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自動汽車和自動汽車有什麼區別
自動擋就是車子自己會上下檔位。
半自動檔位不會變,必須手動上下檔,但沒有離合器。
2.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汽車)這個專業具體指什麼
首先恭喜你來選擇這個方向自,這意味著你找到了一份既不會讓你發大財也不會被餓死的職業。
它主要學習設計零件、制圖、可靠性分析、加工的工藝、在傳統的機械上進行電氣化改造等等。
當然,像大學物理、數學、英語、力學、運動學、電路、計算機這都是必學的課程了。
找工作是肯定能找到,但是賺錢不多。
完畢,謝謝。
3. 什麼叫自動車床機械加工
自動車床機械加工
就是用自動化車床來加工機械產品
這個應該沒問題吧
4. 汽車機械式自動是不是就是手動掛檔
您指的是半自動掛擋(AMT)吧,它是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的簡稱。
它是在乾式離合器和齒輪變速器基礎上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變速系統。它能夠智能換擋,駕駛無需離合。
5. 手自一體車機械式自動擋有區別嗎
手自一體變速器也就是手動/自動變速器,也就是將汽車的手動換擋和自動換擋結合在一起的變速方式。手動/自動變速器由德國保時捷車廠在911車型上首先推出,稱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車不必受限於傳統的自動擋束縛,讓駕駛者也能享受手動換擋的樂趣。此型車在其擋位上設有「+」、「-」選擇擋位。在D擋時,可自由變換降擋(-)或加擋(+),如同手動擋一樣。 駕駛者可以在入彎前像手動擋般地強迫降擋減速,出彎時可以低中擋加油出彎。現在的自動擋車的方向盤上又增加了「+」、「-」換擋按鈕,駕駛者就能手不離開方向盤加減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實際上是在自動變速器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手動換擋模式,用以增加所謂的駕駛樂趣。在手動模式換擋時就像半自動變速器一樣是推一下升一擋(或降一擋),向後撥一下就降擋(或升擋)。
手自一體手動檔因為自己可以自由調節檔位及轉速,駕駛起來有種暢快的感覺,運動感十足,富有駕駛樂趣。而自動檔簡便舒適,特別是在現在日趨擁堵的城市交通使用環境下,自動檔省去踩離合換檔這些繁瑣的操作,使駕駛者開車輕松愜意。而手自一體這種變速方式綜合兩者的優點,駕駛者可以根據自身喜好與不同的環境隨意切換換擋模式,隨需而動。
6. 機械自動車與自動擋車有什麼區別
您好,機械自動擋汽車其實變速箱依然是手動變速箱配置,只是加裝了一套電子離合器裝置,而自動擋車型的變速箱設計就是自動的。
7.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是什麼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簡稱。在傳統乾式離合器和手動齒輪變速器的基礎上,加裝電子控制系統,將手動換檔機構改造成自動換檔機構,從而實現自動換檔的有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
AMT保留了原手動變速器傳動效率高、成本低的優點;但是存在動力中斷,換檔平順性較差的缺點。
一個完整的AMT控制過程包括離合器控制、換檔控制和節氣門開度控制。圖示是一個電液換檔控制系統,離合器由三個電磁閥控制,通過油缸的活塞桿完成離合器的分離或接合。
控制單元(ECU)根據離合器行程的信號判斷離合器接合的程度,調節接合速度,保證接合平順、有效。一般在變速器上交叉地安裝兩個控制油缸。圖中顯示的是5個前進檔、一個倒檔的雙軸式變速器的換檔執行機構。選檔與換檔由四個電磁閥根據ECU發出指令進行控制。
在正常行駛時,由駕駛員直接控制加速踏板,其行程通過感測器輸入到ECU再根據行程大小,通過步進電機控制發動機節氣門開度。在換檔過程,踏板行程與節氣門開度就不一致,按換檔規律要求先收加速踏板,進入空檔,在掛上新的檔位後,接合離合器,隨著傳遞發動機扭矩增大的同時,節氣門按自適應調節規律加到新的開度。
8. 大學機械類中自動化和汽車機械的優劣各是什麼
車輛工程專業性強,機械大專業(機械自動化)就業范圍更廣。
如果兩者你的都是泛泛而學,車輛工程的待遇可能要高一點。
就業後發展後的待遇差不多,都屬於機械大行業,車輛工程就是機械大行業的一部分。
9. 汽車機械式自動是什麼意思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是對傳統乾式離合器和手動齒輪變速器進行電子控制實現自動換檔的新式變速器,其控制過程基本是模擬駕駛員的操作。控制單元(ECU)的輸入有:駕駛員的意圖-加速踏板、檔位選擇;汽車的工作狀態-發動機轉速、節氣門開度、車速等。控制單元(ECU)根據換檔規律、離合器控制規律、發動機節氣門自適應調節規律產生的輸出,對節氣門開度、離合器、換檔操縱三者進行綜合控制,有效配合。
AMT由於繼承了齒輪傳動固有的傳動效率高、機構緊湊、工作可靠等優點,並可以實現手動和自動兩種模式選擇,因此有較強的可靠性和適應性。一些專家認為,它具有比AT更大的發展優勢。AMT在美國和歐洲已實現了商品化。據預測,到2008年,歐洲近50%的MT將被AMT代,部分AT市場也會被AMT占據。
廣義的AMT包含以下幾種類型:自動離合手動變速器(Auto-clutch Manual Transmission,簡稱AcMT)、單離合器手自動一體變速器(Single Clutch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簡稱AMT)以及雙離合器手自動一體變速器(Dual Clutch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簡稱DCT),基本上都是平行軸式齒輪變速結構,無論在設計技術或者生產技術上均有相同的特徵。
80年代由於電子工業發展得突飛猛進,使得手動變速器的離合器自動化技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到9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採用自動離合的手動變速箱的汽車上市,如雷諾 Twingo、賓士 A160及A190、菲亞特 Stio Abarth、法拉利360、薩博 900、豐田 Yari Seicento 及MR2......等等,應用范圍涵蓋了轎車、貨車、旅行車和跑車等等,Auto-clutch組件的主要供應商有德國的Sachs、ZF、Siemens、Luk、義大利的Magneti Marelli以及美國的Eaton等。
90年代中期這些廠商進一步推出了手自動一體變速器(AMT),即不只能夠自動離合,還能夠自動換檔。不論是AcMT或者是AMT,均為了維持原有手動變速器的高效率的條件下改善可駕駛性能,使得原有的手動變速器大大提升了價值。雖然目前產品的換檔舒適性仍比傳統的自動變速器(AT)遜色,但是傳動效率卻與MT相近,足足比傳統自動變速器高7%以上,生產成本更是比AT低30%以上。因為這些優點,AMT從90年代中期開始在歐洲市場崛起,2000年已開始蔓延到美國和日本,如Eaton、GM和日本的部分汽車製造廠都開始在這方面投入了產品開發。在1995年以前,自動變速器僅僅只有AT和CVT可供選擇,現在又多了AcMT和AMT可供選擇,而且AMT的成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CVT,預計AMT產品到2010年在歐洲變速器市場將佔到25%的市場份額。
為了進一步縮短換檔時間和提升換檔舒適性,80年代初就有雙離合器手自動一體變速器(DCT)的構想和研究,但是直到2003年德國大眾和奧迪公司才合作推出DCT產品,分別在奧迪TT3.2和高爾夫R32兩款車上使用,成為第一個進入市場的DCT產品。DCT因為需要兩組離合器,因此已經無法再沿用現有的手動變速器(MT)架構,而需要配合雙離合器改成雙輸入軸結構,一組離合器和輸入軸控制奇數檔位的動力傳遞,另外一組離合器及輸入軸控制偶數檔位的動力傳遞,整個變速箱的結構需要重新設計,因此開發和量產化的投資要遠大於單離合器的AMT。
綜觀目前的AMT發展趨勢,AcMT和AMT均將會以外加式5速變速器為主,成本較低,可以應用於中低價位的車型。DCT則以手自動一體式6速變速器為主,成本比單離合器的AMT略高(但仍然比4速AT的成本低),可應用於中高價位的車型。目前AMT仍處於高增長期,並且其技術(齒輪傳動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將不只於汽車變速器,其他講究效率且需要自動變速的運輸機械均有機會應用。國內的齒輪傳動零部件製造技術比較成熟,而且AMT的開發和生產投資遠比AT低,十分符合我國的國情。
啊啊啊啊,累死了!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吧 !