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題目:設計鑽床主軸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原始資料:零件圖一張;生產綱領為大批生產
畢業設計的題目為:設計下圖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規程
生產綱領為年產10萬件。
設計的要求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零件圖 1張
2、毛坯圖 1張
3、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 1張
4、機械加工工藝卡片 1套
5、課程設計說明書 1份
一、設計內容及步驟
1、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畫零件圖。
學生在得到設計題目之後,應首先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對零件的作用以及技術要求進行分析;
②對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狀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設計基準進行分析;
③對零件的材質,熱處理及機械加工的工藝性進行分析。
2、選擇毛坯的製造方法。
選擇毛坯應該以生產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復雜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術要求等幾方面來綜合考慮。正確地選擇毛坯的製造方式,可以使得整個工藝過程經濟合理,故應慎重進行。在通常情況下,應注意以生產性質來決定。
3、制訂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
①制訂工藝路線。在對零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制訂零件的工藝路線。對於比較復雜的零件,可以先考慮幾個加工方案,經分析比較後,再從中選擇比較合理的加工方案。
②選擇定位基準,進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計算。根據粗、精基準選擇原則,合理地選定各工序的定位基準。當某工序的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符合時,則需對它的工序尺寸進行換算。
③選擇機床及工、夾、量、刃具。機床設備的選用應當既要保證加工質量,又要經濟合理。在成批生產條件下,一般是採用通用機床和專用夾具。
④加工餘量及工序間尺寸與公差的確定。根據工藝路線的安排,要求逐個工序、逐個表面地確定加工餘量。其工序間尺寸公差,按經濟精度確定。一個表面的總加工餘量,應該為該表面各工序間加工餘量之和。
⑤切削用量的確定。在機床、刀具、加工餘量等已確定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用公式計算出1-2道工序和切削用量,其餘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可由「機械製造工藝設計手冊」中查到。
⑥畫毛坯圖。在加工餘量已確定的基礎上畫毛坯圖。毛坯的輪廓要求用實現繪制,零件的實際尺寸用雙點劃線繪出,比例取1:1。同時,應在畫上標出毛坯的尺寸、公差、技術要求等。
⑦填寫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及工序卡片。將前述各項內容以及各工序加工簡圖,一並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