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前老師怎麼教我們辦公軟體 網頁製作 Flash這些 我大一
每個老師有每個老師教的方法。不如百變都不離其中,教的方法都差不多大同小異。比如:
學習辦公呢:
首先教你學五筆,然後又告訴你一些維修知識,和一些專業詞語,知道它是怎麼來的。
然後教你學軟體
最後給一些練習或者作業讓你練習
網頁製作:一般有學軟體Photoshop Dreamweaver Flash
Photoshop:也就是教你認認工具箱的作用以及選項卡以及怎麼調色
Dreamweaver:也就是教你一些標記以及DIV+CSS
Flash:就是拿幾個動畫做一個教學材料做一下讓你們了解一下。並且熟悉它的一些常用的功能。
大體都這樣,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㈡ 計算機二級考試的各個科目的內容及區別
我當時學習的是VB,所以考的VB
如果筆試不能不看買的課本
上機你就把那個軟體多做
二級可以從VFP,c語言,java,c++,vb,access,任選一科,考過即可,無論考哪一顆都要考二級公共基礎知識。85元
VB介紹
一、Visual
Basic程序開發環境
1、Visual
Basic的特點和版本。
2、Visual
Basic的啟動與退出。
3、主窗口:
(1)標題和菜單。
(2)工具欄。
4、其他窗口:
(1)窗體設計器和工程資源管理器。
(2)屬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對象及其操作
1、對象:
(1)Visual
Basic的對象。
(2)對象屬性設置。
2、窗體:
(1)窗體的結構與屬性。
(2)窗體事件。
3、控制項:
(1)標准控制項。
(2)控制項的命名和控制項值。
4、控制項的畫法和基本操作。
5、事件驅動。
三、數據類型及其運算
1、數據類型:
(1)基本數據類型。
(2)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
(3)枚舉類型。
2、常量和變數:
(1)局部變數與全局變數。
(2)變體類型變數。
(3)預設聲明。
3、常用內部函數。
4、運算符與表達式:
(1)算術運算符。
(2)關系運算符與邏輯運算符。
(3)表達式的執行順序。
四、數據輸入、輸出
1、數據輸出:
(1)Print方法。
(2)與Print方法有關的函數(Tab、Spc、Space
$)。
(3)格式輸出(Fomat$)。
2、InputBox函數。
3、MsgBox函數和MsgBox語句。
4、字形。
5、列印機輸出:
(1)直接輸出。
(2)窗體輸出。
五、常用標准控制項
1、文本控制項:
(1)標簽。
(2)文本框。
2、圖形控制項:
(1)圖片框,圖像框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2)圖形文件的裝入。
(3)直線和形狀。
3、按鈕控制項。
4、選擇控制項:復選框和單選按鈕。
5、選擇控制項:列表框和組合框。
6、滾動條。
7、計時器。
8、框架。
9、焦點與Tab順序。
六、控制結構
1、選擇結構:
(1)單行結構條件語句。
(2)塊結構條件語句。
(3)IIf函數。
2、多分支結構。
3、For循環控制結構。
4、當循環控制結構。
5、Do循環控制結構。
6、多重循環。
7.GoTo型控制:
(1)
GoTo語句。
(2)
On-GoTo語句。
七、數組
1、數組的概念:
(1)數組的定義。
(2)靜態數組與動態數組。
2、數組的基本操作:
(1)數組元素的輸入、輸出和復制。
(2)For
Each...Next語句。
(3)數組的初始化。
3、控制項數組。
C++語言程序設計
基本要求
1.
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法規則。
2.
熟練掌握有關類與對象的相關知識。
3.
能夠採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思路和方法編寫應用程序。
4.
能熟練使用Visual
C++6.0集成開發環境編寫和調度程序。
其中
VFP,ACCESS都很簡單,vfp是過關率最高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計算機二級Photoshop考什麼的
計算機二級沒有Photoshop,只有一級「計算機基礎及Photoshop應用」科目。
考試內容:
一、數字圖像的基礎知識
1、色彩的概念及基本配色原理。
2、像素、解析度;矢量圖形、點陣圖圖像等概念。
3、顏色模式、位深度的概念及基本應用。
4、常用圖像文件格式的特點。
二、Photoshop軟體的工作界面與基本操作
1、Photoshop工作界面(工具箱、菜單、面板、文檔窗口等)的功能。
2、文件菜單的基本使用。
三、文字效果
1、橫排文字工具和直排文字工具的使用。
2、字元面板和段落面板的使用。
3、文本圖層的樣式使用。
四、圖像的繪制、編輯與修飾
1、繪圖工具(包括畫筆工具、橡皮擦工具、漸變工具、油漆桶工具等)的使用。
2、圖章工具(仿製圖章工具和圖案圖章工具)和修復工具(污點修復工具、修復畫筆工具、修補工具和紅眼工具)的使用。
3、修飾工具(包括塗抹工具、模糊工具、銳化工具、海綿工具、減淡工具、加深工具)的使用。
4、圖像菜單的基本使用,包括模式、圖像大小、亮度/對比度、色階、曲線、色相/飽和度、色彩平衡、替換顏色、裁剪、裁切。
五、圖層及蒙版的基本操作與應用
1、圖層菜單和圖層面板的基本使用。
2、圖層蒙版的基本使用。
3、圖層樣式的使用。
(3)計算機二級工具箱的作用擴展閱讀:
「計算機基礎及Photoshop應用」科目基本要求:
1、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包括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常識)。
2、了解數字圖像的基礎知識。
3、了解PhotoshopCS5軟體的工作環境和界面操作。
4、掌握選區創建、編輯與基本應用的方法。
5、掌握繪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圖像色調的調整方法。
6、掌握圖層及蒙版的基本知識,熟練使用圖層樣式。
7、掌握文字效果的基本製作方法。
㈣ 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分析、題解與模擬——二級Access數的目錄
第1章應試指南1
1.1Access等級考試簡介1
1.2二級Access語言考試大綱(最新版)2
1.3復習方法5
1.4應試技巧7
1.5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生守則8
第2章數據結構與演算法10
2.1演算法的基本概念11
2.1.1考點1:演算法的定義11
2.1.2考點2:演算法復雜度11
2.2數據結構的定義12
2.2.1考點1:什麼是數據結構12
2.2.2考點2: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14
2.3線性表14
2.3.1考點1:線性表14
2.3.2考點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15
2.3.3考點3:線性表的插入和刪除
2.3.3操作15
2.4棧15
2.4.1考點1:什麼是棧16
2.4.2考點2:棧的順序存儲結構16
2.4.3考點3:棧的插入和刪除運算16
2.5隊列17
2.5.1考點1:什麼是隊列17
2.5.2考點2: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17
2.5.3考點3:隊列的插入和刪除運算18
2.6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18
2.6.1考點1:線性單鏈表18
2.6.2考點2:循環鏈表19
2.6.3考點3:雙向鏈表19
2.6.4考點4:鏈表的基本操作19
2.7樹20
2.7.1考點1:樹的定義20
2.7.2考點2:二叉樹的定義21
2.7.3考點3: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22
2.7.4考點4:二叉樹的鏈式存儲結構22
2.7.5考點5:二叉樹的遍歷22
2.8查找演算法24
2.8.1考點1:順序查找24
2.8.2考點2:二分查找25
2.9排序演算法25
2.9.1考點1:排序概述26
2.9.2考點2:插入類排序26
2.9.3考點3:交換類排序26
2.9.4考點4:選擇類排序27
2.10小結28
2.11同步訓練28
2.11.1選擇題28
2.11.2填空題30
2.12同步訓練答案30
2.12.1選擇題30
2.12.2填空題31
第3章程序設計基礎32
3.1程序設計32
3.1.1考點1:程序設計的方法33
3.1.2考點2:程序設計的風格33
3.2結構化程序設計35
3.2.1考點1: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提出35
3.2.2考點2: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
3.2.2特徵36
3.2.3考點3:結構化程序設計的3種
3.2.2基本結構36
3.2.4考點4: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39
3.2.5考點5: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
3.2.2原則39
3.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40
3.3.1考點1: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的
3.3.1提出40
3.3.2考點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的
3.3.1基本概念40
3.3.3考點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
3.3.1基本思想和方法41
3.4小結42
3.5同步訓練42
3.5.1選擇題42
3.5.2填空題44
3.6同步訓練答案44
3.6.1選擇題44
3.6.2填空題45
第4章軟體工程基礎46
4.1軟體工程的基本概念47
4.1.1考點1:軟體與軟體工程概述47
4.1.2考點2:軟體生命周期48
4.1.3考點3: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
4.1.3環境49
4.2結構化分析方法49
4.2.1考點1:結構化分析方法概述49
4.2.2考點2:數據流圖50
4.2.3考點3:數據字典52
4.2.4考點4: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53
4.3軟體設計53
4.3.1考點1:概要設計53
4.3.2考點2:詳細設計56
4.4軟體測試58
4.4.1考點1:軟體測試的目的59
4.4.2考點2:測試方法59
4.4.3考點3:測試用例設計60
4.4.4考點4:軟體測試策略62
4.5程序調試64
4.5.1考點1:靜態調試65
4.5.2考點2:動態調試65
4.5.3考點3:調試策略65
4.6軟體維護66
4.7小結67
4.8同步訓練67
4.8.1選擇題67
4.8.2填空題69
4.9同步訓練答案69
4.9.1選擇題69
4.9.2填空題69
第5章資料庫設計基礎70
5.1資料庫基礎知識71
5.1.1考點1:資料庫71
5.1.2考點2:資料庫管理系統72
5.1.3考點3:資料庫系統72
5.1.4考點4: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73
5.2數據模型74
5.2.1考點1:數據模型的概述74
5.2.2考點2: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75
5.2.3考點3:層次、網狀、關系模型77
5.2.4考點4: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
5.2.4模型79
5.3關系運算80
5.3.1考點1:關系代數80
5.3.2考點2:傳統的集合運算80
5.3.3考點3:專門的關系運算81
5.4資料庫設計83
5.4.1考點1:資料庫設計概述83
5.4.2考點2:資料庫設計方法83
5.4.3考點3:資料庫設計步驟84
5.4.4考點4:資料庫的規范化85
5.5小結86
5.6同步訓練86
5.6.1選擇題86
5.6.2填空題88
5.7同步訓練答案88
5.7.1選擇題88
5.7.2填空題88
第6章Access資料庫基礎知識89
6.1資料庫基礎知識90
6.1.1考點1: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90
6.1.2考點2:資料庫的基本概念91
6.1.3考點3:資料庫系統的組成93
6.1.4考點4:資料庫系統的優點94
6.1.5考點5:數據模型94
6.2關系資料庫95
6.2.1考點1:基本概念95
6.2.2考點2:關系運算96
6.3資料庫設計基礎97
6.3.1考點1:設計步驟97
6.3.2考點2:設計過程97
6.4SQL基本命令98
6.4.1考點1:SQL簡介98
6.4.2考點2:SQL基本語句98
6.5Access簡介99
6.5.1考點1:Access的發展過程99
6.5.2考點2:Access的主要特點和
6.5.2功能99
6.5.3考點3:Access資料庫的系統
6.5.2結構100
6.6Access的啟動和關閉101
6.6.1考點1:Access的啟動101
6.6.2考點2:Access的關閉101
6.7同步訓練101
6.7.1選擇題101
6.7.2填空題103
6.8同步訓練答案104
6.8.1選擇題104
6.8.2填空題104
第7章資料庫和表105
7.1創建資料庫106
7.1.1考點1:資料庫設計步驟106
7.1.2考點2:創建資料庫107
7.1.3考點3:資料庫的簡單操作108
7.2建立表108
7.2.1考點1:Access的數據類型108
7.2.2考點2:建立表結構109
7.2.3考點3:向表中輸入數據110
7.2.4考點4:欄位屬性的設置110
7.2.5考點5:建立表之間的關系113
7.3維護表115
7.3.1考點1:打開和關閉表115
7.3.2考點2:修改表的結構115
7.3.3考點3:編輯表的內容116
7.3.4考點4:調整表的外觀116
7.4操作表116
7.4.1考點1:查找數據116
7.4.2考點2:替換數據116
7.4.3考點3:排序記錄117
7.4.4考點4:篩選記錄117
7.5同步訓練118
7.5.1選擇題118
7.5.2填空題119
7.6同步訓練答案119
7.6.1選擇題119
7.6.2填空題119
第8章查詢120
8.1認識查詢121
8.1.1考點1:查詢分類121
8.2查詢的准則122
8.2.1考點1:准則中的運算符122
8.2.2考點2:准則中的函數125
8.2.3考點3:使用文本值作為准則128
8.2.4考點4:使用處理日期作為准則129
8.2.5考點5:使用欄位的部分值作為
8.2.5准則129
8.2.6考點6:使用空值或空字元串
8.2.5作為准則129
8.2.7考點7:使用表達式作為准則130
8.3創建查詢130
8.3.1考點1:創建不帶條件的查詢130
8.3.2考點2:創建帶條件的查詢131
8.4在查詢中進行計算131
8.4.1考點1:查詢計算功能131
8.4.2考點2:總計查詢131
8.5創建交叉表查詢132
8.6創建參數查詢132
8.6.1考點1:單參數查詢132
8.6.2考點2:多參數查詢133
8.7創建操作查詢133
8.7.1考點1:生成表查詢133
8.7.2考點2:刪除查詢133
8.7.3考點3:更新查詢133
8.7.4考點4:追加查詢134
8.8創建SQL查詢135
8.8.1考點1:聯合查詢135
8.8.2考點2:傳遞查詢135
8.8.3考點3:數據定義查詢135
8.8.4考點4:子查詢135
8.9操作已創建的查詢136
8.9.1考點1:運行已創建的查詢136
8.9.2考點2:編輯查詢中的欄位136
8.9.3考點3:編輯查詢中的數據源137
8.9.4考點4:排序查詢的結果137
8.10同步訓練137
8.10.1選擇題137
8.10.2填空題139
8.11同步訓練答案139
8.11.1選擇題139
8.11.2填空題139
第9章窗體140
9.1認識窗體141
9.1.1考點1:窗體的概念和作用141
9.1.2考點2:窗體的組成和結構142
9.1.3考點3:窗體的類型142
9.1.4考點4:窗體視圖143
9.2創建窗體143
9.2.1考點1:使用「自動創建窗體」143
9.2.2考點2:使用窗體向導144
9.2.3考點3:使用數據透視表向導144
9.2.4考點4:使用圖表向導144
9.2.5考點5:使用設計器創建窗體144
9.3自定義窗體144
9.3.1考點1:工具箱的使用144
9.3.2考點2:窗體中的控制項145
9.3.3考點3:控制項的使用147
9.3.4考點4:窗體和控制項的屬性147
9.3.5考點5:窗體和控制項的事件149
9.4美化窗體150
9.4.1考點1:使用自動套用格式150
9.4.2考點2:設置窗體的「格式」
9.4.2屬性150
9.4.3考點3:添加當前日期和時間151
9.4.4考點4:對齊窗體中的控制項151
9.5同步訓練151
9.5.1選擇題151
9.5.2填空題153
9.6同步訓練答案153
9.6.1選擇題153
9.6.2填空題153
第10章報表154
10.1報表的定義與組成155
10.1.1考點1:報表的定義155
10.1.2考點2:報表的視圖155
10.1.3考點3:報表的組成156
10.1.4考點4:報表設計區156
10.2報表的分類157
10.2.1考點1:縱欄式報表157
10.2.2考點2:表格式報表157
10.2.3考點3:圖表報表157
10.2.4考點4:標簽報表157
10.3創建報表157
10.3.1考點1:使用「自動報表」
10.3.1創建報表157
10.3.2考點2:使用「報表向導」
10.3.1創建報表158
10.3.3考點3:使用「圖表向導」
10.3.1創建報表158
10.3.4考點4:使用「標簽向導」
10.3.1創建報表158
10.3.5考點5:使用「設計視圖」
10.3.1創建報表159
10.4編輯報表159
10.4.1考點1:設置報表格式159
10.4.2考點2:添加背景圖像160
10.4.3考點3:添加日期和時間160
10.4.4考點4:添加分頁符和頁碼160
10.4.5考點5:使用節161
10.4.6考點6:繪制線條和矩形161
10.5報表排序和分組162
10.5.1考點1:記錄排序162
10.5.2考點2:記錄分組162
10.6使用計算控制項163
10.6.1考點1:報表添加計算控制項163
10.6.2考點2:報表統計計算163
10.7創建子報表164
10.7.1考點1:在已有報表中創建子
10.7.1報表164
10.7.2考點2:將某個已有報表添加
10.7.1到其他已有報表中164
10.7.3考點3:鏈接主報表和子報表165
10.8創建多列報表165
10.8.1考點1:將普通報表設置成
㈤ 計算機二級
考試方式
1、 公共基礎的考試方式為筆試,與(C語言、VisualBASIC、Visual FoxPro、Java、Access、Visual C++)的筆試部分合為一張試卷。公共基礎部分佔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礎知識有10道選擇題和5道填空題。
二級考核應試者軟、硬體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QBASIC、FORTRAN、Pascal、C、FoxBASE)編製程序、上機調試的能力。
公共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
一、 基本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演算法復雜度的概念和意義(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2. 數據結構的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與存儲結構;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的概念。
3. 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插入與刪除運算。
4. 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5. 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的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6. 樹的基本概念;二叉樹的定義及其存儲結構;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和後序遍歷。
7. 順序查找與二分法查找演算法;基本排序演算法(交換類排序,選擇類排序,插入類排序)。
二、 程序設計基礎
1. 程序設計方法與風格。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3.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對象,方法,屬性及繼承與多態性。
三、 軟體工程基礎
1.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軟體生命周戎概念,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環境。
2.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3. 結構化設計方法,總體設計與詳細設計。
4. 軟體測試的方法,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軟體測試的實施,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
5. 程序的調試,靜態調試與動態調試。
四、 資料庫設計基礎
1.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
2. 數據模型,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
3. 關系代數運算,包括集合運算及選擇、投影、連接運算,資料庫規范化理論。
4. 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相關策略。
二級VB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開發環境。
2. 了解Visual Basic中對象的概念和事件驅動程序的基本特性。
3. 了解簡單的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4. 能夠編寫和調試簡單的Visual Basic程序。
考試內容
一、 Visual Basic程序開發環境
1. Visual Basic的特點和版本。
2. Visual Basic的啟動與退出。
3. 主窗口:
(1) 標題和菜單。
(2) 工具欄。
4. 其它窗口:
(1)窗體設計器和工程資源管理器。
(2)屬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 對象及其操作
1.對象:
(1)Visual Basic的對象。
(2)對象屬性設置。
2.箱體:
(1)窗體的結構與屬性。
(2)窗體事件。
3.控制項:
(1)標准控制項
㈥ 計算機二級考試內容是什麼
計算機二級包括二級C,二級C++,二級VB,二級VFP,二級Access,二級Java,二級office。其需要學習的內容如下:
1.二級C:DOS命令,計算機組成原理,多媒體、資料庫操作、計算機網路、C語言程序設計、上機考試。
2.二級C++:按照新大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C++語言概述、C++語言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基本控制語句、數組、指針與引用、函數、類和對象繼承、模板等內容。
3.二級VB:按照新大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VB基本概念、集成開發環境、可視化編程方法、基本輸入輸出、常用控制項功能及使用、VB控制結構語句等。
4.二級VFP:需要學習的內容有:資料庫系統與VFP基礎知識、資料庫基本操作、結構化查詢語言SQL、VFP程序設計、設計器和項目管理器使用等。
5.二級Access:按照新大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資料庫系統、資料庫和表、資料庫查詢窗體、報表、數據訪問頁、宏、模塊等。
6.二級Java:按照新大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JAVA語言概論、JAVA數據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流程式控制制、類、數組和字元串操作、異常處理、輸入輸出及文件操作、線程與對象串列化、編寫圖形用戶界面、applet程序設計:J2SDK的下載和操作、JAVA的應用。
7.二級office:按照新大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計算機的基礎知識,Word的功能和使用 ,Excel的功能和使用,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
(6)計算機二級工具箱的作用擴展閱讀:
計算機二級C語言考試時間為每年的3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別在12月份和9月份報考。考試題型主要是選擇共四十道,每題1分,其中公共基礎知識10分(10題),其他知識組合起來共30分(30題);程序填空、程序改錯和程序設計共六十分,其中程序填空18分、程序改錯18分、程序設計24分。
計算機二級考試的重要性:
許多單位、部門已把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作為人員聘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上崗資格的重要依據之一。鑒於社會的客觀需求,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原國家教委考試中心於1994年面向社會推出了NCRE,其目的在於以考促學,向社會推廣和普及計算機知識。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各個領域發展迅速,為了適應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操作和應用計算機已成為人們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二級考試
㈦ 計算機二級怎麼考
二級: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語言或資料庫管理軟體編寫程序以及上機調試的基本技能。2005年下半年考試科目:編程類:C、Visual Basic、C++、Java、Visual,資料庫類:FoxPro、C++。基礎知識包括如下內容:數據結構與演算法、程序設計方法、軟體工程、資料庫基礎。
考試方式
1、 公共基礎的考試方式為筆試,與(C語言、VisualBASIC、Visual FoxPro、Java、Access、Visual C++)的筆試部分合為一張試卷。公共基礎部分佔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礎知識有10道選擇題和5道填空題。
考試方式
1.筆試:120分鍾,滿分100分,其中含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30分。
2.上機:60分鍾,滿分100分。
二級考核應試者軟、硬體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QBASIC、FORTRAN、Pascal、C、FoxBASE)編製程序、上機調試的能力。
公共基礎知識
基本要求
1. 掌握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演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5. 掌握軟體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應用相關技術進行軟體開發的能力。
6. 掌握數據的基本知識,了解關系資料庫的設計。
考試內容
一、 基本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演算法復雜度的概念和意義(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2. 數據結構的定義;數據的邏輯結構與存儲結構;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的概念。
3. 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插入與刪除運算。
4. 棧和隊列的定義;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5. 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的結構及其基本運算。
6. 樹的基本概念;二叉樹的定義及其存儲結構;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和後序遍歷。
7. 順序查找與二分法查找演算法;基本排序演算法(交換類排序,選擇類排序,插入類排序)。
二、 程序設計基礎
1. 程序設計方法與風格。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3.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對象,方法,屬性及繼承與多態性。
三、 軟體工程基礎
1.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軟體生命周戎概念,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環境。
2. 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3. 結構化設計方法,總體設計與詳細設計。
4. 軟體測試的方法,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軟體測試的實施,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
5. 程序的調試,靜態調試與動態調試。
四、 資料庫設計基礎
1.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系統。
2. 數據模型,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
3. 關系代數運算,包括集合運算及選擇、投影、連接運算,資料庫規范化理論。
4. 資料庫設計方法和步驟: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相關策略。
二級VB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 熟悉Visual Basic集成開發環境。
2. 了解Visual Basic中對象的概念和事件驅動程序的基本特性。
3. 了解簡單的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4. 能夠編寫和調試簡單的Visual Basic程序。
考試內容
一、 Visual Basic程序開發環境
1. Visual Basic的特點和版本。
2. Visual Basic的啟動與退出。
3. 主窗口:
(1) 標題和菜單。
(2) 工具欄。
4. 其它窗口:
(1)窗體設計器和工程資源管理器。
(2)屬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 對象及其操作
1.對象:
(1)Visual Basic的對象。
(2)對象屬性設置。
2.箱體:
(1)窗體的結構與屬性。
(2)窗體事件。
3.控制項:
(1)標准控制項。
(2)控制項的命名和控制項值。
4.控制項的畫法和基本操作。
5.事件驅動。
三、 數據類型及運算
1.數據類型:
(1)基本數據類型。
(2)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
(3)枚舉類型。
2.常量和變數:
(1)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2)變體類型變數。
(3)預設聲明。
3常用內部函數。
4.運算符和表達式:
(1)算術運算符。
(2)關系運算符和邏輯運算符。
(3)表達式的執行順序。
四.數據輸入輸出
1.數據輸出:
(1)Print方法。
(2)與Print方法有關的函數(Tab、Spc、Space $)。
(3)格式輸出(Format $)。
2.InputBox函數。
3.MsgBox函數和MsgBox語句。
4.字形。
5.列印機輸出:
(1)直接輸出。
(2)窗體輸出。
五、 常用標准控制項
1.文本控制項:
(1)標簽。
(2)文本框。
2.圖形控制項:
(1)圖片框、圖象框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2)圖形文件的裝入。
(3)直線和形狀。
3.按鈕控制項。
4.選擇控制項:復選框和單選按鈕。
5.選擇控制項:列表框和組合框。
6.滾動條。
7.記時器。
8.框架。
9.焦點和Tab順序。
六、 控制結構
1.選擇結構:
(1)單行結構條件語句。
(2)塊結構條件語句。
(3)IIf函數。
2.多分支結構。
3.For循環控制結構。
4.當循環控制結構。
5.Do 循環控制結構。
6.多重循環。
7.GoTo型控制:
(1)GoTo語句
(2)On-GoTo語句。
七、數組
1.數組的概念:
(1)數組的定義。
(2)靜態數組和動態數組。
2.數組的基本操作:
(1)數組元素的輸入、輸出和復制。
(2)ForEach…Next語句。
(3)數組的初始化。
3.控制項數組。
八、過程
1.Sub過程:
(1)Sub過程的建立。
(2)調用Sub過程。
(3)調用過程和事件過程。
2.Funtion過程:
(1)Funtion過程的定義。
(2)調用Funtion過程。
3.參數傳送:
(1)形參與實參。
(2)引用。
(3)傳值。
(4)數組參數的傳送。
4.可選參數和可變參數。
5.對象參數:
(1)窗體參數。
(2)控制項參數。
九、菜單和對話框
1.用菜單編輯器建立菜單。
2.菜單項的控制:
(1)有效性控制。
(2)菜單項標記。
(3)鍵盤選擇。
3.菜單項的增減。
4.彈出式對話框。
5.通用對話框。
6.文件對話框。
7.其它對話框(顏色、字體、列印對話框)。
十、多重窗體與環境應用
1. 建立多重窗體程序。
2. 多重窗體程序的執行與保存
3. Visual Basic工程結構:
(1)標准模塊
(2)窗體模塊。
(3)SubMain過程。
4.閑置循環與DoEvents語句。
十一、鍵盤與滑鼠事件過程
1. KeyPress事件。
2. KeyDown事件和KeyUp事件。
3. 滑鼠事件。
4. 滑鼠游標。
5. 拖放。
十二、數據文件
1. 文件的結構與分類。
2. 文件操作語句和函數。
3. 順序文件:
(1)順序文件的寫操作。
(2)順序文件的讀操作。
4. 隨機文件。
(1) 隨機文件的打開與讀寫操作。
(2) 隨機文件中記錄的添加與刪除。
(3) 用控制項顯示和修改隨機文件。
5. 文件系統控制項:
(1) 動器列表框和目錄列表框。
(2) 文件列表框。
6. 文件基本操作。
考試方式
1. 筆試:90分鍾。
2. 上機操作:90分鍾。
上機操作包括:
(1) 基本操作。
(2) 簡單應用。
(3) 綜合應用。
如果將來想報三級的話,最好還是學C,三級的編程是C。
二級C語言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2.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
3.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熟悉演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圖的使用。
4.能熟練地使用一種高級語言或資料庫語言編寫程序、調試程序。
考試內容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一)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與系統配置。
2.計算機系統、硬體、軟體及其相互關系。
3.微機硬體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中央處理器(運算器與控制器),內存儲器(RAM與ROM),外存儲器(硬碟、軟盤與光碟),輸入設備(鍵盤與滑鼠)輸出設備(顯示器與列印機)。
4.軟體系統的組成,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軟體的基本概念,文檔;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處理程序(匯編程序、編譯程序、解釋程序)。
5.計算機的常用數制(二進制、十六進制及其與十進制之間的轉換);數據基本單位(位、字、節、字)。
6.計算機的安全操作;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7.計算機網路的一般知識。
8.多媒體技術的一般知識。
(二)DOS的基本操作
1.操作系統的基本能功能與分類。
2.DoS操作系統的基本組成。
3.文件、目錄、路徑的基本概念。
4.常用DOS操作,包括:
初始化與啟動;
文件操作(TYPE,COPY,DEL,REN,XCOPY,ATTRIB ;
目錄操作(DiR,MD,CD,RD,TREE,PATH);
磁碟操作(FORMAT,D1SKCOPY,CHKDSK);
功能操作(VER,DATE,TIME,CLS,PROMPT,HELP);
批處理(批處理文件的建立與執行,自動批處理文件);
輸入輸出改向。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
1、Windows的特點、基本構成及其運行環境。
2、Windows用戶界面的基本元素。包括:窗口、圖標、菜單、對話框、按鈕、游標等。
3、windows基本操作。包括:啟動與退出,滑鼠操作,窗口操作,圖標操作、菜單操作,對話框操作。
二、程序設計
1.能運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編寫程序。
2.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3.能熟練使用一種高級語言或一種資料庫語言共有QBASIC、FORTRAN、PASCAL、C 以及FOXBASE 等五種語言,考生任選其中一種。
三、上機操作
在指定的時間內使用微機完成下述操作。
1.完成指定的計算機基本操作(包括機器啟動和操作命令的使用)。
2.按給定要求編寫和運行程序。
3.調試程序,包括對給出的不完善的程序進行修改和補充,使之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四、C語言程序設計
(一)C語言的結構
1.程序的構成,main函數和其他函數。
2.頭文件、數據說明、函數的開始和結束標志。
3.源程序的書寫格式。
4.C語言的風格。
(二)數據類型及其運算
1.C的數據類型(基本類型、構造類型、指針類型、空類型)及其定義方法。
2.C運算符的種類、運算優先順序和結合性。
3.不同類型數據間的轉換與運算。
4.C表達式類型(賦值表達式、算術表達式、關系表達式、邏輯表達式、條件表達式、逗號表達式)和求值規則。
(三)基本語句
1.表達式語句,空語句,復合語句。
2.數據的輸入與輸出,輸入輸出函數的調用。
3.復合語句。
4.goto語句和語句標號的使用。
(四)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1.用if語句實現選擇結構。
2.用switch語句實現多分支選擇結構。
3.選擇結構的嵌套
(五)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1.for循環結構。
2.while和do whi1e循環結構。
3. continue語句和break語句。
4.循環的嵌套。
(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1.一維數組和多維數組的定義、初始化和引用。
2.字元串與字元數組。
(七)函數
1.庫函數的正確調用。
2.函數的定義方法。
3.函數的類型和返回值。
4.形式參數與實在參數,參數值的傳遞。
5.函數的正確調用,嵌套調用,遞歸調用。
6.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
7.變數的存儲類別(自動、靜態、寄存器汐卜部),變數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8.內部函數與外部函數。
(八)編譯預處理
1.宏定義:不帶參數的宏定義;帶參數的宏定義。
2.「文件包含」處理
(九)指針
1.指針與指針變數的概念,指針與地址運算符。
2.變數、數組、字元串、函數、結構體的指針以及指向變數、數組、字元串、函數、結構體的指針變數。通過指針引用以上各類型數據。
3.用指針作函數參數。
4.返回指針值的指針函數。
5.指針數組,指向指針的指針,main函數的命令行參數。
(十)結構體(即「結構」)與共用體(即「聯合」)
1.結構體和共用體類型數據的定義方法和引用方法。
2.用指針和結構體構成鏈表,單向鏈表的建立、輸出、刪除與插人。
(十一)位運算
1.位運算符的含義及使用。
2.簡單的位運算。
(十二)文件操作
只要求緩沖文件系統(即高級磁碟1/O系統),對非標准緩沖文件系統(即低級磁碟I/O系統)不要求。
1.文件類型指針(FILE類型指針)。
2.文件的打開與關閉(fopen,fclose)。
3.文件的讀寫(fputc,fgetc,fputs,fgets,fread,fwrite,fprintf,fscanf函數),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函數)。
㈧ 計算機二級考試的各個科目的內容及區別
我當時學習的是VB,所以考的VB 如果筆試不能不看買的課本 上機你就把那個軟體多做 二級可以從VFP,c語言,java,c++,vb,access,任選一科,考過即可,無論考哪一顆都要考二級公共基礎知識。85元 VB介紹 一、Visual Basic程序開發環境 1、Visual Basic的特點和版本。 2、Visual Basic的啟動與退出。 3、主窗口: (1)標題和菜單。 (2)工具欄。 4、其他窗口: (1)窗體設計器和工程資源管理器。 (2)屬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對象及其操作 1、對象: (1)Visual Basic的對象。 (2)對象屬性設置。 2、窗體: (1)窗體的結構與屬性。 (2)窗體事件。 3、控制項: (1)標准控制項。 (2)控制項的命名和控制項值。 4、控制項的畫法和基本操作。 5、事件驅動。 三、數據類型及其運算 1、數據類型: (1)基本數據類型。 (2)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 (3)枚舉類型。 2、常量和變數: (1)局部變數與全局變數。 (2)變體類型變數。 (3)預設聲明。 3、常用內部函數。 4、運算符與表達式: (1)算術運算符。 (2)關系運算符與邏輯運算符。 (3)表達式的執行順序。 四、數據輸入、輸出 1、數據輸出: (1)Print方法。 (2)與Print方法有關的函數(Tab、Spc、Space $)。 (3)格式輸出(Fomat$)。 2、InputBox函數。 3、MsgBox函數和MsgBox語句。 4、字形。 5、列印機輸出: (1)直接輸出。 (2)窗體輸出。 五、常用標准控制項 1、文本控制項: (1)標簽。 (2)文本框。 2、圖形控制項: (1)圖片框,圖像框的屬性,事件和方法。 (2)圖形文件的裝入。 (3)直線和形狀。 3、按鈕控制項。 4、選擇控制項:復選框和單選按鈕。 5、選擇控制項:列表框和組合框。 6、滾動條。 7、計時器。 8、框架。 9、焦點與Tab順序。 六、控制結構 1、選擇結構: (1)單行結構條件語句。 (2)塊結構條件語句。 (3)IIf函數。 2、多分支結構。 3、For循環控制結構。 4、當循環控制結構。 5、Do循環控制結構。 6、多重循環。 7.GoTo型控制: (1) GoTo語句。 (2) On-GoTo語句。 七、數組 1、數組的概念: (1)數組的定義。 (2)靜態數組與動態數組。 2、數組的基本操作: (1)數組元素的輸入、輸出和復制。 (2)For Each...Next語句。 (3)數組的初始化。 3、控制項數組。 C++語言程序設計 基本要求 1. 掌握C++語言的基本語法規則。 2. 熟練掌握有關類與對象的相關知識。 3. 能夠採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思路和方法編寫應用程序。 4. 能熟練使用Visual C++6.0集成開發環境編寫和調度程序。 其中 VFP,ACCESS都很簡單,vfp是過關率最高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㈨ 考計算機二級沒有用系統提供的工具箱但是提交成功了,最後系統評分可以識別到嗎
只要對應的得分點有公式,有答案,設置格式正確就可以
㈩ 計算機二級考試PS考的內容是什麼~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中科目不含PS。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PS科目只在計算機一級中考察。
考試內容為:
計算機基礎知識;
數字圖像的基礎知識;
Photoshop 軟體的工作界面與基本操作;
選區的創建、編輯與基本應用;
圖像的繪制、編輯與修飾;
圖層及蒙版的基本操作與應用;
文字效果;
拓展資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簡稱NCRE),是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現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於考查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