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鎂合金是什麼東西容易上銹嗎
鎂合金是以鎂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鎂合金容易上銹。
鎂合金密度低、比性能好、減震性能好、導電導熱性能良好、工藝性能良好、耐蝕性能差、易於氧化燃燒、耐熱性差。
鎂合金其加工過程及腐蝕和力學性能有許多特點:散熱快、質量輕、剛性好、具有一定的耐蝕性和尺寸穩定性、抗沖擊、耐磨、衰減性能好及易於回收;另外還有高的導熱和導電性能、無磁性、屏蔽性好和無毒的特點。
使用過的朋友都知道鎂合金非常容易氧化,特別是在酸鹼環境下,相較於鋁合金自發形成的氧化膜保護層,鎂合金氧化發黑、容易腐蝕,如果用於外飾件或者使用環境較為惡劣的話一般都需要經過特殊工藝的表面處理,以達到耐腐蝕、抗氧化的效果。
(1)沈陽軍工電動工具廠家擴展閱讀
鎂合金的比重雖然比塑料重,但是,單位重量的強度和彈性率比塑料高,所以,在同樣的強度零部件的情況下,鎂合金的零部件能做得比塑料的薄而且輕。另外,由於鎂合金的比強度也比鋁合金和鐵高,因此,在不減少零部件的強度下,可減輕鋁或鐵的零部件的重量。
鎂合金相對比強度(強度與質量之比)最高。比剛度(剛度與質量之比)接近鋁合金和鋼,遠高於工程塑料。
Ⅱ 誰有關於數控機床方面的論文啊
數控機床發展史
摘要:機械系以機械為主,所以必須掌握好各種機械的專業知識,從這學期開始,開始接觸機械專業基礎課。我會本著認真的態度對待專業課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接下來我將介紹一下我對數控機床發展史的認識。
20世紀中期,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自動信息處理、數據處理以及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給自動化技術帶來了新的概念,用數字化信號對機床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推動了機床自動化的發展。
採用數字技術進行機械加工,最早是在40年代初,由美國北密支安的一個小型飛機工業承包商派爾遜斯公司(ParsonsCorporation)實現的。他們在製造飛機的框架及直升飛機的轉動機翼時,利用全數字電子計算機對機翼加工路徑進行數據處理,並考慮到刀具直徑對加工路線的影響,使得加工精度達到±0.0381mm(±0.0015in),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1952年,麻省理工學院在一台立式銑床上,裝上了一套試驗性的數控系統,成功地實現了同時控制三軸的運動。這台數控機床被大家稱為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
這台機床是一台試驗性機床,到了1954年11月,在派爾遜斯專利的基礎上,第一台工業用的數控機床由美國本迪克斯公司(Bendix-Cooperation)正式生產出來。
在此以後,從1960年開始,其他一些工業國家,如德國、日本都陸續開發、生產及使用了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中最初出現並獲得使用的是數控銑床,因為數控機床能夠解決普通機床難於勝任的、需要進行輪廓加工的曲線或曲面零件。
然而,由於當時的數控系統採用的是電子管,體積龐大,功耗高,因此除了在軍事部門使用外,在其他行業沒有得到推廣使用。
到了1960年以後,點位控制的數控機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為點位控制的數控系統比起輪廓控制的數控系統要簡單得多。因此,數控銑床、沖床、坐標鏜床大量發展,據統計資料表明,到1966年實際使用的約6000台數控機床中,85%是點位控制的機床。
數控機床的發展中,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中心。這是一種具有自動換刀裝置的數控機床,它能實現工件一次裝卡而進行多工序的加工。這種產品最初是在1959年3月,由美國卡耐·;特雷克公司(Keaney&TreckerCorp.)開發出來的。這種機床在刀庫中裝有絲錐、鑽頭、鉸刀、銑刀等刀具,根據穿孔帶的指令自動選擇刀具,並通過機械手將刀具裝在主軸上,對工件進行加工。它可縮短機床上零件的裝卸時間和更換刀具的時間。加工中心現在已經成為數控機床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品種,不僅有立式、卧式等用於箱體零件加工的鏜銑類加工中心,還有用於回轉整體零件加工的車削中心、磨削中心等。
1967年,英國首先把幾台數控機床連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統,這就是所謂的柔性製造系統(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之後,美、歐、日等也相繼進行開發及應用。 1974年以後,隨著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微處理器直接用於數控機床,使數控的軟體功能加強,發展成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簡稱為CNC機床),進一步推動了數控機床的普及應用和大力發展。
80年代,國際上出現了1~4台加工中心或車削中心為主體,再配上工件自動裝卸和監控檢驗裝置的柔性製造單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這種單元投資少,見效快,既可單獨長時間少人看管運行,也可集成到FMS或更高級的集成製造系統中使用。
目前,FMS也從切削加工向板材冷作、焊接、裝配等領域擴展,從中小批量加工向大批量加工發展。
所以機床數控技術,被認為是現代機械自動化的基礎技術。
那什麼是車床呢?據資料所載,所謂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
看機床的水平主要看金屬切削機床,其他機床技術和復雜性不高,就是近幾年很流行的電加工機床,也只是方法的改變,沒什麼復雜性和科技含量。
我國的數控磨床水平不錯,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因為它簡單,基本屬於勞動密集型。
金屬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屬形狀。去除材料,主要靠車和銑,車床發展為數控車床,銑床發展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軸機床,可以讓復雜零件在精度和形狀上一次到位,例如,飛機上的一個復雜零件,以前由很多種工人:車工、銑工、磨床工、畫線工、熱處理工用好幾個月干,其中還有報廢的,最新的復合數控機床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全乾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設計的還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著壽命長,可靠性好。
由普通發展到數控,一個人頂原來的十個,在精度上,更是沒法說,適應性上,零件變了,換個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為最低,以前在工廠,誰要時會車渦輪、蝸桿,沒個10年8年的不行,要是誰掌握了,那牛得很。現在用數控設備,只要你會編程,把參數輸進去就可以了,很簡單,剛畢業的技校學生都會,而且批量的產品質量也有保證。
自美國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數控車床後,機床製造業就進入了數控時代,中國在六十年代也搞出了第一代數控機床,但後來中國進入了什麼年代,大家都知道。等80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的數控機床水平,差距就是20年了,其實奮起直追還有希望,但國營工廠不思進取,到了90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水平,已有30年的差距了。中國改革開放前走的是蘇聯的路子,什麼叫蘇聯的路子,舉個例子來講:比如,生產一根軸,蘇聯的方式是建一個專用生產線,用多台專用機床,好處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這根軸的參數發生了變化,這條線就報廢了,生產人員也就沒事做了。在1960-1980年代,國營工廠一個產品生產幾十年不變樣。到了1980年代後,當時搞商品經濟,這些廠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經營就困難了,到了90年代就大量破產,大量職工下崗。現代的生產也有大批量生產,但主要是單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種,只要你的設備是數控的,適應起來就快。專業機床的路子已經到頭了, ;西方走的路和前蘇聯不一樣,當年的「東芝」事件,就是日本東芝賣給蘇聯了幾台五軸聯動的數控銑床,讓蘇聯在潛艇的推進螺旋槳上的製造,上了一個檔次,讓美國的聲納聽不到潛艇聲音了,所以美國要懲處東芝公司。由此也可見,前蘇聯的機床製造業也落後了,他們落後,我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美國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但數控機床的發展,還是要數德國。德國本來在機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無非就是搞機電一體化,機械方面德國已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電子系統方面,德國的電子系統工業本來就強大,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就執機床界的牛耳了。
但日本人的強項就是仿造,從上世紀70年代起,日本大量從德國引進技術,消化後大量仿造,經過努力,日本在90年代起,就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數控機床生產國,直到現在還是。他們在機床製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了世界前面,如在機床復合(一機多種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的核心就在數控系統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統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發拿科公司。第一代的系統用步進電機,我們現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電機。現在的數控系統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電機和系統內的邏輯控制軟體,交流伺服電機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誰能製造,這是一個光學、機械、電子的綜合體。邏輯控制軟體就是控制機床的各軸運動,而這些軸是用伺服電機驅動的,一般的系統能同時控制3軸,高級系統能控制五軸,能控5軸的,五軸以上也沒問題。我們國家也由有5軸系統,但「做秀」的成份多,還沒實用化。我們的工廠用的五軸和五軸以上機床,100%進口。
機床是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徵,其核心就是數控系統。我們目前不要說系統,就是國內造的質量稍微好一點的數控機床,所用的高精度滾珠絲杠,軸承都是進口的,主要是買日本的,我們自產的滾珠絲杠、軸承在精度、壽命方面都有問題。目前國內的各大機床廠,數控系統100%外購,各廠家一般都買日本發那科、三菱的系統,佔80%以上,也有德國西門子的系統,但比較少。德國西門子系統為什麼用的少呢?早期,德國系統不太能適合我們的電網,我們的電網穩定性不夠,西門子系統的電子伺服模塊容易燒壞。日本就不同了,他們的系統就燒不壞。近來西門子系統改進了不少,價格方面還是略高。德國人很不重視中國,所以他們的系統漢語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漢語化版的。
就國產高級數控機床而言,其利潤的主體是被外國人拿走了,中國只是掙了一個辛苦錢。
美國為什麼沒有能成為數控機床製造大國呢?這個和他們當時制定產業政策的人有關,再加上當時美國的勞動力貴,買比製造劃算。機床屬於投資大,見效慢,回報率底的產業,而且需要技術積累。不太附和美國情況。但後來美國發現,機床屬於戰略物資,沒有它,飛機、大炮、坦克、軍艦的製造都有問題,所以他們重新制定政策,扶植了一些機床廠,規定了一些單位只能買國產設備,就是貴也得買,這就為美國保留了一些數控機床行業。美國機床在世界上沒有什麼競爭力。
歐洲的機床,除德國外,瑞士的也很好,要說超高精密機床,瑞士的相當好,但價格也是天價。一般用戶用不起。義大利、英國、法國屬於二流,中國很少買他們的機床。西班牙為了讓中國進口他們的機床,不惜貸款給中國,但買的人也很少??借錢總是要還的。
韓國、台灣的數控機床製造能力比大陸地區略強,不過水平差不多。他們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引進日本技術發展的。韓國應該好一點,它有自己製造的、已經商業化了的數控系統,但進口到中國的機床,應我們的要求,也換成了日本系統。我們對他們的系統信不過。韓國數控機床主要有兩家:大宇和現代。大宇目前在我國設有合資企業。台灣機床和我們大體一樣,自己造機械部分,系統采購日本的。但他們的機床質量差,壽命短,目前在大陸影響很壞。其實他們比我們國產的要好一點。但我們自己的差,我們還能容忍,台灣的機床是用美金買來的,用的不好,那火就大了。台灣最主要的幾家機床廠已打算把工廠遷往大陸,大部分都在上海。這些廠目前在國內的競爭中,也打著“國產」的旗號。
近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引起了世界一些主要機床廠商的注意,2000年,日本最大的機床製造商「馬扎克」在中國銀川設立了一家數控機床合資廠,據說製造水平相當高,號稱「智能化、網路化」工廠,和世界同步。今年日本另外一家大機床廠大隈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一家能年產1000台數控機床的控股公司,德國的一家很有名的企業也在上海設立了工廠。
目前,國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勵國民使用國產數控機床,各廠家也在努力追趕。國內買機床最多的是軍工企業,一個購買計劃里,80%是進口,國產機床滿足不了需要。今後五年內,這個趨勢不會改變。不過就目前國內的需要來講,我國的數控機床目前能滿足中低檔產品的訂貨。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4.我國的現狀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中國於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在1958~1979年間為第一階段,從1979年至今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中對數控機床特點、發展條件缺乏認識,在人員素質差、基礎薄弱、配套件不過關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終因表現欠佳,無法用於生產而停頓。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大,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第二階段從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進數控系統技術,從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奧、韓國、台灣省共11國(地區)引進數控機床先進技術和合作、合資生產,解決了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數控機床開始正式生產和使用,並逐步向前發展。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在20餘年間,數控機床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有較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培訓一批設計、製造、使用和維護的人才;通過合作生產先進數控機床,使設計、製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通過利用國外先進元部件、數控系統配套,開始能自行設計及製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軸聯動加工的數控機床,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對關鍵技術的試驗、消化、掌握及創新卻較差。至今許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能獨立發展,基本上處於從仿製走向自行開發階段,與日本數控機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象日本「機電法」、「機信法”那樣的指引;嚴重缺乏各方面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缺少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數控系統不配套;企業和專業間缺乏合作,基本上孤軍作戰,雖然廠多人眾,但形成不了合力。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2003年開始,中國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控機床進口國。目前正在提高機械加工設備的數控化率,1999年,我們國家機械加工設備數控華率是5-8%,目前預計是15-20%之間。 一、 什麼是數控機床 車、銑、刨、磨、鏜、鑽、電火花、剪板、折彎、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機械加工方法,所謂機械加工,就是把金屬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包含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兩個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設備都稱為機床,數控機床就是在普通機床上發展過來的,數控的意思就是數字控制。給機床裝上數控系統後,機床就成了數控機床。當然,普通機床發展到數控機床不只是加裝系統這么簡單,例如:從銑床發展到加工中心,機床結構發生變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庫,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銑、鏜、鑽的功能。 我們一般所說的數控設備,主要是指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 我國目前各種門類的數控機床都能生產,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世界水平,有的比國外落後10-15年,但如果國家支持,追趕起來也不是什麼問題,例如:去年,沈陽機床集團收購了德國西思機床公司,意義很大,如果大力消化技術,可以縮短不少差距。大連機床公司也從德國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上海一家企業購買日本著名的機床製造商池貝。, 近幾年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歐洲不少企業倒閉或者被兼並,如馬毫、斯濱納等。日本經濟不景氣,有不少在80年代很出名的機床製造商倒閉,例如:新瀉鐵工所。 二、 數控設備的發展方向 六個方面:智能化、網路化、高速、高精度、符合、環保。目前德國和瑞士的機床精度最高,綜合起來,德國的水平最高,日本的產值最大。美國的機床業一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屬於同一水平。但就門類、種類多少而言,我們應該能進世界前4名。 三、 數控系統由顯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電機、和各種開關、感測器構成。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廠商是:日本發那客、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其餘還有法國扭姆、西班牙梵谷等。國內由華中數控、航天數控等。國內的數控系統剛剛開始產業化、水平質量一般。高檔次的系統全都是進口。 華中數控這幾年發展迅速,軟體水平相當不錯,但差就差在電器硬體上,故障率比較高。華中數控也有意向數控機床業進軍,但機床的硬體方面不行,質量精度一般。目前國內一些大廠還沒有採用華中數控的。廣州機床廠的簡易數控系統也不錯。 我們國家機床業最薄弱的環節在數控系統。
參考文獻:
1.《機床與液壓》20041No17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機床數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 黃勇 陳子辰 浙江大學
Ⅲ 南京的汽車廠 有哪些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奧迪汽車有限公司。
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南京長安),隸屬於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長安汽車東進戰略的橋頭堡,於2000年6月18日掛牌成立。經過多年的跨越發展,公司產銷規模不斷壯大,累計產銷微車86萬輛。
銷售收入50.81億元,同比增長42.4%。公司注冊資本6.0181億元,從業人員3600名,廠區現位於南京市溧水區,佔地990畝,擁有沖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近年來通過擴能改造,整車產能躍升至30萬輛。
注意事項: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Ⅳ 上海理工大學是985院校嗎
上海理工大學不是985院校。學校的辦學性質是公辦,層次為普通本科,類型是理工類。
Ⅳ 菲斯曼壁掛爐怎麼樣
博世和菲斯曼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范圍內。博世只要是電動工具起家,後來發展到全家電行業。
菲斯曼一直很專業的在做鍋爐。看一個鍋爐,看其內部結構的設計合理性、做工質量的好壞,決定了一個產品能否在本行業內部真正做強做大。我們行內人士都清楚菲斯曼和博世來比,就好像是奧迪和桑塔納之間的區別。其實全世界范圍內鍋爐最好的應該算是德國沃樂夫了,鍋爐中的貴族極品,可惜沒有錢,不然真想換成沃樂夫。
Ⅵ 鋰電池行業常用的膠帶有哪些種類
鋰電池行業常用的膠帶有哪些種類?
根據基材劃分:可分為BOPP膠帶、布基膠帶、牛皮紙膠帶、美紋紙膠帶、纖維膠帶、PVC膠帶、PE泡棉膠帶等。
根據應用范圍劃分:可分為警示膠帶、地毯膠帶、電工膠帶、保護膜紙膠、纏繞膜膠帶、封箱膠帶、模塊膠帶等。
根據市場普及率劃分:可分為普通膠帶、特種膠帶。
根據應用環境溫度劃分:可分為低溫膠帶、常溫膠帶、高溫膠帶。
根據粘貼性劃分:單面膠帶和雙面膠帶。 1) Jumbo Roll 母卷即機器上下來的是原型膠帶,寬度為1米至1.5米,長度由幾百米至幾千米,視不同基材而定。
2)Log Roll 大卷即母卷復卷後的產品,寬度不變,長度依要求不等(一般為100米,50米,25米,10米,5米)。
3)Slit Roll 小卷(成品卷)即一般市場上的產品。
熱封膠帶是利用專用設備(熱風縫口密封機或高頻熱合機)加熱,縫合在雨衣、帳篷、升空氣球等防水、防氣系列產品的針織骨位針孔處,達到密封(防漏水、防漏氣)效果的一種膠帶。
眾所周知服裝在加工生產中一定會出現針眼,當然防水系列也不例外。如何保證這些針眼不漏水,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也困惑了我們幾千年,因為普通的膠帶遇水則不具有沾力。
而在20世紀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使用,材料非常昂貴,只有在美國、蘇聯等軍工比較發達的國家才有出現,而且其只使用在航天科技上。對其他國家更是技術保密。
熱封膠帶的種類:
PVC、復合PU、純PU(TPU)、熱熔膜、橡膠膠帶、無紡布膠帶、三層布膠帶 。
熱封膠帶的技術標准:
歐洲毒性元素EN71.PART3:1994安全檢測標准
歐盟毒性元素EN1122:2001安全檢測標准
歐盟2002/61/EC限制偶氨染料標准
不含Vinyl Chloride Monomer
熱封膠帶的用途:
熱封膠帶廣泛應用於防寒服、滑雪衣、羽絨服、航海服、潛水服、帳篷、車船罩、雨衣、摩托車雨衣、防水鞋等防水相關系列用品和太空服、升空氣球、防化服等防氣系產品。
屬於五交化類(五金膠合/化工) 1、材料組成丁基橡膠防水密封粘結帶是由丁基橡膠與聚異丁烯等主要原料共混而成,按照特殊的生產配方,採用最新專利技術,選用優質特種高分子材料(進口),經過特殊的工藝流程生產出來的環保型無溶劑密封粘結材料。
2、產品特點
(1)優異的機械性能:粘結強度、抗拉強度高,彈性、延伸性能好,對於界面形變和開裂適應性強。
(2)穩定的化學性能:具有優良的耐化學性,耐候性和耐腐蝕性。
(3)可靠的應用性能:其粘結性、防水性、密封性、耐低溫性和追隨性好,尺寸的穩定性好。
(4)施工操作工藝簡單
3、適用范圍
(1)新建工程的屋面防水、地下防水、結構施工縫的防水處理及高分子防水卷材搭接密封。
(2)市政工程中的地鐵隧道結構施工縫的密封防水處理。
(3)彩色壓型板接縫處的氣密、防水、減震。陽光板工程中接縫處的氣密、防水、減震。
(4)汽車裝配中的粘接密封處理
(5)鋼結構施工中接逢處的防水密封處理
(6)復合鋁箔的丁基膠帶適合於各種土木屋面,彩鋼,鋼構,防水卷材,PC板等在陽光照射下的防水密封 1928年5月30日在英國和美國提出申請,德魯開發出了一種很輕的、一壓即合的黏合劑,後來經過改進發明了透明膠帶。
膠帶是在BOPP原膜的基礎上經過高壓電暈後使一面表面粗糙後塗上膠水後經過分條分成小卷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膠帶。膠帶膠水是丙烯酸脂膠水,又叫壓敏膠,主要成分是酊脂。酊脂是一種高分子活動物質,溫度高低對分子活動有一定影響。膠水的酊脂含量直接影響到膠帶的使用情況。正常的封箱膠帶的初粘力在≥13號(鋼球號)之間,這種膠帶膠水的厚度一般為22微米,是符合標準的厚度。
對於有顏色的膠帶是為了方便做記號和遮蔽用途,一般米黃色和土黃色比較多。帶顏色的膠帶的顏色是膠水的顏色。
將透明膠帶對粘捏緊然後快速拉開,可以將一邊的膠拉脫離,就可以看到原膜的純度和透明度。 絕緣膠帶專指電工使用的用於防止漏電,起絕緣作用的膠帶。
製作工藝:以聚氯乙烯薄膜為基材,塗以橡膠型壓敏膠製造而成。
絕緣膠帶(insulated rubber tape)專指電工使用的用於防止漏電,起絕緣作用的膠帶。又稱絕緣膠布,膠布帶,由基帶和壓敏膠層組成。基帶一般採用棉布、合成纖維織物和塑料薄膜等,膠層由橡膠加增黏樹脂等配合劑製成,黏性好,絕緣性能優良。絕緣膠帶具有良好的絕緣耐壓、阻燃、耐候等特性,適用於電線接駁、電氣絕緣防護等特點。
絕緣膠帶廣泛用於在380V電壓以下使用的導線的包紮、接頭、絕緣密封等電工作業。生產工藝有擦膠法和塗膠法兩種。製作工藝:以聚氯乙烯薄膜為基材,塗以橡膠型壓敏膠製造。
在用電過程中,人們雖注意到電源線材料截面積的大小對電氣的安全使用有影響,但往往對接頭使用絕緣膠帶不夠重視。現電源線路敷設越來越復雜,走木地板下、牆中、隔板中及潮濕的地下或水中的均有。如果絕緣膠帶使用不當,將會發生漏電,危及人身安全。所以我們要正確使用絕緣膠帶,電源線接頭分「+」字接法、「-」字接法、「T」字接法等。接頭應纏牢,光滑無毛刺,否則,在線頭斷開前,應先用鋼絲鉗輕壓一下,再繞至壓口處,然後左右擺,線頭就會很服帖地在接頭處斷開。如果接頭在乾燥處,應先用絕緣黑膠布纏2層,再纏塑料膠帶2層,再用絕緣自粘帶拉長200%左右,纏2~3層,最後纏2層塑料膠帶。
因為直接使用塑料膠帶缺點較多:塑料膠帶時間一長易錯位、開膠;電器負荷重時,接頭發熱,塑料膠帶易熔化收縮;電源接頭在接線盒內相互擠壓,接頭有毛刺時,很容易扎傷塑料膠帶等。
這些隱患將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線路短路,造成火災。而使用絕緣黑膠布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它具有一定的強度、柔性,能長期緊纏在接頭處,受時間及溫度影響而密實定型,不會脫落,並且阻燃。再者,用絕緣黑膠布包裹後再纏塑料膠帶能防潮、防銹。
當然,絕緣自粘帶也有缺陷,它雖防水性能好但易破,所以最後需纏上2層塑料膠帶作保護層,接頭與接頭的絕緣自粘帶相互不粘,性能更好。 防腐膠帶指用於防腐纏繞使用的膠粘帶,又分冷纏帶和熱纏帶,冷纏帶
一般包括聚乙烯(復合)型防腐膠帶,聚丙烯增強纖維防腐膠帶,鋁箔抗紫外線防腐膠帶,聚乙烯660型(改性瀝青)膠帶,雙面膠防腐內帶(這種膠帶在國內用的很少,但是在國外很實用很廣泛,一般用於出口)和環氧煤瀝青防腐膠帶。執行標准為SY/T0414-98和SY/T0447-96。熱纏帶又名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纏繞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加溫使膠融融才可使用,又時需要輔助於無溶劑環氧塗料才能成為三層結構防腐,執行標准為SY/T0413-2002。 屏蔽膠帶是一種帶高導電背膠的金屬箔或導電布,其導電背膠和導電基材組成完整的導電體,可以與任何金屬面以粘接方式,完成電搭接和縫隙的電封閉。屏蔽導電膠帶是經濟實惠,使用方便的屏蔽材料。
用於密封EMI屏蔽室,殼體和電子設備的接縫,纏繞電纜進行屏蔽,提供可靠的接地表面,對不能焊接的表面提供電接觸。 名稱:馬拉膠帶,又稱矽膠馬拉膠帶,火牛膠帶,瑪拉膠帶。
適用:電子行業絕緣。
參數:一般要求厚度60±5微米,剝離力≥300N/M,斷裂伸長率達55%,擊穿電壓4.2KV阻燃級別0.1級,耐溫性10-130℃,耐溶劑強。
顏色:一般有紅、藍、黃、白、黑五種鮮明的顏色。 工作溫度范圍:--40℃—100℃。
用途:建築、橋梁、地鐵、地下混凝土之間接縫。
特點:防水、粘接強度高,抗拉強度高,對於界面形變和開裂適應性強。具有優異的耐化學性、耐侯性和耐腐蝕性,高溫80℃不流,低溫40℃不裂。 泡棉膠帶, 是以pe或eva為基材,採用丙烯酸油性壓敏膠粘劑,以離型紙或離型膜做隔離面塗布而成。
其性能為:能充分吸收被粘體空隙及克服被粘體凹凸不平的缺陷,具有良好的緩沖性,耐蠕變性能優異,能長期承受負荷。其廣泛應用於建築行業和汽車行業。 1、膠帶應存入庫房,避免日曬、雨淋;禁止與酸鹼油有機溶劑接觸,保持清潔乾燥,距發現裝置1m以外,室溫在-15℃~40℃之間。
2、膠帶應成卷放置,不折疊,存放時間過久時應每季翻動一次。
3、裝卸輸送帶時最好用吊車,並用並有橫梁的索具平穩吊起,避免損壞帶邊,切勿蠻橫裝卸,引起松卷甩套。
4、膠帶的類型,規格要根據使用需要和具體條件,合理選取。
5、不得把不同品種,不同規格型號,強度,布層數的膠帶連接(配組)在一起使用。
6、輸送帶接頭最好採用熱硫化膠接,以提高可靠性,保持較高的有效強度。
7、輸送機的傳送輥簡直徑與傳送帶的最小帶輪直徑應符合有關規定。
8、勿使膠帶蛇行或蠕行,要保持拖輥,立輥靈活,張緊力要適度。
9、輸送機裝有擋板和裝潔裝置時,應避免對膠帶的磨損。
10、清潔度是膠帶良好運行的基本條件,外來物質會影響帶子偏心,張力差異,甚至斷裂。
11、使用中發現膠帶有早期損壞現象時,應及時查找原因,修理,避免不良後果的出現。 高溫膠帶,即高溫作業環境下使用的膠粘帶。主要用於電子工業用途,耐溫性能通常在120度到260度之間,常用於噴漆、烤漆皮革加工、塗裝遮蔽和電子零件製程中固定、印刷電路板及高溫處理遮蔽。高溫膠帶包括KAPTON高溫膠帶;鐵氟龍高溫膠帶;高溫美紋紙膠帶;PET綠色高溫膠帶;高溫雙面膠等。
高溫膠帶具有以下幾個特性:
1、不粘性;
2、耐高、低溫性,產品長期使用耐溫達260℃;
3、 耐腐蝕性;
4、低摩擦、耐磨損性;
5、抗濕性 高絕緣性;
高溫膠帶主要用於:
1、電線電纜工業的絕緣包層;
2、電氧工業的絕緣襯里;
3、貯槽輥筒表麵包層,導軌摩擦面襯里,可直接貼於各種大平面及規則曲面(如滾筒)上,操作簡單,免去噴塗四氟材料需專業設備、特殊工藝及必須運輸到專業噴塗廠加工等限制;
4、用於紡織、食品、葯品、木材加工等部門作為絕緣高溫材料;
5、彩印包裝機、塑料編織拉絲機微波乾燥、各種傳送帶及服裝燙粘封壓包裝行業的各種制袋機,封口機的熱壓封口端面等方面。
Ⅶ 什麼是TC標准
http://www.sina.net 2005年12月19日 17:02 中國信息驗證網
發布機構:國家技術監督局
發布日期:1990.08.20
生效日期:1990.08.20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為了充分發揮生產、使用、科研、教學和監督檢驗、經銷等方面專家的作用,更好地開展各專業技術領域的標准化工作,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劃和組建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技術委員會,下同)。
第三條 技術委員會是在一定專業領域內,從事全國性標准化工作的技術工作組織,負責本專業技術領域的標准化技術歸口工作,所負責的專業技術領域,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四條 屬於綜合性的、基礎的和涉及部門較多的技術委員會,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和管理;屬於產品方面的技術委員會,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有關主管部門負責領導和管理。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主管部門領導和管理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情況,必要時,可對委託的主管部門進行調整。
第二章 工作任務
第五條 遵循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本專業標准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技術措施的建議。
第六條 按照國家制定、修訂標準的原則,以及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方針,負責組織制訂本專業標准體系表,提出本專業制定、修訂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建議。
第七條 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計劃,協助組織本專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復審工作。
第八條 組織本專業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送審稿的審查工作,對標准中的技術內容負責,提出審查結論意見,提出強制性標准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
第九條 受標准制定部門的委託,負責組織本專業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宣講、解釋工作;對本專業已頒布標準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作出書面報告;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本專業標准化成果獎勵項目的建議。
第十條 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委託,承擔國際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等相應技術委員會對口的標准化技術業務工作,包括對國際標准文件的表態,審查我國提案和國際標準的中文譯稿,以及提出對外開展標准化技術交流活動的建議等。
第十一條 受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認證和評優等工作中,承擔本專業標准化范圍內產品質量標准水平評價工作。受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可承擔本專業引進項目的標准化審查工作,並向項目主管部門提出標准化水平分析報告。
第十二條 在完成上述任務前提下,技術委員會可面向社會開展本專業標准化工作,接受有關省、市和企業的委託,承擔本專業地方標准、企業標準的制定、審查和宣講、咨詢等技術服務工作。
第十三條 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辦理與本專業標准化工作有關的其他事宜。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十四條 技術委員會的組成應以生產、使用、科研、經銷等方面的科技人員為主體,其中,各級行政管理機構的科技管理人員一般不得超過八分之一,使用和經銷方面的科技人員不得少於四分之一。
每屆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期為五年。
技術委員會的組成方案,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
第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一般設委員二十五人左右,分技術委員會設委員二十人左右,其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一至三人,秘書長一人,必要時可設副秘書長一人。正副主任委員和正副秘書長以及委員應由在職工作人員擔任,分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一般應由技術委員會委員擔任。需要時可聘請在本專業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一至三人擔任技術委員會的顧問。
第十六條 技術委員會委員(簡稱委員,下同)應由本專業生產、使用、經銷、科研、教學和監督檢驗等方面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豐富實踐經驗,熟悉和熱心標准化工作,能積極參加標准化活動,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擔任。正副主任委員、正副秘書長、委員和顧問的產生,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其中正副主任委員和正副秘書長應各有一名從秘書處所在單位推薦,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聘任,頒發聘書。委員可以連聘連任。對不履行職責,無故兩次以上不參加技術委員會活動,或經常不能參加技術委員會活動及因工作變動,不適宜繼續擔任委員者,技術委員會可提請有關主管部門重新推薦人選,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聘任。
委員應積極參加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如對本專業技術標準的審查,對國際標准提案提出意見等)。委員在本技術委員會內有表決權,有權獲得本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七條 技術委員會可設單位委員,單位委員人數包括在委員總數中,但不得超過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本專業有關的企業、事業單位中,技術力量較強、標准化工作較突出的單位,可提出申請作為單位委員,其代表須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推薦,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聘任、頒發聘書。
單位委員應選派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技術人員為代表參加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單位委員的代表在本技術委員會內有表決權,並有權獲得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八條 技術委員會還可設通訊成員。通訊成員由本專業有關的企業、事業單位提出申請,技術委員會批准。通訊成員人數不限。
通訊成員的代表可被邀請列席技術委員會的會議,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但無表決權。通訊成員有權獲得本技術委員會的資料和文件。
第十九條 單位委員和通訊成員應向技術委員會交納信息、資料費,交費辦法由各技術委員會規定,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條 技術委員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應設在本專業標准化技術歸口單位,或有能力承擔秘書處工作的單位。該單位受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委託,領導和管理秘書處的工作,委派工作人員擔任秘書,為秘書處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秘書處的工作應納入該單位的工作計劃。
秘書處在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秘書長領導下,負責處理技術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技術委員會和秘書處的印章,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必要時,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對秘書處承擔單位進行調整。
第二十一條 專業范圍較寬的技術委員會可建立分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的設置和組建,由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與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協商提出方案,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分技術委員會應遵守本章程。分技術委員會委員聘書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分技術委員會及秘書處印章,由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頒發。
各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由技術委員會進行領導和協調。
分技術委員會,應定期向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報告工作。
第二十二條 根據工作需要,技術委員會可建立標准制定工作組(簡稱工作組,下同),負責標準的制定、修訂的具體工作。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派聯絡員負責與技術委員會保持聯系。
專業范圍有交叉,或專業范圍聯系較密切的技術委員會,可互派聯絡員參加技術委員會的活動,以加強彼此工作的協調。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二十四條 技術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制定、修訂標准計劃的要求,提出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制定、修訂計劃項目的建議。行業標準的計劃建議,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經行業標准歸口部門協調後列入行業標准制定、修訂計劃。國家標準的計劃建議報技術委員會主管部門、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經協調後,
列入國家標准制定、修訂計劃。
第二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協助組織計劃的實施,指導和督促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進行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第二十六條 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在調查研究、試驗驗證的基礎上,提出標准徵求意見稿(包括附件),分送技術委員會有關委員以及有代表性的單位和個人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一般為兩個月。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對所提意見進行綜合分析後,對標准進行修改,提出標准送審稿,報秘書處。
第二十七條 秘書處將標准送審稿送主任委員初審後,提交全體委員進行審查(可用會議審查、也可用函審)。
秘書處應在會議前一個月或投票前兩個月,將標准送審稿(包括附件)提交給審查者。審查時原則上應協商一致。如需表決,必須有全體委員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為通過(會審時未出席會議,也未說明意見者,以及函審時未按規定時間投票者,按棄權計票)。
對有分歧意見的標准或條款,須有不同觀點的論證材料。
審查標準的投票情況應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作為標准審查意見說明的附件。
第二十八條 審查通過的標准送審稿,由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修改,按要求提出標准報批稿及其附件,送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工作組或標准主要負責起草單位應對標准報批稿的技術內容和編寫質量負責。
第二十九條 標准報批稿經秘書處復核,秘書長簽字後,送主任委員或其委託的副主任委員審核簽字報下達標准項目計劃的主管部門審核。國家標准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行業標准報行業標准歸口部門,批准發布。
分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標准報批稿,送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按本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技術委員會對分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標准報批稿,有權提出復議和修改意見。
第三十條 技術委員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可與審查標准結合進行),總結上年度工作,安排下年度計劃,檢查經費使用情況等。技術委員會應每年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一次工作。
第五章 經 費
第三十一條 技術委員會的活動經費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籌集和開支。
第三十二條 技術委員會的活動經費由以下幾方面提供:
(一)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活動經費;
(二)單位委員和通訊成員交納的費用;
(三)開展本專業標准化的咨詢、服務工作的收入;
(四)有關方面對本專業標准化工作的資助。
第三十三條 技術委員會的經費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技術委員會會議等活動經費;
(二)向委員提供資料所需費用;
(三)有條件可對制定、修訂標准提供補助;
(四)標准編寫審查費。
第三十四條 制定、修訂標准所需經費,按財政部的有關規定辦理,主要由計劃項目的主管部門提供必要的標准補助費。
第三十五條 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應指派專人對技術委員會的經費進行管理。經費的預、決算應由技術委員會審定,秘書處執行。秘書處應每年向全體委員作經費收支情況報告,並書面報告技術委員會的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每個技術委員會均應冠以專業名稱。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代號分別冠以TC、SC,對外可用CSBTS/TC×××,CSBTS/TC××/SC××,各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順序號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編注。
第三十七條 各技術委員會可根據本章程,結合本專業的具體情況,制定本專業技術委員會的章程和秘書處工作細則以及內部的規章制度。
第三十八條 本章程由國家技術監督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章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原國家標准局1986年10月15日頒發的《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即行廢止。
CSBTS
SC
技術委員會和
分技術委員會名稱
秘書處所在單位
秘書處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對應IECTC
TC
1
電壓電流等級和頻率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首都體育館南路2號 100044
TC8
2
微電機 西安微電機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西郊桃園路 710077
TC2
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 510302
TC50、75
1
機械環境試驗 電子部第5研究所 廣州市1252信箱 510610
2
氣候環境試驗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9
防爆電氣 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 河南省南陽市 473000
TC31
16
2
電學、磁學量和單位 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司單位制辦公室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4號 100088
TC25
23
電聲學 電子部第三研究所 北京市743信箱 100015
TC29、60
24
電工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維修性 電子部第五研究所 廣州市1252信箱 510610
TC56
25
電氣安全 中國標准化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 北京市朝陽區育慧南路3號 100029
ACOS
26
旋轉電機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市武寧路505號 200063
TC2
27
電氣文件編制和圖形符號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首都體育館南路2號 100044
TC3
1
簡圖用圖形符號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首體南路2號 100044
SC3A
2
文件編制 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SC3B
3
設備用圖形符號 郵電工業標准化所 北京新外大街28號 100088
SC3C
4
元器件資料庫用數據集 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SC3D
36
帶電作業 武漢高壓研究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關山 430074
TC78
44
變壓器 沈陽變壓器研究所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 110025
TC14
47
印製電路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市1101信箱 100007
TC52
60
電力電子學 機械部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朱雀大街202號 710061
TC22
65
高壓開關 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大慶路8號 710077
TC17A、C
67
電器附件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TC23
1
器具開關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上海市寶慶路10號 200031
68
電動工具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 上海市寶慶路10號 200031
TC61FJ
69
鉛酸蓄電池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 沈陽市鐵西區北二馬路33號 110026
TC21
77
鹼性蓄電池 電子部第十八研究所 天津市296信箱 300381
TC21A
78
半導體器件 電子部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7
1
集成電路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7
2
半導體分立器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79
無線電干擾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市武寧路505號 200063
CISPR
1
無線電干擾測量與統計方法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工、科、醫射頻設備無線電干擾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武寧路505號 200063
3
架空高壓線及設備的無線電干擾 武漢高壓研究所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洪山區 430074
4
5
無線電接收設備干擾特性 電子部第三研究所 北京743信箱 100015
6
電動機、家用電器、照明電器及類似電器的干擾 廣州電器科學研究所 廣州市新港西路204號 510302
7
系統間電磁兼容 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 西安翠華路115號 710061
8
信息技術設備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81
避雷器 西安電瓷研究所 陝西省西安市西郊大慶路 710077
TC37
82
電力遠動通信 電力部南京自動化研究院 江蘇省南京市323信箱 210003
TC57
89
磁性元件與鐵氧體材料 電子部第九研究所 四川省綿陽市105信箱 621000
TC51
90
太陽光伏能源系統 電子部第18研究所 天津市第296信箱 300381
TC82
104
電工儀器儀表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TC85、13
1
電能測量和負載控制設備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2
模擬指示和數字電表及附件磁測量儀器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 哈爾濱市哈平公路1公里處 150040
3
交直流儀器測量電源檢驗裝置和記錄電源 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 上海市龍江路225號 200082
153
電子測量儀器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4、66
154
繼電器、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 機械部許昌繼電器研究所 河南省許昌市建設路77號 461000
TC95
1
有或無繼電器 電子工業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靜態繼電保護裝置 電力部南京自動化研究院 南京市蔡家巷24號 210003
165
電子設備用阻容元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0
1
電阻器 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 北京554信箱 100015
2
電容器 成都宏明無線電器材廠 四川省成都82信箱 610058
166
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48
1
低頻連接器 華豐無線電器材廠 四川省綿陽204信箱 621000
2
開關 電子部四十所 安徽省蚌埠320信箱 233010
167
電真空器件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研究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TC39
176
原電池 中國輕工總會化學電源研究所 江蘇省蘇州葑門外庄先灣7號 250006
TC35
182
頻率控制和選擇用壓電器件 國營晨星無線電器材廠 北京120信箱 100015
TC49
189
低壓電器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上海武寧路505號 200063
TC17
190
電子設備用高頻電纜及連接器 電子部第23所 上海市逸仙路25號 200437
1
射頻連接器 電子部電子標准化所 北京1101信箱 100007
2
射頻電纜 電子部第23所 上海市逸仙路25號 200437
202
架空線路 電力部電力建設研究所 北京良鄉 102401
TC11
205
建築物電氣裝置 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設計院 北京廣安門外蓮花河胡同1號 100055
TC64
207
有或無電氣繼電器 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協會 北京石景山路23號 100043
TC94
213
電線電纜 上海電纜研究所 上海市軍工路1000號 200093
TC20、7、55
222
互感器 沈陽變壓器研究所 沈陽鐵西北二中路18號 110025
TC38
224
照明電器 北京電光源研究所 北京市朝外呼家樓 100020
TC34
232
電工術語 機械部機械科學研究院 北京首體南路2號
Ⅷ 誰能說說鎂合金的用途及特性
鎂合金特性
鎂合金新材料是以鎂為基體加入其它元素組成的合金,被譽為「21世紀最綠色、最具應用潛力的工程結構材料」,具有密度小、阻尼減震性好、比強度高、抗沖擊性高、散熱性好、電磁屏蔽性好、環保無毒性、易回收等優異特性,是中國「十三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廣泛應用於汽車、軌道交通、軍工、航空、3C、生物醫療、電動工具、紡織機械等行業領域。
資料來自百業網路關於鎂合金特性和鎂合金產品系列介紹及應用領域的介紹!
Ⅸ 美國大學選什麼專業好
出國留學,學生最關心的專業的選擇。畢竟專業選擇得當與否,決定著留學生回國發展是否順利,決定著巨額投資是否物有所值,下文歸納了九類比較有發展潛力的留學專業。
1、信息IT專業
IT也是國內就業市場的「需才大戶」,出國攻讀IT專業被公認為「鍍金捷徑」。在此背景下,IT專業成為留學市場的王牌專業,每年出國留學中有25%的人選擇IT機相關專業。就國內就業市場的行情看,傳統的IT人才已趨飽和,而在移動通信、電子消費品生產方面以及網路通信、網路安全、圖像傳輸等新興領域,人才需求量卻很大。因此,對打算進入IT「圈子」的人來說,最好選擇一些新興的IT專業,如網路控制、通訊網路、游戲開發、實時系統、智能系統、多媒體技術、軟體工程、集成電路等。
就業渠道:國外大型IT公司如IBM、惠普等;國外大型IT公司在國內的分公司;國內大型公司如聯想、華為、中興等公司;自主創業。
推薦國家:美國、愛爾蘭、韓國
2、管理專業
以MBA、EMBA為代表的管理專業,被稱為「商界領袖的搖籃」,因而成為全球留學市場最受歡迎的專業。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的調查報告,2005年美國10所頂尖商學院畢業生的平均年薪接近15萬美元。這表明,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就業市場重新激活,MBA的職業發展仍有很高的保險系數,就讀MBA有著不錯的回報空間。
就業渠道:國外大型跨國企業、國外大型跨國企業在國內的分公司、國內與進軍世界500強的大型企業、合資公司等。
推薦國家:美國、法國、英國
3、精算專業
精算是隸屬於商科的一個專業,廣泛地運用於保險業、基金業、證券投資也、銀行及政府相關部門。精算師屬於高級專業人才,在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精算師不過數十人,由海外留學經驗和PASS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數。
就業渠道:精算師的就業前燦爛,除中外資保險公司、基金業公司、證券投資公司和銀行以外,還可以在環保、基因、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電信等行業施展身手。
推薦國家:澳大利亞、美國、英國
4、工程專業
德國的斯圖加特大學、多特蒙德大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等都是全球工程教育領域的「大腕」,文憑含金量極高。法國也有54所工程師學院,專門培養高級工程師。工程專業同樣也是美國高校的強項,但留學成本較高。
推薦國家:加拿大、德國、法國、美國
5、商貿專業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哥倫比亞經濟學院等都被譽為美國的「商界精英搖籃」。英國、法國院校的商貿專業也具有很強實力。倫敦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頂尖名校的畢業生競爭力較強,薪酬一直保持著較高增幅。法國的一些商學院也新增了中歐國際商業貿易專業,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推薦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
6、藝術專業
法國的時裝設計、產品設計、造型設計、舞台設計、繪畫、雕塑等專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義大利的服裝設計、珠寶設計、皮製品設計、傢具設計等領域也是近年的熱點專業。此外,西班牙的院校在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電腦動畫製作、藝術作品展覽等專業教育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實力。
推薦國家:加拿大、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7、大眾傳媒專業
體育管理、國際傳媒、物流、酒店管理等,這些新的職業領域都急需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加盟。因此,與此相關的專業將成為留學市場上新熱點,但這些新興專業入學門檻較高。
美國是全球傳媒領域的「超級大國」,但入學門檻高,留學費用貴。英國院校的大眾傳媒專業也實力強勁,而且專業方向涉及數字電視、多媒體、廣告學等新興傳媒領域。
推薦國家:美國、英國、加拿大
8、酒店管理專業
擁有多所世界頂尖的酒店管理學院的瑞士是攻讀酒店管理專業的理想留學地。愛爾蘭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雖然名氣稍遜,但會為學生安排帶薪實習。新加坡擁有亞洲最大的酒店管理專業院校——新加坡酒店與旅遊教育學院(SHATEC),其文憑在全球業界獲得普遍認可。
推薦國家:瑞士、愛爾蘭、新加坡
9、生物專業
轉基因食品、克隆技術、基因治療,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各國對生物研發人才的需求驟增。從國內的情況看,在生物工程、遺傳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工程、化學制葯、中葯研發等領域,專業人才尤為匱乏。目前國內急需具有碩及以上學歷、3-5年研發經歷、精通外語並熟悉國際標準的生物人才。
就業渠道:國外大型生物醫葯公司;國外大型生物研究中心和生物醫葯公司在國內的分公司;國內大型生物醫葯公司、研發中心等。
推薦國家:美國、德國、新加坡
這么多專業結合你自己實際選擇吧!希望可以真的幫到你,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HI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