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indows的版本是怎麼命名的
基於MS-DOS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x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基於NT的Windows:
Windows NT 3.x
Windows NT 4.0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Windows Server 2003
基於CE的Windows:
Windows CE
Windows Mobile
以下主要介紹windows早期版本的發展
不論Windows發行版本的名稱如何變幻,其版本號都是循規蹈矩一步一步歷經多年風雨走過來的。其實Windows XP的版本號也不過是5.1,在運行對話框中輸入winver.exe命令就可以看到這個版本號。很自然的,我們要問一問了,Windows 1.0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1981年,微軟開始了「界面管理器」(Interface Manager)的開發,它就是後來的Windows。雖然是Windows的前身,「界面管理器」中卻沒有一個「Window」,而是純粹用字元堆砌起來的。盡管簡陋之極,但是微軟想讓計算機「更易用」的理念已現雛形。
由於年代過於久遠,「界面管理器」的屏幕截圖已經很少,而且都不是很清晰,如果不加提示,很多人會把它當成DOS。這也難怪,如果Windows刮刮墜地的時候就長著一副改變世界的面孔,Windows就不會有今天——那時候的軟體巨頭隨便動動手指Windows就要夭折,因為,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微軟中的「微」字有點名不符實,但是在那個時候,微軟是地地道道的「微」軟。
「界面管理器」並不是真正的Windows 1.0,1983年,微軟宣布將開始設計Windows,Windows1.0 的設計工作花費了55個開發人員整整一年的時間,直到1985年11月20日才正式發布,它基於MS-DOS2.0,界面已經比「界面管理器」大有改觀。
Windows 1.0中滑鼠作用得到特別的重視,用戶可以通過點擊滑鼠完成大部分的操作。Windows 1.0 自帶了一些簡單的應用程序,包括日歷、記事本、計算器等等。總之,現在看那時的Windows 1.0,總會讓人感到它像是一個PDA,甚至可能功能還趕不上現在的PDA,不過這在當時已經相當吸引人了。Windows 1.0的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允許用戶同時執行多個程序,並在各個程序之間進行切換,這對於DOS來說是不可想像的。
Windows 1.0 可以顯示256種顏色,窗口可以任意縮放,當窗口最小化的時候桌面上會有專門的空間防止這些窗口(其實就是現在的任務欄)。
在Windows 1.x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程序是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不過功能非常有Windows 1.x的啟動畫面,從這個時候開始,Windows就和藍色結下來了不解之緣。
Windows 2.0於1987年4月2日發布,Windows 2.0相比Windows 1.0 只作了部分的改進,它可以充分發揮當時的286的性能。Windows 2.0開始支持VGA顯示標准,這為Windows的廣泛應用打開了大門。
在Windows2.0中,用戶不但可以縮放窗口,而且可以在桌面上同時顯示多個窗口(也就是現在的層疊模式),而在Windows 1.0中屏幕上不能同時顯示多個窗口,打開一個窗口時其他窗口必須最小化。
Windows 2.0的另外一個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的年底,微軟為Windows2.0增加了386擴展模式支持,Windows第一次跳出了640K基地址內存的束縛,更多的內存可以充分發揮Windows的優勢。同時,這個小小的動作也預示著Windows升級和硬體升級之間難解難分、飽受垢病的曖昧關系的開始。當把目光重新投向現在時,我們不難發現,已聞樓梯響的Longhorn橫空出世的時候,必將是新一輪硬體升級狂潮的開始。到時候我們一點也不必感慨,因為同樣的事情10多年前早已悄然上演。
Windows 3.0發布於1990年5月22日,它是Windows 3.x系列的起點,而3.x系列是Windows在桌面PC市場開疆擴土的頭號功臣,20世紀90年代微軟的飛黃騰達完全仰仗Windows 3.x的汗馬功勞。
Windows 3.0比起Windows2.0有很多改善,不過仍然缺乏多媒體功能和網路功能,推出後不久就被接踵而至的Windows3.1取代。
Windows 3.x具備了模擬32位操作系統的功能,圖片顯示效果大有長進,對當時最先進的386處理器有良好的支持。這個系統還提供了對虛擬設備驅動(VxDs)的支持,極大改善了系統的可擴展性,計算機用戶再不必在購買Windows3.x時煞費苦心地查證自己的硬體是否可以被系統支持了,因為他完全可以另外安裝一個驅動程序。
為了幫助硬體廠商開發驅動程序,同時方便其他軟體公司設計Windows中的應用程序,微軟發布了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這個慣例一直延續至今。在這方面,微軟想必深諳「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道理,與蘋果公司特立獨行的風格形成鮮明對照。
Windows 3.x使用了一組新的圖標,這讓他的面貌得到很大改觀,再也不是一幅灰頭土臉的樣子了。不過這並不是微軟的獨創,而是模仿了蘋果公司Macintosh的設計。直到今天蘋果電腦(OS X)的圖標設計仍然是計算機中的上上之品,不過蘋果在個人電腦市場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由於Windows 3.0不能支持多媒體,於是微軟在1992年年中推出了Windows 3.1,這個版本開始可以播放音頻、視頻,甚至有了屏幕保護程序。Windows 3.1有了自己的漂亮標志,隨後的10餘年間,這個標志幾乎貼滿了全世界的個人計算機。
1992年年底,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問世,從名字也能看出來,這個系統是面向公司用戶的,它在Windows3.1的基礎上添加了對「點對點」網路以及域的支持,不過不能支持撥號網路,除此之外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沒有其他重大的改進。
這個版本Windows的命名方式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Windows的名字開始有點容易讓人混淆。以前的版本都是簡簡單單的「Windows+版本號」,現在兩者之間又多了這些有點「畫蛇添足」的內容。
用戶對於Windows名稱的困惑很快就更大了,1993年8月份,微軟發布了Windows NT 3.1,普通用戶很難從這個奇怪的名字中搞明白它是個什麼怪物,它是Windows 3.1的變體?那個NT到底指什麼,NT=NET?
其實,Windows NT 3.1根本不是Windows 3.1的變體或者改進版本,其研發起點是革命性的。如果Windows 3.x系列是成就微軟20世紀90年代輝煌的功臣,那麼Windows NT 3.1就是微軟為21世紀的霸業精心培養的虎狼之師——不過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這樣的虎狼之師在當時不太被看好。
NT是New Technology的縮寫,也許微軟實在想不出一個能完整表達他們對Windows的重大革新,於是用了這么個比較「抽象」的詞彙。這是一個完全從零開始設計的系統,除了界面以外,與Windows 3.1基本不搭界。Windows NT 3.1首次將高端的基於客戶機/伺服器的商業應用程序和桌面操作系統結合了起來。這在當時太超前,很多人覺得微軟在浪費時間,因為那時候的個人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非常有限,同時硬體性能不好,都會限制NT這樣的系統發揮作用。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微軟當時作出了一個多麼明智的決定。
Windows NT 3.1在安全性、性能、可擴展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支持網路、域名服務安全機制、OS/2和POSIX子系統等等,同時推出了全新的NTFS。
Windows NT 3.1主要面向公司用戶發售,而Windows 3.1面向個人用戶,於是兩套面向不同目標用戶群的Windows同時在市場上並行不悖,這種局面一直延續至今。Windows 3.1長大後成了Windows 98,Windows NT 3.1長大後成了Windows Xp,當然這是後話。
Windows NT 3.1在啟動畫面中第一次使用了灰色,這個顏色(16進制RGB值為#BFBFBF)也是後來Windows中窗口和菜單的標准顏色,一直到Windows 2000才開始有所改變。
1994年微軟發布了Windows NT 3.5,此後陸續推出了Windows NT 3.5x系列,該系列有兩個版本,Windows 3.5x Workstation和Windows 3.5x Server。Windows 3.5x Workstation限制了可同時運行的網路任務的數量並省略了一些伺服器軟體,而Windows 3.5x可以用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網路伺服器。
Windows NT 3.5x的界面仍然和Windows 3.1保持一致,一個小小的改進就是啟動畫面變成了圖形,再也不是以前黑黑的DOS界面了。
Windows NT Workstation 3.5 支持OpenGL顯卡標准,同時進一步改善了安全性和穩定性,這兩個改進非同小可,因為這意味著很多高端的應用程序包括軟體開發、工程設計、科學計算、關鍵商業資料庫、圖形設計軟體等等都可以在Windows上運行了, Windows的應用領域得以大大擴展。
如果說Windows NT 3.1僅僅是一個探空氣球,那麼從Windows NT 3.5開始,Windows不再僅僅是家庭用戶的小寵物,而是開始窺視更大更廣闊的市場,那些把Windows NT這是小虎崽當貓的人發現自己錯了,微軟已經開始繪制軟體帝國的草圖。
時間很快到了1995年,Windows 95在這一年的推出開創了Windows的新紀元,這也是微軟第一個用年份命名的發行版本。同年年底,Windows 95 Service Release 1問世,第二年Windows OEM Service Release 2(OSR2)推出。從OSR2開始,Windows開始使用FAT32文件系統,同時將Internet Explorer捆綁到了操作系統中。這個動作引發了微軟和網景曠日持久的一場官司。官司的結局可以用「不了了之」來形容,不過Netscape在隨後的幾年中丟光陣地卻是不爭的事實。現在只剩下一個Mozilla加入了「開源免費」的俱樂部,用戶主要集中在Linux、Unix、Mac OS平台上(Mozilla是Netscape的變種,Mozilla和Netscape關系與Sun的StarOffice和OpenOffice的關系有些類似)。
Windows 95是Windows 3.x系列的繼承者,不過它再也不是一個DOS下運行的圖形界面程序,而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 雖然在啟動過程中用戶仍然能夠看到熟悉的DOS提示符,但是Windows啟動完成後會接管MS-DOS 7.0的工作。
Windows 95支持Internet、撥號網路、即插即用硬體,另外滑鼠右鍵在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大方便了用戶的操作。Windows 95的幫助系統也設計的相當出色,可以幫助初次接觸Windows 95的用戶很快上手,「F1鍵呼叫幫助」已經成為Windows以及大多數應用程序的標准設置。
Windows NT 4.0於1996年8月24日發布,為Windows NT 家族再添新丁。作為Windows NT3.5x系列的直接繼承人,Windows NT 4.0的發布標志著微軟「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最終形成,Windows95系列和Windows NT系列在市場中齊頭並進的局面在此後維持了若干年。
Windows NT 4.0同樣分成Workstation和Server兩個版本,進一步針對Windows NT 3.5的易用性進行了改善,同時提供了一組配置和建立Intranet的工具軟體。Server版本的改進更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它的出現為微軟以後在Web伺服器市場上的作為打下了基礎。
Windows NT 4.0發布之後又出現了幾個Service Pack和Option Pack,用來為這個系統添磚加瓦,包括公鑰加密支持、許可證支持、智能卡支持、COM支持以及對SMP(並行多處理器)支持的改善。
❷ 小虎工具箱怎麼用
進入矮人DOS工具箱後,如果你在安裝時設置了密碼,這時矮人DOS工具箱就會提醒你輸入密碼才能啟動矮人DOS工具箱。 接下來進入矮人DOS工具箱,有兩個相應的選項 ◆ normal boot! (himem.sys):帶大內存管理的默認啟動模式。 ◆ himem+USB support :帶usb支持的啟動模式。 一般我們選擇第一個啟動模式就可以了。 我們選擇第一項進入矮人DOS工具箱dos工具盤,然後選擇: 操作規則是:按空格鍵鍵後該選項前邊的括弧內號內出現"x"號,則表示選中了該項,↑↓方向鍵鍵則是選擇相應的項目。 ◆ 載入SMARTDRV高速緩存,在DOS下安裝安裝XP/2003時必須載入,否則就算你能進入安裝XP/2003的程序,安裝的速度也會讓你無法忍受。 ◆ 載入ntfs系統分區讀寫支持。如果你的xp安裝文件位於ntfs分區,則需要載入這個。載入此項目將影響安裝速度,盡量不要載入。 所以盡量在c盤與d盤都是fat32格式的情況下,才使用矮人DOS工具箱來安裝系統,把xp的安裝文件拷貝到d盤的英文目錄下等待使用。 如果你是需要安裝 XP/2003推薦只需要載入這兩項就可以了,其它的無需載入,以免安裝系統時造成某些沖突。 圖5 dos工具盤 選定了需要載入的項目以後,然後按"↓"方向鍵選擇"確定"按鈕再按回車鍵就可以啟動dos並載入相應選項支持。 接下來說說矮人DOS工具箱的dos下盤符分配問題(只做解釋與安裝系統無關)如果你選擇了載入ntfs格式支持的話。例子:筆者硬碟上有三個分區,第一分區為fat32格式在xp中分配盤符為c,第二分區是fat32格式在xp中分配盤符為d,第三分區為ntfs格式在xp中分配盤符為e。矮人DOS工具箱在dos下分配盤符的規則是首先分配你硬碟的fat32格式分區,然後是dos工具臨時存放分配盤符,接下來是光碟機盤符(如果你有光碟機的話),最後才是替ntfs格式的分區分配盤符。所以千萬別搞錯盤符,誤格式化分區就不好了。在格式化分區前先用dir命令查看一下是否是你要格式化的分區。 依照這樣分配規則筆者硬碟的兩個分區C、D、E現在分配到的盤符為:c、d、g。e為dos工具臨時存放分配盤符,f為光碟機。 圖6 載入了ntfs格式支持時ntfs分區分配到的盤符提示 接下來繼續安裝系統過程。本例為在c盤和d盤都是fat32文件系統格式下進行的。在此之前筆者已經事先把xp安裝文件拷貝到了原系統的d盤xp目錄下,接下來照著筆者的圖示的操作就可以啟動xp安裝程序了。 圖7 命令示例 友情提醒:當然在做這些動作之前,我們還必須先格式化c盤(如果你想全新安裝系統的話)。命令格式為format c:/q 。格式化操作將刪除你c盤的所有資料,所以先得自行c盤備份重要到其它分區。輸入命令後按回車,就會詢問你格式化操作將丟失該分區所有資料文件,是否繼續。格式化完畢要你輸入該分區卷標,可以輸入也可以不輸入,完畢後按回車就回到dos界面。 友情提醒:還有一個就是經常有看到網友犯的錯誤--誤格式化其它分區。造成這種誤格式化的原因是該網友原c盤的格式為ntfs格式,在dos下默認是無法顯示的,所以就會以第一個fat32格式的分區被分配到了c盤,假如該網友的d盤為fat32格式,這個時候d盤也就成了dos下的c盤了。所以你在這種情況下格式化c盤,其實格式化的是windows下的d盤。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最好的方法是在格式化分區之前先用dir這個命令來查看該分區的目錄以確認是否是我們需要格式化的分區。比如我們要查看c盤的目錄,命令格式為 「dir c:」然後按回車鍵就可以了。 接著剛剛的我們繼續來進行xp的安裝。格式化c盤後,我們進入d盤(你的xp安裝文件所在盤符) 命令為「D:」。接著進入d盤的xp這個目錄(你的xp安裝文件所在目錄)下「cd xp」,再進入i386這個目錄「cd i386」接著輸入xp安裝命令「winnt」。以上命令以回車鍵確認。就可以開始安裝xp了。需要注意的是,並須選擇載入載入SMARTDRV高速緩存,還有在等在拷貝文件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較長一段時間,你只需要耐心等待大約7、8分時間,安裝程序就會繼續進行了。別以為死機了就重啟電腦,這個時候重啟電腦後果是無法進入操作系統和矮人dos工具箱,也無法繼續安裝xp。因為你剛才已經把c盤給格式化了。 「盤符:」代表切換分區 例中d:代表切換到d盤 「cd」為進入某個目錄的命令 例中cd xp 為進入xp這個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