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重點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重點

發布時間:2021-02-16 10:43:03

❶ 舉例說明,如何提高機械效率急急急!!!!!

第一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1)盡量減小機械本身的自重,減小摩擦,從而盡量減小額外功.

(2)在額外功一定時,在機械能承受的范圍內盡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以充分發揮機械的作用.

實驗中一定要勻速拉動彈簧秤

因為只有勻速拉動彈簧秤,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彈簧秤的讀數才是不變的,否則,彈簧秤上的讀數變化不定,就不能讀准拉力的大小.

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動滑輪重、摩擦、物重

具體有:

(1)若用不同的滑輪組提起相同的重物在同一高度,由於 相同,但是由於動滑輪重,做的額外功多,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就小,故而機械效率就低.

(2)若用繞繩方法不同但滑輪數相同的滑輪組提起同一重物時,由於做的有用功、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額外功都相同,但由於繩繞的方法不同,所用的拉力小,繩與輪間的壓力就小,摩擦方就小, 相應就小,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就大,故而機械效率就高.

(3)若用繞繩方法相同的滑輪組提起不同的重物,由於輪重和摩擦一定, 一定,但對於重的物體由於G大, 就大( ),在總功中佔有的比例就大,機械效率就高.

是不是利用的滑輪越多,機械效率就越高

分別用滑輪個數不同的滑輪組來提升同一重物時,它們的效率不一樣,滑輪個數多的,效率低,因為滑輪組的效率為:

當 一定時,滑輪個數越多, 就越大,所以 就越小。滑輪組輪越多,只能是越省力,但效率往往越低.

機械效率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

公式注意:

①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之比.它只有大小,沒有單位.

②由於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是個小數,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③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物理量,機械效率越高。這個機械的性能越好.

④機械效率的高低並不決定使用機械是省力還是費力.效率高只說明有用功在總功里所佔的比例大.省力還是費力是指做一定的有用功時,所用動力的大小.機械效率大的機械不一定省力.

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中四個物理量的測定

根據 ,需測出鉤碼重G,鉤碼提升高度h,繩自由端拉力F,繩自由端移動距離s.

鉤碼重可直接用彈簧秤靜止時測得.測定繩自由端拉力時要注意使彈簧秤保持在豎直方向上作勻速運動.

測定兩個距離時,應先找好參照位置,用一固定物或作出標記.如可以把桌面為參照,先量出鉤碼到桌面距離 ,再量出第二次鉤碼離桌面的距離,如圖所示,則鉤碼提升高度.繩自由端通過距離s的測定可先在細繩與動滑輪或定滑輪相切處做個記號,再拉彈簧秤,測量這個記號處到細繩與動滑輪或定滑輪相切處的長度,即得s。

疑難問題分析

1.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它是由有用功、總功兩個因素決定的,不能單憑其中一個判斷機械效率的高低.

2.要弄清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概念.針對不同的題意確定有用功和額外功.舉例來說,用水桶打水,提起水桶自身做功是額外功,提出水做的功是有用功.但把水中的桶撈上來,提起水桶自身做的功是有用功,把桶里的水提出來做的功成了額外功.

3.為了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要弄清物體移動的距離h與繩端在拉力作用下通過的距離s之間的關系,這要從機械自身的內部結構中去尋找.例如動滑輪一定有 的關系.

❷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一、知識點拔在物理學中,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其計算公式為η=WW有總用×100%.其中有用功是我們為了達到某個操作目的而做的功,用W有用表示,其值等於機械直接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而總功是外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用W總來表示.其值等於作用在機械上的外力和該力在力的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額外功,是使用機械的的過程中並非我們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額外表示.比如:克服機械自身重力和組裝機械的器件之間的摩擦力等所做的功.又有:W總=W有用+W額外,對於實際機械,由於額外功的存在,總有W有用﹤W總,因此總有機械效率η﹤100%.在使用機械時,人們總希望該機械的機械效率越高越好.那麼我們應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呢?從上面的兩個公式我們不難看出:第一,減小額外功.從數學角度分析,我們要求的機械效率就是看W有用在W總中的比例,要使其比例較大,則應盡量減小W額外的比例.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是通過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機械部件之間的摩擦,減小動滑輪的自重及改變機械結構等方法來減小額外功,以達到提高機械效率的目的.第二,增加有用功.當額外功不變.(本文共計4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❸ 如何提高機械的機械效率

提高機械效率最簡單的方法是:
1,減小機械自重例如:動滑輪太重,換用較輕滑輪就可提高其機械效率。
2.,減小機械間的摩擦力。

❹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微課

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辦法::
1.減少機械自重.
2.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功.
3.在額外功一定版時,增大有用功.
4.改進結構,權使它更合理、更輕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術規程經常保養,定時潤滑,使機械處於良好的運轉態,

❺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減小機械源質量!
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
而總功=有用功+無用功
以滑輪為例
有用功:這個機械提的重物做的功
無用功:提重物時要提機械(把滑輪提起,及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力)做的功
所以無用功越小機械效率愈大

增大機械效率的方法。
.
根據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小額外功.(減少機械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來增大機械效率,(例如我們用輕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鐵桶打水,就是運用這個道理);如果額外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增大有用功來提高機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我們會發現同一個滑輪組,提起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時,減小額外功更好。

❻ 如何提高杠桿機械效率

乍看你的問題,好象要問的是「提高杠桿工作效率」似的,不知道是否這樣.
提高版杠桿工作效權率:減少動力臂的長度(給力點到轉動中心點的距離).
提高杠桿機械效率:就是想方設法地減少摩擦力和無用功.減少摩擦力可以通過使轉動中心部分始終保持良好的潤滑,就是該部分經常有機油存在;減少無用功就是選用高強度的杠桿,使其橫截面積變小、重量變輕.

❼ 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教學設計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⑵理解機械效率,會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⑶知道機械效率總小於1,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和意義。
過程與方法
⑷經歷測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過程,學習測算簡單機械效率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⑸通過學習"效率"的概念,增強節約意識,提高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
2.教材說明
本節主要內容有: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機械效率的概念和測算,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和意義。
機械效率是在簡單機械、功和功率等基礎知識上構建起來的新概念,既是前面這些知識的延伸,又是後面學習熱機效率等概念的基礎。它和功率一樣,也是反映機械做功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非常實際的價值和意義。建設高效率、低消耗的節約型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念,是學生必備的科學素質。
本節教材的編寫思路:首先通過"活動1",分析兩個實際做功的場景:用滑輪組提起重物和利用挖掘機挖掘、搬運泥土,哪些功是我們需要的?哪些功是不得不額外做的?從中自然地引出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三個概念,以及總功與有用功和額外功的關系。由此順理成章地導出機械效率的定義,以及機械效率的公式,再引導學生討論:"機械效率的數值會等於或大於1嗎",加深學生對機械效率的認識。"活動2"通過實驗操作,學習實際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感受"同一機械其效率也不是恆定不變的",最後討論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傳統的教材都是在說明的基礎上,直接給出"有用功"和"額外功"的定義,由於初中學生往往需要藉助具體事物來幫助思維,這種方式並不利於學生接受。現行教材考慮到學生在生活中對"有用功"和"額外功"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但與物理學的嚴格定義尚有距離,所以設計了"活動1",讓學生在分析具體做功實例過程中,感受"有用功"和"額外功"的含義。
本節教學重點: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是建立機械效率的基礎,而機械效率是衡量機械優劣的重要指標,因此,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及機械效率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
本節教學難點:同一機械的效率是可變的,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組織學生參與"活動1",通過具體做功實例的分析,使學生清楚地知道使用機械要做額外功,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
3.教學建議
本節課可以開門見山直接引入:現代社會是講求效率的節約型社會,時時處處都要講究提高效率。我們使用機械也要講效率。那麼,什麼是機械效率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什麼是有用功與額外功
"活動1"的目的是:通過具體做功實例的分析,讓學生知道"有用功"和"額外功"的含義。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關鍵,要組織全體學生積極參與。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便於學生分析,可用多媒體展示滑輪組提升重物和挖掘機挖掘泥土的場景,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並引導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⑴在這兩個情景中,力對哪些物體做了功?
⑵哪些功是我們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必須要做的功?
⑶哪些功是我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可以答出:
⑴對於教材圖13-16a,拉力對滑輪組做功時,拉力對重物、動滑輪、繩子以及克服各部分之間的摩擦力都做了功;其中,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功,對動滑輪、繩子以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我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⑵對於教材圖13-16b:挖掘機對泥土、挖斗以及克服各部件之間的摩擦力都做了功;其中,提升泥土所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功,對挖斗以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我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給出提升物體時,"有用功"、"額外功"及"總功"的含義:
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
額外功(W額外):克服機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總功(W總):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W有用+W額外。
然後向學生指出:在實際用機械做功時,總功也等於動力對機械做的功。
為了檢驗學習效果,可讓學生分析下列情況中的有用功、額外功、總功,並說明這樣分析的理由:
⑴用桶從井中提水。(答:目的是把水提上來,所以提升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對水桶做的功是額外功,對水和水桶做的功是總功。)
⑵桶掉到井裡,把桶從井中撈起。(答:目的是把水桶撈上來,所以對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對水桶和水做的功是總功。)
⑶用水桶把水提到樓上去。(答:目的是把水提到樓上,所以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對水桶和人所做的功是額外功,對水、水桶和人做的功是總功。)
什麼是機械效率
可用下面的問題引出機械效率的定義:
(1)當你用水桶提水時,有兩只大小相同的水桶可供選擇,一隻是輕質塑料桶,另一隻是厚鐵皮桶,你選擇哪一隻水桶?為什麼?(答:選擇輕質塑料水桶,因為提同樣多的水,用塑料桶需要做的額外功較少。)
(2)當你用動滑輪提升一隻箱子時,你希望選用什麼樣的滑輪?為什麼?(答:希望選擇一隻又輕巧又堅固的動滑輪,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額外功。)
通過這兩題的回答,要使學生意識到:我們在使用機械做功時,額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總希望做的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越大越好。至此,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機械效率的定義和公式。
為了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機械效率的高低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什麼?(答: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比例的高低。)
(2)機械效率的單位是什麼?(答:機械效率是兩個功(W有用、W總)的比值,沒有單位。)
(3)為什麼機械效率總小於1?能不能等於1?(使用機械做功時,一般情況下,不可避免地要做一部分額外功,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但理想情況下,即不考慮機械自身的重力,不考慮摩擦時,機械效率可等於1,這種機械稱為理想機械。)
此時可增加一道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題,通過計算,一幫助學生從具體應用中理解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感受機械效率的意義;二熟悉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找到解答此類問題關鍵,為下面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做好知識上的准備;三可規范學生解答物理計算題的格式。
例題:如圖13-6所示,建築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220N的泥桶,動滑輪重為20N,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如果工人將繩子勻速向上拉了6m,則泥桶上升了多少?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已知:G桶=220N,G動滑輪=20N,s=6m,n=3
求:h,η
解:泥桶上升的高度:。
工人對泥桶做的有用功:W有用=G桶h=220N×2m=440J。
工人對動滑輪做的額外功:W額外=G動滑輪h=20N×2m=40J。
所以總功:W總=W有用+W額外=440J+40J=48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泥桶上升了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1.7%。
活動2 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教材安排"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讓學生練習測算機械效率的方法,加深對機械效率的理解,知道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並不是不變的,從而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動手實驗前,應使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是測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因而要求出有用功和總功,為此,可引導學生通過下列問題的討論,逐步設計實驗方案:
(1)滑輪組工作中的有用功怎樣計算?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答:W有用=G桶h,要測量物重G和物體上升的高度h。)
(2)滑輪組的額外功是怎樣產生的,是否便於測量?(答:克服繩重、滑輪的摩擦、動滑輪的重力所做的功都是額外功;顯然,這些額外功很難直接測量。)
(3)因為滑輪組的額外功不便直接測量,所以,用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求總功不方便。那麼,還有其他簡便的方法測算總功嗎?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答:有。測出繩端的拉力F和拉力移動的距離s,根據W總=Fs計算出總功。)
(4)為了求出滑輪組的有用功和總功,進而測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滑輪組外,實驗中還需要哪些器材?(答: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
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做好實驗的注意事項:
(1)鉤碼上升的高度h,可用豎直放置在鉤碼旁的刻度尺讀出,以鉤碼的下端為標准讀數。
(2)拉力F的大小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讀出,要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不要和外殼摩擦。
(3)測量細繩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時,可事先在細繩自由端上作一標記,再拉彈簧測力計,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鉤碼上升的高度後,再量出細繩標記移動的距離,就是細繩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
該實驗從組裝滑輪組到測出各個量,要進行的活動和記錄的數據都比較多,教師要加強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學生實驗完畢,匯報實驗結果,他們會發現:同一個滑輪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時,其機械效率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在提升重物時,物體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就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繼續思考: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什麼?(答:動滑輪的重會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動滑輪越重,額外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就越大,機械效率越低;滑輪自身部件的摩擦也會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對於程度比較好的學生,還可以提出以下討論題:
(1)在以上實驗中,還有其他方法測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嗎?(答:有。數出承擔重物的繩子股數n,則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s=nh,h為重物上升的高度。)
(2)如果不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還能不能計算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能。因為s=nh,則機械效率。)
最後,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了解一些設備的效率,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一些主要方法,培養學生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還可以將此問題進一步升華,談談工作和經濟建設中的效率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發展觀

❽ 聯系實際說說提高機械效率的有效辦法有哪些

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辦法與物體一般的機械效率:
1.減少機械自重.
2.減少機械的專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屬功.
3.在額外功一定時,增大有用功.
4.改進結構,使它更合理、更輕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術規程經常保養,定時潤滑,使機械處於良好的運轉態,
對於保持和提高機械機械效率也有重要的作用

❾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

由公式η=

W有用
W總
=
W有用
W有用+W額
=
Gh
Gh+G0h
=
G
G+G0
知:物重一定時,機回械重越小,機械效答率越高;機械重一定時,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所以要提高機械效率,可以:①在提升物重一定時,減小機械重;②在機械重一定時,增大提升的物重.
故答案為:在提升物重一定時,減小機械重;在機械重一定時,增大提升的物重.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機械效率重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病人吸氧儀器怎麼看 瀏覽:139
軸承蓋為什麼有兩個墊片 瀏覽:765
魚缸水泵怎麼加裝閥門 瀏覽:127
電動工具讓帶上動車嗎 瀏覽:115
沖廁所閥門怎麼換 瀏覽:309
聚星儀器上班怎麼樣 瀏覽:233
檯面工具箱 瀏覽:518
軸承座上蓋跟軸承外圈一般留多少 瀏覽:344
如何在網上查詢設備報價 瀏覽:114
暖氣閥門1505 瀏覽:82
實驗室自製蒸餾水裝置圖 瀏覽:309
信源醒獅電動工具 瀏覽:977
測查嬰兒感覺偏好的實驗裝置 瀏覽:463
機械硬碟影響什麼嗎 瀏覽:281
天王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157
數控928機床m41是什麼意思 瀏覽:533
母豬妊娠儀器檢測什麼是陰性 瀏覽:51
輪子軸承怎麼保養 瀏覽:777
廣州越秀五金市場 瀏覽:410
傳動裝置怎麼保證直線運動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