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剛剛去電動工具公司上班,什麼都不懂,應該學哪些專業知識
作為常見的應用工具之一,電動工具隨處可見,如電鑽、電鋸、切割機、割草機等。電動工具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是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設備,對社會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電動工具也因此被劃入先進裝備製造業范疇,前景持續向好。
電動工具通常以小容量電動機或電磁鐵為動力,通過傳動結構來驅動工作頭,是一種手持式或攜帶型的機械化工具。根據國家標准,一般分為手持式電動工具、可移式電動工具、電動園林工具三大類。
電動工具可應用領域很廣,包括機械工業、建築裝潢、園林綠化、木業加工、金融加工等。可以說,電動工具幾乎可涉及所有行業,市場容量相當巨大。
未來要從巨大的市場中搶占更多份額,國內電動工具企業要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樹立品牌意識,開展差異化競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把握好技術發展方向。
接下來,電動工具行業發展將主要朝三個方向。其一,電動工具逐步轉為清潔能源供電。受益於鋰電技術突破,電動工具電池容量和安全性有望大幅提高,電池成本則不斷降低,從而拋棄原來的單相、三相電源供電方式。
其二,一機多用或成套復合式工具成為主流。隨著在家庭的普及率提升,電動工具需承擔起多種用途,一機多用或成套復合式工具應運而生。
其三,電機技術發生質變,智能化工具走入家庭。電子控制技術的突破,將促使電機技術發生質的飛躍。同時,人工智慧技術成熟,也令電動工具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❷ 電動工具這個行業還有前途嗎
現在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才。比如說裝修這個行業有很多的新樓盤都會開業。而裝修公司就需要工人手拿電動工具來工作。因此上電動工具這個行業是非常有前途的。
❸ 2018年7月份以後光伏發電的新政策
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基本面將再獲改善:
1、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到2020年,發電成本將下降33%至0.35元/千瓦時,「平價上網」時代已不遙遠;2018年至2020年,全球光伏年需求將達112GW至136GW,其中,中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至少為50GW;
中國一線光伏製造商仍被低估,這些光伏製造龍頭憑借在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將新增產能轉化為新的市場份額,鞏固行業地位。
2、「平價上網」,是國內光伏行業發展方向。
2017年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進一步下調了今年光伏項目上網電價以及補貼金額,中國光伏行業在「政策驅動」轉向「成本驅動」的路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3、光伏電價、補貼的下調倒逼企業不斷降低光伏發電成本。近十年來,中國光伏發電成本已由2007年的2元/千瓦時降至2017年0.5元至0.6元/千瓦時。
瑞銀證券預計,到2020年,中國光伏發電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33%,從而步入「平價上網」時代。
4、光伏產業鏈上游多晶硅、矽片以及中游電池、組件製造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多晶硅的主要生產成本為電費和折舊,這兩項分別約占生產成本的35%、20%。
目前,中國多晶硅製造商正在通過兩種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每千克多晶硅產量平均用電以及通過擴大產能以攤薄每千克多晶硅的折舊成本。
目前,中國一線多晶硅廠商多晶硅總成本為9美元/千克,未來兩年,這一數據有望降至7美元/千克。
降低矽片生產成本的主要方式則為:加大鑄錠尺寸提升每生產輪次產量以攤薄單位成本以及用金剛線切割取代傳統砂漿線切割。
未來兩年內,中國一線矽片製造商目標將非硅製造成本進一步削減30%以上。提升轉換效率,是中游電池、組件端企業繼續研發的思路。
5、在PERC、HIT、IBC等新技術驅動下,中國製造商轉換效率將繼續引領全球。
對於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趨勢,業內基本保持積極態度。
但由於2017年國內光伏行業超預期發展,在今年光伏需求能否再現去年高增長的質疑下,業內對於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的預測出現分歧。
持謹慎態度的人士預測認為,今年中國新增裝機量或達到40GW,低於2017年。
而有人則持樂觀態度,預計2018年至2020年中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至少為50GW。
(3)電動工具行業政策2018擴展閱讀:
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
1、首先,政府對光伏產業大力支持,接連出台相關政策。
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便把太陽能發展作為未來能源戰略的一部分,從那時起便不斷出台支持政策。
縱觀日本政府政策出台的思路:實行高額補貼,推動光伏企業研發和投產的積極性,表明了國家對新能源的鼓勵態度。
同時解決並網發電系統的運用問題,免除企業的後顧之憂。之後向民用系統傾斜,擴大裝機量。
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一開始就高額補貼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日本政府光伏政策的思路還是值得借鑒的。
2、其次,企業堅持不懈,把光伏發電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
在日本剛發展光伏產業時,很多企業的光伏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到10%,但由於企業都認識到了光伏產業的前景,依舊高投入進行光伏研發。
如今,日本的光伏企業成就斐然。根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日本夏普公司2000-2006年連續七年占據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榜首位置,此外,夏普、京都陶瓷等日本企業的科技研發水平也處於世界前列。
最後,日本民眾節約環保意識強。日本國民從小就接受了節能環保的教育,對國家的環保政策強烈支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太陽能光伏系統普及率的提升。
3、另外,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日本發展光伏產業的經驗,還有一點值得借鑒,那就是注重人才的培養。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日本政府對太陽能專業人才培養的高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促進了光伏產業的發展,更減輕了就業壓力。
盡管這些政策是否符合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胃口」還有待進一步討論,但中國不妨從日本光伏產業發展經驗中汲取一些養分,讓國內的光伏產業少走一些彎路。
❹ 關於電動工具的認證有那些,出口國家什麼的
Safety 安全認證項目: 美國UL/cUL,FDA,ETL,加拿大CSA,歐洲CE-LVD,GS,TUV-mark,CB, VDE,日本PSE,澳洲SAA,奈及利亞版SONCAP,沙特SASO,新加坡PSB, 韓國權KC,及全球認證標志CB,中國CCC,俄羅斯GOST,加州CEC,墨西哥NOM,阿根廷S-mark。
● EMC電磁兼容認證項目: 歐洲CE-EMC,R&TTE,E-Mark,美國FCC,加拿大IC,澳大利亞C-Tick,A-Tick,日本VCCI。
● 環境可靠性實驗項目: 高、低溫,冷熱沖擊,交變濕熱,恆定濕熱等。 ● ROHS檢測項目
報告整合,掃描,化學分析。 ● 各國能效認證。 ● 機械指令,玩具指令,普通醫療器械指令等。
❺ 2018年5月1日實施的3項增值稅新政策,有何不好的地方
沒有什麼不好啊,唯一不好得就是國家得稅收少了。
從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准。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准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三是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❻ 哪些行業企業適用2018年一次性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2018年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70號)第一條規定,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的行業企業范圍
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行業包括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和電網企業,具體范圍如下:
(一)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和研發等現代服務業。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和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包括專用設備製造業、研究和試驗發展等18個大類行業,詳見附件《2018年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行業目錄》。納稅人所屬行業根據稅務登記的國民經濟行業確定,並優先選擇以下范圍內的納稅人:
1.《中國製造2025》明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10個重點領域。
2.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
(二)電網企業
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輸電類、供電類)的全部電網企業。
第二條規定,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的納稅人條件
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
第四條規定,各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財政和稅務部門要根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確定的各省2018年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退還期末留抵稅額規模,順應國家宏觀政策導向,兼顧不同規模、類型企業,確定本省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的納稅人,於2018年8月31日前將納稅人名單及擬退稅金額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備案。
各省2018年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退還期末留抵稅額規模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另行通知。各省電網企業的期末留抵稅額,按本通知規定計算當期退還的期末留抵稅額,據實退還。
❼ 電動工具為何不屬於《三包法》范圍
一直是抄很模糊的東西襲。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正常使用一般是工廠保修3個月。但是前提是在換向器不磨凹的情況下;不屬於3包是,電動工具是屬於容易被操作者人為損壞,而又無法明確責任。我是做這行10幾年了,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因此這類問題和客戶矛盾也比較多;
❽ 有誰知道中國3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
江蘇啟東、浙江永康 浙江餘姚市 --中國3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
其中啟東為江蘇省電動工具出口基地,永康為全球最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餘姚市為我國最大電動工具配件生產基地 第3大電動工具
啟東簡介: 啟東市近日被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省財政廳正式授予「江蘇省電動工具出口基地」稱號。這在全省是第一家。
據統計,目前啟東活躍在全國各地從事電動工具銷售的隊伍達六七萬人,年銷售額近200億元,在北京、上海、濟南、沈陽、西安等地還涌現出了由啟東人唱主角的電動工具一條街、電動工具市場。2007年,全市165家電動工具生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6億元、出口6000萬美元。
永康:「2002年,『五金之都』永康電動工具產量分別超過日本和德國這兩個世界電動工具生產大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工具生產基地。」羊年伊始,筆者就從永康市電動工具行業協會負責人口中得知了這一喜訊。
從「吃不飽」到「吃不了」,從為人「跑龍套」到自己「唱主角」,從托牌掛靠到「亮出」自有品牌———經過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電動工具行業已成為永康經濟一朵靚麗的奇花。據統計,2002年,該市電動工具產量(整機)達2025萬台,首次突破2000萬台大關;產值達21億元,首超20億元大關,分別較上年增長35%和30%。
電動工具是永康的經濟支柱之一。過去由於粗製濫造、假冒偽劣盛行,永康電動工具曾聲名狼藉,被戴上區域性質量問題帽子。知恥近於勇。近年來,永康電動工具行業不折不扣貫徹落實「質量立市」戰略,自覺投入以趕超日本、德國產品為目標的「整治行動」,不惜投入巨資,以高新技術改造自己。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2年3年間,永康電動工具行業實施科技進步項目達100多個,投入資金20多億元。
目前,永康電動工具行業已形成三大特色。一是一批企業迅速崛起,家庭作坊式生產方式退出舞台,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廠房超過2萬平方米的企業由原來的幾家增加到20多家,員工突破千人的企業也有五六家;二是產品質量迅速提高,截至2002年底,永康電動工具行業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已有25家,有30多家企業的1200多個產品取得世界多個國家的質量「通行證」;三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98年永康50家納稅大戶中,電動工具廠家僅4家,2002年已超過20家,其中納稅額超千萬元的電動工具企業有五六家。
餘姚發展歷程: 從小五金起家,經歷了從小到大、從配件到整機的發展過程,具有扎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市通過大力加快電動工具行業的集聚、整合與升級,培育優勢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電動工具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據悉,目前全市現有電動工具企業300多家,其中有規模以上企業32家、億元以上企業8家;年生產電鑽、電刨、電鋸等8大系列800多個品種的電動工具產品近2000萬台,年產值近60億元,銷售收入近50億元,出口交易值達20億元;各種配件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50%,產值達30億元。去年4月,我市被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電動工具製造業基地」,成為繼江蘇啟東、浙江永康之後的第三大中國電動工具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