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視覺傳達與力學的關系
視覺傳達是主攻平面的專業二維界面上的(思考界面以二維度為主)設計包括廣告,平面設計,字體設計,CIS,插畫,後期製作,網頁設計等等。涉及二維度設計領域普遍。環境藝術設計是以三維的界面設計(思考界面是三維度為主的,這一點很重要學環藝的基本思考方式。),包括室內設計,建築外觀設計,景觀設計三大類。其實視覺傳達以形態學課程(包括形態認知、形態構成、形態語意、形態表達)是其他設計元素的基礎,只不過在授課形式上不同,本質上這兩個專業互通的地方很多。和服裝設計、工業設計都是相同的、只不過表達形式不一樣罷了。做環境藝術設計出某個造型立面,平面的基本功必須扎實,靠個人的藝術修養了。只要對設計與藝術有雙重性的認識到的人會協調好設計的本質原則,即先實用、再經濟、最後美觀的三大原則。(很多院校教授持相反觀點、因為都是學美術出身的後來轉行設計領域沒有接受正規的設計教育或者培訓,中國很多高等設計類院校都存在這個問題。) 另外再提一點,設計與藝術不是一回事,但在一定條件下互補。設計是要表達出來即可,清晰可辨,便於公眾識別。藝術則是要表現個人的意識形態,只是滿足個人的和這一類人的表現欲。設計是有限制下進行的客觀實際產物、而藝術沒有限制因素完全主觀的產物。學習設計的人切記。 基礎打好了,剩下就靠你的個人趣向了。
Ⅱ 平面構成可以分為哪兩大類
平面構成可以分理想形態或既有的形態(具象或抽象形態)兩大類。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
含義
構成是一個近代造型概念,其含義是指將不同或相同形態的幾個以上的單元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單元,構成對象的主要形態,包括自然形態、幾何形態和抽象形態。並賦予其視覺化的、力學化的觀念。
平面構成探討的是二度空間的視覺文法。其構成形式主要有重復、近似、漸變、變異、對比、集結、發射、特異、空間與矛盾空間、分割、肌理及錯視等等。
平面構成的認識源於自然科學和哲學認識論的發展,二十世紀建立在最新發展的量子力學基礎之上的微觀認識論,人們更為關注事物內部的結構,這種由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的深化,也影響了造型藝術規律的發展。
構成觀念可以說早在西方繪畫中可見到其影子。
如立體主義繪畫、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新造型主義,他們都主張放棄傳統的寫實,以抽象的形式表現,到後來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不斷完善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現代設計基礎訓練的教學體系,奠定了構成設計觀念在現代設計訓練及應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平面構成作為設計基礎,已廣泛應用於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平面設計、時裝設計、舞台美術、視覺傳遞等領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平面構成
Ⅲ 學平面構成需要買哪些工具
學平面構成需要買直尺、美工刀、鉛筆、橡皮、抹布、水杯、調色盤、水粉筆、描筆、圓規等工具,以上只是舉出了幾件重要的工具。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
研究在二維平面內創造理想形態,或是將既有的形態(具象或抽象形態)按照一定原理進行分解,組合,從而構成多種理想的視覺形式的造型設計基礎課程。
Ⅳ 平面構成最基本的形態要素是什麼
平面構成的要素包括概念要素(點、線、面)、視覺要素(基本形)和關系要素(組合形式)。
概念要素是指那些不實際存在的、不可見的,僅在意念中感受到的概念。如:我們會感到尖形角上有點,物體邊緣上有輪廓線,線圍成的空間就叫面。其作用是促使視覺元素的形成。
視覺元素是指把概念要素見之於畫面,即用點、線、面基本元素構成設計形態的基本單位形象,或通過看得見的形狀、大小、位置、色彩、方向、肌理等被稱為基本形的具體形象的體現。
關系要素是指視覺元素(即基本形)的組合形式,是通過框架、骨骼以及空間、重心、虛實、有無等因素體現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骼,它是可見的,其他因素則有賴於感覺去體現。
我把他們的關系也寫上去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