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用電動工具應該注意些什麼
使用電動工具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下:
1、手持電動工具的單相電源線必須使用三芯軟橡膠電纜,三相電源線必須使用四芯橡膠電纜;接線時,纜線護套應穿進設備的接線盒內並予以固定。
2、電動工具使用前應檢查下列各項:
(1)外殼、手柄是否有開裂或者破損;
(2)保證地線跟零線的接線牢固;
(3)電纜或軟線完好無損;
(4)插頭完好無損;
(5)開關動作正常、靈活、完好無損;
(6)電氣保護裝置完好無損;
(7)機械防護裝置完好無損;
(8)轉動部分靈活沒有生銹的存在。
3、定期進行測量,如帶電部件與外殼之間絕緣電阻值達不到2MΩ時,必須進行維修處理。
4、某些部分維修了時候要進行測量,必須進行絕緣電阻測量及絕緣耐壓試驗,試驗電壓為380V,試驗時間為1分鍾。
5、連接電動機械及工具的電氣迴路應單獨設開關或插座,並裝設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金屬外殼應接地;嚴禁一閘接多台設備。
6、電流型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得大於30mA,動作時間不得大於0.1秒;電壓型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壓不得大於36V。
7、電動機具的操作開關應置於操作人員伸手可及的部位。當休息、下班或工作中突然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側開關。
8、使用可攜式或移動式電動工具時,必須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墊上;移動工具時,不得提著電線或工具的轉動部分。
9、在潮濕或含有酸類的場地上以及在金屬容器內使用III類絕緣的電動工具時,必須採取可靠的絕緣措施並設專人監護。電動工具的開關應設在監護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10、磁力吸盤電鑽的磁碟平面應平整、干凈、無銹,進行側鑽或仰鑽時,應採取防止失電後鑽體墜落的措施。
11、使用電動扳手時,應將反力矩支點靠牢並確實扣好螺帽後方可開動。
B. 金屬球罐應使用Ⅲ類手持電動工具,如使用Ⅱ類電動工具時,電源線路上安設什麼保護裝置
【電源線路上安設什麼保護裝置】
設隔離變壓器。
C. 安規對在金屬容器內和狹窄場所工作使用電氣工具有何規定
上述場所應使用III類工具。如果使用II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毫滬恭高枷薨磺胳委供蓮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
D. 安全用電正常情況下為多少伏在潮濕或金屬容器內照明其電壓不得超過多少伏
傷害程度與人體電阻的關系
在一定的電壓作用下,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就與人體電阻有關系。人體電阻因人而異,與人的體質、皮膚的潮濕程度、觸電電壓的高低、年齡、性別以至工種職業有關系,通常為1000 ~ 2000Ω,當角質外層破壞時,則降到800~1000Ω。
根據歐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與外加電壓和人體電阻有關。人體電阻除人的自身電阻外,還應附加上人體以外的衣服、鞋、褲等電阻,雖然人體電阻一般可達2kΩ,但是,影響人體電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膚潮濕出汗、帶有導電性粉塵、加大與帶電體的接觸面積和壓力以及衣服、鞋、襪的潮濕油污等情況,均能使人體電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是無法事先計算出來的。因此,為確定安全條件,往往不採用安全電流,而是採用安全電壓來進行估算:一般情況下,也就是乾燥而觸電危險性較大的環境下,安全電壓規定為24V,對於潮濕而觸電危險性較大的環境(如金屬容器、管道內施焊檢修),安全電壓規定為12V,這樣,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可被限制在較小范圍內,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關於安全電壓的相關規定
根據生產和作業場所的特點,採用相應等級的安全電壓,是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國家標准《安全電壓》(GB3805—83)規定我國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應根據作業場所、操作員條件、使用方式、供電方式、線路狀況等因素選用。例如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42V特低電壓;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採用36V或24V特低電壓;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就採用12V特低電壓;水下作業等場所應採用6V特低電壓。
E. 在狹窄場所如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等工作時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應採取頓些安全措施﹖
上述場所應使用III類工具。如果使用II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毫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
F. 在金屬容器內工作使用電氣工具有何規定嗎
在金屬容器內工作時,必須使用24V以下的電氣工具,否則需使用I類工具,裝設額定動作電流不大於15mA、動作時間不大於O.ls的漏電保護器,且應設專人在外面不間斷地監護。漏電保護器、電源聯接器和控制箱等應放在容器外面。
G. 施工中在狹窄場所如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等工作時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應採取頓些安全措施﹖
上述場所應使用III類工具。如果使用II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於15毫安、動作時間不大於0.1秒的漏電保護器。
H. 為什麼在金屬容器及管道內要使用低壓移動電器
主要是保障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因空間相對狹窄,操作不便故使用移動電器及安全電源(電源電壓不大於36伏特)
I. 在潮濕和金屬容器內作業使用的照明電壓不得超過多少伏
24V
傷害程度與人體電阻的關系
在一定的電壓作用下,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就與人體電阻有關系。人體電阻因人而異,與人的體質、皮膚的潮濕程度、觸電電壓的高低、年齡、性別以至工種職業有關系,通常為1000 ~ 2000Ω,當角質外層破壞時,則降到800~1000Ω。
根據歐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與外加電壓和人體電阻有關。人體電阻除人的自身電阻外,還應附加上人體以外的衣服、鞋、褲等電阻,雖然人體電阻一般可達2kΩ,但是,影響人體電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膚潮濕出汗、帶有導電性粉塵、加大與帶電體的接觸面積和壓力以及衣服、鞋、襪的潮濕油污等情況,均能使人體電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是無法事先計算出來的。因此,為確定安全條件,往往不採用安全電流,而是採用安全電壓來進行估算:一般情況下,也就是乾燥而觸電危險性較大的環境下,安全電壓規定為24V,對於潮濕而觸電危險性較大的環境(如金屬容器、管道內施焊檢修),安全電壓規定為12V,這樣,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可被限制在較小范圍內,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關於安全電壓的相關規定
根據生產和作業場所的特點,採用相應等級的安全電壓,是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國家標准《安全電壓》(GB3805—83)規定我國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應根據作業場所、操作員條件、使用方式、供電方式、線路狀況等因素選用。例如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採用42V特低電壓;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採用36V或24V特低電壓;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就採用12V特低電壓;水下作業等場所應採用6V特低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