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晚清漢譯地理名著,如何影響了近代日本的世界觀
一部晚清漢譯地理名著,如何影響了近代日本的世界觀?
五口通商之初,自雍正以來基本中止的西學東傳潮流又再度掀起。這一時期,傳播西方科學的主力軍是英美新教傳教士,主要傳播方式是在通商口岸創辦報紙、興辦學校、創辦出版機構等等。數百年的閉關鎖國之後,東亞諸國的自然科學知識水平已非西方敵手,科學知識自然從西方傳向東亞。誕生在寧波外灘洋人居住區的一些科普讀物,對近代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典型的便是首部漢譯地理名著《地球說略》。它是晚清中國的西方地理學譯著中第一部以地球為描述對象的簡明讀物。
三聯書店版《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西學的「中國本部」概念是基於歐洲的民族——國家觀念,其核心是民族本部;但西方漢學家也指出民族不等於國家,《地球說略》多次重申民族地區「地屬大清國之內」。日本擴張主義分子將中國的國家概念偷換為民族概念,然後斷章取義地無視「地屬大清國之內」這一根本性原則。就其本質而言,近代出現的「中國本部說」,始作俑者是日本擴張主義分子,不應該歸為西方傳教士和清末留日華人,但留日華人也不應該不加批判地使用這一概念。
Ⅱ 虎門銷煙與南京條約和海國圖志之間的內在聯系
虎門銷煙(1839年6月),鴉片戰爭(1840年),海國圖志(1841年,後續還有增補),南京條約(1842年)
這是時間表
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有鴉片戰爭,虎門銷煙其實只是一個引子,當時只有廣州是國際通商口岸,歐美列強想要打開寧波,上海,福州也作為國際通商口岸,並且由於清政府定的關稅很高,歐美列強想要控制關稅,所以,鴉片戰爭只是給了歐美列強一個很好的開戰理由
鴉片戰爭失敗之後,魏源,也就是海國圖志的作者受林則徐的委託開始著書,當然魏源也是對於清政府的腐敗不平,想要救國,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大家都知道。
後面南京條約就是戰爭失敗後的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倒是沒有割地。
Ⅲ 寧波景瑞開發的海國圖志地塊原來是化工區嗎
我就住這個旁邊的,我爺爺說這個地原來是配電廠的鍋爐房,所以這個地應該沒有什麼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