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質標準的石油類是包括什麼
礦物油類化學物質,是各種烴類的混合物。石油類可以溶解態、乳化態和分散態存在於廢水中。石油類進入水環境後,其含量超過0.1~0.4mg/L,即可在水面形成油膜,影響水體的復氧過程,造成水體缺氧,危害水生物的生活和有機污染物的好氧降解。
水體油類污染是海洋污染中最普遍、最嚴重的污染。石油是一種很復雜的自然的有機混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在極微量濃度下也可使魚肉帶有石油味。大量石油在海面形成油膜,會影響水中氧的補充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油污染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多種復雜的影響。工業廢水中的油類也可使地表水體遭受污染。
(1)油類物質泄漏工具箱務編碼哪種擴展閱讀:
一、主要來源
油類通過不同途徑進入水體環境形成含油污水. 含油污水是一種量大、面廣且危害嚴重的污水. 全世界每年有500 ~ 1 000 萬T石油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水體。按其來源可分為:自然來源( 約佔8%) 和人類活動來源( 約92%) 。
自然來源主要海底、大陸架滲漏,含油沉積岩缺損等。人類活動來源主要有油輪事故和海上石油開採的泄漏與井噴事故,港口和船舶的作業含油污水排放、石油工業的廢水及餐飲業、食品加工業、洗車業排放的含油廢水等。
二、油類污染物對漁業的影響
石油污染破壞水體環境給漁業帶來的損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石油污染能破壞漁場,沾污魚網、養殖器材和漁獲物,水體污染可直接引起魚類死亡,造成漁獲量的直接減產。
其次表現為產值損失,油污染能使魚蝦類生物產生特殊的氣味和味道,而且這些氣味和味道無論採取怎樣的加工方法都無法消除,因此可降低水產品的食用價值,嚴重影響其經濟利用價值。當海水中的石油含量為0.01 mg/L 時,在24 h內即可使魚、蝦、貝類產生異味。
人們在食用受石油烴衍生出的致癌物質特別是多環芳烴污染的水產品時,這些致癌物質可通過食物鏈的傳遞危及人體的健康和安全。另外,水體石油污染還會造成相當大的社會和經濟損失,如影響到旅遊和娛樂。
B. 高壓油管屬於稅收分類編碼的哪種
108。
高壓油管屬於金屬類製品,在稅收分類編碼中金屬及非金屬製品編號是108,所以高壓油管的稅收分類就是108。
C. 汽車一級維護保養的主要項目
汽車一級保養項目,就是汽車最基本的例行檢查保養,主要是以更換機油、冷凍液,檢查輪胎、水泵、助力泵松緊等工作,排除安全隱患,維護汽車各項性能為目的的維護工作。
汽車的一級保養主要有以下項目:
1、更換機油、機油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通常5000KM更換一次汽車機油,20000KM更換一次汽油濾清器。
2、檢查汽車冷凍液液面位置是否符合規定。通常每兩年需更換一次汽車冷凍液。
3、檢查制動器及離合器液面位置。通常每行駛30000km或兩年需更換一次制動器和離合器液。
4、檢查轉向助力油罐的油麵是否符合規定,檢查系統各油管介面是否有滲油現象。
5、檢查電瓶液面及玻璃清洗劑罐的液面,如液面過低或不足,需添加或更換。
6、檢查發電機、空調、水泵及助力泵皮帶的松緊情況,是否老化,如發現異常需及時更換。
7、檢查汽車前後車燈是否齊全(包括:大燈、視寬燈、轉向燈、剎車燈、倒車燈及霧燈),確認車燈亮度、照射角度是否達標。
8、檢查汽車輪胎氣壓及磨損情況,按規定力矩緊固輪胎螺絲、輪胎氣壓補充到該車型規定值之內,根據磨損情況進行輪胎換位。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維護海事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責任,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海事案件,制定本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海事訴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本法。本法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本法對涉外海事訴訟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第四條海事法院受理當事人因海事侵權糾紛、海商合同糾紛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海事糾紛提起的訴訟。第五條海事法院及其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海事案件的,適用本法。第二章管轄第六條海事訴訟的地域管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下列海事訴訟的地域管轄,依照以下規定:
(一)因海事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以外,還可以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二)因海上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以外,還可以由轉運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三)因海船租用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交船港、還船港、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四)因海上保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保賠標的物所在地、事故發生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五)因海船的船員勞務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合同簽訂地、船員登船港或者離船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六)因海事擔保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擔保物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因船舶抵押糾紛提起的訴訟,還可以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七)因海船的船舶所有權、佔有權、使用權、優先權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所在地、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第七條下列海事訴訟,由本條規定的海事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沿海港口作業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二)因船舶排放、泄漏、傾倒油類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海上生產、作業或者拆船、修船作業造成海域污染損害提起的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採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三)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有管轄權的海域履行的海洋勘探開發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合同履行地海事法院管轄。第八條海事糾紛的當事人都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當事人書面協議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法院管轄的,即使與糾紛有實際聯系的地點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法院對該糾紛也具有管轄權。第九條當事人申請認定海上財產無主的,向財產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申請因海上事故宣告死亡的,向處理海事事故主管機關所在地或者受理相關海事案件的海事法院提出。第十條海事法院與地方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他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第十一條當事人申請執行海事仲裁裁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以及國外海事仲裁裁決的,向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海事法院提出。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沒有海事法院的,向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第三章海事請求保全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十二條海事請求保全是指海事法院根據海事請求人的申請,為保障其海事請求的實現,對被請求人的財產所採取的強制措施。第十三條當事人在起訴前申請海事請求保全,應當向被保全的財產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第十四條海事請求保全不受當事人之間關於該海事請求的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約束。第十五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請求保全,應當向海事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海事請求事項、申請理由、保全的標的物以及要求提供擔保的數額,並附有關證據。第十六條海事法院受理海事請求保全申請,可以責令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海事請求人不提供的,駁回其申請。第十七條海事法院接受申請後,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海事請求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執行;對不符合海事請求保全條件的,裁定駁回其申請。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利害關系人對海事請求保全提出異議,海事法院經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解除對其財產的保全。
E. 五金加工屬於稅收分類編碼的哪一種
五金加工屬於稅收分類編碼為傢具、建築用金屬附件及架座。
稅收分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征稅對象為標准,分為流轉額課稅、收益額課稅、資源佔用課稅、財產額課稅、與特定行為課稅。
2、以課征環節為標准,分為生產環節征稅、流通環節征稅、分配環節征稅、消費環節征稅、投資環節征稅與財產環節征稅。
3、以計稅依據為標准,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4、以稅收與價格的關系為標准,分為價外稅和價內稅。
5、以稅收的管理和支配許可權的歸屬為標准,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6、以稅收負擔是否易於轉嫁為標准,分為直接稅與間接稅。
此外,還有一些稅收劃分法,如累進稅,比例稅和定額稅,貨幣稅和實物稅等。
(5)油類物質泄漏工具箱務編碼哪種擴展閱讀:
五金零件表面加工:
1、噴漆加工:五金廠在生產大件的五金成品時候都採用了噴漆加工,通過噴漆加工使五金件避免生銹,比如:日常用品、電器外殼、工藝品等
2、電鍍:電鍍也是五金加工最為普遍的一種加工工藝,通過現代工藝技術對五金件表面電鍍,保證產品長時間使用下不發生霉變生綉,電鍍加工常見的有:螺絲、沖壓件、電池片、車件、小飾品等等,
3、表面拋光加工:表面拋光加工一般在日用品中比較長用,通過對五金產品進行表面毛刺處理比如:我們生產一把梳子,梳子是通過沖壓而成的五金件,那麼沖壓出來的梳子邊角是很鋒利的,我們就要通過拋光將邊角鋒利部分拋成光滑面部,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才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F. 京昆高速成綿主線發生火災,導致火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近日成綿高速成都三繞黃許往成都方向黃許收費站路口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油罐車與一輛拉沙貨車相撞,導致車輛起火。
德陽消防立即調集7個消防站,1支戰勤保障力量共25車,105人前往現場處置。目前,火災已經被成功撲滅。
目前,泄漏油類物質在地面穩定燃燒,爆炸危險已經解除。此外,來自德陽市醫院消息,該院已經派出救護車趕赴現場參與救援。
臨近農歷新年,路上行車較多,在此也提醒司機師傅們,開車一定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禮讓三分,切勿疲勞駕駛,因為在遠方的家裡,妻兒還在等著你的平安歸來。
G. 自信心故事書里有哪些搶答題
一.單項選擇題
1.對加工爆炸危險物品車間的廠房房頂描述正確的是( B ).
A. 為堅固,應採用重型房頂
B. 為泄爆,安裝輕質房頂
2.高層建築、公共娛樂場所、百貨商場等在進行室內裝修時應採用的裝修材料是:( B )
A. 鋼筋混凝土
B.難燃材料和不燃材料
C. 可燃材料
3.下列( A )物質是點火源?
A.電火花
B.紙
C.空氣
4.大型油罐應設置( A )自動滅火系統.
A.泡沫滅火系統
B.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C. 噴淋滅火系統
5.以下對報警電話描述不正確的是( C ).
A.119報警電話是免費的
B.發生火災時任何人都可以無償撥打119
C.為了演練,平時可以撥打119
6.下列( A )滅火劑是撲救精密儀器火災的最佳選擇.
A.二氧化碳滅火劑
B.乾粉滅火劑
C.泡沫滅火劑
7.使用然氣灶具時,( B ).
A.應先開氣閥後點火,即"氣等火"
B.應先點火後再開氣,即"火等氣"
C先點火還是先開氣閥都無所謂,二者都是正確的
8.在公共娛樂場所,手提式滅火器的最大保護距離是( A ).
A.20米 B.25米 C.30米
9.用滅火器滅火時,滅火器的噴射口應該對准火焰的( C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10.下面( A )火災用水撲救會使火勢擴大.
A.油類
B.森林
C.傢具;
11.身上著火後,下列哪種滅火方法是錯誤的( C ).
A.就地打滾
B.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C.迎風快跑
12.發現燃氣泄漏,要速關閥門,打開門窗,不能( C ).
A.觸動電器開關或撥打電話
B.使用明火
C.A和B都正確
13.液體表面的蒸汽與空氣形成可燃氣體,遇到點火源時,發生一閃即滅的現象稱為( C ).
A.爆炸
B.蒸發
C.閃燃
14.依據《高層居民住宅樓防火管理規則》,下列( A )單位負責高層居民住宅樓的日常防火工作.
A.居民委員會
B.派出所.
C.街道辦事處
15.室內不得存放超過(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H. 九類危險品分別是哪些
根據所具有的不同危險性危險物品分為九類
一、爆炸品
本類貨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或僅產生熱、光、音響或煙霧等一種或幾種作用的煙火物品。
二、壓縮氣體
壓縮氣體,是指在-50℃下加壓時完全是氣態的氣體,包括臨界溫度低於或者等於-50℃的氣體。高(低)壓液化氣體,是指在溫度高於-50℃下加壓時部分是液態的氣體,包括臨界溫度在-50℃和+65℃之間的高壓液化氣體和臨界溫度高於+65℃的低壓液化氣體。
三、易燃液體
易燃液體是指易於揮發和燃燒的液態物質。其閃點(表示可燃液體性質指標之一)低於28.1°C的為一級易燃液體,極易燃燒和揮發,如汽油等。
四、易燃固體
易燃固體是指燃燒點低,遇火、受熱、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後,極易引起急劇燃燒或爆炸的固態物質。有的某些易燃固體發生燃燒時還放出有毒氣體。
五、氧化物
氧化物(Oxide)屬於化合物(當然也一定是純凈物)。其組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另一種若為金屬元素,則稱為金屬氧化物;若另一種不為金屬元素,則稱之為非金屬氧化物。
六、有毒物質
一般的定義為凡是以小劑量進入機體,通過化學或物理作用能夠導致健康受損的物質。根據這一定義可知,有毒物質是相對的,劑量決定著一種成分是否有毒。
七、放射性物質
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物質的這種性質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
八、腐蝕品
腐蝕品是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小時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率超過6.25mm年的固體或液體。
九、其他危險品
危險物品,即由於其化學、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在生產、儲存、裝卸、運輸過程中,容易導致火災、爆炸或者中毒危險,可能引起人身傷亡、財產損害的物品。顯然,這是從物品的性質上所作的界定。通常講,危險物品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
(8)油類物質泄漏工具箱務編碼哪種擴展閱讀
生產中危險品的使用
接觸有毒葯品時應帶橡皮手套;接觸有毒氣體時,須帶好防毒口罩或面具;燒煮強酸、強鹼時,要帶好眼罩(鏡)。危險品的領用必須審批限量發放,並由生產使用人員親自辦理,不得由非生產使用人員轉手辦理。使用人員必須熟悉危險品的性質和防護知識,操作謹慎,確保安全。
管理人員必須會同保衛部門人員對使用危險品的全過程予以嚴格控制和監督。對領、用、剩、廢、耗的用量必須詳細記錄;剩餘葯品應及時退庫不得在生產車間、實驗室過夜;劇毒品的容器廢液、殘渣等應妥善處理,嚴禁亂拋。
在生產和實驗休息時間,使用人員嚴禁將危險品使用現場,在工作交接班時,必須嚴格進行危險品使用管理的交接手續。保管人員每周應將危險品的購、用、存的數量清理一次,分別報生產管理和安全保衛部各一份。
I. 下列有關滅火措施處理不當的是
答案A
分析:滅火原理是破壞燃燒的一個條件就會使燃燒停止,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具體的方法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解答:A、大量油類物質泄漏著火,用水撲滅.由於油類物質的密度比水的小會瓢浮在水面上,因此會繼續燃燒,故不合理.
B、木材著火,用水撲滅.水在把溫度降到木柴的著火點以下的同時也起到了隔絕氧氣的作用,故合理.
C、森林火災,用設置隔離帶的方法撲滅.設置隔離帶可以將還沒燃著的部分樹木(可燃物)與燃燒區隔離開來了,達到滅火的目的,故合理.
D、酒精燈內酒精灑出著火,用濕抹布撲滅.酒精燈內的酒精灑出著火,用濕抹布蓋住起到了隔絕氧氣的作用,同時也降低了環境溫度,故合理.
故選A.
點評:根據滅火的原來的選擇恰當的滅火措施是我們生活的一種重要技能.
J. 廣西壯族自治區海上搜尋救助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及時、有效地開展海上搜尋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安全,保護海洋環境,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海上搜尋救助,是指船舶、設施在海上(含內河水域)發生火災、爆炸、碰撞、擱淺、沉沒,油類物質或者危險化學品泄漏,以及民用航空器海上遇險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水域污染的突發事件,海上搜尋救助機構組織、協調、指揮有關單位和人員,確定遇險船舶、設施、民用航空器和遇險人員位置,援救遇險人員和防治水域污染的行動。第三條在國家劃定由本自治區承擔的搜尋救助責任區海域和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河水域開展搜尋救助,適用本條例。第四條海上搜尋救助堅持以人為本,遇險人員有獲得無償搜尋救助的權利。第五條海上搜尋救助實行政府領導、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屬地為主、快速高效原則。堅持以國家專業救助力量、社會救助力量相結合,自救與他救並舉。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上搜尋救助工作的領導,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完善海上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提高海上搜尋救助能力。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海上搜尋救助工作實際需要,制定海上搜尋救助應急預案。
海上搜尋救助應急預案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海上搜尋救助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及其職責任務;
(二)海上突發事件的預警和預防機制;
(三)海上突發事件的險情分級與上報;
(四)海上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和處置;
(五)海上搜尋救助後期處置;
(六)海上搜尋救助的應急保障。第八條縣級以上交通、財政、衛生、漁業、民政、氣象、環保、海洋、水利、公安、海關、國土資源、安全生產監督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海上搜尋救助應急預案或者本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做好海上搜尋救助有關工作。
醫療機構、通信、保險、船舶運輸等有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配合做好海上搜尋救助有關工作。第九條自治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設立的海上搜尋救助機構,按照分級管理原則負責相應海上搜尋救助的統一組織、協調、指揮。海上搜尋救助機構的日常工作由海事部門負責。第二章海上搜尋救助行動第十條海事、氣象、海洋、水利、漁業、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及時收集、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海上突發事件發生的信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並及時向海上搜尋救助機構通報。
海上搜尋救助機構應當根據不同預警級別,及時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協調,有針對性地做好海上搜尋救助應急反應准備。
在海上活動的有關單位、船舶和人員應當注意接收預警信息,根據不同預警級別,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防止或者減少海上突發事件對人命、財產和環境造成危害。第十一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迅速就近向海上搜尋救助機構報告:
(一)船舶、設施、民用航空器及其人員在海上遇險;
(二)獲悉海上人命遇險;
(三)獲悉船舶污染水域信息。
海上險情信息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海上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位置、原因、現狀和已採取的措施、救助請求;
(二)遇險人數、姓名、國籍、聯系方式及其傷亡情況;
(三)船舶、民用航空器名稱、種類、國籍、呼號、聯系方式;
(四)船舶載貨情況;
(五)遇險水域風力、風向、流向、流速、潮汐、水溫、浪高等氣象、海況信息。第十二條根據本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向海上搜尋救助機構報告有關險情並請求救援後,遇險船舶、設施、民用航空器或者人員經自救、他救解除險情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向海上搜尋救助機構報告。第十三條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加強對報警設備的維護和人員管理,防止險情誤報;發現險情誤報後,應當立即採取措施,主動消除影響。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謊報險情或者誇大險情。第十四條船舶、設施、民用航空器及其人員在海上遇險,應當採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自救。
船舶、設施、民用航空器及其人員在海上獲悉遇險求救信息時,應當及時與求救者聯系並轉發遇險求救信息。
險情發生水域附近的船舶、民用航空器獲悉遇險求救信息或者接到海上搜尋救助機構的指令時,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當立即趕赴險情現場,及時開展搜尋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