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用天寶的GPS求七參數
去汽車導航比價網多看看,那上面挺多的
㈡ gps rtk怎樣求參數
可以用軟體算四參數,軟體我這有,你要的話給復我郵件。[email protected]。
在機子上求參數的話,需要知道至少2個已制知點。一般有3個已知點(2個求參數,一個檢驗)
架設基準站之後,可以用移動台到兩個已知點採集知坐標,此時採集的是WGS-84坐標,需要在手簿里輸入需要的坐標系的店(既已知點的坐標)。然後點擊計算道參數,應用後就OK了。
另外,可以用軟體算四參數,軟體我這有,你要的話給我郵件。[email protected]。
㈢ 請問GPS三參數,四參數,七參數在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1,三參數法:七參數方法的簡化,只取X平移,Y平移,Z平移。運用於信標,SBAS,固定差改正以及精度要求不高的地方,用於RTK模式下,作用距離在5km范圍較平坦的地方(基站開機模式)
2,布爾莎七參數法:
標準的七參數方法,使用X,Y,Z平移,X,Y,Z旋轉,K尺度作,用范圍較大和距離較遠,通常用於RTK模式或者RTD模式的WGS84到北京54和國家80的轉換,已知點要三個以上,要求較高。
3,四參數+高程擬合:使用X,Y平移,a旋轉,k尺度還有高程擬合參數,也是RTK常用的一種作業模式,通過四參數完成WGS84平面到當地平面的轉換,利用高程擬合完成WGS84橢球高到當地水準的擬合。
1,四參數說明:兩個不同的二維平面直角坐標系之間轉換時,通常使用四參數模型(數學方程組)。在該模型中有四個未知參數,即:
(1)兩個坐標平移量(△X,△Y),即兩個平面坐標系的坐標原點之間的坐標差值。
(2)平面坐標軸的旋轉角度A,通過旋轉一個角度,可以使兩個坐標系的X和Y軸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兩個坐標系內的同一段直線的長度比值,實現尺度的比例轉換。通常K值幾乎等於1。
(4)通常至少需要兩個公共已知點,在兩個不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四對XY坐標值,才能推算出這四個未知參數。計算出了這四個參數,就可以通過四參數方程組,將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下一個點的XY坐標值轉換為另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下的XY坐標值。
七參數說明:兩個不同的三維空間直角坐標系之間轉換時,通常使用七參數模型(數學方程組),在該模型中有七個未知參數,即:
(1)三個坐標平移量(△X,△Y,△Z),即兩個空間坐標系的坐標原點之間坐標差值。
(2)三個坐標軸的旋轉角度(△α,△β,△γ)),通過按順序旋轉三個坐標軸指定角度,可以使兩個空間直角坐標系的XYZ軸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兩個空間坐標系內的同一段直線的長度比值,實現尺度的比例轉換。通常K值幾乎等於1。
(4)通常至少需要三個公共已知點,在兩個不同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六對XYZ坐標值,才能推算出這七個未知參數。計算出了這七個參數,就可以通過七參數方程組,將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下一個點的XYZ坐標值轉換為另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下的XYZ坐標值。
㈣ 已知經緯度和54坐標怎麼求gps手持機的7參數
必須有三個已知點的兩套坐標,輸入到手簿里,然後測已知點坐標,點校正,七參數自己就算出來了
㈤ GPS三參數和七參數的區別
參數問題一直是測量方面最大的問題,我簡單的解釋一下,看看對你有幫助嗎?
首先說七參,就是兩個空間坐標系之間的旋轉,平移和縮放,這三步就會產生必須的七個參數,平移有三個變數Dx,Dy,DZ;旋轉有三個變數,再加上一個尺度縮放,這樣就可以把一個空間坐標系轉變成需要的目標坐標系了,這就是七參的作用。如果說你要轉換的坐標系XYZ三個方向上是重合的,那麼我們僅通過平移就可以實現目標,平移只需要三個參數,並且現在的坐標比例大多數都是一致的,縮放比默認為一,這樣就產生了三參數,三參就是七參的特例,旋轉為零,尺度縮放為一。四參是應用在兩個平面之間轉換的,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准,說的有點亂,如果還是不明白可以給我留言。希望有幫助。
㈥ GPS 參數設置
選擇「編輯」→「GPS」→「參數設置」(圖 6.1.1)。
輸入 GPS 參數,串口為讀取 GPS 數據的埠,不同設備的串口可能不同。如果是內置GPS 設備,需根據產品說明書了解其 GPS 串口編號;如果是藍牙設備,需知道掌上機的藍牙串口號。目前小型掌上機的藍牙串口號一般為 Com8。波特率一般使用默認值即可。
「采點設置」可以設置 GPS 自動采點的方式,可以選擇按照時間間隔自動采點和按照距離間隔自動采點兩種方式。一般採取距離間隔方式。
設置完畢後點擊「確定」保存(圖 6.1.2)。
圖 6.1.1 GPS 參數設置菜單
圖 6.1.2 設置 GPS 參數
㈦ RTK如何計算7參數和4參數
通常最大距離小於10公里的測區,使用四參數就可以了,很多論文的實驗結論都證明了對於小范圍的測區,使用四參數坐標轉換的結果優於七參數坐標轉換的結果。
就是在測區中心位置架設好基準站,然後使用流動站新建工程,設置基本的投影的參數,如西安80坐標系,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線,Y坐標常數500km等。
七參數的應用范圍一般大於50公里計算時需要知道三個已知點的地方坐標既用原有坐標轉換成地方坐標的七個轉換參數。
七參數的控制范圍和精度雖然增加,但七個轉換參數都有參考限制,x、y、z軸旋轉一般必須都是秒級;x y z軸平移一般小於1000。若求出的七參數不在這個限制值以內,一般不能使用。這一限制比較苛刻。
四參數轉換參數可根據測區控制點的兩套坐標求得,兩套坐標分別是WGS84大地坐標(B,L,H)或(X,Y,Z),和平面坐標、正常高(x,y,h)。一個測區中使用的已知控制點平面點不得少於3個,高程點不得少於4個,控制點應包圍作業測區並均勻分布。
(7)gpstool工具箱求七參擴展閱讀:
RTK工作原理
RTK定位技術是基於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它能夠實時地提供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並達到厘米級精度。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其觀測值和測站坐標信息一起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不僅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還要採集GPS觀測數據,
並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歷時不足一秒鍾。流動站可處於靜止狀態,也可處於運動狀態。可在固定點上先進行初始化後再進入動態作業,也可在動態條件下直接開機,並在動態環境下完成整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在整周未知數解固定後,即可進行每個歷元的實時處理,只要能保持四顆以上衛星相位觀測值的跟蹤和必要的幾何圖形,則流動站可隨時給出厘米級定位結果。
㈧ GPS怎樣根據公共點的個數區分求的是四參數還是七參數
四參至少2個點
七參至少3個點
㈨ GPS七參數的計算
通過三個或三個以上已知點求解七參數模型中的參數:不同空間直角坐標系之間的變換,其參數有(ΔX0,ΔY0,ΔZ0,ωX,ωY,ωZ,m)七個,其中(ΔX0,ΔY0,ΔZ0)為坐標平移量,(ωX,ωY,ωZ)為坐標軸間的三個旋轉角度(又稱為歐拉角),m為尺度因子。七參數模型如圖。
以WGS84坐標系轉換為北京54坐標系為例:
為計算模型中的七個參數,至少需要三個已知點的北京54空間坐標(X,Y,Z)BJ54和WGS-84空間坐標(X,Y,Z)WGS84,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七參數。
然而,我們已知的三個公共控制點的坐標成果,一種是GPS觀測中可直接獲得的WGS84橢球下的大地坐標經緯度(B,L,H),另一種是工程測量中使用的是高斯投影後的平面直角坐標(x,y,h)。即已知的三個公共控制點的坐標成果就是這兩種形式的坐標表來表示的。首先,我們要把這兩種形式的坐標都轉換為七參數模型中的空間直角坐標。步驟如下:
1.將WGS84橢球下的大地坐標經緯度(B,L,H),採用WGS84橢球參數,轉換為WGS84的空間直角坐標(X,Y,Z)
2.將北京54投影平面直角坐標(x,y,h),採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參數,轉換為大地坐標((B,L,H)後,再轉換為北京54的空間直角坐標(X,Y,Z)。
3.將轉換得到的三個公共點的北京54空間坐標(X,Y,Z)BJ54和WGS-84空間坐標(X,Y,Z)WGS84代入七參數模型中,求解七個參數。
以上轉換過程十分復雜,即涉及到大地坐標經緯度與空間直角坐標的換算,還涉及到空間直角坐標與平面直角坐標的投影。通常,我也使用已有的計算程序來求解七參數的,在很多這些求解七參數的程序中,直接採用的是WGS84的大地坐標和北京54大地坐標來計算,就是你只需輸入三個已知點的一套WGS84的大地坐標和一套北京54大地坐標,即可為你求解出七參數。
在很多GPS基線解算與平差軟體中,都提供了求解七參數/四參數的工具,你可以自己試試。
需要注意的是,在求解七參數前必須設置高斯投影參數:中央子午線,x坐標常數和y坐標常數,以及比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