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gesell的工具箱

gesell的工具箱

發布時間:2022-07-11 03:33:13

Ⅰ 阿諾德·格塞爾的觀點

格塞爾還對兒童的行為進行過廣泛的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歸納出他們的成長趨勢,從中概括出一些重要的觀點:
發展是遺傳因素的主要產物;
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發展質量較高或較低的年齡段有順序地交替;
在兒童的身體類型和個性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
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是按基因規定的順序有規則、有順序地進行的。例如,在人類胚胎的發育過程中,首先形成並發生機能的器官是心臟,其次是中樞神經系統;其頭部的發展先於四肢等這都是按基因規定的順序進行的。對於胎兒以及出生後的個體而言,其發展也主要是受基因控制。
格塞爾的研究不僅採用追蹤式研究即縱向研究的方法,而且著重實驗和使用新的技術(如,首先使用攝影技術)。他與同事一起制定的格塞爾嬰幼兒發展量表,最初發表於 1925 年,後經幾次修訂,先後發表於 1937、1940、1947、和 1974 年,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1974 年修訂版本的各年齡測試內容包括幼兒行為的五個方面:適應、大運動、精細運動、言語與個人 - 社會行為。
格塞爾的觀點在 20 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曾盛極一時,被許多家長奉為育兒「聖經」,對當時的兒童青少年教育產生過極大的影響。他雖然是一個成熟論者,但他觀察、判斷兒童行為的方法,使其對兒童發展的研究建立在正確的方法論基礎上。格塞爾量表具有臨床診斷的價值,不僅適用於測量幼兒的發展水平,且比其他量表更適用於傷殘兒童,被認為是嬰兒智能測驗的有效工具之一。他一生出版了 30 多本著作。

Ⅱ 心理發展觀的格塞爾觀

發展的本質
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是按基因規定的順序有規則有秩序地進行的。他將發展看成是一個順序模式的過程,這個模式是由機體成熟預先決定和表現的。而成熟則是通過基因來指導發展的機制,即是一個由遺傳因素控制的過程,通過從一種發展水平向另一種發展水平突然轉變而實現。
在成熟論看來,發展的本質是結構性的,只有結構的變化才是行為發展變化的基礎。生理結構的變化按生物的規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結構的變化表現為心理形態的演變,其外顯的特徵是行為差異,而內在的機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格塞爾強調基因決定的時間表,強調成熟的順序,故而,年齡,尤其是分界年齡,理所當然就是兒童發展的時間指標。但是,年齡本身並不是發展變化的原因,它只是一個便於觀察和把握的形式指標。
影響發展的因素
格塞爾認為支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兩個:成熟和學習。成熟是由一個內部因素控制的過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這樣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成熟是發展的重要條件,決定機體發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動兒童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學習並不是發展的主要原因,因為引起變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順序或機體的機制所固有的,學習只是給發展提供適當的時機而已。格塞爾的這種觀點主要來源於其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由這個實驗得出結論:兒童的學習取決於生理的成熟,沒有足夠的成熟就沒有真正的發展,而學習只是對發展起一種促進作用。格塞爾認為,兒童在成熟之前,處於學習的准備狀態。所謂准備,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機制的變化過程,只要准備好了,學習就會發生。所以,發展的過程不可能通過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行為周期
格塞爾發現,在發展過程中,兒童表現出了極強的自我調節能力。當兒童突然向前進入一個新領域後,又會適度退卻,以鞏固取得的進步,然後再往前進。所以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便形成了發展質量較高的年頭與較低的年頭有序交替的現象,格塞爾稱其為「行為周期」。第一周期:2~5歲;第二周期:5~10歲;第三周期:10~16歲。每一周期內都有平衡與不平衡相互交替的同樣程序。對教師和父母來說,當兒童處於發展質量較高的階段時,應該更嚴格地要求他們;當兒童處於發展質量較低的階段時,應該現實地看待他們,等待和幫助他們度過這一階段,避免因粗暴和急躁而傷害他們。 (一)突出了成熟機制對於發展的重要性
格塞爾將成熟概念用於自己的理論中,使得心理過程中的生物因素變得更為確切和具體。格塞爾的理論證明,在任何行為後面都潛藏著它自身的生物學基礎,成熟機制在復雜的發展程序和自我調節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成熟決定了心理與行為的發展,盡管兒童行為的習得離不開學習、教育和社會影響等環境因素,但脫離成熟而侈談教育是不妥的,甚至是有害的。
(二)為研究兒童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格塞爾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收集整理了數以萬計兒童的發展行為模式,總結出每一個特定年齡行為發展的平均水平,於1949年推出了格塞爾行為發育診斷量表(即年齡常模)。通過與行為發育的年齡常模相比較,即可判斷不同兒童的心智發展水平。該診斷量表為智力落後兒童的早期診斷提供了依據,在臨床實踐中廣泛運用。這是當時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資料最詳實、影響最深遠的測量工具。通過格塞爾的工作,人們才真正看到了對嬰兒進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對嬰兒進行測驗的可行性。
(三)提供了一系列育兒觀念
格塞爾提供的一系列育兒觀念把他的學說從兒童心理的范疇延伸到養育和教育的范疇,擴大了格塞爾學說的應用價值和社會價值。格塞爾認為,父母和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應當了解兒童成長規律,根據兒童自身的規律去養育他們。具體而言,每一個教師都應當把自己的工作與兒童的准備狀態和特殊能力結合起來;每一個家長都應當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體驗每一個階段的樂趣和煩惱。如果成人以一種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導孩子,往往會導致兒童成年以後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果對兒童的教導方式再不加以重視,這些個人的心理問題將不可避免地演變為社會問題。
(四)缺點
過分誇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視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其他條件。

Ⅲ GESELL和兒心量表的區別

摘要 您好,GESELL和兒心量表的區別在於他們的測量方法還有判斷方式不同,gesell格賽爾發展量表(gesell)是臨床中最常用的智力診斷量表,通常適用於0~6歲的兒童。測試的結果一般用智商(IQ)或發育商(DQ)來表示。gesell智力測評正常值(或者說發育商的正常值)是90分。通常輕度智力障礙評分,IQ值在55~75分之間。中度智力障礙評分,IQ值在40~54分之間。重度智力障礙評分:IQ值在25~39分之間。極重度智力障礙評分,IQ值小於25分。而兒心量的評價方法則是:主測年齡組以實足月齡(××.×月)為標記線,測查順序以先易後難為原則。先查動手的項目領域,如精細動作、適應能力,再查語言、社交行為,最後查大運動。不管主測月齡線上的項目是否通過,向前測二個年齡組的項目要通過,向後測二個年齡組的項目不通過即該領域測查結束,直至所有的領域測查完畢。

Ⅳ 《鄉土中國》的大概內容

《故鄉》是李箕永的作品,李箕永,生於1895年,卒於1984年,是朝鮮現代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的優秀代表、傑出的創始人之一。《故鄉》,反映了「卡普」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是朝鮮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朝鮮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地主安承學是《故鄉》中反動勢力的代表。他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忠實走狗,也是地主閔判書的凶惡管家和爪牙。他靠高利貸和收租而成為村裡的暴發戶。他剛剛來到元德村時,本是一個毫無所有、一貧如洗的流浪漢。由於狡猾詭詐,善於鑽營,在郡里弄到了一個雇員的差事。

接著,這個人人唾罵的壞蛋又得到了地主閔判書的垂青和信任,讓他成為地主的代理人。他到處催租逼債,為非作歹,人面獸心。他認賊作父,同日本警察勾搭起來,又是一個奴顏婢膝甘當洋奴的民族敗類。

《故鄉》的藝術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他塑造了符合於時代要求的新型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金喜俊,這是具有開創意義的。金喜俊是作家早期創作同類革命知識分子的繼續和發展。作家曾說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給『卡普』作家們提出了創作與運動的新形勢相適應的主人公的光榮任務。《故鄉》就是這一課題的回答。」應該說,這一光榮任務,首先由李箕永勝利地完成了。

其次,《故鄉》中生動地展示了朝鮮農村的民俗風貌。如:農樂隊的歌舞、婚禮的歡慶和生日的祝賀以及其他民間習俗的描繪,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民族特色。

再次,善於利用景物描寫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借景抒情,把人物精神面貌和感情活動,通過自然景物生動而形象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如:抗租斗爭勝利的一章中的黎明的描寫:

……灰黑色的雲彩已經開始在天空的一角漸漸地散去,它彷彿向人們預告:光明就要來臨……」這種景物描寫是寓意深刻的,使人們清楚地意識到:斗爭的勝利就在眼前。

Ⅳ 格塞爾發展順序量表的介紹

(Gesell Development scale)亦稱「格塞爾發展量表」、「耶魯量表」。嬰幼兒智力發展測量工具。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格塞爾及其同事1940年編制。

Ⅵ 交際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什麼

交際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 語言 (語言是交際工具) 語言不僅是人類思維的工具,還是人類交際的工具。 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類語言,具有一切社會現象的共同特點: 為社會服務。 人類語言和人類社會是同步產生的,二者是密切相關 的。人類祖先為了生存和獲得必要的勞動成果,必須依靠群體。 只有群體才能增加他們的力量, 只有語言才能作為群體之間的交際工具。例如,「社會」一詞在不同 的語言中表明社會、交際、語言三者之間是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的。 在英語里,「社會」(society)有「交際」「協會」 的含義;在德語里,「社會 」(gesellscbaftlich)原來的含義是「交談者」 「社交宴會」。可見,人類語言從產生之日起, 就作為人們交際的工具為社會服務,活躍在人類 社會的一切領域之中,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 從政治生活到日常生活,從此行業到彼行業,可以說是無所不包。 可以想見,沒有語言,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就會中 斷,社會就可能解體。正如斯大林所說的那樣:「 沒有全社會都懂得的語言,沒有社會一切成員共同的語言, 社會就會停止生產,就會崩潰,就會無法作為社會而存 在下去。就這個意義來說,語言既是交際的工具, 又是社會斗爭和發展的工具。」(《斯大林選集》下卷, 1979年,人民出版社,第515頁。) 人類語言為社會服務,對不同的階級、階層、行業和 各種集團,即對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是一視同仁的。 語言是沒有階級性的。說語言有階級性,只能是就其內容而言。 原始社會沒有階級,但有語言,自然談不到所謂 階級的語言。在階級社會,不同階級講的是同樣的語言, 沒有什麼社會主義語言或資本主義語言, 也不存在無產階級語言或資產階級語言,人們使用的語言都是各階 級共同的。不論是封建農奴主還是奴隸百姓,也不管是地主和農民、 資本家和工人,都得遵守社會的語言習慣。任何社會、 階級或個人都不能壟斷語言。不管社會制 度、階級、集團之間的斗爭多麼尖銳激烈, 斗爭的雙方必須使用相互懂得的語言。奴隸反對農奴主的斗爭,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南非黑人反對種族歧視與 白人政府的斗爭,在一個地區或一個民族, 雙方使用的語言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語言的全民性。 人類語言不為哪一個階級或個人服務,它只為全民服務。由此可知, 語言不是某一個階級所創造的, 而是整個社會中各階級經過世代的艱苦努力所創造的。 語言不是為了滿足某一個階級的需要, 而是為了滿足整個社會的需要,滿足社 會各階級和階層的需要。所以,語言是全民的,對社會是統一的, 對社會全體成員是共同的。因此,作為人們交際工具的語言, 其服務作用不是為某個階級或階層服 務而損害其他階級或階層,而是一視同仁地為整個社會服務, 為社會各階級和階層服務。 人類語言具有全民性,是交際的工具。但這絕不等於 社會成員在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時候,都是千篇一律、萬人一面, 而是社會成員因其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的不同, 使語言的運用出現種種變異,呈現各自 不同的特點。例如,一個熟人打來的電話或寫來的信, 你就能判斷對方是誰。這說明在語言的使用上,有其個人的特點。 又如,北京女孩子常用「討厭」表示厭惡等 等。同樣, 一定社會集團的人在語言的表達方式上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如人們常說的:這個人說話「滿嘴的官腔」, 那個人參加工作多年了,還是「學生腔」等。 一個人的講話或寫的文章,通過其遣詞造句的運用, 你就能判斷出他(她)的文化程度。 前幾年區別知識分子和工農兵的一個標志,就是語言上的「文白」 之分。知 識分子講話、寫文章喜歡引經據典,愛用「因為」「所以」 之類的關聯詞,有時還用委婉的表達方法,因此,就被人們冠之為「 文話」(文縐縐);工農兵講話喜歡 直來直去,口頭語比較多,用詞比較生動,句子也相對簡練, 因而人們稱之為「白話」(簡單、明白)。 這些語言表達方式上的差異,屬於社會語言學上的語言的社 會變異。語言的社會變異既表現在說話人所屬的社會集團, 也表現在對所說事物的評價上。 它主要是通過某些特定含義的詞彙表達的。例如,我國封建社會, 等級森 嚴,所以對不同等級的人的死亡就有不同的叫法:天子死叫做「崩」 ,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庶民死叫「 死」(未成年的人死了叫「 殤」)。 語言的社會變異還可因使用場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 現方式。一個人在不同場合對不同對象說話往往有不同特點, 如在庄嚴肅穆的悼念儀式上,在正式的外交談判或貿易洽談的場合, 在歡慶節日的盛大宴會或晚會上, 在一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各有適應不同場合的表達方式。 這種變異主要表現在語言的風格方面。但是,不論是什麼變異, 它們都是社會的產物,都是全民語言的不 同表現形式,因為它們所運用的語言材料(詞彙)和(語法) 結構規則都是全民共同的。 說到語言是一種工具,人們自然想到它的基本交際職能, 即人們是怎樣運用語言來進行交際的呢?按照資訊理論的原理, 語言在人們交際中的職能是:說者通過語言發送信息, 聽者通過語言接受信息,達到交流思想,互相了解。 具體過程見圖1: 語言是在人們交流思想的過程中實現其交際功能的, 連續和銜接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語言作為信息傳遞的觀點, 是社會語言學工作者根據資訊理論原理提出來的。 它最早見於阿爾貝勃(Arbib)《大腦、機器和數 學》(1964年)一書中的「通訊系統簡圖」。 圖2是信息傳遞的簡單機制示意圖: 除了語言這種交際工具外, 還有沒有其他幫助人類進行交際的工具呢?如果有的話, 它們和語言交際的關系又是如何呢? 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但不是惟一的交際工具。也就是說, 除了語言以外,還有文字、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數學符號、 化學公式以及身勢、表情等副語言交際工具。 它們在交際中各自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文字記錄語言,是標記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文字使 語言由憑聽覺感知的口頭形式轉化為憑視覺感知的書面形式, 從而打破了語言交際中所受到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使語言的交際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在社會生活中起 著重大作用。但是,文字同語言並不是兩種平行的、 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工具,文字在交際中的重要性遠不能和語言相比。 文字是輔助性的,處於從屬地位。一個社會 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沒有語言, 社會就不能生存和發展。 人類語言的歷史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一樣漫長, 而文字僅有數千年的歷史。幾千年匯於百萬年 之中,真可謂滄海一粟。毋庸置疑,文字產生於語言基礎之上。 今天世界上沒有文字的語言遠比有文字的語言要多。 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據專家統計:中國共有七十 多種民族語言,而有文字的語言不超過二十種。可見, 文字是在語言基礎上產生並隨著語言的發展而演變的一種重要的輔助 交際工具。至於旗語、電報代碼、數學符 號等交際工具,大多是在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產生的, 是後起的交際工具。它們顯然沒有資格同語言相提並論, 因為離開語言和文字,它們就無法存在。就服務領域 而言,語言的活動范圍非常廣闊,服務領域幾乎是無限的,而旗語, 電報代碼等交際工具均在特定領域內為社會服務, 使用的范圍相當狹窄。客觀地說,它們只是適 用於某些特殊領域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是一種副語言形式。 作為副語言交際工具的還有體態語,如臉部的表情、 手的動作乃至整個軀體的姿勢都可以參加到交際活動中來。 這些體態語有時可以脫離語言而獨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例如, 漢族人用點頭表示「肯定」,用搖頭表 示「否定」;西方人攤手聳肩表示「不知道」或「無可奈何」。 常見的通行體態語有鼓掌歡迎,揮手送別,舉手為禮, 伸舌表示驚訝,流淚表示悲哀,手舞足蹈表示 歡喜,跌足表示後悔,咬牙切齒表示仇恨等。在特定場合, 使用體態語方式進行交際,往往會收到比只用語言表達更好的效果。 但是,體態語充其量也只能作為語言 交際的一種輔助性交際工具, 它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語言交際的功能。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語言交際工具 和副語言交際工具的關系。結論是:「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選集》,1960年, 人民出版社,第2卷下,第508頁。)文字是建立在人類 語言基礎之上的一種最重要的(副語言)輔助交際工具。旗語、 代碼和體態語則是建立在語言、 文字基礎之上的一般的輔助性交際工具。 綜上所述,交際功能是語言最基本的社會職能,而其 生命力的強弱,完全依賴於社會的盛衰。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 決定了語言交際功能的充分發揮, 使其滿足人們越來越復雜的交際需要。這時,標志先進生產力和 生產關系的某種語言的生命力就會越來越旺盛,小語種( 就其使用人數而言)會變成大語種,如日語, 大語種會變為世界性的國際語言。反之,存在於某一社會階段 的某種語言,由於種種原因,喪失了交際功能, 不能再作為交際工具而存在,那麼, 這種語言的生命力也就隨之枯竭了,如拉丁語、鮮卑語等。 由此可見,一種語言 的交際功能和能力是該語言的生命力所在, 而交際功能與能力是否存在,則完全取決於該語言所服務的社會。

Ⅶ 簡述根據gesell量表,將兒童分為哪幾型輕度智力落後,以及成年後對應的正常兒童年齡水平。

gesell智力測評將兒童分為輕度智力障礙 中度智力障礙 重度智力障礙 極重度智力障礙 。正常值(或者說發育商的正常值)是90分。

一些輕度弱智人在成年後,智力可能會出現一些提高的現象,究其原因:可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使經驗和閱歷有所增加;另外,在青春期,由於輕度弱智人的身體和頭腦也在加速發育,這一點和正常人是一樣的;如果在這段時間里努力治療,會事半功倍。

另外,由於腦部的某些功能在新陳代謝等因素的影響下,輕度弱智患者在不治療的情況下到成年後智力可稍有進步。

還有一些弱智人有些特殊本領,比如記憶力超強,超過正常人很多,這應算是大腦的特殊現象;不過,這一部分人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卻很差是事實,這是一個不解之謎!

(7)gesell的工具箱擴展閱讀:

格賽爾發展量表(gesell) 通常適用於0~6歲的兒童。測試的結果一般用智商(IQ)或發育商(DQ)來表示。

邊緣狀態:76≤DQ≤85;輕度發育遲緩:55≤DQ≤75;中度發育遲緩:40≤DQ≤54

重度發育遲緩:25≤DQ≤39;極重度發育遲緩:DQ<25

智力遲緩的孩子採用「傳統+現代」療法來康復

在腦癱康復學界有句行話:沒有評定就沒有治療。也就是說,想要給孩子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治療,必須要先進行康復評定。

鄭大三附院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心康復訓練一區主任袁俊英說,只有通過一系列手段客觀准確地對患兒功能障礙的性質、部位、范圍、嚴重程度、發展趨勢等進行客觀准確的測量評估,才能正確地制定、修改患兒的康復治療計劃,以及對康復治療效果做出客觀評價。

中心開展了語言s-s語言發育遲緩評估、構音障礙評估、吞咽功能障礙評估、失語症評估、粗大運動功能評估、精細運動功能評估、Peabody2評估等康復評定量表以及Gesell量表、兒-心量表、CDCC量表等心理發育量表評估,並從多年的經驗中總結出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評定標准。

朱登納說,中心的特色療法——「位點加穴位葯物注射」的首創者是中心主任醫師、教授萬國蘭。

1992年開始在臨床運用,21年來治療了小兒腦癱、各種腦損傷、缺血缺氧性腦病後遺症、精神發育遲滯等6萬多名神經系統疑難疾病患兒,還成功治癒多例因重症腦炎導致的「植物人」,填補了國內小兒神經治療領域的空白。

康復治療手段已擴大到了現在的30多個項目,除了推拿、針灸、中葯洗浴等傳統療法外,還引進了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語言訓練、功能訓練、認知訓練、引導式教育、感覺統合訓練、蠟療、水療、電療、磁療等現代療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綜合康復治療體系。

中心還特別推出了「引導式教育」。這種把幾個年齡相當、功能障礙相似的孩子集中起來,把康復以教育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新康復訓練模式深受患兒家長好評。

Ⅷ Gesell的適應性什麼意思

Gesell
Ge.sell
[gə`zZl;
gəˋzєl]
,Arnold Lucius 葛素爾
(1880-1961,美國心理學家及徒步旅行者)

閱讀全文

與gesell的工具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50消防管用什麼呢閥門 瀏覽:206
軸承箱什麼意思 瀏覽:185
普車尾座自動進刀裝置 瀏覽:535
為什麼冰封散熱背夾不製冷 瀏覽:92
燃氣截止閥選什麼類型閥門好 瀏覽:955
刀組軸承如何拆 瀏覽:966
超聲波花邊機怎麼更換模具 瀏覽:96
小米手機設備激活失敗怎麼辦 瀏覽:185
機械鍵盤怎麼調打字就閃光 瀏覽:676
氣體滅火系統自動控制裝置型號 瀏覽:688
自貢不銹鋼精密鑄造怎麼樣價格 瀏覽:597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瀏覽:234
分餾實驗報告裝置圖 瀏覽:264
在我要吃雞裡面如何獲得機械暴龍 瀏覽:445
港華燃氣表閥門怎麼開 瀏覽:956
路上檢測噪音的扣分裝置是什麼 瀏覽:924
嘉善電動工具流水線裝配工 瀏覽:576
設備外借清單怎麼寫 瀏覽:789
軸承加熱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瀏覽:68
修個汽車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