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用於製造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用於製造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13 22:34:43

① 常用的機械零件用鋼有哪些

機械製造用鋼按用途可分為調質鋼、表面硬化鋼(包括滲碳鋼、滲氮鋼、低淬透性鋼)、易切削鋼、彈簧鋼和滾動軸承鋼等。
調質鋼:
使用前一般先經淬火再經回火,以使強度和韌性達到要求碳素調質鋼含碳量為0.03~0.60%,由於其淬透性較低,僅用於製造截面尺寸較小、形狀簡單或載荷較低的機械零件。合金調質鋼是在碳素調質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加入的合金元素總量一般不超過5%。合金調質鋼的淬透性好,可在油中淬硬,淬火變形小,有更好的強度和韌性配合常用鋼號有40Cr、35CrMo、40MnB等對截面尺寸大、承受載荷高的重要零件如航空發動機主軸、高速柴油機的曲軸和連桿、汽輪機和發電機的主軸等常用合金元素含量較高的鋼種,如40CrNiMo、18CrNiW、25Cr2Ni4MoV等。
滲碳鋼:
用於製造要求表面堅硬耐磨而心部強韌耐沖擊的零件,如鏈銷、活塞銷、齒輪等。滲碳鋼的含碳量低,為0.10~0.30%,以保證零件的心部韌性,經滲碳處理可在表面形成一層高碳高硬度的耐磨層。較重要的零件可採用合金滲碳鋼,常用的鋼號有20CrMnTi、20CrMo、20Cr等。
滲氮鋼:
鋼中含有與氮親和力強的合金元素如鋁鉻、鉬、釩等,以利於氮的滲入。滲氮層比滲碳層更硬、更耐磨和耐蝕,但滲氮層較薄。滲氮後零件變形小,常用以製造允許磨損量小的精密零件如磨床主軸、柱塞副、精密齒輪、閥桿等,常用的鋼號有38CrMoAl。
低淬透性鋼:
錳、硅等殘余元素含量低的特殊碳素鋼。用這類鋼製造的零件在淬火時其中心部分比一般碳素結構鋼還難於淬硬,淬硬層基本上沿零件表面輪廓均勻分布,而中心部分則保持較軟韌的基體,以代替滲碳鋼製造齒輪、軸套等,可省去費時的滲碳過程,節約能耗。為了使中心部分的韌性和表面的硬度有適當的配合,其含碳量一般在0.50~0.70%。
易切削鋼 :
在鋼中加入一種或幾種元素如硫鉛鈣、硒等以降低切削力,所加入量一般僅為千分之幾以下利用加入的元素本身,或加入元素與鋼中其他元素結合成一種在切削過程中起減摩作用和促進斷屑的夾雜物,從而達到延長刀具壽命、降低切削力、改善表面粗糙度等目的。由於硫的加入會降低鋼的機械性能,一般僅用於製造在自動機上大量生產的輕載荷零件。現代易切削鋼由於性能的改善,也大量用於製造汽車零件。
冷塑性成型用鋼:
包括冷沖壓用鋼、冷墩用鋼。

② 機械零件常用工程材料有哪幾類,這些工程材料有哪些特點

機械零件常用工程材料很多,以金屬材料為主,還有一些陶瓷啊,復合材料等。

③ 機械零件的材料有啥應用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人員,在選材時必須了解工業發展趨勢,按國家標准,結合我國資源和生產條件,從實際出發全面考慮材料及其選擇機械製造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鋼和鑄鐵,其次是有色金屬合金。非金屬材料如塑料、橡膠等,在機械製造中也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鑄鐵鑄鐵和鋼都是鐵碳合金,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含碳量的不同。含碳量小於2%的鐵碳合金稱為鋼,含碳量大於2%的稱為鑄鐵。鑄鐵具有適當的易熔性,良好的液態流動性,因而可鑄成形狀復雜的零件。此外,它的減震性、耐磨性、切削性(指灰鑄鐵)均較好且成本低廉,因此在機械製造中應用甚廣。常用的鑄鐵有:灰鑄鐵、球墨鑄鐵、可鍛鑄鐵、合金鑄鐵等。其中灰鑄鐵和球墨鑄鐵是脆性材料,不能進行輾壓和鍛造。在上述鑄鐵中,以灰鑄鐵應用最廣,球墨鑄鐵次之。

與鑄鐵相比,鋼具有高的強度、韌性和塑性,並可用熱處理方法改善其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鋼制零件的毛坯可用鍛造、沖壓、焊接或鑄造等方法取得,因此其應用極為廣泛。按照用途,鋼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和特殊鋼。結構鋼用於製造各種機械零件和工程結構的構件;工具鋼主要用於製造各種刃具、模具和量具;特殊鋼(如不銹鋼、耐熱鋼、耐酸鋼等)用於製造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零件。按照化學成分,鋼又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碳素鋼的性質主要取決於含碳量,含碳量越高則鋼的強度越高,但塑性越低。為了改善鋼的性能,特意加入了一些合金元素的鋼稱為合金鋼。

④ 製作機械零件的常用金屬材料有哪些

常用機械材料:
機架及支承板一般選擇A3或45#
承受較大力矩一般45#調質
要求耐磨一般為球墨鑄鐵或鉻鋼淬火或錫青銅
特殊位置得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選材

⑤ 機械零件設計的材料選用有什麼要求

機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鋼、鑄鐵、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等,常用材料的牌號、性能及熱處理知識可查閱機械設計手冊。
在機械設計中選擇材料是一個重要環節。隨著材料科學的不斷發展,機械製造業對零件的要求在提高。因此,設計者在選擇材料時,應充分了解材料的性能和適用條件,並考慮零件的使用、工藝和經濟性等要求。
1、使用要求
為保證機械零件不失效,根據載荷作用情況,對零件尺寸的限制和零件重要程度,對材料提出強度、剛度、彈性、塑性、沖擊韌性、阻尼性和吸振性等力學性能方面的相應要求。同時,由於零件工作環境等其他需求,對材料可能還有密度、導熱性、抗腐蝕性、熱穩定性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方面的要求等。
2、工藝要求
選擇零件材料時必須考慮到加工製造工藝的影響。鑄造毛坯應考慮材料的液態流動性、產生縮孔或偏折的可能性等;鍛造毛坯應考慮材料的延展性、熱脆性和變形能力等;焊接零件應考慮材料的可焊性和產生裂紋的傾向等;對進行熱處理的零件應考慮材料的可淬性、淬透性及淬火變形的傾向等;對於切削加工的零件應考慮材料的易切削性、切削後能達到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性質的變化等。
3、經濟性
從經濟觀點出發,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選用價廉的材料,以降低材料費用。另外,還應綜合考慮到生產批量等因素的影響,如大量生產宜用鑄造毛坯;單件生產採用焊接件,可以降低製造費用。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⑥ 選用機械零件材料時主要考慮什麼原則

1、使用要求(首要考慮):

零件的震動,沖擊,高溫,低溫, 高速,高載都應當慎重對待);

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零件的重要程度。(對於整機可靠度的相對重要性)

2、工藝要求:

毛坯製造(鑄造,鍛打,切板,切棒);機械加工;熱處理;表面處理。

3、經濟性要求:

材料價格(昔通圓鋼與冷拉型材,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的毛坯成本與加工成本的對比,);

加工批量和加工費用;材料的利用率; (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規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替代(盡量用廉價材料來代替價格相對昂貴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

4、熱處理的條件,有熱處理與沒有熱處理條件的情況下選不同的材料;

5、 對重量的要求,經常提在手上的零件要求輕便,在滿足機械強度條件下可選擇比重小的材料。

(6)用於製造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擴展閱讀: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人員,在選材時必須了解工業發展趨勢,按國家標准,結合我國資源和生產條件,從實際出發全面考慮材料及其選擇機械製造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鋼和鑄鐵,其次是有色金屬合金。非金屬材料如塑料、橡膠等,在機械製造中也具有獨特的使用價值。

機械零件作為一門學科的具體內容包括:零(部)件的聯接。如螺紋聯接、楔聯接、銷聯接、鍵聯接、花鍵聯接、過盈配合聯接、彈性環聯接、鉚接、焊接和膠接等。

零件選用的尺寸及質量的大小與材料的品種及毛坯製取方法有關。用鑄造材料製造毛坯時,一般可以不受尺寸及質量大小的限制;而用鍛造材料製造毛坯時,則須注意鍛壓機械及設備的生產能力。

⑦ 機械零件用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什麼

各機械零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有抗拉強度,韌性,耐磨性,加工性能,表面處理要求等。回選擇材料視實際答需要而定,如45號鋼價格便宜可用於要求不高的場合,如可用於模具模架。如S136不銹鋼,易加工,可用作精密機械製造常用鋼

⑧ 機械制圖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常用材料有:電線電纜,低壓電器、各種配電櫃、各種電機、電工工具、登高工具、絕緣材料、角鋼、扁鐵、各種螺絲等等。

⑨ 常用機械零件有哪幾種

常用機械零件有以下:

  1. 斜面類簡單機械:斜面、螺旋、劈。

  2. 杠桿類簡單機械:杠桿、滑回輪、輪軸、齒輪。

  3. 對向答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混合輥等。

  4. 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和桿等。

  5. 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含有凸塊或空洞的旋轉部件是很危險的,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6. 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動力傳輸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機械零件又稱機械元件(machine part)是構成機械的基本元件,是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機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設計各種設備中機械基礎件的一門學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稱。

⑩ 機械零件的材料都有哪些選擇原則

機械零件是指組成機器的不可拆分的基本單元,如螺栓、螺釘、鍵、帶、齒輪、軸、彈簧、銷等。機械零件分為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通用零件是指能在各種機器中廣泛使用的零件,專用零件是指只能在某一類特定的機器中使用的零件。
一、機械零件常用材料
機械零件的材料有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和復合材料。
金屬材料分為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黑色金屬材料包括各種鋼、鑄鋼和鑄鐵,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如強度、塑性、韌性等),價格相對便宜且容易獲得,而且能滿足多種性能和用途的要求。在各類黑色金屬中,由於合金鋼的性能優良,因而常常用來製造重要的零件。有色金屬材料包括銅合金、鋁合金、軸承合金等,具有密度小、導熱和導電性能好等優點,通常還可用於有減摩、耐磨及耐腐蝕要求的場合。
非金屬材料指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及陶瓷等。高分子材料有許多優點,如原料豐富、密度小,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有很好的彈性,耐腐蝕性好等。其主要缺點是容易老化,其中不少材料阻燃性差,總體上講,耐熱性不好。陶瓷材料的主要特點是硬度極高、耐磨、耐腐蝕、熔點高、剛度大以及密度比鋼鐵小等。目前,陶瓷材料已應用於密封件、滾動軸承和切削刀具等結構中。其主要缺點是比較脆,斷裂韌度低,價格昂貴,加工工藝性差等。
復合材料是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明顯不同的物理和力學性能的材料經復合工藝處理而得到所需性能的一種新型材料。例如用玻璃、石墨(碳)、硼、塑料等非金屬材料可以復合成各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普通碳素鋼板表面貼附塑料,可以獲得強度高而又耐腐蝕的塑料復合鋼板,主要優點是有較高的強度和彈性模量,而質量又特別小,但也有耐熱性差、導熱和導電性能較差的缺點。此外,復合材料的價格比較貴。所以目前復合材料主要用於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在民用產品中,復合材料也有一些應用。
二、機械零件材料選擇原則
從各種各樣的材料中選擇出適用的材料,是一項受多方面因素所制約的工作。在以後的有關章節中,將分別介紹各種零件適用的材料和牌號。下面就金屬材料(主要是鋼鐵)的一般選用原則作一簡介。
選擇機械零件材料的原則是:所需材料應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藝性和經濟性等。
1、使用要求
機械零件的使用要求表現為以下幾點:
(1)零件的工作狀況和受載情況,以及為避免相應的失效形式而提出的要求工作狀況是指零件所處的環境特點、工作溫度、摩擦和磨損的程度等。在濕熱環境或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其材料應有良好的緩蝕和耐腐蝕的能力,例如選用不銹鋼、銅合金等。工作溫度對材料選擇的影響,一方面要考慮互相配合的兩零件的材料的線脹系數不能相差過大,以免在溫度變化時產生過大的熱應力或者使配合松動;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隨溫度而改變的情況。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零件,要提高其表面硬度,以增強耐磨性,應選擇適於進行表面處理的淬火鋼、滲碳鋼、氮化鋼等品種或選用減摩和耐磨性能好的材料。
受載情況是指載荷、應力的大小和性質。脆性材料原則上只適用於製造在靜載荷下工作的零件;在多少有些沖擊的情況下,應以塑性材料作為主要使用的材料;對於表面受較大接觸應力的零件,應選擇可以進行表面處理的材料,如表面硬化鋼;對於受變應力的零件,應選擇耐疲勞的材料;對於受沖擊載荷的零件,應選擇沖擊韌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強度,且尺寸和質量又受限的零件,應選擇強度較高的材料;對於尺寸取決於剛度的零件,應選用彈性模量較大的材料。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可通過熱處理加以提高和改善,因此,要充分利用熱處理的手段來發揮材料的潛力。對於最常用的調質鋼,由於其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得到力學性能不同的毛坯。回火溫度越高,材料的硬度和強度將越低,而塑性越好。所以在選擇材料的品種時。應同時規定其熱處理規范,並在圖樣上加以註明。
(2)對零件尺寸和質量的限制零件尺寸及質量的大小與材料的品種及毛坯製取方法有關。用鑄造材料製造毛坯時,一般可以不受尺寸及質量大小的限制;而用鍛造材料製造毛坯時,則需注意鍛壓機械及設備的生產能力。此外,零件尺寸和質量的大小還和材料的強重比有關,應盡可能選用強重比大的材料,以便減小零件的尺寸和質量。
(3)零件在整機或部件中的重要程度。
2、工藝要求
要考慮所用的材料從毛坯到成品都能方便地製造出來。例如,結構復雜、尺寸較大的零件難以鍛造,可以採用鑄造或焊接,其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或焊接性能。
根據所選的工藝,要考慮材料對該工藝的加工可能性。對於鑄造,要考慮材料的液態流動性、產生縮孔和偏析的可能性等;對於焊接,要考慮材料的焊接性和產生裂紋的傾向等;對於鍛造,要考慮材料的延伸性、熱脆性和變形能力等;對於需要熱處理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淬透性、淬火變形的傾向性等;對於需經切削加工的零件,要考慮材料的硬度、易切削性、冷作硬化程度和切削後能達到的表面粗糙度等。
3、經濟要求
(1)材料本身的相對價格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價格低廉的材料。這一點對於大批量製造的零件尤其重要。
(2)材料的加工費用當零件質量不大而加工量很大時,加工費用在零件總成本中要佔很大比例。盡管鑄鐵比鋼板價廉,但對於某些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箱體類零件來說,採用鑄鐵反而比採用鋼板焊接的成本更高,因為後者可以省掉模具的製造費用。
(3)材料的利用率採用無屑或少切屑加工,如模鍛、精鑄、沖壓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局部品質原則在很多情況下,零件在其不同的部位上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要想選用一種材料滿足不同的要求,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價格也非常昂貴。這時,可根據局部品質原則,在不同的部位上採用不同的材料或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使各局部的要求分別得到滿足。例如蝸輪的輪齒必須具有優良的耐磨性和較高的抗膠合能力,其他部分只需具有一般的強度即可,故在鑄鐵輪芯外套用青銅齒圈,以滿足這些要求。又如滑動軸承只在其和軸頸接觸的表面處要求有減摩性,所以只需用減摩材料製成軸瓦,而不必把整個軸承都用減摩材料製造。
局部品質也可以用滲碳、表面淬火、表面噴鍍、表面輾壓等方法獲得。
(5)材料代用以節約貴重、稀有材料由於供應上的原因或經濟性的要求,可以對所選材料用其他材料代用。例如,當強度為主要要求時,可選用強度較高而價格較貴的材料,也可用強度較差而價廉的材料代替,而將結構尺寸適當加大;當耐磨或耐腐蝕為主要要求時,可以不選用耐磨性或防腐性好的材料而選用較差的材料進行各種表面硬化處理或防腐處理;對於稀有材料,也可以用普通材料代替,例如用鋁青銅代替錫青銅製造軸瓦。
(6)材料供應情況從簡化材料品種的供應和儲存出發,對於小批量生產的零件,應盡可能減少同一台機器上使用材料的品種和規格。

閱讀全文

與用於製造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電池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822
如何做好設施設備的售後工作 瀏覽:139
環宇五金機電城 瀏覽:189
工具磨磨頭軸承怎麼裝 瀏覽:975
寶來儀表盤代表什麼 瀏覽:748
主輔軸滾針軸承怎麼裝 瀏覽:989
舟山電動工具電機 瀏覽:634
空調製冷時為什麼吹冷風 瀏覽:722
油潤滑軸承蓋該怎麼設計 瀏覽:558
北斗測繪儀器測距離怎麼用 瀏覽:730
家庭無土栽培裝置設計 瀏覽:556
做機械防腐需要考什麼證防腐 瀏覽:226
熔化實驗的裝置圖 瀏覽:448
輸電線路重合閘裝置設計 瀏覽:81
超聲波融合能用到什麼行業 瀏覽:933
理發專用工具箱圖片 瀏覽:587
輪緣潤滑裝置的作用有 瀏覽:562
廣州市邁聽音響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1
齒輪箱用什麼軸承耐磨 瀏覽:376
ppr熱熔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