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壤取樣器具包括哪些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場所所在,可以說土壤的狀況,就是植物生長的形式,優質的土壤生長出來的農作物更加飽滿,營養物質更高,而貧瘠的土壤植物的情況就與之相反了。由此就能發現土壤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關鍵,所以很多人員都會對土壤進行研究,探索,來發現最適合作物生長的土壤田間。而在研究中最關鍵的就是土壤樣本的選擇,只有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才是土壤研究的關鍵,土壤取樣器具就可以幫助大家快速取得土壤樣本,這是因為它裡面含有很多便於取樣的小工具。那麼土壤取樣器具裡面究竟是由哪些工具,讓土壤取樣變得更簡單呢,別急記下來為大家一一揭曉:
(1)工具類包括鐵鍬、鐵鏟、圓狀取土鑽、螺旋取土鑽、竹片以及適合特殊采樣要求的工具等。
(2)器材類包括GPs、羅盤、照相機、膠卷、捲尺、鋁盒、樣品袋、樣品箱等。
(3)文具類包括樣品標簽、采樣記錄表、鉛筆、資料夾等。
(4)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葯品箱等。
(5)采樣用車輛。而狹義的土壤取樣器具主是指土壤取樣鑽、土壤溶液取樣器、土壤分樣器、土壤容重器等工具。正是有了這些便捷的小工具才會讓土壤取樣的工作變得更加方便,而有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之後,在後續的土壤研究中才會更加方便,得到具有真實意義的土壤數據,這個過程中土壤取樣器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為土壤取樣做出了突出性的貢獻,為土壤研究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樣本。
⑵ 求敘述,考古學兩大基本方法論,田間考古調查基本要求,需要的是能往考卷上寫的答案。
考古發掘,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考古學,古遺址和遺物,當它涉及到的方法,首先是如何收集的信息種類分為兩類的遺址和遺物。現代考古學作為一門科學,收集什麼樣的信息應該是實地考察和挖掘的主要手段。因此,實地考察,探索方法,成為現代考古學的最基本的方法。調查,探討科學的方法,這是田野考古,考古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第二步:
調查
考古發??掘發掘准備的考古調查。只有經過調查,到選定的地點和對象的發掘,並決定什麼樣的方法來探索。然而,調查本身也是一個科學的工作。調查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即使它沒有做進一步的發掘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考古學。例如,通過調查,我們可以學習文化的地理分布,了解文化和地理環境。進行了廣泛的調查之前,回顧了文獻,並在同一時間,你要充分利用地圖和地名學研究,以探索各種遺址,遺跡的線索。遙感數據,航拍照片和衛星照片提供靈感的考古調查。
考古調查發現的遺址和遺物,在一般平原上的住宅地址,住宅地址,在山洞裡,韻寨城址,嚴重,礦山洞穴和礦坑,摩崖題刻移動的石頭(如造像,碑碣,經幢,等等),類型的建築物仍然存在,石器,骨器,陶器和其他文物和碎片。到達現場後,要注意地形,仔細觀察的現象在地面上,要充分利用各路段的溝沿路邊懸崖,尋找的露頭的遺址和遺物。有些地方,如彈簧交界處附近的河流和黃土區平台經常居住地址,經常洞穴的石灰岩山坡住宅地址,湖邊,海邊經常貝丘遺址,是特別值得注意的。在調查的過程中,如文本,圖形,攝影和測量記錄,並妥善收集樣品,以在房間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調查發現,廢墟和墳墓,根據各方面的條件,被選中成為正式發掘的對象。應埋在暴露的地下遺址和文物,遺址和文物的考古發掘,暴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挖掘工作的遺址和遺物的破壞。考古學家的責任是採取最適當和最嚴格的方法,所以這個限制的損害降到最低。
做挖掘工作,我們必須先了解的地層。從地質學「階層」的名稱是借來的。在人類居住的地方,通常是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類活動,在原有自然形成的「土坯」堆積了一層「醇厚」,這往往??是混合的各種文物與人類有意或無意地放棄其剩餘的,所謂的「文化層」。代人居住在同一個地方後,會堆積在現有的「文化層」其他「文化層」。長期延續的文化層堆積較厚,越來越多的水平。如果他們不打擾,必然比後期低年齡,年齡上限。以這種方式,文化層的積累形成的住址,按時間順序的歷史。人類活動是復雜的,文化層堆積情況往往很復雜。考古學家挖掘,必須遵守地層學的原理,使用不同的技術和手段,將家從復雜的層位的地址歷史有序暴露,而不致發生混淆或上下顛倒。這就要求,考古學家必須有一個細致,嚴謹的態度,嚴密,妥善挖掘。地層學的重要性,雖然不如家庭住址的發掘,發掘的陵墓,陵墓和墓葬和埋葬的住址文化層之間,甚至埋葬本身各部分之間往往存在層位關系。
挖掘方法依賴上出土的對象。在一般情況下,它可分為挖掘的兩個類別的歸屬地址的挖掘和古墓。棲息地解決一般的發掘和開放的坑道(溝槽),以便於控制和記錄的各種現象,並留出的橫截面,以觀察的文化層堆積。勘探方面(或溝槽)必須統一編號,為了使出土的遺址,遺跡匯合有條不紊的整體記錄。對於各種文物,如房屋,地下室,道路,水渠,水井,圍牆和護城河發掘各自不同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操作方法。各種文物,他們應該進行澄清它們的所在位置之間的關系,除了表示地平線,但還注意到,在考試的坐標。發掘的墓葬的糞球的一部分,用「四分法」或「切片法」,它的原理和挖掘或溝類似的開放式探索黨的住址。出土的墳墓,將不得不仔細清理掩埋,骨頭,隨葬品和他們的蹤跡。無論什麼遺跡的發掘,不能錯過任何細微的跡象;杵標記,如夯土坑牆鏟軌道在房屋的柱洞,在路上的車轍,該領域的腳印之類的11清理。
在所有發掘過程中,應做好記錄。主要的子記錄文本,圖形和攝影三大類,如果有必要,還製作模型。考古發掘的原則是必須要做的,根據這些記錄和館藏文物和還原家庭居住地或葬在未開發的未受干擾的。
⑶ 如何正確選擇病蟲害的田間調查取樣方法
調查田間病蟲害取點位按每平米計算
⑷ 在採集土壤樣品時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答:①每一個點採取的土壤厚度應一致。
②每點都是隨機決定的,經過在田間仔細觀察調查情況後,一般按S形線路隨機定點采樣,可以避免誤差,提高混合樣品的代表性。從圖4-2中3種土壤采樣點的方式,可以看出1和2容易產生系統誤差,因為耕作、施肥等農藝措施通常是順著一定方向進行的。
③采樣定點應避免田邊、路旁,溝邊、肥堆和特殊地形的部位。
④一個混合樣品是由均勻一致的許多點組合而成,各點的差異不能太大,或者根據土壤差異情況分別採集幾個混合土樣,使分析結果更能說明問題。
⑤附上標簽,並用鉛筆註明采樣地點、采土深度、采樣日期、采樣人等信息,標簽一式2份,1份放在樣品袋內,1份掛在袋上。同時要做好田間采樣記錄。
⑸ 土壤取樣器有哪些
邯鄲清勝電子專用土鑽
技術參數:
.土鑽長度:1070mm
.鑽頭長度:163mm
.鑽頭外徑:63mm
.鑽頭內徑:58mm
功能及特點:
.體型小巧,使用方便
.可拆卸,攜帶方便
.結構設計合理,長久耐用
適用范圍:
.可廣泛配套用於土壤墒情監測系統、溫室大棚土壤濕度測量、地質情況勘探等場所或領域。
⑹ 為什麼要進行作物病蟲害田間調查
蟲害田間調查主要是為收集害蟲的田間殘存數據,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發生害蟲進行預測預報。
⑺ 怎樣實施田間試驗設計方案
答:
(1)試驗菜地的選擇
對於基層科技人員來講,往往喜歡選擇交通便利的試驗點和科技水平相對較高的菜農,但是對於了解和掌握本菜區施肥的總體情況不利。因此,應特別強調在一定蔬菜生產區域內選點的隨機性和代表性,試驗點應覆蓋高、中、低不同肥力的菜園土壤,同時試驗管理的可靠性也要得到保障。
為確保菜田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的質量,在試驗地條件的選擇上,特別強調以下幾點:
一是要有代表性:試驗地塊平坦整齊、土壤肥力均勻等能代表當地菜區土壤一般條件;
二是要有菜園利用記錄檔案:試驗地塊要有多年的土壤利用田間檔案記錄,以便了解試驗地的肥力狀況。尤其是對保護地蔬菜來說,在一個棚室內,過去可能同時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會導致土壤肥力不勻,這就需要提前觀察前茬作物生長情況來判斷試驗地肥力差異概況。
三是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技能:經營試驗地的菜農科技意識比較強,有多年豐富的種菜管理經驗及較高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便於田間試驗數據的記錄、保存和交流。
(2)供試肥料種類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應選擇蔬菜生產中的常用肥料。
一是養分含量穩定:如果做某種養分的梯度試驗,應選用單質肥料,便於田間試驗方案的實施;如果是在示範推廣中,也可以考慮施用一些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等二元或N∶P2O2∶K2O比為15∶15∶15、16∶16∶16的三元復合肥;二是質量可靠,不含有害成分:一定要購買正規肥料公司生產並經過質量認證的肥料產品;同時最好在施用前重新分析成分含量,確保其不含影響蔬菜生長發育及其品質的有害成分,例如果菜類忌施含氯化肥等。
(3)供試蔬菜品種的選擇
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應明確供試蔬菜品種,首先要根據當地蔬菜生產的實際情況,一般宜選擇當地最具代表性、經濟效益好的主栽蔬菜品種或擬推廣或引進的菜種進行田間試驗。
(4)試驗地塊的區劃
在採集基礎土壤樣品之後,可進行整地、施肥、區劃試驗地、設置保護行等試驗准備。小區面積:露地蔬菜小區面積一般為20~50米2,如葉菜類密植蔬菜可小些,果菜類可大些;保護地蔬菜小區面積一般為20~30米2,至少5行以上。小區寬度:葉菜類密植蔬菜不小於3米,果菜類不小於4米。
為保證試驗的精度,減少人為因素、土壤肥力和氣候的影響,田間試驗一般設3~4個重復(或區組)。採用隨機區組排列,區組內土壤肥力、地形等條件應相對一致,區組間允許有誤差。
「3414」試驗有14個處理,在露地栽培菜園中,尋找面積符合要求的試驗地設置3~4次重復是可以的,但是在保護地栽培中因棚室面積很小,試驗小區增多將帶來試驗管理和實施的難度。因此,從菜園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的要求來看,不一定需要在每一個試驗點設置重復,可以通過多年(2~3年)多點(最終20~30點)重復的辦法。
(5)菜田田間試驗記載與測試
①田間試驗結果記錄見附表1。
②田間試驗結果記錄具體內容和要求如下:
——試驗地基本情況,包括:
地址信息:省、縣、鄉、村、郵編、地塊、菜農姓名;
位置信息:經度、緯度、海拔;
土壤分類信息:土類、亞類、土屬、土種;
土壤信息:土壤質地(砂土、壤土、黏土)、土層厚度(>50厘米、20~50厘米、<20厘米)和土壤障礙因素(易旱、易澇、鹽害、鹼害)。
——試驗地養分測試:有機質、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中、微量元素、pH,土壤水分及其他土壤理化性狀的測試。
——植株營養診斷:植株全量氮、磷、鉀、鈣、鎂及硼、鋅等營養元素的測試。
——氣象因素的監測:多年平均及當年氣溫、降水、日照、濕度等氣候數據。
——田間施肥情況調查:記錄試驗地前1~2茬作物施肥情況、肥料種類、來源、肥效、價格等。
——田間管理信息:灌水、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農藝管理措施。
——田間土壤和植株樣品採集與制備及測試:見第四章與第五章。
(6)試驗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常規試驗和回歸試驗的統計分析方法可參見肥料效應鑒定田間試驗技術規程(NY/T497—2002)。
⑻ 田間試驗抽樣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對角線取樣、棋盤取樣、平行線取樣、「Z」字形取樣等.
1 五點取樣法
從田塊四角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駐點,即田塊正中央,以及交駐點到四個角的中間點等5點取樣.或者,在離田塊四邊4~10步遠的各處,隨機選擇5個點取樣,是應用最普遍的方法.
2 對角線取樣法
調查取樣點全部落在田塊的對角線上,可分為單對角線取樣法和雙對角線取樣法兩種.單對角線取樣方法是在田塊的某條對角線上,按一定的距離選定所需的全部樣點.雙對角線取樣法是在田塊四角的兩條對角線上均勻分配調查樣點取樣.兩種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盤式取樣法,但誤差較大些.
3 棋盤式取樣法
將所調查的田塊均勻地劃成許多小區,形如棋盤方格,然後將調查取樣點均勻分配在田塊的一定區塊上.這種取樣方法,多用於分布均勻的病蟲害調查,能獲得較為可靠的調查.
4 平行線取樣法
在桑園中每隔數行取一行進行調查.本法適用於分布不均勻的病蟲害調查,調查結果的准確性較高.
5 「Z」字形取樣法 (蛇形取樣)
取樣的樣點分布於田邊多,中間少,對於田邊發生多、遷移性害蟲,在田邊呈點片不均勻分布時用此法為宜,如蟎等害蟲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