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高要市熙達五金製品

高要市熙達五金製品

發布時間:2022-03-27 01:23:13

① 永春雲龍橋的歷史

雲龍橋位於福建省永春城關南面的桃溪上,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由縣令林聘主持建造。名知政橋。淳熙六年(1179年),知縣陳宏規重建,改名雲龍橋。橋長30餘丈(約100多米)。

此後,雲龍橋經歷多次損壞和重修。在萬曆乙卯年(1615年),由知縣夏忠重建,到明末因遭兵災全部燒毀。改建成便橋,俗稱搭水橋。

20世紀30年代,閩南民軍頭子陳國輝占據永春,再次著手籌建該橋。前後用了一年的時間,以鋼筋混凝土作為原料建造的新雲龍橋建造完成。

1977年,國家撥款46.5萬元,在靠近原橋下游處重新修建。1978年竣工通車。因它是永春早期最長的大橋,故名「永春大橋」,1990年,恢復為「雲龍橋」。

(1)高要市熙達五金製品擴展閱讀:

雲龍橋的重建過程:

1930年以前,永春境內還未曾有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而成的現代化橋梁;而用鋼筋混凝土蓋起的樓房,也是少見的。當時建委會決定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橋方式,擇定在儒林火力發電站口的小溝,築個鋼筋混凝土小橋,作為試驗。結果小橋堅實牢固,可安穩通車。

雲龍橋的規模頗大,當時建築費用尚無完全把握,只有西安橋落成後剩下的部分鋼筋可以移用,別無其他來源,建委會便向城區商人鄭掛提借洋灰五千斤,遂於1930年中秋節舉行奠基典禮,繼而採取積極募捐辦法籌集資金。

成功得到社會各界的集資捐助,使建築工程得以迅速順利進行,前後僅用一年的時間,這座新型的雲龍橋就建成了。橋面縱120米,橫8米,左右兩旁築有行人道,中間通車,旁有扶欄,頗為壯觀。全部建築費計7萬元,多數來自海內外人士永春鄉賢。

雲龍橋建成之後,有利於泉永德的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大大促進永春經濟繁榮與發展,也增添了永春的景色。

② 吉林省熙達機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吉林省熙達機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8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金屬非標設備、工裝器具、工業模具、機械零部件設計、生產、安裝等。
法定代表人:李洪軍
成立時間:2012-08-0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1030000429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寬城區蘭家鎮蘭家大街555號

③ 靜音門鎖第一品牌是哪一家

名門靜音門鎖,中國十大鎖王,全國銷量領先。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室內噪音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中國十大鎖王名門通過與消費者溝通,同樣發現了開關門噪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比如在加班深夜歸家,開關門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吵醒家人美夢;辦公室沒鎖門,風吹時「啪」一聲關上,影響工作和情緒;在醫院探訪病人時,開關門聲音都會驚擾病人休息。
名門基於對生活的洞察,開發出名門靜音門鎖,將開關門聲音控制在最舒適的聲音——25-35分貝之間,比傳統門鎖實現降噪60%。
據了解,名門靜音門鎖是一個系統。除了靜音門鎖,還有靜音關門器和靜音合頁。通過這個系統,把開關門所有的噪音進行消除,為人們提供一種全新的、高品質的靜音生活體驗。
靜音門鎖通過數年的技術創新,實現九重靜音,實現開關門28.8分貝靜音,比傳統門鎖降噪60%。因為技術上的獨創性,被國家授予了4項技術專利。
靜音關門器的作用和靜音門鎖不同,是消除門與門框的撞擊聲。當門關至10°時,利用關門器的阻尼牽拉功能緩慢關閉,實現靜音效果,同時也能防止小孩夾手。
靜音合頁,通過首創的四聯接臂結構和高強度超耐磨靜音墊片設計,實現開合更靜音。靜音合頁擁有普通合頁雖不具備的獨特優點——首創的專利三維可調結構,在門使用一段時間變形時,可在不拆卸門的情況下通過合頁進行調節。

④ 重慶龍水鎮文化歷史

龍水鎮歷史悠久,建置於唐乾元年(759),距今1200餘年,古有「昌州」之說,今有「五金之鄉」美名,歷來是大足工業中心、交通樞紐、經濟重鎮。是西部最大的建制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級文明鎮、首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重慶市「百鎮工程鎮」、市商業建設中心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城鎮化工作先進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示範鎮、重慶市十大「綜合實力小城鎮」。
龍水鎮位於大足縣中南部,處於東經105°45′,北緯29°32′, 年均氣溫17.4℃,年均降水量1009毫米,瀨溪河穿鎮而過。城區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里,接元通鄉、重慶市雙橋區,北距大足縣城14公里,與寶興鎮、棠香街道辦事處相連,東距重慶城區90公里,與石馬、玉龍鎮相鄰,西和珠溪鎮接壤。交通便捷,四通八達,龍銅路、大郵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縣級公路北可通潼南、安岳;東可到銅梁、壁山、合川、永川。鄉村級公路網路如織。全鎮轄10個社區、18個行政村,212個村(居)民小組,幅員面積9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096.67畝,城區面積8.47平方公里,總人口134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633人,城鎮化率65.8%。 經市人大常委會批准,龍水鎮組團成為大足縣的副中心,到2020年規劃人口20萬人,城鎮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發揮縣域經濟中心和商貿中心,工業重鎮的職能。

⑤ 一座奇特的橋梁,永春雲龍橋有著怎樣的歷史

1.玉城街道
玉城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中心,是玉林市和玉州區黨政領導機關駐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桂東南和雷州半島重要商品集散地。街道下轄12個社區居委會,168個居民小組,轄區面積29平方公里,總人口19.1萬人。 ??玉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託地處城市中心的區位優勢,結合自身特點,確立了依託城市,服務城市,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努力把玉城街道建設成為現代化工貿強街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工業、商貿業、房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經濟,使街道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東向西婉蜒曲折貫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農業開發潛力大,建立了糧食、蔬菜、水果、花卉種植和淡水魚養殖、禽畜養殖等生產基地,是玉林市「菜籃子」工程重點生產基地之一,有名的漁米之鄉;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別是生產水泥、紅磚的優質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蘊藏量居桂東南各鄉鎮之首。旅遊資源有水月岩龍珠湖風景區,古渡雲龍橋,玉州樂園等;目前,全鎮共有廠場、企業1363家,個體工商戶1333戶,形成了水泥、紅磚、鑄造、食品、針織、服裝、製革、白鐵加工、編織、運輸等特色產業;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89億元,與去年同期比增長17.8%。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13472萬元,第二產業生產總值41976萬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62843萬元;財稅收入2696.9萬元,同比增長20%。各村水、電、路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廣播、電視、電信覆蓋全鎮13個行政村,通信傳遞快捷。此外,文教、衛生、科技、民政、民兵、計生、婦幼、老齡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2.南江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南郊,屬城鄉結合部鄉鎮,現轄13個行政村,348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委員會,人口7.5萬多人,總面積79平方公里。 2.南江街道
南江街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快捷便利,資源豐富,商貿繁榮,經濟較發達。黎湛鐵路、玉林至北海、廣東、茂名等主要交通要道穿境而過,是西南東向出海的通道;玉林火車站、玉柴機器、玉林制葯等130多個中直、區直、市直大中型企業座落於境內,有力地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南流江由東向西婉蜒曲折貫穿全境,灌溉方便,土地肥沃,農業開發潛力大,建立了糧食、蔬菜、水果、花卉種植和淡水魚養殖、禽畜養殖等生產基地,是玉林市「菜籃子」工程重點生產基地之一,有名的漁米之鄉;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火山灰土等,分別是生產水泥、紅磚的優質原料,其中,火山灰土蘊藏量居桂東南各鄉鎮之首。旅遊資源有水月岩龍珠湖風景區,古渡雲龍橋,玉州樂園等;目前,全鎮共有廠場、企業1363家,個體工商戶1333戶,形成了水泥、紅磚、鑄造、食品、針織、服裝、製革、白鐵加工、編織、運輸等特色產業;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89億元,與去年同期比增長17.8%。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13472萬元,第二產業生產總值41976萬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62843萬元;財稅收入2696.9萬元,同比增長20%。各村水、電、路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廣播、電視、電信覆蓋全鎮13個行政村,通信傳遞快捷。此外,文教、衛生、科技、民政、民兵、計生、婦幼、老齡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3.城西街道
城西街道位於玉林市西郊,全鎮總面積27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轄9個村委會、2個城市開發區和1個塘步嶺工業區。2004年全街道工農業總產值5.05億元,財政總收1576萬元。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榮獲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鄉鎮黨委榮譽稱號。 城西鎮地處玉林市城郊結合部,周圍有南流江、清灣江和白洲江三江環繞,環境優美,是北海、南寧出入玉林城區的西大門,至南寧、湛江、北海3小時可到達,至桂林、廣州5小時可到達。黎湛鐵路、324國道、玉石路、二環路、玉公路、玉福路等高等級公路縱貫全鎮,形成了村村有高等公路通過的交通網路。 城西鎮是玉林市規劃中的商貿物流中心和工業集中區,是玉林城區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其中,已建成機電五金批發市場,正在建設建材和裝飾材料專業市場,正在籌建中葯城和汽車、摩托車市場。目前,林村工業集中區、塘步嶺工業區和望州嶺工業集中區,構成了環高等級公路工業帶。 城西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各行各業都有大批的技術熟練工人,一般員工月工資400-500元左右。電力充足,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均價0.45元/度左右。
4.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位於玉州區北部。轄14個行政村192村民小組,轄區面積6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8840萬,耕地面積2026.65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000多公頃。地方特色產品有香蕉、甜桃、台灣甜桃為主的農產品種植,並向規模種植發展,形成了以谷山、潘嶺為主的香蕉、甜桃等水果生產基地,鍾周、西岸、高山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主要旅遊景區高山村明清民居古建築,高山村2004年被評為全市文物保護單位,村周圍有七個小山峰拱托著高山村山地,俗稱「七星伴月」。明代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於1637年來到高山游宿。 高山村古建築是以兩廣地區宗祠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民居群。保存著明清古宗祠13座,古民居60座150幢,古火磚巷道9條,以及古墳、古井、古戲台、古劇場、古石碑、古圍牆等一批古建築。全年接待遊客1.5萬多人。著名的佛子山度假旅遊中心就坐落在我鎮,平均每年接待遊客有2萬多人。 全鎮2004年財政收入603.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量1.567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315元,今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7000萬元。
5.名山街道
名山街道地處玉林市城區東郊,國道324線橫貫全鎮。轄12個行政村,235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52平方公里。至2004年人口 5229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26 ‰,耕地面積1.2萬畝 ,糧食種植面積 3.4995萬畝 。農機總動力2.466萬千瓦。有林面積911.3 公頃。 名山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建設「玉貴走廊」新思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發展第三產業,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全鎮形成石棠、和睦村花卉,太陽、二泉村黑皮冬瓜等生產基地。其中,花卉基地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授予「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2004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 1620 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 1.38 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1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550 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1.1億 元。 名山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貿強鎮」的發展思路,加速推進城鎮化的發展步伐。一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構建區域性商品物流中心,重點抓好華凱汽車城、弘通汽車城的建設,並做好市弘通汽車城、華凱汽車城、環東塑料製品廠、城發房地產、林豐房地產等新上項目建設的跟蹤服務工作;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優以無公害蔬菜、中葯材、花卉盆景等為主的特色農業產品;三是做大做強造紙業、建材業、鑄造業和餐飲服務業等傳統優勢產業。 幾年來,名山鎮認真抓好玉貴走廊和革命老區文化生態家園建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硬化名珠路二泉段1公里和新建大囊村四級公路1.74公里,並硬化了0.8公里,投入8萬元修建騰揚石山抽水站,投入114萬元建設名山、太陽、大囊、石棠四村的人飲工程,投資45萬元建設石棠小學教學樓3層主體建築,投資2萬元建設了大囊村衛生室,引導群眾建設沼氣池271座,投資3.2萬元抓好名山開發區路燈亮化工程,共安裝路燈41盞,投資5.6萬元建設二泉村委辦公樓,進一步改善了村委辦公條件。
6.茂林鎮
茂林鎮位於玉州區東部,玉容一級公路(國道324線)從境內經過,西與玉林城區毗連,東北面與北流市交界,是玉林城區和北流市區的聯結地帶。全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78個村民小組,2004年人口5064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全鎮耕地面積225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652公頃,農機總動力31780千瓦,有林面積3066公頃。茂林鎮風景資源豐富,主要風景名勝有天門關、穿境山、寶相寺和龜頭嶺森林公園,此外還有漢朝馬援兵營遺址和宋代方度城遺址。主要特色產品有蓮藕、板栗。近年來,茂林鎮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科技示範鎮、村民自治模範鎮、文明鎮和自治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全鎮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9816萬元,財政收入208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7475萬元,企業總產值4566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60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8億元。 近年來,茂林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出了工業強鎮的發展戰略,把工業確定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充分利用和依託茂林鎮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積極引進和發展一批新的工業企業項目,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陶瓷、食品加工、五金、日用品製造為主的產業,全鎮工業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茂林鎮正逐步向玉林工業重鎮之路邁進。 7.仁東鎮
【概況】仁東鎮位於玉林城區西北部,面積63平方公里,東與城北鎮、南與城西鎮、西與福綿管理區福綿鎮、北與興業縣大平山鎮、龍安鎮接壤。玉林城區二環路與本鎮交接,黎湛鐵路、324國道、玉石一級公路等高級公路從本鎮通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鎮轄13個行政村,325個村民小組,52個自然村,總人口53329人,農業人口4986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64‰。全鎮有耕地面積2370公頃,糧食種植面積3576公頃,林業面積2039.9公頃,水庫、塘面積3447畝,農機總動力2.5397萬千瓦。全鎮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67億元,財政收入332.9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98元;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億元,財政收入456.6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948元;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619億元,財政收入448.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07元。 【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強鎮富民的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企業化進程,努力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按照區委「工貿強區」的發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工業項目儲備。全鎮鄉鎮企業已由「九五」高速增長轉變為「十五」的持續穩步增長,由多輪驅動、多軌運行向個私經濟和民營企業方向發展,由「村村點火,戶戶冒煙」零星分散的經營向小城鎮和園區集中聯片發展,由粗放經營向科技密集型集約化和特色產業的方向發展。目前,全鎮有個體私營業主294家,已規劃建設了仁東鎮工業集中區和塘步嶺、鶴林、三山坡、旺鶴等5個工業小區。工業企業以造紙、食品加工、五金製品、化工、針織、塑料製品為主。從2001年來,仁東鎮工業企業取得長足發展,三年新上工業項目44個,投資額2253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7個,500―1000萬元的項目6個,100萬元―500萬元的項目31個。目前新上項目大部分已投產,每年新增稅收100萬元以上,解決就業1500人。2004年共引進企業14家,總投資8350萬元,營業收入完成29712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48.79%;工業產值完成了15625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62.33%;實交稅金332萬元,比2000年增長了47.55%;從業人員3631人,佔全鎮農業人口的7.06%,比2000年增長了49.6%,發展速度超過我鎮以前平均發展水平。 仁東鎮是典型的城郊型農業大鎮,農業以蔬菜、香蒜種植為主。農業生產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大面積集約經營,初步形成了木根村冬瓜、苦瓜生產基地,都甘村蓮藕生產基地,大鵬村潮菜生產基地,龔羅、石地村番茄等農業生產基地,共3860多畝。其中,石地蕃茄生產基地一年四季種植蕃茄,產品聞名廣西區內外;木根苦瓜生產基地,引進種植耐貯運的春秋苦瓜系列品種900多畝,獲得每畝7000多公斤的高產,平均畝收入11200多元,實現「萬元田」。仁東鎮的香蒜全國聞名,生產的紫衣香蒜以個頭大、色紫、結實飽滿、味辛、香辣、爽口、含油量高成為蒜中之極品,具有殺菌開胃的極高葯用功能,集食品、醫葯、工業等多種用途於一身,現全鎮秋冬季節形成了「家家冬種,戶戶種蒜」的習慣,2004年種植規模達26000多畝。目前,我鎮的農業生產形成了五大產業帶:一是以冬種大蒜為拳頭產品覆蓋全鎮范圍的大蒜產業帶;二是以玉石路、324線國道仁東圩鎮段為中心,輻射到大鵬、旺盧、都甘、木根、鶴林的種植業產業帶;三是以大鵬、中龐、龔羅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主的高科技經濟作物帶;四是以北片丘陵、山地為主的林果種植產業帶;五是以中龐、大鵬、旺盧為主的主體水產養殖產業帶。五大產業帶初步形成了本產業帶主打產品,中龐的塘角魚苗繁殖基地,已成為廣西最大的塘角魚苗繁殖基地,旺盧形成了肉魚市場,大鵬、中龐形成了蔬菜市場,都甘形成了蓮藕市場,以及分散在各村的大蒜收購點等。 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業企業的發展。以「長富酸料廠」、「爽樂酸料廠」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加工銷售農副產品5000多噸,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地區一帶,農業企業化進程穩步推進。同時,著重抓好以三黃雞、參茸雞為品牌的三龍養殖場,以農業企業為主的仁東嘉豐肉牛場,充分發揮我鎮養殖業發展的優勢,引導農戶加入養殖企業,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8.仁厚鎮
仁厚鎮位於玉州區西北部。國道324過境。轄9個村172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30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7026萬,人口自然增長率9‰,耕地面積1428公頃,糧食種植面積1216公頃。農機總動力1.23萬千瓦。有林面積1112公頃。地方特色產品有大蒜、花生、紅薯等。 全鎮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11億元,財政收入23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07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0.569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301元。今社會固定資產投資0.68億元。 近來,仁厚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緊密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導向,依託「玉貴走廊」建設,「振興工業、服務工業」大會戰、城市基礎設施大會戰、籌備第二屆中小企業商機博覽會四大發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同時,認真圍繞農業增量,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做大作強傳統產業和特色產業,確保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目前,隨著玉葯制葯生產基地項目的引進,鎮內工業實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紅薯、花生、大蒜等農產品經優化調整後優勢更加突出,蔬菜種植、豬雞養殖蓬勃發展,酸品加工業不斷壯大,目前規模酸品加工企業有11家。全鎮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9.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玉林市城區至桂平路旁邊,距城區8公里。東與北流市大里鎮相邊,西南與玉州區城北鎮接壤,北與興業縣賣酒鄉相望。全鎮土地面積32.7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850人。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733萬元,財政總收119.1萬元。 大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屬三縣市區交界地。大塘圩是歷史名圩,圩市輻射人口50000人。圩鎮現有商住面積3萬平方米,年集市交易量1000多萬元。小城鎮建設開發前景看好。轄區內有二級路1.1公里,四級路20公里,四通八達。規劃中的南(寧)廣(州)高速路途經本鎮,出口引線在本鎮。 轄區內有2.5萬畝坡地,2.5萬畝山地。坡地可開發種植中葯材、花生、水果等經濟作物,山地可開發種植八角、麻竹、速長林、松樹、杉木等經濟林木。水資源充裕,有蘇煙水庫、三和水庫、三叉塘水庫等,總儲水量2000多萬立方米。其中蘇煙水庫日供玉林城區居民飲用水10萬方。 大容山森林旅遊渡假區山巒疊嶂,延綿深入該鎮。大雙村至大容山公園不足20公里,是玉林城區至大容山森林公園的捷徑,旅遊開發價值極高。 大塘鎮工業以煙花炮竹、食品加工、機械配件為主。共有合法煙花炮竹生產企業11家,大型機械配件企業1家,食品加工企業多家,發展企業潛力大。大塘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各行各業都有大批的技術熟練工人,一般員工月工資400―500元左右。電力充足,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均價0.45元/度左右。

⑥ 什麼叫龍水

著名的"五金之鄉"--龍水,幅員面積111.88平方公里,城區面積6.25平方公里轄28個村(社區)委,總人口13.256萬人,城鎮居住人口6.2萬人。作為西部最大的建制鎮,是大足縣的腹心,東距志氣70餘公里,南距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15公里,西距成都280公里,北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16公里,大郵路,龍銅路橫貫而過,交通便捷,是全國58個小鎮建設示範鎮,重慶市首批小鎮建設試點鎮,市百強鎮,市鄉鎮企業明星鎮,市45個中心鎮之一,也是市"雙十百千"工程中100個小鎮之一。

龍水鎮是中國西部五金產業的亮點,也是大足縣的工業重鎮,擁有大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0008家,從業人員50000餘人。五金產品種類繁多,共有2538種,現已初步形成五金,鑄造,汽摩配件,農機配件,鋼模板,等六大特色產業基地。擁有西部最大的五金專業市場和西部金屬交易城,全國最大的廢金屬市場等五大專業市場,亞洲最大的鹽生產加工基地。圍繞"工業強鎮,產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建鎮"的總體思路和駕馭中國西部第一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2003年全鎮GDP達13.72億元一,二,三產業產值比為17.4:56.3:26.3,實現工業總產值22.5億元,財政總收入7038萬元,城鎮居民收入6820元,農民純收入3130元。

龍水---廣闊的市場,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一流的服務,真誠的合作是成功人事居家,經商,建廠,實現人生目標的理想選擇,歡迎海內外仁人志士來龍水共創輝煌。

龍水,作為重慶西部最大的建制鎮,先後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58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重慶市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重慶市鄉鎮企業示範區,重慶市鄉鎮企業明星鄉鎮。2003年,全鎮城區面積達6.25平方公里,人口11.3萬人;有各類商業網點1.2萬個,市場面積25萬平方米,商品銷售總額22.6億元;有各類工廠、企業6800餘家,年產值20.4億元。

龍水,北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14公里,距大足機場6公里;南距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12公里;西距成都280公里;東距重慶90公里;鎮東郊有重慶市級風景旅遊區龍水湖,西山森林公園、侏羅紀桫欏公園等名勝古跡。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優越,是成功人士居家、經商、建廠、謀求人生奮斗的理想選擇。

龍水,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重慶的西部開發區,將以一流的服務,優惠的條件,海納百川的胸懷與氣度和各界朋友攜手並進,共創美好明天。

近年來,全鎮已投資5億多元,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和舊城改造,現已新建商住房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城區面積已達6.25平方公里,成為渝西建制鎮中最大的鎮。

龍水人民「致富思源,富而國民進」,奮斗不息,將以更強烈的創新意識,更開放的姿態,更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更周到的服務功能,引進更多的人才,以眾人的智慧和力量。到2015年,把龍水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市場活躍,環境整潔,治安良好。城區面積13.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0萬人以上全國最大的五金旅遊城。

龍水五金概況

大足龍水是著名的"五金之鄉",與全國聞名並傳揚海外的大足"石刻之鄉"齊名。在昌州刺史韋君靖屯軍大足北山開鑿石刻之始的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刀具、石雕用具等小五金製品應運而生。到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名僧趙智鳳在寶頂鑿石造像,規模宏大,用工人數眾多,前後達七十餘年。小五金產品亦隨之發展為日用小五金,分炊餐用具、鐵制農具、匠作工具、園藝工具等四大類。

清乾隆年間,龍水鎮豆腐街搭有草棚,內設攤位出售,初步形成專業市場,由於業趨發達,客商紛至,漸不敷容納,三易場地。

近年來,傳統品種規格減少,新五金大類小類品種增加,比舊五金產值利潤高出幾倍至幾十倍即:在小五金市場外,龍水區(鎮)鄉鎮企業還生產銷售傢具五金、五金器械(郵電、紡織、醫療、包裝)、五金機械(汽配、摩配、船舶鑄鋼件、可鍛鐵氧氣瓶頸瓶帽、鋼球、鈑金加工件、火車配件)和建築鋼筋等,生產企業以外向型生產加工的龍水鑄鋼廠(鎮辦)、大足縣鑄鋼廠(鄉辦)為代表,1991年,兩個廠產值共1205萬元,出口和間接創匯346萬元,利潤87.6萬元,上繳稅金81萬元,共有年產鑄鋼件1.5萬噸生產能力,前者產品出口日本、南韓、東南亞五國,鋼球產品在雲南一大型電廠向全國招標時一舉中標,後者是重慶市和美國浦益斯汽油機有限公司的主要配套合資企業,91年被評為重慶市一級企業。各類五金機械鄉鎮企業104個,形成了西南最令人注目的鄉鎮五金機械業生產群體,成為龍水五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龍水小五金業和小五金市場及五金一條街,形成全國著名的五金機械專業工商經濟小區。

在龍水最著名的號稱72道工序出品的"金忠牌"不銹鋼刀系列1990年銷往澳大利亞,1991年銷往美國,但仍以生產規模小,工藝設備差,成本高等不足而限制了其發展。1992年6月,加拿大一外商准備投資改造並擴大生產規模,將以"世界刀王"之名向世界各地推出更豐富的"金忠牌"不銹鋼刀系列品種。以傳統工藝生產的手工菜刀即用手拉風箱在紅爐盤砧上靠一個或兩個鐵匠一錘一錘手工鍛打的菜刀,寒光逼人,削鐵如泥,因一天功夫只能鍛打幾把,十分搶手。在大足縣各項對外聯絡和外出參展開會時,人們都指名點姓要某鐵匠的手工刀,著名鐵匠有順龍鄉曾慶光等十餘人。1992年4月,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欄目與四川電視台聯合拍攝的1992中國國際觀光旅遊年--"大足石刻之鄉·五金之鄉"節目中,就把手工菜刀的傳統工藝作為拍攝對象。

1985年,大足二輕工業局系統生產的刀、剪、鎖、馬鐵管件、不銹鋼製品等總產量821.33萬把,加上鄉鎮企業局系統刀剪鎖等小五金總產量924.1萬把,全縣小五金主要品種產量也即總銷1996.21萬把。到1990年,全縣小五金總產值達一億元,其中刀剪鎖產值五千萬元,總產銷量達一億把,1985年後,有管件、小刀、鐮刀、鋸弓、不銹鋼炊餐具等銷往國外。1990年銷往國外的小五金達一百多萬美元。1991年,龍水區(鎮)鄉鎮企業五金機械業總產值9571萬元,完成工商稅收520.43萬元,企業4580個,人數6728人,獨立核算鄉、鎮企業利潤105.27萬元。

在龍水五金市場內,除大足縣五交化公司設了一個小固定門市外,市場經營者都是私營商家和個體戶,市場經營設施從1991年開始得到改造,1992年年底竣工後,其擴建加層改造工程新增原營業面積一倍,攤位門市總量增加一倍多,有關部門正積極鼓勵各類企業入場交易。

1991年,龍水五金市場大門兩側、對面、附近、街市上仍有數百工具五金、建築五金、農用五金、自行車配件、汽車配件、五金機械、交電機電、廢舊鋼鐵經營門市和攤位,在非趕場期時,仍照常經營,只是交易額比趕場期小。

從發展前景看,龍水小五金市場近期還要以個體,鄉鎮企業經營為主要來自重慶市各五金廠生產的二、三級品為龍水五金市場大宗商品,如鋼銼、砂布、鋸條、輔以購銷來自成都、廣安、自貢的螺釘、砂紙、鋼捲尺等,配以省內外的各種工具五金商品。同時,還需要市內各五交化工商企業將庫存呆滯積壓商品通過龍水五金市場擴散出去,流通到農村一般消費者處。從發展遠景看,龍水五金業應依靠龍水五金市場的廣闊渠道,改變多年存在的產品檔次價值低,小五金企業群體效益低的局面,在品種、質量上狠下功夫,以持久開辦五金技工教育培養一大批有專業技術人材為產業發展根基,注重超常規跳躍式發展建築五金裝飾器材、現代化的電動風動工具等新品種,以滿足廣大城鄉群眾為實現小康大興基建、修建住宅的需要,盡早使這一歷史悠久的區域性專業市場,與龍水五金工業經濟小區共同發展成為我國內陸地區專業性工商經濟小區的一顆明珠。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龍水五金生產高速發展,2001年,龍水五金生產企業已達12200戶,從業人員4.5人,五金品種200個,2000多個花色,年成交額達15億元。目前,縣委縣政府正出台具體的優惠政策,為五金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閱讀全文

與高要市熙達五金製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華v3儀表盤怎麼設置自檢 瀏覽:818
軸承精車刀具怎麼檢驗 瀏覽:581
牆壁上的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830
甲基橙制備實驗裝置 瀏覽:743
固體自動加料計量裝置 瀏覽:345
實驗裝置的安裝 瀏覽:10
平開窗五金件價格 瀏覽:825
摩擦軸承怎麼分 瀏覽:958
機械裝置及原理圖 瀏覽:646
天籟地暖的閥門怎麼開 瀏覽:353
電飯鍋老牌子機械有什麼 瀏覽:533
自噴管道濕報閥後閥門均加鎖具至開啟位置 瀏覽:336
做醫療器械的用什麼數控機床 瀏覽:404
空調製冷好使制熱不好使怎麼導線 瀏覽:906
北方五金機電公司物業電話 瀏覽:889
自動化設備生產什麼產品好 瀏覽:302
汽車前輪羊頭裡面軸承怎麼拆 瀏覽:979
機械制圖100j7什麼意思 瀏覽:510
河北油墨廢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707
集分水器上面帶什麼閥門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