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有圖吧工具箱2021 V2021.04 免費版軟體免費百度雲資源嗎
鏈接: https://pan..com/s/1APFMLM_tn-6OyyFcEpS3Jw 提取碼: rpqe
軟體名稱:圖吧工具箱2021V2021.04免費版
語言:簡體中文
大小:176.93MB
類別:系統工具
介紹:圖吧工具箱2021集多種實用功能於一體,包括圖形工具、硬碟工具、主板工具、CPU工具、外設工具等大類功能,每個大類下擁有眾多的細分的功能工具,綠色純凈。無廣告無收費,功能齊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載使用。
⑵ 請問大佬有圖吧工具箱2021 V2021.8 最新免費版軟體百度雲資源嗎
鏈接:
提取碼:vuhf
軟體名稱:圖吧工具箱2021V2021.8最新免費版
語言:簡體中文
大小:176.94MB
類別:系統工具
介紹:圖吧工具箱2021最新免費版是一款非常專業的系統檢測軟體,圖吧工具箱能夠幫助用戶對電腦進行性能測試,從而能夠快速獲取到自己電腦的硬體性能、硬體版本,而且圖吧工具箱功能齊全,有需要的朋友快來下載吧。
⑶ GTX1050TI2GDDR5384SP是什麼顯卡太垃圾了吧
你很大概率買到了假冒的顯卡。
眾所周知,GTX1050Ti內部集成的流處理器(也叫做sp或CUDA單元)數量為768個,通常匹配4GB顯存。而你詢問的這款所謂的「GTX1050Ti 2G DDR5 384sp」僅僅配備了2GB的顯存,這一點還不算最大的破綻,關鍵在於它僅僅擁有384個流處理器,整整縮水了50%,這絕對不正常,不可能。
這應該是用更古老的停產淘汰的舊型號N卡,通過刷BIOS、換散熱器、貼造假標簽偽造的GTX1050Ti。例如,GT640這款早年的入門級顯卡,就擁有384個CUDA單元,完全可以假冒成你這款GTX1050Ti。
我早年曾經從朋友那裡淘到兩塊此類造假的卡,標注的都是GT640,系統顯示的也是GT640,但實際性能遠遠低於GT640,用GPUinfo這款小軟體檢測,發現其實是用9500GT和9600GSO通過刷BIOS假冒的。這種造假卡無法直接安裝公版驅動,用起來很麻煩。
後來自己費了半天勁(純屬好奇瞎折騰),找到了原始的BIOS,刷回來令其恢復了真身,可以使用公版驅動了。
你用「GPUinfo」檢測一下試試,「圖拉丁工具箱」中就有集成,下載試試。
⑷ 我的圖拉丁CPU怎樣超頻
斷腳不可取,另外加壓方法不可取。網上流行一種屏蔽32針腳的方法你可以試試看,一般使用網線的塑料套住,但很難插進。也有用生料帶包住,不過個人認為還是用優質的指甲油比較好,你可以試試看。這樣可以在不損傷CPU的情況下得到最好的結果,試驗成功後別忘了告訴我哦,
⑸ cpu :圖拉丁 1.0 主板:全集成 (某顯卡插槽) 內存:sd128m 2條 =256m 硬碟:15g p3電源機箱
CPU 10塊,內存15塊,硬碟10塊,機箱電源20塊……這是廣州二手電筒腦市場的價格,也差不多了
⑹ 跪求好心人分享圖拉丁工具箱 V2021.03.09 官方版軟體免費百度雲資源
鏈接:
提取碼:j42y
軟體名稱:圖拉丁工具箱V2021.03.09官方版
語言:簡體中文
大小:210.35MB
類別:系統工具
介紹:圖拉丁工具箱2021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系統檢測軟體,通過該軟體可以簡單直觀地了解到自己電腦的性能,且操作簡單,電腦小白也不用擔心不會操作。圖拉丁工具箱界面清新,功能齊全,還對每個工具進行分類,方便用戶使用。
⑺ 跪求圖拉丁硬體測試工具箱2021 V2021 免費版軟體百度雲資源
鏈接:
提取碼:ie1g
軟體名稱:圖拉丁硬體測試工具箱2021V2021免費版
語言:簡體中文
大小:210.35MB
類別:系統工具
介紹:圖拉丁硬體測試工具箱2021免費版是一個功能十分強大的軟體集合工具。圖拉丁硬體測試工具箱2021內含有各種電腦操作系統、驅動程序、CPU工具等等一百多種電腦常用工具。可以幫助用戶更好的使用自己的電腦。有需要的小夥伴快來下載使用吧!
⑻ 圖拉丁P3性能如何用過的來談談感受
圖拉丁P3 1.2的流水線比賽揚4 1.6 低很多 圖拉丁P3 1.2當然強
最後來談談移動版的圖拉丁奔騰III-M。這款處理器的技術特徵基本等同於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但是二級緩存增大到了512KB,同主頻下的性能顯然強過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而直追圖拉丁奔騰III-S。圖拉丁奔騰III-M顯然比桌面版圖拉丁奔騰III的地位高,因為移動版奔騰4處理器發熱大功耗高,很難應用在輕薄筆記本上,相比之下發熱低功耗低的圖拉丁奔騰III-M就有了用武之地,得到了長足發展,直到奔騰M出現以前,圖拉丁奔騰III-M都是輕薄筆記本的當然之選。而桌面版奔騰III因為性能太強會威脅到奔騰4,所以英特爾人為打壓它:閹割二級緩存、保持高售價和低產量、鼓勵品牌機廠商採用奔騰4等等不公正的市場舉措。圖拉丁奔騰III-M的型號很多很復雜,以正常電壓版為例,主要有866 MHz/933 MHz/1 GHz/1.13 GHz/1.2 GHz/1.33 GHz等幾款。
第二部分 英特爾為何要推出圖拉丁
奔騰III及以前的微處理器時代,是一個處理器性能與主頻緊密結合的時代。那個時候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他們的處理器產品在主頻提升的同時,同樣也會帶來相應的性能提升。以Katmai奔騰III為例,在FSB相同的情況下,主頻每提升50MHz,性能相應提升7%左右(參考《PC Shopper-電子測試》)。當時英特爾與AMD的處理器競爭和現在一樣,說到底就是性能之爭。但是當時處理器的性能高低與主頻高低是合二為一的事物,因此性能之爭也就是主頻之爭。從4004微處理器推出以來,英特爾一直就是微處理器性能(也就是主頻)領先者,而Cyrix和AMD等則是追隨者,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奔騰III時代,直到AMD Athlon推出時為止。還記得當時AMD提前宣布將要發布全新架構的Athlon處理器,主頻為600MHz的時候,英特爾著慌了。那時候奔騰III還停留在0.25微米工藝時代,最高主頻僅有550MHz,如果讓AMD超越,微處理器老大的顏面何在?於是英特爾匆匆忙忙給奔騰III加了0.05v電壓,搶先推出了奔騰III 600MHz處理器以保持顏面。誰成想AMD在如期發布Athlon 600MHz處理器的時候,還同時發布了此前根本沒有對外宣布的Athlon 650MHz處理器!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英特爾在微處理器發展史上第一次被自己的競爭對手超越!
挨了一記當頭悶棍的英特爾開始昏招迭出,先是將Katmai核心奔騰III的外頻提升至133MHz,推出了奔騰III 533B和奔騰III 600B(有人將這兩款處理器說成是新核心,代號Confidential,真是天大笑話,各位自己去查查Confidential是什麼含義,英特爾任何一款沒有正式發布的工程樣品處理器都有Confidential的標記),但是性能無法抗衡同主頻的Athlon,於是採用0.18微米工藝的Coppermine奔騰III匆匆登場,主頻從500E MHz直到700MHz,介面從Slot 1到Socket 370,FSB有100MHz有133MHz,型號十數款,讓人眼花繚亂。Coppermine奔騰III的二級緩存是256KB全速,延遲時間為0,位寬也高於512KB半速二級緩存的Katmai奔騰III,因此性能有了明顯提升,和同主頻Athlon相比互有勝負,基本持平。這時候英特爾與AMD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主頻之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主頻高就意味著性能高,沖擊1GHz大關也因為變得分外引人注目,當時英特爾拚命尋找加工最好的硅晶元,希望能搶先製造出1GHz的處理器,這也使933MHz高主頻的奔騰III產量極少進而斷貨(因為最好的硅晶元都用來生產測試1GHz奔騰III了)……
最先達到1GHz主頻的是AMD的Athlon,僅僅領先奔騰III 1GHz不到一個月,但這足以讓AMD自豪了。美中不足的是,1GHz的Athlon性能不敵1GHz奔騰III,這是因為AMD找不到能在500MHz下穩定運行的Athlon二級緩存晶元(最早的Athlon二級緩存也是外置在CPU PCB板上的晶元,以處理器主頻一半的速度運行),因此不得不讓二級緩存的運行速度降低到CPU主頻的三分之一也就是333.3MHz,而奔騰III 1GHz處理器的二級緩存雖然容量較小,但是運行速度高達1GHz,依靠強大的二級緩存,1GHz的奔騰III在性能上戰勝了1GHz的Athlon,多少為英特爾挽回了一些顏面。
但是事情卻沒有這么簡單。
AMD已經意識到了外置半速緩存的缺陷,決意開發二級緩存On Die的Athlon XP。這是最讓英特爾害怕的,於是英特爾想搶先推出1.13GHz的奔騰III,先在性能上領先,然後再去建設0.13微米工藝的生產線,用圖拉丁來對抗Athlon XP,備用方案就是奔騰4 Willamette,這是因為英特爾可以用0.18微米工藝來生產奔騰4,但是因為奔騰4高頻低能,非要到主頻提高到一定程度下(例如2GHZ以上)才能發揮威力,並且奔騰4的NetBurst為架構是需要超線程、高FSB來配合的,所以英特爾並不希望奔騰4過早登場,而是寄希望於圖拉丁。當時英特爾給媒體的內部文當中規劃的圖拉丁桌面處理器,技術參數基本等同於實際生產的圖拉丁奔騰III-S,只是FSB提升到了166MHz/200MHz,規劃中的830晶元組也是准備支持DDR內存的,令人頗為期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當時的0.18微米工藝應用不到一年,生產1.13GHz的奔騰III實在是勉為其難。英特爾霸王硬上弓的後果,就是全面回收幾乎不能正常運行的奔騰III 1.13GHz處理器。而這時候呢,AMD正在春光滿面地向媒體介紹他們剛剛推出的1.1GHz Athlon XP處理器呢……
英特爾顏面盡失,於是開始籌劃轉移視線,把處理器的主頻-性能之爭轉變為純粹的主頻之爭,以轉移公眾視線。於是,奔騰4 1.4 GHz/1.5 GHz發布了,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們根本想像不到,剛剛回收了1.13GHz處理器的英特爾居然能馬上拿出這么牛x的處理器,1.5 GHz吶!這時候天真的人們還在用主頻即性能的固定套路來看待奔騰4,這就中了英特爾的奸計。
可是總有清醒者,那就是公正的硬體評測媒體。
奔騰4 1.4 GHz/1.5 GHz發布前夕,就有評測媒體質疑:為何奔騰4的主頻這么高,但是實際測試項目很多都不如1GHz的奔騰III呢?對此英特爾的回答是:奔騰4是一種全新的架構,它的性能不能用傳統的觀點去評判,用1GHz奔騰III去對比1.5GHz的奔騰4沒有實際意義。可是奔騰相對於486也是一個全新的架構,為什麼那時候英特爾大肆宣傳奔騰比同主頻的486快兩倍並且拿出了官方測試數據呢?此後奔騰MMx/奔騰II/奔騰III的發布,英特爾同時也都會拿出他們與前一代處理器的性能對比評測數據,為什麼奔騰4發布,英特爾卻交了白卷沒有官方評測數據呢?事實上,英特爾直到2GHz的奔騰4問世,才羞答答地拿出了一個2GHz奔騰4與1GHz奔騰III的性能對比官方測試數據。當然,2GHz的奔騰4自然是完勝1GHz的奔騰III了,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嗎?486DX4-100MHz處理器也照樣完勝奔騰 60MHz處理器,人家的主頻高啊。
奔騰4的發布,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從來沒有下一代處理器在同主頻的情況下性能低於上一代處理器,奔騰4做到了;英特爾處理器發展史中處理器的更新換代從沒出現過主頻斷檔,奔騰4也做到了。奔騰4的起始工作主頻是1.4GHz(1.3GHz的奔騰4是過了很久才發布的,僅限量供應品牌機廠商),奔騰III的截止工作主頻是1GHz,400MHz的頻率斷檔靠誰來填補?這個受累不討好的任務,就交給幾乎已經胎死腹中的圖拉丁來完成了。這幾乎是圖拉丁奔騰III桌面版問世的唯一原因。圖拉丁奔騰III就像一個受虐待的童養媳,小心翼翼地出世了,為了盡量壓低它對低主頻奔騰4的巨大性能優勢,英特爾先是閹割了它一半的二級緩存;一看性能還是太牛x,再把FSB降低到133MHz;一看性能還是太牛x,於是再把二級緩存延遲時間增大為1;一看還是太牛,於是還要閹割,我靠打住吧,再閹割不就成了賽揚了嗎?圖拉丁的開發工程師不幹了,於是英特爾又在配套晶元組上打主意,取消了830主板的發布,而是推出了整合i752顯卡的815GM晶元組來搭配圖拉丁奔騰III……即便這樣,圖拉丁奔騰III 1.13A GHz還是打得奔騰4 1.5GHz滿地找JJ,於是英特爾又出損招,嚴格限制圖拉丁奔騰III的出貨量,將其售價人為提升到很高的位置,鼓勵品牌機廠商採用奔騰4處理器。這樣一來,圖拉丁奔騰III在市場中芳蹤罕覓,其稀缺程度甚至超過了伺服器版的奔騰III-S……從1GHz攀升到1.33GHz,圖拉丁奔騰III終於完成了填補兩代處理器主頻空白的任務黯然退場了(圖拉丁奔騰III 1.33GHz最慘,才發布就停產)。
圖拉丁賽揚的命運比同門大哥好得多。這是因為英特爾需要它來抗衡AMD的鑽龍(毒龍),繼承了圖拉丁的優良性能,256KB緩存(圖拉丁賽揚的256KB緩存可比賽楊D的256KB緩存實在多了),100MHz FSB,加上精簡數據預讀取技術,圖拉丁賽揚確實出色完成了任務。可是圖拉丁就是雙刃劍,英特爾又開始擔憂它和Willamette賽揚的工作交接了,如果圖拉丁賽揚像圖拉丁奔騰III痛扁低主頻奔騰4那樣痛扁Willamette賽揚怎麼辦?如果他也把Willamette賽揚打得滿地找JJ怎麼辦?哦忘記了,賽揚本來就是太監,沒有JJ,不過圖拉丁賽揚顯然是韋小寶,假太監真男子漢。英特爾想不出妙策,於是就給兩款賽揚留下了300MHz的主頻空白,外行一看,我考,怎麼賽揚1.4GHz完了就是賽揚1.7GHz呢?1.5/1.6GHz的產品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圖拉丁賽揚1.4GHz照樣輕輕鬆鬆把Willamette賽揚1.7GHz打得滿地找假陽具……
伺服器版的圖拉丁奔騰III-S問世有英特爾自己的苦衷。奔騰4至強的性能不濟(照樣被圖拉丁奔騰III打得滿地找JJ,更不要說跟奔騰III-S叫板了),配套主板平台昂貴(1GB Rambus內存,價格您自己算去吧),用戶不理睬,於是拿出奔騰III-S來,兼容現有815平台,性能強大發熱低,做1U伺服器和低端雙路伺服器最理想,得,就它吧。於是奔騰III-S高價問世了。這里透露一下,圖拉丁奔騰III-S很多都是不鎖頻的喲……
相比之下,移動版的圖拉丁奔騰III命最好。如前所述,奔騰4具有高發熱量高功耗的特點,用來做筆記本CPU實在是趕鴨子上架趕豬爬樹,勉為其難。圖拉丁奔騰III呢,具有發熱低功耗低的優點(其實圖拉丁用好的散熱片,機箱通風良好情況下根本不用風扇),同時還具有很高的性能(圖拉丁奔騰III-M一樣能把主頻比自己高幾百MHz的移動版奔騰4打得滿地找JJ,不過移動版處理器太小巧,找JJ要用放大鏡),是最適合筆記本的處理器。所以英特爾高調宣傳圖拉丁奔騰III-M,還給它設計了一個和移動版奔騰4風格類似的logo,希望能用圖拉丁奔騰III-M占居主流移動處理器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是圖拉丁再好也是奔騰III,英特爾不是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說4比3好嗎?為什麼買筆記本不買奔騰4的卻買奔騰III的呢?英特爾有苦說不出,筆記本廠商也跟著倒霉,不得不用移動版奔騰4來製作主流筆記本,輕薄筆記本實在容不下移動版奔騰4這位大爺,才採用圖拉丁奔騰III。結果呢,用戶紛紛抱怨,買了主流筆記本的責問廠商,你的最新款筆記本怎麼電池使用時間比老奔三筆記本短這么多?買了輕薄筆記本的用戶也責問廠商,都說輕薄筆記本採用的才是筆記本廠商最先進的技術,你為啥賣給我一個已經淘汰的奔騰III筆記本啊?廠商的不滿用戶的抱怨,促使英特爾另闢蹊徑,開始設計奔騰M。這個奔騰M迅馳平台,其實就是換了新湯(名字)加了調料(SSE2)搭配了兩碟點心(無線網卡和855晶元組)的圖拉丁奔騰III而已。
第四部分 奔騰4的致命缺陷,輕薄筆記本仰仗圖拉丁
自從奔騰4問世以來,先後經歷了三代核心。筆者給這三代產品的評價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然後從成功走向新的失敗」。
奔騰4第一代核心就是Willamette,於2000年11月發布。它採用0.18微米工藝製造,擁有256KB全速二級緩存,400MHz FSB。在整數處理速度和浮點性能這兩個重要指標上,Willamette奔騰4相比P6架構的奔騰III沒有有任何提升,它僅僅是對抗雷鳥Athlon的權宜之計,因為當時英特爾根本沒有準備好0.13微米工藝生產線用來生產Northwoood奔騰4和圖拉丁奔騰III。好在當主頻提升到1.7GHz以後,奔騰4在性能上已經完全超越了銅礦奔騰III,多少給英特爾帶來一些心理安慰。但是Willamette奔騰4的最致命問題不是性能低下,而是它的功耗和發熱量實在大得驚人。曾有個內部消息指出,英特爾某些工程師建議給Willamette搭配512MB緩存甚至三級緩存(後來在Gallatin至強和北木奔騰4至尊版實現了),以求提升Willamette的性能,至少要讓它的性能不輸給自家的上代產品奔騰III。但是這個建議很不現實,反駁的人士指出,如果真得這么做了,恐怕Willamette奔騰4就會做得像一塊板磚一樣龐大。這或許是笑話,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Willamette奔騰4是倉促推出的事實。但是英特爾的宣傳能力是在強大,很多新裝機的朋友都花了數千元的高價去買Willamette奔騰4+850主板+Rambus內存的套裝,卻根本想不到自己成了英特爾死要面子舉動無辜的替罪羊。
第二代核心Northwood由於有充裕的准備時間,加之採用了0.13微米工藝製造,較好地解決了發熱與功耗的問題,所以迅速取代了Willamette成為市場主流。此後隨著800MHz FSB、超線程等新技術的引入,NetBurst架構的威力的以充分發揮,所以從性能上來講,圖拉丁奔騰III已經沒法和Northwood奔騰4叫板了。筆者自己實際使用,無論是玩游戲(Q3A)還是看高清晰影片,奔騰4 2.8C GHz都遠遠超過奔騰III-S 1.4GHz。就算是AMD,也開始認真審視起奔騰4這個一向被它看成是成人玩具的處理器來了。
Northwood奔騰4確實可以成為一代經典,因為他很好地再現了Netburst開發團隊的本意。Netburst架構採用超常流水線運算管線,這么長的運算管線天生就是為超線程技術准備的,要知道像奔騰III/奔騰M/酷睿那樣P6架構短流水線的處理器是沒辦法實現超線程技術的!有關超線程的技術文章有很多,我在這里不再贅述。
Northwood奔騰4的繼任者Prescott則是一個新的失敗作品。這個敗筆使得英特爾最終下決心放棄了Netburst架構。我很奇怪Netburst的開發團隊是怎麼想的,搞出這樣一個怪物來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它繼承並發揚了Willamette奔騰4的一切缺點,流水線更是加長到31級!雖說Prescott奔騰4也有優點(例如SSE3、更大的二級緩存和更高效的超線程技術),但是玉不掩瑕,它的晶體管太多了,以至於它每個時鍾周期比Northwood多產生大約60%的熱量,同時功率消耗也增加大約10%!Prescott處理器很容易過熱,過熱的結果就是降頻運行。Prescott最終敗給了溫度,英特爾必需要考慮到風冷散熱能不能滿足Prescott的需要,如果一定要採用水冷散熱的話……那還是讓Netburst去死好了。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英特爾不得不全部放棄Prescott架構,並且開發4GHz部分的努力也被認為是浪費內部資源而被放棄了。止步3.8GHz,英特爾終於承認自己錯了。不要忘記當初英特爾發布奔騰4時吹噓說奔騰4是為10GHz的運算速度設計的,這肯定是英特爾歷史上最重要的或許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工程失敗事件。
移動版奔騰4脫胎於桌面版奔騰4,它的致命缺陷當然也是功耗和熱量。專門網的網友幾乎都有筆記本,想必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本本溫度低低,電池續航能力長些長些再長些吧?移動版的奔騰4顯然不符合朋友們的要求。
說起移動版奔騰4,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在2002年4月23日發布的移動奔騰4-M處理器(Mobile Pentium 4 M),具備SpeedStep和深度休眠技術,但是不支持超線程技術,功耗約35W。另一類則是移動奔騰4處理器(Mobile Pentium 4),它的發布原因是因為進一步提升移動奔騰4-M主頻的同時保持較低功耗的努力已經被證實為不可能,移動奔騰4就是為了給筆記本提供一個高主頻的處理器,當然它的功耗也比台式機奔騰4低一些,「僅僅」有70W,是不是很爽?
移動奔騰4-M無法進一步提升主頻,功耗的控制也差強人意。移動奔騰4的主頻提上去了,功耗和發熱量又大得嚇人……這就是擺在英特爾和筆記本廠商面前的難題。圖拉丁這時候派上了用場,它具有移動處理器所需要具備的一切優點:低功耗、低熱量以及高性能。如果光從技術設計的角度講,幾乎所有的筆記本廠商都喜歡圖拉丁奔騰III-M,但是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在英特爾鋪天蓋地廣告的宣傳下,主推圖拉丁筆記本就是自尋死路。在嘗試了主推圖拉丁奔騰III-M受冷落的苦果以後,幾乎所有筆記本廠商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以移動奔騰4來設計製造一般的筆記本,將圖拉丁專門用於輕薄便攜筆記本產品的開發。只要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採用移動奔騰4處理器的筆記本,不論品牌如何都是又大又厚又重,設計得好的廠商可以解決這類筆記本機身過熱的問題,但是電池續航能力就無法保證了,總不能為又大又厚又重的筆記本再配一塊又大又厚又重的電池吧?相比之下,圖拉丁奔騰III-M就好得多,採用這類處理器的筆記本,輕巧便攜,電池續航能力超長,同時性能也很強大。我不知道英特爾設計與桌面處理器完全不同的奔騰M的靈感到底源自哪裡,但是圖拉丁奔騰III-M就是奔騰M的原型,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還有,新年快樂
⑼ 怎麼用圖吧工具箱來驗機
“圖吧工具箱”是圖拉丁吧的吧友們收集匯總的一套驗機軟體,可以對“電腦各部件的產品型號及使用情況”進行檢驗,驗機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打開工具箱里邊的一個個驗機軟體,檢測電腦各部件的使用情況及各產品型號等指標。
比如上面這張圖,就是呈現了電腦的總體概況,從主板的晶元組,到CPU的型號,到內存大小,再到顯卡型號和掛載了幾塊硬碟的分區情況等等。
通過這個界面,我們就可以確定這台電腦的配置情況了,不過這還僅僅只是驗機時需要檢測的最基礎的部分而已。
為了更深入地驗機,下一步我們還需要用圖吧工具箱里的CrystalDiskInfo這款軟體,來檢測硬碟的通電時間長度和數據寫入量,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確定,這究竟是一塊新硬碟,還是一塊翻新的硬碟了。
再然後,我們就要藉助CPU-Z工具和GPU-Z工具,來分別檢驗CPU和顯卡的型號,可以獲得更深入的配置數據。
不過要做到這一步的話,對於那些不是很懂電腦的朋友,可能就沒什麼太大的必要了,因為對於大多數電腦用戶來說,基本上,你只需要學會使用圖吧工具箱里的AID64,你的“驗機”目的就已經可以輕易實現了。
⑽ 圖吧工具箱能激活什麼版本
圖吧工具箱激活win10專業版。
是一款全面的計算機系統和硬體維護工具箱,其中包含各種常用的系統優化和硬體工具,可以幫助用戶解決各種計算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