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俠盜飛車罪惡都市怎麼過關
樓主你好,你指的是一開始的時候吧,一開始就要開車或者騎摩托去小地圖上的粉紅色的點,然後就會觸發一系列的劇情,樓主,手機不方便發哦,請你去網路貼吧的罪惡都市吧看看圖文攻略吧,十分詳細,也可以看攻略視頻,希望樓主採納,有疑問的地方請追問
B.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用的汽油桶放炸葯包做的「炮」怎麼樣
其實殺傷性不大,主要只能對付步兵,但是威懾效果特別強,一個著著的炸葯包在人群中滾來滾去,嚇都嚇死了
C. 汽油桶如何裝集裝箱
你要確定桶的高度和直徑,超高櫃的高度是270cm寬度是240cm,最好的裝法是你所碼放的桶直徑橫向與箱子的寬度相同這樣的話貨物不至於在陸運和海運過程中發生傾覆,若寬度不同可以用繩子固定,干櫃的地板是木頭的可以砸入釘子固定只是到達目的港後需要支付船公司起釘子及地板損壞的費用。
D. 柴油發動機能燒汽油嗎
不可以使用。
雖然柴油機和汽油機都是四沖程的: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但是柴油機誤用了汽油是絕對不會工作的,但汽油機如果誤用了柴油,汽油機可以工作,但是動力差勁,後面排氣管突突的放炮、冒黑煙,運轉的時間長了對發動機損害極大。
(4)汽油桶改工具箱視頻擴展閱讀:
柴油機不能用汽油的原因:
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壓縮的也是空氣,柴油是通過噴油嘴進入汽缸的,不需要點燃,是壓燃式。
汽油機吸入的是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壓縮的也是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在做功沖程,是用火花塞點燃的,是點燃式。
柴油機比汽油機少一個點火系,柴油機的工作原理是「壓然」,噴油嘴把柴油噴到汽缸里,活塞壓縮柴油燃燒後做功。
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點然」,從進氣口裡吸進汽油可燃混合氣,火花塞點然汽油後做功。
E. CVT變速箱油該怎麼換
你好。
1、准備一個空的4L機油桶裝舊的變速箱油(二個原因:一個是可以測量放多少,到時加多少比較保險;一個是可以檢查舊油液顏色,判斷狀況);
2、升舉車車,擰松放油螺,用空的機油桶裝舊變速箱油,流出量很少時地下放個盤接舊油;
3、檢查放出變速箱油量,從4L油桶看只放出約3.5L,4L多 0.5L,可以用來沖冼一下;
3、放下車子,拆開空濾總成盒子,2個六角螺母固定2個膠管鐵梆帶;
4、用干凈的無塵布(最後用塑料袋子裝)堵住進氣管,以免發動機進入異物樂極生悲
5、抽出變速箱油探油尺,插入漏斗(若不夠可以用水管接長,倒入0.5L新油清冼,靜候約5分鍾,讓倒入的新油沖出舊油
6、重新舉升車子,清理放油螺絲上磁石上的鐵渣後裝回放油螺(注意力度,以免擰壞油底殼上的鋁螺牙);
7、放下車子,插入漏斗,緩慢先倒入約3L新油(倒出量先小加0.5L油,也可按照出廠時廠家保險說明書操作),此過程要注意,會有空氣排出,像個小噴泉,把廢紙在旁邊鋪上,以免不小心油流到外面;
8、拿掉堵的入氣管上(發動過程注意異物進入),進入駕駛發動車子,將車子重新略升舉讓輪子離開地面(不要太高,以免不好上下駕駛室),踩住剎車將檔桿在R-N-D間來回切換,目的讓新油液流動排出空氣;
9、在D或R檔熄火裝態下用探油尺測量油位確認,如果不夠接著補加,,重復上面第第8點,直到在正常位置(注意變速箱油位測量發動車子時在油尺正常位置),然後插回探油尺;
10、將車熄火,舉升車子檢查一下放油螺絲是否漏油,
11、放下車子重新裝回空濾盒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 幫助。
F. 換別克君越變速箱油要多少錢
通用別克新君越變速箱油是198元一瓶,每次需要更換3瓶,人工費是300元,一共是894元。更換變速箱油相對來說是比較貴的,當然,可以去外面的買,不用4s店裡面的,但是,有可能買的型號不一樣,而且買的可能會是假的油,所以相對來說,4s的會好一點。
在更換變速箱油的時候,注意變速箱油的型號,用戶手冊上面說明了,在更換的時候,確保使用「推薦的油液和潤滑油」中列出的油液。另外,注意換油的時間,建議的換油時間是每5萬公里換一次變速箱油。
1、通用別克新君越變速箱油更換方法:變速箱油的更換跟更換發動機機油是差不多的,在變速器的下方側可以找到兩個螺絲口,一個是放油口螺絲,一個是加油口螺絲。
2、找到之後內六角扳手擰松螺絲,用儲油桶接住舊波箱油,擰出螺絲讓臟油流干凈,將放油口擦拭乾凈將螺絲緊固回去,內六角扳手擰松加油螺絲。
3、以加油口漏出齒輪油為准,加註變速箱油最好有輔助工具。
G. 潤滑油需要更換的依據是什麼
更換依據是:按設備說明書規定的油品換油周期換油;抽油樣檢驗結果對照有關標准確定是否需要換油;根據設備運轉狀況是否正常決定,觀察油壓是否正常、運轉中有無異常現象、檢驗油濾物是否正常;根據生產經驗決定,使用者進行觀察色澤、氣味、手感等外觀比較,憑經驗來鑒別是否需要換油。
汽車在行駛5000-10000公里時,備一桶機油,最好採用同一牌子,不要混用;准備一個新的機油濾清器;准備一個油盆承裝廢油;准備好更換機油濾清器的專用工具,實在沒有有一根舊的正時皮帶也可以;准備一把和油底螺絲對應的扳手。
換機油的方法:
1、將發動機啟動,待發動機溫度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即可;
2、用扳手擰松油滴螺絲,用油盆接住油滴內的舊機油,直到沒有機油不流為止,啟動一下發動機工作30秒即可,讓主油道內的機油流出;
3、用專用扳手擰下機油濾清器;
4、在新的機油濾清器的油封上塗上機油,用手順時針擰緊即可;
5、將新機油在發動機氣門室蓋的加油口加入,一般是一桶機油加到4分之三即可
6、起動發動機工作5分鍾,觀察油底螺絲和機油濾清器處是否有漏油,如有應檢修;
7、發動機停止後,拔下機油標尺,檢查發動機機油在標准范圍內即可。
注意事項:如果使用抗磨劑等,應在加入機油後再加入抗磨劑!
H. 吉利1.8升發動機手動變速箱加幾升齒輪油
吉利1.8升發動機手動變速箱加2升左右齒輪油。吉利博越變速箱油多久更換,博越變速箱油多少公里換吉利博越變速箱油更換周期官方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主要還是以檢查為主,需要更換時再次更換,不過建議手動變速箱油一般是兩年或4萬公里更換,自動變速箱一般是4年或8萬公里更換,第一次更換之後就可以大大延長更換的周期了。
相關介紹
變速箱的油路和液力變矩器中還會殘留一些舊油。當添加不同的油時,自動變速箱內部混合兩種不同的油後,自動變速箱的油性能可能會下降,導致自動變速箱出現潤滑不良或運行異常等故障,嚴重損壞自動變速箱。
變速箱油的更換跟更換發動機機油是差不多的,在變速器的下方側可以找到兩個螺絲口,一個是放油口螺絲,一個是加油口螺絲,找到之後內六角扳手擰松螺絲,用儲油桶接住舊波箱油,擰出螺絲讓臟油流干凈,將放油口擦拭乾凈將螺絲緊固回去。
I. 95號汽油進入10元時代,你覺得這是油價的天花板嗎
目前,我國73%的原油是從國外進口的。現階段,國內油價基本上是嚴格按照國外油價變動,呈跟漲趨勢。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當國際油價繼續上漲,但不超過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如高於每桶13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採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J.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用的汽油桶放炸葯包做的「炮」大家叫什麼
(你可以去我給你的那個貼吧去看,有圖片)
飛雷
飛雷傳奇(上)(2007年8月21日16:26cctv-1科技博覽欄目播出)
1947年以來,解放戰爭從戰略防禦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依照黨中央的部署,陳庚領導的晉冀魯豫縱隊突破了敵人對解放區的封鎖,殺入國民黨閻錫山部腹地。我軍的作戰形式也因此發生了變化,和以往我軍習慣的游擊戰相比,與敵人正面對壘的陣地戰、攻堅戰愈發頻繁。
在山西晉南縣解縣城門兩側的炮樓上人影晃動,它們曾是日偽時期遺留的工事,雖然已經換了主人,但是它們的槍口依然瞄向解放區。
距離城門一百多米的樹叢中,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的工兵戰士白孝基、張天星和戰友悄然摸了出來。他們避開了敵人的正面封鎖從側面繞向目標。在距對方工事約莫五十多米處,白孝基和張天星再次檢查手裡的東西,那是他們為這次行動准備的武器:五斤多的炸葯包!敵人似乎並沒發現下面的動靜。白孝基已經能看到炮樓頂上來回走動的敵人哨兵,甚至能聽到裡面的喧嘩。敵人並不在乎暴露自己,他們顯然對這些反復加固的工事非常自信!
整個縱隊手裡的炮少的可憐,炮彈更是稀缺。無法利用有效的炮火打擊,戰士們只能採用這種危險的辦法:炸葯爆破!距離總攻還有三十分鍾,白孝基和張天星必須盡快拔掉這些釘子。然而來自炮樓和旁邊的城牆制高點的交叉火力,讓他們前進的道路被徹底封鎖。
兩個戰友先後倒下,白孝基和張天星緊跟著沖了上來。剛剛放好炸葯,敵人的側翼火力就發現了他們。城門樓的那個手榴彈扔下來正好打在張天星的右肩膀上,好在這枚手榴彈是啞彈,他只是受了輕傷,其他兩名戰友犧牲了。
三天戰斗中,白孝基所在的工兵連減員情況嚴重。解縣縣城拿下來了,可工兵連里上上下下都高興不起來。連長聶佩璋立了功了,旅裡面賀功,他也不去參加。他就在這個連隊裡面擺了一些桌子,把犧牲的這些人寫上名字,放在那兒,他來悼念他們。
聶佩璋是太岳縱隊工兵連的連長,這位四十來歲的老工兵有著豐富的爆破經驗。在整個縱隊組織的一個工兵學習班上,他說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既然能把石頭拋出去打敵人,那炸葯也應該能拋出去。
聶佩璋說的土法子是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的一個發明,它曾被廣泛用來打擊侵略者。炸葯埋在地下,土坑蓋上木板,上面安放地雷和稜角尖利的石塊。等敵人到了跟前,拉燃導火索,炸飛的石頭、地雷就能在很大范圍內對敵人造成殺傷。
1947年八月下旬的一天,白孝基等學習班的戰士來到敵人占據的一座縣城下,連長聶佩璋和一名工兵骨幹高文魁動手操作,他們准備來一次特殊的爆破:用炸葯拋射地雷。
兩人挖出了一個側面是斜坡的土坑,裡面埋上炸葯。戰士們都是半信半疑:用炸葯拋射地雷那是漫天四散沒有明確方向,可這怎麼能用來爆破碉堡之類的固定目標呢?
第一枚是落在了這個城門,幾秒鍾以後,地雷轟隆一下爆炸了。另外一枚掉到那個敵人的屋角那兒,轟隆一聲也炸了。
只要把握好土坑一側的斜面角度和炸葯劑量,就可能使得物體沿著一定軌跡拋出,最終落到目標位置。眼前的一切讓大夥興奮不已,能拋出地雷當然就能拋出炸葯包啊!聶佩璋的想法卻不這么簡單。雖然能夠拋出去了,但是不適合戰爭的需要,操作起來不方便。
在相互的比劃和討論中,一種模樣奇怪的武器浮現在眾人眼前:一個粗大的汽油桶,底下裝著足量的推進火葯,上面是炸葯包,火葯瞬間燃燒產生巨大的沖力,炸葯包上的導火索同時被引燃,炸葯包隨即被拋向目標。
當時解放區雖然有自己的兵工廠,但他們的設備簡單而且流動性大。創意出自戰場,看來製造也只能在戰場上完成。
依照連長的安排,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們跑到老鄉家裡買來了棗木板,從戰場上找來了汽油筒,還請來了村子裡的木匠和鐵匠幫忙。他們在指揮部後面叮叮當當地忙了兩天。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0 回復此發言
--------------------------------------------------------------------------------
8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很快,一個口徑50厘米、長90厘米的汽油桶抬了出來。工兵們准備來一次實驗。口徑這么大,炮身卻不到一米,縱隊里的老炮兵看了也是連連搖頭,誰都沒見過這么奇怪的炮。拋射筒放在一個側面傾斜的土坑裡,戰士們做了一個沒放炸葯的替代品來發射。
炸葯包是發射出去了,可射程不讓人滿意,才五十米!
拋射距離的遠近難不住工兵,想要打得更遠只要加大汽油桶葯室里的火葯量就行,關鍵是怎麼能准確控制落點。大夥一致要求繼續實驗,看看裝上真正的炸葯包後威力如何?炸葯包是打出去,可隨即就成了天女散花!大夥都愣住了!
工兵們把已經破碎的炸葯包撿回來反復對比,隨即發現了問題所在。拋射炸葯包離不開火葯,可捆紮、包裹炸葯包的都是麻繩、麻袋,他們很容易著火、散開。解放區里鐵絲又極其短缺,這可怎麼辦呢?問題還沒解決,部隊就接到了新任務!
一九四七年八月份,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根據黨中央的部署,離開晉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配合劉鄧主力逐鹿中原。隊伍一路推進,打到了河南陝縣城下。與此同時,工兵連對拋射筒的改進一直沒停,此前遺留的問題逐一得到了解決。黑電話繩子由於有柏油和幾層玻璃纖維,用它來捆炸葯包,就不會著火了。
一九四七年九月河南陝縣攻城戰即將打響,新武器直接抬到了戰場上。這是新武器第一次用於實戰而且是難度很大的攻城戰。白孝基拿著兩根鐵棍興沖沖地跑到前沿,為了方便操作和靈活調整角度,連長聶培章還為拋射筒添了兩根支架。
炸葯包準確地打到了敵人東門一側的城下,厚厚的城牆頓時被炸開了一個口子,戰士們一擁而入。新武器在第一次實戰中就打出了名氣!大夥給它起名為飛雷炮。
一天之內,四縱基本控制了陝縣的絕大部分城區,只剩少量敵人還在藉助城南工事抵抗。飛雷炮隨即轉移戰場,這次他們的目標是前方一百米左右的一座碉堡。一聲悶響後,炸葯包飛落到距離碉堡五六米遠的地方。可能是導火索的長度把握的不太好,長了一點,所以飛雷彈飛出去以後,到了敵人陣地還沒有馬上爆炸,敵人一看是個白乎乎的東西,還以是宣傳品。隨後五六斤炸葯包爆炸了,巨大爆破力還是炸塌了大半個碉堡。發射剛結束,一直在後面觀測的聶佩璋連長把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召集起來。高文魁明白:連長對這次的發射顯然不滿意。
由於炸葯包上導火索預留得比較長,所以飛雷炮炮彈落到地上都會滾動一段距離,地面的坑窪、斜坡自然會影響到它的最終落點。這種時候,類似目測這樣的技巧也顯得無能為力。是否還能有法子能讓飛雷炮更加精準呢?
一九四八年5月9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改為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晉冀魯豫第四縱隊已經逼近淮海,在他們的四周國名黨黃百韜部隊和黃維部正在緊逼過來。大戰就在眼前,對飛雷炮的改進還在緊張進行。新武器能否在決戰時刻派上用場呢?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0 回復此發言
--------------------------------------------------------------------------------
9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英勇爆破 血與火中迸發靈感 戰場製造 汽油桶變身重火炮
實戰檢驗 問題不斷出現
土裝備如何拿下敵工事 新武器能否應對大決戰
飛雷傳奇(下)(2007年8月22日16:26cctv-1科技博覽欄目播出)
1947年5月11號,硝煙彌漫在山西晉南小城解縣的上空,距離城門一百多米的樹叢中,我晉冀魯豫第四縱隊的工兵戰士白孝基、張天星和戰友們悄然摸近了城門一側的炮樓,他們要在總攻之前掃清障礙。
爆破雖然成功但是兩名戰友犧牲。幾天的戰斗中,工兵連減員情況很嚴重。
1947年,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依照黨中央的部署,陳庚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反守為攻,突破了敵人的封鎖,殺入國民黨閻錫山部的腹地。敵人憑借堅固的城牆堡壘作防禦,我軍卻沒有足夠的炮火支援。戰士們只能採用這種危險的辦法:隻身爆破!
在一次學習班上,工兵連連長聶佩璋提出: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曾利用炸葯拋射地雷打擊侵略者,能否用這種法子拋射炸葯包來完成爆破呢?連長聶佩璋和一名工兵骨幹高文奎動手操作,試驗非常成功。
依照這個思路,高文魁和其他戰士們買來棗木板,找來汽油桶,工兵連造出了新武器:飛雷炮。在經過幾次實驗後,工兵們裝上了炸葯包準備實彈射擊。大夥沒想到:炸葯包剛剛打出去就炸成了碎片!
撿回打碎的炸葯包反復對比後,大夥發現:原來問題出在包裹炸葯包的繩子上。麻繩換成了電話線,炸葯包依照飛雷炮的發射要求重新改進。
在河南陝州的攻城戰中飛雷炮正式投入實戰,飛雷炮一發即中,為攻城部隊打開了入口。為了保證發射精度,工兵們借鑒了炮兵的瞄準技巧。雖然威力驚人拋射距離也不近,但飛雷炮的射擊准確性始終困擾著大夥。一九四八年五月,敵人重兵突然逼近,新的大戰就在眼前!
一九四八年十月一號早晨,駐守河南鐵門鎮的敵軍突然感覺到了異樣:陣地前沿冒著槍林彈雨潛入堡壘附近的爆破手突然沒有了,對面陣地上的掩護射擊也停了,雙方陣地在瞬間一片死靜。
在中野四縱的前沿戰壕,幾門粗大的汽油桶被挪到了壕溝邊緣。幾個月來的實戰中,工兵們已經離不開這種武器,四縱工兵連的每個排都配備了飛雷炮。這次,他們的目標是對面一百多米處敵人陣地上的地堡群和縱橫交錯的戰壕。
負責這門武器的張天星把汽油桶放進了一個早已挖好的土坑,一周前,他們在戰斗中繳獲了一大批黃色炸葯,借這個機會工兵們對炸葯包的裝葯量和外形都做了改進,飛雷炮還有了專用的炮彈!在陣地另一端工兵骨幹高文魁也做好了發射准備。
經過反復調整,這時的飛雷炮裝葯量至少五公斤。爆破力有了很大提高,就連外形上也明顯不同。為了盡量減小拋射時的空氣阻力,工兵們借鑒了火炮炮彈的外形,四四方方的炸葯包被捆紮得前尖後圓。
完成調試後,三門飛雷炮一齊發射。每次發射完,高文魁都會探出頭來仔細觀察炸葯包的落點。隨即轉過身來指揮其他戰士重新調整放置汽油桶的土坑。
為了提高飛雷炮的爆破精度,工兵們想了不少法子。純粹的目測肯定不夠,每次發射後,戰士們都要靠調整土坑坡度以及炮筒支架角度來控制炮身,保證炮彈的落點不會偏差。
接連兩波發射,十幾枚飛雷炮彈拋向敵軍陣地。對方終於見識了這些從天而降的白布包的威力,敵人的前沿工事基本被摧毀!
射程雖然短,飛雷炮的破壞力卻比有些重型火炮還強大。它的爆炸不光是摧毀了敵工事,對於敵人的戰斗人員,飛雷炮彈爆炸時發出的震天撼地的聲響同樣產生了驚人殺傷力!
國民黨軍隊中甚至流傳開了一種說法:解放軍得到了某種秘密武器:它是可怕的特大威力炮!
對鐵門鎮敵軍的攻擊很快向縱深挺進。第二波發射結束後,一直在前沿觀測的聶佩璋連長把高文魁、張天星和幾位班長叫到觀察哨里,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飛雷炮的發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為了保證射擊精度,戰士們不得不在每次發射之後重新添土,移動飛雷炮,調整炮身角度,這顯然會影響到發射頻率甚至影響到最終的爆破效果。在激烈的大戰關頭,這個問題愈發突出。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大衛阿姆斯特朗 2008-1-16 15:01 回復此發言
--------------------------------------------------------------------------------
10 回復:集結號和汽油桶一樣的武器是著名的淮海戰役「沒良心炮」,
在飛雷炮的頂部或尾部安裝了瞄準器之後,士兵就可以給操作者提供一個參照。每次發射後,工兵們就可以根據角度儀迅速調整炮身角度,而不用再反復挖土添坑。這一來就大大縮短了發射間歇,基本實現不間斷發射。
在聶佩璋連長的反復推算下,高文魁和工兵連其他戰士還為飛雷炮彈的設計提出了一整套詳細數據。明確規定了炮彈重量、導火索長度等諸多細節,以便於其他部隊的戰士仿製。
1948年11月23日,雙堆集這個方圓不到十公里的小村子已成了另一種景象。十萬人的黃維軍團被我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圍堵在這里。在幾次突圍都沒能成功的情況下,黃維兵團在雙堆集轉入防禦。
短短幾天里,黃維部隊利用地形構築了大量地堡、交通壕,構成了里外三層的防禦體系。在整個防禦陣地的中心,黃維還把幾百輛汽車聯成一圈,並用沙土裝滿打造出了一條所謂的核心防禦圈。
幾個月來為了行動迅速,中野將重型武器丟棄不少。面對敵人如此強悍的防禦,火炮不足成了大問題。為減小進攻時的傷亡,我軍總結出了一種新打法;迫近作業,把坑道挖到敵人前沿,盡量縮短裸露沖擊的距離。隨著坑道的延伸,陣地前雙方壕溝和工事犬牙交錯,兩軍對壘更加接近。雙方距離幾十米,這正是飛雷炮的理想射程,這個武器有了絕佳的發揮威力的機會!
12月6號中午時分,雙堆集上空的太陽縮進了烏雲背後。在為總攻所作的炮火准備中,飛雷逐漸成了主角。幾十門飛雷炮推進到了戰壕的最前端,敵人里外三層的防禦工事基本暴露在飛雷炮的射程內。
接連三波發射後,對方三層防禦工事都飛上了天,敵人汽車防線也土崩瓦解。
進攻部隊開始向縱深推進,工兵連手裡的飛雷炮彈使用殆盡,恰恰就在這時張天星接到新任務。用四發炮彈打掉,暗碉、鹿柴和有一挺重機槍的山牆。張天星不敢輕易出手了。調整射程,四發炮彈終於打掉了敵人的三個目標,一直被火力敵人壓制的戰士們順利拿下了這個據點。
在戰場前沿,二十二旅工兵連二排排長高文魁緊盯著五十米外的一個敵人工事。在此之前,他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術,靈活操作飛雷炮摧毀敵人多個目標,為突擊隊掃清了沖鋒道路。
可就在這時,敵人的這個機槍火力點卻擋住了突擊隊的沖鋒道路。此時他們的手裡只剩一發遠程炮彈。高文魁隨機應變,調整飛雷炮角度,角度85度!這時的飛雷炮和地面之間幾近直角!
飛雷彈打出去落在了距火力點兩三米處,可高文魁並沒立刻聽到熟悉的爆炸聲!因為打得是遠程彈,導火索燃燒時間也比較長。
一看還不爆炸,高文魁著了急,就在這時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響起。煙霧散盡,敵人的地堡也不見了。這次爆破清除了對突擊部隊威脅最大的障礙,掃清了沖鋒道路。
在淮海大戰中,參與並發揮了作用的飛雷炮達到了一百多門。淮海戰役持續了兩個來月。在此期間飛雷炮功不可沒。它的出現減小了我方進攻人員的傷亡,彌補了當時我軍火炮的不足,使得敵方一些重要防禦工事在短時間內被順利摧毀。此後隨著我軍重型武器不斷豐富,飛雷炮逐漸退出兵器舞台。
淮海戰役中,中野四縱工兵連涌現出了一大批飛雷英雄。四縱二十二旅工兵連二排排長高文魁積極鑽研飛雷發射技術,在決戰時刻表現英勇,成功使用飛雷炮准確摧毀多處敵人重要目標,因此獲得了「工兵英雄」的光榮稱號,他的事跡在當時的部隊里引起了很大反響。四縱工兵連也因此受到嘉獎。
今天,飛雷炮的提出者聶佩璋,飛雷炮的使用和改進者「工兵英雄」高文魁已離開人世,其他幾位使用者也過古稀,老戰友們時常會聚在一起追憶往事,這種武器已把他們和那段風火歲月緊緊聯在一起。靈感迸發於戰斗當中,製造就在戰場上完成,這種特別的武器和它創造的奇跡會被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