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機械製造的專科要怎麼發展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復幾方面的知識和制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多年來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據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場調查顯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據了解,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高新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生產單位就業。加入WTO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新的製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良好。
『貳』 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如何發展自己的未來
你好,我也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本科學生,從事機械這個行業已經五年有餘了,這五年感慨還是蠻多的。機械是個萬金油的行業,能做到專業和精通不那麼容易,我覺得就目前你這份工作來說還是不錯的,從圖紙到出材料單再到生產,除了設計沒有參加,其他的各個環節基本都接觸,還是蠻鍛煉人的,不知道這份工作離你期望的差多少,是不是僅僅像你說的靠工資來衡量,其實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我建議工資不要去考慮的太多,先學本事,有資本了,自己再去考慮工資的事情;對我來說,畢業於一般的學校,剛畢業那會辭掉了軍工企業的工作,回到老家找了一個私企,做技術,一開始工資才一千多點,總感覺不能再靠父母養活了,就決定幹了,一干就是五年,我感覺自己這五年沒怎麼學到東西,但回頭想想自己又學到了很多,尤其是經驗方面的,覺得機械這個行業實踐很重要,哪怕只是見的多,也很管用,我現在從事液壓方面的設計及技術支持,實踐很重要,現在收入翻了好幾倍,也算知足了。對於你說的創業,不知道你是想做機械行業的實體呢還是其它的,如果是機械這個行業,一般的路子是這樣的,先做技術,再去轉業務,有了穩定的業務關系了,再出來分一杯羹,其實這期間沒個八年十年的,是很難積累的,因為我的領導走的就是這樣的路,什麼都親力親為,一個公司的二把手,自己動手燒電焊,自己畫圖,我之前也是,總想著自己創業,想的很高很遠,現在想想很不切實際,人也變得浮躁,很不好,建議你,把心沉下來,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一步一步的去鍛煉,去積累,相信你會成功的,畢竟你做了很多人還沒有做過的事情,你去想了,去行動吧,希望能幫到你。
『叄』 機械加工行業應該怎麼發展
看你個人,如果你是單身
我覺得沒發展,因為
機械加工是著名的少林寺。如果以婚,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第一
塌實安心賺錢,第二
機械加工行業如果是國營或合資的廠
待遇都還是很不錯的
『肆』 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機械工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較好地發揮了支柱產業的作用。2009年,機械產品市場自給率進一步提高到85%,對全國工業總產值、新產品產值、利潤和稅金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1.86%、67.58%、57.91%和24.01%,均居工業各行業首位。
2010年我國機械工業產銷額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4.38萬億元,銷售產值14.0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93%和34.26%。自2010年3月起,機械工業月度產值連續10個月超過1.1萬億元,已經進入了月產萬億元的新時期。
近年來機械工業產銷高速增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得益於國家政策對機械工業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中央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後,相關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逐步落實,推動了機械工業快速企穩回升。
國務院通過的《裝備製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提出依託高速鐵路、煤礦與金屬礦採掘、基礎設施、科技重大專項等十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製造業;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產品製造水平。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鼓勵使用國產首台(套)裝備、推進企業兼並重組等。上述領域涉及了經濟建設中的關鍵部門,也是我國機械行業發展中亟待突破的領域,尤其是高檔數控機床和礦用機械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製造領域的薄弱環節,與國外先進水平有明顯的差距。這些產品再次被列入重點發展的領域,未來幾年內將面臨超常規發展的機遇。
『伍』 機械加工的發展現狀怎麼樣
隨著現代機械加工的快速發展,機械加工技術快速發展,慢慢的涌現出了許多先進的機械加工技術方法,比如微型機械加工技術、快速成形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等。
1、微型機械加工技術
隨著微/納米科學與技術(Micro/NanoScienceandTechnology)的發展,以本身形狀尺寸微小或操作尺度極小為特徵的微機械已成為人們認識和改造微觀世界的一種高新科技。微機械由於具有能夠在狹小空間內進行作業,而又不擾亂工作環境和對象的特點,在航空航天、精密儀器、生物醫療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潛力,並成為納米技術研究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高度重視並被列為21世紀關鍵技術之首。
2、快速成形機械加工技術
快速成形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可根據CAD模型快速製造出樣件或者零件。它是一種材料累加加工製造方法,即通過材料的有序累加而完成三維成形的。快速成形技術集成了CNC技術、材料技術、激光技術以及CAD技術等現代的科技成果,是現代先進機械加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3、精密超精密機械加工技術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時現代機械加工製造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科技製造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製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獲得極高的尺寸、形位精度,而且要求獲得極高的表面質量。正是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超精密加工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種工藝、新方法不斷涌現。
『陸』 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如何
機械製造裝備的發展趨勢
1、向高效、高速、高精度方向發展
2、多功能復合化、柔性自動化
3、綠色製造與可持續發展
4、智能製造技術與智能化裝備
5、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
『柒』 如何發展我國的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
1探討機械製造技術的特點
1.1先進的製造技術
包括了電腦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感測技術、製造自動化技術、新材料技術和現代系統管理技術在產品設計、製造和生產組織管理、銷售及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應用等等。它在實踐中不斷吸收各種高新技術成果,與傳統製造技術相結合,使製造技術成為能駕馭生產過程的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三個方面的系統工程。
1.2自動化的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社會生產力的增長
因此,它並不限於製造過程本身,它涉及產品從市場調研、產品開發及工藝設計、生產准備、加工製造、售後服務等產品壽命周期的所有內容,並將它們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便提高製造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3機械製造技術是市場競爭要素的統一體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製造業要贏得市場競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提高勞動生產率轉變為以時間為核心的時間、成本和質量三要素的矛盾。先進製造技術把這三個矛盾有機結合起來,並使之達到完美統一。
2我國機械製造技術的自動化發展
超精密加工技術的加工精度在二十世紀末已達到納米級,在 21 世紀初開發的分子束生長技術、離子注入技術和材料合成、掃描隧道技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更高,現在精密工程正向其終極目標:原子級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說,先進技術可以做到最高級的原子級別加工。
2.1超快速成形精密技術
快速原型零件製造技術,其設計突破了傳統加工技術所採用的材料去除的原則,而採用添加、累積的原理。
2.2無切削液加工技術
無切削液加工的主要應用領域是機械加工製造行業,這種加工簡化了工藝,減少了成本,消除了冷卻液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廢物廢液排放和回收等等。
2.3精密成形技術
精密成形製造技術包括鑄造、焊接、可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術包括:精密鑄造,具體內涵有濕膜精密成形鑄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鍛壓,具體內涵有冷濕精密成形、精密沖裁;此外還有精密熱塑性成形、精密焊接與切割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產品要求多樣化、更新要求快捷化、質量要求高檔化、使用要求方便化、價格要求低廉化、外形要求美觀化、自動化程度要高一點、售後服務要求更好、要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要求,就必須採用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因此,我們應抓住機遇,了解我國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現狀,把握現代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力爭使我國現代製造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於超過他們。
2.4 CIMS 技術
20 世紀 90 年代初,隨著CIMS 技術的大力推廣應用,包括有 CIMS 實驗工程中心和 7 個開放實驗室的研究環境已建成。在全國范圍內,部署了 CIMS的若干研究項目,諸如 CIMS 軟體工程與標准化、開放式系統結構與發展戰略,CIMS總體與集成技術、產品設計自動化、工藝設計自動化、柔性製造技術、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質量保證技術、網路與資料庫技術以及系統理論和方法等均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不同程度的進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機械製造企業和絕大部分中小型機械製造企業主要限於 CAD 和管理信息系統,底層基礎自動化還十分薄弱,數控機床由於編程復雜,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因此,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製造業仍然存在一個階段性的整體上的差距。
3節約資源型機械製造工藝的應用
3.1乾式加工技術的應用
乾式加工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干切削和干磨削這方面,這種技術較為廣泛的應用於現在的車削、、銑削、磨削等生產環節當中。傳統的機械製造技術當中,需要在這些環節添加切削液,主要起到一種冷卻、潤滑、排屑和清晰的作用,但是切削液的使用不僅會提高各種機械產品的製造成本,還導致切削液隨著排水系統污染生態環境,另外對於工人來說也會產生一定的危害。而乾式加工技術,就是在這些環節當中不再使用切削液的一種製造工藝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並能起到良好的環境保護作用。第一,干切削,干切削的工藝技術方法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干車削、干銑削、干鑽削、乾式螺紋加工等等,而在企業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干車削,比如說在加工絲杠的過程中,一般現在軟的工件上加工出螺紋,通過碎硬以後對工件進行精磨。而一些施工旋風旋風銑削生產技術的,通過上述工藝可以提高金屬的切除率,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第二,乾式模削,在傳統的磨削工藝當中,會產生一些油氣和煙霧,污染了車間的生產環境,同時也增加了生產成本。而現在一些企業開始使用乾式磨削技術,也就是利用熱交換器的作用,把壓縮空氣冷到-110℃,然後直接噴灑在磨削部位,這樣就減輕了磨削過程中油氣和煙霧的產生,又能有效預防工件加工過程中出現變形。
3.2准乾式加工技術
乾式加工技術對材料、機床的構造有著很高的要求,現在很多企業還無法達到乾式加工的生產條件,因此在技術上退而求其次,更多的應用准乾式加工技術,這種技術是將干、濕加工的優點結合起來,技術上要求相對較低,同時又能滿足加工的基本要求。在使用過程中,切削液的使用量也會大大減少,一般可以降低到 50ml/h 以下,在降低生產升本方面效果明顯,可以降低成本 50-75%左右。准乾式加工技術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汽束」噴霧冷卻切削,這種技術是先將空氣壓縮,然後加入少量的切削液,將混合以後的空氣和切削液直接噴灑到的切削部位,達到降低切削溫度,減少工件變形率的目的,這種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第二種是風冷卻切削技術,這種技術先將空氣中的水分去除掉,然後將空氣冷卻,在切削的時候世界噴到切削部位,並用植物油代替切削液的一種技術方法,但是這種技術目前來說還存在不少的缺陷,應用的范圍比較少。
『捌』 怎樣發展小型機械加工廠
很多,這個要你去農村供銷門市做市場調查,看看那種農具適合你做技術行不行,做機械加工,主要是技術
『玖』 機器是怎樣發展的
在工業革命前幾百年以來為人熟知的機器,如織機、碾機、耕田用的農具絕大部分都是木製的。只是在生產武器及軍需品時,人們才在工場內積累了金屬加工的經驗。在這里,加工工作超出了手工鉗工的范圍。在這些還是分散的工場內,人們根據生產的要求,發展了改進的工具和簡單的工作母機,已能夠加工鑄件、鍛棒和手柄。金屬加工的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機器是一種長型的簡單車床。這種車床仿照木工車床,是17世紀英國製造的。
由於需要還很少,人們被迫從事辛苦的手工勞動,生產單件產品。之後很久,也還只是生產小批的系列產品。由於機械紡機以及蒸汽機的發明,在18世紀的最後20年,對機器的需要量才迅速增加。工業不僅為需要生產,也為本身生產。因此,在英國中部地區,由於有煤及鐵廠、煉焦及軋鋼廠做基礎,工廠到處出現,向工業提供標准機器。
第一批紡機廠附屬於其他一些工廠,在獲得阿克賴特的專利後,自行獨立地製造這種精紡機器,並能進行修理。一些紡織企業不久就完全放棄了本行,光搞鑄造和機器製造。這樣,先在英國,以後在其他國家,第一批紡織機械廠陸續出現。在機器工業的發展中,棉花主宰一切。機器製造業由於製造蒸汽機並為無數其他行業生產機器和裝備,因而可以服務於大規模生產。當機器本身品種增多,可以大規模投產並使用時,它的效益便可成倍地增長。
1775年約翰•威爾金森為第一台蒸汽機製造了第一台汽缸鏜床,從而開始了機器製造業的一系列發明和發展。這之後,機器製造業發展得越來越快。這時,一向用木材製作的那些機器零件,現在也用鑄鐵來替代了。
1787年,機器和車軸滑動軸承獲得了專利。10年以後亨利•莫茲利(1771~1831)以其螺絲車床做出了典範貢獻。這種車床裝有固定的導軌,切削工具裝有機械傳動裝置,以加工夾緊的工件。這種稱為「英國車床」的產品在拿破崙戰爭後已在不少國家中使用,其基本原理已與今日的車床結構相同。這種新式車床出現後,就有可能生產任何數量、任何形狀的完全相同的機器零件。莫茲利是一位機制業的先驅者以及成績斐然的工廠主,他發展了齒輪的銑削以及攻絲技術。
他的早期合作者約瑟夫•惠特沃思(1803~1887)於1831年發明了一種車削螺絲的三板牙架。幾年後這種板牙架發展成為螺絲車床。這是工業進一步取得進步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他的工廠也是第一次生產空心鑄件的廠家。詹姆斯•內史密斯(1808~1890年)於1830年製造出蒸汽錘,這在製造技術上是首創的。他的快速刨床在機制業和木材加工業中迅速得到應用。
在工廠中,體力勞動分工越來越細,笨重的體力勞動已由機械代替。隨著機器應用,新的行業也不斷涌現。用機械生產方式進行生產,除了生產生產資料外,還逐步生產消費品,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今天。
『拾』 做機械行業前景怎樣
從機械行業目前形勢分析,企業手持訂單的增長幅度並不低,預計不會出現使生產大起大落的問題。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仍保持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外貿出口額將保持25%左右的較高速度增長。
一、機床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產能挖掘階段進入產能擴張階段,機床工業很可能迎來一個加速發展階段。受下游多個子行業輪流推動,行業因此增長趨勢更為穩健。其中,大型、重型機床工業的發展要遠快於普通中小型機床工業。 (一)發展現狀 「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成為令全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2006年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作為一個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我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我國機床行業產品種類齊全,可生產品種已經超過3600種,基本已經無空白領域,大部分滿足了我國裝備製造業對機床的需求。 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機床產量連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22%以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上升幅度更快,數控金切機床比例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數控金切機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20%。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很多金屬加工產品要求的精度並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機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場銷路。 (二)下游推動發展 機床是先進製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設備,主要應用領域是船舶、工程機械、軍工、農機、電力設備、鐵路機車、汽車等行業。在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能擴張壓力的推動之下,機床工業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在機床工業的下游產業中,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軍工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從產能閑置發展到滿產超產的過程中,對機床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小規模添置需求帶動了機床工業穩定中速增長。當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業,手持訂單遠超當前產能,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1年,擴大產能已成為必然,擴產必需的生產設備尤其是機床設備的需求量將迎來加速增長,其他如汽車、電力設備的需求也將維持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