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

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2-05-17 16:19:44

❶ 如何盡快掌握InDesign

為了使朋友們盡快掌握InDesign的使用方法,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它的操作過程。做之前,先要說兩句。乍一接觸Indesign,許多朋友會覺得很不熟悉,很不適應。尤其是它的操作理念與PageMaker有很大的不同。大家總是要下意識地把Indesign和後者比較,當你對於Indesign還不能熟練掌握的時候,對於Indesign的優勢和強大功能也許並沒有很深的體會,進而就會認為Indesign還不如以前的PageMaker。筆者在開始使用Indesign的時候同樣有這種錯覺。不過,當你踏踏實實的坐在電腦前,右邊點一支煙,左邊泡一杯茶,面前翻開說明書,用上一兩天的時間,忘掉你曾經熟悉的PageMaker,專心致志地研究Indesign的每一項功能,並且仔細想想這些功能會給我的排版工作帶來多大的方便,在電腦上反復試試。這樣,你就會逐步地熟悉它喜歡它,就會在Indesign的自由王國中遨遊。最終,Indesign必將會成為你須臾不可離開的工具。必將會伴隨你製作出精美、出眾、令旁人贊不絕口的好作品!好了,廢話少說。我們現在先做一個小冊子。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建立版面;排版;調整和修改;輸出。一、建立版面:1)選文件菜單—新建—文檔。2)在出現的對話框中進行設定:先決定基本頁數。選中「主版文本框」以便於以後的文本框的統一。決定頁面尺寸,裝訂方向。再決定出血數值。必要時可選定「可列印區域」數值。完成時選「頁邊距與分欄」。 註:如果你想在以後重復打開InDesign的時候,文檔自動出現你所希望的參數作為預設參數設置,那麼你需要在打開新文檔之前: A.選擇菜單:版面-頁邊距與分欄,設置相應參數。 B.選擇菜單:文件-文檔設置,設置相應參數。新文檔設置 完成這些工作時,無論你何時打開新文檔,程序都會將這些參數作為新文檔的預設值。3)在隨後出現的對話框中選擇版心尺寸、分欄數、文本排式和欄間距等。選「好」。頁邊和分欄設置 4)製作主版頁面。選擇「頁面」工具箱。 選擇相應的主版頁面。主版設定 選擇菜單:版面-自動頁面編碼。在主版上設定頁碼的位置,字體等相關參數。
二、排版:1)置入文本:方法一:在工具欄中選擇「文本工具」。按住「蘋果+Shift」鍵,滑鼠點版心,使主版文本框應用於當前版面。 選擇菜單:文件-置入。文本置入選項 選中所需文本,並選中對話框左下角中的「顯示輸入選項」。在隨後出現的對話框中,設定所需參數後,點「好」。將所需文本置入。(可根據需要選擇「自動排文」)。方法二:打開所需的文本文件,「全選」,「拷貝」,點中Indesign頁面,「粘貼」。 方法三:選中所需文本,拖拽到Indesign頁面上。 2)定義字元樣式和段落樣式:選「段落樣式」工具箱。在出現的對話框中。依次選擇各種項目並設定。需要注意的是:在「總體」一項中,你可以自行設定快捷鍵,提高工作效率。選擇段落樣式 3)文字編輯:選擇菜單:編輯-文本編輯器。將定義好的段落樣式分別置入到所需段落中。 4)置入圖形:選擇工具框中的「外框」工具。在所需置入圖形的位置劃出相應大小的圖形框。 選擇菜單:文件-置入。 選擇所需圖形置入。 5)圖文排版:選擇菜單:窗口-文字與表格-文字繞圖。文本繞圖樣式 根據需要選擇文字繞圖方式。三、調整和修改:1)文字調整:涉及全局的修改,應該在段落樣式中調整。局部文字的修改,在字元樣式中調整。現在,我們需要將段落內小標
題都改為「中等線」。步驟:選「文字樣式」工具箱。將樣式名稱改為「文內標題」在「字體集」中選擇「中等線體」,點「好」分別選擇文內小標題,點字元樣式中的「文內標題」。2)段落樣式調整:根據總體布局,分別調整和修改原定義的段落樣式。選」段落樣式「工具箱選」縮進與間距「在」首行縮進「中敲入7MM。點」好「。此時,段落前即自動縮進。段落樣式設定 3)圖形調整:選擇需要修改的圖形。選擇菜單:物件。 根據需要,分別選擇「陰影」、「羽化」、「漸變」、「邊角效果」等。字體效果 在調整圖形時,需要調整圖形內容的長寬比例等,使用工具欄中的「直接選取工具」。4)版面順序調整:打開「頁面」工具箱。這時,可以看到所有頁面的縮略圖和頁碼。拖拽滑鼠,將需要調整的頁面放前或置後。
四、印前准備:1)檢查信息:選擇菜單:文件-印前准備。在出現的對話框中,將你所做的全部內容給出了一個詳盡的報告。製作者和輸出菲林片的操作人員應仔細閱讀和檢查此報告。重點應檢查:輸出報告 a.頁面尺寸、出血、排版方向;b.圖片類型和鏈接狀態; c.顏色屬性和專色; d.檢查字體種類、屬性; e.外部插件。 2)修改:在完成檢查後,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內容和設置返回至原文件中修改。 3)打包:選擇菜單:文件-打包在出現的對話框中,盡可能按照要求逐項填寫。填寫完畢後,點「好」。填寫打包信息 這時,出現一個新的對話框,根據你的需要,注意選擇左下角命令框中的各項內容,點「好」。這時,Indesign將自動建立一個新的文件夾,將你在這個工作中所有相關的文本、圖形和各類文件做成一個完整的備份置入。便於你歸類保存,同時可以向輸出中心提供。避免了以往經常出現的文件缺失的弊病。打包存儲選項 4)送至輸出中心後,輸出操作人員還應該重復上述工作,並且根據輸出要求做出相應的參數設置。至此,一個完整的文件製作和排版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了。你是不是覺得很輕松

❷ 請問indesign裡面怎麼豎排文字

1、在新建文檔時要將「頁面方向」改為「橫向」(下圖紅箭頭所指處)

(2)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擴展閱讀:

InDesign軟體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設計軟體, 是面向公司專業出版方案的新平台,由Adobe公司於1999年9月1日發布。它是基於一個新的開放的面向對象體系,可實現高度的擴展性,還建立了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和系統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義雜志、廣告設計、目錄、零售商設計工作室和報紙出版方案的核心。可支持插件功能。

InDesign軟體大大優化了開發周期並且使Adobe可以快速推出平台。事實上,今日通過和InDesign溝通, 一些第三方生產廠家和服務商發表了一些可以立即擴展1.0版功能的重要插件。今天有9個這樣的方案已經出售,包括 Shade Tree生產的FR-MZ PS for InDesign,PowrTools生產的PorTable from 和Virginia Systems生產的Sonar Bookends(r) InDex(tm)。

Adobe的InDesign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全新軟體,雖然出道較晚,但在功能上反而更加完美與成熟。

InDesign博眾家之長,從多種桌面排版技術汲取精華,如將QuarkXPress和Corel-Ventura(著名的Corel公司的一款排版軟體)等高度結構化程序方式與較自然化的PageMaker方式相結合,為雜志、書籍、廣告等靈活多變、復雜的設計工作提供了一系列更完善的排版功能。

尤其該軟體是基於一個創新的、面向對象的開放體系(允許第三方進行二次開發擴充加入功能),大大增加了專業設計人員用排版工具軟體表達創意和觀點的能力,功能強勁不遜於QuarkXPress,比之PageMaker則更是性能卓越;此外Adobe與高術集團、啟旋科技合作共同開發了中文InDesign

全面擴展了InDesign適應中文排版習慣的要求,功能直逼北大方正集團(FOUNDER)的集成排版軟體飛騰(FIT),可見,InDesign的確非同一般。Quark公司的QuarkXPress(歐美大部分國家地區使用其)和北大方正集團(FOUNDER)的飛騰(FIT)在專業性能上比PageMaker更勝一籌,只是由於種種因素而使得這兩種軟體得不到廣泛應用。

例如,Quark公司一直以來投放的重點不是中國國內,因此簡體中文MAC版升級慢,PC版本更是少見;而方正飛騰(FIT)主要是配合北大方正集團開發的另外一些軟體專供報社、出版社等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大型對象,另外FIT的後端照排輸出也有局限性,即FIT的PS文件只能在昂貴的方正RIP上輸出等等,所以普通用戶才不得不使用升級快、輸出方便但功能不能讓專業人士滿意的PageMaker。

由於PageMaker是Adobe公司原先從Als公司繼承過來的,其核心技術相對陳舊,存在許多缺點,單憑PageMaker擊敗QuarkXPress在印前設計專業領域長期佔一席之地,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Adobe公司另闢蹊徑在1999年9月1日發布了一個功能更強大的排版軟體,作為自從2000年以來來在排版領域受Quark公司壓制的反擊和完全實現其桌面出版系統龍頭老大的位置,這個創新的排版軟體就是InDesign。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Adobe InDesign CC 2018,軟體使您能夠通過內置的創意工具和精確的排版控制。

為列印或數字出版物設計出極具吸引力的頁面版式。在頁面布局中增添交互性、動畫、視頻和聲音,以提升 eBook 和其他數字出版物對讀者的吸引。

❸ InDesign排版軟體在排版過程中常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工具箱里的 選擇工具,文字,圖形,變換,視圖,顏色。
對象菜單,版面菜單。
筆畫面板,樣式面板,主頁面板。
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

❹ id軟體是干什麼的

ID是InDesign軟體,排版軟體。

InDesign軟體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設計軟體, 是面向公司專業出版方案的新平台。 由Adobe公司1999年9月1日發布。

它是基於一個新的開放的面向對象體系,可實現高度的擴展性,還建立了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和系統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義雜志、廣告設計、目錄、零售商設計工作室和報紙出版方案的核心。可支持插件功能。

(4)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擴展閱讀:

使用 InDesign 排版有以下優點

1、更好的支持復合字體;

2、文本框間距設置最多樣化;

3、有較強的查找替換功能支持通配符和文本式樣替換;

4、有詳細設置的避頭尾規則;

5、能進行表格和單元格設置;

6、在浩大的頁數文檔內依然能保持良好性能;

7、支持多文檔書籍篇章管理和全書籍文本段落式樣管理;

8、排版素材的打包功能;

9、支持預檢輸出錯誤。

❺ 請高手解答,詳細介紹一下Adobe公司這三款軟體。Indesign 、 After Effects 、 Premiere Pro 這三款。

InDesign軟體介紹:
InDesign軟體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設計軟體, 是面向公司專業出版方案的新平台。 由Adobe公司1999年9月1日發布。它是基於一個新的開放的面向對象體系,可實現高度的擴展性,還建立了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和系統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義雜志、廣告設計、目錄、零售商設計工作室和報紙出版方案的核心。可支持插件功能。

InDesign軟體大大優化了開發周期並且使Adobe可以快速推出平台。事實上,今日通過和InDesign溝通, 一些第三方生產廠家和服務商發表了一些可以立即擴展1.0版功能的重要插件。今天有9個這樣的方案已經出售,包括 Shade Tree生產的FR-MZ PS for InDesign, PowrTools生產的PowrTable from 和Virginia Systems生產的Sonar Bookends(r) InDex(tm)。
Adobe的InDesign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全新軟體,雖然出道較晚,但在功能上反而更加完美與成熟。
InDesign博眾家之長,從多種桌面排版技術汲取精華,如將QuarkXPress和Corel-Ventura(著名的Corel公司的一款排版軟體)等高度結構化程序方式與較自然化的PageMaker方式相結合,為雜志、書籍、廣告等靈活多變、復雜的設計工作提供了一系列更完善的排版功能,尤其該軟體是基於一個創新的、面向對象的開放體系(允許第三方進行二次開發擴充加入功能),大大增加了專業設計人員用排版工具軟體表達創意和觀點的能力,功能強勁不遜於QuarkXPress,比之PageMaker則更是性能卓越;此外Adobe與高術集團、啟旋科技合作共同開發了中文InDesign,全面擴展了InDesign適應中文排版習慣的要求,功能直逼北大方正集團(FOUNDER)的集成排版軟體飛騰(FIT),可見,InDesign的確非同一般。Quark公司的QuarkXPress(歐美大部分國家地區使用其)和北大方正集團(FOUNDER)的飛騰(FIT)在專業性能上比PageMaker更勝一籌,只是由於種種因素而使得這兩種軟體得不到廣泛應用。例如,Quark公司一直以來投放的重點不是中國國內,因此簡體中文MAC版升級慢,PC版本更是少見;而方正飛騰(FIT)主要是配合北大方正集團開發的另外一些軟體專供報社、出版社等具有連貫性、系統性的大型對象,另外FIT的後端照排輸出也有局限性,即FIT的PS文件只能在昂貴的方正RIP上輸出等等,所以普通用戶才不得不使用升級快、輸出方便但功能不能讓專業人士滿意的PageMaker。
由於PageMaker是Adobe公司原先從Als公司繼承過來的,其核心技術相對陳舊,存在許多缺點,單憑PageMaker擊敗QuarkXPress在印前設計專業領域長期佔一席之地,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Adobe公司另闢蹊徑在1999年9月1日發布了一個功能更強大的排版軟體,作為其10年來在排版領域受Quark公司壓制的反擊和完全實現其桌面出版系統龍頭老大的位置,這個創新的排版軟體就是InDesign。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Adobe® InDesign® CS5.5, 軟體使您能夠通過內置的創意工具和精確的排版控制為列印或數字出版物設計出極具吸引力的頁面版式。在頁面布局中增添交互性、動畫、視頻和聲音,以提升 eBook 和其他數字出版物對讀者的吸引。

After Effects軟體介紹:
After Effects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圖形視頻處理軟體,適用於從事設計和視頻特技的機構,包括電視台、動畫製作公司、個人後期製作工作室以及多媒體工作室。而在新興的用戶群,如網頁設計師和圖形設計師中,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After Effects。屬於層類型後期軟體。

After effects 並不是一個非線性編輯軟體,它主要是用於影視後期製作。可能驚訝於其中的一些特效,片後期製作的在後期合成中就採用After effects。After Effects 4.1是Adobe公司於一九九九年底推出的版本,是Adobe After effects 4.0的升級版。
版本簡介
Adobe After Effects 4.1針對不同需求的人士,提供Standard、 Proction Bundle兩種版本,Standard版本提供所有主要的合成控制,2D動畫及專業動畫製作上的特效程序,較適合從事影視動畫製作的相關人士。Proction Bundle版本更加入了多種混色去背景能力,提供了高級的運動控制、變形特效、粒子特效,是專業的影視後期處理工具。
軟體界面
After Effects 7.0的標准操作界面,它是由菜單欄、工具欄、項目窗口/特效窗口、時間線窗口、信息窗口/音樂編輯窗口、特效及預設窗口等組成。

Adobe Premiere Pro軟體介紹:
Adobe Premiere Pro是目前最流行的非線性編輯軟體,是數碼視頻編輯的強大工具,它作為功能強大的多媒體視頻、音頻編輯軟體,應用范圍不勝枚舉,製作效果美不勝收,足以協助用戶更加高效地工作。Adobe Premiere Pro以其新的合理化界面和通用高端工具,兼顧了廣大視頻用戶的不同需求,在一個並不昂貴的視頻編輯工具箱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能力、控制能力和靈活性。Adobe Premiere Pro是一個創新的非線性視頻編輯應用程序,也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實時視頻和音頻編輯工具,是視頻愛好者們使用最多的視頻編輯軟體之一。

全球著名的影視製作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提供了 更強大、高效的增強功能和先進的專業工具,包括尖端的色彩修正、強大的新音頻控制和多個嵌套的時間軸,並專門針對多處理器和超線程進行了優化,能夠利用新一代基於英特爾奔騰處理器、運行Windows XP的系統在速度方面的優勢,提供一個能夠自由渲染的編輯體驗。
Adobe Premiere Pro既是一個獨立的產品,也是新推出的Adobe Video Collection中的關鍵組件。
「Premiere Pro建立了在PC上編輯數碼視頻的新標准。我們對它進行了重新設計,把它從原來的基礎級提升到能夠滿足那些需要在緊張的時限和更少的預算下進行創作的視頻專業人員的應用需求,」Adobe公司數碼圖像和視頻產品副總裁Bryan Lamkin說,「Premiere Pro中的新架構允許我們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強大的、能夠有效生成漂亮視頻項目的應用。」 Adobe Premiere Pro在製作工作流中的每一方面都獲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允許專業人員用更少的渲染作更多的編輯。Premiere編輯器能夠定製鍵盤快捷鍵和工作范圍,創建一個熟悉的工作環境,諸如三點色彩修正、YUV視頻處理、具有5.1環繞聲道混合的強大的音頻混頻器和AC3輸出等專業特性都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Adobe Premiere Pro中的一切功能都為視頻專業人員進行了優化,」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得到國家承認的公共電視局WGBH的製作人Anthony Manupelli說:「從可以點擊和拖拉的運動路徑的改進,到獲得很大增強的媒體管理功能,以及帶來大量Adobe字體和模塊的字幕工具,Premiere Pro為專業人員提供了編輯素材獲得播放品質所需要的一切功能。」
Adobe Premiere Pro把廣泛的硬體支持和堅持獨立性結合在一起,能夠支持高清晰度和標准清晰度的電影膠片。用戶能夠輸入和輸出各種視頻和音頻模式,包括MPEG2、AVI、WAV和AIFF文件,另外,Adobe Premiere Pro文件能夠以工業開放的交換模式AAF(Advanced AuthoringFormat,高級製作格式)輸出,用於進行其它專業產品的工作。
作為Adobe屢獲殊榮的數碼產品線的一員,Adobe Premiere Pro能夠與Adobe Video Collection中的其它產品無縫集成,這些產品包括Adobe Audition、Adobe Encore DVD、Adobe Photoshop和After Effects軟體。Adobe Premiere Pro和After Effects 6.0共同合作,較之在兩個應用之間獨立工作相比,共享數據容易得多。用戶能夠以帶有章節注記的MPEG2或AVI文件模式輸出Adobe Premiere Pro項目,由Adobe Encore DVD轉化為章節數。由於Photoshop的帶圖層文件置入Adobe Premiere Pro時,既可以把圖層合並置入也可以將每一個圖層獨立作為一個視頻軌置入,使Photoshop用戶獲益匪淺。這些集成的特性有助於創建一個靈活的工作流,節省製作時間,提高效率。

❻ Adobe InDesign 工具箱中的 圖形框架工具與圖形工具有什麼區別

圖形框架工具畫出來的框只用來起區域限製作用的,它裡面既可以置入圖片也可以置入文字,但它是虛構的,實際不存在。
圖形工具也具有圖形框架工具的功能,不同的是圖形工具可以設置邊框顏色和填充顏色,是實際存在的
有時候排版的時候並不想要有邊框和底色,這時候用圖形框架工具就方便很多

❼ Adobe InDesign CS2 4.0是什麼軟體主要是做什麼的

是專業排版用的,和國產的方正飛騰差不多

Adobe InDesign 軟體是基於一個新的開放的面向對象體系,可以實現高度的擴展性,因此大大優化了開發周期並且使 Adobe 可以快速推出該平台。該開放體系建立了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和系統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義雜志、廣告設計、目錄、零售商設計工作室和報紙出版方案的核心。

Adobe InDesign 是一個全新的,宣告針對藝術排版的程序,提供給圖像設計師、產品包裝師和印前專家。InDesign 內含數百個提升到一個新層次的特性,涵蓋創意、精度、控制在當今的諸多排版軟體所不具備的特性。

Adobe InDesign 整合了多種關鍵技術,包括現在所有 Adobe 專業軟體擁有的圖像、字型、印刷、色彩管理技術。通過這些程序 Adobe 提供了工業上首個實現屏幕和列印一致的能力。此外,Adobe InDesign 還包含了對 Adobe PDF 的支持,允許基於PDF的數碼作品。

Adobe InDesign 是 Adobe 的專業桌面出版軟體,曾被譽為 「Quark 殺手」 。有關這個軟體的研發背景,你又了解多少呢? 下面介紹就簡單介紹一下 InDesign 從概念形成到研發出最終產品的全過程。

1994年Adobe並購Als公司的時候,它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想在產品線上引入一個排版軟體。這個軟體應該能夠創建圖文混排的復雜版面,版面漂亮、時髦,圖像清晰。它應該是出版革命的基石。1994年之前Adobe公司還沒有這樣的軟體,這與它在業界的領先地位不相符。

Adobe公司前應用軟體部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戴維·普拉蒂承認:「我們並購Als主要是為了得到一個排版軟體。」除了從Als取得了一個最暢銷的軟體PageMaker外,Adobe還了解了在圖像藝術和出版流程中應該知道的很多細節,以便更好的與Adobe其它應用軟體協同工作,如Illustrator,Photoshop,當然首先是Acrobat。

但是,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PageMaker並不是Adobe公司需要的解決方案。

PageMaker是一個堅實的軟體,但世人忽略了它。專業設計人員和高端設備企業已經長時間疏遠了PageMaker而使用QuarkXPress。Quark公司推出的QuarkXPress已經贏得了客戶,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幾家出版社。該軟體有排版操作簡便、控制精確等特點,並且體系結構可擴展,允許用戶根據需要自行設定軟體。出版和排版的實際情況也在發生變化。隨著Web的興起,每一個為列印出版而排好版的頁面,通常還需要製作成一個可以在Web上發布的頁面;這就要求使用其它的軟體和技術,並且需要付出同要多的勞動。專業的內容創建者在尋找一個軟體,可以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圖像素材庫,並能輕松地從一種媒體轉換到另一種媒體的——也就是所謂的「跨媒體出版」。這已經跟PageMaker誕生的出版業大不相同了。

遺憾的是,PageMaker幾乎不可能重新奪回高端用戶了。PageMaker的技術基礎既陳舊又殘破不堪。從1990年以後,PageMaker的核心代碼就幾乎沒有修改過。由於PageMaker的架構不支持與附加組件的無縫鏈接,新功能不得不以嫁接的方式添加進軟體中去。隨著時間的流逝,附加組件往往由不同的編程方式寫成,這使得PageMaker成為了軟體中的通天塔。如果修改軟體中的某一個錯誤(還不要說加入一個新功能),就有可能使軟體的其他部分運行不正常。從軟體的角度來說,沒有人知道PageMaker哪些部分還在工作。最初改進PageMaker的軟體工程師們在並購之前就離開了Als公司,不可能重新去了解他們在這個軟體中所做的工作了。

沃洛克評價PageMaker說:「它的底層代碼混亂,修改任何部分都很困難。」為了使PageMaker在與QuarkXPress的競爭中勝出,迎合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Adobe公司將有必要對PageMaker進行全面的修整,甚至是重新注冊一個商標。或許將其推倒重新編寫代碼會更容易一些。(註:沃洛克是Adobe系統公司的創始人之一,1982年,他與傑西卡共同創立了Adobe公司。 )

早在1990年,Als公司一個技術小組就已經開始秘密為下一代PageMaker做工作了。這個七人小組深入考慮了一個問題:如果再次從頭做起,用戶會希望PageMaker是什麼樣子呢?他們拓展了軟體的框架結構,這一結構可擴展性比它的對手提供的功能更強大。QuarkXPress允許特定功能以插件的形式加入軟體中——Quark公司稱之為XTensions——但是核心程序使用的大段代碼模塊使得插件與其協作的靈活性很差。PageMaker的下一代版本的設計思想是使整個軟體跳出模塊化的架構,這樣添加、刪除或更新某些功能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由於PageMaker研發小組經常被派遣到公司的其它部門「指導工作」,所以他們在Als公司從來沒有機會去實踐想法。但Adobe公司這邊的一大群技術人員,包括沃洛克,在1994年合並Als公司之前就看中了仍處於開發階段的這個軟體。他們被看到的東西深深的吸引住了,很明顯,Adobe公司要獲得這個未完成的軟體以及開發人員,並最終把它開發出來。而當時的PageMaker可以起到占據市場份額的作用,直到新的排版軟體准備就緒。然而,這一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得多。

「剛合並的時候,我完全相信,我們可以把PageMaker整合到我們的產品中來,而且它們會配合得很好,」沃洛克說,「但這件事比我們開始設想的還要困難。」合並之後,Adobe從聖何塞市公司總部抽調工程師補充到前Als研發小組中,讓兩家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起工作,以此消除各個產品之間的隔閡。調整後的技術人員隊伍開始編寫代碼和重建軟體框架。

這一項目以「K2」為研發代號,K2是世界上第二大高峰,卻是技術上最難攀登的一大高峰。在整個研發過程中,有一個設想激勵著Adobe研發小組,那就是:跳出比賽的禁錮,並且建立新的標准。「我們知道自己一定會做出一個比Quark還要好的軟體。」跨媒體出版產品高組主管艾爾226;蓋斯說,「我們能夠超越對手整整一級,通過透明度、XML和OpenType等技術獲得成功。我們知道,我們能改變一個頁面排版軟體的基本模式和功能。」

K2真正對Quark造成威脅的關鍵一點是它的框架結構。這一軟體實際上是大約70個軟體插件的集合體,它們由插件管理器協同工作。這樣的結構使得替換軟體中的任何一個組件都十分方便,不需要將整個程序重寫一遍。如果某位特定的用戶需要控製版式中一個特殊連字元號或豎排對齊,那麼可以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插件或Adobe官方提供的升級組件替換原來的部分。這樣的軟體構造使得Adobe公司技術人員或第三方開發者可以自由地開發新功能,而且速度比傳統軟體開發原始模型要快許多,這意味著開發商可以更快地進入市場,這為消費者加快了更新軟體的周期。被分解成不同的片段之後,整個軟體的控制和更新都更加容易了。

; 1998年秋Quark公司企圖收購Adobe公司期間,Adobe公司公開演示了代號為K2的全新排版軟體,1999年3月,InDesign的研發開始啟動。因為傳言說它是惟一能夠打破QuarkXPress市場優勢的產品,所以好幾年中InDesign一直是出版界最熱情期待的軟體。1999年9月,InDesign正式發售。6個月後,它的1.5版問世。InDesign 1.5由於提供高級排版控制(包括OpenType字體標準的支持)、界面組件與Photoshop和Illustrator共享,以及內建圖像處理工具,從而激起了消費者的興趣。InDesign剛上市的時候受到熱烈歡迎,QuarkXPress和PageMaker的用戶都很好奇,想知道它究竟有什麼特別的過人之處,但他們的熱情很快就冷卻了。InDesign沒有達到公眾對Adobe公司的期望——成為「Quark終結者」。

Adobe公司2001年年底發布PageMaker新版之後仍繼續開發InDesign。由於產品的特性改變了,所以它的設計思想也隨之變化。InDesign不僅是一個排版軟體,它實際上是跨媒體出版戰略的軸心,這一戰略涉及印刷、Web、甚至是無線通信領域。InDesign需要與Adobe公司其它圖像處理軟體(如Photoshop和Illustrator)以及其他動態媒體軟體(如GoLive和LiveMotion)配合默契。InDesign當然也會成為能製作PDF文件的軟體,製作出的PDF文件既能在Web上發布,也可以傳輸到手持設備中查看,或者像電子書籍一般閱讀。

因此,InDesign必須支持Adobe公司其他應用軟體可能產生的每一種文件格式,不僅僅是PDF,而是一系列的文件格式和軟體技術,如XML、XMP、SVG和WebDAV,所有這些要求使它有可能跨平台和設備共享和傳播信息。沃洛克說:「InDesign將成為一台機器,一台高度自動化的文檔出版機器。」

; InDesign還需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出售。InDesign支持OpenType(一種可擴展的字體格式),這種格式允許使用超大字元集,排版控制功能更強大;InDesign還支持Unicode(一種統一的字元編碼標准),這種編碼方式可以跨平台、應用軟體伺服器以及設備應用。由於InDesign同時支持OpenType和Unicode,所以它適用於日語和其它非拉丁語系語言,尤其是在設計了文字從右至左和垂直排版功能之後,滿足了某些亞洲語言的需要,這正是軟體模塊化結構所體現的優勢。InDesign不需要再為日本客戶修改已默認定型的從左至右閱讀的程序代碼(PageMaker曾做過這樣的修改),只需要把InDesign的拉丁字母引擎替換為相應的日文引擎就可以了。這樣,Adobe公司通過Postscript字體和列印機解釋器進入了日本市場差不多15年之後,桌面出版最終在日本站穩了腳跟。

; 2001年1月InDesign 2.0發布後立刻就獲得了廣泛好評,無疑也改變了市場的現狀。Adobe公司執行副總裁山特魯·奈瑞安說:「InDesign註定要成功。現在要是收購QuarkXPress,就好像是看後視鏡。」

如果InDesign按照桌面排版軟體原有的模型開發,那麼它有可能成為10年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排版軟體。但InDesign遠遠超過出版環境中的排版要求,它包括了多種形式的出版,包括網上出版。

Adobe公司在宣傳InDesign 1.0的第一張海報廣告畫中採用「in」開頭的單詞,如創新(innovative)和靈感(inspiring)。這也許是 Adobe 把 ;K2 取名為 InDesign 的原因吧。

❽ ID軟體是用來做什麼

ID是InDesign軟體,排版軟體。

InDesign軟體是一個定位於專業排版領域的設計軟體, 是面向公司專業出版方案的新平台。 由Adobe公司1999年9月1日發布。

它是基於一個新的開放的面向對象體系,可實現高度的擴展性,還建立了一個由第三方開發者和系統集成者可以提供自定義雜志、廣告設計、目錄、零售商設計工作室和報紙出版方案的核心。可支持插件功能。

(8)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擴展閱讀:

ID軟體常用快捷鍵

版面菜單

第一頁---默認:Shift+Ctrl+PageUp

上一跨頁---默認:Alt+PageUp

上一頁---默認:Shift+PageUp 文本:Shift+PageUp

下一跨頁---默認:Alt+PageDown

下一頁---默認:Shift+PageDown 文本:Shift+PageDown

向後---默認:Ctrl+PageUp

向前---默認:Ctrl+PageDown

頁面:添加頁面---默認:Shift+Ctrl+P

幫助菜單

InDesign幫助---默認:F1

編輯菜單

查找/更改---默認:Ctrl+F

查找下一個---默認:Ctrl+Alt+F

多重復制---默認:Ctrl+Alt+U

復制---默認:Ctrl+C

還原---默認:Ctrl+Z

剪切---默認:Ctrl+X

快速應用---默認:Ctrl+Enter

拼寫檢查---默認:Ctrl+I

清除---默認:Backspace 默認:Ctrl+Backspace 默認:刪除 默認:Ctrl+刪除

全部取消選擇---默認:Shift+Ctrl+A

全選---默認:Ctrl+A

首選項:常規---默認:Ctrl+K

貼入內部---默認:Ctrl+Alt+V

在文章編輯器中編輯---默認:Ctrl+Y

粘貼---默認:Ctrl+V

粘貼時不包含格式---默認:Shift+Ctrl+V

直接復制---默認:Shift+Ctrl+Alt+D

重做---默認:Shift+Ctrl+Z

❾ ps和indesign工具箱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這幾個軟體它們主要的功能:indesign屬於排版軟體,進行版面設計;photoshop屬於圖像處理軟體,主要針對處理點陣圖圖象;llustrator則在界於這兩者之間,它主要針對矢量圖的製作。
關系:indesign用於排版,比如說要排本雜志,雜志中會有圖片,表格,文字,它的頁數及文字等元素比較多的時候就用indesign將這么多的東西組合排放在頁面中。而有些圖片色彩、幾張圖片的合成、藝術效果等在這裡面是沒辦法完成的,只能在photoshop里進行調整。還有一些比如矢量的logo,復雜的線條、表格、柱形圖在indesigne及photoshop製作都不是很好操作,這時我們就可以應用illustrator來製作,簡單方便。
當然如果你只是作一兩頁的東西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也是可以的,而文字和頁數多時還是建議你用indesign,因為它可以共用版式等強大的功能,如內文都什麼顏色的字,字型大小多少,字體是什麼。。。這樣大大降低工作量。
印刷:從印刷角度來說,在indesign和llustrator排的文字清晰度及平滑度都優於photoshop排的文字,因為photoshop作的文件屬於點陣圖。

❿ adobe indesign的功能是什麼

Adobe公司發布的一款全新的排版設計軟體InDesign是一款專業的、具有超強功能的排版軟體。小到單頁、宣傳單,大到圖書、綜合雜志,InDesign都可以輕松完成。

提起平面設計軟體,多數人首先會想到Photoshop、Illustrator等。沒錯,這些軟體是可以設計製作出精美作品的。但是,Photoshop更側重於像素圖的處理上,當頁面元素過多時,在Photoshop文件中就需要大量的圖層,就會導致文件過大,難於管理。並且文件中的像素圖還不能反復縮放,否則像素會丟失;文字應用還要加倍小心,擔心文字產生虛邊……;而Illustrator則側重矢量圖形的繪制上,雖然在IllustratorCS4中增加了多頁操作的功能,但也只是個「多層展示」,當製作多頁文檔時,依然沒有諸如「主頁」、「頁碼」等等與多頁操作相關的功能。至於文本操作、後期輸出控制等方面,這兩個軟體的功能就弱得更多了。

其實,我們不妨把Photoshop、Illustrator等看作是「加工」類軟體:用最強的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把所需要的圖像調整到最佳狀態;用強大的矢量軟體製作出精美的矢量圖。最後把這些元素放置到一個平面「合成」軟體中設計出最後的成品。這個平面「合成」軟體,就是完成本書所有案例的軟體——InDesignCS5。

也許有人會提出:「雖然使用Photoshop、Illutsrator製作平面廣告時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但總要比再多學個軟體簡單。而且將圖像、矢量圖形拿到InDesign中會不會更麻煩?」

「技多不壓身」。而且現在這個行業中更需要「復合型人材」,「一職多能」是各單位老闆的最愛。因為InDesign與Photoshop、Illustrator同出一門,都是Adobe公司的軟體,所以無論是從操作習慣、還是快捷鍵設置上,都與之相似。學會一個軟體,再學習其他軟體將會非常輕松。另外,由於都是Adobe公司的軟體,他們之間的兼容性非常好。無論是Photoshop的PSD格式,還是Illustrator的AI格式,置入到InDesign中都沒有問題。

2.1 InDesign簡介

1999年9月1日,Adobe公司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排版設計軟體——InDesign。InDesign是一款專業的、具有超強功能的排版軟體。小到單頁、宣傳單,大到圖書、綜合雜志,InDesign都可以輕松完成。

在InDesign之前,國內PC用戶在印前設計專業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排版軟體是Adobe公司的PageMaker。PageMaker在當時也是非常優秀的排版軟體。

提起PageMaker不得不先介紹「桌面出版」。「桌面出版」概念是在1985年由Als公司總裁保爾·布雷納德提出的。當時由Apple公司推出的LaserWriter激光列印機、Adobe公司的頁面描述語言PostScript和Als公司的PageMaker配合構成了一個出版桌面系統工程。桌面出版所使用的最早的應用程序就是PageMaker,它也是桌面出版的核心。

讀者可能會有疑問:PageMaker不是Adobe公司的軟體么?怎麼變成Als公司的了?不錯,PageMaker是由Als公司開發的軟體。不過,在1994年3月,由於Als公司經營不善,被Adobe公司收購。PageMaker也順理成章的歸屬於Adobe公司。

也正是由於PageMaker不是由Adobe公司開發的,當用戶對排版軟體要求越來越高時,PageMaker核心技術相對陳舊,存在的缺點越來越明顯,軟體的升級也比較困難。其他軟體搶佔了市場很大份額。

Adobe公司為了重新佔領排版軟體市場,在1999年9月正式推出了InDesign1.0。2000年3月,InDesign1.5版問世。InDesign1.5剛上市的時候受到熱烈歡迎,但人們對他的熱情很快就冷卻了,因為InDesign1.5依然存在著很多缺陷,並不能撼動其它專業排版軟體的地位。

圖2-1 InDesign1.5啟動界面

2002年1月,Adobe公司發布了InDesign 2.0。InDesign 2.0發布後立刻就獲得了廣泛好評。無論從功能上還是從操作上來講,InDesign 2.0已經全面超過PageMaker,而且並不遜於其它排版軟體。

圖2-2 InDesign 2.0啟動界面

2003年10月,Adobe公司發布了InDesign CS(3.0)版。InDesign CS作為Adobe公司Creative套件中的部分,與其它軟體如Photoshop CS、Illustrator CS等協同工作更順暢。在字體、排版、編輯等方面的功能也大大加強。

圖2-3 InDesignCS啟動界面

2005年5月發布InDesign CS2(4.0)版,並隨後發布官方簡體中文版。InDesign CS2對中文排版支持度更高,並且可以向後兼容InDesign CS,從而與使用早期版本工作的人實現共享。

圖2-4 InDesign CS2啟動界面

2007年4月發布InDesign CS3(5.0),並隨後發布官方簡體中文版。InDesign CS3增加了更多的透明控制,在創意設計過程中可以更輕松的完成特殊效果。多文件置入、高級查找功能、自定義菜單等功能在提高設計人員的工作效果方面也為InDesign CS3增色不少。

圖2-5 InDesign CS3啟動界面

2008年9月發布InDesign CS4(6.0。

圖2-6 InDesign CS4啟動界面

閱讀全文

與indesign工具箱的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尼爾機械紀元6o戰術刀怎麼獲得 瀏覽:887
溫州地區最大的閥門廠 瀏覽:76
冷庫製冷機電流偏低是什麼原因 瀏覽:985
閥門膜頭是什麼材質 瀏覽:81
踏板車後輪軸承墊片怎麼取下來 瀏覽:213
機床結構示意圖怎麼畫 瀏覽:380
暖氣片閥門兒向左是開向右是開 瀏覽:527
無錫軍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6
儀表如何隔離 瀏覽:618
對開門冷藏櫃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282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
小丸工具箱提取字幕 瀏覽:860
機床各部分靜剛度曲線怎麼繪制 瀏覽:482
淋浴閥門有點漏水怎麼辦 瀏覽:638
倉庫小五金件的擺放要求 瀏覽:48
消防管道閥門用明桿閥門 瀏覽:917
檢查閥門不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