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五金知識 > 青少年工具箱

青少年工具箱

發布時間:2022-02-16 20:41:36

① 青少年文明上網常識

一、提高警惕

不要在網路上輕易相信陌生人,青少年性格單純、鑒別能力弱,不法分子利用這一點通過網路騙取青少年信任後,往往會實施很多預想不到的違法犯罪活動。

二、保護隱私

不要在互聯網上公開自已和家人的姓名、電話、住址、密碼等個人隱私和重要信息。

三、警惕病毒

不要接收陌生人的數據文件,任何格式、任何形式的文件都可能被合成「木馬」,一旦打開這種文件,電腦就會完全被人控制,所有硬碟數據可以任人查看、修改和刪除,QQ、個人郵箱、FTP、上網撥號的任何密碼都會被盜取,甚至還會導致電腦系統崩潰。

(1)青少年工具箱擴展閱讀:

網路上的思想比較活躍,各種思潮相互交流交鋒交融,這從一個側面彰顯了社會進步。但也要看到,一些極端思維、錯誤思潮,具有一定鼓動性和煽動性,對於價值觀還在形成時期的青年影響較大。大部分青年能夠在復雜的輿論環境中唱響主旋律,在多元意識中樹立核心價值。

但部分青年認識模糊,理想信念動搖,甚至被「雜音」裹挾,盲動盲從。面對片面極端的思潮、負能量的言論,廣大青年不能甘當「沉默的大多數」,要敢發聲,會發聲,善發聲,贏得網路輿論主動權。

② 青少年安全教育的軟體都有哪些

現在電腦管家不是出了一個伴你童行計劃
然後在工具箱裡面還出了一個企鵝守護功能
打開這個功能後,就可以自動攔截一些來自於網頁的廣告彈窗和惡意網站

③ 團體輔導活動包有哪些工具

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的構成包括:團體心理輔導手冊、團體心理活動工具、團體心理資料光碟、航空箱。
青少年團體心理輔導標准版工具箱包含五個版本:
小學低年級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小學高年級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初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小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小學階段的兒童年齡跨度為6、7歲到12、13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在小學低年級,兒童還具有明顯的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而小學高年級兒童則隨著生理年齡的變化,逐漸步入青春發育期。因此,小學時期往往被稱為前青春發育期,具有三大發展特點:
1、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從事正規的有系統的學習,學習逐步成為主導活動;
2、逐步掌握書面言語和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3、社會關系開始趨於復雜多樣;
4、兒童有意識地參加集體生活。
小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小學生的心理處於快速、協調發展時期的特點,著重促進智力發展,形成和諧個性、培養良好心理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團體輔導活動。
初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初中階段跨越的11歲、12歲到14歲、15歲,正是人生的少年期。這三年時間是個體身體發展的一個加速期。青春期少年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迅速發育並逐漸達到成熟,其心理的各個方面雖然也在發展,但相對於生理發育速度來說則相對平穩,因此造成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種種特殊矛盾和表現,使他們面臨一系列的心理危機。
初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少年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與所面臨的心理及行為問題,著重促進青少年自我意識、情緒管理、道德發展和人際交往等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團體輔導活動。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高中階段又稱青年初期(也有人稱之為青年中期),約從14、15歲開始到17、18歲結束。經過初中階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劇變及動盪,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趨於成熟和穩定。這一時期高中生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價值觀初步形成,這對於其形成穩定的人格特徵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高中生對其自身的態度和看法,影響著他們實際發展的各個方面。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青年初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的需求,著重深入探索自我、促進形成自身價值觀、協助人生生涯規劃等團體輔導活動。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大學階段跨越18歲到24、25歲,處於成年早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內,個體的自我意識得到了迅速發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確立,這就促使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趨於穩固,客觀的認識自我也成為可能。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著重針對成年早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避免心裡不適應及其他精神障礙,戀愛適應、選擇職業等主要發展課題設計團體輔導活動。
此外,京師博仁團輔的理論基礎:京師博仁的團體輔導工具箱的設計以人際溝通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以及團體動力學理論為基礎。
人際溝通研究的領域廣泛、內容豐富、成果卓著,它為團體輔導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如何交往,怎樣增強溝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避免或減少交往障礙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參考,也為團體領導者選擇怎樣的團體溝通方式,如何觀察、指導團體成員的溝通,增進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協調的人際關系中獲得成長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和技巧。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常是通過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行為進行觀察學習。如果為那些心理適應不良的團體成員提供多個可模仿的榜樣,將有助於他改變不適應行為。團體輔導為成員創設了一種特殊的情境,團體中充滿理解、關愛和信任,這種環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為的改變。
團體動力學不僅為團體輔導提供了理論依據,而且為團體輔導過程中團體氣氛的創設、領導者的作用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團體動力學的一些研究,如敏感性訓練等,直接成為團體輔導的方法、技術,廣泛應用於教育領域。
在理論基礎上,京師博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來設計了團體輔導手冊以及與之配套的團體輔導工具。在團體活動構成理念中,尤其注重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培養。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我們的團體輔導活動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配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最終達到快速而有效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
在購買本公司的團體輔導工具箱的同時,還有機會獲得吳秀碧老師的指導。吳秀碧(台灣)為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咨詢心理研究所博士,亞洲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台灣最著名的心理學專家之一,團體心理治療國際領軍人物。美國Journal for Specialists of Group Work(JSGW)期刊編輯與審查委員會委員(編委中唯一的亞洲成員),美國田納西州立奧斯汀彼大學咨詢心理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在團體輔導活動內容設定方面,我們共設計了19個活動主題,包括:開始與結束活動、情緒管理、自我探索與成長、人際交往、團隊合作、團隊熔煉、自我認識與接納、意志力培養、青春期異性交往、親情聯結、思維訓練與潛能開發、價值選擇、開拓創新、人生生涯、領導力培養、社會責任、自信培養、學習管理、時間管理。這些主題涵蓋了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任務,既包括利於提升學業成績的主題,例如學習管理、時間管理、思維訓練與潛能開發等,又包括有助於學生社會性培養的主題,例如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社會責任等。學生通過參與這些主題下的活動能夠全面的認識自我,全面提升個體心理品質,學習社會規范及適應社會生活的態度與習慣,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作風,在幫助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同時,掃除其正常成長過程中的障礙,最終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京師博仁的團體輔導工具箱,在舊版基礎上增加了活動的數量,新版團體輔導手冊共五個版本,其中,小學低年級版共收錄活動31個,小學高年級版共收錄活動54個,初中版共收錄活動63個,高中版共收錄活動68個,大學版共收錄活動54個。數量眾多的活動為教師提供了充足的選擇空間,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④ 青少年應怎樣安全進行網路交往

一、原因
是什麼讓這些孩子在網路中迷失自己,患上「網路成癮症」而發生悲劇,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網路因其開放性滿足了少年兒童宣洩、釋放緊張的需求。少年兒童還可以通過網路釋放生活中被壓抑的一面,擺脫現實中的約束、孤獨,在輕松、安全中實現自己的「慾望」,滿足了自己的成就感。同時,網路也滿足了少年兒童的好奇心與虛榮心,實現對困難、失控現實的逃避。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知識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長教育的需求,從而造成對孩子上網的「失控」。
學校教育長期以來注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而放鬆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國家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但現實中很多學校還是把教育的重點都放在學習成績這一頭,而忽略了道德訓誡、性格養成、法制觀念的培養。因此,一些少年兒童不僅心理道德水準低下,法制觀念淡薄,甚至連基本的社會公德都不懂得遵守,心理上完全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難想像,在這樣的「人格白紙」上,再塗抹上一層「暴力崇拜」的墨汁,他們的精神世界還能是什麼樣子,他們的未來又面臨著怎樣的危險?
另一方面,目前社會對公共上網場所管理鬆散不規范,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患上「網路成癮症」的少年兒童往往無心學習,荒廢學業。曾經有一位「網迷」學生說:「在網上有一種天堂般的感覺,彷彿你就是世界的主宰,精神能得到極大滿足。」少年兒童一旦成為「網迷」,就會陶醉在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越來越脫離實際,對現實世界表現出冷漠、麻木和不以為然,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危險的。
二、應對策略:加強信息品德培養,讓少年兒童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
網路的出現,引出了諸多的社會問題,難道網路真是「洪水猛獸」,我們要避而遠之,拒絕它嗎?當然不是。出現以上社會問題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應該負一定的責任。我們學校的實踐證明,如果學校加強對學生的信息品德的教育,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網路,正確使用網路,網路完全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夥伴。
我校是全國著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已經建立了功能強大,資源豐富的校園網群,全校有4千多學生,1350多台電腦,平均3個人就有一台電腦。學生家庭電腦擁有率約90%,學生運用電腦進行學習,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隨著網路使用率的增高,學生中是否會出現上面提到的社會問題呢?前段時間我們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調查顯示:我校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良好的網路習慣,沒有發現患「網路成癮症」的學生,到網吧去上網的比例為0.1%,很少有學生在網路上發布不文明的信息,98%的家長都很支持學生運用網路幫助學習。電腦擁有率和使用率這么高,而沒有出現患「網路成癮症」的學生,這一切得益於我校長期加強落實對學生的信息品德的培養。
下面我就談談我校進行學生信息品德教育,正確引導學生面對網路的一些做法:
一兒童觸網,品德教育先行
1.讓學生從觸網開始就樹立信息道德觀念
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是人們通過假想營造出的虛幻空間。雖然網路由真實的人所開發,但通過網路所接觸到的人或事都不是可觸、可感的,是有好壞之分的。
少年兒童由於其自身心理發育的特點,易對直觀、形象而又新奇的事物發生興趣,但是非判斷能力較差,很難對事物的實質加以正確的評判。如他們喜歡看卡通片,會欽佩那些用暴力取勝的卡通人物,並把他們當成勇敢的大英雄來崇拜,在生活中喜歡模仿卡通人物的攻擊行為。
鑒於以上原因,我校從學生入學起就利用信息技術課和活動課,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他們介紹網路、展示網路的優越性:
如教會他們利用網路收集自己喜歡的各種圖片(卡通、風景、動物),讓他們帶著任務去上網,在網上查找學習中所需的資料。
在認識網路優勢的同時,教師有側重地向學生介紹一些網路的危害,如:網上一些圖片和內容不適合小學生看;上網的人各種各樣,很多言行是不負責任甚至是害人的;過分沉迷於網路和電腦游戲,就會耽誤學習,還會導致犯法。
我們學校特別注意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帶著學習任務上網。同時,對學生上網時間進行必要引導和限制,避免學生成為「網蟲」。
2.家庭、學校、社會相互配合,開展信息品德教育
學校教師主動同家長取得聯系,積極做好家長的工作。開始,家長對小學生使用網路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家長認為網路信息紛繁復雜,上網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響,堅決不許上網;另一些家長認為網上資源豐富、信息量大,對孩子的發展有利,對孩子上網不應限制。
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有片面性,學生上網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指導,上網應該有目的、有計劃。
為此,我們在家長學校開設專題講座,教師利用家長會及家訪,用收集的數據和實踐的效果向家長說明正確運用網路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家長明白網路教育的必要性,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同家長制定網路使用計劃,如:對學生上網瀏覽的內容、上網時間等做出規定,使家長在學生上網時心中有數,正確引導,並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上網學習、交流、討論。
二藉助網路讓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網路的最大優勢是它的信息量大,收集快捷方便。教師不僅要能夠運用網路有效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愛學、樂學。同時也應該開辟網路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為他們打好信息素養基礎。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里有許多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具有深遠影響的好課文,但在以往的教學中,由於傳統教學媒體的局限,往往難以將它直觀、形象的再現;利用網路可以生動活潑、形象地重現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率,讓學生感受文美、景美和境美。如:在教學《祖國多麼廣大》一課時,先組織學生從網上搜集大興安嶺、長江兩岸、海南島等地方的圖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尋找、發現、感受、體會。通過課堂展示,讓學生自己介紹、描述、體會祖國的廣大、河山的壯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師還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細心尋找並收集大量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優秀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瀏覽過程中不僅豐富知識,拓寬視野,而且以網上美好的人物、事物為榜樣,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藉助網路,讓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網路介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習個別化,它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自我學習環境,提供一個思維自由馳騁的空間。學生通過人機對話,藉助互聯網獲取有關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學習」「自我突破」。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到自主獲取,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自我情緒的理解,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由此可見,網路讓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挑戰自己,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體味學習成功的快樂,具備健康的人格特徵。
四藉助網路,培養學生心理耐挫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金字塔形的家庭結構易造成孩子自私,缺乏協作精神,造成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這樣的心理素質和道德觀念很難適應新世紀的社會發展。
老師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藉助網路,有目的的下載各種資料。通過認識名人的經歷,幫助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成熟,到成功的整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不能去勇敢地面對。一個人一旦無法承受失敗,就會一蹶不振,喪失了戰勝它的自信和勇氣。教師還通過學生身邊所發生或遇到的挫折,讓他們自己分析該如何去解決問題,把挫折看成是一個個堡壘,攻破它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發掘網路的互聯互通功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共處
有人認為,以網路為認知工具的環境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影響學生品德的培養。我們的實踐證明教師利用網路信息的多樣性、反饋信息的實時性、及時進行師生、生生、以及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在學校網站上設立了「校園BBS」 「習作園地」「家校互動」「知心小屋」「小記者站」等版塊欄目,小學生可以在這些互動欄目里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或將自己寫好的「小作文」、「小日記」放在相關欄目里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共享,比一比誰寫得又多又好,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教師也利用網路組織討論,幫助孩子們思考和辨別是非。學生可以通過「電子信箱」發送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同學分享成功的喜悅,讓同學們看到自己的成績,從而在學生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競爭;
同學之間也可進行實時討論,或相互排解疑問,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敢面對面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但是有了網路這個非常便利的媒介,學生就可以利用網路將心裡話向大家訴說,讓老師、同學了解自己。
可見,網路的正確使用非但不會影響學生的相互交往,而會更有益於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人際交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以上是我校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品德方面的一些探索,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加強學生的信息品德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了解網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網路,網路一定會成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好夥伴!

⑤ 在團輔活動中運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工具箱會有多大的效果呢,WHO給我說一下啊!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是以團體情境為平台給學生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心理幫助的一種形式版,學生在團權體人際相互作用下通過觀察、學習、體驗來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並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從而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發展良好的人際適應,最終達到更完善的發展與成長。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工具箱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專門開發的心理輔導活動課程工具箱。本產品結合了國內熱門心理輔導活動培訓經驗和國內外的最新團體輔導活動,致力於通過不同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積極成長。 我們學校的心理活動室運用的就是京師博仁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工具箱,在實際應用中,依照其指導手冊與博仁那個李老師的良好溝通,團輔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學校領導很是贊同。所有很感謝京師博仁為我們解決了團輔活動中的難題。

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哪些建議

如何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強,學校在心理健康輔導方面的工作要加速推進,心理測評檔案管理與心理健康課的開展刻不容緩。
青少年會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成熟、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容易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和升學就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心理困惑和問題,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變得越發重要。據權威機構調查,在現在中小學生中34%有心理障礙,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異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所以在2004年,國務院先後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來大力開展推進學校及社會心理健康輔導教育體系。
學校面對青少年心理問題與疾病應該大力建設心理咨詢室以及采購心理健康設備,學生入學要進行心理測評系統的檢測與評估,在日常上開展心理健康課教育。為老師配備心理健康課教案工具箱以保證心理健康課能夠順利開展。因為心理老師的缺乏以及教課經驗的不足,配備心理健康課教案工具箱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課在幫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不僅能預防心理疾病更有效的是對心理潛能的開發以及心靈素質的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心理測評檔案管理機制,引進心理檢測系統軟體對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檢測以及高年級學生心理壓力與職業傾向和興趣愛好的檢測,不然難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提前預防青少年的心理疾病。

http://jsbr.org.cn/

⑦ 青少年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

青少年由於年齡小,好奇心強,心理生理發育尚未成熟,在網路誘惑面前往往缺乏辨別力、自製力與自覺性。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58.4%的中國青少年網民對互聯網非常依賴或比較依賴,60.1%的青少年網民信任互聯網上的信息,54.6%的青少年網民認為中國網路環境安全,比例均高於網民總體水平。」

就目前的網路環境和網路資源以及平台來說,影響青少年網路安全問題有以下幾類:

一:不具備或者說擁有較少的網路安全常識

  1. 瀏覽陌生網站,違法網站,不健康網站(對青少年危害最大,需引起足夠的重視),隨意下載安裝網路上的應用程序。

  2. 對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附件,不明文件(圖片,office文檔等)不經過安全軟體的查殺隨意打開,警惕性低。

  3. 輕易相信網路上「好友」的花言巧語,易被詐騙,錢財損失;觀看違法,低俗,色情視頻。

二:不具備安全意識,安全意識差

1.攝像頭等視頻設施不關閉,一旦被非法入侵者截獲,通過社工可能會照成加重財產丟失。

2.自己的社交網站帳號密碼等強度不夠,多數為弱口令(123456,123456abc)等,如一杯非法入侵者破解利用

3.沒有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隔很長時間才會查殺病毒。在網站保存COOKIES和表單數據密碼等個人數據。

閱讀全文

與青少年工具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材質出現問題怎麼寫報告 瀏覽:741
湖北重力鑄造怎麼樣 瀏覽:122
加葯裝置設計計算 瀏覽:877
張家港什麼五金固定設備廠 瀏覽:578
輔助人工採摘機械裝置發展綜述 瀏覽:244
轎車儀表盤上怎麼打開車速顯示 瀏覽:168
自控設計滯後校正裝置 瀏覽:258
低溫多效蒸發結晶動態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863
鑄造塑料膜是什麼材質 瀏覽:763
繪制實驗室製取氯的裝置圖 瀏覽:596
美術設備與美術器材有什麼不同 瀏覽:619
海爾冰箱冷不製冷了什麼原因 瀏覽:919
水表旁邊的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812
冰箱製冷為什麼會喘氣 瀏覽:855
電腦增加網速要用什麼儀器 瀏覽:421
硫燃燒實驗改進裝置方法圖片 瀏覽:816
企業廠房設備租金收入怎麼入賬 瀏覽:842
儀表台可以放什麼東西 瀏覽:559
煤氣閥門平著是關 瀏覽:813
中山和益五金製品廠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