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中國出口什麼機械設備

中國出口什麼機械設備

發布時間:2021-02-22 21:08:11

①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產品,銷往那些國家

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發達國:

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

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4027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9.7%。

3、2007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7000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8.6%。

(1)中國出口什麼機械設備擴展閱讀:

行情調研:

行情調研為了獲得與貿易有關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得出國際市場行情特點,判定貿易的可行性並進而據以制定貿易計劃。行情調研范圍和內容包括:經濟調研;市場調研;客戶調研。

1、經濟調研

經濟調研的目的在於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經濟法律和條約、消費水平和基本特點等。總之,是對經濟大環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預估可能的風險和效益情況。對外貿易總是要盡量與總體環境好的國家和地區間開展。

2、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選定的商品,調查其市場供需狀況、國內生產能力、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產品性能、特點、消費階層和高潮消費期、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該產品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等內容。目的在於確定該商品貿易是否具有可行性、獲益性。

② 中國都有哪些機械設備需要進口

中國目前有很多機械設備都是要從國外進口到大陸.國外在工業產品上的技術水平要比中國先進.象現在基本上一些大的項目所用的機械設備要麼就是從國外引進技術要麼就直接在國外購買.

③ 中國出口較好的產業有哪些產品

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8229.3億美元,增長.3%。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3420.2億美元,增長13.9%;機械及設備出口2686.3億美元,增長17.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156.1億美元,增長13.1%。同期,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197.9億美元,增長4.1%;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出口653.7億美元,增長16.6%,加快1.6個百分點;鞋類出口296.6億美元,增長17.2%,加快1.2個百分點;傢具出口269.1億美元,增長21.5%;塑料製品出口158.3億美元,增長9.4%,小幅提高0.6個百分點。

在進口商品中,2008年我國進口初級產品3627.8億美元,增長49.2%,占當年我國進口總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同期,進口工業製品7703.1億美元,增長8.1%,占當年我國進口總值的68%;其中,進口機電產品5386.6億美元,增長7.9%;進口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1191.9億美元,增長10.8%;進口汽車40.8萬輛,增長30.6%;進口鋼材1543萬噸,下降8.6%。

誤解一:增長主要倚靠出口?
●多數時間里,中國大量出口的同時也大量進口,貿易順差並不大
●多數時間里,凈出口在中國GDP的比重是相當小的,{TodayHot}中國經濟增長和貿易順差的關系是反向的

當思考下一步中國經濟的增長的時候,有一些誤解需要清理。中國經濟增長到底靠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既是中國經濟的長期問題,也是短期問題。一個普遍接受、但似是而非的說法是,中國經濟增長太多靠出口,太少靠內需;太多靠投入資金,太少靠消費,於是現在說要擴大內需,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擴大消費,國內國外的媒體都在說只有消費上去了中國的增長才正常,才能不靠出口、不靠投入資金了。
是不是在倚靠出口?中國出口增長確實很快,但中國的凈出口在多數時間裡面是平衡的,貿易順差在多數時間里是正常的。
2005年有點特殊,因中國的宏觀調控使國內需求下降,使進口增幅大幅度下降,加上2004年世界{HotTag}范圍內各種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導致中國過度進口,使2005年的進口增長慢,因此出現了千億順差。
但是多數時間里,凈出口在中國GDP的比重是相當小的,而且中國經濟增長和貿易順差、和進出口的關系是反向的。中國經濟過熱的時候,凈出口下降,甚至出現逆差,1992、1993年時,經濟高增長,中國的貿易凈出口是負的,到了2003、2004年,同樣,順差是下降的。當經濟增長低到7%、8%的時候,順差是最大的,上一次記錄最高的是1998年的430億美元順差,當時中國通貨緊縮,是經濟增長最低的年頭。這些都說明,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由於國內需求、而不是國外需求的波動所決定的。中國經濟的周期是由國內因素造成的,不是外部因素。投入資金需求也是國內需求。
那麼出口是不是對中國經濟的增長有益,是不是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一個動力?確實是。用出口可以換取大量需要的東西,可以創造大量就業。但問題在於中國不僅大量出口,中國同時也在大量進口,中國現在實際上是亞洲生產鏈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對美國有大量順差,但對所有亞洲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都是逆差。中國的出口中,生產資料、原材料、機器設備、技術,一大批東西是在國外製造的,只是在中國加工,有的甚至是最後一道加工,然後貼上一枚「中國製造」的標簽(有的研究表明,只有30%是中國製造,70%都是外國或外企製造)。
這樣的標簽,使人誤以為,中國經濟的增長靠的就是出口。這實際上是亞洲和世界的經濟關系在發生變化。中國的貿易基本上是平衡的,這對於理解中國經濟長期增長非常重要。

④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

:(1)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不同時期,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不同時期,不同工業製成品在我國出口中的地位不同。從宏觀結構來看,在1980—2007年間,初級產品所佔比重逐年下降,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逐年上升並日趨佔主導地位。工業製成品出口主導產品逐漸由第7類(輕紡產品、橡膠製品礦冶產品及其製品)轉變為第8類(機械及運輸設備),第8類商品所佔比例1996年超過第7類商品、2001年超過第9類(雜項製品)商品,逐漸成為我國出口支柱產品。2007年工業製成品所佔比例為94.95%,第8類商品所佔比例為47.39%。從微觀結構來看,在1992一-2007年間,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和第16類(機械設備)一直是我國出口最多的兩類商品,1998年以前,第11類商品一直是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1998年第16類商品首次超過第11類商品並一直成為我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2007年第16類所佔比重為43.42%,第11類所佔比重為13.84%,兩者之和為57.26%。總的來看,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商品構成更加集中於少數幾種商品。(2)在1992一-2007年間,加拿大、日本、中國、德國和墨西哥是美國主要的進口來源地。在1993—2001年間,我國一直是美國第四大進口國,2002年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三大進口國,2003年超過墨西哥成為美國第二大進口國,2007年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一大進口國。1992年我國所佔份額為5%,2007年所佔份額為16.4%。從微觀結構來看,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構成變化主要集中於第11類、第12類和第16類等3種商品。自從1994年以來,第16類商品一直是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第一大類商品,第16類商品所佔份額從1992年的9.22%上升到2007年的46.35%。我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日益集中。從我國出口美國十大商品類別的地區構成來看,我國部分出口商品在美國各類商品進口總額中占據較大的份額,第5大類(鞋靴、傘等製品)商品所佔份額最大,達到了73.4%,其次是第7類(皮革製品、箱包)商品,所佔份額為65.8%,第2大類(傢具、玩具、雜項製品)商品所佔份額也達到了63.8%。墨西哥、義大利、加拿大和印度等國是我國的主要競爭對手。(3)從製成品的出口結構來看,不管是在世界市場上還是在美國市場上,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我國製成品的出口中都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所佔比例都超過40%,,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份額超過20%,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占我國全部製成品出口的15%左右。另外,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佔份額都表現為增加的態勢,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下降的態勢,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都表現為基本不變的態勢。(4)我國不同技術含量的製成品佔美國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上漲的趨勢。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所佔市場份額最高,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44.55%上升到2003年的62.34%;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次之,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3.31%上升到2003年的24.12%,其中,電子和電力類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所佔市場份額上升的速度最快,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8.61%上升到2003年的19.01%;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最低,所佔市場份額從1999年的11.74%上升到2003年的19.12%。(5)從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佔美國市場份額的對比來看,2003年,在低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佔份額為62.34%,亞洲「四小龍」為17.2%,東亞四國為13.51%,日本只有5.85%;在中等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日本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佔份額為53.85%,亞洲「四小龍」為16.9%,東亞四國為5.56%,中國只有19.12%;在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中,中國、亞洲「四小龍」、日本所佔份額都在23%,左右,東亞四國為16.9%,各地區相差不是很大。(6)從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來看,出口商品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較強的關系,兩者之間存在單向的因果關系,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是GDP增長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長不是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結構每提升1%,經濟增長將上升0.38%。
:(1)2002年在中國向世界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cA>1)共62種,佔全部產品的43.06%,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1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34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14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2)2003年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144種製成品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RcA>1)共40種,佔全部製成品的27.8%,具有較強比較優勢的產品(23)有8種。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也是低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在44種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有22種具有比較優勢,其中,6種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7種具有顯著的比較優勢。(3)我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最具有比較優勢,相當數量的中等科技含量和高科技含量製成品已經在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部分產品還呈現出較強或顯著的比較優勢,但是,這3類產品在世界市場和美國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存在較大區別,主要表現為:中國低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在美國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種類比較少(22<34),而且RcA指數也比較低;中等技術含量的製成品和高技術含量製成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都不如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不僅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非常有限,而且多數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RcA和RRcA指數也較低;高科技含量的製成品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特徵明顯的電子類高科技產品,大部分其他高科技製成品仍然不具有比較優勢,中國高科技製成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區域比較優勢與在世界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分布狀況基本一致。(4)在1997—2002年間,中國最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製成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很低的產品,這類產品無論在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顯示比較優勢指數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比較優勢十分明顯。無論在世界市場還是在美國市場,中國製成品的比較優勢都比較穩定,沒有發生較大的波動。(5)自從1995年以來,機電產品已連續1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地位。從出口產品的類型來看,中等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從1985年的72%下降到2007年的45%左右,高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從1985年的19%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53%左右,低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所佔比例一直低於3%。但是,按照勞動和資本密集型劃分標准來看,我國出口的絕大部分機電產品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2007年63.01%的出口是勞動密集型,36.99%的出口是資本密集型。自從2002年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整體競爭力迅猛提升,區域比較優勢開始凸顯,但是,在日本、韓國等市場上的比較優勢不明顯。從產品競爭力來看,在各類機電產品中,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他各類產品均不具有比較優勢。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⑤ 中國主要進出口什麼

主要進口食品、大豆、飛機、原材料(鐵礦石、石油等)還有軟體及外國先進技術等

⑥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到國外

主要有:

1.農產品:以水產品、蔬菜、水果、花卉.畜產品、糧食和食用油籽等為主。

2.通信產品: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

3.鋼鐵:焦炭.鋼坯.鐵合金.鋼絲及製品等。

4.陶瓷

5.機電

6.服裝.紡織品

7.冶金原料

8.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最多的4 類技術領域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光電技術。

9.汽車零部件

10.能源產品:煤

出口商品構成又稱出口商品結構,是指在報告期內出口的各類商品在出口商品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它反映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如何,是否合理,為出口戰略的調整提供依據。出口商品按類別分組,有以下幾種方法:

(6)中國出口什麼機械設備擴展閱讀:

中國現狀

我國的出口商品構成,按照國際通用的《國際商品標准分類》劃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多,技術密集型產品比較少;粗加工產品多,精加工產品少;尤其是高技術產品更少。」為使出口商品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我國的出口創匯能力,使我國的出口商品構成朝著更先進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指出:我國「在出口商品的構成方面,從長遠來說,必須逐步實現兩個轉變:一個是由主要出口原料性的初級產品向主要出口製成品轉變,一個是由主要出口粗加工製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製成品轉變。」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提出的正確出口貿易戰略方針,對我國的外貿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⑦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

紡織品,服裝,家用電器,木製品,日用品,兒童玩具,主要是輕工產品。

⑧ 請問現在中國進出口什麼方面的機械供求最大

目前外國對中國的電子計算機、彩色電視機、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背投電視機、中央空調、EVD等高端機械最為熱衷,其中液晶電視機需求量最大。

⑨ 我國機械出口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各種機械,不限行業,木工機械啊建材機械生產機械都可以,越詳細越好。

像您說的這個木工機復械什麼的,佛制山順德倫教這邊應該是最多的吧..倫教有個木工機械一條街,全部都是,我自己是在樂從做傢具廠的,小廠,我自己的機器就是直接過去那邊找廠家購買的。找經銷商吧,他貴,不如自己去拉。我一般就是有展銷會的時候,就去裡面晃悠,尋寶。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過來倫教這邊看,啥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哈哈。歡迎你過來倫教。

⑩ 中國有哪些工程設備公司

中國機械設備工復程股份有限公司制 原名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2011年更名為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工程,英文簡稱:CMEC)成立於中國改革開放的1978年,是中國第一家大型工貿公司。中設集團是以國際工程業務、成套設備業務為核心業務,以國際貿易業務和科研設計及國際服務業務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大型國際化綜合性企業。
公司成立於1978年,目前注冊資金陸億貳仟肆佰肆拾玖萬柒仟元人民幣,是中國第一家工貿結合、以國際工程承包、成套設備出口及機電產品進出口業務為主的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大型企業。
還有一家:中國東凱龍工程機械設備總公司。
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中國出口什麼機械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纖維軟管腎鏡設備多少錢 瀏覽:844
besiege機械裝置 瀏覽:133
vs2010的工具箱 瀏覽:241
地暖怎麼開進出水閥門 瀏覽:105
金屬加工機械製造業是什麼 瀏覽:107
消防主機設備怎麼定義 瀏覽:300
機械裝置第26怎麼 瀏覽:704
救濟品自動獲取裝置 瀏覽:80
大連世安自動滅火裝置說明書 瀏覽:109
70度閥門怎麼控制關閉 瀏覽:404
軸承鋼珠用什麼材料好 瀏覽:901
淺析醫用制氧裝置建築防火設計 瀏覽:488
機床燕尾導軌的油槽是怎麼加工的 瀏覽:36
修復塑料用什麼工具箱 瀏覽:109
軸承壞了外圈怎麼取出來視頻 瀏覽:498
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作用與原理 瀏覽:280
分子泵和機械泵如何連接 瀏覽:63
圓的閥門周長怎麼算 瀏覽:334
機床型號nv代表什麼 瀏覽:932
串聯矯正裝置設計的一般方法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