適宜,雜訊過高,地面或腳踏板被乳化液弄臟,設備布置不合理。
工藝規程和工裝不符合安全要求,新工藝、新技術採用時無安全措施。
根據事故統計分析,機械傷害主要由人和設備兩方面因素引起的,如操作者不按操作規程操作、安全設施缺少或有缺陷、沒有穿戴或穿戴不正確的防護用品、機床非正常狀態下運轉。
2.6中毒與職業病
船舶在塗裝和漆裝中容易發生中毒事件。在艙室內作業時,對空間狹小的環境,要保證內部通風良好。不僅要驅除內部的有毒有害氣體,而且要向內部送入新鮮空氣。做好個體防護,減少煙塵對人體的侵害。在條件惡劣,通風不良的環境下,還必須採用更多的防護措施,如使用通風頭盔、送風口罩、空氣呼吸器等。
施工過程中常見有毒物質及其防止方法如下:
1.苯 無色、透明具有芳香的液體,油漆中用來作溶劑,沸點80℃,極易揮發。苯中毒後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無力,失眠等。另外還能引起皮膚乾燥騷癢,發紅。熱苯還可以引起皮膚水泡,出現脫脂性皮炎。預防的方法,應加強自然通風和局部的機械通風,嚴禁用苯洗手。
2.鉛 包括鉛白、鉛鉻綠、紅丹、黃丹等含鉛化合物。它是一種慢性中毒的化合物,日久方能發覺體弱易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臉色蒼白、肚痛、頭痛、關節痛等。預防的方法是以刷塗施工方法為宜,加強通風等防護措施,飯前洗手,下班淋浴,最好能用其他防銹漆來代替紅丹防銹漆。
3.刺激性氣體 如氯氣,對呼吸道、皮膚和眼睛有損害。應加強個人防護,加強通風和局部機械通風,使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降低到容許濃度的下限。
4.汽油 無色透明液體,具有很強的揮發性,若在超過汽油蒸汽容許濃度時的環境中長期工作,能使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損害,皮膚接觸後可能產生皮炎、濕疹和皮膚乾燥。因此,在高濃度環境工作時,要戴防毒面具或加強機械通風;手上可塗保護性糊劑進行保護;工作結束後,用肥皂水洗凈,並用水沖洗干凈。
船舶建造過程中除銹、校正敲打等作業產生的震耳雜訊,可能對人員造成潛在的雜訊聾;從事除銹(包括噴丸、噴砂)、油漆、油艙洗艙、氣割、熱處理等作業人員經常吸入鐵銹煙易引起塵肺或肺病,並刺激皮膚和眼睛引起過敏。
電焊作業中產生的氧化錳煙霧,過多吸入會產生個「金屬煙塵熱」中毒。焊件、焊條揮發出大量有毒煙塵、氣體,尤其船舶焊接主要是用鹼性(低氫型)條,而鹼性焊條比酸性焊條更容易揮發煙塵、有毒氣體(氟化物)。這些有害物質若不能及時排出,被焊工長期吸入引發眼、鼻、咽喉等疾病。
灼傷易發於焊割作業,立體交叉作業,上面焊接的焊渣或熔渣隨風飄落,極易落在下面操作者身上,發生灼傷事故。切割是工件未散熱,從而燙傷皮膚。
3. 船舶建造企業安全防護現狀分析
3.1政策和法律上的原因
在國家政策和法律對船舶修造行業的市場准入和源頭管理的規定不夠明確,准入門檻太低,造成船舶修造行業良莠不齊,競爭無序,缺乏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監管措施和行政手段,致使日常管理針對性不強,管理不到位。
一是行業的快速發展與管理不相適應。首先,船舶修造業作為多工種、多設備交叉作業的高危機械行業,在行業准入口國家尚未設置相應的門檻。其次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缺乏相對統一的、可操作的規范化標准。再次是相關的管理部門職責尚需進一步明確,力量也有待於加強。
二是違規現象嚴重。部分企業員工有章不循,冒險蠻干,違章指揮、違反操作規程、違反勞動紀律和工作時間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3.2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
長期以來,船舶修造業大多數是由所屬地掛靠管理,而縣級以下政府無專門主管機構,綜合監督和專項監管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完善,監管職責不清,責權不一致。加之,缺乏統一的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行業標准和操作規程,惡性競爭有愈演愈烈,也是造成事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是作業人員復雜。船舶的焊接、組裝、合攏、下水等工種絕大部分都是外來施工隊承包完成,外包隊伍中的特殊工種絕大多數都是由農民工組成,由於利益和效益驅動,對於人員的管理十分渙散。
二是現場管理亂。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作業現場無專職安全員監管;員工勞動防護用品配戴不齊,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或證書過期現象屢見不鮮,
3.3責任落實和管理上的原因
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淡薄,責任主體不明確,職責不落實,尤其是租用場地生產的企業通過層層發包或掛靠,安全生產存在短期行為,一些外包工程隊對安全設施、安全生產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員在配備上互相推諉,導致管理環節脫節。
資金投入不到位。一些企業以及外包工程隊由於資金匱乏,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生產經營中,致使安全生產資金不落實,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設立安全生產資金專戶,更沒有按照規定提取足額的安全生產保證金,企業用於安全生產的技改投入、隱患排查與整改、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應急救援等只是流於形式,導致抗風險和抗禦事故發生能力差,為事故高發埋下了禍根。
放火設備防護不到位。焊機及配電箱直接裸露在場地上,防護措施不到位,長期的日曬,焊機的防護罩、樁頭、龍頭線老化、破損,漏電、短路時有發生,還有部分設備「帶病」運行,不少特種設備和壓力容器等沒有實行嚴格的檢測、保養,安全閥、壓力表、消防栓設備配備不齊全、不配套,設備安全性能和能力均不能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抵禦事故發生。工作人員大意麻痹,無規章可遵。
安全控制不到位。電器設備直接裸露在場地上,電線亂拉亂接,線路老化和破損、無漏電保護裝置、有的甚至無配電箱和開關箱,船艙油污不清洗,明火動用不測爆的現象還有存在。絕大多數作業現場既沒有明顯的標識,也沒有嚴格執行規定,觸電事故居發生事故之首。
環境保護不到位。船體拼裝後,船體除銹打磨、職工不帶口罩和防毒面具,到處可見。後續動火都是悶艙作業,由於各段空間狹小,通風不夠,作業環境差,救護措施不落實,進艙作業沒有嚴格執行的制度和動火制度,特別是油漆工和焊工作業,極易發生重大惡性事故。
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投入少。不少企業法人重效益、輕安全現象普遍存在,在安全投入上往往是能減則減,能少則少,能不投入就不投入,安全設施,整改措施落實不及時、不到位,職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和正常培訓工作得不到保證,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設備陳舊,超期「服役」、「帶病」運行,為事故的高發埋下了隱患。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不少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流於形式,主體責任沒有得到真正落實。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外來承包隊伍中的電焊工、冷作工、吊車工、鏟車工、電工等人員無證上崗,缺乏應有的安全知識,不了解操作規程,給企業埋下了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4. 針對現狀,對策措施
船舶安全的意義在於預防和杜絕事故的發生。生產計劃處於安全平穩的狀態下進行。切實把牢船舶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抓好各項工作。船舶安全文化就是要實實在在地做到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安全建造」的理念,使安全工作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就是要糾正不良的工作作風,樹立全局觀念,消除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顧現在不顧將來的片面行為發揮工作行為、工藝技能、生產環境等外在因素的最大優勢,排除一切不利於安全的因素,確保船舶建造的安全。「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針對船舶修造業存在的問題,為預防和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作者認為應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4.1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充分利用國家對造船行業政策調整的契機,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地方產業政策。調整目前的產業結構,適當提高門檻,依照市場經濟的法則,規范市場准入,實行優勝劣汰,通過政策引導和法律的支撐,大力推行標准化建設,避免不良競爭,使造船企業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逐步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度。
4.2加大行業領導力度
一是政府要強化領導,目前,船舶修造業地(市)級以上由同防科工委主管,而縣級以下政府沒有專門的船舶管理部門,大部分在經發委內設或帶管,並且沒有專門行政主管機構。特別是實施沿江開發戰略後,不少企業由內河向沿江遷移,企業管理權仍由原鄉鎮管理,出現了安全生產管理的一個「空白地」。對此。縣級以下政府應設立專門主管部門。
二是實行行業管理,通過政府牽頭組建行業管理協會實施有效的安全生產監督。三是實行注冊安全主任代理制度,幫助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
帳,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
4.3加大資質審查力度
目前我國船舶修造企業的准入門檻還很低,很多船舶修造項目採用掛靠或使用外包隊伍,按照《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對使用的外包企業及外包工程隊的法定代表人、安全員和特種作業持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台帳以及過去安全生產等情況進行安全資格和資質審查,抓好源頭管理和監控。
4.4 設立安全生產資金
各造船企業要確保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及使用。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政策精神由地方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的制度,單獨列帳,企業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保障安全生產重大設施、設備、人員培訓、隱患整改的資金。針對船舶修造業曾出現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爆燃等安全隱患,要從發展的眼光,投入一定的資金,按照高標准、高起點的要求,加強對安全生產科學規劃、分類管理。對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的投入。對日常檢查、集中檢查、重點檢查、全面檢查中排查出的重大隱患,督促企業及時糾正安全問題,使「零違章」的關口前移,把「事後懲戒」轉變為「事前疏導」,將被動防範轉變為主動預防,把「要我安全」真正變成「我要安全」。
4.5建立安全監管的機制
聯合整治。各級安監、經貿、質監、消防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強化對船舶修造企業的管理和監督。尤其是各級安監部門應加強對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的單位或個人要依法作出處理,同時,要嚴格按原則處理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嚴格經濟處罰、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追究工作。
企業應制定出具體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度建立好檢查台帳,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組織網路,把安全生產各項目標落實到車間、班組。船舶修造發包工程都必須有施工作業安全方案,同時要建立安全監管信息聯席制度,採取部門檢查、企業自查、事故調查分析,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共研究確定安全監督檢查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5. 結束語
船舶安全文化的作用,一言以蔽之,通過教育、管理來營造一種企業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作用是致力於人的主體工作潛能,樹立良好風氣,倡導職業道德規范,塑造價值觀念;這樣,船舶安全文化建設就為船舶安全生產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用嚴謹的科學態度、規范的管理對應一切內、外部環境。我們扎扎實實地實現上述各項要求,船舶安全建造就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5.1.走出船舶建造的誤區
這些誤區主要有:認為不出事故就是安全,滿足於現狀,把安全隱患、事故苗頭、潛在危險拋之腦後,喪失了防範意識;認為昨天安全今天也安全,沒有認識到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制度歸制度,工作行為依然我行我素,使規章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前別人怎麼做我現在仍然這么做,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也解決不了,致使安全生產「老大難」問題得不到解決。安全工作只抓表面不抓本質,導致安全生產時好時壞,重復事故常有發生;這種種誤區都是船舶安全文化建設的絆腳石和致命傷,給企業、人員、海洋作業造成極大的危害,給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甚至企業的生死存亡造成極大的影響,更嚴重的還影響到國家政治聲譽。要建設好船舶安全文化就必須從這些誤區中走出來。
5.2 走進安全管理的范疇
船舶安全建造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機制和方法。管理出安全,各項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安全工作就是一句空話。沒有規范的管理程序,也就沒有可靠的安全保證。只有規范的管理程序,才有可靠的安全保證。公司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從管好設備、提高人員素質人手,在加大船舶生產建造調整力度基礎上,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添加一些市場運作比較成熟的企業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科學的、全面的、符合現代化管理理念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種長效和良性的競爭機制,實現人機的完美統一。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船舶修造企業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規范該行業生產秩序,提升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朱清明.船舶修理作業的安全風險分析與控制2006 Vol.19 No.3 P.5-8
[2] 張永興.探討修船火災原因及對策[J].航海技術.2006.
[3] 呂洪勝.修船企業安全教育應實現系統化和規范化2006 Vol.19 No.6 P.6-7,10
[4] 王勤章.《船舶建造安全》哈爾濱大學出版社
[5] 中國船舶商情網. 浙江船舶出口額大幅增加.2007-8-2
[6] 浙江省地方標准DB33/ 630—2007.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07-3-13發布

建造質量
涉及到船舶的使用壽命 其中包括很多元素
比如最初的設計科學和合理性.
以及船廠的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及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可抗拒的非人為因素.

對於質量這個關鍵詞論題涉及比較難以把握.
答辯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漏洞.對於一個船廠實習的畢業生來說.論述的科學依據性也不高.

個人建議可從船廠的建造安全來著手.具有典型的重工業代表性.
論文如下:(本人做畢業設計時候所用的材料)

希望提供幫助

閱讀全文

與和益電動工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kbc軸承什麼牌子好 瀏覽:54
軸承代號說明什麼 瀏覽:141
車的軸承如何換 瀏覽:726
動力設備需要系數怎麼取 瀏覽:629
泡沫板廠設備多少錢 瀏覽:995
實驗裝置控制閥 瀏覽:109
浙江省溫州正豐閥門廠 瀏覽:565
廣州五金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5
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圖 瀏覽:916
30萬噸異丙苯裝置設計 瀏覽:788
視頻監控裝置檢測 瀏覽:303
坦克世界工具箱客戶端 瀏覽:431
湖南長治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6
銅與濃硝酸實驗裝置 瀏覽:813
暖氣閥門箭頭左上 瀏覽:276
vivo手機怎麼更改設備名稱 瀏覽:523
沈陽機械挖土多少錢一立方米 瀏覽:994
山東本地粉體設備哪裡好 瀏覽:867
nj206e軸承什麼含義 瀏覽:487
乾粉投加裝置設計 瀏覽: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