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固態硬碟與傳統的機械硬碟怎麼樣搭配使用/
當然是固態硬碟快的多,較好的固態硬碟讀取可以到300m/s,寫入也可到150m/s
而機械硬碟內則是讀容取100m/s寫入90m/s左右,固態硬碟的壽命較短,不過抗震性能遠遠超過機械硬碟,
固態硬碟十分昂貴(64g的一般1000元,機械硬碟500g的也不過400元),而且容量普遍較小,一般和機械硬碟搭配使用,把系統和常用程序裝到固態硬碟,其他佔地方的如高清電影等放到機械硬碟,可以大大提高系統性能
『貳』 固態和機械硬碟應該怎麼選
機械硬碟
介面分類:IDE(已淘汰)、mSATA(常用於筆記本)、SATA3.0
硬碟結構:單碟、多碟
西部數據的機械硬碟產品還有:藍盤、紅盤、黑盤、綠盤四種產品
(1)紅盤:西數新推出的針對NAS市場的硬碟,面向的是擁有1至5個硬碟位的家庭或小型企業NAS用戶。性能特性與綠盤比較接近,功耗較低、噪音較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這技術讓其兼容性更加出色,無論是針對NAS或是RAID都能夠擁有突出的兼容性表現。
(2)黑盤:高性能,大緩存,速度快。代號:LS WD Caviar Black。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應用,諸如多媒體視頻和相片編輯,高性能游戲機。
(3)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性能較強,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性能比黑盤略差。
(4)綠盤:SATA 硬碟,發熱量更低、更安靜、更環保。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機械硬碟的主要參數:
(1)硬碟單碟容量
雖然硬碟的容量在急劇增加,但是筆者感覺很少有用戶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和這款硬碟是幾碟裝,其實這個參數直接決定硬碟性能。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硬碟碟片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碟裡面通常都有數張碟片,單碟容量對硬碟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單碟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率。
(2)硬碟轉速
由於硬碟是電腦存儲系統中最慢的環節,因此內存與CPU很多候都在等待硬碟的操作。毫無疑問,如果硬碟速度提升了,那麼系統性能會有不小上升。不過增加轉速會提高產品熱量,同時雜訊也會成倍增長,所以7200轉到現在依然是絕對主流硬碟。
(3)硬碟尋道時間
其實尋道時間就是磁頭到達目標數據所在磁軌的平均時間。這個時間和磁頭平均潛伏時間一起決定了硬碟磁頭找到數據所在的時間。這個時間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隨機數據傳輸速度。
(4)決定硬碟性能的其它方面
決定硬碟性能的還有硬碟緩存、介面速率以及介面類型等。主流的1TB單碟硬碟緩存達到了64M。
『叄』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混搭怎麼樣
很好。這是最佳使用方案。
1、固態硬碟的優勢在於讀寫小文件快,所以,它的主要用途是啟動系統,運行軟體。
2、固態硬碟的缺點在於成本高,所以,不適合做大容量存儲。
3、機械硬碟的優點和缺點正好和固態硬碟相反,因此,特別適合做大容量存儲,而不適合運行程序。所以,最佳的組合方法是用一塊128-256的固態硬碟安裝系統和所有軟體,然後用機械硬碟當大容量的倉庫盤使用。這是最佳的。
『肆』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如何才能很好的配合
固態硬碟用於系統盤
機械硬碟做為儲存數據
QQ音樂那些小軟體就放在機械硬碟吧
大型游戲或是大型軟體 經常用的軟體可以放到固態硬碟 提升載入速度
『伍』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如何搭配
主要看固態用多大的了
最好用250以上的
因為128的比較慢
然後機械硬碟用多大就是看自己的需求了
但是要用7200轉的,不要用5400轉的,太慢了
我用256+2000G
祝好!
『陸』 電腦的硬碟是純固態好還是固態+機械硬碟搭配比較好
一切都要以自己的需求為准,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是SSD+HHD,但也有不回少預算充足的玩家答直接上兩塊SSD,沒別的,就是有錢。
混合硬碟實際上是先把HHD中的數據預讀到緩存SSD上然後再讀入內存,顯然要比純SSD慢了不少,目前SSD價格已經相當合理,所以如果你不是有TB級的容量需求,那麼還是純固態吧,一塊NVMe M.2,一塊SATA 。
三星970EVO Plus採用了三星第五代V-NAND技術,在處理4K內容編輯、3D建模和模擬以及大型圖片類游戲等要求較高的任務時,能夠提供穩定的性能保障,順序讀取和寫入速度達到了3,500MB/S和3,300 MB/S,隨機讀寫速度600,000 IOPS和550,000 IOPS,我想問這樣的速度沒誰了吧,幾乎能夠滿足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
『柒』 新攢電腦,問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應該如何搭配
誰和你說的
固態硬碟的寫入和讀取都比機械硬碟快的多
而且沒有碎片
裝雙硬碟只要主板上有2個sata介面就可以了
『捌』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搭配用有用嗎
挺好的,固態復硬碟裝系統和制放緩存。如果容量大再裝一些負載重的程序,比如虛擬機什麼的,放HDD硬碟聲和速度真是一種折磨。
機械硬碟就放數據了,容量大,性能也沒有瓶頸,比如片子就算是BD放固態硬碟上也不會比機械硬碟提高多少性能。
現在還有人主張BT應該在固態硬碟上下,下好了轉機械硬碟。因為BT是讀多寫少,隨即多連續少。機械硬碟就算是讀,也不可避免的會有磁頭反復移動的機械損耗。而SSD讀損耗比寫損耗小得多。還有就是固態硬碟一般是放程序,萬一壞了保修換塊盤重新裝就好了。機械硬碟都是數據,丟了麻煩。
『玖』 性價比之選,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怎麼配
純游戲,辦公時候的大型軟體應用,存儲數據量不大,可以考慮版400多到500,以及以上容量的純權固態,存儲性能最優,不過純固態如果有掛下載的的尺寸需要,像我就天天掛新番以及各種美劇之類的,還是要加適當機械盤的,畢竟寫入量全靠固態是不夠的。不過常見的組合是200多G的固態,用來做系統、裝常用軟體,以及裝體積不大的經常運行的游戲,配合TB級機械盤組合的。實在預算不高,120G固態+機械也足夠了,畢竟裝系統以及數量不算多的常用軟體,這個量也足夠
『拾』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怎麼搭配才合理
固態硬碟因為傳輸快,所以一般用來做系統盤,但是考慮到經濟性的問題,最好是把固態硬碟分為兩個區,一個區做系統盤,一個區用來放自己常用的程序,這樣可以加快運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