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PE里如何檢查硬碟壞道
既然能進入PE里,那就能進到DOS工具箱了,
進入工具箱,輸入MHDD,就到硬碟檢測了。
⑵ 檢測硬碟壞道要 在blos里設置什麼 然後再進pe檢測
1、啟進入通用pe工具箱的pe系統選擇界面,「運行硬碟內存檢查掃描工具菜單」;
2、然後在選擇「運行MHDD V4.60硬碟檢測」;
3、進入到「MHDD」界面後,能看硬碟已經檢查出來了,就是第六項,輸入「6」回車;
4、接著按兩下F4,就能開啟「MHDD」硬碟檢測了。
⑶ 在pe系統中如何修復硬碟壞道
修復硬碟壞道來的具體操作方法自如下:
1、將製作完成u深度u盤啟動盤連接至電腦,重啟電腦等待出現開機畫面時按下啟動快捷鍵進入啟動項窗口,選擇【07】運行MaxDos工具箱增強版菜單,按回車鍵確認,如下圖所示:
⑷ 如何用pe檢測硬碟教程
1、將製作好的u深度u盤啟動盤插入電腦介面,開機按快捷鍵進入主菜單界面,選擇「【07】MaxDos工具箱」,如下圖所示:
pe系統mhdd檢測硬碟壞道的圖文教程
2、在跳出的maxdos主菜單中,選擇A.MAXDOS工具箱&MAXDOS
TOOL
BOX.,如下圖所示:
pe系統mhdd檢測硬碟壞道的圖文教程
3、接著在彈出的界面中,輸入mhdd命令回車,如下圖所示:
pe系統mhdd檢測硬碟壞道的圖文教程
4、此時進入到mhdd中文版界面,根據上方的提示按F2來檢測硬碟,如下圖所示:
pe系統mhdd檢測硬碟壞道的圖文教程
5、此時按下F2來進行檢測,我們只需要等待檢測完成即可,如下圖所示:
pe系統mhdd檢測硬碟壞道的圖文教程
6
以上便是u深度使用mhdd進行硬碟壞道檢測的操作,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硬碟是否存在壞道,趕緊試試上面的方法。
⑸ 在PE系統里可以檢測和修復硬碟壞扇區的工具
硬碟壞道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邏輯壞道一般是由於軟體操作不當引起的,可用軟體修復。物理壞道是硬碟在記」讀寫過程中產生了物理損傷,只能通過更改硬碟分區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PE系統裡面不能操作。
windows有自帶的硬碟掃描程序。
點擊「開始」,選擇「運行」,在窗口裡輸入「cmd」回車,然後輸入「chkdsk x:/f 」(x為你的目標盤符),就會掃描目標硬碟並修復邏輯壞道。
如果是物理壞道可以使用一些低級格式化工具來對壞道屏蔽,但如果不熟悉低級格式化工具,可能會因為誤操作引起電腦運行不穩定。
⑹ 硬碟檢測有壞道怎麼辦
硬碟壞道分「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前者一般可用軟體修復;後者表示硬碟磁軌產生了物理損傷,是不可修復的。
硬碟有壞道,一般表現為:在打開、運行文件時,硬碟速度明顯變慢;或明顯聽到硬碟「喀喀」作響,有時系統還會提示無法讀寫文件。開機磁碟掃描,不能順利通過,或者掃描後在某些位置標記紅色的「B」。嚴重的情況下硬碟將無法引導,用軟盤或光碟啟動後可看見硬碟盤符,但無法對它進行操作或根本看不到盤符。
Windows自帶的Scandisk程序是解決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具體方法是,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右擊選擇「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中的「開始檢查」,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護錯誤」打上鉤,點擊「開始」即可。當然,在命令提示符環境下,用chkdsk命令的效果也是一樣的。它可以檢測硬碟是否有壞道,對出現的壞簇做自動修正,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
如果已經不能進入系統,我們可以用軟盤或光碟啟動電腦,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要掃描的硬碟盤符」,來掃描修復硬碟。
其它的一些修復硬碟的軟體如諾頓的磁碟醫生以及Pctools等軟體也是經常用到的工具,用法都比較簡單。
如果硬碟上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壞簇或物理壞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碟軟體隱藏它們以免壞道擴散。如用Fbdisk,將有壞道的硬碟重新分區,並將壞道設為隱藏分區,將好磁軌設為可用分區,將壞道分隔可防止壞道擴散。如果壞道產生在硬碟0扇區,則硬碟就遠非不能存儲數據那麼簡單,這會導致硬碟根本無法使用。此時可用Pctools9.0中的DiskEdit工具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而用1扇區代替。
如果以上各種方法都不行,那麼就用主板或硬碟自帶的低格程序如DM,LFormat等對硬碟進行全面低級格式化處理,將壞道整理排除。
⑺ 如何使用通用pe工具箱里的MHDD工具檢測硬碟壞道
1、下載最新的通用pe工具箱,然後將u盤製作成u盤啟動盤;
2、接著重啟按熱鍵進入到bios系統(如果不會的話,可以看上面的教程鏈接),將u盤設置為第一啟動,按F10保存退出;
3、這時候計算機會重啟進入通用pe工具箱的pe系統選擇界面,這里我們選擇第七項「運行硬碟內存檢查掃描工具菜單」;
4、然後在選擇「運行MHDD V4.60硬碟檢測」;
5、進入到「MHDD」界面後,能看到我們硬碟已經檢查出來了,就是第六項,輸入「6」回車;
6、接著按兩下F4,就能開啟「MHDD」硬碟檢測了。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右邊有很多項硬碟的狀況,第一個的意思是硬碟反應時間是小於3毫秒,依次類推。如果有出現大於500毫秒或者是大於500毫秒後面的7種情況的話,那麼硬碟就跪了。我們主要掃描的是系統所在的分區,它是在硬碟的前面一部分。打個比方使用的是1TB的硬碟,系統所在的C盤分區是50G的話。我們只需要掃描前5%部分的硬碟就好了。如果前5%沒問題的話,那麼電腦運行慢跟硬碟沒有關系,那就要在別的地方找原因了。
http://bbs.zol.com.cn/softbbs/d21_200233.html
⑻ 有誰知道PE工具箱里的diskGenius分區神器屏蔽壞道後,怎樣才能不被壞道檢測工具檢測到!
壞道是可以屏蔽的,用diskGenius分區將壞道隔離開,可繼續用其它的空間,前提是:"壞道是集中在一起,壞道是到處分散的則無維修價值,
系統的磁碟掃描對少量壞道可用(幾十個),壞道多了則無效
用DiskGenius掃描一下(備份重要文件),看壞道分布情況,如果壞道是集中在一起的,例如:壞道是集中在5G-55G位置,可用分區軟體重分區,將4G-60G這區域單獨劃開,即從61G處分第一區,這叫壞道分區屏蔽法,具體網上看圖文教學
屏蔽時在分區小窗口可自行填入起始扇區數及終止扇區數
屏蔽時輸入扇區數小的要小於檢測的扇區數,大的大於檢測的扇區數,壞道留為"未分配空間"而不是隱藏
!!!!如壞道是到處分散的,下面試試(即使修了,也難保證你的硬碟不出新問題)
檢測修復硬碟壞道工具(MHDD、HDDREG等),不過是全英文的.
其它修復硬碟壞道工具還有:效率源磁碟壞道檢測修復工具、硬碟壞道修復雙語版 (HDDREG)
還有pe下的"DiskGenius"(全中文)、HDD_Regenerator_ShellHDD_Regenerator_Shell也行
修復硬碟壞道要先備份重要文件,沒人能保證你的數據不會丟失,網上看圖文教學(那怕是中文的)
下面文章有分區法,可降低壞道的破壞程度,可參考:
硬碟有問題?新手也能完成硬碟修復幾例經驗
http://hi..com/ygbklp/item/2bd624119434d707d0d66df2
⑼ 如何使用威尼斯國際通用pe工具箱里的MHDD工具檢測硬碟壞道
[mhdd>運行時是SHIFT+F3)命令選取硬碟MHDD沒有菜單形式,所有的功能都是命令形式屏幕上方BUSY-系統忙,或者沒有反映過來WRFT-寫盤DREQ-和另外一塊電腦交換數據ERR-運行的最後一個命令有一個錯誤屏幕的上方,那個功能閃動,那就在運行這個功能AMNF-磁軌地址沒有發現,T0NF-零磁軌沒有發現ABRT-commandaborted,IDNF-散型標識符號沒有發現,UNCR-無法修復的錯誤在屏幕的上方的這兩個菜單的中間部位是顯示硬碟口令,和隱藏扇區的,如果硬碟加了密,在這里會有顯示"PWD"如果硬碟有隱藏的HPA,這里就會顯示出"PHA",在這次菜單的下面就是硬碟參數行左邊顯示的硬碟參數,右邊顯示的是掃描的位置F4掃描開始後,出現的右邊窗口顯示的是掃描速度,百分比屏幕的下面顯示小方塊,從零到最後一個磁軌,每個小方塊表示225個扇區各塊的訪問速度,灰色為最快,紅色為最慢,紅色表示壞道,如果在測試中出現/?/便是物理損壞.各命令的解釋exit推出命令id盤檢測scan掃描功能S表明測試Log=mhdd.log.檢測後的結果是否寫入MDDD.LOG文件[Remap:On/Off]-壞扇區重新影射在版本2.8時候,掃描壞道就會出現「R」表示該磁軌已經不是很穩定,或者已經損壞,。將EraseWAITS打開對對IBM硬碟上的壞塊檢測很方便的。該命令是破壞數據的,所以小心使用。aerase高級擦除,速度很慢hpa(更改大小,當然,要硬碟支持這種技術,1999年以後的硬碟都支持)rhpa恢復原盤的大小cls清屏pwd設置密碼unlock解鎖dispwd去掉密碼,前提是要用unlock後,而且你還要知道密碼rpmRotate-per-minute測試ff把鏡像文件復制到磁碟上nhpa顯示全部的硬碟空間aam降低硬碟的運行中的聲音,磁碟性能也同時降低,P最大(性能最高),M最小(性能最低);tof創建鏡像文件init磁碟復位fdisk在磁碟上分區smartsmartport選擇硬碟.stop停止測試i重新安排硬碟檢測cx可以檢驗昆騰CX和LCT系列硬碟5247晶元的穩定性erase快速擦除ibme顯示IBM硬碟的tlists表fujlst顯示富士通硬碟的tlists表經過比較,HP與hddreg差不多,對非物理壞道有一點修復作用,對有綠塊、紅塊的扇區沒用,對真正物理壞道沒用。我感覺MHDD29很好用,裡面的SCAN好像修不了硬碟,aerase與erase比DM的填0好一些,DM容易因不穩定扇區中斷操作,DM對西數硬碟填0易造成硬碟讀寫極慢的問題,而MHDD29擦過後效果很好。MHDD29中的RANDOMBAD與MAKEBAD高朋先生說是製造壞道,很難修復。我感覺恰恰相反,好像是標記壞道的命令,randombad是隨機標記壞道,要求支持LBA。MAKEBAD是按順序,chs方式。但我不知到底標到哪裡,高手可以查一下,這個功能修真正的壞盤感覺不夠。執行完這兩個命令,要運行一下AERASE或ERASE才行,試過多次了,不會壞硬碟,但要小心用。RANDOMBAD與MAKEBAD與填0好像相反,有意思的是運行過這兩個命令後,在效益源ALT+A中,當做壞道,而且也顯示修復,扇區一個一個走,邊走邊修,速度極慢。而這個硬碟沒有物理壞道,填零馬上好。原以為效率源ALT+a是廠家級的修復,是物理方式的,看來還是工作在邏輯方式上。聯想起上面的推測,不是憑空的。用mhdd的scan功能,把autorepair和zerowrite打開就可以了別寫零和低格,有些盤處理過後就會變慢的!MHDD2.9的使用:工作環境在DOS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MHDD放在需要檢測及修復的硬碟上,另外,MHDD也無法在打開了防寫的軟盤、硬碟及光碟上正常工作。運行MHDD後,MHDD首先同樣要檢測系統中的所有硬碟並給出連接圖示。我們隨時可以按「shift+F3」鍵重新掃描硬碟連接狀態。選擇需要處理的硬碟後,就進入了MHDD的主界面。最上面一行為狀態行,主要是顯示BUSY、WRFT、AMNF、及TONF等硬碟(或硬碟某個扇區)或軟體的當前狀態。在狀態行下面,是當前硬碟的磁頭、柱面、扇區等參數。再往下則列出了MHDD的所有可用的命令。scan命令:用於磁碟表面介質掃描與修復。MHDD將從保留容量中拿出同等容量的扇區來取代新發現的壞扇區,並將壞扇區的物理地址寫入G-list表。所以硬碟總容量不會減少。這種修復方式是基於硬體底層的方法。MHDD並不是通過主板的BIOS來控制硬碟,而是直接讀取硬碟的所有物理扇區。運行scan命令後,MHDD首先會報告當前硬碟的型號、串號、固件版本、支持的數據傳輸模式等參數(運行其它命令同樣如此),然後進入scan狀態。在掃描硬碟在前,我們還必須設置掃描配置。主要選項有掃描定址模式(LBA或CHS),起始及結束的柱面或扇區、超時時限、清零時限、及是否重復掃描/修復。為了達到修復效果,建議打開remap(壞道重映射)、Loopthetest/repair(重復掃描/修復)及EraseWAITs等選項。設置完成後按「F4」就可開始磁碟掃描。掃描時,在屏幕的右側將顯示磁碟表面各種狀態的數量統計。「?」上面的灰度塊表示磁碟表面狀態正常,而彩色塊表示此處的磁碟有潛在不穩定因素,尤其是紅色塊,則很容易轉化我物理壞道。而「?」以下的狀態表示此處的磁碟介質有損壞或有壞道。aerase命令:可以逐扇區進行清零處理,不過速度會很慢。rhpa及nhpa命令:可分別顯示及恢復硬碟的全部真實的容量。aam命令:可以切換硬碟的性能及噪音狀態,有127級(0~126)狀態可供設置,「126」表示最高性能,不過此時硬碟的噪音最大。注意aam命令需要硬碟支持AutomaticAcousticManagement技術才可以。rpm命令:可以檢測硬碟轉速,不過有些硬碟不支持此命令。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可以強行為硬碟的一些扇區加上壞扇區標志。ibme及fujlst命令:可以分別查看IBM及富士通的硬碟缺陷列表。pwd、unlock及dispwd命令:可以給硬碟加解鎖,這種硬碟加入密碼的方式很奇特,不過千萬不要忘記了密碼。大多數准專業的軟體只能對G-list進行處理,但G-list有容量限制,一般只能寫入幾百條記錄,對多次或大量出現物理壞道的硬碟,修改G-list就難有作為了。而修改P-list則無此限制,但只有硬碟廠家才能處理P-list,不過也有例外,俄羅斯的PC3000硬碟修復軟體就可以修改P-list,不過目前它在中國的售價高達13500元人民幣。[原創]mhdd中文說明完整版~!我還有各種牌子的固件~!!!工作環境在DOS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MHDD放在需要檢測及修復的硬碟上,另外,MHDD也無法在打開了防寫的軟盤、硬碟及光碟上正常工作。運行MHDD後,MHDD首先同樣要檢測系統中的所有硬碟並給出連接圖示。我們隨時可以按「shift+F3」鍵重新掃描硬碟連接狀態。選擇需要處理的硬碟後,就進入了MHDD的主界面。最上面一行為狀態行,主要是顯示BUSY、WRFT、AMNF、及TONF等硬碟(或硬碟某個扇區)或軟體的當前狀態。在狀態行下面,是當前硬碟的磁頭、柱面、扇區等參數。再往下則列出了MHDD的所有可用的命令。本人獨自研究,為方便大家區分,特將mhdd所認到的壞道分為三類:1維修進程中綠色圖標以下的;(少量綠色圖標也可修復)2維修進程中綠色圖標和紅色圖標;3維修進程中的繁體字元、W、以及少量?號scan命令:用於磁碟表面介質掃描與修復。MHDD將從保留容量中拿出同等容量的扇區來取代新發現的壞扇區,並將壞扇區的物理地址寫入G-list表。所以硬碟總容量不會減少。這種修復方式是基於硬體底層的方法。MHDD並不是通過主板的BIOS來控制硬碟,而是直接讀取硬碟的所有物理扇區。運行scan命令後,MHDD首先會報告當前硬碟的型號、串號、固件版本、支持的數據傳輸模式等參數(運行其它命令同樣如此),然後進入scan狀態。在掃描硬碟在前,我們還必須設置掃描配置。主要選項有掃描定址模式(LBA或CHS),起始及結束的柱面或扇區、超時時限、清零時限、及是否重復掃描/修復。為了達到修復效果,建議打開remap(壞道重映射)、Loopthetest/repair(重復掃描/修復)及EraseWAITs等選項。設置完成後按「F4」就可開始磁碟掃描。掃描時,在屏幕的右側將顯示磁碟表面各種狀態的數量統計。「?」上面的灰度塊表示磁碟表面狀態正常,而彩色塊表示此處的磁碟有潛在不穩定因素,尤其是紅色塊,則很容易轉化我物理壞道。而「?」以下的狀態表示此處的磁碟介質有損壞或有壞道。以上只是對一些壞道較少的硬碟的處理,此方法修復范圍:(西捷、富士通、IBM、昆騰、邁拓、西數、IBM筆記本硬碟)其餘像三星什麼的尚不知道,沒遇見過。有待朋友們去研究。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3百分之零)同樣,先按SHIFT+F3掃描硬碟連接並選擇,按F4鍵,先用一般模式掃一遍,再用高級模式掃一變,具體方法是選擇LBA模式,remap項OFF,Loopthetest/repair項OFF,其餘項ON,選擇完畢CTRL+ENTER執行掃描,掃描完畢,執行上面操作,選CHS模式,Loopthetest/repair項OFF,EraseWAITs項OFF,其餘項選ON,選擇完畢,執行掃描,OK!!!大家切記不要直接用高級模式進行掃描,有些朋友為了急於求成,就直接用高級模式對硬碟進行操作,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直接用高級模式掃的話,一次好不了的話,那麼MHDD對其就無可奈何了,要麼認不到硬碟,要麼壞道無法修復)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類壞道百分之七十,3類壞道百分之十)下面這個方法,沒耐心的朋友就不必看了。同上,先按SHIFT+F3掃描硬碟連接並選擇,按F4鍵,先用一般模式掃十遍以上,再用高級模式掃一變,具體方法在一般模式下將Loopthetest/repair項選ON,執行掃描掃描至少10遍以後,ESC退出,重復操作,選擇高級模式執行掃描,OK!!!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類壞道百分之八十,3類壞道百分之六十)以上方法對?號和W壞道的修復好象還不是太完美,現在我們利用MHDD的一些命令進行輔助和配合,IBM、富士通、西數這些可以查看硬碟缺陷的,最好先執行IBME、FUJLST等命令,然後執行一般模式掃描,掃描到W或者?這些難以修復的壞道時按ESC退出,用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進行壞道標記,反復操作,壞道多的話可以標記壞扇區段,標記完以後執行高級模式掃描。還有就是修改硬碟容量法,你比如說,IBM的低格程序中就有一項可以改硬碟容量,會低格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里,大家先把硬碟容量改為最小(這里的最小不是0M或者1M,而是硬碟總容量的整百M位,比如10G就改為100M,20G就改為200M),然後在用MHDD進行掃描修復然後用MHDD的rhpa和nhpa恢復實際容量再進行掃描,完了再改為硬碟容量的一半,繼續掃描,恢復容量掃描,最後把硬碟改為原始大小進行高級掃描一遍OK~!!!而且MHDD和很多修復軟體可以配合使用,效果相當不錯你比如HDDREG,HDDL,HDDSPEED都可以很好的和MHDD配合用。還有的方法等待大家研究。aerase命令:可以逐扇區進行清零處理,不過速度會很慢。rhpa及nhpa命令:可分別顯示及恢復硬碟的全部真實的容量。aam命令:可以切換硬碟的性能及噪音狀態,有127級(0~126)狀態可供設置,「126」表示最高性能,不過此時硬碟的噪音最大。注意aam命令需要硬碟支持AutomaticAcousticManagement技術才可以。rpm命令:可以檢測硬碟轉速,不過有些硬碟不支持此命令。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可以強行為硬碟的一些扇區加上壞扇區標志。ibme及fujlst命令:可以分別查看IBM及富士通的硬碟缺陷列表。pwd、unlock及dispwd命令:可以給硬碟加解鎖
⑽ PE系統使用DG分區工具實現硬碟壞道檢測的方法詳解
DG分區工具是一個分區神器,通過它可以對系統硬碟分區進行備份、刪除、格式化等各種操作,同時DG分區工具還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硬碟壞道檢測,這個功能還有很多用戶不會使用,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u深度u盤啟動盤中的DG分區工具,通過它來實現硬碟壞帶檢測。
1、首先將自己的u盤製作成u深度u盤啟動盤,製作完成了直接重啟電腦,當顯示器中出現品牌logo的時候按下u盤啟動快捷鍵,系統進入到啟動項選擇窗口,選擇u盤啟動後系統進入到u深度主菜單界面,接著選擇【02】運行U深度Win8PE裝機維護版,按下回車鍵確認,如下圖所示:
2、當系統進入到PE系統後,點擊左下角的“開始”,在彈出的菜單中打開分區工具,然後選擇“分區神器DiskGenius”,如下圖所示:
3、打開DG分區工具後,滑鼠單擊上方的“硬碟”,然後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壞道檢測與修復”,如下圖所示:
4、在壞道檢測與修復窗口中,點擊“選擇硬碟”按鈕選擇需要進行檢測的硬碟,然後設定柱面范圍,其它不做更改,點擊“開始檢測”按鈕,如下圖所示:
5、此時我們在中間的檢測結果窗口中可以看到硬碟檢測情況,下方可以看到檢測進度,如下圖所示:
操作到這我們等待其檢測完成即可,當檢測完成後我們可以看到檢測的詳細結果,如果發現硬碟存在壞道我們可以進行修復。到此關於DG分區工具硬碟壞道檢測的操作就介紹到這邊,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跟著上面操作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