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知道擺攤需要具備什麼東西。准備什麼東西。該怎麼做。
擺地攤前該做好的准備工作.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擺攤前的准備工作將對我們即將開始的地攤生涯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們很多想創業的年輕人特別是都市白領和大學生,往往做事情都是一時沖動,丟了西瓜揀芝麻。但聽說什麼賺錢然後自己在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就冒然的模仿別人的模式。由於沒有充分的准備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了,結果就不覺不振怨天尤人,發誓一輩子也不再去擺地攤了。我剛才提到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通病,因為在QQ上面有很多人請教我關於擺地攤的經驗,我也給他們詳細的解答過,但是很多人都是剛聽了兩句就說我明白了,然後第二天自己就去開始做,結果做的是一塌糊淙。這章里我們將重點介紹擺地攤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第一節:心理准備
首先我們知道地攤是—個被社會所藐視的行業,那自然擺地攤的人同樣是被藐視的,他們藐視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這個行業的潛力,他們怎麼瞧不起你那你不能也瞧不起自己哦!但是有時候越是不起眼的生意或許越是賺錢的哦!
第一:你要對地攤行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不要抱著只有落魄了才來擺攤的想法。要把做地攤當成是一項事業來做,因為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或許他的收入還沒有你高,就想我在前言裡面提到的那樣。對社會和職業要有個充分的認識,你要知道在這個經濟時代的社會里金錢主導一切。
第二:面子問題,如果你想擺地攤那麼你就不要把你的臉當成是臉,面子是什麼東西?面子是分文不值的,有錢就有面子,沒錢就沒面子,這是鐵的事實,所以首先你要放下你的面子才能擺好地攤。你肯定會遇到熟人,你肯定會把頭埋得深深的不好意思讓你的朋友看見你在擺攤,當然這樣的心情是能理解的,但是我們不能總被這樣的心理所困擾吧,如果長期這樣的話那會對我們的工作造成直接的影響的,那麼我們就得盡量想辦法克服這樣的心理。想要克服這樣的心理的話,那你首先就得戰勝自己,你越是怕遇到熟人那麼你就越是到熟人多的地方去擺,這樣連續幾次的話你會發現你再也不會怕遇見熟人了。這是一個很直接很簡單很有效的方法哦!
第三:那就是假如沒生意的話帶來的心理壓力,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同時也是大家最難克服的問題。擺過攤的人特別是剛擺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大家都擺在一個地方的時候,這時你看見人家生意很好,然後自己沒有生意你心裡會很難受,隨時遇到十天不開張的情況很多人就想放棄廠想直接收攤了回去。這時你有三個選擇,一個選擇是馬上收攤回去躲避這種殘酷的事實。第二就是你一個人躲到廁所里偷偷的哭,第三個選擇是你鼓起勇氣然後思考一下自己什麼地方做的還不夠好,然後調整方法用買主的購買來彌補你心靈的創傷,如果你調整了方法以後有了生意的話,你會有一股很大的成就感,這是我的親身經歷。但是我在網上遇到很多朋友都是一開始火敗然後就放棄了,最後就永遠放棄,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一日三餐那樣正常,但是我們還是要盡量的避免新手第一天的失敗,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果實在避免不了剛開始沒有生意的事實,那你就用我剛才說的第三個選擇。如果你是新手,那麼你第一天做生意的話一定要選一個位置好的地方,一定要盡你的全力去賣。你骨定會問為什麼第—天要特殊一些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你第一天沒有生意的話,你會很郁悶會直接影響你的信心,相反如果你第一天生意好的話完全提升你今後每一天的信心,事實是這樣的,所以第一天很關鍵,你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第一天。
第二節:前期市場考察和踩點工作
做任何一門生意前期市場考察尤為重要擺地攤也不例外,那擺地攤需要在什麼時間考察呢?在你看完這篇文章以後你要做的工作不是進貨,你看完以後馬上要做的就是考察市場。那擺地攤需要做一些什麼考察內容呢?
第一:在什麼地方擺?哪裡人多?
現在我就以流動攤位舉例吧,比如你現在准備擺流動地攤的話,那你就要做踩點工作,踩點的重點放在城區的農貿市場,記住你一定要上午去因為很多市場都是上午擺攤的多,每個城市都由很多個小片區組成,每一個片區最少都有一個農貿市場,你必須要個一個的去找一個片區一個片區的找,找到了一個農貿市場以後,然後你要考察的內容就是,第一:看這個市場有沒有流動攤位,第二:看這個市場的流動攤位在什麼位置?第三:你要看這個市場的消費情況,比如消費能力消費人群年齡等。第三個好了解,那第一個和第二個怎麼了解呢?這就需要你去問別人了,如果你是男士你最好買包煙帶上。當然比如像我們做熟悉了,新到一個地方一眼就能看出來那些是臨時攤位了。還有忘說了,你還要隨便問—下這個市場的收費情況,如果收費太貴的話那你也用不著去,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其實那些很破爛的農貿市場生意往往比新市場好一些。如果你是想擺固定攤位的話,那你也是前面說的那樣去找農貿市場,找到以後你就直接去找市場管理人員,然後咨詢攤位和價格,這個攤位是長期固定的所以都是按月算價格的。如果你是想在街道上打游擊,那是很簡單的你直接到你城市的繁華地段去溜達,但什麼地方有人在打游擊,然後你就去,你只要跟著別人屁股後面就行了,記住沒人打游擊的地方你一定不要擺,就這么簡單。
第二:我應該賣什麼
還有—個重要的考察環節就是你要考察在你的城市裡,大小市場里什麼東西最好賣,你可以到市場里去逛逛,看擺攤賣什麼的生意最好,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並不是說看別人賣什麼你就完全賣什麼,然後你再結合我們第一章裡面提到的商品,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你就知道你自己應該賣什麼了。
第三節:擺不同形式的地攤分別需要准備哪些設備
做什麼東西都得傢伙!人強不抵貨硬,擺攤除了你進好了貨以外,設備和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哦!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擺各種形式的地攤需要准備哪些設備
第一:地攤游擊隊的准游擊隊的准備工作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因為畢竟攤子小東西少。一般就是一張鋪在地上的布就可以了,布最好用金絲絨的,一般是10元—米,寬度是1.6米。在專門賣布的地方都有賣的。最好是再准備一張彩條布防水的,因為有些地方地面比較潮濕。如果是賣衣服的朋友你可以准備一個賣貨的衣架,可以拆卸的那種,一般是40元左右一個。如果你賣的不是講價貨是特價貨,那麼你還可以准備一個喊話器(喇叭),可以錄音的那種。一般是35元一個最好再多買兩塊電池。喊話器—般是在賣收音機小電器小音箱的地方有賣的。錄音時間只有十秒鍾峨!呵呵!另外可以再准備一張紙寫個特價多少多少,記住擺地攤最好不用列印的或者噴繪的,因為手寫的最能給人處理的感覺。字—定要醒目不要用什麼鋼筆圓珠筆寫,用粗一點的記號筆。
第二:固定攤位的准備
固定攤位的准備工具相對復雜一點,因為固定攤位一般都不會擺在地上,由於是天天固定在那裡所以你要准備很多東西。首先如果市場裡面沒有檯子的話,你要准備一些支架和木板,記住支架和木板要用簡單舊一點的,因為這樣才不會防止人盜竊,這—點你要根據這個市場的治安情況來定,有的市場治安情況好的話那你的貨晚上都可以不收回去,如果不是很好的話那你晚上回家最好把貨帶回去明天再重新擺—遍。除了准備支架和板子以外你還要准備桌布鋪在上面,如果你的東西多擺不下的話,那你還要買一個鋼絲網用來掛東西。如果你准備長期在這個地方生根,那你最好再買一把帳篷傘,就是四方形可以收縮的那種大家見過的,一般是200元左右一把,這個最好是准備一把,岡為下雨天你照樣可以賣,還有夏天太陽很大你也可以用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上面可以掛一些貨,還可以貼一些廣告。
第三:流動攤位的准備工作
流動攤位準備些什麼得根據你的規模而定,但是流動攤位個必要的准備就是交通工具,做的小的沒本錢的可以用自行車電動車,稍微做大一點的可以用三輪摩托車,現在做流動攤位兩年以上的基本上都買了麵包車。你剛開始做就准備一個兩輪的吧!如果你是擺在地面上的話,那和游擊隊的准備工作是一樣的,只是貨要多—些攤子再長一點。如果你不準備擺在地面上,那你就去賣傢具的地力買幾個可以合攏的三腳或四腳支架,一般十幾塊錢一個那個攜帶是很方便的。然後你再去做張可以折疊的板子,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兩張板子合成一張,中間加上合葉,這樣就可以輕松折疊了!攜帶起來是很方便的再加上你的貨你就可以輕松的用兩輪車攜帶了,桌布那些就不需要我說了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如果你是賣吼貨的話你最好是准備一個擴音機,那個有便宜的兩百多一個的。就是有話題戴在耳朵上可以說話的那種,300多的還可以放磁帶。如果你有很方便的交通工具的話建議你最好再准備一把我們上面提到的帳篷傘,那個可以收縮所以也是可以流動攜帶的。大型展棚的准備工作在這里我就不跟大家說了,因為大家暫時還不會涉及到哪方面
⑵ 相比於項羽可以舉起幾百斤的東西,現在的人們是不是在退化
項羽沒有千斤頂厲害,能舉起一千斤的東西,,所以現在每輛車上都有一個項羽
⑶ 安門的三叉板手要什麼規格
展開全部 裝有調節和限制扭矩的機構,用於擰緊和旋松螺釘用的電動工具。該電動工具,主要用於裝配線。是大部分生產企業必備的工具之一。 手動扳手又叫普通扳手,主要應用於普通生活工作中,它的使用比較簡單,主要分為單頭呆扳手、雙頭呆扳手、活動扳手、梅花扳手、多用扳手、敲擊扳手、套筒扳手、套筒起子、扭力扳手、扭矩扳手、十字扳手、棘輪扳手、鉤形扳手、內六角扳手、內四方扳手、手動離合式扭矩扳手、管子扳手、T型扳手、L型扳手、三叉扳手、月牙扳手、油管扳手、輪胎扳手、火花塞扳手、濾清器扳手、組合扳手、其他扳手等。扭矩扳手分為訊響扳手、指針扳手、數顯扳手。 木工工具,指應用於木材加工的器具。一般都有較鋒利的刃口,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需要經常修磨,尤其是刨刀、鑿刀,要隨時磨得鋒利,才能在使用時既省力,又保證質量,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 氣泵,鋼釘槍直釘槍,水平儀,電鑽,35,18鑽頭,螺絲刀,角鋸等。
⑷ 做木工需要購買哪些工具
沒那麼復雜,就到五金店麥10塊錢一把的鋸子《手鋸》就行,就說據木頭用內的,清漆容好些,你就買一小桶大概7元左右,地區價格不一樣,再買2個刷子2寸4寸各一把,買一瓶松香水就是稀釋漆和洗刷子用,釘子要買元釘也買2寸和4寸的,羊角錘子《能起釘子的那種》,鉛筆和尺子,就OK了。製作的時候要靈活運用,
⑸ 傳統農具有哪些
擔、耒耜、耬車、磨、礱。
1、擔
擔子,用扁擔挑的一挑東西。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2、耒耜
耒耜 (lěi sì) 是我國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 用於農業生產中的翻整土地、播種莊稼。後來,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們又將耒耜發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發明證明我國古代對於農業生產工具的重視, 也反映了當時農學水平的提高。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梁。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 然後用腳踩橫梁使木棍深入, 然後翻出。
3、耬車
耬(lóu)也叫「耬車、「耬犁」、「耙耬」。舊時中國農具名。是一種畜力條播機。西漢趙過作耬,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耬架、耬斗、耬腿、耬鏟等構成。有一腿耬至七腿耬多種,以兩腿耬播種較均勻。可播大麥、小麥、大豆、高粱等。
4、磨
一種粉碎糧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質或其他材質的傳統器具,通常是採用反復碾壓、擠壓摩擦來使顆粒狀的物品變成粉末狀。是電器化出現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5、礱
礱,壯族敲擊體鳴樂器。壯族稱榔。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陽等地。去掉稻殼的農具,形狀略像磨,多以竹、泥製成的。
⑹ 木頭開槽有什麼好辦法嗎
豹紋守宮的主要食物是昆蟲,我們在市場上可以弄到的活體飼料有很多,基本上它們都可以接受,如麵包蟲,大
⑺ 雷鋒事跡,急用
1、1955年一個冬天的早晨,雷鋒和幾位小同學向學校走去,不幸的是途中下起了大雨,他們冒著大雨,急急忙忙地跑向學校。可是,剛剛才到一口溏邊,雷鋒的同學就突然先天性癲癇病發作,一下子倒下滾到泥塘里去了。
這時,有的同學嚇得大哭;有的同學急得哇哇叫;還有的同學傻愣著不知怎麼辦才好。而只有雷鋒果斷地喊到:「快下水,救人要緊!」他說完把書包一丟,不管衣服、鞋子有沒有脫,撲通一聲像一隻青蛙跳入水中。他一手抓住有先天性癲癇病同學的衣角,另一隻手抓住溏邊的灌木,使出了吃奶的勁,才把那位同學慢慢地往岸上拉。
其中有一位同學受到了雷鋒的感染,也不顧自己的寒冷就跳入水中。這時雷鋒說道:「你先托住他的頭,我再抱住他的腰。」當他們快要把那位同學抱上岸的時候,水淹到了雷鋒的鼻子,他連嗆了好幾口水,他們才把那位同學抱上岸。田間勞動人民聞聲趕來,他們一看見他們倆已把那位同學抱上岸,在場的叔叔嬸嬸們還齊聲誇獎他們,說他們不愧是新中國的好少年。
2、那是一個美好的日子,駐地附近的人民,歡欣鼓舞,敲鑼打鼓,慶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他心裡也非常喜悅,他想,在這個時候,自己能為公社做點什麼好事呢?想著想著,就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下的二百元錢,全部取了出來,一陣風似地,跑到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黨委辦公室,把錢往桌上一放,說:「我早就盼望這一天了!這是我對望花區人民公社的一點心意,收下吧!」
黨委辦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動,說:「同志!我們收下你的這份心意,錢,我們不能收,你留著自己用,或寄到家裡去。」雷鋒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的錢就是給家裡用的。」他又說:「我在苦裡生,甜里長,沒有大我,就沒有小我。黨和人民給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獻給人民和黨。這錢是黨和人民給我的,現在就讓它為人民事業發揮一點作用吧」。
雷鋒苦苦要求,公社仍然不肯收下,直到他說得哭了起來,公社的同志才答應收下一半。這件事大大地鼓舞了全體公社社員。他們說:「我們一定辦好人民公社,答謝解放軍……。
⑻ 急急!想像作文!進裡面詳說,大俠幫幫忙!!越快越好!
弘揚民族精神 樹立中國人形象
人在什麼時候都必須高尚,高尚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標志,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我們所有學習並世代傳頌的人物都是高尚的人,而高尚中之最高尚的品德乃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最高尚的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激勵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光輝旗幟。愛國主義決不只是空洞的口號,愛國主義決不只是國家到了危難時刻才需要想起的救命草,愛國主義決不只是位高權重者考慮的專利,它其實是每一個人在每時每刻都應注意的行為。
《列子.說符篇》記述了一個故事,楚莊王曾問大臣詹何:「如何進行治國?」詹何回答:「臣下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楚莊王誠懇地求教:「寡人執掌祖宗留下的社稷,願學治國之道來守住先人的基業。」詹何也誠摯地答復:「臣下沒聽說過身治而國亂的情況,也沒聽說過身亂而國治的情況,所以我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把握好自身,拋棄這一點談治國只能是捨本逐末,所以我不能空洞地談治國。」楚莊王認為詹何說的對,就從自身做起,終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所以說國家的強大體現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每一個領導幹部,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牢固樹立熱愛祖國的觀念,堅持祖國利益高於一切,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把對祖國的熱愛化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無窮力量。尤其我們是在改革開放的今日,每一個走出去的中國人,都代表著在外國面前的中國形象,而不出國的人在來華的外國人面前也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更需要樹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觀念。
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們需要弘揚的。我們不允許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成就採取一概否定的虛無主義態度,更不允許在外國人面前卑躬屈膝、喪失國格以及損害國家(包括每一個城市、鄉村)和民族利益(包括我國其他地區的單位、企業和個人利益)的任何言行。曾幾何時,少數人以為改革開放了,就對外國崇拜得五體投地,於是乎罵起祖宗來,似乎中國的文化傳統無一可取之處,似乎中國和東方的價值觀、文化觀是完全陳腐落後的,只有轉變為外國(主要是歐美)的價值觀、文化觀,中國才是與國際接軌,跟上了形勢。洋節比民族節日盛行,說外文比漢語時髦,對外國人比中國同胞熱情、優惠、優先,國家榮譽遭到貶損,民族精神受踐踏,民族利益被犧牲。我們是想展示我們的形象不錯,但我們不僅是擺在櫥窗里讓外人看幾天樣子的模特,我們世世代代都要在這里繁衍生息,我們不僅要經受住現在外人的參觀和贊嘆,還要使子子孫孫享受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福祉。我們不能為了眼前虛榮而讓後代吃虧,也不能為了地方利益讓國家吃虧。我們絕不排斥外國資本和外國人,而且要實行長期合作,但在合作中必須平等互利,給予外國企業的優惠條件,我們中國企業也能享受得到;給予外國人的優厚待遇,我們中國人也不差分毫,「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一個優秀民族起碼的性格,也應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行為准則。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人形象,就得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愛國主義精神,要滲透到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角落,象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要培養強烈的國家觀念和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氣,形成崇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氛圍。我們籍貫不同、姓氏不同、年齡不同,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榮辱觀,那就是: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⑼ 請列舉一些我國傳統的水利農具,並詳細介紹下
翻土開地的旱地犁、粉碎土塊的耙、鬆土保墒的耱、壓土平地的碌碡、播種的耬車、杠桿提水的桔槔、滑輪提水的轆轤、自動提水的筒車等。
農村常用的傳統農具、舊式農具主要有:
犁 廣大農村主要翻耕水田、旱土的農具。歷代農民種田主要依靠耕牛牽拉舊式農具,進行翻耕作業。犁的品種有板田犁、抄田犁、坡地犁、人拉犁。按用途分,有大犁、小犁之分,大犁用於翻耕旱土、板田,小犁用於耕爛泥或耕第二道。一頭牛拖拉一天,可翻板田或旱土2畝左右,或抄水田或墊土約4畝。
耙 有豎齒耙、伐耙(耕耙)、浪耙、站耙、踏耙、釘耙幾種。耙是農戶用於碎土、整地的工具,多為長方形雙排順齒耙。豎齒耙由耙架、鐵齒裝配而成,耙齒分2排,前排8顆、後排9顆,上尖下大,耙架前端橫樑上安有2個鐵環,作耕牛牽引用,後樑上裝一鐵環,安裝拉手,農民站在耙架上加壓,正常牛力一天可耙水田或旱土12畝左右(2遍);耕耙分木架、鐵架鐵齒2種,使用效果一樣,只是成本鐵架略高一點,用於水旱田碎土整地之用,一般一頭牛日工效12畝(2遍);浪耙構造與耕耙相似,專用於水田整田後的最後一道工序,重量較輕,役牛和人日工效達30畝;釘耙又叫耙頭,用途不同而形狀各異,一般為4齒,用於挖田角、翻糞便、搭潮泥。
滾 又稱蒲滾,是軋草、爛泥工具,排列滾齒有木質、鐵質2種。木蒲滾由長110厘米、寬60厘米的木架框和有蒲葉的滾筒裝配而成。框架上裝有四腳凳,人坐在凳上加壓,正常牛力拉,橫直兩遍,日蒲水田14畝多。
鋤 有薅鋤、挖鋤、鎬、羊角鋤幾種。中耕鬆土的為薅鋤,挖土用的為挖鋤,有寬口、窄口2種。前者多為垸區使用,後者多為山丘區使用。特別是挖鋤,幾千年前就已出現,沿用至今仍為農村挖土整地、栽培、挖樹蔸、造林、興修水利等農事生產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民間流行過不少名牌農具,比如汨羅的銅盆鋤,在省內外享有盛名,創始於百年以前,清光緒年間即有專店製造,以鐵匠陳保明一家數代祖傳的手藝最好。銅盆鋤的鋤板長0.5米、口寬0.16米,鋤褲處厚12毫米、凈重2~3公斤,鋤板光滑,入土性能好,水田作業不濺水,且鋤板大,載土多,一鋤多用,可代替或省去多項工具。
泥劃子 用於平整水田拖泥、運送農家肥。它用木板裝配,形若船狀,長120厘米、寬70厘米、鑲邊高2厘米、兩端翹起6厘米高。牛力每天運肥5立方米,人力則3立方米(往復行程10公里)。
龍骨水車 古稱翻車,為木製,用於車水灌田。老的灌溉提水工具有戽斗、手搖車、腳踏水車、畜力車等4類。戽斗是一種原始的提水工具,由竹蔑製成,呈三棱體狀,底部為球面,長40厘米,寬與深分別為30厘米和20厘米,鬥上裝一木柄,一人操作,適於低落差、小丘塊或秧田灌水用,一天可灌田1~2畝。還有的戽斗無柄,斗兩旁系雙繩,兩人協同操作;手搖車是龍骨水車中結構最簡單、體積最小的一種,作業時1~2人往復推拉手柄,轉動車軲轆帶動龍骨上的葉片循環往復提水,適用田間短距離、低揚程、小面積提水,2人一天可灌田2~3畝;腳踏水車又分二人車、三人車、四人車,腳踏車由車架、車頭、車箱、龍骨和車葉組成,在車頭上貫以橫梁,裝上腳踏板,由2~4人操作。除人力水車外,還有筒車、牛拉水車、孔明車、刮水輪、吊桶、水桶、木盤牛車等。
扮桶 人力水稻脫粒工具,其配套使用有扮摺、打板(扮刷)。扮桶是四方形,用杉木板製造,高54厘米,寬120厘米,上寬下窄,篾制扮摺圍其三方,經扮刷拍打脫粒。扮禾時,一般4人配合作業,2人割禾2人扮,一天可獲毛谷12擔,約合800公斤。
手推車 又叫「雞公車」、土車子。由車架、把手、扁擔和大小輪各1個組成。1人操作,肩負45厘米長的短扁擔,雙手牢牢操作把手,所載貨物重量由人肩負和大小木輪支撐。車的小輪安在前端,距大輪40厘米左右,遇有小溝坎時讓小輪落地支撐重量滾動前進,使大木輪順利跨過。此車載重可達200公斤,但因大小輪是同車中心線方向,因此完全靠人手把握平衡,又因輪子一般為木質,磨擦損失大,推車人勞動強度大。隨著膠輪車和滾珠軸承的出現,舊式手推車基本被淘汰。
人力膠輪板車 50年代,城鎮搬運工人運貨開始使用。1958年被推廣到水利建設工地拖土。隨著農村鄉鎮公路的修建及田間道路的拓寬,70年代開始進入廣大農村,80年代後土地承包到農戶,農村普遍應用,成為農家短途運輸工具之一。這種車一般承載力達800公斤,加強型可承載1噸,由1人或2人拖拉或推動,是農村中比較理想的非機動車。
人力腳踏三輪車 70~80年代,農村相繼使用人力腳踏三輪車,其主要構造和駕駛方法與騎自行車相似。貨廂有前置和後置2種,駕駛輕便省力,載重量一般不超過300公斤,但成本費是膠輪板車的2倍。
木劃子 又叫小木船,為農村湖汊、溝港水上的短途運輸工具。湖區農戶多數備有木劃子形狀大同小異,均由優質杉木製成。駕駛分單槳、雙槳和篙撐幾種。隨著堤垸加固,公路暢通,又因溝港上多有橋梁涵閘,木劃子逐步淘汰,僅在湖區農村放湖鴨、采蓮籽、運肥料時還能見到。
石碓 (碓臼)一種古老原始的舂米工具,後改手舂為腳踏,由石臼、踏板、大木體及裝在木體上的帶鐵齒的舂頭,還有扶手架、撥米棍組成,一人或二人腳踏踏板,使舂頭上下起落舂軋,撥米棍不時翻動臼內穀物。隨著各種打米機的出現,日趨自然淘汰。
礱子 (谷推子)分竹、木兩種,是稻穀去殼的專用工具。竹礱子是用竹篾編織嵌成,內築三合土,鑲木齒片;木礱子用木料製成,雜木片作齒。操作人用推扒子順時針方向推轉,稻穀經上、下齒盤搓擦去殼而出齊米(又叫糙米)。隨著打米機的問世,礱子被淘汰。
石磨 是加工糧食乾粉或水漿類的傳統工具。用岩石鑿成上、下兩片帶齒的圓盤,直徑35~40厘米左右,上片磨片厚約10厘米,中心鑲一鐵套,下片稍薄,中心嵌入木芯為軸,磨盤裝在木製的磨架上,上片磨片外沿裝一木柄,操作人以推扒子插入木柄孔內,逆時針方向推轉,顆粒狀糧食在上下磨齒搓擦下,磨成乾粉或水漿。在沒有磨粉機、磨漿機的地方,部分農戶仍保存這種工具,用於家庭粉、漿加工。
木油榨 傳統榨油工具。木榨的榨筒採用直徑80厘米以上,長3米的優質雜木,中間挖成圓柱孔,用以裝油料餅。用木楔加壓,即以人工推動撞桿撞擊在木楔上,使榨筒內油餅受到擠壓而出油。每榨油需6小時以上,每次榨油必須3~5人配合才能完成,一天可加工原籽150公斤左右。隨著內燃機、電動機帶動機械液壓油榨的廣泛推廣,此類木榨到60年代後期被立式、卧式機械榨油設備所取代,其附屬輔助設備仍沿用至今。
麥鐮刀 其刀片長13厘米、寬30~45毫米,刀刃口呈半月形,刃口磨得很鋒利,使用起來輕便,是農家割麥及秸桿作物的必備工具。
拌鐮刀 又稱打草刀,專用於打湖草,刀片長18厘米、寬6厘米,刃口呈直線,裝有1.6~2米的長把,平地橫掃,猶如理發剃頭刀,使用起來省力且工效高。
茅鐮刀 山區常用的鐮刀,可以用來砍毛竹和灌木野草,又可用於收割硬秸作物,用途較廣。刀片長14厘米、寬6厘米,背呈半圓形,比麥鐮刀重些。還有山區常用於砍柴的刀,刀尖呈鷹咀,其鷹咀用來將樹枝鉤下。
此外,農產品加工工具還有篩子、風車、碾、鍘刀、創絲板、創片板、棉花彈弓等;運輸工具還有木製板車、牛車、馬車、漁船、農用船、籮筐、扁擔、糞桶。還有砍柴伐木用的斧頭、鋸子等傳統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