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電氣安規的最大漏電流是多少
這個一般參考抄各個產品標準的,我不知道具體有沒有其他要求, 如果常見的家電, 燈具, IT, AV類產品,
二類產品的可觸及端子外殼等 0.25mA,
一類產品的金屬外殼等 漏電流 3.5mA, 可以允許有大於3.5mA 的漏電流, 但是需要加警告語(大漏電流, 在接通電源前必須先接地)
所以一般來說不會超過3.5mA, 通常不超過0.25mA
具體參考各類產品的標准
② 電器安全漏電流是多少
30mA。
漏電流實際上就是電氣線路或設備在沒有故障和施加電壓的作用下,流經絕緣專部分的電流。因屬此是衡量電器絕緣性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產品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標。將泄漏電流限制在一個很小值,這對提高產品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電器產品中,對安全性能要求較高的產品,對泄漏電流都有嚴格的要求。多類家用電器產品的特殊要求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在型式試驗中,如果泄漏電流測試不合格,被視作致命缺陷,不允許復測,在企業產品的出廠試驗中,許多電器產品,泄漏電流測試都是必檢項目。
(2)電動工具的安全漏電電流是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泄漏電流測量是帶電進行測量的,被測電器外殼是帶電的。因此試驗人員必須注意安全,各式各樣試驗室應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在沒有切斷電流前,不得觸摸被測電器。
2、在工作溫度下測量泄漏電流時,如果被測電器不是通過隔離變壓器供電,被測電器應彩絕緣性能可靠的物質絕緣墊與地絕緣。否則將有部分泄漏電流直接流經地面而不經過儀器,影響測試數據的准確性。
3、應盡量減少環境對測試數據的影響,測試環境的溫度、濕度和絕緣表面的污染情況,對於泄漏電流有很大影響,溫度高、濕度大,絕緣表面嚴重污染,測定的泄漏電流值較大。
③ 電動工具漏電
電動工具漏電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原因是:①.電源線頭部分脫焊碰觸機殼;②.引線與機殼出口處的絕緣磨損碰觸機殼;③.電動機灰塵太多受潮漏電
④ 漏電電流顯示1005毫安正常嗎 那麼多少毫安內屬於正常多少為正常
絕對不正常。以國家電氣3C安全標准,應低於30ma漏電電流,這樣對人身安全才有可靠保證。
⑤ 手持電動工具漏電多少正常
1000v搖表大於10兆歐
⑥ 電器設備的漏電電流最大安全值是多少毫安
電器設備接地絕緣電阻不得低於0.5M歐.
⑦ 特別危險環境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多少伏的安全電
我國將安全電壓額定值(工頻有效值)的等級規定為:42V、36V、 24V、12V和6V。 具體選用時,應根據使用環境、人員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確定:
(1)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42V安全電壓。
(2)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採用36V或24V安全電壓。
(3)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應採用12V安全電壓。
(4)水下作業等場所應採用6V安全電壓。當電氣設備採用24V以上安全電壓時,必須採取防護直接接觸電擊的措施。
⑧ 國家電氣安規 漏電流最大是多少
這個一般參考各個產品標準的,我不知道具體有沒有其他要求, 如果常見的家電, 燈具, IT, AV類產品,
二類產品的可觸及端子外殼等 0.25mA,
一類產品的金屬外殼等 漏電流 3.5mA, 可以允許有大於3.5mA 的漏電流, 但是需要加警告語(大漏電流, 在接通電源前必須先接地)
所以一般來說不會超過3.5mA, 通常不超過0.25mA
具體參考各類產品的標准
⑨ 漏電保護器的額定電流是多少
漏電保護器的額定工作電流是32A,漏電動作電流是30mA,動作時間小於0.1秒。
拓展:
1、額定電流是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的電流,是指在基準環境溫度下,在額定電壓工作條件下,發熱不超過長期發熱允許溫度時所允許長期通過的最大電流。
2、電氣設備的額定電流是指在基準環境溫度下,在額定電壓工作條件下,發熱不超過長期發熱允許溫度時所允許長期通過的最大電流。環境溫度對長期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有很大的影響,由於設備安裝位置的環境溫度和基準環境溫度不一定相同,一般作一規定:當電氣設備工作在環境溫度高於40攝氏度時(但不高於60攝氏度),環境溫度每增加1度,建議減小額定電流1.8%;當工作的環境溫度低於40度時,環境溫度每降低1度,建議增加額定電流0.5%,但最大不得超過額定電流的20%。如:一段1mm2的銅芯導線,額定載流量約11A,(30度)。
3、電流區別
額定電流:用電器在額定電壓時,正常工作通過的電流。一般可以用P額=U額I求出,有時也標在用電器上,如「6v0.3A」,0.3A就是額定電流。
計算電流:給定一個電壓值,再給出用電器(純電阻)的電阻,利用部分電路歐姆定律U=IR求出的電流,若用電器不是純電阻的,就不能用部分電路歐姆定律計算。
⑩ 手持式電動工具漏電保護器多大、保護時間多長
除塑料外殼II類工具外,相關開關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專應大於15mA,額定漏電屬動作時間不應大於0.1s,其負荷線插頭應具備專用的保護觸頭。所用插座和和插頭在結構上應保持一致,避免導電觸頭和保護觸頭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